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

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①

自然环境的形成与演变,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国际上对地理环境演变的研究,首先集中在第四纪,特别是最后冰期以来,即更新世末期和全新世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环境演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现代环境中正在进行着的自然过程是上述时期一系列演化过程的继承和发展;许多现代环境的特征,只有历史地认识才能得到全面的理解;而上述时期内曾经出现的事件,在今后不太远的时期内也有较大的重现可能性。近二十年来的进展,对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全球性过程,已大致有了一个轮廓性的了解。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再加上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过程除受全球性一般过程的影响外,还受到季风环流、强烈新构造运动等区域性因素的控制,环境演变的剧烈与复杂在世界上处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本文提出我国环境演变方面的几个主要特征,结合全球性演变规律进行分析,从而辨明它们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一、青藏高原抬升的影响

青藏高原大面积、大幅度的抬升,是我国新生代以来环境演变中最突出的区域性事件。大高原的迅速隆起,不仅改变了高原本身的自然面貌,根据真锅等人的数值试验,还直接控制了季风的形成,从而完全改变了我国自然地带的分布规律和区域分异规律,形成了在冬干寒、夏湿热的水热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地理过程。

大高原在始新世末期才全部出露于海面,喜马拉雅山地区最高的海相层属于始新世中期,其中所含的有孔虫化石表明当时属于浅海环境。成陆以后,大高原始终处在持续抬升的过程中。

西藏西南阿里地区始新统门士组植物化石中含有桉树、榕树、柊叶等热带种属。西藏中部南木林的中新世湖相沉积的植物化石中未见热带属,但仍以常绿高山栎为主要林木[1],藏北怒江上游发现三趾马化石群的布隆盆地中,上新世早期沉积的孢粉分析表明,岩层中含有山核桃、棕榈等反映暖湿气候的成分。希夏邦马峰北侧含有三趾马化石的吉隆盆地中,上新世中期沉积物的孢粉组合中,也

存在目前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山地的常绿小灌木木[2]。古植物证据表明,直到

第三纪末期,高原环境还没有脱离亚热带性质,但在第三纪期间,高原上确实经历了一个降温过程。

往往容易把高原上第三纪的降温过程归因于高原升高的影响。但如放到全球的背景上来分析,高原上第三纪的降温过程几乎与抬升无关。从5500万年前起,开始新生代衰落过程(Cenozoic Decline)。在此以后的5000万年间,至上新世之初,南极冰盖从无到有,并已逐步发展到具有现代的规模;北美的亚热带北界,从晚始新世至晚上新世向南撤退达十个纬度之多[3];中欧的平均温度从20℃降低到10℃以下;赤道太平洋底栖有孔虫介壳的同位素分析表明,洋底水温在渐新世为10℃[4],至上新世晚期已降至2.2℃。这些世界性的数据表明,大高原在整个第三纪时期发生的环境演变,仍处在全球的一般过程之内,并不具有特殊的地区意义。如果再考虑到德干高原近5000万年以来平均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向北推进,大高原附近地区的古地磁研究也表明,向北漂移、纬度升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第三纪时期高原抬升在环境演变方面所具的意义就更微弱了。

大高原上至今保存着两级夷平面:高夷平面的平均海拔为5200—5500米,以山前及山间盆地中的下第三系和中新统地层为此级夷平面的相关沉积;低夷平面即缓起伏的高原面,平均海拔4500—5000米[6],以盆地中的上新统地层为相关沉积。两级夷平面表明,大高原的阶段性整体块断上升特征是第三纪时期即已存在的,但数千万年内抬升量不过六七百米,而且长期停顿,到第三纪末期已处在准平原状态。

喜马拉雅南侧著名的Siwalik巨厚山麓沉积物,底部以中新世红色砂页岩为主,上部早更新世沉积转变为以巨厚砾岩层为主。阿尔金山—祁连山北麓的沉积物中,上第三系主要是砂泥质碎屑岩,早更新世也转变为厚层粗大砾岩。大高原南北两侧一致的岩相变化表明,进入第四纪以后,高原的抬升出现了一个加速过程。早更新世冰期在大高原上留下了冰川痕迹,显示了抬升过程的影响,但发现冰川遗迹的地点不多,规模也不大,考虑到第四纪冰期的全球强烈降温,高原当时的高度不会太大,冰川可能只是发生在少数山峰附近。中更新世冰期的冰川遗迹在高原上分布广泛,而且规模宏大[7],中更新世间冰期在高原上曾出现一个湖泊广泛发育的时期,湖泊面积远较现代为大,当时的湖相沉积组成了现代所见的最高湖岸阶地。孢粉分析表朋,当时高原上普遍分布着暗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在中更新世时期,不论冰期或间冰期,高原都处在湿润状态,这一方面表明,当时高原上许多山地都已达到在世界性降温下足以普遍发育冰川的高度,另一方面表明,一般高原面的高度大致处在最大降雨带附近,按现代喜马拉雅的最大降雨带高度估计,不会超过2000米,而高原南侧和西侧,山地对湿润空气的屏障作用也都还不明显。高原上,在第四纪各冰期中,都没有形成过统一的大冰盖,这也证明在此寒湿时期,一般高原面的高度还在雪线以下。因而,高原的抬升对高原上现代干寒自然面貌形成的影响,最早也要在此一湿润期以后才会开始。

二、季风的形成

高原抬升对我国环境演变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引起现代季风的形成。季风出现的年代难以直接测定,但从间接证据可以作出大致的推论。

陕、甘、晋黄土高原区,黄土沉积的厚度都在100米以上,甚至超过200米。在基本连续沉积的深厚黄土堆积物中,保存了大量第四纪环境演变的信息,近年来有不少阐发;借助于古地磁和其它方法作出的年代测定,对黄土沉积的年代过程也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陕西文峰镇暖泉沟黄土剖面中,布容/松山期古地磁正反向界线位在48米深处,据此推算,平均沉积速度为每千年约8厘米;布容/松山界线以下的黄土层厚约47米,因而堆积起始时间距今115—120万年[8]。兰州九洲台剖面中,布容/松山界线位在194米深处,贾拉米洛事件与布容期底界之间相距60米,早于贾拉米洛事件之前的沉积厚度为40米;推算沉积率为每千年28厘米,最早沉积年代为距今109万年[9]。洛川腰子村钻井剖面的布容/松山界线在75米深处,贾拉米洛事件与布容期底界相距32米,早于贾拉米洛事件之前的沉积厚度为28米;推算沉积率为每千年11厘米,最早沉积年代距今120万年。以上各地的沉积率相差很大,推算得到的沉积开始年代却比较接近。洛川钻孔CK-22剖面所得的古地磁测量结果稍有不同,布容/松山界线深约60米,贾拉米洛事件位于深70米左右,而在深110米左右测到奥杜威事件,这样,就将黄土沉积开始的时间向前推进到距今180万年左右[10]。

黄土虽是第四纪全球性的陆相沉积物,且都形成于干寒气候条件下,而我国黄土和物质来源却与欧洲、北美不同。欧美黄土沉积都位于大陆冰盖外缘,物质来源与冰缘的冰碛和冰水沉积紧密关联;我国的黄土物质来源于蒙古—新疆的温带荒漠,与冰盖无关。我国黄土分布与沙漠、戈壁带的相对位置,黄土粒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矿物成分等,都支持这一论断;现代偶或出现于华北地区的特殊尘暴天气,更是黄土沉积过程的实际例证。

温带荒漠的存在以及强盛的西北气流,既是产生搬运黄土物质的必要条件,而这两方面的条件又都只有在季风形成之后才能具备,因而,青藏高原隆起到某一临界高度—季风形成—温带荒漠出现—黄土沉积便成为前后承接的统一过程。高原的大幅度上升是在进入第四纪以后,黄土沉积的最早年代虽可能为距今180万年,普遍沉积却出现在距今120万年左右,因而我国现代季风形成的时间可能为距今180万年,但也不晚于距今120万年。

以高原面高约3000米为依据所推算而得的高原年平均温度分布形式,已与现代年平均温度的分布形式比较接近[11]。由于在中更新世冰期时,高原面高度不超过2000米,高原面要达到3000米的高度至早应在中更新世中期。若以布容期底界为中更新世起点,现代季风环流形成在距今120万年的估计,显得早于这一推算;但实际上,对起点的绝对年代的看法并不一致。

我国的植物成分进入第四纪以后普遍出现更新,但明显的变化出现在中更新世。中更新世以前,第三纪孑遗植物种属如银杏、水杉、银杉、鹅掌楸等在我国北方仍有保存,进入中更新世,这些种属都很快消失。秦岭以北,早更新世冰期植物群的云杉、冷杉林中还掺杂着一些铁杉,中更新世以后铁杉罕见。中更新世以前,间冰期植物群的落叶阔叶林中,还夹有常绿阔叶树种,中更新世以后的落叶阔叶林中,很少有常绿阔叶树种[12]。这些现象,仅仅从秦岭的抬升是难以得到完满解释的,主要应是意味着气候格局上出现了区域性变化,从而在全球冰期-间冰期变化的背景上,增添了环境演变的区域性特色。

总之,不论是沉积方面或植物方面的证据或气候方面的估算,都表明我国气候格局在中更新世时期出现转折,我国现代环境的特色和演变趋势都是从此才开始的。

三、全球背景

现代季风形成以后,中国自然环境演化方面的区域特征日益突出,甚至自然地带的纬向分布规律都受到干扰,转变而为经向分异。但区域特征始终没有掩盖了世界性变化。中国中更新世以后不同时间尺度的环境演化主要过程,仍都可以与世界性的变化相比较。

根据物候推测,我国距今1700年以来的主要气温升降,与根据18O同位素所测得的格陵兰同时期气温曲线几乎是平行的;5000年来中国温度的变迁曲线与挪威雪线的升降也大体一致[13]。

根据孢粉分析所恢复的华北植被带的推移表明,全新世之初迅速变暖,在距今5000年前后达到以温带落叶阔叶树占优势的“气候最适期”(Climatic Optimum),以后又稍稍转凉。这一过程在总趋势上与欧美的全新世时期也是一致的。

中国边缘海第四纪中、晚期以来的历次海进、海退,特别是末次冰期的大范围海退以及全新世初期的海进,距今5000—6000年间达到最高海面,然后波动性下降,更是全球性现象,虽有一定的区域特征,但在时间上和升降幅度上,大致都可以作世界性对比。

根据陕、甘黄土中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古土壤剖面以及矿物组分、化学成分等标志所划分的气候旋回,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旋回的比较表明,我国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波动与全球性波动近于一致。洛川剖面中布容期的9层古土壤层,恰好分别对应于同时期深海氧同位素变化曲线上的“终端”(Termination)Ⅰ

—Ⅳ[10]。即每当气候趋向于世界性转暖时,我国的黄土沉积就发生中断,黄土面上出现成土过程。

即使是经历着强烈上升的大高原地区,大幅度上升的影响也没有能抵消全球性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因而高原上存在着多次冰期的遗迹。高原上的现代多年冻土呈退化趋势,冰缘作用的范围比以前缩小,都是冰后期气候转暖过程同样出现在大高原上的证据。藏北现代无人区的中石器时代遗物的发现表明,即使是全新世气候适宜期等级的变幅,在高原上也都有明显的反映。

四、旱化趋势

陕、甘黄土沉积物的性质,自下而上具有明显的变化。从棕红色含密集钙结核层的“午城黄土”到灰黄色的“马兰黄土”,按孢粉分析结果和地球化学指标的反映,都表明了干寒程度的增强趋势[10]。午城黄土、离石黄土和马兰黄土上下剖面之间性质变化的意义是一致的。

Kukla对中欧捷克Brno的黄土沉积及其中的古土壤剖面所反映的环境变化作了详细分析,从风积黄土所代表的极端寒冷以至棕色垆姆等所代表的温和气候,分成五个等级。刘东生等将洛川剖面中的变化所反映的环境演变也分为五个等级,从草原以至森林[10]。虽然两者之间大的旋回一致,差异仍是明显的:洛川剖面中自下而上暖湿森林阶段在逐次缩短、干寒草原阶段在逐次增长的趋势,在Brno剖面中没有反映;相反,Brno剖面中最近45万年来的严寒期不断为相对湿暖期所打断,没有能持续到10万年以上的,明显地要比45万年以前所曾出现过的严寒期历时为短。

与此相似,至晚从中更新世以来,我国山地的多次冰川发育都以范围日益缩小为特征。但不论北美或欧洲的冰盖,都并不以这样简单的趋势为整个发展过程的规律。冰川范围的缩小可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气温增高,消融加大,不利于冰雪的积累;二是在气温不变的情况下降雪量减少。第一种解释与黄土沉积所反映的事实矛盾,而且我国境内新构造运动强烈,主要山脉在第四纪期间都在不断升高,即使不受其他降温因素影响,山上同一地点也应经历着因抬升而致的降温过程,因而只有第二种解释才是正确的。

中更新世以来的旱化趋势在青藏高原上表现更为突出。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内,从晚第三世以来出现过两次成盐期:第一成盐期从上新世延续至早更新世初期,成盐高峰在上新世晚期,出现硫酸盐类沉积。第二成盐期开始于晚更新世,延续至现代,干旱程度十分强烈,形成巨型石盐矿床和钾盐矿床[14]。同是干旱成盐气候,成因却根本不同:第一成盐期可以从地带性的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来解

释;第二成盐期只能是高原继续抬升,使夏季风受到阻挡不能向北深入的结果。按照这一解释,第二成盐期出现的时代应晚于现代季风形成后一段时间,事实与推论恰好是一致的。

在经历了中更新世冰川发育较为广泛的阶段以后,高原上冰川的地域性差异日益增大,高原南缘晚更新世冰川的规模有所扩大,高原内部的冰川规模却日益缩小[7]。与此同时,高原上湖泊的面积在普遍缩小,许多淡水湖因湖面下降而出口闭塞,演化成盐湖。冰川、湖泊水量平衡的变化也显示了气候的旱化过程。

第四纪以来我国旱化趋势最明显的地区是华北、甘新和青藏高原,它们也就是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最强烈的地区。这些地区都处在南、西气流受阻于大高原而形成的背阴部位,它们的分布位置表明,夏季风受阻于高原的程度的加强和冬季风强度的相应增大是出现旱化趋势的原因。我国环境演变过程中干与寒相结合、暖与湿相结合的特征,也表明冬、夏季风势力的消长对旱化趋势的关系。第四纪冰期时,我国境内降温幅度比同纬度地区更大,但由于寒期也正是干期,干旱程度随寒冷程度而加剧,因而不具备形成西欧、北美式冰盖的条件。

出现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的旱化趋势以及干与寒相重合的特点,在历史时间尺度上也表现得很清楚。以历史记载上水、旱频数统计为依据所作的研究表明,黄河流域两千年来几个主要的相对湿润期都处在温暖时段。将统计范围扩大到包括长江中下游在内,所得的结论也相同[15]。唐至宋初是两千年来最明显的温暖期,同时也出现了历时最长的湿润期,从公元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持续240年之久;紧接着从北宋后期开始降温,直至南宋末年,出现了长达220年的干旱期。1430—1850年是全球性的著名“小冰期”,我国的降温情况与世界一致,并以1650—1700年为最寒冷。正是在这一明、清寒冷时期内,1431—1820年的390年间,我国的干旱期长达320年之久。如以公元1000年为分界,前1000年中,干旱期为350年,湿润期为650年;后900多年湿润期减少到320年,干旱期却增大到580年[15]。

5000年来,我国温度在以102年为时间尺度的升降交替变化过程中,还呈现出明显的降温趋势。夏商温暖时期延续千年以上,野生象向北分布到黄河流域;春秋—秦温暖时期只不过500年,温度也低于夏商时期;隋唐温暖期历时不到300年,温度进一步降低。与温暖期的逐次缩短相反,继温暖期而来的寒冷期却一次比一次增长,降温幅度一次比一次加大。西周寒冷期历时约两个世纪,汉—南北朝寒冷期历时约4个世纪,宋—清末的寒冷期长达9个世纪。恢复古降水量要比恢复古气温困难得多,但根据我国干、寒相结合的特征,不难从温度的趋势了解到降水的趋势。由于旱化趋势以较长的时间尺度进行得比较缓慢,且不断受到短时间尺度暖湿期的穿插,而季风降水本身又具有很大的变率,因而不如温度变化容易觉察。但实际上这一从中更新世以来便已出现了的区域特征,一直是控制我国环境演变的主要因子。而且,如果二氧化碳增暖过程不如某些人所主张的那样强烈,全球气温按与冰芯、深海记录相符合的米兰科维奇曲线的趋势发展,趋向于寒冷,旱化趋势对我国华北、西北、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还会更明显地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浩敏、郭双兴,西藏南木林中新世植物群,古生物学报,1期,7—20页,1976年。

[2]计宏祥等,西藏三趾马动物群的首次发现及其对高原隆起的意义,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科学出版社,19—25页,1981年

[3]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西藏地貌,科学出版社,1983年。

[4]郑本兴等,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演化与高原隆起问题,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科学出版社,52—63页,1981年。

[5]王俊达、李华海,陕西黄土剖面的古地磁研究,地球化学,1期,85—89页,1982年。

[6]王永焱等,黄河中游黄土形成的年代问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期,7—10页,1981年。

[7]刘东生等,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果选集(第一集),文物出版社,159—165页,1982年。

[8]林振耀等,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气候状况,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科学出版社,159—165页,1981年。

[9]徐仁等,中国更新世的云杉-冷杉植物群及其在第四纪研究上的意义,中国第四纪研究,1期,48—55页,1980年。

[10]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2期,168—180页,1973年。

[11]陈克造等,柴达木盆地晚第三纪以来成盐演化及沉积拗陷转化特征——浅谈昆仑山隆升问题,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科学出版社,148—153页,1981年。

[12]郑斯中等,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文集,科学出版社,1977年。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佚名 一、中国史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质学研究表明,中国史前及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格局,是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而形成的。进入地史的新生代后,全球发生了剧烈的造山运动。第三纪是造山运动最为剧烈的时期。由于欧洲的阿尔卑斯、亚洲的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的造山运动,使得海洋范围缩小,陆地面积扩大,最终形成了现今地球的海陆轮廓。 对中国现今地形影响最大的是喜马拉雅运动。依据板块运动理论,喜马拉雅运造山动是由于第三纪印度、阿拉伯等小板块碰撞亚洲大陆而发生的。喜马拉雅地区,在始新世时还是海洋环境,中新世时强烈的造山运动使这一地区上升为陆地,上新世晚期青藏高原已抬升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更新世早期平均海拔为2000米,更新世中期高原面在3000米左右,更新世晚期广大原面已达4500~ 5000 米的高度。喜马拉雅运动导致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 首先,喜马拉雅运动,不仅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而且引起了中国大陆的一系列大规模的差异性升降构造变化,形成了西高东低呈巨大的三级阶梯形下降的自然地貌基本格局,即由珠穆朗玛峰等一系列高大山系和青藏高原组成的第一级阶梯,海拔高度一般为4000~ 5000 米;自昆仑山和祁连山以北、横断山脉以东,地势急剧下降而形成第二级阶梯,包括新疆和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海拔高度多在1000~ 2000 米之间;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到滇东高原一线以东,地势再次下降形成第三级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地区,高度也降到1000米以下到数十米。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大大改变了中国的古地貌,引起了西风激流的动力作用,改变了中国各地气候要素的组成。在强大的西风激流吹扬下,中亚内陆沙漠地区的大量粉尘被抬升到3000米以上的高空,随风向东南方向飘移。之后,由于东南季风的干扰和秦岭、六盘山、吕梁山、太行山的阻隔和截留,风速变慢,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大量沉积下来,形成巨厚的黄土堆积。中国第四纪黄土研究表明,黄土是从距今约250 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开始堆积的。但当时,由于青藏高原上升的还不很高,西风激流的作用尚不很强,最早形成的午城黄土的沉积的速率、厚度和广度均较小。中更新世时,随着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风力作用和沉积速率加强,在黄河中游,特别是泾、洛河流域形成了厚达数十米的离石黄土。更新世晚期,由青藏高原进一步上升到现代的高度,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最终基本形成,气候进一步变得干凉,风力作用和马兰黄土的堆积速度明显加快,最终在中国北方形成了总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堆积,并在黄河中游一带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黄土高原。 再次,喜马拉雅运动还引起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阴山、燕山、秦岭、南岭等山系的强烈上升,大大改变了中国各地气候要素的组成,最终形成了三大自然区域:即东部季风区(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青藏高原以东)、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以北)和青藏高寒区。此外,境内的一些东西走向山脉,阻当了西北寒流的南下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北上,对于大气热量和水分的再分配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自北而南-形成了温度、降水量、植被有所差异的几个气候区。北部天山-祁连山-阴山-燕山一带是划分暖温带和温带的分界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210501197.html,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展望 作者:马桂婵 来源:《对外经贸》2011年第10期 【摘要】区域发展格局是研究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新内涵、新特点,标志着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区域经济;格局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B 区域发展格局是研究现实中国区域经济不可回避的一大背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与不同时期国家区域战略的提出密切相关。截至2009年,我国的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结构格局。近年来由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已经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发布,再次强调优化格局,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并作出新的部署,可以预见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转变将更加突出。 一、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新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演变,这与不同时期国家区域战略的提出密切相关。截至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改革开放前的实施区域平衡战略与三线建设阶段;改革开放后提出和实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阶段;1999年后提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阶段;2007年后提出和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阶段。振兴东 北的提出与实践结果,使我国的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基本结构格局,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产出比重依次递减;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近年来它们之间的发展差距在缩小;中西部地区之间虽有发展差距但仍不大;而东北地区竞争力的提升最多。“十一五”期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逾13%,比东部地区快0.5~1 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东部地区不再“一枝独秀”,而是四大区域发展“百花齐放”,呈现出全国区域间协同并进的新格局。 2008年以来特别是2009年,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又一次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从2009年1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发布开始,到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审议通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我国区域发展规划高达13个,其数量之多,超过了前4年的总和,这在我国规划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事。这些国家级战略涉及的范围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边沿地区,由点到面推进扩展,具有许多与过去不同的新内涵、新特点。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纪地质学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大纲 本《第四纪地质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学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通过研究第四纪时期冰川、海洋、沙漠、河流、湖泊、动植物和人类等多方面的记录,分析总结其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并以此作为预测未来的依据。要求考生准确掌握第四纪地质学的各种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熟悉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化的主要方面(如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动植物群的演变与人类发展和新构造运动等),了解重要的客观规律,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的基础知识 1. 第四纪与第四纪分期 2. 第四纪沉积物 3. 地貌 4. 第四纪地球环境变化动因 (二)第四纪沉积物年龄测定与古环境参数研究方法 1. 第四纪沉积物年龄测量方法 2. 古环境参数研究方法 (三)第四纪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变化 1.前第四纪气候变化 2.第四纪气候变化 3.第四纪海平面变化 4.中国第四纪气候变化概况 5.气候变化原因和未来气候与环境变化趋势 (四)第四纪生物、古人类与生物地理区 1.第四纪生物界的一般特征 2.第四纪哺乳动物 3.第四纪植物群及其气候意义 4.第四纪软体动物和微体化石的气候与环境意义 5.古人类与古文化期 6.中国第四纪生物地理区 (五)第四纪地层 1.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方法 2.第四纪下限问题与第四纪地层分期方案 3.中国第四纪地层

(六)新构造运动 1.新构造运动的概念 2.新构造运动的表现 3.新构造运动的类型和强度 4. 新构造 5. 中国新构造运动特征与分区 6. 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七)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工作方法 1.航空、卫星照片的应用 2.野外观察研究 3.室内实验室工作的选择 4.第四纪地质图的编制 5. 地貌图的编制 二、考试要求 (一)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的基础知识 1. 掌握第四纪的概念及其由来;了解第四纪的特点;掌握第四纪的划分。 2. 掌握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包括成因标志和成因类型);了解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 3. 掌握地貌形态的概念及其测量指标;了解大、中、小型地貌的成因;认识地貌成因的旋回性。 4. 认识第四纪的气候变化及新构造运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各圈层的影响。 (二)第四纪沉积物年龄测定与古环境参数研究方法 1. 熟悉第四纪沉积物年龄的各种测量方法。 2. 熟悉利用稳定同位素和历史记录研究古环境的方法。 (三)第四纪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变化 1.了解前第四纪的气候变化情况。 2.熟悉第四纪气候标志;掌握第四纪气候分期和各气候期的环境特征。 3.掌握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历史、尤其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历史。 4.熟悉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标志;认识海平面变化的机制;掌握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历史。 5.熟悉中国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历史;了解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体现的多波动气候模式。 6.认识气候变化可能原因;了解未来气候与环境可能的变化趋势。 (四)第四纪生物、古人类与生物地理区 1.认识第四纪生物界的一般特征。 2.了解第四纪哺乳动物的地理分区;掌握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特征;掌握第四纪各时期的哺乳动物群特征;掌握中国第四纪时期重要的哺乳动物群的发展及其特征。 3.了解第三纪植物一般特征;了解现代植被分区;熟悉第四纪植物化石的研究方法及其指示

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人教111 2011212551 傅萧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因此,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的产物。 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常年积雪,当雪积到地面上,如果温度降到零下,受它本身压力作用或再度结晶而造成的雪粒,称为粒雪。当雪层增加,将粒雪往更深处埋,冰的结晶会越变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则因存在于粒雪颗粒间的空气体积不断减少而增加粒雪变得更为密实,形成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形成后,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体,沿斜坡缓慢运动或在冰层压力下缓缓流动成冰川。 冰川个体规模相差很大,形态各具特征,生成时代前后不同,冰川性质和地质地貌作用等也都不一致。 科学家也依靠不同形态、规模、所处地形,冰川分为了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和山麓冰川。 地球上七大洲都有着冰川的分布,冰川的面积占了陆地面积的10%以上。南极大陆有着世界上最集中的冰川,大片大片的冰川覆盖在南极大陆的表面。而我国的冰川面积也占了大约亚洲冰川面积的50%。中国冰川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六省区。中国冰川自北向南依次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山脉。这些山脉山体巨大,为冰川发育提供了广阔的积累空间和有利于冰川发育的水热条件。而中国的山岳冰川按成因可分为大陆行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大类。 我们似乎以为冰川一直亘古不变地存在在那里,似乎是没有运动。但是,相对比之后,你会发现,冰川其实一直悄悄地在运动。 冰川的运动,和流水的运动其实有些相似,中间速度快,两边速度较慢。冰川表面有许多裂隙,有些裂隙有几十米深。裂隙的存在,说明冰川有脆性。不过,经过了数百年的观察,冰川上的裂隙极少超过六十米深。多数裂隙远远小于这个深度就闭合了。这又说明冰川下部是塑性的,它可以柔软地适应各种外力作用而不致发生破裂。因此,可以把冰川分为两层,表面容易断裂的这一层叫做脆性带,而下部柔软的那层叫做塑性带。塑性带的存在也是冰川能够运动的根本原因。 而正是因为在外力增高时,超过了冰的破裂强度,冰发生断裂。在长期的受力下,冰下部塑性变形。冰川下部受到上部冰层的压力和上游冰层的推力,总是处于受力状态,于是,下部冰层的可塑性表现地更加充分,从而使得塑性带得以出现,而表层缺乏长期受力的则在外力突然增加后做弹性或脆性变形成为了脆性带。而冰川运动则是冰川对河床的刨蚀和搬运,对于环境也有着显著影响。 冰川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在极地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规模较小的冰川只对附近的确气候发生影响,而较大冰川的影响则大得多。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冰川则对水圈的水循环有着重要作用。冰川上方大气降水到达冰川后不存在最基本的蒸腾,而蒸发量和渗透量也是非常的小。所以,到达冰川的降水基本可以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这既可以为河流提供补给来源,也可以积极为河流进行调节。冰川的此项活动可以讲长期处于固态的水转化为液态。但是冰川对于河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温干旱的年份,由于降水少,消融多,冰川自然而然可以为河流调节。 而冰川的冰盖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也能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步

文献综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现状与趋势_-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献综述 我国经济发展和方向研究综述 专业 2013级金融学2班 姓名周睿 学号 131010224 指导教师 二Ο一三年十月十日

摘要:本篇综述从我国建国以来几个阶段的区域经济政策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在不同时期区域经济格局及其变化,通过引用相关文献的实证结论解释了区域经济变化与区域经济政策的关系,剖析了我国区域差距的来源和差距扩大及缩减的原因。结合所得结论对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未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美好期望。 关键词:区域经济格局区域差距区域整合区域协调发展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及区域经济政策效应分析 “在研究现实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决不能回避的便是区域差距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状况、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市场机制、技术水平、文化习俗、意识观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迥然,客观上存在着地区差距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问题。”1我们首先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沿革以及相关经济政策的效应评价: 1.1:中国区域发展的阶段 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导向——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导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导向的过程。2 1.1.1:1952-1978年:以公平为基础的均衡发展阶段 建国后,中央政府从国防安全和平衡地区生产力布局出发,决定加快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想内地倾斜,着力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在不到20年的时间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到1978年,内地的一些工业指标都超过了东部沿海区域。但是由于中西部 1 [1]薛泽海.中国区域增长极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2 [2]朱建成、公静.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及效应评价[J].理论学刊.2008.58~60.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读书报告 ——第四纪气候基本特征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读书报告 ——第四纪气候基本特征 学院:沉积地质研究院 姓名:彭顺风 学号:2013020587

目录 一、概述 (1) 二、第四纪气候特征 (2) 2.1 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 (3) 2.2 第四纪雨期和间雨期 (4) 三、第四纪气候变化判断的依据 (5) 3.1 古生物依据 (5) 3.2 地质依据 (6) 3.3 地貌依据 (6) 3.4 土壤 (7) 3.5 其它依据 (7) 四、结论 (7)

一、概述 从侏罗纪开始,世界气候演变的总趋势是气温逐渐下降,到第三纪末期,世界气候已经普遍变冷。这样发展的结果,就导致第四纪全球性大冰期的来临。此时期,寒冷气候带向南扩展,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在冰期中为冰川所覆盖。世界各大陆在第四纪大冰期时冰川面积和体积的数字,据各学者的估计稍有出入,总的来说,在第四纪最大一次冰期时,世界大陆有1/4—3/4的面积为冰川所覆盖(图1)。 而现代冰川覆盖的大陆面积仅占1/10。当时大陆上的冰川加上永冻层和海冰的面积,总计达一亿平方公里。当时分布在北半球的约占

2/3,分布在南半球的约占1/3。目前世界上冰川的分布在南半球的约占70%,而在北半球的仅占30%,前者主要在南极洲,后者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和北极诸岛。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冰期中冰川覆盖面积可参见图2。 二、第四纪气候特征 气候的剧烈变化是第四纪地质历史的基本特点之一。虽然第四纪气候与第三纪是过渡的,但气候变化与第三纪却是明显不同的。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特点是具有反复地大幅度地变冷和变暖,有陆地冰川规模的扩大和缩小,即出现冰期和间冰期以及雨期和间雨期。

十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第17卷 第2期1998年 6月 地质科技情报 Geo logical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Info r m ati on Vol117 No12 Jun1 1998 十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及其研究方法综述① 丁 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摘 要 简述了十五万年来古气候变化旋回及其中的短期波动事件,如新仙女木事件;概要地介绍了黄土、古海洋沉积、冰岩芯、树木年轮、洞穴碳酸钙等的古气候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并指出在古气候研究中,必须注意多种方法的互相对比印证,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 十五万年以来 古气候 研究方法 分类号 P532 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气候异常在世界许多地区造成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CO2,CH4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也严重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据初步估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年平均气温可增加115~415°C,平均海平面可增加20~40c m〔1〕。为了避免气候剧变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了解并掌握气候异常变化的成因机制并予以准确预测,变得极为迫切与重要。研究过去才能预测未来,通过对晚第四纪古气候的研究,探索古气候变化的动力成因机制并由此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就成为现阶段各国科学家们致力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近年来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已引起国际有关组织的关注。70年代以来,国际上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提出了若干个大型研究计划,其中与气候环境变化及预测紧密相关的研究计划有“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 CR P)”〔2,3〕,“全球变化,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 P)”〔4〕,“国际南北半球古气候计划(PANA SH)”〔5〕,其由IGB P的核心计划之一“过去的全球变化(PA GES)”为将点或区域的研究扩展到全球而提出。 针对这些明确的现阶段古气候研究目标,各国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尤其是近年来多种古气候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对晚第四纪古气候变化旋回及其中的短期波动事件已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1 十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旋回及短期波动事件 第四纪古气候以全球性变冷为最突出的特征,表现为冰川作用的盛衰和气候带的迁移,出 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672135)成果 作者简介:丁旋,女,1964年1月生,现正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古生物学及地层学 收稿日期:1997209209 编辑:黄秉艳

西南大学《第四纪地质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多选题]划分沉积环境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A:物理标志 B:化学标志 C:生物标志 D:人为标志 参考答案:ABC 2:[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A:残积和坡积物 B:冲积和洪积物 C:冰碛和冰水沉积物 D:风积物 参考答案:ABCD 3:[多选题]第四纪沉积环境大致可分为哪三大类? A:海相环境 B:陆相环境 C:湖泊环境 D:海陆过渡环境 参考答案:ABD 4:[多选题]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哪三种类型? A:物理风化作用 B:化学风化作用 C:风蚀风化作用 D:生物风化作用 参考答案:ABD 5:[多选题]以下属于物理风化作用方式的有: A:温差风化(岩石的热胀冷缩) B:冰冻风化(水的冻融)

C:水解作用和水化作用 D:氧化作用 参考答案:AB 6:[多选题]以下哪些是影响风化作用进行的因素? A:岩石中的矿物成分 B:气候 C:地形 D:时间 参考答案:ABCD 7:[多选题]根据块体运动发生的环境、运动的过程以及所形成的地形和堆积物特点,可以分为: A:崩落〔崩塌〕 B:滑动 C:流动 D:蠕动 参考答案:ABCD 8:[多选题]我国的黄土划分为哪三层? A:午城黄土 B:离石黄土 C:马兰黄土 D:乌山黄土 参考答案:ABC 9:[多选题]阶地一般可以分为: A:侵蚀阶地 B:基座阶地 C:埋藏阶地

D:沉积阶地 参考答案:ABCD 10:[多选题]划分第四纪地层的标志包括哪些? A:生物标志 B:考古标志 C:气候标志 D:岩性和岩相标志 E:构造与地貌标志 参考答案:ABCDE 11:[多选题]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方法主要包括下列哪些? A:岩石地层学方法 B:生物地层学方法 C:地貌地层学方法 D:古土壤地层学方法 E:气候地层学方法 F:古人类考古地层学方法 参考答案:ABCDEF 12:[多选题]流水地貌可分为以下哪几种: A:片状水流地貌与坡积物 B:沟谷地貌与洪积物 C:河流地貌与冲积物 D:冰雪消融地貌与冰水沉积物——冰碛物 参考答案:ABC 1:[判断题]全新世植物群一万多年来,植物发展总趋向,木本植物相对增多,草本植物相对减少,喜暖分子增加,耐干冷植物减低。 参考答案:正确 2:[多选题]冰碛物按其存在位置,可分为: A:底碛物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_下_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年第4期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下) 秦大河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研究员,中国北京,100101) (接上期第4页) 四、减缓气候变化有“锦囊妙计”吗?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它和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因而也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高度重视。 科学界对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变化的认识虽然有长期的历史,但国际上采取实质性的应对行动是近20多年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四项重大行动具有历史意义: 第一是1979年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在其发表的宣言中提出,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像现在这样增加,则气温的上升到20世纪末将达到可测的程度,到21世纪中叶将会出现显著的增暖现象。第二是1985年10月,国际科学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召开奥地利菲拉赫会议。会议提出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其它温室气体浓度以现在的趋势继续增加的话,到21世纪30年代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是工业化前的2倍,全球平均温度可能提高1.5-4.5℃,同时导致海平面上升0.2-1.4米。第三是1988年12月联合国第43届大会通过了《为人类当代和后代保护全球气候》43/53号决议,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必要和及时的行动,并要求当时成立不久的IPCC就全球气候变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并对未来的国际气候公约提出建议。第四是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153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公约。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公约是一个原则性的框架协议,规定了发达国家缔约方于200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没有涉及2000年以后的排放义务。为此,公约缔约国决定在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上制定具体政策和措施。这就形成了《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规定附件1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应将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减排总量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上至少要减少5.2%。经过长达8年的艰苦谈判,京都议定书终于在2005年2月16日生效。 为了减少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恶化趋势,必须采取适应与减缓措施。 气候变化适应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应性,它是指自然生态(也包括社会经济)系统的功能,过程和结构对实际发生的气候变化调整的可能程度。适应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有计划的,可以是对现实变化的反应,也可以是未来气候变化的对策。二是适应能力,这是指一个系统,地区或社会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潜力或能力。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财富、技术、信息和技能、内部结构、机构以及公平。 农业及生态系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或优先领域。这包括不断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选育抗逆品种,采用稳产增产技术;发展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技术;科学地调整种植制度,适应气候变暖。 林业的适应措施包括,进行种源选择,提高物种的气候适应性;扩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保护天然次生林和原始林及森林生物多样性;继续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及病虫害的防治。 1

第四纪地质的主要研究进展

第四纪地质的主要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从中国的黄土、红土以及冰川等方面来介绍第四纪地质在我国的研究中的进展概况。随着各种新型的、精准的测年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第四纪的研究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关键词:第四纪红土黄土冰川测年技术 从第四纪这门学科的发展史来追溯,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即萌芽期(古代到中世纪)和发展期(中世纪至今)。第四纪这个名字是由法国学者德努瓦耶(J.Desnoyers)于1829年提出,1893年英国著名地质学家莱伊尔(C.Lyel)又提出更新世一名。所以第四纪是一门较古老的学科。尤其是北半球各国,在第四纪研究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取得了一些成就。六十年代初以来,由于与第四纪有关的学科深入发展,各种测试技术的应用及研究领域的扩大(如陆架区和深海区第四纪沉积物的研究),大大促进了第四纪学科的发展;经典的理论正在经受着考验和挑战,某些传统的内容也正在不断更新。 一、第四纪红土研究进展 中国南方红土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广泛分布的第四纪土状堆积,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第四纪以来季风气候环境下的产物,是中国南方古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的重要陆相沉积载体.该红土沉积通常由三部分岩性层组成,一般包括上部的下蜀黄土,中部的网纹红土层以及下部的均质红土层。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我国南方第四纪红土的物质来源、地层学特征、土壤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磁学特征、生物特征等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对我国南方红土的成因、年代学、古气候学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很多丰硕的成果。 1.红土的成因 近年来很多学者致力于中国南方红土的成因研究,但我国南方红土的物质来源和成因类型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 目前对我国南方红土物质来源有冲积、洪积、风积、坡麓堆积风化等不同看法。一些学者在肯定红土水成说的同时,提出我国南方局部地区网纹红土可能与冰川、生物和砾石风化作用有关。但是,我国亚热带南部和北部的红土物质来源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南岭以南的第四纪红色粘土系全新世前的水成沉积物,是高处古土壤和古风化壳被流水冲刷而下在河谷或低平处的堆积物.很多学者认为,我国南部广东省、华南地区的红土母质主要是水成的。另外一些学者研究了我国北亚热带网纹红土后提出,我国亚热带北部长江中下游网纹红土大部分系风积成因。近年来,江西、湖南、浙江等中亚热带地区第四纪红土的粒

第四纪地质

第四纪地质 (2009-10-31 15:45:28) 转载▼ 标签:杂谈 天气与气候 气候期 冰期与间冰期 广义小冰期 现代小冰期 雨期与间雨期 冰阶与间冰阶 地貌与沉积的相关性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植被的协调与不协调 古文化 文化层 文化期 石器 文化遗存 第一次加工 第二次加工 周口店文化期 极性 极性期 极性事件 奥尔都维事件 布容正向期 卡拉布里阶 红崖冰期 龙川冰期 维拉坊组 冰后期 谷中谷 地貌与沉积的相关性 二.问答题与论述题: 1.第四纪气候的一般特征。 2.研究第四纪气候的标志有哪些? 3.如何用高度推算古温度? 4.熟记阿尔卑斯地区6次冰期的名称及时代。5.海平面波动的证据是什么? 6.什么是布列特~谢尔南德方案? 7.试述冰期起因的假说及证据。 8.第四纪沉积的旋回性及特征。 9.试述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的标志。 10.试述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的标志和方法。

11.试述植被的分带及各带特征。 12.植被带平行移动的原理何在? 13.论述第四纪典型气候植物群的孢粉组合特征。 14.第四纪植物群的古气候环境。 15.论述微体化石的环境意义。 16.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组成。 17.论述中国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特征。 18.论述中国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特征。 19.人类的发展划分哪几个主要阶段? 20.试述人类的起源。 21.试述氧同位素的气候意义。 22.在A点发现冷杉(Abies)孢粉组合,已知伏牛山地该植物群属种分布在2000~2500m,已知A点为500m,若以大气降温率0.6℃/100m计算,A点的降温值为多少? 23.熟记500万年以来的古地磁年表。 24.选择年代学方法的原则? 25.测年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26.古地磁测年采样的方法与注意的问题? 27.论述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原理和方法。 28.论述第四纪分期方案及其依据。 29.论述第四纪下限的划分依据及年限。 三.选择题、填空题及是非判断题: 1.冰期时,的比值 A.大 B.小 2.哺乳动物的牙式是: A. B. C. D. 3.冰川堆积物细粒部分的高峰值为: A.8 B.4 5 C.-8 D.-4 5 4.冲积物的成因代号为: A.et B.at C.dt D.pt 5.具原尖,具马刺牙齿的马的时代为: A. B. C. D. 6.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的时代为: A. B. C. D. 7.周口店动物群距今的年代为: A.20 30万年 B.40 50万年 C.23 50万年 D.50 90万年 8.元谋人牙齿的年代为: A.170万年B.P. B.70万年B.P.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历史中的一页它延续的时间为250万年左右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历史中最新的一页。它延续的时间为250万年左右,约占地球历史的0.56 ‰。在这一短崭的时期内,自然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如:气候的变冷、海面的升降、生物的演变、人类的出现、现代地貌的形成,等等。 第四纪地质学(Quaternary Geology) 是研究第四纪期间发生的主要地质事件及其演化历史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第四纪的特征 (1)气候显著变化:进入Q,地球显著降温,发生了地球历史上第四次大的冰期活动。受其影响,地球的表层系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如大气环流格局改变,气候带迁移,海面升降,沙漠扩大,生物大规模迁徙等。 (2)高等生物空前繁荣:高等生物(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空前繁荣,在种属组成和生态特征上与第三纪均有显著的差别。 (3)人类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的出现是第四纪最重大、最具特征的事件,是地球演化历史的一次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地壳运动活跃:第四纪地壳运动十分活跃,使地球表面形态大大改观,也给全球环境变化带来巨大的影响。 第四纪的时间标尺 确定Q下限的标准 1以人类的出现作为Q的开始:3.0e6 a.B.P. 。 2以古冰川的出现作为Q的开始:欧洲一直把Alps 山贡兹(Günz)冰期冰川的出现作为Q的开始,时间为1.1×106 a.B.P.。后来的研究表明还有更老的冰期。 3以冷水型有孔虫的出现为标志 4以古植物的演化为标志:我国不适用,因为我国仍然有现生属种 5以古动物演变为标志:一般以三趾马的绝灭和真马、真牛、真象的出现作为Q的开始,称为毫格(Haug)线。2.47e6 a.B.P 6以古海水温度变化为标志:把1.80×106 a.B.P.作为Q的下限。此线以下,海水平均温度为23~25°C,以上海水温度为15°C。 四种基本划分方案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案: 3.50×106 ~3.00×106 a.B.P. (高斯正极性/吉尔伯特负极性) 2.50×106 ~2.40×106 a.B.P. (松山反极性/高斯正极性) 1.80×106 ~1.60×106 a.B.P.(大致与松山反极性时中的奥尔都维事件相当(1.80×106 )) 0.70×106 a.B.P. (大致与布容正极性时/松山反极性时相当,仅俄罗斯采用) 目前,争议仍然很大,多数采用 1.80×106 a.B.P.或2.50×106 a.B.P. 、 3.50×106 a.B.P. 作为Q的下限。 中国的第四纪下限:90年代以来,多数采用250万年(248万年) 第四纪的进一步细分 全新世(Holocene) 晚全新世(2.5×103 a.B.P. 至今) 中全新世(7.7×103 ~2.5×103 a.B.P.) 早全新世(9.8×103 ~7.7×103 a.B.P.) 始全新世(12×103 ~9.8×103 a.B.P.) 更新世(Pleistocene) 晚更新世(0.1×106或0.15×106 、0.14×106 a.B.P.) 中更新世(0.73×106 或0.70×106 a.B.P.)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近代欧洲经济格局的演变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近代欧洲经济格局的演变 宁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内各地的经济结构、各地间的经济关系等问题相关。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的崛起主要由于英国和荷兰手工业的发达。英荷两国的外贸与工业发展相辅相成,并没有脱离其而独立发展。意大利作为地中海贸易区的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发达的转运贸易造成。这种转运贸易没有与国内工业结成紧密的联系,是其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同时,城市间存在恶性竞争,小城市的发展受到大城市的严格控制。这种局面导致意大利城市两极分化严重,国内市场难以统一。 关键词区域经济;手工业;转运贸易;城市经济; 世纪初,比利时著名历史学家亨利·皮朗是首位以区域为对象研究欧洲中世纪区域经济史的现代学者。他的代表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对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在书中分析了北海波罗的海商业复兴的原因,并从城市的兴起和城市的社会结构等方面阐述了商业的复兴给城市带来的影响[]()。世纪中期以后,美国学者詹姆斯.汤普逊、沃勒斯坦,英国学者波斯坦、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意大利学者奇波拉等人分别对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的兴起和影响做过独到的研究。此后,西方学者对这一贸易区的研究没有中断,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展开多角度研究,并产生了大批研究成果,使这一欧洲史上最重要的贸易区的研究成为世纪最热门的研究课题。 当前,中国经济这条高速列车已进入新阶段。区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其不但具有节约自然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还能带动区域内的城市和农村走向经济一体化,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意义。因此,党中央日益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视为破解发展难题,提供改革试验基地的有效抓手。在这样的现实下,欧洲区域经济史研究可以为我国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一些参考。

2013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第四纪地质学考研试题

科目名称:第四纪地质学 第 1 页 共 1 页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大学大学 20201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科目名称::第四纪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 考生须知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小题,,请任选5小题作答小题作答,,每小题6分,合计30分。如果多答如果多答,,按照答题顺序的前5题给分题给分。)。) 1. 雨花台砾石层雨花台砾石层 2.2. 周口店组周口店组 3. 大熊猫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剑齿象动物群 4.4. 有孔虫有孔虫 5.5. 网纹红土网纹红土 6.6.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 二 简答题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小题,,每小题20分,合计60分) 7. 阐述Milankovich 假说的主要内容并评价其科学意义假说的主要内容并评价其科学意义。。(20分) 8.8. 引起海平面变化的机制主要有哪些引起海平面变化的机制主要有哪些?(?(?(2020分) 9.9. 地球上的14C 从何而来从何而来??详述14C 法测年的基本原理法测年的基本原理、、适用对象和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意的问题。。 三 论述题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小题,,每小题30分,合计60分) 10.10. 什么是阿尔卑斯冰期方案什么是阿尔卑斯冰期方案??什么是多波动气候旋回什么是多波动气候旋回??其由来其由来、、表现各是什么?请对二者作一综合评价请对二者作一综合评价。(。(3030分) 1111.. 判识第四纪气候变化常用的微观标志有哪些判识第四纪气候变化常用的微观标志有哪些??请分类详述请分类详述。(。(3030分)

第四纪冰期

第四纪冰期 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称为冰期,又称为冰川时期。两次冰期之间为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纪冰期。第四纪冰期约从距今200万年前开始直到现在。 一、第四纪大冰期气候 第四纪初期的冰期环境波及全球,中期达到最盛,所以晚新生代大冰期主要指第四纪冰期。当时,北半球有三个主要大陆冰川中心,即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冰川曾向低纬伸展到51°N左右;北美冰川中心:冰川曾向低纬伸展到38°N 左右;西伯利亚冰川中心:冰层分布于北极圈附近60°—70°N之间,有时可能伸展到50°N的贝加尔湖附近。此外,在中、低纬的一些高山区还发育了山麓冰川或小冰帽。而在这次大冰期中气候变动很大,冰川有很多次进退。根据对阿尔卑斯山区第四纪山岳冰川的研究,确定第四纪大冰期中有5个亚冰期。在中国也发现不少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定出4次亚冰期。在亚冰期内,平均气温约比现代低8°—12°C。在两个亚冰期之间的亚间冰期比现代气温高。据研究,在距今1.8万年前为第四纪冰川最盛时期,一直到1.65万年前,冰川开始融化,大约在1万年前大理亚冰期消退,北半球个大陆的气候带分布和气候条间基本上形成为现代气候的特点。

第四纪冰期的划分如下: 二、世界的划分。 (1)阿尔卑斯山冰期划分 第四纪冰期气候旋回的研究,最早开始于阿尔卑斯山。1909年,A.Penck 和Bruckner研究阿尔卑斯山麓地貌和堆积物时,首先创立了4次冰期3次间冰期的论点。其中冰期自老到新为:群智、民德、里斯和玉木。在4个冰期之间和3个间冰期,分别为群智—民德、民德—里斯、里斯——玉木。当时划分冰期、间冰期的主要依据,就是分布在阿尔卑斯山麓的4种不同的地貌类型及4种不同特征的沉积物。其中群智冰期是与覆盖在古老夷平面上的老砾石层相对应;而民德、里斯和玉木等冰期,分别与老砾石层之上或洼地的新砾石层、高阶地上红、黄色砂砾层与低阶地上灰色沙砾层相对应。几十年来,阿尔卑斯冰期系统广为流传,为世界许多地区所采用,并作为典型冰期模式与世界各地对比。 (2)北欧冰期划分 20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根据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边缘活动位置,将丹麦、荷兰、德国北部和波兰的终碛系列划出4次冰期和3次间冰期,自老到新为艾尔斯特(Elster)、萨勒(Saale)、瓦什(Warthe)、维塞尔(Weichsel)冰期,克罗默(Cromer)、霍尔斯坦(Holstein)和埃姆(Eem)间冰期。 (3)北美冰期划分 北美的冰期系列主要是按照北欧冰期划分方法确定的,根据冰碛物和终碛的位置划分出:维斯康辛、伊利诺安、堪山和内布拉斯加4个冰期及桑加蒙、雅莫斯和阿弗顿3个间冰期。世界其他一些地区也划分了本地区的第四纪冰期系列。后来,M.米兰科维奇建立的距今百万年以来太阳辐射变化曲线表明,至少可分出14~15个冰期轮回,即阿尔卑斯冰期系列中的每个冰期几乎都包含着2~3个冰期轮回。50年代发展起来的深海岩芯氧同位素研究,传统的阿尔卑斯冰期系统受到冲击,因为它不能完整地记录下气候与环境变化信息,相关的地层和地貌极易被曲解。而深海岩芯同位素可以相当完整地记录至今最为精确的更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资料,几乎不受岩芯地理位置的影响,其连续性和在全球的广泛性都是惟一可以与其他气候地层学系统的可靠资料作对比和验证的。据太平洋深海岩芯18O记录,大约90万年以来可以划分出23个18O阶段和10个完整的冰川周期(由B期到K期),期间被11个终至界线(由Ⅰ至Ⅺ)所分开。在时间序列上可与阿尔卑斯冰期系统相对比(图2)。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演变整理

专题二、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古代的封建经济 (一)、中国封建经济的总体特征及各阶段经济特征 1、中国封建经济的总体特征 (1)、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2)、重农(“本”)抑商(“末”)是基本的经济国策,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 (4)、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经济后来居上。 (5)、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 2、封建社会各阶段经济特征 (1)、战国: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2)、秦汉: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 (3)、三国两晋南北朝: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4)、隋唐: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 (5)、五代辽宋夏金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6)、明清: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明中期以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二)、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1、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环境的保证: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a、统一(相对)稳定的政局; b、水利的兴修; c、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联系加强; d、中外交往频繁。 (2)、科技的推动:科技对生产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a、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推广; b、外国先进物种(棉花、玉米、甘薯等)、技术(熬糖法、欧洲水利技术)的引入; c、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科技著作。 (3)、政策(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a、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 b、新的生产关系产生;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如减轻赋税、奖励农耕、兴修水利、改善农民土地状况等); c、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曾经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4)、人民群众的主力作用。 a、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这是各代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 b、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代新王朝调整政策。

第四纪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型及复习重点 说明:(1)总分100分。题型可能包括以下五类,各类型可能所占分数的比例并非最终考试题型分数的比例;(2)该重点并不涵盖所有考试内容,所以复习时除针对重点外,还要阅读和理解课件和教程上的其它内容以及回忆课堂讲述内容。为方便大家复习,复习重点中标出了参考页码等信息,有的有参考答案,但并不意味这些是重点中的重点。 一、填空(每空1分,可能占10分) 如: 1.地貌学是以地球表面的_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及其发 生、发展、_______和组织结构规律的科学。地貌学是以地球表面的起伏形体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及其发生、发展、空间分布和组织结构规律的科学。 2.第四纪中国北方出现的有代表的动物群:早更新世的______动物群,中更新 世的______动物群,晚更新世的萨拉乌苏动物群。第四纪中国北方出现的有代表的动物群: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动物群,中更新世的周口店动物群,晚更新世的萨拉乌苏动物群。 二、判断题(每题1分,可能占10分) 如: 1.地貌学属于地球科学,而第四纪地质学属于历史地质学。(对) 2.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因此大陆冰盖地区可以经常看到冰斗地貌。(错) 三、名词解释(每组3-5分,可能占共20分) 如: 1.顺构造地形与逆构造地形:地形正向构造与高地相一致,负向构造与低地相 一致,称为顺构造地形。正向构造与低地相一致,负向构造与高地相一致,称为逆构造地形。 2.准平原/夷平作用/夷平面:山地经外力作用剥蚀,变成较平坦的地区,这种 近似平原的地形叫做准平原。夷平作用是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地壳运动处于上升时,使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包括准平原、山麓平原、风化剥蚀平原和高寒夷平作用形成的平原等)又会受到侵蚀破坏变为山地,但在山顶部分还残留着古平原面,这种地形就称为夷平面。如果山地曾发生多次间歇性上升,则会形成若干个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夷平面。这种多层地形是判断区域间歇性升降运动的重要标志。 重点: 1.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参考教程p2-3) 2.山地/平原/高原:(参考教程p46、53) 3.山岭/山脉/山系:(参考教程p46) 4.河床/河漫滩/阶地(参考教程p69、70或73) 5.石芽/石林:(参考教程p85及课件) 6.岩溶漏斗/溶蚀洼地:(参考教程p86-87和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