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与低碳生活

合集下载

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方式

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方式

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方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不断关注,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方式成为了热门话题。

在科技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转变生活方式,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关注能源的有效利用。

能源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需求,但能源消耗过大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替换传统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来降低碳排放量。

例如,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进行热水供应,减少对电力的依赖。

另外,推广电动汽车也是减少尾气排放的有效途径。

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使用清洁能源。

其次,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也是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面。

诸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等小动作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能源的浪费。

同时,选择高效节能的家电产品也是很重要的。

在购买电视、冰箱等电器时,注意其能源等级,选择能效较高的产品,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对于企业来说,也应该注重生产工艺的改进,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可持续交通方式对减少碳排放也有重要作用。

大部分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问题,而私家车的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是提倡低碳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政府应该增加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完善公交、轨道交通等现代化交通设施,吸引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使用。

同时,大力发展非机动车出行,鼓励人们步行或骑行出行,既能保健又能减少尾气排放。

另外,饮食习惯也与节能减排息息相关。

大量的畜牧业生产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素食主义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的选择。

素食不仅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能够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因此,适当减少肉类食品的摄入,增加蔬果的比例,对于保护环境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避免浪费食物也是低碳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合理规划食物的购买和食用量,减少食物的浪费,不仅能够节约资源,也能够为环境减少负担。

列举三种低碳生活方式

列举三种低碳生活方式

列举三种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方式是指通过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以及提倡环保行为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低碳生活方式:
1. 减少能源消耗:能源消耗是导致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降低碳足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节约用电,关掉不必要的灯光和电器设备,使用高效节能的电器,选择LED灯泡等低能耗的照明设备。

节约用水,修复漏水设备,减少浪费,使用低流量淋浴头和节水型洗衣机。

减少汽车使用,鼓励步行、骑自行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尽量减少短途驾车,合理规划出行路线,选择共乘或拼车。

2. 改变饮食习惯:饮食也与碳排放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低碳饮食的建议:
减少肉类消耗,肉类生产对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牛肉和羊肉。

可以选择更多的植物性蛋白,如豆类、坚果、谷物等。

选择本地和季节性食材,减少食物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购买本地和季节性的食材,尽量避免过度包装。

减少食物浪费,合理规划食物购买和储存,尽量减少食物的浪费。

3. 推行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有效利用的经济模式,以下是一些循环经济的实践方法:
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将垃圾进行分类,将可回收物品送往回收站或回收中心进行再利用,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的需求。

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尽量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如购物袋、水杯、餐具等,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节约用纸,减少纸张的使用量,尽量使用电子文档和电子邮件替代纸质文件,选择双面打印。

这些是常见的低碳生活方式,通过改变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我们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生活中的低碳环保小妙招

生活中的低碳环保小妙招

生活中的低碳环保小妙招低碳环保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低碳环保的小妙招,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1. 减少用水:在家中使用节水器,用水时尽量关掉水龙头,洗菜时可以将洗菜水用来浇花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收集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

2. 节约用电:使用能耗较低的电器设备,购买能量效率标签高的电器产品。

平时要养成随手关灯、拔掉电器插头的好习惯,尽量避免电器空转。

同时,利用自然光照,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3. 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尽量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购买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减少尾气排放。

4. 合理安排用热:在冬季使用暖气时,可以适当调低温度,穿上厚衣服保暖。

对于热水,可以使用节能型热水器,避免过度加热。

5. 减少废物产生:垃圾分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低碳环保措施。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将可回收的废纸、塑料、玻璃等进行分类收集,并送到指定的回收站。

同时,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和餐具。

6. 精打细算食物:合理安排饮食,避免浪费食物。

购买食物时,注意选择当地产的新鲜食材,减少食物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此外,尽量避免购买过多的食物,可以根据需要购买,避免食物因过期变质而被浪费。

7. 种植绿色植物:在家中或者办公室中种植一些绿色植物,不仅能够净化空气,还能增加室内湿度,美化环境。

同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室内的碳排放。

8. 减少纸张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纸张的使用。

可以使用电子邮件代替纸质邮件,使用电子阅读器代替纸质书籍,使用电子发票代替纸质发票等。

9. 参与环保活动:参与社区或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积极宣传环保意识,鼓励身边的人也参与到低碳环保的行动中来。

10. 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低碳环保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理念。

什么叫低碳生活

什么叫低碳生活

什么叫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顾名思义就是指尽可能减少碳排放,减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叫低碳生活呢?低碳生活并不是指生活变得更加贫乏,而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这包括从饮食习惯、出行方式、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从饮食习惯上来说,选择低碳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减少肉类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以及选择本地生产的食物,都可以减少碳排放。

此外,减少食物浪费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因为食物的生产和运输都需要大量的能源,所以减少食物浪费可以减少碳排放。

其次,出行方式也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

选择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共享出行工具,都可以减少碳排放。

同时,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选择环保车辆,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能源利用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比如关闭不必要的电器、减少开空调的时间等,都可以减少碳排放。

总的来说,低碳生活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就可以实现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不仅有益于环境保护,也有益于自身健康。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了地球的未来,实现低碳生活!。

节能减排 低碳生活 精品课件

节能减排 低碳生活 精品课件

7、谈一谈你将如何“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⑴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宣传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⑵从身边小事做起 :①绿色出行,多乘公交 车出行;②绿色购物,用菜蓝子,布袋子买菜 ③少用一次筷子,保护森林减碳排;④绿色生 活,注意生活用水的循环使用;⑤使用节能电 器,节约用电;⑥参加植树造林活动;⑦课本 循环使用。 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⑷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三)即时训练固新知
1、(2011 河北 2题 1分)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 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 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 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这里的“国情”主要 C 指我国 ( ) A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B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C资源和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D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2012 河北 27(3)题 2分)知晓国情,分析说明。 材料三:据统计,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全 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农村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 全。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指出, 严格控制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3)结合材料三,说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 么要求。(2分) 节约用水(提高节水意识);不污染水(提高环保意识)
6、国家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科技创 新能力。 ③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节 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节能、环保方面 的立法工作,严厉打击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犯罪 行为。 ⑤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族的资源节约意识。

22. 低碳生活方式如何推动节能减排?

22. 低碳生活方式如何推动节能减排?

22. 低碳生活方式如何推动节能减排?22、低碳生活方式如何推动节能减排?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而节能减排作为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手段,不仅需要依靠工业和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政策引导,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那么,低碳生活方式究竟是如何推动节能减排的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交通出行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但汽车尾气的排放却是造成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能够显著减少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以步行和骑自行车为例,这两种方式不仅零排放,还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而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公交车等,由于能够承载大量乘客,其人均能源消耗和排放远远低于私人汽车。

如果更多的人选择这些低碳出行方式,那么道路上的汽车数量就会减少,交通拥堵也会得到缓解,从而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饮食选择也与节能减排息息相关。

减少肉类消费,尤其是牛肉和羊肉,增加蔬菜、水果和谷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碳足迹。

这是因为畜牧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牛羊等反刍动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甲烷,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数十倍。

此外,选择本地生产的食物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因为长途运输食物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油,同时还会造成食物的保鲜问题,导致更多的能源用于冷藏和保鲜。

在家庭能源使用方面,小小的改变也能带来大的节能减排效果。

比如,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夏天将空调温度适当调高,冬天将暖气温度适当调低,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

使用节能电器,如节能灯、节能冰箱、节能空调等,能够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用电量。

此外,养成随手关灯、关闭电器电源的好习惯,也能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在购物消费方面,我们的选择同样对节能减排有着重要影响。

拒绝过度包装的商品,选择简约包装或者无包装的产品,可以减少包装材料的生产和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个人贡献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个人贡献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个人贡献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等问题催生了低碳生活的理念。

低碳生活,意味着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以保护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而每个人都可以为低碳生活和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以下将探讨一些个人可采取的行动,来降低碳排放并推动可持续生活方式。

**1. 节约能源**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个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节约能源,如使用更节能的家电设备,改善建筑能效,以及更加合理地使用电力、水和燃气。

此外,合理规划通勤方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步行代替开车,也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这不仅有助于环保,还能减轻个人开支。

**2. 减少废物产生**废物的制备和处理也需要大量能源,因此减少废物产生可以减少碳排放。

个人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鼓励循环使用物品,选择可持续包装的产品,以及垃圾分类和回收。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3. 鼓励可持续食品选择**食品产业对环境影响很大。

个人可以通过选择本地、季节性和有机食品,减少碳排放。

此外,减少肉类消耗,尤其是牛肉和羊肉,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因为养殖业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

饮食中的选择对个人碳足迹有重要影响。

**4. 推广可再生能源**个人可以积极支持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这包括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参与风能合作社或购买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电力。

通过支持可再生能源,个人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5. 教育和倡导**个人可以通过教育和倡导,向他人传播低碳生活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这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参加环保组织、参与环保活动、与朋友和家人讨论话题等方式实现。

教育他人并鼓励他们采取可持续行动,可以扩大低碳生活的影响范围。

**6. 参与社区项目**许多社区都有关注环保的项目和倡议,个人可以积极参与其中。

这包括植树活动、清洁活动、废物回收计划等。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社会调查报告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社会调查报告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社会调查报告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社会调查报告「篇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科技产品的不断日新月异,大到国家,乃至世界,出现能源紧缺危机,而小处影响到各家各户的能源使用方面的费用,已成为家庭中不小的经济负担。

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国家实行一系列的节能措施,而科技产品的生产则更向环保节能方向发展,而居民的节水节电意识也不断提高,生活中的巨大节能潜力慢慢被人们所认识与挖掘。

为了了解居民生活节能状况,我们为此对浙江省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学历的居民进行了此次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居民的节能状况与所在城市的发展状况,学历以及职业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有很大的关系。

一、调查基本情况此次调查范围:舟山,苍南,金华,温州,慈溪,宁波,台州,湖州,江阴,杭州,长兴,丽水,湖州,义乌,德清,长兴16个市(县)的居民。

二、样本(问卷)情况本次问卷,调查的地域分散,主要调查对象为学生(学生对家庭的节能也比较了解),其他各个职业也较分散。

其中也有不同学历的人群。

全部问卷总共105份,其中5份不属于浙江省范围(舍弃),有效问卷100份,样本地域和城市规模分布如下:表1样本地域分布表2样本城市规模分布表3人群分类三、节能意识深入人心,居民普遍有良好的节能行为和习惯(一)节能意识深入人心经过多年的宣传,节能这一个概念已深入民心,大部分城镇居民家庭都意识到了节约的重要性,自觉地加入到节能的行动中去。

通过统计问卷,我们发现,其中有62%的居民对节能的重要性表示了解和非常了解,26%的居民表示有点了解,没有居民表示不了解,只有2%的居民尚对节能的重要性不太清楚。

(二)节能成为居民购买物品或家电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十年前,人们购买家用电器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质量。

如今,逐步富裕起来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发生很大变化,在关注质量、品牌的同时更加关注家电的节能环保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节能现今已成为居民购物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有8%的居民将其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有70%的居民会将节能与价格、性能、品牌兼顾考虑,有12%的`居民将其作为次要因素,只有10%的居民无所谓或者不考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我国600MW等级的燃煤机组采用超超临界技术,供电煤耗278g/kWh,比同 容量亚临界机组的煤耗减少30克/kWh,按年运行5500小时计算,一台600MW超超临 界机组可比同容量亚临界机组节约标煤6万吨/年,同时SO2、氮氧化物、粉尘等污 染物以及CO2排放将大大减少。采用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对于节约资源消耗、保 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精选
1992年5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 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到2007年6月已经有 191个国家批准了《公约》。
精选
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即《公 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到1999年3月已 经有84个国家签署,议定书规定了2008~ 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水平上削减 5.2%,规定了6种温室气体CO2,甲烷 (CH4)、N20,氢氟碳化物(HFCS)全 氟化碳(PFCS)六氟化碳(SF6).规定 了三种“灵活机制”即ET(排放贸易), JT(联合履行),和CDM(清洁发展机 制),目前已有175个缔约方批准。
干旱。
精选
肯尼亚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也难逃干旱带来的饥荒 灾难,大批动物死去,草场消亡。
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边境干旱,饮水枯竭。
精选
我国华北地区比上世纪50年降水减少三分之一,水资 源减少二分之一,我国每年因干旱受灾面积4亿亩,正常年 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方,城市缺水60亿方,北京已经成为 缺水城市,人均只有300多方/年。中国青海2006年还有 4000多个湖泊,现在多半干涸消失,湖北原是千湖之省, 现在只有一百多个湖了。
三、节能减排技术与实例应用
节能减排无疑是必须的选择
•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 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音等)排放; •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 放。
精选
节能减排的途径
①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②提高能源系统高效率(含采集、转化、 中断利用效率) ③能源结构多样化
精选
温室效应的发现 — 傅里叶
让·巴普蒂斯·约瑟夫·傅立叶 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
1768 –1830,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 学家 1820年,傅里叶做出测算 1824年,《地球及其表层空间温度概述》
精选
温室效应的验证者 — 约翰·延达尔
1820 –1893,物理学家 约翰·廷达尔 1859年,发现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 碳和甲烷等成分会造成温室效应
精选
碳是什么? 什么是温室气体? 什么是温室效应?它的产生机制是什么? 什么是强化(增强)的温室效应? 增强的温室效应会带来什么问题? 低碳是如何被人们关注的? 碳减排,我们能做什么?
精选
地球气候气象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太阳是一个主要由氢和氦组成的炽热的气体火球。(半径是地球 109倍,质量是地球33万倍,中心问题几千万摄氏度)
1997年于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 候化纲要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中 所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明订针 对六种温室气体进行削减。
精选
增强的温室效应会带来什么问题? 1)气温升高
过去100年地球平均温度升高0.3~0.6℃,到2030年将再升高 1~3℃,如不控制,到本世纪末气温要升高3~6℃,我国年平均 地表气温温度增加1.1℃,高于全球及北半球同期增温率。
精选
4) 冰川融化
中国、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不丹最 严重,号称“亚洲水塔”的喜马拉雅山冰川后退 速度最快,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报告,照目 前情况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以前消失的可 能性很大。
喜马拉雅山脉冰川变化对比
精选
不丹-喜马拉雅冰川湖
5) 极端气候出现频繁
高温极端—突然变冷—冰雪灾害—飓风
基本概念 多联产的原理,是将煤气化后先通过一个反应器做化工产品,剩下尾气再去 燃烧发电。多联产相当于把化工和发电两个过程耦合起来,能量利用效率可 以提高10%~15%,同时,化工产品增值量比较大,并且能够实现调峰。煤的 气化系统很贵,如果能实现化工和发电相互调整,气化系统就能始终稳定运 行,降低发电成本。
精选
碳运输:
压缩后用管道,长距离用船,全球已有5600 公里的陆上运输管道。
精选
碳封存:
枯竭的油田最适合。
目前二氧化碳的封存技术分为“地质封 存”和“海洋封存”两种。适合封存二氧化 碳的地质结构包括油田、气田、咸水层、无 法开采的煤矿等。
据IPCC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性质稳定, 若地质封存点经过谨慎选择、设计与管理, 注入其中的二氧化碳99%可封存上千年.
WHO估计每年有30 万人死于气候变化带来 的灾难。
精选
11) 气候变化带来新的不公平
气候变化带来新的不公平, 责任最小的穷人承担了最大的威 胁。
精选
关注与怎么做
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 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 经济发展形态。
精选
煤炭现代化利用—多联产
重要意义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加上多联产,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
清洁煤技术,它在燃烧前先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常规污染少,效率高, 有利于综合利用煤炭资源,能同时生产甲醇、尿素等化工产品。 发展态势 2003年,美国发起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项目FutureGen计划,投入10亿美 元,用于构建世界上第一个生产电力和氢的零排放燃煤电站。在生产电能 和氢气产品的同时,集成二氧化碳的捕获,并在深厚的地质层下实现碳隔 离技术。FutureGen计划以每年一百万吨的速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 也严格限制其他的与煤有关的环境污染物排放,通过先进的技术优势,消 除与用煤有关的环境影响因素。
精选
3) 海平面升高的后果
海平面升高,导致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水层,土地盐渍 化,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群消失。
英国简·阿彻1987年花2万 英镑购买的住房海岸侵蚀 影响,这套房子面临被淹 危险,目前仅值1英镑(2 美元)。
海岸滩涂湿地
红树林
土地盐渍化 珊瑚礁
精选
两极冰雪融化(全部)海平面将上升70米。
精选
节能减排的实例
• 煤炭的“清洁”利用 • 燃烧改造 • 节能型电力生产—超超临界机组 • 节能型建筑
精选
煤炭的“清洁”利用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精选
煤炭现代化利用—多联产
多联产技术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达到煤的高效、洁净利用的途径。它 以煤炭气化为中心,可以将95%以上的煤转换成一种称之为合成气的可燃 气体。将合成气用于联合循环发电,可以获得比常规燃煤发电高的能源利 用效率。多联产、洁净化技术是实现煤基洁净能源的有竞争力的途径。
精选
煤炭现代化利用—多联产 示意图
精选
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
燃煤电厂在高温运作时,采用先进的蒸汽循环以实现更高的热效率和 比传统燃煤电厂更少的气体排放燃煤发电是通过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来 推动汽轮机发电的,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越高,发电的效率就越高。在 374.15摄氏度、22.115兆帕压力下,水蒸气的密度会增大到与液态水一样, 这个条件叫做水的临界参数。比这还高的参数叫做超临界参数。温度和气 压升高到600摄氏度、25―28兆帕这样的区间,就进入了超超临界的“境 界”。
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2006年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的《斯特恩报告》 提出全球以每年GDP 1%的投入,可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 失,呼吁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巴厘路线图”,要求要求 发达国家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的减排25%~40%。
格陵兰(全球气温上升2~3℃) 整个冰川融化,致全球海平面至少上升7 米,曼谷10年后将被淹没。
精选
近30年上海海平面上升115毫米,到2050年上海的海 平面将上升30~50厘米,估计40年后将有近半土地被淹没。
我国华南估计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60~74厘米,珠江 三角洲将受到严重影响。
2007年上海沿海月平均海平面变化曲线
精选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计算者 — 阿累尼乌斯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瑞典物理学家
1896年发表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地 球温度的影响”的论文(二氧化碳倍增地球表
面温度升高5-6摄氏度)
(1883年5月,他提出了电离理论的基本观点。阿累尼乌斯同 时提出了酸、碱的定义。1903年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精选7) 农作物减产209年辽西出现严重伏旱 农作物大面积绝收
精选
8) 疾病频发
精选
9) 新的冰河期
大量淡水汇入北冰洋,破坏切断的墨西哥暖流,欧洲 西北部温度下降5~8℃。
精选
10) 气候难民
到2050年全球可能 有2~10亿“气候难 民”,即生存受到威胁 的人民(自然灾害,疾 病频发,环境破坏,健 康、安全有问题,要迁 徙……)。
精选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增温作用:可计算求出的这个温度会更低(-19 ℃ ),而实际地表温度是14 ℃, 之间相差33 ℃的差距,是由自然温室效应精贡选献。
温室气体有哪些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能吸收红外线的气体成分:
•水蒸气(H2O) •臭氧(O3) •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亚0 氮(N2O) •甲烷(CH4) •氢氟氯碳化物类(CFCs) •全氟氯碳化物类(HFCs) •含氟氯烃(HCFCs) •全氟碳化物(PFCs) •六氟化硫(SF6)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