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焦虑性失眠52例

合集下载

逍遥散化裁治疗情志类疾病的临床应用

逍遥散化裁治疗情志类疾病的临床应用

逍遥散化裁治疗情志类疾病的临床应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摘要:逍遥散功效疏肝解郁,调和营卫,在临床情志病治疗有很广泛的运用。

以逍遥散为基本方加减化裁对失眠、抑郁、焦虑等病症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字:逍遥散、中药、抑郁症、心脏神经官能症、失眠、焦虑症逍遥散一方,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茯苓、白芍、白术、甘草六味药组成。

源于《伤寒论》所载四逆散与《金匮要略》中所载当归芍药散两方。

四逆散由炙甘草、炙枳实、柴胡、芍药四味组成,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效。

常用于气郁而致厥逆之证。

当归芍药散是由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川芎六味组成,有疏肝养血、健脾祛湿之效。

两方均为和解剂,皆有疏肝解郁之功。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始载逍遥散,其组成为四逆散易枳实,合当归芍药散去泽泻、川芎,加薄荷、生姜组成,即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八味。

逍遥散中,柴胡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为君药。

白芍滋阴柔肝,当归活血养血,为臣药,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使运化有权,诸药相合,可奏肝得复用,肝体得养,脾运得健,肝脾协调之功。

[1]为调和肝脾之名方。

情志类疾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常见疾病类型有:抑郁症、焦虑症、心脏神经官能症、失眠等。

{2}然而,现代医学对于情志类疾病的治疗侧重于改变内生激素的含量,疗效差异性较大,部分药物存在长期服用耐受性、依赖性等问题,部分药物的存在脏器损害,{3}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不高,中医认为,情志类疾病的发病可以归结于肝气郁结或因肝脾不调所致的肝郁血虚证。

因逍遥散之疏肝解郁,健脾合营之功所以逍遥散在临床治疗一些情志类疾病中运用较多。

兹分述如下。

1、抑郁症近年来,因环境因素,工作压力,生活习惯等等原因,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递增。

也为人们所日加关注。

抑郁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因国家、区域、年代、调查人员、调查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Essen-moller和Hangnell(1961年)报告,瑞典男性单相抑郁症发病率为0.082%-0.201%,女性为0.247%-7.8%。

韩祖成教授应用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寐的临床经验

韩祖成教授应用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寐的临床经验
1 不寐与肝脾的关系
《素 问·灵 兰 秘 典 论》曰 :“ 肝 者 ,将 军 之 官 ,谋 虑 出 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云:“肝主急而志怒,故为将军 之官”。肝之所以称为“将军”,概因其病理表现与将军相 似,且将军作战,贵在善谋,不贵在勇,遂曰“谋虑出焉”[6]。 肝者,司其将军之能,其谋虑者,阴柔而蓄发,使机体不受 外邪侵犯。故肝气畅达,肝血充足,气血运行无碍,阴阳出 入有常,则情志调达,五脏和谐,自可酣然入寐[7]。肝主疏 泄 ,五 行 属 木 ,肝 喜 条 达 而 恶 抑 郁 ,若 情 志 不 畅 ,忧 思 忿
《黄帝内经》中不寐为“卧不安”“不得卧”“少卧”,又 有“不得眠”“目不瞑”等[1],以入睡困难、醒后不再眠、寐 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通宵不寐为特点[2]。不寐亦称为失眠, 据统计,目前我国失眠发病率高达 10%~20%[3]。失眠是 以频繁的、持续的入睡困难或睡眠后易醒导致睡眠质量 下降为特征的疾病[4]。很多人长久受到该病折磨,进而影 响其生活、学习和工作。临床上大多数失眠患者长期依靠 服 用 西 药 镇 静 催 眠 ,但 是 睡 眠 质 量 仍 不 高 ,且 容 易 产 生 耐 药性 ,造 成抑 郁、焦虑 等心 理障 碍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的 健 康[5]。笔者自 2018 年 3 月开始跟师陕西省名中医韩祖成 教授坐诊,学习老师治疗不寐病的辨证思路和治疗体会, 发现临床中以肝郁脾虚型不寐最为多见,现将跟师心得 体会总结如下。
《删补名医类方》曰:“肝木之所以郁,其说有二:一为 土虚不能升木也,一为血少不能养肝也。若中土虚,则木不 升而郁,阴血少,则肝不滋而枯。逍遥散方中用白术、茯苓 者助土德以升木;当归、芍药者益荣血以养肝;薄荷疏散郁 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温胃和中,且能辛香达郁;甘 草和中;独柴胡一味,一以为厥阴之报使,一以升发诸阳, 诸药合用,可收肝脾并治,气血兼顾的效果。”凡属肝郁血 虚,脾胃不和者,皆可化裁应用,现代医家多采用本方治疗 情志不遂、肝脾失和之失眠。

丹栀逍遥丸的25种新用途

丹栀逍遥丸的25种新用途

丹栀逍遥丸的25种新用途丹栀逍遥丸是在《和剂局方》中“逍遥散”的基础上加丹皮、栀子二药组成。

由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茯苓、煨姜、薄荷、甘草组成。

其功效为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原来主要用于治疗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寒热往来、舌淡红、脉弦虚之肝郁血虚等症。

近几年来,经不少医家临床验证,其在治疗女性疾病方面,确有独特功效。

近年来临床实践发现,丹栀逍遥丸有如下新用途。

1.月经不调妇人以血为本,血化生、统摄于脾而藏受于肝,若肝气郁结,血为气滞,常可引起月经不调。

若郁久化火,热伤冲任,则可出现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行吐衄、崩漏等证。

逍遥丸是临床调和肝脾的常用方剂,在妇科病中应用极为广泛,能疏肝养血、解郁清热,最适合于肝郁血虚、郁久化热之证,临床若能悉心辨治,运用于与月经有关疾病的治疗,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2.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MS)通过对300例PMS患者给逍遥丸治疗并附200例西药治疗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

表明逍遥丸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稳定。

3.乳腺增生乳房两侧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结节,边界不清,质实硬或囊性感,推之可动,尤以月经前期为甚,经后则减轻或消失者或西医诊断的乳腺小叶增生和囊性增生病,均可服用本品。

以本方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182例,治愈75例,显效78例,好转20例,无效9例,治愈显效率为84.1%。

4.男性乳房发育症本方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62例,其中痊愈52例,显效7例,无效3例。

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5疗程。

本方治疗男子乳房发育症35例,年龄17-73岁,病程3个月-5年,治愈率为89%。

本方加减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7例,年龄18-36岁。

治愈5例,疗程9-26天;好转2例,服药26天以上症状消失。

5.高泌乳素血症高泌乳素血症系指由内外环境因素引起的,以高泌乳素(PRL)升高(≥25ng/ml)、闭经、溢乳、无排卵和不孕为特征的综合征。

丹栀逍遥散治疗焦虑症研究概况

丹栀逍遥散治疗焦虑症研究概况

丹栀逍遥散治疗焦虑症研究概况【摘要】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丹栀逍遥散作为中药治疗焦虑症的一种方法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丹栀逍遥散的药理作用、治疗方法、临床试验结果以及优势,并探讨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丹栀逍遥散在治疗焦虑症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其优势包括副作用少、疗效明显等。

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样本量较小等。

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丹栀逍遥散在治疗焦虑症方面的机制,为丹栀逍遥散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有效依据。

丹栀逍遥散在治疗焦虑症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丹栀逍遥散、焦虑症、药理作用、研究方法、临床试验结果、现代医学、优势、前景、局限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主要特征包括过度的担忧和恐惧,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焦虑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社会负担。

传统药物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抗焦虑药物和心理治疗,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包括药物副作用较大、长期使用容易形成依赖等问题。

寻找一种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焦虑症的方法迫在眉睫。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丹栀逍遥散在治疗焦虑症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具体来说,我们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丹栀逍遥散的药理作用,探讨其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以揭示其对焦虑症的治疗潜力;2. 探讨丹栀逍遥散治疗焦虑症的研究方法,包括临床试验设计、药物剂量选择、疗程安排等方面,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3. 综合分析丹栀逍遥散治疗焦虑症的临床试验结果,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4. 探讨丹栀逍遥散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在治疗焦虑症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5. 探讨丹栀逍遥散在治疗焦虑症方面的前景,展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应用领域,并讨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2. 正文2.1 丹栀逍遥散的药理作用丹栀逍遥散是一种传统中药,由丹参、栀子、逍遥子等多种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安神宁心的功效。

中药治失眠具体实例

中药治失眠具体实例

中药治失眠具体实例1.中药基本方加减某些医家报道以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失眠取得较好疗效。

如姚杰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虚证不寐72例,基本方:桂枝、白芍、龙骨、牡蛎、生姜、大枣、生甘草、当归、炒酸枣仁、夜交藤、琥珀、远志。

心脾两虚者加生黄芪、白芍、茯苓、山药、薏苡仁等;阴虚火旺者加生地黄、龟板、知母、磁石等;心肾不交者加柏子仁、生地黄、玄参、五味子等;心胆气虚者加石菖蒲、茯神、党参等,总有效率达88.9%。

梁春香以交泰丸加味治疗不寐60例,基本方:黄连、肉桂、当归、酸枣仁、浮小麦、琥珀。

心脾两虚者加黄芪、茯神、山药、柏子仁;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香附、焦栀子;胃失和降者加厚朴、炒枳实、陈皮;阴虚火旺者加生地黄、龟板、龙骨、牡蛎;瘀血内阻者加丹参、赤芍、丹皮,总有效率为92%。

董梦久以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失眠34例,基本方:丹皮、炒栀子、柴胡、白芍、当归、炙甘草、茯苓、白术、薄荷、生姜。

肝郁气滞较甚者,加香附、陈皮以疏肝解郁;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养血;兼见肝胆湿热、目眩口苦、苔黄厚腻者,加龙胆草、石菖蒲;兼见阴虚,有五心烦热、苔薄舌红少津等症状者,加知母、麦冬、鳖甲;兼见胸痹心阳不振。

有心悸气短、舌紫暗等症状者加丹参、党参、黄芪、五味子,总有效率88.9%。

唐妙以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失眠30例,基本方:黄连、黄芩、白芍、生地、生龙骨、生牡蛎、阿胶、鸡子黄。

肝郁化火者加钩藤、夏枯草;潮热盗汗者加黄柏、地骨皮;腰膝酸软甚者加杜仲、菟丝子;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血虚者加熟地、鸡血藤,总有效率为93.3%。

2.中药专方专药张继岚自拟安神汤(柴胡、丹皮、栀子、佛手、珍珠母、灵磁石、丹参、苦参、黄连、合欢皮、夜交藤、炒枣仁)治疗失眠30例,有效率100%。

陈涛等自拟益肾养血安神汤(生熟地、山萸肉、怀牛膝、桑寄生、枸杞子、远志、五味子、党参、当归)治疗失眠症52例,总有效率82.6%。

胡宾以高枕无忧散加味(太子参、炒酸枣仁、法半夏、石膏、丹参、龙眼肉、茯苓、枳实、竹茹、陈皮、麦冬、牛姜、鹿角霜、甘草)治疗顽固性不寐症28例,总有效率92.7%。

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郁证的经验介绍

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郁证的经验介绍

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郁证的经验介绍摘要:目的:总结云南省中医医院脑病科林亚明教授运用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郁证(肝郁气滞证)的部分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通过亲自参与2021年5月-2022年3月林老师门诊就诊的郁证200例病例的诊治过程,并收集,整理,分析临床资料,观察疗效,通过典型病例的举例,总结分析。

结果:病例160例(80%)显效,20例(10%)有效,10例(5%)无效。

结论: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郁证(肝郁气滞证)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加味丹栀逍遥散郁证名师经验郁证是临床脑病科的常见病症,是由于气机不畅、情志抑郁引起,具体表现为心情抑郁、胸胁满闷、胁肋部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有异物梗塞等的症状。

丹栀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疏肝解郁、清热、补气养血、健脾的作用,有明确抗抑郁作用。

笔者西学中学习期间,有幸跟导师林亚明教授,林老师在脑病科疾病郁证方面研究并治疗多年,根据其多年治疗郁证的经验,他认为郁证的主要病因为情志病所致,情志所伤,气机郁滞,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其主要病机主要为肝郁气滞。

从西医学认识来看,郁证多归属为抑郁伴焦虑状态,焦虑伴抑郁,双相情感障碍。

林师善用加味丹栀逍遥散治之,其主方为丹栀逍遥散,根据病人的各自临床症状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1.发病机制郁证的名称最早见于医学正传,但有关郁证之记录很早在(内经)中有,如素问·本病论“人或恚怒,气逆而上不下,即伤肝也”认为郁证的发生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郁证的病机主要为气机郁滞,肝喜条达而主疏泄,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引起五脏功能失调。

由于本病起始于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故以气滞为先。

气郁则湿聚、酿痰、化热、积食而见湿、痰、热、食诸郁;气郁日久,血行不畅而致血郁,但均以气机郁滞为病理基础。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2.导师临床治疗经验在现代医学认为,抑郁症是以明显而持续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症状的一种常见的心里障碍, 且是精神状态的的忧郁,其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兴趣缺失以及精力缺失,在此基础上常常伴有其他认知、生理及行为障碍,如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反应迟钝、行为活动减少以及疲倦感[2] ,并且此病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残率的特点[3] 。

丹栀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肝郁血虚型不寐的疗效观察

丹栀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肝郁血虚型不寐的疗效观察

丹栀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肝郁血虚型不寐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肝郁血虚型不寐的疗效。

方法:采用丹栀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本病40例。

结果:对比前后症状总有效率85%。

结论:丹栀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肝郁血虚型不寐有效。

【关键词】不寐丹栀逍遥散酸枣仁汤肝郁血虚【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351-02随着社会压力越来越重失眠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症候,也是临床常见的医疗主诉。

笔者经过临床观察发现,临床中老年不寐多属肝郁血虚型,以丹栀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效果明显。

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40例病例均为2009年-2012年康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以失眠为主诉的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11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者42岁,年龄最大者74岁,平均年龄62岁。

其中有18例既往有服用地西泮、艾司唑仑等镇静催眠药物史。

1.2 病例选择标准西医诊断符合2001年4月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

(1).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入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

(2).对睡眠质量、数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持续1个月。

(4).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中医诊断符合《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二版)[2](1).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寐。

(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

(3).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4).症见失眠心悸,头目眩晕,咽干口燥,或虚烦不安,或自汗盗汗,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1.3 治疗方法患者在基础疾病治疗的同时,原来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患者继续维持原剂量,未采用西医治疗的患者予纯中药治疗。

采用丹栀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柴胡15 当归15 酸枣仁15 牡丹皮10 栀子6 川芎10 茯苓10 白术10白芍10 夜交藤10 合欢皮10 甘草5),中药汤剂每日一剂,水煎取汁300ml,每日2次,每次150ml。

丹栀逍遥散治疗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临床分析

丹栀逍遥散治疗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临床分析
失眠临床疗 效 明显 , 现报道 如下 。
痊 愈 :睡眠 时间恢 复正 常或 夜 间睡 眠时 间在 6h以上 , 睡
眠深 沉 , 醒后精神 充沛 ; 显效 : 睡眠 明显好转 , 睡眠时间较前 增 加 3h以上 , 睡眠深 度增加 ; 有效 : 状减 轻 , 症 睡眠 时间较前 增 加不 足 3h 无效 : ; 治疗后失眠无 明显改善 或加重 。
病程 6个月 ~8 , 年 平均 ( .0± .7) ; 5 5 22 年 对照组 4 例 , 1 例 , 0 男 9 女 2 例 , 龄最小 3 1 年 2岁 , 大 6 最 0岁 , 均( 36 平 4 .0±82 岁 , . 5)
2 结果
两组 治疗后 总有 效率 相 比较 , 疗组 明显 优于 对照 组 , 治 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0叭 ) . 。见表 1 。
表 1 两组 患者 疗 效 比较 ( ")
病 程 6个月 ~85年 , 均( .O±24 年 ; 组患者 在性 别 、 . 平 58 .5) 两 年龄 、 病程 等方面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00 )具 有可 比性 。 .5 ,
1 . 纳 入 标 准 2
符 合诊 断标准 , 病程持 续在 1 个月 以上 。且 符合 中医辨证 肝 郁化 火证 : 眠 , 躁易怒 , 失 烦 口渴喜 饮 , 目赤 口苦 , 便黄 , 小 大
17 统计 学处理 . 采 用 SS 1. 计 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行 t 验 , P S 30统 进 检 P < 00 .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 义。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
将 笔 者所 在 医 院 2 0 0 9年 8月 ~2 1 0 0年 8月 门诊 8 0例符 合 抑郁 障碍相关 性失 眠患者随机 分为两 组 , 治疗 组 4 0例 , 1 男 8 例, 2 女 2例 , 龄最 小 2 , 年 9岁 最大 6 岁 , 2 平均 ( 42 76 ) , 4. 5± .7 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焦虑性失眠52例
广泛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简称焦虑症,是以持续的显著紧张不安,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1]。

睡眠障碍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常见症状,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症状可提高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本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多使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普遍存在停药困难,病情易反复等缺陷。

笔者使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广泛焦虑性睡眠障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玉林市中医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患者,共收入病例100例,在患者充分知情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其中对照组48例,男性16例,女性32例,年龄32~51岁,平均(43.02±6.15)岁,病程6~61个月,平均(24.9±7.2)个月。

治疗组52例,男性17例,女性35例,年齡为32~53岁之间,平均(41.66±3.12)岁,病程7~54个月,平均(24.23±6.4)个月。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2]关于焦虑症及失眠症的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3]不寐病气郁化火型诊断。

1.3 纳入标准①首次发病,年龄32~55岁;②符合广泛焦虑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③中医辨证为不寐,证型属气郁化火者;
④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4]累计评分≥14;⑤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5]评分≥7分;
⑥愿意参加本研究,自愿签署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①有自杀倾向或有自杀史的患者;②双相障碍或严重精神病患者;③使用同类药物,或参加其他临床观察者。

④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⑤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及肝肾等系统严重疾病,或伴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严重传染病等。

1.5 剔除标准①未按要求服药,影响疗效评价;②资料不全,无法跟踪随访者;③服药后产生较严重的副作用,无法坚持服药者;④使用镇静助眠药或同服其他药物者。

1.6 方法对照组予米氮平(米尔宁,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702),初始剂量15mg,随患者病情变化逐渐加量至30mg。

治疗组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方药组成:当归10g,白芍15g,柴胡10g,茯苓20g,白术10g,薄荷15g,丹皮20g,栀子15g,合欢皮20g,夜交藤15g,酸枣仁15g,甘草6g),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温服。

两组共治疗8个周。

1.7 疗效评价及观察指标
1.7.1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根据 2002年制定的《中药新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疗效判定标准拟定。

①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睡眠质量明显改善;②显效:睡眠质量改善,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③有效:入睡困难症状减轻,但睡眠时间的增加少于3h;④无效:失眠无改善、或症状加重。

1.7.2 HAMA评分在治疗后的2、4、8周进行随访,用HAMA 评分评定[7],HAMA的评定分为0~4分,5级:无症状评为0分,轻度评为1分,中度评为2分,重度评为3分,极重度评为4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的变化。

1.7.3 匹兹堡睡眠质数(PSQI)量表评分将PSQI量表分为7个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日间功能)进行评分,对患者的PSQI的总分进行比较[8]。

每个因子分为0、1、2、3分,累积各因子得分计为总分。

得分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

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

1.7.4 不良反应观察两组常规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查情况。

1.8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TX-*3]±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剔除情况治疗期间,两组均有病例因未能坚持服药等原因被剔除,其中治疗组被剔除2例,对照组被剔除3例,
被剔除病例不纳入统计。

2.2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通过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HAMA焦虑因子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HAM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4周后比较,焦虑因子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长治疗周期,两组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组焦虑因子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比较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组在第2周时PSQ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第8周时PSQI 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两组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兩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两组常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生化检查均未见异常。

对照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口干(5.5%),便秘(1.7%),头晕(1.6%),疲劳(2.2%)。

治疗组常见不良:便溏(
3.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本病可归于中医的“不寐”,其病机为肝郁化火。

焦虑性失
眠多由情志不遂,致使肝失调达,肝气郁滞,郁而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所致。

治疗上以疏肝解郁、清火安神为法。

加减丹栀逍遥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丹皮凉血活血,栀子清肝凉血为臣药;当归、白芍养肝血、柔肝体,助柴胡恢复肝脏恢复肝正常的调达之性,是为佐药;更用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促进气血生化;薄荷辛凉,助柴胡以疏理肝气、解郁热;夜交藤、合欢皮、酸枣仁养血安神。

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使药。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凉血安神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丹栀逍遥散对广泛焦虑性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优于米氮平,治疗组总有效率(86%)高于对照组(68.9%);在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的HAMA指数及PSQI评分皆优于对照组。

研究结果说明,丹栀逍遥散加减方能较早的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

本方用于治疗广泛焦虑性睡眠障碍确有其独特的优势,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Plag J,SchumacherS,Strohle A.et al.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J].Nervenaizt,2014,85(9):1185-1194.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6-119.
[3]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50-52.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本)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 1999: 31.
[5]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32-437.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4-370.
[7]路桃影,李艳,夏萍,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重庆医学,2014, 43(3):260-2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