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儿 肥 胖 症
肥胖儿体弱儿管理ppt医学课件【79页】

体弱儿的管理
托幼机构应将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 及佝偻病、营养不良、营养缺乏性贫血等,列 为多发病防治的内容,并对经常反复呼吸道、 消化道感染,以及佝偻病、中度和中重度营养 不良、早产儿、小样儿、哮喘病、先天性心脏 病的儿童作为体弱儿,建立专门档案,加强管 理,建立体弱儿管理卡片,每月或每季度健康 检查一次,平时加强全日观察,发现问题及时 防治。对体弱儿在吃、玩、睡、生活等各方面 给予特别照顾和护理,并逐步加强户外活动和 体格锻炼。疾病治疗后 ,及时结案转为健康系 统管理。
及时添加辅食:蛋黄、肝、鱼、肉类
晚发型佝偻病
症状:脚痛,不愿走,汗多,睡眠不好 检查:骨碱性磷酸酶升高, 诊断:可以治疗性诊断 治疗:维生素D制剂和钙
营养不良
分型: 1、低体重:指小儿的体重比相应年龄组人群按年龄
的体重均值低两个标准差以下。 2、消瘦:指小儿的体重比相应年龄组人群按身高的
(2)体型异常:甲状腺功能低下、骨骼 发育异常
干预措施:早发现、早治疗
消瘦:指小儿的体重比相应年龄组人群 按身高的体重均值低两个标准差以下。
病因:营养因素、体质因素、精神因素、 疾病因素、内分泌异常。
治疗:早期发现,查找原因,去除病因
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防治
(一)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
病因:维生素D摄入不足 日光照射不足 生长发育迅速 疾病的影响 长期用抗惊厥药物
诊断要点:
病史、临床症状、体征、X线 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
农村地区可根据病史、维生素D 缺乏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 断。
治疗 :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 形
1、户外活动,多接触紫外线,最好每日 2小时以上;
2、维生素D制剂: 治疗:口服维生素D5000-10000国际单 位∕日,用4周;或大剂量维生素D突击疗 法(:口针服剂制维剂生 英素 康利D3:303万0万单单位位,∕11次5毫∕月升,) 临床症状的改善,改预防量。补充维生 素D制剂同时口服钙制剂。
肥胖特异体质儿童管理方案

肥胖特异体质儿童管理方案一、“小胖胖”情况大摸底。
1. 饮食侦探行动。
首先呢,咱们得像个侦探一样,去搞清楚这个小宝贝平时都吃啥。
是特别爱吃甜食,像小蛋糕、糖果不离口呢?还是对油炸食品情有独钟,什么炸鸡薯条顿顿不能少呀?让家长详细记录孩子一周的饮食情况,包括吃的啥、啥时候吃的、吃了多少量。
这就好比是给孩子的饮食拍个X光片,看得明明白白的。
2. 运动懒虫大调查。
接着要看看这孩子有多“懒”。
是整天就爱坐着看电视、玩游戏,还是一出门就喊累呢?了解一下他平时参加的运动,哪怕是在学校里课间有没有活动一下,体育课是不是总找借口偷懒。
这一步就是要找出这孩子为啥体重蹭蹭往上涨的“运动黑洞”。
3. 家族肥胖基因探秘。
再问问家里的情况,家族里有没有那种天生就容易胖的人。
如果有,那可能孩子也有点这方面的遗传倾向。
不过可别灰心,就算有遗传因素,咱们也能通过后天努力让孩子健康起来。
二、“管住嘴”小妙招。
1. 食物变身魔法。
把那些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变成“敌人”。
比如说,把薯片换成脆脆的小黄瓜或者胡萝卜条。
给孩子讲,小黄瓜和胡萝卜条就是超级英雄的能量棒,吃了能变强壮,薯片就是让身体变懒的小恶魔。
甜食呢,也不是完全不能吃,但是可以把大蛋糕换成小个的水果布丁,偶尔吃一次,就像得到一次小奖励。
2. 餐盘大作战。
教给家长一个餐盘分配法。
餐盘就像一个小战场,一半得给蔬菜,什么青菜、西兰花、西红柿都可以往上堆;四分之一给蛋白质,像瘦肉、鱼肉、豆腐;剩下的四分之一给主食,不过主食也要变一变,多吃点糙米饭、全麦面条,少吃白米饭和白面条。
这样每餐的营养就比较均衡,还不容易长肉。
3. 健康饮食小奖励。
要是孩子按照健康的饮食计划吃了一段时间,就给他一个小奖励。
这个奖励可以是带他去公园玩,或者给他买一本他喜欢的漫画书。
让孩子知道,好好吃饭也是有好处的,不只是为了减肥,还能得到惊喜呢。
三、“迈开腿”趣味计划。
1. 运动变身游戏。
孩子不是不爱运动嘛,咱们就把运动变成好玩的游戏。
儿童肥胖症的饮食管理

(2)食物交换方法: 把这些食物的计算值分别称为一份,在食谱 选择时,它们可以以一份为单位直接交换使用。 按常用食物所含营养素的特点划分为六大类 食物。食物交换只能在同类食物中进行,如在肉 类之间,或者是在蔬菜水果之间,而不能将肉类 与蔬菜进行等量交换,也不能用主食类同肉类交 换。 食物交换份表_2010.xls 食物交换份法配餐表.doc
2、合理选择食物
• 参考食物金字塔原则 • 适量脂肪 • 足量蛋白质 • 较多纤维素
• 参考食物热卡含量
(1).均衡饮食
•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因此,应当保证 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对肥胖 儿童也不例外。多吃蔬菜,对于可能导致肥胖的 饮食,则应严格控制。
3-6岁儿童膳食指南食物金字塔
• 了解饮食现状 • 发现不良饮食习惯 • 常见错误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餐 不吃青菜 吃饭速度很快 吃夜宵 爱吃快餐 吃饭时 看电视 边吃零食边看电视 心情不好时就 吃零食 三餐不定时 餐前、餐后吃零食或 饮料。
(1)、确定基线行为
• 了解饮食行为、运动行为、生活行为
• 确定导致孩儿童肥胖的问题行为
等值肉蛋类食品交换表
等值奶类的营养成分
能量90千卡 碳水化合物6克 蛋白质4克 脂肪5克
等值奶类交换份
等值大豆和豆制品的营养 成分
能量90千卡 碳水化合物6克 蛋白质4克 脂肪5克
等值大豆和豆制品交换表
等值油脂及硬果的营 养成分
能量80千卡 脂肪9克
等值油脂及硬果交换份
3.饮食行为调整
(A).饮食嗜好诱导
• 肥胖儿童饮食嗜好与正常儿童不同,往往爱吃 荤食和甜食。应对他们加以诱导,让他们逐渐喜 爱吃粗粮和蔬菜,多吃水果、蔬菜,减少肉食和 谷物数量,不吃肥肉和甜食。西方兴起了“淡味 减肥”,即增加蒸、煮、烤和凉拌菜,减少油炸 和炒菜。同时,菜中少放盐,尽量不放糖和味精。 这样,无形中减少了脂肪的摄入量,同时蒸煮菜 体积大,味道淡,有助于减少饮食数量。
儿童肥胖发病原因及判断标准

儿童肥胖发病原因及判断标准
儿童肥胖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临床上分为单纯性肥胖症和病理性肥胖症两大类,其中单纯性肥胖症在儿童期最多见,大约占儿童肥胖总数的95%;病理性肥胖又称为继发性肥胖,是继发于其他疾病而产生的,仅占儿童肥胖的5%。
单纯性肥胖的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环境、以及神经内分泌与能量代谢等有关。
儿童肥胖的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
单纯性肥胖有家族发病倾向,很多肥胖儿有家族肥胖史。
父母双方肥胖,其子女大约有70%~80%发生肥胖;父或母其中一人肥胖,子女发生肥胖的几率大约为40%~50%;父母均为瘦体型,子女发生肥胖的可能性仅为9%~14%。
这主要是因为儿童的活动量、饮食习惯可能受父母和家庭的影响。
另外,静息和活动的能量消耗基础水平由遗传决定。
某些肥胖家族的基础代谢值降低。
父母双方或单方肥胖的子女,其基础代谢值低于体重正常父母的子女约10%,体育活动能量消耗低于正常体重父母所生子女的2倍。
近年来,学者们对肥胖病因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使我们对肥胖的遗传因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994年学者们在肥胖鼠克隆出肥胖表型的瘦素基因,并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之后的研究证实,人的瘦素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
1998年在神经肽家族中,新发现一类具有调节食欲作用的神经肽类激素—食欲素,其基因位于第17号染色体。
此类激。
who儿童肥胖判断标准

who儿童肥胖判断标准
WHO推荐的判断儿童肥胖的身高标准体重法是以身高为基准,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
具体标准如下:
1. 当超过标准体重的10%\~19%时,定义为超重。
2. 当超过标准体重的20%\~29%时,定义为轻度肥胖。
3. 当超过标准体重的30%\~49%时,定义为中度肥胖。
4. 当超过标准体重的50%以上时,定义为重度肥胖。
对于10岁及以上的青少年,WHO推荐使用BMI法来判断肥胖,具体标准为:BMI大于同年龄、同性别的第95百分位数时可诊断为肥胖,第
85\~95百分位数为超重,并具有肥胖的风险。
请注意,对于10岁以下儿童,身体形态指标和体重成分发生较大变化,身高和体重的关系变化很大,因此不能用BMI法来评价肥胖。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对儿童肥胖问题存在疑问或担忧,建议寻求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建议。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目录一、前言 (1)二、疾病特点与分型 (2)(一)肥胖定义与判定 (2)(二)中医对肥胖的认识及分型 (3)三、食养原则和建议 (4)(一)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 (4)(二)辨证施食,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6)(三)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 (6)(四)积极身体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7)(五)多方合作,创造社会支持环境 (9)(六)定期监测,科学指导体重管理 (9)附录1肥胖儿童青少年的食物选择 (11)附录2常见食物交换表 (14)附录3不同地区食谱示例 (19)一、东北地区 (19)二、西北地区 (22)三、中部地区 (25)四、西南地区 (28)五、东南地区 (30)附录4肥胖儿童青少年食养方举例 (32)附录5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肥胖判定 (36)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一、前言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近些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3.6%,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9%;而1982年,我国7~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仅为0.2%。
城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率较高,农村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迅速。
肥胖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骨骼肌肉发育和认知发展,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儿童青少年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加重医疗及社会经济负担。
儿童青少年肥胖以原发性肥胖为主,主要与膳食营养、身体活动、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膳食营养是关键因素。
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不健康、婴幼儿期喂养不当,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
中医理论认为,儿童青少年体弱、饮食不节、先天禀赋、缺乏运动、情志所伤,酿生痰湿,可致气机运行不畅、血行瘀滞、痰瘀内聚、留着不行,导致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
小学生肥胖200斤

小学生肥胖200斤
Prader-Willi 综合征(PWS)又称肌张力低下-智能障碍-性腺发育滞后-肥胖综合征、普拉德-威利综合征,他还有一个比较形象的俗称:小胖威利综合征。
浙大一院儿科每年都会收治很多儿童肥胖患者,王春林主任介绍,据既往研究发现小学生肥胖发生率高达8.9%,100个肥胖儿童中约有2个儿童患有2型糖尿病。
肥胖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和代谢失常,容易使孩子患上儿童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如果孩子小时候非常的肥胖,到长大之后患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儿童肥胖症诊断标准

儿童肥胖症诊断标准
儿童肥胖症诊断标准
一、身体质量指数诊断
1. 体重指数( BMI):将身高与体重比较,BIM指标大于或等于儿童正常范围的85%即可。
2. 体脂肪率:由皮下脂肪、肌肉和其他器官及组织的比例组成,超过儿童正常范围的85%即可。
二、血液检测
1. 胰岛素抗性:外源胰岛素浓度偏高,其反应抑制能力低于正常血液的20%。
2. 胆固醇水平:既高胆固醇,又高甘油三酯。
三、躯体测量
1. 体重计:体重指标高于儿童正常范围的85%即可。
2. 腰围测量:腰围指标大于儿童正常范围的90%即可。
四、营养评价
1. 24小时膳食记录:一天摄入的总能量超过儿童正常范围的90%。
2. 体质指数评价:身体质量指数(BMI)高于儿童正常范围的90%以上。
五、临床表现
1. 饮食习惯:多吃零食和甜食,口味重,嗜甜而减少蔬菜和水果。
2. 运动状况: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或运动,喜欢宅在家中玩游戏和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