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热敏高分子材料综述

药用热敏高分子材料综述
药用热敏高分子材料综述

药用热敏高分子材料综述

S1120494 蒋翠平

[摘要]温敏性高分子材料是当今研究热点之一,它是一类能“感知”外界温度微小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刺激,自身性质随之发生明显改变的功能性聚合物,通过相关文献研读,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温度敏感性材料的性质在药物控释体系中的应用,表明其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关键词] 热敏脂质体水凝胶嵌段聚合物

一种较好的药物输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总是致力于获得更好的疗效而降低周身毒性,同时通过改善药物代谢动力学而增加其利用度,这对药物的开发提出了诸多挑战[1-4]。对人体而言,发病往往是局部性的,为了尽量避免损伤正常的部位,研发能特异性识别组织、器官、细胞的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显得尤为重要[5]。在众多的控释方式中,温度的变化不仅容易控制,而且易被应用于生物体内外,因此,温度敏感型高分子聚合物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就此药用材料作如下综述。

1.热敏脂质体

1.1普通热敏脂质体

普通热敏脂质体是相对于磁性热敏脂质体、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等而言的。现有的热敏脂质体通常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DSPC)、热敏性材料为主要膜材制备而成。

在正常体温下,热敏脂质体中脂质体膜呈致密的胶晶态排列,故药物很难扩散出来;而当脂质体随血液循环经过预先加热的靶器官时,当温度升高到磷脂发生相转变时,磷脂中出现两相共存,出现相分离,膜的通透性增加,内容物渗漏,其内部包裹的药物大量扩散到靶器官中,在靶部位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6-7]。如图1所示的过程。

Hattori等[8]的体外实验发现升温明显增强了顺铂脂质体的抗人骨肉瘤细胞的作用,还发现瘤体以及细胞内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单纯使用脂质体者。热敏脂质体的临床前实验一般采用荷瘤小鼠测定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和加热部位的分布,

观察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

1.2磁性热敏脂质体

磁性热敏脂质体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可以同时发挥热疗与化疗作用的靶向药物载体,它可以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随血液循环聚集到靶器官,通过交变磁场产热,释放药物,达到定向治疗的效果。与普通脂质体相比,磁性热敏脂质体具有更强的组织靶向性和控释特性。

Shinkai等[9]研究了磁性脂质体(magnetic cationatic liposomes,MCLs)对肿瘤的热疗作用,他们用8 MHz的射频分别加热注射了MCLs和未注射MCLs的小鼠肿瘤部位,结果前者温度上升至43 ℃以上,而后者只有41 ℃。切除肿瘤后行组织学观察发现,注射MCLs组比未注射MCLs组肿瘤有更广泛的坏死,注射组7只小鼠中5只肿瘤完全消退,可见磁性载体增强了热疗效果。

1.3长循环热敏脂质体

长循环热敏脂质体(long circulation thermosensitive liposome,LTL)是经过修

饰,以增加脂质体的柔顺性和亲水性,通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减少脂质体脂膜与血浆蛋白的相互作用。它通过加入长循环材料(如亲水性大分子或带有水溶性聚合链的聚合物)和热敏材料制备而成的,具有长循环脂质体和热敏脂质体的双重优点。同时可以减少RES的识别和摄取,延长体内的循环时间,又可在加热条件下迅速释放药物于加热部位[10-13],起到靶向释药作用。吕万良等[14]证明PEGs脂质体与普通脂质体相比,抗肿瘤活性显著地提高。

脂质体研究已从单一脂质体,向多功能脂质体如热敏长循环脂质体等方向发展,使原来阻碍其实际应用的稳定性,长效性,靶向性等问题通过新技术,新辅料等试验研究获得了不同程度解决,也使脂质体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2 高分子水凝胶

热敏水凝胶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按其溶胀机理可以分为两类:低温溶解型和高温溶解型。前者在升温件下凝胶收缩,后者则在升温条件下凝胶溶胀。

2.1 低温溶解型水凝胶

1984年发现,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在较小的温度范围内可表现出明显的疏水和亲水变化。PNIPAM的临界溶解温度下限(LCST)在32℃左右。通过加入疏水或亲水的共聚单体或简单共溶剂,简单盐类或表面活性剂,可以得到特定相变温度的水凝胶。PNIPA不同于一般的聚合物,PNIPAm水溶液在32℃以下时,溶液清澈透亮,而当温度高于32℃时,溶液分相,析出沉淀,再降温时,沉淀溶解。这一特征温度称之为PNIPAm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LCST)或体积相变温度(V olume Phase Transition Temp erature)。这种现象的本质在于32℃以下PNIPAm分子取伸展构象,而在此温度以上,则取压缩线团构象,分子因呈疏水性而相互聚集沉淀。智能型微凝胶在L CST附近的体积随温度的改变如图2。

Bae等[15]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半互穿网络凝胶基质包埋吲哚美辛,可以感受温度的变化有节律的释放药物。此种药物控释的“开-关”是由NIPAm的相变温度和网络中溶剂的作用决定,吲哚美辛的释放曲线和滞后时间受凝胶的分子组成比和相变温度的控制,因此当温度低于LCST时,皮层溶胀消失,水凝胶处于“开”的状态,吲哚美辛以自由扩散的方式向外释放,温度高于LCST时,水凝胶溶胀阻止药物释放。这种药物控释模式见图3。

2.2 高温溶解型水凝胶

具有高临界相转变(UCST,Upp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的高分子材料,在热疗、热敏性靶向释放等领域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从热敏性相转变的机理来说,具有高临界相转变温度的高分子,在温度低于UCST 时不溶于水的原因主要是这类高分子一般含有可以发生缔合的极性基团,在低温时形成分子内的静电缔合或氢键缔合,在温度高于UCST 时发生解缔合,极性基团通过水合化过程溶于水。

DMSO 溶液中的PCL具有UCST 性质,在35℃时,结晶的链段溶化,以它为壳体的磁性纳米粒子,能利用磁能转化的热能,在肿瘤治疗的高热疗法中作探测物质[16]。在一定的交变磁场中,铁磁流体的磁性核产生稳定的热量,使粒子的温度上升,在UCST 以上由于壳体材料亲水性增强,改变了壳体的穿透性,3 0~33 ℃可方便地使核内的染料探针(p-MOED)释出壳体,进而观察体内肿瘤,若在核内负载药物,还可用于肿瘤靶向治疗。

与LCST 类热敏性高分子材料相比,UCST 性质的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非常少。但是从热敏特点来看,已知的UCST 类高分子的相转变温度都比较低(30~40℃),相转变的机理也较为清楚,加上它们大多具有极性基团,可以对pH、电解质的变化产生响应。因此,UCST 类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材料,值得人们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2.3 其他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种水凝胶外近来又报道了一些低温溶解和高温溶解双重性的水凝胶,但其很少应用于药物,所以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3 合成的热敏嵌段共聚物

3.1聚N-异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水凝胶

目前,己开发出一系列基于NIPAM热敏性聚合物胶束作为潜在的药物载体[17-18]。然而,许多研究都集中在AB型两嵌段和ABA型三嵌段共聚物胶束上,但对于药物的输送,这些胶束由于热敏性嵌段形成的壳在LCST下失去亲水性而

使整个共聚物变成疏水分子,这就导致胶束在体内循环过程中产生沉淀而降低其生物相容性[19],从而限制了其实际的应用价值。热敏性的P(NPAM-co-VP)嵌段由亲水变为疏水而收缩形成壳塌陷贴附于PMMA核上,从而形成了以PMMA 嵌段为核、P(NIPAM)嵌段为壳及PVP嵌段为冠的核-壳-冠结构的胶束,如图4所示:

此三嵌段共聚物在水中能够自组装成球形的聚合物胶束,并具有纳米规模的尺寸和窄的尺寸分布,而且自组装聚合物胶束表现出明显的温度响应性,其LCS T稍高于生理温度约为39℃。体外的药物释放研究表明,负载叶酸的聚合物胶束具有独特的热敏性药物释放行为。

3.2 聚乙烯醚嵌段共聚物

聚乙烯醚也是一种典型的温敏凝胶聚合物,其结构含有类似PEG的业基氧乙烯侧链单元,因而具有两亲性。一种由聚(2-(2-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乙烯醚(PEOEO VE)和聚(2-甲氧乙基乙烯醚)(PMOVE)构成的两嵌段共聚物,在40℃时,由于PE OEOVE连续的脱水作用使溶液转化为水凝胶,在60-70℃由于PMOVE连续的脱水作用水凝胶转化为溶液,导致了胶束尺寸的减少和相互作用的减弱。其凝胶作

用是由于形成了格子状球形分子团[20]。Zentner等[21]研究表明,难溶性抗癌药紫杉醇在PLGA-PEG-PLGA 凝胶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5℃时,紫杉醇在23%水凝胶中的溶解度可10 mg/mL,比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约4 μg/mL),提高了2000多倍;37℃时,紫杉醇在水溶液中贮存30 d后完全降解,而在23%水凝胶中贮存30 d后,仅有不到15%的药物发生降解;在-10~5℃时,贮存1年后降解不到1%。制备含2 mg/mL,紫杉醇的23%PLGA-PEG-PLGA水凝胶制剂,体内实验证明,该凝胶制剂能为紫杉醇提供约50 d 的有效控释,而在Poloxamer F2127凝胶中,仅约1 d时间药物就释放完毕。

3.3 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烯(PEO/PBO)嵌段共聚物

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烯(PEO-PPO-PEO).普朗尼克(泊洛沙姆)目前已广泛应用,该聚合物具有两亲性,能对亲水性药物和疏水性药物进行包合,一些浓缩的泊洛沙姆在室温下呈溶液状态,在生理温度条件下呈凝胶状态,因此,可作为给药系统中的缓慢注射载体和眼用凝胶载体。合成过程如图5。

3.4聚乙二醇/聚酯嵌段共聚物

PEG-PLLA(聚左-丙交酯)-PEG为基础的一系列可生物降解温敏三嵌段共聚物水凝胶。该聚合物具有控制药物释放的特性。采用己二酰二氯交连MPEG-PLA耦合和合成的PEG-PLA-PEG-三嵌段[22],以及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为交联剂关联星形PLLA和甲基PEG来制备一些星形PLLA-PEG嵌段共聚物已有研究报导。A grawal等[23]研究表明,难溶性药物舒林酸(sulindac)及丁卡因(tetracaine)从三嵌段共聚物PLA-PEG-PLA中的释出均符合零级释放模型,释放时间分别为20 d和10 d。

还有其他结构的温敏成胶性的聚合物,例如,PEG-PTMC(聚环丙烷碳酸酯)

两嵌段共聚物[24],PEG-PEC(聚2-氰基丙烯酸酯)水溶液[25],也在研究和开发之中。近两年新材料不断涌现,虽然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未来将会有更多具有功能性、安全有效的药物新型载体得以应用。

4 结论

热敏感性系统特点各异。对于其选择依赖于它的内在性质及所面临的治疗用途。比如,当眼部用药时,就要考虑到透明性。胃肠外给药时,需要证明非生物降解确实有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材料必将会被越来越多地在各种药物新剂型的开发、研制中采用,具有很大的潜在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N. Rapoport, Progress in Polymer Seience. 2007, 32(8): 962-990.

[2] C. J. F. Rijcken, O. Soga, W. E. Hen-nink, C. F. Nostrum,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07, 120(3): 131-148.

[3]O. Praneet, N. Tanasait, C. Amornrut, R. Theerasak, A. AuayPorn,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eal Seienees, 2007, 30: 424-431.

[4] S. Ganta, H. DevalaPally, A. Shahiwala, M. Amiji, Journal of Controlle Release, 2008, 126(3): 187-204.

[5] 邓英杰. 脂质体技术[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06-20.

[6] Desmet M, Langereis S, van den Bosch S, et al. Temperature sensitive liposomes for doxorubicin delivery under MRI guidance[J]. J Controlled Release, 2010, 143(1): 120-127.

[7] Paoli E E, Kruse D E, Seo J W, et al. An optical and micro PET assessme-nt of thermally sensitive liposome biodistribution in the tumor mode: importan-ce of formulation[J]. J Controlled Release, 2010, 143(1): 13-22.

[8]Hattori M, Matsui N, et al. Antitumor effect of thermosensitive CDDP-liposomes

on human osteosarcoma cells in culture[J]. J Controlled Release, 2006, 66(5): 476-484.

[9] SHINKAIM, UEDAK, OHTSUS, et al . Effect of functional magnetic particles on

radio frequency capacitive heating: an in vitro study [ J ]. J Cancer Res, 2002, 93 (1): 103-108 .

[10]吴燕, 吴诚, 梅兴国等. 盐酸表柔比星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处方优化及体外

释药考察[J] .中国药学杂志, 2010, 45( 9): 677-681.

[11]吴燕, 张福成, 吴诚. 盐酸表阿霉素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大鼠药代动力学考察

[ J]. 药学学报, 2010, 45 (3):365-370.

[12]Li L, ten HagenT LM, Schippera D, et al. Triggered content release from optim

ized stealth thermosensitive liposomes using mild hyperthermia[J]. J Controlled Release, 2010, 143(2): 274-279.

[13]Kim J Y, Kim J K, Park J S, et al. The use of PEGylated liposomes to prolong

circulation lifetimes of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J]. Biomaterials, 2009, 30 (29): 5751-5756.

[14]吕万良, 魏树礼, 张强等. 多柔比星(阿霉素)隐形脂质体与普通脂质体的抗肿

瘤活性比较[J]. 中国药学杂志, 2000, 35(10): 670.

[15] Jung Seok Lee, Jin Woo Bae, Yoon Ki Joung, et al. Controlled dual release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nd indomethacin from heparin-conjugated polymeric micel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08, 346(1): 57-63.

[16]Schmidt A M. Induction heating of novel thermo responsive ferrofluids [J] .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2005, 289: 528.

[17]Y.H Liu, X.Hcao, et al.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ce Seienee, 2009, 329:244-252.

[18] H.Wei, X. Z. Zhang, C.Cheng, S. X. Cheng, R. X. Zhuo, Biomaterials, 2007, 28: 99-107

[19] Z. M. O. Rzaev, S. Dineer, E. Piskin, Progress in Polymer Seience, 2007, 32: 534-559.

[20] S. Sugihara, S. Kanaoka, S. Aoshima, Double thermosensitive diblock copolymers of vinyl ethers with pendant oxyethylene groups: unique physical gelation, Macro. 2005, 38: 1919-1927.

[21] Zentner G M, Rathi R, Chung S, et al. Biodegradable block copolymers for delivery of proteins and water-insoluble drugs [J]. J Controlled Release, 2001, 72: 203.

[22] F. Li, S. Li, A. E. Ghzaoui, H. Nouailhas, R. Zhuo, Synthesis and gelation properties of PEG-PLA-PEG triblock copolymers obtained by coupling monohydroxylated PEG-PLA with adipoyl chloride, Langmuir, 2007, (23): 2778-2783.

[23] Agrawal SK, Sanabria-Delong N, Coburn JM, et a1. Novel drug release profiles from micellar solutions of PLA-PEO-PLA triblock copolymers[J]. J Controlled Releas, 2006, 112(1): 64-71.

[24] S. Y. Kim, H. J. Kim, K. E. Lee, S. S. Hart, Y. S. Sohn, B. Jeong, Reverse thermal gelling PEG-PTMC diblock copolymer aqueous solution, Macro. 2007, (40): 5519-5525.

[25] B. G. Choi, Y. S. Sohn, B. Jeong, Closed-loop sol-gel transition of PEG-PEC

aqueous solution, J. Phys. Chem. 2007, (111): 7715-7718.

药用高分子材料练习测试题C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 药用高分子材料练习题C答案 一、名词解释 1.Polymersforpharmaceuticals :高分子材料是具有生物相容性、经过安全评价且应用于药物制剂的一类高分子辅料。 2.有机高分子:该类大分子的主链结构由碳原子或由碳、氧、氮、硫、磷等在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原子组成。 3.加聚反应:单体通过加成聚合反应,聚合成高分子的反应;加聚物的分子量是单体的整数倍。 4.引发剂的引发效率:引发单体聚合的自由基数与分解的自由基数的比值。 5.6 789、%为泊101.答:2.答:3.水。 1.药用包装用塑料和橡胶的常用助剂 答:(一)增塑剂(小分子物质,不应挥发、有毒) (二)稳定剂(稳定自由基、离子、双键等) (三)抗氧剂(首先被氧化分解) (四)填充剂(炭黑) (五)硫化剂(橡胶的化学交联过程必须的) (六)抗静电剂(形成抗静电的平滑层,中和电荷) (七)润滑剂(利于颗粒的流动,提高制品的光洁度) 2.范德华力和氢键的能量≤41.86kj/mol ,而共价键的键能(C-C 键能=247.50kj/mol ,C-H 键能=414.93kj/mol ,O-H 键能=464.73kj/mol )均较大,为什么高分子化合物不能气化? 答:虽然范德华力和氢键的能量较小,但高分子化合物中存在成千上万个范德华力和氢键,这样总

精心整理 共的键能,远远大于共价键的键能,因此高分子化合物不能气化。 3、.什么是高分子间作用力,为什么说高分子间的作用力影响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 答:①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非键合原子间、基团之间和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范德华力分为定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②虽然高分子中单一原子或基团之间的内聚力较小,但由于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较长,含有大量的原子或基团之间的内聚力,其总和是相当大的,因此,影响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 4、简述高分子水分散体特点?与有机溶剂或水溶液包衣区别? 答:是指以水为分散剂,聚合物以直径约50纳米—1.2微米的胶状颗粒悬浮的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的非均相系统,其外观呈不透明的乳白色,故又称乳胶。水分散体显示出低粘度性质,完全消除了有机溶剂,又有效地提高了包衣液浓度,缩短了包衣时间,同时适用于所有薄膜包衣设备,

药用高分子材料(大作业)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80分) 1.简述高分子的溶解。 答:高分子的溶解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溶胀,即溶剂分子扩散进入高分子内部,使其体积增大的现象。二是溶解,即溶胀后的高分子在充足的溶剂中不断扩散,形成真溶液。 2.为什么说聚乳酸(PLA)是较理想的生物降解材料? 答:该物质在体内的最终降解产物(CO2、H2O)对人体无危害作用。 3.药用辅料作为载体的条件。 答:药用辅料作为载体的条件有:A.有载药能力 B.有适宜的释药能力 C.无毒、无抗原、良好生物相溶性。 4.聚乙烯醇溶解性与什么有关? 答:主要和其醇解度有关,醇解度在87%~89%溶解性最好,在热水和冷水中均能快速溶解,更高醇解度的聚合物需加热才能溶解,随着醇解度的下降,其水溶性下降,醇解度在50%以下的不溶于水。 5.简述水分散体包衣成膜的机理。 答:水分散体粘着固体表面后水分不断蒸发使聚合物粒子越来越靠近,包围在乳胶粒子表面的水膜不断缩小产生很高的表面张力,促使粒子进一步靠近,并且发生因高分子链残留能量导致的高分子链自由扩散,在最低成膜温度以上,最终产生粘流现象而发生粒子间的相互融合。 6.简述硅胶为什么适用于人造器官。 答:硅橡胶具有生物相亲性好、组织反应轻、耐老化、血液相容性好、透气性良好、耐化学介质、耐高温等优点,所以被用于制作人体器官。 7.交联聚维酮作为崩解剂有什么特点。 答:a.迅速吸水(每分钟可吸收总吸水量的98.5%,羧甲基淀粉仅21%)。 b.吸水量较大(吸水膨胀体积可增加150-200%,略低于羧甲基淀粉)。 c.药物释放快(具有良好的再加工性)。 8.聚合物的生物降解与溶蚀有何不同? 答:生物降解通常是指聚合物在生物环境中(水、酶、微生物等作用下)大分子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产生碎片或其他降解产物的现象。降解的特征是:分子量下降。它与聚合物的溶不同,聚合物的溶蚀是指由于单体、低聚物、甚至非降解物的丧失而引起的聚合物质量的损失。生物降解的过程包括水解、氧化、酶解等反应,以水解形式存在的化学降解是最重要的降解形式。生物体内的降解主要是水解或酶解。 二、论述题(20分) 高分子聚集态结构由哪些结构组成?并简述之。 答:聚集态结构又称为三次结构,是指高分子链间的几何排列。它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结构和织态结构等。晶态结构是指聚合物能够结晶,但由于聚合物分子链比较大,

药用高分子材料练习题B答案

药用高分子材料练习题B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远程结构:是指整个分子链范围内的结构状态,又称为二次结构。 2. 体形高分子:线性高分子通过其支链的交联反应生成空间三维网状结构的高分子。 3. pharmaceutical polymer material science: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研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及用途的理论和应用的专业基础学科。 4. 药用辅料:广义上指的是能将药理活性物质制备成药物制剂的各种添加剂,其中具有高分子特征的辅料,一般被称为药用高分子辅料。 5. 醇解度:聚醋酸乙烯醇解百分率称为醇解度 6. 缩聚反应: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分子之间逐步聚合形成聚合物,同时析出低分子副产物的化学反应。 7. 高分子化合物:是指分子量很高的一类化合物。 8. E.O.P.O代表什么? E.O.表示泊洛沙姆两端聚氧乙烯链节数,P.O.代表聚氧丙烯链节数。 9. 均聚物:在合成高分子时,由一种单体成分反应生成的聚合物称为均聚物。 二、简答题 1. 为什么说聚乳酸(PLA)是较理想的生物降解材料? 答:该物质在体内最终降解产物(CO2、H2O)对人体无危害作用。 2. 药用辅料作为载体的条件 答:A.有载药能力B.有适宜的释药能力C.无毒、无抗原、良好生物相溶性。 3. 写出高分子的结构特点。 答:高分子的结构包括不同结构层次,按其研究单元的不同可分为高分子链结构和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两大类。链结构是指分子内结构,

包括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聚集态结构或更高层次的结构是聚合物在加工成型工艺中形成的。 4 对作为药物制剂的高分子材料或辅料来说,是否是分子量越高,分子量分布越窄越好吗?实际应用如何选择? 答:不是的,在实际应用中,应兼顾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方法对分子量及其分布加以控制。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加工方法对它的要求是不同的。 5 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答:1.乳液聚合,2.乳液-溶剂蒸发法,3.相转移法,4.溶剂变换法。 6. 简述结晶和取向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答:结晶度越大,其熔点、密度增加,抗张强度、硬度、耐溶剂性增强,但使材料的高弹性、断裂伸长、抗冲击强度降低。取向后,高分子材料在取向方向的机械强度增大。 7. 为什么说L-HPC是较好的崩解剂。 答:主要是因为其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不溶,但能在水中溶胀,故其具有很强的崩解作用。 三、论述题 1. 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和交联聚维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均是常见的崩解剂,他们的各自优点是什么?答:A、羧甲基淀粉钠: 1.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 2.具有良好的润湿和崩解作用 3.在水中易分散并溶胀,吸水后体积增大300倍,不形成高粘屏 障,不影响片剂的继续崩解,及其它无机盐可降低崩解能力 4.可直接压片亦可湿法制粒压片 B、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 1.由于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及孔隙度,增加了稀释速度,增加了溶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药用高分子材料》大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 有机高分子 :高分子是由一种或几种结构单元多次(103~105)重复连接起来的化合物。它们的组成元素不多,主要是碳、氢、氧、氮等,但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在10 000以上,可高达几百万。因此才叫做高分子化合物 2. 加聚反应:加聚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即加成聚合反应,一些含有不饱和键(双键、叁键、共轭双键)的化合物或环状低分子化合物,在催化剂、引发剂或辐射等外加条件作用下,同种单体间相互加成形成新的共价键相连大分子的反应就是加聚反应。烯类单体经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加聚反应无副产物。高中化学,特别是选修5经常接触。一般我们说的加聚反应指的就是链增长聚合反应。 3. 引发剂的引发效率:引发单体的初级游离基占引发剂分解的初级游离基的百分数。通常小于1。这是由笼蔽效应和诱导分解造成的。同一引发剂在引发不同活性单体时的效率通常不同。引发较低活性单体时的引发效率较高。 4. 溶剂化作用 : 溶剂效应对反应的影响的关注历史悠久。不同的溶剂可以影响反应速率,甚至改变反应进程和机理,得到不同的产物。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十分复杂,包括反应介质中的离解作用、传能和传质、介电效应等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溶剂参与催化、或者直接参与反应(有人不赞成将溶剂参与反应称作溶剂效应)。溶剂化作用是溶剂分子通过它们与离子的相互作用,而累积在离子周围的过程。该过程形成离子与溶剂分子的络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溶剂化作用改变了溶剂和离子的结构。溶剂化作用也是高分子和溶剂分子上的基团能够相互吸引,从而促进聚合物的溶解。 5. 结构单元:构成高分子链并决定高分子结构以一定方式连接起来的原子组合称为结构单元。 6. 远程结构:远程结构是化学用语,指由若干个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的长度和形状。 7.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也称为聚合物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再配有其他添加剂(助剂)所构成的材料 8. 体形高分子:许多重复单元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高分子化合物。这种网状结构,一般都是立体的,所以这种高分子既称为体型高分子,又称网状高分子。 9. 溶胀:溶胀是高分子聚合物在溶剂中体积发生膨胀的现象 10. 聚合度:聚合度(DP、X n)(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n表示;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单个结构单元数目。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简述高分子的溶解。答:高分子溶液(macromolecular solution)是胶体的一种,在合适的介质中高分子化合物能以分子状态自动分散成均匀的溶液,分子的直径达胶粒大小。

药用高分子材料

《药用高分子材料》第1-3章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不属于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的是( C ) A 晶态结构 B 取向结构 C 远程结构 D 织态结构 2.下列属于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是( A ) A 范德华力 B 共价键 C 疏水力 D 离子键 3.高分子合金不包括( D ) A 共混聚合物 B 嵌段聚合物 C 接枝共聚物 D 无规共聚物 4.下列几种聚合物的水解速度顺序正确的是( A ) A 聚酸酐>聚酯>聚酰胺>聚烃 B 聚酯>聚酸酐>聚酰胺>聚烃 C 聚酰胺>聚酯>聚酸酐>聚烃 D 聚酸酐>聚酰胺>聚酯>聚烃 5.下列关于影响高分子链柔性的因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 主链中含有双键的高分子如聚丁二烯因为不发生旋转,故弹性较差 B 侧链极性越强,数量越多,柔链的柔性越差 C 交链程度较低时分子可保持一定柔性 D 温度越高柔性越大 6.下列高聚物中结晶能力最弱的是( C ) A 聚乙烯 B 聚四氯乙烯 C 聚氯乙烯 D 聚偏二氯乙烯 7.聚丙烯的下列几种结构中最不易结晶的是( A ) A 无规立构 B 全同立构 C 间同立构 D 几种结构相差不大 8.下列对于聚合物取向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 取向态的分子不仅需成行成列,而且需要原子在特定位置上定位 B 晶态聚合物取向是结晶形变过程,经外力拉伸后形成新的结晶结构 C 在晶态聚合物的非晶区观察不到取向现象 D 在非晶态聚合物观察不到取向现象 9.高分子键链~~~H2C—CHCl—CHCl—CH2~~~属于( A )键接方式。 A 头头键接 B 头尾键接 C 尾头键接 D 尾尾键接 10.下列对于聚合反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 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引发速率是控制总聚合速率的关键 B 有两个官能团的单体可相互反应进行线型缩聚反应 C 自由基共聚反应可分为共聚和均聚 D 体型聚合物是由支链聚合物经非共价键连接而成 11.什么是具有生物相容性、经过安全评价且应用于药物制剂的一类高分子辅料( A )A 药用高分子材料 B 高分子材料 C 任何材料 D 药用材料 12.肠溶PH一般为( A ) A 6.0 B 1.0 C 2.0 D 3.0 13.药用高分子材料一般具有许多特殊要求,除了( A ) A 有抗原性 B 无毒 C 无抗原性 D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14.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英文简写为( A ) A. EV A B. VEA C. V AE D. A VE 15.塑料软包装输液具有许多优势,除了( B ) A 体积小 B 重量大 C 重量轻 D 破损率低 16.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是重复单元相对分子质量M0与聚合度DP的( A )A 积 B 商 C 和 D 差 17.在合成高分子时,参与反应是结构完全对称的单体,则其有几种链接方式( A )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考试试题2

药用高分子材料第三章 一.选择题 1 聚合物相对分子量大溶解度——交联聚合物交联度大溶胀度——()A 小,大 B 小,小 C 大,大 D 小,小P58 2 在聚合物和溶剂体系的电子受体的强弱顺序() A - SOOH>6HOH>--COOH>CHCN B - SOOH>CHCN >--COOH>4OH C - SOOH>--COOH>COH>CHCN D--COOH- SOOH> CHOH>CHCN P62 3 在聚合物和溶剂体系的电子给体基团的强弱顺序() A --CH2NH2>C6H4NH2>CONH>--C2HOCH2 B C6H4NH2--CH2NH2 >CONH>--CH2OCH2 C C6H4NH2>--CH2NH2 >--CH2OCH2>CONH D C6H4NH2->CONH>--CH2NH2 >--CH 2OCH2 P62 4 聚合物的渗透性及透气性手聚合物的结构和物理状态影响较大,下列哪项不属于其影响因素() A温度B分子质量C极性D物质分子大小P63 5 相对分子量较高的聚合物,黏度较——,熔融指数较——() A 大,高 B 小,高 C 大,低 D 小,低P69 6 药物由装置的扩散过程步骤应为() (1)药物由聚合物解吸附 (2)药物扩散进入体液或介质 (3)药物由于存在浓度梯度,药物分子扩散通过聚合物屏障 (4)药物溶出冰进入周围的聚合物或孔隙 A (1)(3)(2)(4) B (3)(2)(4)(1) C(4)(3)(2)(1)D (1)(2)(3)(4)P73 7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水凝胶形成的主要因素() A浓度B温度C电解质D溶解度P79 8 电解质对胶凝的影响比较复杂,盐的浓度较大时,下列哪项可以加速凝胶) 2+ _ _ _ A Ba 2+ B Cl _ C I _ D SCN _P79 9 电解质对胶凝的影响比较复杂,盐的浓度较大时,下列哪项可以阻滞凝胶) A Ba 2+ B Cl _ C SO 42-- D SCN_P79 10 生物黏附性形成的理论中常被提及的有扩散理论,电子理论,润湿理论,断裂理论,吸附理论,在药物制剂中,哪 3 种理论具有特殊意义() A润湿理论,断裂理论,扩散理论 B 扩散理论,电子理论,润湿理论 C 润湿理论,断裂理论,吸附理论 D扩散理论,断裂理论,吸附理论P88 答案1—5 BCABC 6 —10 CDBDA 11 、聚合物溶解必要条件是() A、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Gm小于零。

成人教育 《药用高分子材料》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药用高分子材料练习题A 一、名词解释 1. 结构单元 2. 元素有机高分子 3. 共聚物 4. 熔融指数 二、简答题 2. 举例说明泊洛沙姆溶解性与结构中什么有关。 3. 对作为药物制剂的高分子材料或辅料来说,是否是分子量越高,分子量分布越窄越好吗?实际应用如何选择。 4. 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应用性能有哪些?(至少写出6种)。 5. 常用的肠溶性材料有哪些?至少写出四种。 6. 写出高分子的结构特点。 7. 常用的黏合剂有哪些。 8. 药物通过聚合物扩散步骤有哪些? 三、论述题 1.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药物载体应具备的哪些优点? 2.简述重复单元与起始原料(单体)的关系 3、高分子聚集态结构由哪些结构组成?并简述之。

药用高分子材料练习题A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结构单元:高分子中结构中重复的部分,又称链节。 2. 元素有机高分子:该类大分子的主链结构中不含碳原子,而是由硅、硼、铝、钛等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3. 共聚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或聚合物参加反应得到的高分子称为共聚物。 4. 熔融指数:在一定温度下,熔融状态的聚合物在一定负荷下,单位时间内经特定毛细管孔挤出的重量称为熔融指数。 二、简答题 2. 举例说明泊洛沙姆溶解性与结构中什么有关。 答:泊洛沙姆的溶解性主要和其中的聚氧乙烯部分以及其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较大而聚氧乙烯含量较小的不溶于水或溶解性很小,聚氧乙烯含量增加,其水溶性增大,如果其聚氧乙烯的含量大于30%,则无论分子量大小均易溶于水。 3. 对作为药物制剂的高分子材料或辅料来说,是否是分子量越高,分子量分布越窄越好吗?实际应用如何选择? 答:不是的,在实际应用中,应兼顾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方法对分子量及其分布加以控制。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加工方法对它的要求是不同的。 4. 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应用性能有哪些?(至少写出6种)。 答:粘合性,崩解性,稳定性,增粘性,乳化性,助悬性、成膜性等。 5. 常用的肠溶性材料有哪些?至少写出四种。

最新药用高分子材料练习题A答案

药用高分子材料练习题A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结构单元:高分子中结构中重复的部分,又称链节。 2. 元素有机高分子:该类大分子的主链结构中不含碳原子,而是由硅、硼、铝、钛等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3. 共聚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或聚合物参加反应得到的高分子称为共聚物。 4. 熔融指数:在一定温度下,熔融状态的聚合物在一定负荷下,单位时间内经特定毛细管孔挤出的重量称为熔融指数。 二、简答题 2. 举例说明泊洛沙姆溶解性与结构中什么有关。 答:泊洛沙姆的溶解性主要和其中的聚氧乙烯部分以及其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较大而聚氧乙烯含量较小的不溶于水或溶解性很小,聚氧乙烯含量增加,其水溶性增大,如果其聚氧乙烯的含量大于30%,则无论分子量大小均易溶于水。 3. 对作为药物制剂的高分子材料或辅料来说,是否是分子量越高,分子量分布越窄越好吗?实际应用如何选择? 答:不是的,在实际应用中,应兼顾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方法对分子量及其分布加以控制。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加工方法对它的要求是不同的。 4. 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应用性能有哪些?(至少写出6种)。 答:粘合性,崩解性,稳定性,增粘性,乳化性,助悬性、成膜性等。 5. 常用的肠溶性材料有哪些?至少写出四种。 答:丙烯酸树脂肠溶性Ⅰ、Ⅱ、Ⅲ、Ⅳ,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羟丙甲纤维素钛酸酯HPMCP,纤维素醋酸法酯(又称醋酸纤维素钛酸酯)CAP。 6. 写出高分子的结构特点。 答:高分子的结构包括不同结构层次,按其研究单元的不同可分为高分子链结构和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两大类。链结构是指分子内结构,包括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聚集态结构或更高层次的结构是聚合物在加工成型工艺中形成的。 7. 常用的黏合剂有哪些? 答: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黄原胶,淀粉,糊精,预胶化淀粉,聚维酮等。 8. 药物通过聚合物扩散步骤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步骤:A.药物溶出并进入周围的聚合物或孔隙;B.由于存在浓度梯度,药物分子扩散通过聚合物屏障;C.药物由聚合物解吸附;D.药物扩散进入体液或介质。 9、生物降解聚合物用于控释制剂时的条件? 答:1.相对分子质量及多分散性,2.玻璃化转变温度,3.机械强度,4.溶解性(生理体液中的溶解),5.渗透性,6.可灭菌性,7.适当的载药能力。 10、分子量与抗张强度、抗冲击强度、粘合强度、硬度、弯曲强度、粘度等性能的关系如何? 答:在一定范围内,分子量的增加能增加聚合物的抗张强度、硬度、粘度,但

药用高分子材料复习资料

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PS 聚苯乙烯、PVA聚乙烯醇玻璃化转变温度:无定形聚合物玻璃态与高弹态之间的转变,称为玻璃化转变,对应的转变温度称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淀粉的糊化&老化:淀粉在水中经加热后出现膨润现象,继续加热,成为溶液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糊化;经过糊化的淀粉在较低温度下放置后,会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而沉淀,这种现象为淀粉的老化。均聚物&共聚物:均聚物: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或只有一种重复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共聚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真实的、隐含的或假设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高分子近程结构&远程结构:高分子近程结构:聚合物的一次结构,也叫化学结构,包括高分子链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连接方式、空间构型、序列结构以及高分子链的几何形状。高分子远程结构:高聚物的二次结构,包括高分子的大小、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和高分子形态(构象)、高分子链的柔性和刚性。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经过合理的安全评价的不包括生理有效成分或前体的组分,广义上指将药理活性物质制备成药剂的各种添加剂聚合物前药:某些体外无活性或低活性的物质,可以在体内经过酶解等释放出活性物质,从而发挥药效,这种体外无活性或低活性的物质称为前药。聚合物前药即将药物键合到高分子材料上从而形成的前药物质。水分散体:以水为分散剂,聚合物以直径约50nm~1.2um 的胶状颗粒悬浮的具有良好物理稳定性的非均相系统,又称为胶乳。药用高分子材料按用途分可以分为哪几类?试简要举例说明。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包装用的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药物。简述淀粉遇碘显色的机理。这是因为淀粉二 级结构呈螺旋状,每个螺旋由六个葡萄糖单 位组成,这个螺旋的内径适合碘分子进入, 从而形成一个有色络合物的缘故。呈色的溶 液加热时,螺旋伸展,颜色褪去,冷却后重 新显色。环境敏感性水凝胶又称智能水凝胶, 根据环境变化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种类 型?试分别简要说明。答(1)温敏水凝胶(2) pH敏感水凝胶(3)电解质敏感水凝胶(4) 光敏水凝胶等。此外还有双敏水凝胶,即对 两种环境因素都有较好敏感性。高分子分子 量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进 行测定?高分子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常用 的表示方法有数均相对分子量、重均相对分 子量、粘均相对分子量。数均分子量:端基 测定法;重均分子量:光散射法;粘均分子 量:粘度测定法。药用高分子包装材料的性 能测试与评价中,化学实验主要包括吸着性 和浸出物检验,试解释什么是“吸着性”和 “浸出”,并简要说明高分子包装材料“吸着 性”和“浸出”对药品的影响。药物成分向 包装材料迁移并吸附在材料中称为吸附性; 浸出是指存在于高分子材料中的助剂自包装 进入药品中。吸着性的危害:①小剂量的药 物可能因吸着性造成损失,影响药效;②药 品中含有的微量防腐剂也可因吸着损失而影 响效果。浸出的危害:浸出物会影响药物的 外观、色泽、口味等,严重的会与药物发生 相互作用,影响药效。聚合物的力学三态? 聚合物力学三态中分子的运动特点?玻璃态: 温度低,链段的运动处于冻结,只有侧基、 链节、链长、键角等局部运动,形变小;高 弹态:链段运动充分发展,形变大,可恢复; 粘流态:链段运动剧烈,导致分子链发生相 对位移,形变不可逆。 使用药用辅料的目的有哪些?药用高分子辅 料有别于非药用的高分子辅料,应具备哪些 特殊的性质?药用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用辅料 和药物时,主要用于提高药剂的稳定性、增 强药剂在贮藏或应用时的安全和有效;提高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改善药物的成型 加工性能,改变给药途经以开发新药、实现 智能给药;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先决 条件:(1) 适宜的载药能力(2) 载药后有适宜 的释药能力(3) 无毒、无抗原性,并具有良好 的生物相容性(4)具备适宜的分子量和物理化 学性质。简述壳聚糖的制备、性质及应用。 来源:广泛存在于虾、蟹等节足类动物的外 壳、昆虫的甲壳、软体动物的壳和骨骼及菌、 藻类等;制备:甲壳素去除部分乙酸基后的 产物;性质:①壳聚糖是含有游离氨基的碱 性多糖,为阳离子聚合物,可溶于有机酸和 弱酸稀溶液呈透明粘性胶体。脱乙酰度是其 重要性质。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 降解性。③生物活性:抗菌、杀菌、抗肿瘤、 进组织修复及止血作用、增强免疫力等;应 用:可吸收性缝合线,用于消化道和整形外 科;人工皮肤;用于药物释放系统和组织引 导再生材料等。药物制剂中,药物通过聚合 物的扩散主要有哪两种模型?简要回答药物 由装置的扩散过程。贮库装置和骨架装置。 药物的扩散过程:(1)药物溶出并进入周围 的聚合物或孔隙;(2)药物分子扩散通过聚 合物屏障;(3)药物由聚合物解吸附;(4) 药物扩散进入体液或介质。

药用高分子材料习题整理及答案

药用高分子材料习题整理及答案 《绪论》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药用辅料: 2 高分子药物: 二.填空题 1.药用辅料广义上指的是能将药理活性物质制备成药物制剂的各种添加剂,其中具有____的辅料,一般被称为药用高分子辅料。 2.辅料有可能改变药物从制剂中释放的或,从而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3.纤维素的衍生物最常见的有、、。 4.高分子材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学的①②,③,④⑤并能。 5.药用高分子辅料在药用辅料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现代的制剂工业,从包装到复杂的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都离不开高分子材料,其和表明它的重要性。 6.控释、缓释给药的机制一般可分五类:、、、和。 7.经典的对辅料的研究,一般只限于物理药学的方法,如、____ 、____ 、和研究。 三.选择题 1.下面哪项不是有关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法规(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B.《关于新药审批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 C.《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暂行)》 D.《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办法》 2.淀粉的改性产物可分为( ) A.羧甲基淀粉钠和可压性淀粉 B.羧甲基淀粉钠和支链淀粉 C.可压性淀粉和支链淀粉 D.直链淀粉和羧甲基淀粉钠 3.依据用途分,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用高分子材料( ) A.在传统剂型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B.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C.前体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D.包装用的材料 4.传统上片剂是用糖浆包衣,而薄膜包衣操作简单,高分子材料的衣膜只要加20-100um厚就具有作用,但不具有下列哪个作用?( ) A.封闭孔隙 B.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作用 C.具有一定防潮作用 D.使粗糙表面光滑的作用 5.下列不属于水溶性包衣材料的是( ) A.海藻酸钠B.明胶C.桃胶D.虫胶 四.简答题 1.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试题86835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体内可吸收聚合物(D)P222 A.PAG B.PLA C.PCL D.PEG 2、下列哪个不是氨基酸类聚合物(D)P226 A.聚氨基酸 B.酸性聚氨基酸 C.氨基酸共聚物 D.氨基酸缩合物 3、下列关于二甲基硅油说法不正确的是(B)P231 A.具有优良耐氧化性 B.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C.是一系列不同黏度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二氧基硅氧烷总称 D.有很好的消泡和润滑作用 4、离子交换反应进行的速度与程度受到结构参数影响,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其反应速度与程度的结构参数(C)P233 A.酸碱性 B.交换容量 C.溶解度 D.交联度 5、下列属于制备PGA的方法有(A)P221 A.一氧化碳甲醛共聚法 B.NCA法 C.活性脂法 D.发酵法 6、下列关于PLA及PLGA的说法错误的是(C)P222 A.PLA及PLGA降解均属于水解反应 B PLA及PLGA降解速度随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减小 C. .PLA在降解初期,其材料的外形和重量有明显变化 D. PLA及PLGA制备中均可利用羟基铝作催化剂 7、下列不属于硅橡胶特点的是(C)P232 A.耐温性 B.耐氧化 C.亲水性 D.透过性 8、下列关于疏水线性聚磷腈应用错误的是(D)P229 A.蓄积式埋植剂 B.均混式埋植剂 C.均混式微球制剂 D.水凝胶释药基质 9、聚酸酐的合成方法不包括(C)P227 A.熔融缩聚法 B.溶液缩聚法 C.界面开环法 D.开环缩聚法 10、下列为增大硅橡胶膜弹性的物质为(B) A.PEG B.二氧化钛 C.乳糖 D.甘油 11、(A )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塑料。 A聚乙烯B聚丙烯C聚氯乙烯D聚苯乙烯 12、(A )无毒,是药品和食品包装最常用的材料。 A聚乙烯B聚丙烯C聚氯乙烯D聚苯乙烯 二、判断题 1、PACA可用于眼部给药,具有比普通滴眼液更长的消除半衰期。对P230 2、脂肪族聚酸酐降解比芳香族聚酸酐降解速度慢很多。 错,芳香族聚酸酐降解速度比脂肪族聚酸酐慢。P227 3、聚乙醇酸酯晶度高,不溶于所有有机溶剂。 错,不溶于常用有机溶剂,溶于三氯异丙醇。P221 4、硅橡胶压敏胶缩合过程的交联可发生线形聚硅氧烷链之间,也可发生在硅树 胶与线形大分子之间,不可发生在硅树脂与硅树胶之间。 错,也可发生在硅树脂与硅树胶之间。P243 5、为避免聚氰基丙烯酸酯降解,可将其溶解于DMF中。

药用高分子材料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药用辅料:广义上指的是能将药理活性物质制备成药物制剂的各种添加剂 药用高分子辅料:具有高分子特征的药用辅料 二.填空题 1 .药用辅料广义上指的是能将药理活性物质制备成药物制剂的各种添加剂,其中具有高分子特征的辅料,一般被称为药用高分子辅料。 2 .辅料有可能改变药物从制剂中释放的速度或稳定性,从而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3 .高分子材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学的①最基本理论和药剂学中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的②结构,③物理化学性质,④性能及用途,⑤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基本知识来理解和研究高分子材料在一般药物制剂、控释制剂及缓释制剂中的应用。 4.药用高分子辅料在药用辅料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现代的制剂工业,从包装到复杂的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都离不开高分子材料,其品种规格的多样化和应用的广泛性表明它的重要性。 三.选择题 1 .下面哪项不是有关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法规(D) 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B .《关于新药审批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 C .《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暂行)》 D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办法》 2 .依据用途分,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用高分子材料(C) A .在传统剂型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B .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C .前体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D 包装用的材料 四.简答题 1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答:( 1 )高分子材料的一般知识,如命名、分类、化学结构;高分子的合成反应及化学反应(缩聚、加聚、共聚、聚合物的改性与老化);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特性和物理、力学性能。 2 .药用辅料是在药物制剂中经过合理的安全评价的不包括生理有效成分或前体的组分,它的作用有哪些? 答:( 1 )在药物制剂制备过程中有利于成品的加工 ( 2 )加强药物制剂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或病人的顺应性。 ( 3 )有助于从外观鉴别药物制剂。 ( 4 )增强药物制剂在贮藏或应用时的安全和有效。 3 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答(1 )适宜的载药能力; ( 2 )载药后有适宜的释药能力; ( 3 )无毒、无抗原性,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4 )为适应制剂加工成型的要求,还需具备适宜的分子量和物理化学性质。

(整理)药用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高分子是指由多种原子以相同的、多次重复的结构单元并主要由共价键连接起来的、通常是相对分子量为104~106的化合物。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并构成高分子基本结构组成单元的小分子。即合成聚合物的起始原料。 结构单元:在大分子链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即构成大分子链的基本结构单元。 单体单元:聚合物中具有与单体相同化学组成而不同电子结构的单元。 重复单元:聚合物中化学组成和结构均可重复出现的最小基本单元。 3种命名法:习惯命名法,商品命名法,IUPAC系统命名法 IUPAC系统命名法: (1) 确定重复结构单元; (2)给重复结构单元命名: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IUPAC命名规则给重复结构单元命名; (3)给重复结构单元的命名加括弧(括弧必不可少),并冠以前缀“聚”。 一级结构(近程结构):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连接顺序、立体构型,以及支化、交联等。是反映高分子各种特性的最主要结构层次。 二级结构(远程结构):通常包括高分子链的形态(构象)以及高分子的大小(分子量)。与高分子链的柔性和刚性有直接关系。 三级结构(聚集态结构):聚集态结构也称三级结构,或超分子结构,它是指单位体积内许多大分子链之间的的排列与堆砌方式。包括晶态、非晶态、取向态、液晶态及织态等。 构型:是对分子中的最近邻原子间的相对位置的表征,也可以说,是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构象: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份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 4.高分子聚集态结构的特点. (1).聚合物晶态总是包含一定量的非晶相,100%结晶的情况是很罕见的。 (2).聚合物聚集态结构不但与大分子链本身的结构有关,而且强烈地依赖于外界条件。自由基聚合特点: (1)可概括为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2)聚合体系中只有单体和聚合物组成; (3)单体转化率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4)小量(0.01-0.1%)阻聚剂足以使自由基聚合终止 高分子化学反应影响因素:静电荷与位组,结晶结构,溶解度和溶胀度 药用高分子材料:指的是药品生产与制造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运动特点:运动单元的多重性,分子运动的时间依赖性:,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称为聚合物的力学三态。 玻璃化转变温度,以Tg表示。粘流温度,以T f表示 溶解过程:溶胀到无限溶胀。(交联高聚物由于三维交联网的存在而不会发生溶解,只会发生溶胀) 溶剂的选择1.极性相似原则2.溶剂化原则3.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 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为应力,其值与外加的应力相等。 应变: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而又不产生惯性移动时,其几何形状和尺寸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应变或形变。 弹性模量:是单位应变所需应力的大小,是材料刚度的表征。 硬度:是衡量材料抵抗机械压力能力的一种指标。 强度:是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蠕变:在一定的温度和恒定的外力作用下(拉力,压力,扭力等),材料的形变随时间的增 加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应力松弛:对于一个线性粘弹体来说,在应变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力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衰减。 滞后现象:高聚物在交变力作用下,形变落后于应力变化的现象。 力学损耗:由于力学滞后而使机械功转换成热的现象。 凝胶:是指溶胀的三维网状结构高分子,即聚合物分子间相互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而在网状结构的孔隙中又填充了液体介质。 影响胶凝作用的因素:浓度、温度、电解质,PH 凝胶的性质:触变性,溶胀性,脱水收缩性,透过性 凝胶的分类: 物理凝胶:由非共价键(氢键或范德华力)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由于聚合物分子间的物理交联使其具有可逆性,只要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物理链就会破坏,凝胶可重新形成链状分子溶解在溶剂中成为溶液,也称为可逆凝胶。 化学凝胶:是高分子链之间以化学键形成的交联结构的溶胀体,加热不能溶解也不能熔融,结构非常稳定,也称为不可逆凝胶。 冻胶:指液体含量很多的凝胶,通常在90%以上;多数由柔性大分子构成,具有一定的柔顺性,网络中充满的溶剂不能自由流动,所以表现出弹性的半固体状态,通常指的凝胶均为冻胶。 干凝胶:液体含量少的凝胶,其中大部分是固体成分。在吸收适宜液体膨胀后即可转变为冻胶。 环境敏感水凝胶可分为:温敏水凝胶、pH敏水凝胶、盐敏水凝胶、光敏水凝胶、电场响应水凝胶、形状记忆水凝胶。 二、粒子分散结构:有以下四种类型: 1.药物粒子分散在高聚物基材中 2.药物粒子和高聚物粒子分散于同一或另一高聚物基材中 3.药物粒子包裹在聚合物囊(膜)中 4.药物粒子分散在高聚物凝胶网络中 三、缓控释性材料 1.缓释制剂: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缓慢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的制剂。 2.控释制剂:药物从制剂中按一定规律缓慢、恒速释放,使机体内药物浓度保持相对恒定,体内释药不受pH影响。 四、分散传质过程(药物的扩散过程): 1.药物溶出并进入周围的聚合物或孔隙; 2.由于浓度梯度,药物分子扩散通过聚合物屏障; 3.药物由聚合物解吸附; 4.药物扩散进入体液或介质。 淀粉 1.来源: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的须根和种子中。药用淀粉多以玉米淀粉为主。 2.化学结构和组成 1)直链淀粉是以α-1,4苷键连接而成的线型聚合物。直链淀粉由于分子内氢键作用,链卷曲成螺旋形,每个螺旋圈大约有6个葡萄糖单元。 2)支链淀粉是由D-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分支状淀粉,其直链部分也为α-1,4苷键,而分支处则为α-1,6苷键。 3.性质:玉米淀粉为白色结晶粉末,流动性不良,淀粉在干燥处且不受热时,性质稳定。淀粉的溶解性、含水量与氢键作用力

药用高分子材料习题整理

药用高分子材料习题整理 《绪论》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药用辅料: 2 高分子药物: 二.填空题 1.药用辅料广义上指的是能将药理活性物质制备成药物制剂的各种添加剂,其中具有____的辅料,一般被称为药用高分子辅料。 2.辅料有可能改变药物从制剂中释放的或,从而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3.纤维素的衍生物最常见的有、、。 4.高分子材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学的①②,③,④⑤并能。 5.药用高分子辅料在药用辅料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现代的制剂工业,从包装到复杂的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都离不开高分子材料,其和表明它的重要性。 6.控释、缓释给药的机制一般可分五类:、、、和。 7.经典的对辅料的研究,一般只限于物理药学的方法,如、____ 、____ 、和研究。 三.选择题 1.下面哪项不是有关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法规(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B.《关于新药审批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 C.《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暂行)》 D.《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办法》 2.淀粉的改性产物可分为( ) A.羧甲基淀粉钠和可压性淀粉 B.羧甲基淀粉钠和支链淀粉 C.可压性淀粉和支链淀粉 D.直链淀粉和羧甲基淀粉钠 3.依据用途分,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用高分子材料( ) A.在传统剂型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B.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C.前体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D.包装用的材料 4.传统上片剂是用糖浆包衣,而薄膜包衣操作简单,高分子材料的衣膜只要加20-100um厚就具有作用,但不具有下列哪个作用?( ) A.封闭孔隙 B.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作用 C.具有一定防潮作用 D.使粗糙表面光滑的作用 5.下列不属于水溶性包衣材料的是( ) A.海藻酸钠B.明胶C.桃胶D.虫胶 四.简答题 1.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药用高分子材料

一、名词解释 1.药用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经过安全评价且应用于药物制剂一类高分子辅料。 2.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研究药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工艺性能及用途的理论、物理化 学性质及应用的专业基础学科。 3.药用辅料:将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制成适合病人使用的的药物制剂的添加剂,其中具 有高分子特征的辅料,一般被称为高分子辅料。 4.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是以共价键连接若干个重复单元所形成的以长链结构为基 础的大分子量化合物,一般分子量104~106。 5.远程结构:指整个分子链范围内的结构状态,又称二次结构,其结构单元是由若干个重 复单元组成的链段。远程结构通常包括分子链的长短和分子链的构象。 6.近程结构:是指单个大分子链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化学结构,包括高分子结构单 元的化学组成、键接方式、空间排列及支化和交联等,是高分子最基础的微观结构,又称为一级结构。 7.体型高分子:是线型高分子或支化高分子上若干点彼此通过支链或化学键相键接形成的 一个三维网状结构的大分子。 8.柔性:由于内旋转而使高分子表现不同程度的卷曲的特性称为柔性。 9.均聚合物:在合成高分子时,由一种单体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的聚合物 10.高分子聚集态结构:指高分子链间的几何排列,又称三次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 结构、取向结构和织态结构等,是决定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 11.聚合物取向态结构: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链沿外力方向平行排列形成的结构。 12.聚物的织态结构:不同聚合物之间或聚合物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对其排列称为织态结构。 13.加聚反应:加聚反应是指单体经过加成聚合的反应,加聚物的元素组成与单体相同,只 是电子结构有所改变,加聚物的相对分子量是单体的整数倍。 缩聚反应:缩聚反应是指单体间通过缩合反应,脱去小分子,聚合成高分子的反应。缩聚物的化学组成与单体不同,其相对分子量也不是单体的整数倍,但缩聚分子中仍保留单体的结构特征。 14.连锁聚合反应:连锁聚合反应是指整个聚合反应是由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等基元反 应组成,其特征是瞬间形成相对分子量很高的聚合物,其相对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不大,反应需要活性中心。 15.逐步聚合反应:逐步聚合反应反映大分子形成过程中的逐步性,反应初期单体很快消失,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药用高分子材料》大作业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药用高分子材料》大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 结构单元 2. 元素有机高分子 3. 共聚物 4. 熔融指数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9分) 1. 举例说明泊洛沙姆溶解性与结构中什么有关。 2. 对作为药物制剂的高分子材料或辅料来说,是否是分子量越高,分子量分布越窄越好吗?实际应用如何选择。 3. 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应用性能有哪些?(至少写出6种)。 4. 常用的肠溶性材料有哪些?至少写出四种。 5. 写出高分子的结构特点。 6. 常用的黏合剂有哪些。 7. 药物通过聚合物扩散步骤有哪些? 三、论述题(共35分) 1.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药物载体应具备的哪些优点? 2.简述重复单元与起始原料(单体)的关系 3、高分子聚集态结构由哪些结构组成?并简述之。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结构单元:高分子中结构中重复的部分,又称链节。 2、元素有机高分子:该类大分子的主链结构中不含碳原子,而是由硅、硼、铝、钛等原子 和氧原子组成。 3、共聚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或聚合物参加反应得到的高分子称为共聚物。 4、熔融指数:在一定温度下,熔融状态的聚合物在一定负荷下,单位时间内经特定毛细管 孔挤出的重量称为熔融指数。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9分) 1、举例说明泊洛沙姆溶解性与结构中什么有关。 答:泊洛沙姆的溶解性主要和其中的聚氧乙烯部分以及其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较大而聚氧乙 烯含量较小的不溶于水或溶解性很小,聚氧乙烯含量增加,其水溶性增大,如果其聚氧乙烯 的含量大于30%,则无论分子量大小均易溶于水。 2、对作为药物制剂的高分子材料或辅料来说,是否是分子量越高,分子量分布越窄越好吗?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