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气田设计-总图

合集下载

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

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

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油气站成为城乡居民和企业单位获取燃料和能源的重要场所。

对于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不仅关系到油气站的运行效率和客户体验,更关系到能源供应的安全和可靠性。

加强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和创新,对于提升油气站的服务水平和运营管理至关重要。

就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而言,需要考虑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站点布局、交通导向和储油设施。

在设计油气站场总图时,应该充分考虑周边的道路交通情况、客流量和员工工作流程,合理布局油气泵站、加油岛和储油设施,使得整个油气站内部交通流线畅通、安全高效。

在布局设计方面,可以借鉴现代化的物流专业知识,采用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实现独有标识和配置的油气站总图,以提升站点空间利用率和提高服务效率。

油气站场总图也需要与实际的运输应用相结合,使得设计不仅满足理论要求,更要适应不同油气站的运营需求。

针对不同类型的油气站,如道路油气站、高速公路油气站和物流园区油气站,应该根据其周边环境和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总图设计和运输规划。

在运输应用方面,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油气站场总图与车辆导航、自动化加油和远程监控系统的无缝对接,提高加油效率和运输安全。

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油气站的运营模式和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相关的总图设计和运输应用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

为此,可以引入先进的智能运输设备和绿色能源技术,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全面的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改进,使其更加符合未来能源发展的要求。

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综合考虑站点布局、运输规划和运输技术,以提高油气站的经营效益和服务品质。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能够为油气站的发展和改进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石油天然气站场总图设计

石油天然气站场总图设计

试论石油天然气站场总图设计摘要:油田油气集输系统各类站场的建设规模,是根据油田开发设计的要求确定的,每期工程适应期应与油田调整改造期相协调一致,一般为5~10年。

对早期注水开发的新油田,集输系统的建设规模应考虑50%的含水量;对早期不注水的油田及热注热采的油田,其建设规模应按实际情况确定。

本文主要探讨石油天然气站场总图的竖向设计关键词:石油天然气站场;总图;设计石油天然气站场设置对城市经济生活贡献巨大,而石油天然气站场对城市基础设施存在依赖关系。

但石油是易燃易爆品,在储存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石油天然气站场一旦发生火灾,将会给国家则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城市的经济生活[1]。

为防止油库火灾的发生,首先应从设计抓起,在石油天然气站场总图设计中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防患于未然。

1 石油天然气站场址的选择与布置一般来说,合理紧凑布置场站用地,提高建筑系数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使用不规则外形。

由于建筑间距是按建筑物突出部分决定,因此不规则的外形会增加场区占地面积。

在工业厂房单体设计方案确定初期工艺与土建专业应密切配合,合理安排工艺和设备布置,减少非必要的预留空间,压缩建筑平面。

像办公区这种办公建筑完全可以将平面调整得更简洁、更规整,从而减小场区面积。

(2)合理确定建构筑物卫生间、防火间、安全间的间距。

将站场内的建构筑物按防爆和非防爆、有噪声和无噪声、有污染和无污染、低耐火等级和高耐火等级分区集中布置,可以有效地减小建筑物的间距,从而减小场区面积。

(3)有效合并建构筑物。

例如,水罐也可以布置在注入泵房辅助间的屋面上,这样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面积。

在进行大型站场厂前区的设计中抛弃了以前办公、餐饮、车库及维修间三个建筑单体布置成四合院的形式,将三个建筑合并为一座综合楼,可减少建筑单体之间的防火间距,节约用地面积26.6%。

2石油天然气站场计量站与接转站的设计计量站管辖的生产井数,应根据油井密度、单井产量的大小和自动化管理水平确定。

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

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

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交通工具的普及,油气站成为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气站场总图是对整个油气站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蓝图,它包括了油气站内部设施的布局、输油、加油、储油和运输等多方面内容。

油气站的运输设计则是对如何更加高效、安全地进
行原油输送和成品油运输进行规划和设计。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探讨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
计与应用。

油气站场总图的运输设计。

油气站场总图是油气站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
站内的设施布局、管道交叉、输油和储油等内容。

在油气站场总图的设计中,运输设施的
布局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要根据油气站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输油管道和储油设施的位置,确保输油和储油的安全和高效。

要考虑到管道交叉的问题,对输油和成品油管道进行
合理的交叉设计,避免管道冲突和交叉干扰,确保输油和成品油的运输通畅。

对输油泵站、储油罐区和成品油库房等设施的位置和数量进行合理规划,以满足油气站的日常运营需求。

通过油气站场总图的运输设计,能够提高油气站的输油和成品油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成本,保障安全生产。

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的重要性。

油气站场总图是对整个油气站进行规划和设
计的重要依据,而油气站的运输设计又是油气站场总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油气站场
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是油气站规划和运营中的关键一环。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油气站场总
图运输设计与应用,能够提高油气站的整体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成本,保障运输安全,促
进油气站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石油开采工程(第三章海上油气田开发设计与动态分析)

海洋石油开采工程(第三章海上油气田开发设计与动态分析)
对整个油气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预测生产前景,一般 计算15~20年的开发指标。
第一节 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2、钻井、完井可行性研究
钻井、完井可行性研究是开展专题研究,在预可行性 研究的基础上对方案做进一步的研究筛选,对筛选出的钻 井、完井方案进行计算、论证、排序,推荐可行的目标方 案。
第一节 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在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需要根据项目的背景和具体 要求,列出开展可行性研究所依据的文件,如: (1)可行性研究项目背景; (2)油藏地质及油藏描述成果; (3)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
、法规、标准定额资料,以及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经 济评价与经济评价参数; (4)海上油气田的海洋环境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5)拟建陆上厂址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资料。
提出主电站、热站选型、供电方案、控制系统和通信系 统设计思路。
第一节 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4)结构设计 提出固定平台结构设计依据,进行平台设计,考虑平台
的结构形式,估算结构用钢量;编制平台结构设计报告。 (5)海底管道
提出海底管道工艺,进行海底管道结构设计考虑。 (6)单点系泊
根据所处海域的环境条件、油田规模、油轮大小及用途 等条件,初选单点系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统形式。
➢ 技术专题研究
初步提出解决本专题的方法和手段,对整个方案的影响 及评价(包括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
第一节 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3、地面工程预可行性研究
(1)总体布置 提出布置原则,各方案油气田总体布置图,单元工程的
平面及立体布置图。 (2)工艺设计
流程描述,确定主要工艺设备规格,进行各工艺方案对 比,绘制流程图。 (3)机、电、仪、讯

海上油气田油气集输工程

海上油气田油气集输工程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设计
储罐和管道设计
根据海上油气田的储量、产量、油品性质 和管道输送要求,确定合理的油气集输工 艺流程。
根据油品特性、管道输送要求和海洋环境 条件,设计储罐和管道的结构、材料、防 腐措施等。
平台和船舶设计
安全环保设计
根据海上油气田的地理位置、海洋环境条 件和运输需求,设计合适的平台和船舶用 于油气集输。
海上油气田的工程设施
油气处理设施
用于对采出的油气进行 分离、脱水、脱硫等处 理,以满足后续加工和
运输的要求。
储存设施
用于储存处理后的油气 ,包括油罐、储气罐等

输送设施
用于将处理后的油气输 送到陆地或运输船只上 ,包括输油管道、输气
管道等。
配套设施
包括供电、供热、供水 、污水处理等设施,以 满足海上油气田生产和
投产与运行
完成所有建设和调试工作后,进行投产运行 ,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管理。
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工 程质量符合要求。
强化施工过程管理
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施工工作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 进行,防止质量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发生。
合理利用海上油气资源, 提高采收率和资源利用率 ,降低能源消耗和浪费。
市场的需求与竞争
市场趋势
分析国际和国内海上油气市场的 趋势和需求,了解行业发展和竞
争格局。
技术合作
加强国际技术合作和交流,引进先 进技术和经验,提高海上油气田的 竞争力。
成本效益
优化海上油气田的生产成本和效益 ,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节能减排技术

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

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

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一、引言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油气站场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配套设施之一,对于保障车辆的燃料需求、维持交通运输通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作为石油化工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考虑到油气站场建设的各种配套设施和设备的布局,还需要考虑到运输线路的设计和应用以及运输车辆的使用情况。

本文将就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与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该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二、油气站场总图运输设计1. 布局设计油气站场总图布局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并且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需要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油气站场总图的布局应包括燃料储罐区、加油区、服务区、检修区、车辆停放区等。

在布局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方便和安全,以及燃料的存储和加注的便利性。

从节约空间和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布局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人车共用和设备共用的问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

2. 运输线路设计油气站场的运输线路设计需考虑到燃料的供应来源和销售去向,以及油气站场与主运输线路之间的连接。

对于燃料的供应来源和销售去向,需要考虑到运输线路的长度、道路条件、交通状况等诸多因素;而对于油气站场与主运输线路之间的连接,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运输方式(如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等)之间的转接站点的设置及其运输效率等问题。

3. 设备配置与设施建设油气站场总图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各种设备和设施的配置和建设,包括但不限于加注设备、消防设备、检修设备、清洁设备、通讯设备等。

加注设备的配置需要根据燃料种类和供应方式来选取,例如对于汽油和柴油等不同类型的燃料,其加注设备通常也有所不同;而消防设备的配置则需要根据燃料的存储量和设施的布局来选取,以保障设施和人员的安全。

三、油气站场总图运输应用1. 运输车辆选择在油气站场的运输应用中,运输车辆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应根据燃料种类、运输线路和运输需求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

海上油气井完井设计

海上油气井完井设计

16
海洋石油钻完井技术
主要内容
三、实施中各阶段设计要点 2、详细(单井、施工)设计
在详细设计中,最关键的是依据采办及服务合同设备的性能来编 写设计,特别是各个施工要点的参数选择和验收指标要明确; 单井的数据是要一一对应的,对于成组的井,井况虽然类似,但 是细节会有所不同,如不注意也会影响施工质量;
6、减少对平台公用设施的依赖性; 7、操作简单化;
21
海洋石油钻完井技术
主要内容
三、完井设计要点
1、基本参数和依据 2、环境参数
3、各种完井工具的主要作用和使用技术要点
4、射孔技术 5、防砂技术
22
海洋石油钻完井技术
主要内容
三、完井设计要点
1、基本参数和依据 基本参数包括井下的环境参数,油气井的生产参数,周边环境参
25
海洋石油钻完井技术
主要内容
三、完井设计要点
2、环境参数 环境参数一般包括油气田所在位置的水深条件,气候环境条件,
周边设施的影响等;
如井下环境的:井底温度,压力,流体性质等; 外部环境的:水深,水温,气温,冰情等;
周边设施的影响主要是已有设施对油品温度,压力及其它进入设
施参数的要求……26源自海洋石油钻完井技术33
海洋石油钻完井技术
主要内容
三、完井设计要点
2、环境参数 (3)材质的确定
首先介绍分压得计算,这是使用欧洲腐蚀协会的图板选材的基
础参数; 对于气井来说,就是使用腐蚀性气体所占的百分比与井下的最 高压力的乘积,即。A%xP=分压
34
海洋石油钻完井技术
主要内容
三、完井设计要点
2、环境参数 (3)材质的确定
15
海洋石油钻完井技术

海上平台总体设计

海上平台总体设计

海上采油总体设计目录一.海上平台1 概述---------------------------------------------------------------3 1.1 海上平台总体设计依据的规范---------------------------------------3 1.2 总体设计的基本原则-----------------------------------------------31.3 对于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需要的有关资料和条件-----------------------42 平台总体布置设计---------------------------------------------------5 2.1平台方位的确定----------------------------------------------------5 2.2 平台层高;面积和层数的确定---------------------------------------5 2.3梯子和通道--------------------------------------------------------62.4海底管线,海底电缆上平台的位置-----------------------------------73 平台上部设备布置---------------------------------------------------7 3.1设备分区原则-----------------------------------------------------73.2 设备布置原则-----------------------------------------------------94 直升机坪和生活区的布置--------------------------------------------10 4.1生活区的布置-----------------------------------------------------104.2直升机坪---------------------------------------------------------11二.浮式生产系统(FPSO)1.单点系泊和浮式生产储油轮概述--------------------------------------13 2单点系泊装置-------------------------------------------------------13 3 浮式生产储油轮----------------------------------------------------13 3.1 浮式生产储油轮甲板上部设施--------------------------------------14 3.2甲板上设备的布置-------------------------------------------------15 3.3浮式生产储油轮船舱内布置的系统-----------------------------------15一海上平台1 概述海上平台总体设计是在地质情况已经探明;开采方案已经确定;环境条件已经清楚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总图第一节概述海洋石油工程所涉及的总图包含油(气)田设施总体布置和单座平台上部设备设施布置两方面工作。

总体布置是根据油(气)田生产设施数量与使用要求、拟建平台海域的环境条件、施工方法及建造使用平台的经验,解决工艺布置与结构形式相配合的总体问题;设备设施布置是在总体布置的基础上,将油(气)田开发生产所需的上部生产设备设施安全、合理和经济地布置在有限的平台(或浮式生产储油装置)甲板上。

设计时,总图所包含的两方面工作应充分结合考虑,但对于不同的设计阶段,侧重点不同。

基本设计前的各阶段,总体布置为重点;基本设计及以后的各阶段重点考虑设备布置。

本章描述了总图设计和布置的准则与方法,目的是帮助设计工程师完成海上油(气)田开发所需的合理而又安全的总体布置和设备设施布置。

本章适用海上油(气)田开发生产新建和改扩建平台(群)及上部生产设备、设施的布置以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上部生产设备、设施的布置。

第二节总图设计布置主要内容和原则与基础一、主要内容1.总体布置,如平台功能、形式、方位、层高、层数等;2.钻采、集输等工艺设施布置;3.平台动力设施布置;4.救生设备及直升机坪布置;5.靠船设施、起重设备布置;6.供电、供水、供气设施布置;7.废油、废水、废气处理设施布置;8.安全防火及防腐设施布置;9.备品仓库及材料堆场布置;10.对内、外通信联络系统布置;11.办公、居住和生活服务设施面积和HVAC设施布置二、设计布置原则1.总体布置应依据油(气)田(群)开发方案、自然条件以及所在海域已建油(气)田(群)规划统一考虑,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选取有利于安全生产、保护环境、减少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的优化方案;2.满足安全、防火、消防、人员逃生和救生以及防止污染的需要海上油(气)田生产的原油(天然气)属易燃、易爆、可燃或有毒(如含H2S)物质,潜在着火灾、爆炸、中毒和污染环境(溢漏油、生产/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等)的危险。

总图设计布置应依据有关规范的规定首先预防危险,其次是一旦发生危险则尽可能限制其危害程度和范围,再就是能为及时抢救和安全疏散提供方便条件。

3.满足生产作业的需要海上油(气)田生产过程是由工艺设计确定,通常按照生产流程顺序和同类设备适当集中的方式进行布置。

设备设施布置应为操作管理提供方便,对于主要操作区域、巡检和逃生路线,提供畅通的通道、过桥和梯子等,经常上下的梯子采用斜梯。

4.满足维修及事故处理的需要为保障海上油(气)田安全平稳生产,需要对设备、仪表和管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和检修。

通常的检修是直接更换故障设备、部件或就地检修。

布置时应充分考虑通道、空间以保证维护和检修及事故处理。

对于大部件的起吊、搬运(平台吊机不能达到)应考虑设置必要的滑轨及单独卸货平台。

5.满足结构合理性的需要海上油(气)田生产设备设施(简称平台上部组块)布置在生根于海床的固定结构或浮式结构上,合理的设备设施布置将有助于平衡平台甲板桩腿支撑所必须承受的垂直荷载,从而使得整个结构的受力达到最佳。

6.满足海上施工的需要应充分考虑海上施工能够动用到特种机具(如:浮吊、驳船等)能力,以及合理的海上安装方案。

根据浮吊的能力,上部组块通常按整块、东西两块等方式设计布置(平台北),也可以将生产设备设施按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

7.以人为本应根据生产的需要,设置合理的作业人员活动场所和床位;并设置安全可靠的登平台设施,确保作业人员上下平台的安全。

振动和噪音大的机械设备要尽可能远离生活区,并采取减振、隔振及减少噪音等措施。

8.应力求经济合理设备设施布置应在遵守国家法令、标准规范和满足上述各项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紧凑布置,以减小甲板面积,同时应避免管道不必要的往返,减少能耗,节省投资和钢材。

9.妥善处理已建工程与新建工程、临时和永久工程的衔接关系,分期建设和考虑发展的可能性。

10.整齐大方观美设备设施布置尽量做到排列整齐、高低协调,管道横平竖直。

并力求使管道系统简化。

三、设计基础完成总图布置所必需具备的资料和文件1.油(气)田地理位置油(气)田所在海域,与陆地、周边已建或在建海上油(气)田(若有)的相对关系。

2.油(气)藏开发方案井口平台数量、每座井口平台开发井及预留井槽数量、油(气)田生产过程中是否增加调整井。

3.钻井、完井、采油(气)及修井方案井口平台数量、每座井口平台开发井及预留井槽数量、井口平台的位置(通常取1口直井的坐标来表示平台的位置)、生产井的钻井和完井方式(钻井船预钻井、平台钻机)、调整井的钻井和完井方式(自升式悬臂钻井船、平台钻机)、采油(气)方式(自喷、机采、气举)、以及修井方式(自升式悬臂钻井船、平台修井机、平台钻机或修井船)。

4.油(气)田所在海域自然条件海域的风玫瑰、波浪、海流和水深等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的原始资料必须可靠、连续和有代表性)。

5.预计的油(气)田生产组织机构每座平台生产定员、如果安装有平台钻机或修井机还应包括相关操作人员(确定生活住房床位)。

6.工艺、公用流程图、工艺、公用管道和仪表流程图、设备表这些图表中表示出工艺设备、辅助生产设备和管道的设计与操作条件、规格型号、外形尺寸等以及设备与管道的关系。

7.平台建筑物的类型和建筑面积,如:中央控制室、马达控制间、变压器间、应急发电机间、CO2间、维修间、储藏间和化验室等。

8.海上施工机具的资源,如浮吊、机具的能力及使用情况等。

9.油气田所在海域可能使用的最大直升机机型或常用机型。

第三节规程、规定和法规1.《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国经贸安全(2000)944号2.《民用直升机海上平台运行规定》民航总局令第67号3.《海洋石油工程制图规范》SY/T100284.《海上结构物上生产设施的推荐作法》SY/T48055.《海上固定平台直升机场规划、设计和建造的推荐作法》SY/T48066.《敞开式海上生产平台防火与消防的推荐作法》SY/T100347.《石油设施的电气安装一级危险区一类和二类的分类推荐作法》SY/T100418.《海上生产设施的设计和危险性分析推荐作法》API RP14J9.Solars规范10.入级和第3方检验:必须遵守检验机构的规范11.国标及强制性应遵循的规范、规定第四节总体布置一、平台功能1.有人和无人驻守井口平台根据油(气)藏开发方案要求的井口平台数量,钻井、完井、采油(气)及修井方案和业主的操作要求或惯例,确定井口平台有人或无人驻守。

通常油(气)井数不多、单井产能较高、具有自喷能力、上部设施较少、不安装自持式修井机、油(气)田范围内存在提供生产生活支持的中心处理平台或浮式生产装置的井口平台应按无人驻守井口平台设计。

2.平台自持能力通常海上油(气)田远离陆地,平台维持生产需要的生产、生活等物资主要通过供应船提供,要求平台具有一定的自持能力,因而在总体设计时应考虑足够空间用于储存淡水、燃料油、化学药剂、备品备件和食品等。

一般情况下,平台自持能力按7~15天考虑。

二、平台形式海上油(气)田生产平台功能可分为井口平台和中心处理平台两大类。

井口平台又细分为采油(气)平台和具备钻井或修井能力的采油(气)平台;中心处理平台细分为具有集油(气)和工艺处理及生活动力设施而无井口的综合平台、具有集油(气)和工艺处理及生活动力设施且带井口的综合平台、具有集油(气)及工艺处理及生活动力设施且带井口并具备钻井或修井能力的综合平台。

对于仅有1座生产平台的油(气)田,平台形式通常设计成带井口的中心处理平台,当其周边存在可依托的生产生活设施时,也可设计为采油(气)井口平台等。

对于有2座和以上生产平台的油(气)田,通常其中1座平台设计成中心处理平台或立管平台,该平台一般相对其它诸平台而言是几何中心、或产能最大、或流体性质较差(如含H2S、CO2等)。

上述的平台形式都是比较典型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如油(气)田所处海域水深、地理位置及规模等因素分析采用单独平台或是组合平台,如:采油(气)井口平台+中心处理平台、带井口的中心处理平台+生活动力设施平台等。

平台形式的通常根据油(气)藏开发方案要求的井口平台数量,钻井、完井、采油(气)及修井方案,海上安装方式和安全分析等技术因素结合经济性进行综合对比而确定。

无论井口平台还是中心处理平台,通常按开式结构设计。

在增加挡风墙的平台上应考虑通风。

三、平台方位平台方位是平台向北朝向与平台所在海域真北(大地北)相对关系,习惯上以与平台的长边垂直的方向表示平台北。

平台方位的确定关系到平台直升机甲板、靠船设施、火炬和安全泄压系统、逃生系统、海管、电缆和立管的布置设计,须综合考虑平台所在海域常年主导风向、主导表层海流(海浪)方向以及本海域已建平台方位等因素。

根据主导表层海流方向确定平台的主要靠船设施布置位置,以使靠船免受主要逼近海流的影响,并有助于避免停泊船只撞击平台。

实际运用中,对于重要的生产平台均采用对称布置靠船设施。

平台靠船采取旁靠和尾靠两种方式,无论旁靠还是尾靠都要求船舶的船头朝向与海水的主流向大致相同或相逆。

通常渤海海域船舶习惯采用尾靠,而南海海域则采用旁靠或尾靠。

逃生系统的布置设计也要考虑主导表层海流方向,以使事故状态时推下的救生艇尽快随流远离平台。

根据常年主导风向确定直升机甲板、火炬和安全泄压系统的布置,直升机甲板布置在上风向;火炬和安全泄压系统则布置在下风向。

表2-8-1为我国大部分海上油(气)田海域的常年主导风向和海流方向。

表2-8-1 我国大部分海上油(气)田海域的常年主导风向和海流方向海域与油(气)田名称常年主导风向(来向)常年主导表层海流方向(去向)渤海海域锦州20-2凝析气田SSW SW秦皇岛32-6油田SSW WSW南堡35-2油田SSW WSW绥中36-1油田SSW SW曹妃甸18-2油田SSW 2800(涨潮),1000(落潮)歧口18-1油田ESE 2760(涨潮),860(落潮)渤中26-2油田SSW 3040(涨潮),1240(落潮)渤中13-1油田SSW 2800(涨潮),1000(落潮)渤中28-1油田SSW 3040(涨潮),1240(落潮)东海海域平湖油气田N NW春晓气田群NNE SSW南海西部海域崖13-1气田NE SSW涠洲油田群NEN WNW文昌油田NE SW东方1-1气田NE NNW南海东部海域惠州油田NE SW陆丰13-1油田NE SW西江油田ENE NE流化11-1油田NE W番禺4-2/5-2油田NE W 平台方位以图形方法表示,它是平台方位、常年主导风和海流的组合图,具体表示方法见图2-8-1。

我国部分已建或在建海上平台方位、常年主导风和海流组合图参见图2-8-2。

南堡35-2油田T.N.渤南油气田T.N.T.N.WINDCURRENTCURRENT曹妃甸11-1油田P.N.秦皇岛32-6油田绥中36-1油田P.N.T.N.锦州20-2凝析气田北高点P.N.WINDP.N.CURRENTCURRENT蓬莱19-3油田(1期)渤西APP平台P.N.P.N.歧口18-2油田(a ) 渤海海域T.N.P.N.P.N.番禹4-2/5-1油田惠州油田西江油田P.N.陆丰13-2油田(c) 南海东部海域图2-8-2 我国部分已建或在建海上平台方位、常年主导风和海流组合图四、平台坐标平台坐标是指将要建设的生产平台在海上油(气)田中具体位置,通常取平台的一口井或平台几何中心点坐标,采用WGS-84坐标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