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及预防ARC对支架血栓的定义-疾病学术中心

合集下载

支架内血栓目前的认识

支架内血栓目前的认识

谢 谢
病因(一)
患者病情特点: 1.AMI 2.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介入治疗后 ST发生率增加近1倍

病因(二)
冠脉病变特点: 小血管(直径≤2.5mm) 长病变(不易完全覆盖;支架重叠处药物 释放量大,内皮化不良) 开口病变 钙化病变 分叉病变 血管迂曲 成角 退化的静脉桥血管病变 扩张性病变 (支架贴壁不良;支架两端夹层/内膜损伤)
治疗原则
1.尽快造影 2.尽快明确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询问病史 回顾阅读上次介入手术影像学资料 不仅关系到治疗方法和策略,也关系到如何避 免和预防再次发生ST 3.尽量不再次置入新的支架 尽管常能获得满意的即刻影像学效果 Dutch研究显示:置入支架再次ST风险增加4.2倍
治疗策略
首选: 急诊PTCA+GPIIb/IIIa受体拮抗剂+血栓抽吸 次选: 1.静脉溶栓:无急诊PCI条件 2.再次置入支架:(DES?BMS? 极晚期ST BMS) ①残余狭窄>70% ②血流恢复后 IVUS证实为迟发内膜撕裂所致 ③PTCA后支架近远端内膜严重撕裂

未来方向(三)
③替卡格雷洛 坎格雷洛 第一代三唑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 属ADP衍生物 特异性结合血小板表面P2Y12受体 PLATO(替卡格雷洛vs氯吡格雷)
小结

ST 虽为小概率事件,但临床表现主要为AMI,猝死发 生率高,危害大 一旦怀疑ST应尽快造影明确 围术期强调GPIIb/IIIa受体拮抗剂的使用 术后强调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二联/三联)的重要性 新支架 新药物的应用值得期待
病因(三)
操作有关: 1.支架选择不当: 过小 不能完全贴壁 过大 斑块脱垂 过短 不能完全覆盖病变 过长 药物浓度增加 2.未预扩张或释放压力过小:支架膨胀不全 3.释放压力过大或过度后扩张:损伤支架 4.夹层 壁内血肿

中医药防治支架内血栓的思路探讨

中医药防治支架内血栓的思路探讨

中医药防治支架内血栓的思路探讨支架内血栓形成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虽低,但后果严重。

中医药在支架内血栓的防治方面具有潜在的运用价值及优势,本文就中医药对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中医药潜在的运用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支架内血栓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1支架内血栓的定义、成因及防治现状支架内血栓是指支架置入后,因多种因素于支架置入处形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再次闭塞,出现猝死、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根据发生时间分为急性支架内血栓、亚急性支架内血栓、晚期支架内血栓、极晚期支架血栓。

目前,对于支架内血栓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1]显示,早期(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机制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①介入过程中球囊机械扩张挤压损伤局部动脉,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和激活,形成血栓;②血小板活化后,加速凝血酶生成,激活凝血系统;③金属支架表面的阳离子电荷作用,可明显促进血小板的激活和血凝过程,血小板常在其表面沉积,诱发支架内血栓形成。

晚期和极晚期血栓的形成机制主要与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内皮延迟修复、血管壁对DES涂层的过敏反应和慢性炎症反应、晚期支架贴壁不良、患者的高危因素与病变的高危因素、置入DES后血管功能异常[2]有关,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运用不充分、术后过早停用,以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被认为是主要原因。

支架内血栓的预防目前主要以加强PCI围手术期处理、充分抗血小板和抗凝血治疗及针对危险因素的预防为主。

2术后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药物主要有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血药物(凝血酶和凝血因子抑制剂)、溶血栓药物(直接或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的药物)。

正确选用抗血栓药依赖于对血栓形成机制的正确了解。

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及结构不相同,血小板黏附、聚集是动脉血栓形成的“导火索”,故抗血小板药是防治动脉血栓的主要药物;而高凝和血流缓慢是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所以抗凝药是防治静脉血栓的主要药物。

支架内血栓 ppt课件

支架内血栓  ppt课件

Late ST 61 pts (40%)
Incidence density: 1.3 / 100 patient years
DES肯定的ST发生率:
Bern-Rotterdam Cohort Study @ 4 Years
Wenaweser P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8, 52, 1134-
支架内血栓 In-Stent Thrombosis
ARC 支架内血栓定义
• Definite/Confirmed (肯定的)
–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 [Angiographic confirmation of thrombus or occlusion OR – Pathologic confirmation of acute thrombosis]
• Possible (不能排除的)
– Unexplained death after 30 days
支架内血栓的预后
SES (N=13)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4 13 BMS (N=15) 5 13
Fatal MI
Q Wave MI Non-Q Wave MI
Stone G et al. NEJM 2007;356:998-1008
SIRTAX – Definite ST @ 4 Years
Pooled Data from RAVEL, SIRIUS, C-SIRIUS, E-SIRIUS
4
8 5
4
5 8
Similar mortality observed for SES and BMS thrombosis
支架内血栓发Biblioteka 时间ST = stent thrombosis; SAT = subacute stent thrombosis; LST = late stent thrombosis; VLST = very late stent thrombosis. Adapted from Bhatt. J Invasive Cardiol. 2003;15(suppl B):3B.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

定期复查
复查时间: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
01
行复查 复查项目: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
02
心脏彩超等 复查目的:及时发现血栓形成风险,
03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复查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04
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溶栓治疗
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阿替普酶 01 等
溶栓方式:静脉注射、动脉内注 02 射等
04
提供心理支持:医生需要关注 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 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焦虑 和恐惧。
建立健康档案
01
建立个人健康 档案,记录个 人基本信息、 病史、用药情 况等
02
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监测血 压、血糖、血 脂等指标
03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戒 烟限酒、合理 饮食、适量运 动等
04
遵医嘱按时服 药,定期复查, 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04
其与血管壁紧密贴合
支架后处理:检查支架植入情况,
05
确保支架位置正确,无并发症发生
支架材料
金属支架:不锈钢、钴铬合金等, 易引起血栓形成
聚合物支架:聚乳酸、聚羟基乙 酸等,血栓形成风险较低
生物可降解支架:镁合金、可降 解聚合物等,血栓形成风险较低
药物洗脱支架:涂覆抗血栓药者保持良 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和抑郁
加强医患沟通
0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和 患者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 和信任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 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02
提供详细的病情解释:医生需要 向患者详细解释支架血栓形成的 原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 措施,让患者充分了解病情。
03
鼓励患者提问:医生需要鼓励 患者提出关于病情和治疗的问 题,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 求和困惑。

PCI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

PCI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
术后因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急性肺栓塞并发症值得警惕预防措施在于尽量避免局部压迫和卧床时间过长并注意围手术期适当的抗凝治三非血管并发症低血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脑卒中心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1低血压患者术前禁食术中失血术后隐性或显性失血应用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药物造影剂的迟发性过敏以及血管迷走神经的反射等因素均可引起低血压应适当扩容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3)脑卒中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 性脑卒中,均很少见,但后果严重。 术中操作规范,轻柔可减少动脉系 统栓子脱落的机会。抗凝宜充分, 但须注意监测,老年患者尽力应用 低分子肝素或低强度的抗凝,并适 当的控制血压以避免颅内出血并发 症。
(4)心功能损害
在左心室功能低下或心力衰竭的患 者介入治疗操作过程中可出现心功 能恶化,诱发急性肺水肿,应重点 以预防。术前应纠正心力衰竭,术 中和术后应控制输液量,并酌情给 予利尿剂。
(5)动-静脉瘘
发生几率低,一旦静脉血栓形成引起急性肺 栓塞并发症值得警惕,预防措施在 于尽量避免局部压迫和卧床时间过 长,并注意围手术期适当的抗凝治 疗。
(三)非血管并发症
低血压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脑卒中 心功能损害 肾功能损害
(1)低血压
PCI术后并发症及 其预防
PCI术后常见并发症
死亡,AMI,急性CABG 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 非血管并发症
(一)死亡 AMI 急性CABG
死亡,AMI,急性CABG是冠心病介入治 疗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冠状 损伤导致 急性闭塞后濒临闭塞(血流≤TIMIⅡ 级)的结果。
预 防:
1. 合理选择手术器械 2. 认真分析靶病变解剖学特点 3. 术中规范操作以尽量减少严重
患者术前禁食,术中失血,术后 隐性或显性失血,应用硝酸甘油等 血管扩张药物,造影剂的迟发性过 敏以及血管迷走神经的反射等因素 均可引起低血压,应适当扩容并应 用血管活性药物。

冠脉介入术后再发血栓的机制及相关防治

冠脉介入术后再发血栓的机制及相关防治

冠脉介入术后再发血栓的机制及相关防治王鸿叶1雷超海“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心内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外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发展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曙光,但支架内血栓的形成仍是医疗技术发展所要攻克的难题。

支架内血栓形成是一种罕见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并与随后的不良事件有关。

从早期的单纯球囊扩张到药物涂层支架技术的不断改进,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同时,针对患者既往病史及个体化风险评估、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对冠脉内早期血栓识别技术的发展、冠脉支架的选择及血栓抽吸术的应用都是减少支架内血栓发生的重要环节。

现从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诱因、机制及相关防治进行概述。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内血栓形成;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高凝状态[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21)3(c)-0047-04Mechanism and relate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ecurrence of throm­bus after coronary interventionWANG Hong-ye1LEI Chao-haP银1.Department of Cardiology,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Heilongjiang Province,Mu-danjiang157000,China;2.Department of Surgery,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Mudanjiang157000,China[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wish to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but the stent thrombosis is still a difficult problem to be overco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Stent thrombosis is a rare complication of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is related to subse­quent adverse events.From the early simple balloon expansion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drug-coated stent technology,the incidence of stent thrombosis has been markedly reduced.Meanwhile,assessment on patient's past medical history and individualized risk,the application of anticoagulant and antiplatelet drugs,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oronary thrombus recognition technology,the selection of coronary stents,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rombus aspiration serve as important parts for stent thrombosis reduction.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causes,mechanisms and relate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tent thrombosis after coronary intervention.[Key words]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tent thrombosis;Anticoagulant drugs;Antiplatelet drugs;Hypercoag-ulable state根据支架内血栓发生的时间2007年美国学术研究联合会(ARC)的分层中定义急性期<24h、亚急性期<24h~30d、晚期<30d~1年、极晚期>1年[1]。

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预防

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预防

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预防发表时间:2010-12-24T13:50:05.917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0年第4期供稿作者:朱新枝李玉霞钞俊顾永丽梁永霞[导读] 另外穿刺部位局部压迫时间过长、过紧等也是重要原因。

朱新枝李玉霞钞俊顾永丽梁永霞(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442000)【摘要】目的:探讨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

结果:17例中,PCI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并进行性加重;脑栓塞3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患侧肢体活动障碍。

PCI术后并发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出现时间:术后24h至7d不等。

结论: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多,唯有充分认识到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机制才能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有目的性的观察、预防及护理。

【关键词】PCI;静脉血栓;护理;介入治疗【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180-01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PCI)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但PCI是一种有创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多种并发症。

静脉血栓形成是其中较少见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诊断治疗不及时危害严重。

尽管对PCI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面的文献较多[1,4],但回顾性分析发现文献中未能较深入的分析、总结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现搜集我院2005年至2010年间行PCI且出现静脉血栓并发症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系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行PCI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

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58~74岁,平均年龄64.5岁。

所有患者均因冠心病就诊。

1.2方法:17份病历分别由三位高年资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每个病例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最后三位护士对原因及护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

本文引用格式 :斯日古楞 . 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
文摘 ,2019,19(62):58,61.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临床疗
形 成 的 危 险 因 素 包 括 心 功 能 较 差、支 架 贴 壁 不 良、前 壁 心 肌 梗死、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和 C 型病变,详情见表 1。
至 2018 年 12 月接收的 36 例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经皮冠状动脉治疗后的患者,所有患者在围术期均使用硫酸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进
行抗血小板治疗,同时进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 2 例患者由于出现出血情况停止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2 例患
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再次疏通,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心功能较差、支架贴壁不良问题、前壁心肌梗死、
采用 SPSS 21.0 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经 t 检验; 计数资料经 χ2 检验,以(%)表示,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 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 P<0.05。
2 结果
2 例患者由于出现出血情况停止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出 现支架内血栓形成,对其检查心电图后发现支架内血栓形成 部位出现抬高情况伴随肌钙蛋白质提高,采用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后血管再次疏通。通过研究分析,导致支架内血栓
58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62
·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斯日古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