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管理的多样性PPT课件
合集下载
《管理哲学》PPT课件

(5)什么东西是经常遭遇误解的?需要重新 再认识,比如“综合素质”。
(6)什么东西是你独特的能力和竞争力?深 潜、细节和韧性(不是固执)?比如你去 应聘一个职位,要让对方相信你是最好的 选择——是什么?
(7)什么东西是你做不了的?你不应当纠缠 不休的?比如有些方面要放弃,要采取减 法等。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基本素质
1,学会思考 ——先有思想再有行动和管理工具;纸上 谈兵的重要性。避免莽撞和冲动。 ——《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 理。
2,考虑效率 ——方法决定目标;授人予渔(而非鱼) ——欲速则不达:沙盘推演之后行动
可编辑课件
3,角色扮演 ——进入角色·小说 ——未来角色设想和扮演;假如我是现在 的我的上司 ——主动帮助你的上司
9,在正式工作之前积累经验 ——抽象的经验:善始善终努力做过一件事 ——具体的经验:和未来有关的工作 ——为自己的未来而实习
可编辑课件
10,所有员工的行为都代表企业 ——责任 ——义务大于权利或者优先于权利 ——你和老板是契约关系 ——老板与员工相互忠诚 ——假如上司或者老板犯错误了怎么办? 为什么有时候好建议不被接受也不应生气 ?
陈少峰:《学而优则商》 • 陈少峰:《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 参考书: • 彼得·德鲁克的著作 • 杰克·韦尔奇:《杰克·韦尔奇自传》 • 《孙子兵法》
可编辑课件
• 吴晓波著:《激荡三十年》 • 郭士纳著:《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 汤姆·彼得斯等著:《追求卓越》 • 西德尼·谢尔顿自传:《我的另一面》 • 韩非:《韩非子》 • 贺麟:《文化与人生》 • 陈少峰:《正义的公平》
价值的制度化。
可编辑课件
6,分析一次创业与二次创业的区别和联系。 7,企业家和高级职业经理人的互补性和冲突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 ppt课件

故曰:
德者,性也,言其内也;德者,行也,言
其外也。合而言之,
行其性者,谓之德。
——《耳有子.明道.德论第三》
也! 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 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 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ppt课件
4
1、主流传统文化与管理决策论:中国管理者的决策依据究竟是什么?
西方文化
中国人
中国文化
思想
行为
冲突
生活方式 组织方式 治理模式
ppt课件
5
1-1)西方近代文明及其生活方式选择
人,乃万物之尺度
以人为中心
ppt课件
6
1-1)对比:同期中国呢?
比
语曰:天地本无名,人自名之。
1)老子曰:名可名,非常名。
源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第十二》
ppt课件 44
仁
二 人
ppt课件
45
附2)仁者之所欲
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
ppt课件
54
结论(1):中(儒家主流)西治理区别之所在
人
兽
心
自控
文化
内
软
行
控制
制度
外
硬
ppt课件
55
结论(2):融通中西,为我所用。
天人合一
中国
神人相胜 西方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及管理智慧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及管 理智慧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及管理智慧
新疆地税的朋 友们!
大家好!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及管理智慧
讲座提纲
一、沟通能力建设 二、地税文化建设概要 三、传统哲学与智慧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及管理智慧
PPT文档演模板
课前提示
杯茶禅理
和不满意。 C、眼神-----盯着看意味着不礼貌,但
也可能表示
兴趣,寻求支持。 D、姿态-----双臂环抱表示防御,开会
时独坐一隅
意味着傲慢或不感兴趣。 E、声音-----演说时抑扬顿挫表明热情,
突然停顿是
为了造成悬念,吸引注意力。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及管理智慧
PPT文档演模板
(二) 沟通的障碍
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及 消除
1.沟通:简单说就是信息交流。
就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 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 并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
2.沟通过程中的1H5W
a) Who: 我要跟谁 沟通
b) Why: 我为什么 要沟通
c) What: 我要沟通 什么
d) When: 什么时候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及管理智慧
PPT文档演模板
(三) 高效的沟通
1、 事前准备
(1)确立沟通的目标。 (2)了解沟通对象。 (3)制定计划有了目标要有计划,怎
么与别人 沟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4)预测可能遇到的异议和争执并想 好对策。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及管理智慧
PPT文档演模板
2、 进行沟通 (1)有效提问
A、问题的两种类型:开放式问题、封 闭式问题。 *两者的区别: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及管理智慧
新疆地税的朋 友们!
大家好!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及管理智慧
讲座提纲
一、沟通能力建设 二、地税文化建设概要 三、传统哲学与智慧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及管理智慧
PPT文档演模板
课前提示
杯茶禅理
和不满意。 C、眼神-----盯着看意味着不礼貌,但
也可能表示
兴趣,寻求支持。 D、姿态-----双臂环抱表示防御,开会
时独坐一隅
意味着傲慢或不感兴趣。 E、声音-----演说时抑扬顿挫表明热情,
突然停顿是
为了造成悬念,吸引注意力。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及管理智慧
PPT文档演模板
(二) 沟通的障碍
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及 消除
1.沟通:简单说就是信息交流。
就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 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 并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
2.沟通过程中的1H5W
a) Who: 我要跟谁 沟通
b) Why: 我为什么 要沟通
c) What: 我要沟通 什么
d) When: 什么时候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及管理智慧
PPT文档演模板
(三) 高效的沟通
1、 事前准备
(1)确立沟通的目标。 (2)了解沟通对象。 (3)制定计划有了目标要有计划,怎
么与别人 沟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4)预测可能遇到的异议和争执并想 好对策。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及管理智慧
PPT文档演模板
2、 进行沟通 (1)有效提问
A、问题的两种类型:开放式问题、封 闭式问题。 *两者的区别:
管理哲学ppt课件

1
3、管理的文化方式 管理方法论的最大变化是管理文化的产
生。管理文化的兴起对应了管理的人本 路线。对人的充分重视、对人的作用的 充分认识,必然走向管理文化。在管理 方法论上已经形成的理性认识,往往是 规范化的管理的文化方式。 管理文化能够解决科学管理路线和人本 管理路线之间的矛盾和困境。
1
用文化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约束每个 人的需要和利益,同时提升人的需要层 次,在不断扩大的个人的基本需要和企 业的发展及经济能力之间寻找平衡点, 使企业能够从多方面满足每个个人的需 要。
从劳动中获取满足;人可以自我控制,并具 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人可以通过对目标的参 与以达到自我意识与自我实现的满足;人会 追求责任,逃避责任只是经验的产物而不是 天性;多数人都对解决组织问题具有高度的 创造力;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 潜能只能得到部分的发挥。
1
对应的管理措施: 通过对个人潜力的发掘来提高管理的效能,
最根本的作用是强化了人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了人 与人之间的联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管理的进一步 技术化产生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地涉及到社会的形式系统,社会 的结构方面的稳定和变动。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规模 和企业形式的变化,带来工作本身的非规范化。
1
2、管理方法论的丛林化 时代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必
变化最大的是企业组织中的基层人员, 他们将从原来的单调、重复的简单劳动 中解放出来,新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工作 技巧,同时也要求从整体上对工作进行 思考。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系统思考的 能力、灵活性成为主要的标准。
管理人员的职责也同样发生着变化,从 监督的角色转变成为指导的角色。
1
3)以顾客为中心 全面解构的另一方面是企业文化的解构。
而这种潜力的发挥可以通过许多形式来实 现。 其中,比较普遍的如实行参与制,给予职 工一定的自主权和责任,这些措施可以提 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人性积 极因素。
3、管理的文化方式 管理方法论的最大变化是管理文化的产
生。管理文化的兴起对应了管理的人本 路线。对人的充分重视、对人的作用的 充分认识,必然走向管理文化。在管理 方法论上已经形成的理性认识,往往是 规范化的管理的文化方式。 管理文化能够解决科学管理路线和人本 管理路线之间的矛盾和困境。
1
用文化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约束每个 人的需要和利益,同时提升人的需要层 次,在不断扩大的个人的基本需要和企 业的发展及经济能力之间寻找平衡点, 使企业能够从多方面满足每个个人的需 要。
从劳动中获取满足;人可以自我控制,并具 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人可以通过对目标的参 与以达到自我意识与自我实现的满足;人会 追求责任,逃避责任只是经验的产物而不是 天性;多数人都对解决组织问题具有高度的 创造力;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 潜能只能得到部分的发挥。
1
对应的管理措施: 通过对个人潜力的发掘来提高管理的效能,
最根本的作用是强化了人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了人 与人之间的联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管理的进一步 技术化产生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地涉及到社会的形式系统,社会 的结构方面的稳定和变动。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规模 和企业形式的变化,带来工作本身的非规范化。
1
2、管理方法论的丛林化 时代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必
变化最大的是企业组织中的基层人员, 他们将从原来的单调、重复的简单劳动 中解放出来,新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工作 技巧,同时也要求从整体上对工作进行 思考。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系统思考的 能力、灵活性成为主要的标准。
管理人员的职责也同样发生着变化,从 监督的角色转变成为指导的角色。
1
3)以顾客为中心 全面解构的另一方面是企业文化的解构。
而这种潜力的发挥可以通过许多形式来实 现。 其中,比较普遍的如实行参与制,给予职 工一定的自主权和责任,这些措施可以提 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人性积 极因素。
管理学原理PPT_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 学派的显著特点:在追求平等方面对任何一个人 都一样。
• 墨家的爱的观念。
管理课件
21
历史上最著名的商鞅变化可供研究。 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法家是有相当地位的, “用儒家的心肠,法家的手段”来进行管理被认 为是管理的最优状态。
管理课件
20
四、墨家学派
•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翟(墨子),曾任宋国的 大夫。
• 墨家学派主张平等和兼爱,他们代表劳动者的思 想,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 学派认为,每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在工 作中团结合作;要维护个人劳动的权利和劳动所 得的成果;应该随时对工作进行研究,不断地进 行明智的改革。
道家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所 组成。阴阳这对矛盾由于作用的不同情况就有了各 种不同形式,如:相生、相克、转化、共存、互惠、 相比和统一。
管理课件
16
老子的水式管理(柔性管理)
老子对水有着相当高的评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 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政善治,动善时。夫不争,帮无尤。”
❖ 宋代,儒学理论加上了朱熹的理学,儒家的理论进 一步得到了完善。
管理课件
4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治人”
• 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天 地之性人为贵”正是儒家哲学的的反应。
• 儒家对人性的假设主要有: 孟子的“性善论”; 旬子的的“性恶论”。
• 儒家关于人性改造的思想。
管理课件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管理课件
1
中国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人类文化宝库, 这一文化影响着东方,以至于全世界。中国的文化 是以儒、道、释为中心,以墨、农、名、兵、纵横、 阴阳为复线,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体系和最外层的 民族特色的文化(见中国文化剖析图)。
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智慧ppt课件

二、如何运用中国式的管理智慧? 它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预警性——触碰火炉 会被烫伤,二是即时性——触碰火炉立即烫伤,三 是肯定性——触碰火炉肯定烫伤,四是公平性—— 谁碰火炉都会烫伤。 4、中庸之道:中国式管理的思维方式 最常见的误解有两种:一是把中庸之道当做折 中主义,认为取两端之中点即是中庸之道;二是把 中庸之道当做调和主义,“和稀泥”,无是无不是 ,无可无不可,实际上是模棱两可。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中庸之道或中庸管 理决不是折中主义或调和主义,它强调的是不偏不 颇的“适中”,是“无过无不及”的恒常之道,做 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使事情“恰倒好处”。
二、如何运用中国式的管理智慧?
和谐并不是一个鼻孔出气,也并非一个声音说
话,和谐乃是包含有差异甚至对立的统一,太极图
中的阴鱼与阳鱼即是如此。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国语· 郑语》对“和同之辩”有着深刻的阐释,
大意是说,不同的因素互相匹配、对立、依存、转 化、流变,方能构成多样性统一的变化日新的世界
的角度领悟到完全不同的道理,得到完全不同的启
示;对事情的解释没有标准答案,解释的方法也无
需遵循严谨的逻辑规则,更多的是一种经验式的解
读;解读的结果和个人的生存境遇、人生阅历、文
化立场密切相关。这,就是悟性文化。 悟性是一种不同于理性的哲学思维,它奠基于 经验的基础之上,并不严格遵循逻辑规则,其得出 的结论具有非逻辑性、跳跃性、偶然性等特征。
二、如何运用中国式的管理智慧? 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大抵可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是A而B:立足于A兼及B,以A为主,以B为 辅。 放牧式的宽松型管理模式还是牵羊式的约束型 管理模式的讨论。 问题的要害不在于宽厚还是严苛,有时以宽厚 为主,辅以严苛;有时以严苛为主,辅以宽厚;有 的行业适宜严格一些,有的行业又适宜宽松一些。 一切要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取舍。这就是中庸之道。 第二是A而不A’:主张A,但不能有过度的A’。 如《论语》中的“威而不猛、泰而不骄,群 而不党,周而不比,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ppt 42页)

曹操与孙悟空:力量型的杰出代表
■“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说明了曹操那种
雷厉风行的行动力。孙悟空呢,则是一个筋斗十万八千 里。他们似乎拥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总是能够做到言必 行、行必果。
■这种性格的人比其他性格类型的人更加崇尚行动 。他们通常是组织中的铁腕人物,目光所向,无坚不摧 。
■他们在意工作的结果,对过程和人的情感却不大
■和孙权一样,和平型的沙和尚也是那样友善而又平静, 以致于能够接纳所有的麻烦。他们一方面习惯于遵守既定的游 戏规则,习惯于避免冲突和考虑立场;另一方面,也能够充满
他们性格低调,但并不像完美型那样容 易绝望。
他们厌恶那种不稳定和混乱的工作环境 和生活状态,可在暴风雨中他们却能够 表现出令人惊叹的镇定。
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 下来…
仁者乐山 性格的稳定性 智者乐水 性格的敏感性
性格的分类(图1)
完美型
诸葛亮
敏感性
和平型
孙权
力量型
曹操
活泼型
稳
刘备
性格的分类(图2)
.(.....)
完美型
唐僧
力量型
孙悟空
敏感性
和平型
活泼型
寻找下列四组人物相同的性格特征
诸葛亮 —— 唐 僧 曹 操 —— 孙悟空 刘 备 —— 猪八戒 孙 权 —— 沙和尚
■善于在工作中寻找乐趣是活泼型的典型性格特征之一 。与活泼型的同事相处,你会感到轻松、愉快、和一种被
诸葛亮和唐僧:完美型的化身
■诸葛亮的兴趣在于思考人生的价值。他用尽了一生,把自 己的职业生涯打造得如此完美无缺。
■如果不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伟大的 诗人、文学家或思想家。尽管如此,他的一篇《出师表》仍然 让许多文学家为之自惭。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2024)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经历了夏、商、周等朝代的演变和发展,逐渐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发展脉络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秦汉时期的统一与融合;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多元文化交流,到唐宋时期的繁荣与辉煌;从元明清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到近 代以来的转型与变革。
2024/1/30
5
核心价值观念
忠诚
03
04
佛教文化对于心理治疗 、生命教育等方面也有 重要的贡献。
22
佛教的修行方法对于提 高个人修养和心灵成长 具有帮助。
06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
2024/1/30
23
书法艺术与鉴赏
书法艺术概述
阐述书法的起源、发展及主要 流派,如篆书、隶书、楷书、
行书和草书等。
2024/1/30
书法技巧与笔法
分析书法的基本技巧,如用笔 、用墨、结构和章法等,以及 不同流派的笔法特点。
倡导忠诚于国家、民族和事业 ,强调个人对集体和社会的责 任感。
礼仪
注重礼节、讲究仪式,认为礼 仪是表达尊重和友好关系的重 要方式。
仁爱
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 爱他人,追求和谐共处。
2024/1/30
孝道
尊重长辈、孝顺父母,认为孝 道是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重 要基石。
智慧
追求真理、崇尚知识,强调智 慧在人生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
2024/1/30
历代绘画流派及代表画家
介绍历代著名的绘画流派及其代表画 家和作品,如文人画、工笔画、山水 画、花鸟画等。
绘画鉴赏与收藏
探讨绘画作品的鉴赏方法、收藏价值 及市场动态。
25
音乐舞蹈表演艺术
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阐述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发展及主要 特点,如五声调式、民族乐器等。
发展脉络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秦汉时期的统一与融合;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多元文化交流,到唐宋时期的繁荣与辉煌;从元明清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到近 代以来的转型与变革。
2024/1/30
5
核心价值观念
忠诚
03
04
佛教文化对于心理治疗 、生命教育等方面也有 重要的贡献。
22
佛教的修行方法对于提 高个人修养和心灵成长 具有帮助。
06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
2024/1/30
23
书法艺术与鉴赏
书法艺术概述
阐述书法的起源、发展及主要 流派,如篆书、隶书、楷书、
行书和草书等。
2024/1/30
书法技巧与笔法
分析书法的基本技巧,如用笔 、用墨、结构和章法等,以及 不同流派的笔法特点。
倡导忠诚于国家、民族和事业 ,强调个人对集体和社会的责 任感。
礼仪
注重礼节、讲究仪式,认为礼 仪是表达尊重和友好关系的重 要方式。
仁爱
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 爱他人,追求和谐共处。
2024/1/30
孝道
尊重长辈、孝顺父母,认为孝 道是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重 要基石。
智慧
追求真理、崇尚知识,强调智 慧在人生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
2024/1/30
历代绘画流派及代表画家
介绍历代著名的绘画流派及其代表画 家和作品,如文人画、工笔画、山水 画、花鸟画等。
绘画鉴赏与收藏
探讨绘画作品的鉴赏方法、收藏价值 及市场动态。
25
音乐舞蹈表演艺术
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阐述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发展及主要 特点,如五声调式、民族乐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哲学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的多样性
——《管理哲学》上篇 主讲人:殷筱
人性假设与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变迁
——《管理哲学》下篇 主讲人:殷筱
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哲学与一般哲学 管理哲学与管理学 管理哲学的特点
1、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
根据美国管理史学家丹尼尔·A·雷恩的说法,第一个对提 出“管理哲学”拥有发明权的,是英国的奥利弗·谢尔登 (1894--1951)。1923年,谢尔登出版了一本叫《管理哲学》 的书,在该书中谢尔登虽然创造了“管理哲学”这一名词。 但真正对管理哲学概念进行阐释的却是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 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 ➢ 其政闷闷(宽厚),其民纯纯(淳朴)。其政察察
(严苛),其民缺缺(狡诈) 。(第 58章)
无为而无不为
• 遵守“自然”的法则,在处己、待人、 应物上定能做到因道而动、循道而行。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
多样性的中国传统管理哲学
道家的自然伦理与无为而治 儒家的人性善vs恶与德治vs法
治 墨家的兼爱与尚同
一、道家的自然伦理与无为而治
1、《道德经》的版本
《道德经》
荆门楚简 马王堆帛书 通行本
敦煌本
甲本
乙本
荆门楚简
1993年10月,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竹简本《老子》,它的年代 大约在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00年左右),比帛书《老子》 大约提前一个世纪左右,为目前所见《老子》最古的本子。 简本甲、乙、丙三组文句包含今本81章中31章的内容,共 2046字,缺帛书和通行本中关于“道”的理论阐述。(关于 简本老子是全本还是节选本目前学界说法不统一,但张岱年、 陈鼓应、许抗生等主张是选本。)
3、“无为而治”的现代启示 Nhomakorabea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转型期,政府总的趋 势是将权力下放,就是要由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由 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减少不必要的干涉和控制,为社会 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务,尊重经济社会固有的运行规律。“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管理哲学就是研究管理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基 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问。这些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是从一 般管理实践活动、管理科学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和一般规 律,以及管理与自然与社会的本质关系等。
2、管理哲学与一般哲学的关系
区别:管理哲学不同于一般哲学。一般哲学要概 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这些规 律虽然也存在于管理领域中,但没有反映管理活 动的特点。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 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带有管理 领域的特点。
帛书《老子》
• 帛书本《老子》是指1973年12 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 《老子》两本帛书写本。甲本 字体介于篆隶之间,不避“邦” 字讳。它的抄写年代,当早于 高祖时期(公元前206—195); 乙本是隶书,独避“邦”字讳, 而不避“盈”字、“恒”字, 它的抄写年代当早于文景时期, 可能于高祖之际。甲、乙本帛 书距今均已2000多年。
2、无为与自然
有为
人民的苦难的直接根源就是当时统治者的“有为”。老子对当时一 些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穿好的,吃好的,搜括大量财货,而根本 不管政治腐败,土地荒芜,粮仓空虚的现象进行了批评。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第
75章)
不妄为
• 统治者在表面上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 其自然,这样做,统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的好处。
道法自然
• 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了 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原因。
• 自然——自己如此。不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乃是指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状态。
• 老子提出“自然”的观念,目的在于消解外界力 量的阻碍,排除外在意志的干扰,主张任何事物 都应该顺任它本身所具有的可能趋向去运行。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的多样性
——《管理哲学》上篇 主讲人:殷筱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的特质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跟西式管理哲学相比,是一种追求稳定 的管理哲学,他主张稳定、寻求稳定,并以自己的方式保 持稳定。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以儒家文化为思想理论方面的主体性传 承,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和融合了先秦诸子百家中优 秀的文化基因,因此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在儒家主流管理哲 学之外亦有特别大的多样性。
“自然无为”:道家老庄管理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一般 来说,“自然无为”包含着“自然”与“无为”这样两层 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内容。
“自然”是一种观念、态度和价值,也是一种状态和效果;
“无为”则是一种行为方式,是实现“自然”的手段和方 法。
“自然”与“无为”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的观念、态 度、状态必然要求“无为”的行为方式,“无为”的行为 方式必然体现“自然”的观念,必然实现“自然”的价值 和效果。
联系;管理哲学和一般哲学又有联系,受一般哲 学观点的指导和影响。管理哲学在建立自己的概 念、范畴、基本理论时,要在一般哲学观点指导 下进行,要吸收一般哲学的合理成分和有益的因 素。
3、管理哲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管理哲学研究的是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关于管 理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哲学范畴。而管理学属 于具体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管理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具 体理论、具体问题,比如,管理决策、管理目标、管理 组织、管理控制等。
管理哲学研究管理领域中更高层次、更一般的共性,它 注重从管理的整体性上揭示各种管理活动中深层次的本 质和规律,这些本质和规律适用干管理科学和各种管理 活动。所以,管理哲学和管理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 的关系。
4、管理哲学的特点
它属于哲学范畴,具有较高层次的概括性, 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理论: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哲学,它是从管理活动和 管理科学中概括出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对 于管理领域来说,具有普遍性意义。
通行本
• 通行本是 晋王弼在《老子注》中保留下来的《道 德经》。影响最深,流传最广 。王弼本最大的好 处,就是去掉了很多无意义的虚词,使之变得文 字简洁,朗朗上口,更易于传播和读诵 。
敦煌本
1900年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 老子《德道经》写本,现存于 英国国家图书馆,多以《德经》 为上卷,《道经》为下卷,不 分章,与今天我们流传的《道 德经》上下二卷(《道经》在 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 章)次序不同。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的多样性
——《管理哲学》上篇 主讲人:殷筱
人性假设与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变迁
——《管理哲学》下篇 主讲人:殷筱
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哲学与一般哲学 管理哲学与管理学 管理哲学的特点
1、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
根据美国管理史学家丹尼尔·A·雷恩的说法,第一个对提 出“管理哲学”拥有发明权的,是英国的奥利弗·谢尔登 (1894--1951)。1923年,谢尔登出版了一本叫《管理哲学》 的书,在该书中谢尔登虽然创造了“管理哲学”这一名词。 但真正对管理哲学概念进行阐释的却是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 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 ➢ 其政闷闷(宽厚),其民纯纯(淳朴)。其政察察
(严苛),其民缺缺(狡诈) 。(第 58章)
无为而无不为
• 遵守“自然”的法则,在处己、待人、 应物上定能做到因道而动、循道而行。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
多样性的中国传统管理哲学
道家的自然伦理与无为而治 儒家的人性善vs恶与德治vs法
治 墨家的兼爱与尚同
一、道家的自然伦理与无为而治
1、《道德经》的版本
《道德经》
荆门楚简 马王堆帛书 通行本
敦煌本
甲本
乙本
荆门楚简
1993年10月,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竹简本《老子》,它的年代 大约在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00年左右),比帛书《老子》 大约提前一个世纪左右,为目前所见《老子》最古的本子。 简本甲、乙、丙三组文句包含今本81章中31章的内容,共 2046字,缺帛书和通行本中关于“道”的理论阐述。(关于 简本老子是全本还是节选本目前学界说法不统一,但张岱年、 陈鼓应、许抗生等主张是选本。)
3、“无为而治”的现代启示 Nhomakorabea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转型期,政府总的趋 势是将权力下放,就是要由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由 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减少不必要的干涉和控制,为社会 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务,尊重经济社会固有的运行规律。“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管理哲学就是研究管理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基 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问。这些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是从一 般管理实践活动、管理科学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和一般规 律,以及管理与自然与社会的本质关系等。
2、管理哲学与一般哲学的关系
区别:管理哲学不同于一般哲学。一般哲学要概 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这些规 律虽然也存在于管理领域中,但没有反映管理活 动的特点。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 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带有管理 领域的特点。
帛书《老子》
• 帛书本《老子》是指1973年12 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 《老子》两本帛书写本。甲本 字体介于篆隶之间,不避“邦” 字讳。它的抄写年代,当早于 高祖时期(公元前206—195); 乙本是隶书,独避“邦”字讳, 而不避“盈”字、“恒”字, 它的抄写年代当早于文景时期, 可能于高祖之际。甲、乙本帛 书距今均已2000多年。
2、无为与自然
有为
人民的苦难的直接根源就是当时统治者的“有为”。老子对当时一 些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穿好的,吃好的,搜括大量财货,而根本 不管政治腐败,土地荒芜,粮仓空虚的现象进行了批评。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第
75章)
不妄为
• 统治者在表面上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 其自然,这样做,统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的好处。
道法自然
• 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了 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原因。
• 自然——自己如此。不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乃是指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状态。
• 老子提出“自然”的观念,目的在于消解外界力 量的阻碍,排除外在意志的干扰,主张任何事物 都应该顺任它本身所具有的可能趋向去运行。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的多样性
——《管理哲学》上篇 主讲人:殷筱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的特质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跟西式管理哲学相比,是一种追求稳定 的管理哲学,他主张稳定、寻求稳定,并以自己的方式保 持稳定。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以儒家文化为思想理论方面的主体性传 承,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和融合了先秦诸子百家中优 秀的文化基因,因此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在儒家主流管理哲 学之外亦有特别大的多样性。
“自然无为”:道家老庄管理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一般 来说,“自然无为”包含着“自然”与“无为”这样两层 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内容。
“自然”是一种观念、态度和价值,也是一种状态和效果;
“无为”则是一种行为方式,是实现“自然”的手段和方 法。
“自然”与“无为”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的观念、态 度、状态必然要求“无为”的行为方式,“无为”的行为 方式必然体现“自然”的观念,必然实现“自然”的价值 和效果。
联系;管理哲学和一般哲学又有联系,受一般哲 学观点的指导和影响。管理哲学在建立自己的概 念、范畴、基本理论时,要在一般哲学观点指导 下进行,要吸收一般哲学的合理成分和有益的因 素。
3、管理哲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管理哲学研究的是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关于管 理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哲学范畴。而管理学属 于具体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管理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具 体理论、具体问题,比如,管理决策、管理目标、管理 组织、管理控制等。
管理哲学研究管理领域中更高层次、更一般的共性,它 注重从管理的整体性上揭示各种管理活动中深层次的本 质和规律,这些本质和规律适用干管理科学和各种管理 活动。所以,管理哲学和管理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 的关系。
4、管理哲学的特点
它属于哲学范畴,具有较高层次的概括性, 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理论: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哲学,它是从管理活动和 管理科学中概括出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对 于管理领域来说,具有普遍性意义。
通行本
• 通行本是 晋王弼在《老子注》中保留下来的《道 德经》。影响最深,流传最广 。王弼本最大的好 处,就是去掉了很多无意义的虚词,使之变得文 字简洁,朗朗上口,更易于传播和读诵 。
敦煌本
1900年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 老子《德道经》写本,现存于 英国国家图书馆,多以《德经》 为上卷,《道经》为下卷,不 分章,与今天我们流传的《道 德经》上下二卷(《道经》在 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 章)次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