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智能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范文

《智能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作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正在逐步升级与优化。
智能温室大棚监控系统是这一进步的体现之一,它不仅为农业种植提供了精准的环境控制,还能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本文旨在探讨智能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对其系统架构、技术运用以及实施效果的研究,为现代农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二、系统架构设计1. 硬件架构智能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硬件架构主要包括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设备、中央处理单元和控制执行设备等部分。
传感器网络负责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传输设备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并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执行设备则根据指令调整温室内的环境条件。
2. 软件架构软件架构则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控制指令输出模块以及用户交互界面等部分。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传感器网络中获取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存储,并运用算法进行环境预测与优化;控制指令输出模块根据分析结果发出控制指令;用户交互界面则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进行系统操作与监控。
三、关键技术运用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智能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核心之一。
通过使用高精度的传感器,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为后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是智能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系统能够实时掌握温室内的环境状况,并运用算法进行环境预测与优化,为控制指令的发出提供依据。
3. 控制执行技术控制执行技术是实现智能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精确控制的关键。
通过控制执行设备,系统能够根据中央处理单元发出的指令,调整温室内的环境条件,如开启或关闭通风口、调整遮阳设备等。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初步)学部: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摘要:本文在简单介绍温室系统控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控制系统中的上位机、下位机、传感器及执行机构的研究应用。
针对冬季温室蔬菜生长环境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采集多个温室环境信息并自动控制蔬菜生长环境的设计方案。
它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依据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温室环境信息和蔬菜不同生长阶段对环境因子的要求,自动控制调节环境设备开关,提供蔬菜生长所需的最佳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改善温室环境的效果。
系统具有成本低、功耗低、监控范围大等优点,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温室管理落后、布线复杂等问题。
关键词:控制系统自动化温室大棚传感器Abstract:Based on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greenhouse system control reviewed based on current control system under the PC, a machine, sensors and actuators research applications. In winter the greenhouse vegetable grow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 this paper proposes greenhouse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can be collected more vegetable growth environment and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design scheme. It with computer control as the core, according to collect sensor nodes greenhouse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and vegetables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switch, provide the best vegetable growth conditions needed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greenhouse environment. System has low cost, low power consumption, monitoring range etc, and effectively overcome traditional greenhouse management problems behind, wiring complex.Keyword:Control system automation greenhouse sensor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1 温室控制系统的发展 (1)1.1.2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温室控制技术发展概况 (1)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第二章理论基础 (2)2.1 控制理论 (2)2.1.1 自动控制系统 (2)2.1.2 过程控制系统 (3)2.1.3 计算机控制系统 (3)2.1.4 MCS-51系列单片机引脚及功能 (3)2.2 温室环境控制原理及控制技术 (4)2.2.1 温室环境因子 (4)2.2.2 常用控制设备 (6)2.2.3 常用的温室环境调控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 (6)第三章温室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6)3.1 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6)3.1.1 能够实时采集并显示温室内外的各个环境参数 (6)3.1.2 存储一定时间的温室环境参数值 (6)3.1.3 能够根据季节、地区和作物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控制参数 (6)3.1.4 自动调节温室内的环境参数 (7)3.1.5 声、光报警的功能 (7)3.1.6 与上位机进行通讯 (7)3.1.7 友好的操作界面 (7)3.2 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7)第四章系统硬件系统设计 (8)4.1 系统硬件的组成 (8)4.2 传感器的确定 (10)4.2.1 传感器的定义 (10)4.2.2 传感器的作用 (10)4.2.3 传感器的原理 (10)4.2.4 本系统所需要传感器 (11)4.2.5 串行通讯接口的设计 (12)第五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13)5.1 数据存储器的分配 (14)5.1.1 内部RAM 的分配 (14)5.1.2 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地址分配 (14)5.2 下位机程序设计 (15)5.2.1 主程序设计 (15)5.2.2 通讯程序的设计 (16)第六章总结 (20)6.1 系统总体结构和特点 (20)6.1.1 根据课题内容,本论文完成内容 (20)6.1.2 总体来讲本系统特点 (20)6.2 总结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绪论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温室控制系统的发展7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荷兰、意大利等开始使用微型计算机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
温室大棚控制系统-设计报告详解

哈尔滨师范大学物联网感知综合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年级: 2013级专业:物联网工程姓名:高英亮袁昊慈指导教师:李世明杜军温室大棚控制系统高英亮、袁昊慈摘要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农业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
利用物联网的传感器技术实时采集温室环境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和光照度等因素,单片机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做出合理的控制决策,控制执行器进行自动喷灌,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按需、按期和按量喷灌。
系统主要由温室环境信息采集模块、单片机模块和控制模块组成,采集模块包括光照度传感器和空气温湿度传感器。
该系统采用传感器技术和单片机相结合,由上位机和下位机( 都用单片机实现) 构成,采用接口进行通讯,实现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
本系统环保节能、节水、省力,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1 引言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农业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
例如:空气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的含水量等。
在农业种植问题中,温室环境与生物的生长、发育、能量交换密切相关,进行环境测控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控制环境条件,使作物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
以蔬菜大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设施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含量等参数,直接关系到蔬菜和水果的生长。
国外的温室设施己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并形成了一定的标准,但是价格非常昂贵,缺乏与我国气候特点相适应的测控软件。
而当今大多数对大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的检测与控制都采用人工管理,这样不可避免的有测控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及由于测控不及时等弊端,容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结果不但大大增加了成本,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一、引言温室大棚是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设施,它能够为作物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改善生产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升温室大棚的管理水平和自动化程度,我们设计了一套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
本文将对该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旨在实现温室大棚内环境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 温度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外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阈值自动调节温室大棚的通风和加热设备,以保持适宜的温度。
2. 湿度控制:利用湿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大棚内外湿度,并通过控制喷水系统和通风设备,自动调节湿度水平,以满足作物的需求。
3. 光照控制:通过光照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室大棚内外光照强度,并根据设定的光照阈值,自动控制灯光的开关以及遮阳网的卷取。
4. CO2浓度控制:利用CO2传感器监测温室大棚内CO2浓度,并通过控制通风设备和CO2供应系统,维持适宜的CO2浓度,促进光合作用。
三、硬件设计1. 传感器选择:根据温室大棚内环境监测需求,选择适当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CO2传感器,并与控制器进行连接。
2. 控制器选择:选择一款功能强大、可靠稳定的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信号输出。
3. 执行器选择:根据温室大棚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通风设备、加热设备、喷水系统、灯光和CO2供应系统,并与控制器进行连接。
四、软件设计1. 数据采集:控制器通过与传感器的连接,实时采集温室大棚内环境的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2. 数据处理: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温室大棚内环境的变化趋势,判断当前是否需要进行调控。
3. 控制策略: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根据设定的阈值和作物需求,自动调节通风、加热、喷水、灯光和CO2供应等设备的工作状态。
4. 用户界面:设计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监控温室大棚内环境的数据,并进行手动控制。
温室大棚监控系统设计报告

温室大棚监控系统设计报告引言温室大棚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设施之一,它能在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对作物生长环境进行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然而,温室大棚的管理和监控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高效运营大棚的农业生产,设计一个可靠的温室大棚监控系统变得非常重要。
本报告将介绍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设计目标- 实时监测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参数;- 通过云平台实现对温室大棚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提供数据分析和报告功能,帮助农户进行决策和优化管理;- 高度可扩展和可靠的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本监控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传感器节点:将温室大棚中的环境参数监测数据采集并通过无线传输发送到数据中心;2. 无线传输网络:使用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如LoRaWAN或NB-IoT,实现传感器节点数据的长距离传输;3. 数据中心:接收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并通过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4. 云平台:负责监控和控制温室大棚,提供实时数据展示、告警通知、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报告等功能;5. 用户界面:通过Web或移动应用程序,农户可以远程监控温室大棚的状态,设置参数和查看报告。
硬件设计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是系统中基础的部分,它们负责采集温室大棚的环境参数数据。
每个传感器节点包含以下组件:-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室的温度;- 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室的湿度;- 光照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室的光照强度;- 无线通信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
传感器节点通过低功耗设计,可以长时间工作并使用电池供电。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接收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它主要包括以下组件:- 数据接收服务器:接收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并存储到数据库中;- 数据处理和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例如计算均值、方差、趋势等指标;- 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监测数据;- 告警系统:根据预设的阈值和规则,通过短信、邮件或移动推送发送告警通知。
温室大棚控制系统-设计报告资料

哈尔滨师范大学物联网感知综合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年级: 2013级专业:物联网工程姓名:高英亮袁昊慈指导教师:李世明杜军温室大棚控制系统高英亮、袁昊慈摘要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农业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
利用物联网的传感器技术实时采集温室环境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和光照度等因素,单片机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做出合理的控制决策,控制执行器进行自动喷灌,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按需、按期和按量喷灌。
系统主要由温室环境信息采集模块、单片机模块和控制模块组成,采集模块包括光照度传感器和空气温湿度传感器。
该系统采用传感器技术和单片机相结合,由上位机和下位机( 都用单片机实现) 构成,采用接口进行通讯,实现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
本系统环保节能、节水、省力,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1 引言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农业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
例如:空气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的含水量等。
在农业种植问题中,温室环境与生物的生长、发育、能量交换密切相关,进行环境测控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控制环境条件,使作物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
以蔬菜大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设施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含量等参数,直接关系到蔬菜和水果的生长。
国外的温室设施己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并形成了一定的标准,但是价格非常昂贵,缺乏与我国气候特点相适应的测控软件。
而当今大多数对大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的检测与控制都采用人工管理,这样不可避免的有测控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及由于测控不及时等弊端,容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结果不但大大增加了成本,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温室大棚空调环境控制系统设计

温室大棚空调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温室大棚空调环境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温室大棚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温室大棚的环境控制却成为了一个挑战。
温室大棚内部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温室大棚内部环境的稳定和优化,温室大棚空调环境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首先,温室大棚空调环境控制系统需要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温室内的温度。
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系统可以不断地获取温室内的温度信息,并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进行自动调节。
当温度过高时,系统会自动启动降温设备,如风扇或空调,以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反之,当温度过低时,系统会启动加热设备,如加热器或地暖,以提高温室内的温度。
这样可以保持温室内的温度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最佳的条件。
其次,湿度也是温室大棚环境控制的重要因素。
高湿度会导致病菌滋生,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
因此,温室大棚空调环境控制系统还需要能够监测和调节温室内的湿度。
通过湿度传感器,系统可以准确地监测到温室内的湿度,并根据设定的湿度范围进行调节。
当湿度过高时,系统会启动除湿设备,如除湿机或通风系统,以降低温室内的湿度。
反之,当湿度过低时,系统会启动加湿设备,如加湿器或喷雾装置,以提高温室内的湿度。
这样可以保持温室内的湿度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湿度条件。
此外,光照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温室大棚空调环境控制系统还需要能够监测和调节温室内的光照强度。
通过光照传感器,系统可以实时地监测到温室内的光照情况,并根据植物的需求进行调节。
当光照不足时,系统会启动补光设备,如LED灯或日光灯,以提供足够的光照。
反之,当光照过强时,系统会启动遮光设备,如遮阳网或百叶窗,以降低温室内的光照强度。
这样可以保证温室内的光照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最佳的条件。
综上所述,温室大棚空调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为了实现温室内环境的稳定和优化。
通过监测和调节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系统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最佳的条件。
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发展的需求,现代农业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自动化技术。
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农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种植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改善环境条件,保障农作物的生长。
本文将介绍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概念与原理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指利用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需求,自动调控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参数,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精确控制。
其原理是通过传感器对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然后通过控制器对执行器进行指令控制,从而实现对温室大棚环境的自动调节。
三、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1. 传感器选择与布置: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是温室大棚生长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选择相应的传感器对这些参数进行准确检测。
同时,要合理布置传感器位置,尽量避免测量误差和干扰。
2. 执行器选择与布置:根据温室大棚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执行器进行控制操作。
比如温度控制可以通过风机、加热器等设备来实现,湿度控制可以通过雾化器,通风控制可以通过开关门等方式实现。
3. 控制器选择: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控制器起到控制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作用。
可以选择单片机、PLC等控制器,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和编程。
四、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1. 数据采集与处理: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参数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决策结果。
可以使用数据采集协议,如MODBUS等。
2. 控制策略设计: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环境参数,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
比如温度过高,可以通过控制风机加大通风量以降低温度;湿度过低,可以通过控制雾化器增加湿度等。
3. 用户界面设计:为了方便用户对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操作和监控,需要设计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
可以通过触摸屏、远程监控等方式实现。
五、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现与应用1. 系统搭建与调试:按照设计需求和硬件配置,搭建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并进行连通性测试和功能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