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诱导小白菜抗霜霉病的作用研究

合集下载

水杨酸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

水杨酸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

6
前言
水杨酸 ( F:C-BDC-B :B-E , 即 75) , 是邻羟基苯甲酸。早在一个世纪以前, 古希腊人和印第
安人分别发现柳树皮和柳树叶片具有镇痛解热作用; 在 !’"’ 年, 6;A:11 9.BA1>I 成功地从 柳树皮中分离出微量的水杨醇糖苷 ( F:C-BDC :CB;A;C 2C.B;F-E>) ; !’#’ 年, R-I-: 将这种活性组 分命名为水杨酸; 首次合成了水杨酸, 其功效与 !’%’ 年 9:D>I 公司推出的阿斯匹 !’S& 年, 即乙酰水杨酸) 相似; 以后, 从各种植物 (包括绣线菊属植物、 冬青植物) 中分离 林 ( :FH-I-1, 出水杨酸和其他水杨酸类物质 (主要是水杨酸的甲基酯和糖酯, 它们很容易转变为水杨 酸) , 由于水杨酸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 含量很低的有机物, 可以在韧皮部运输, 并起着独 。 特的作用, 把水杨酸看作是一种新的植物内源激素 ( T:FU-1 , !%%")
!
作者简介: 丁秀英,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在读博士。张军, 博士,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植物生理专业副教授, 主要从事植物生长物质及植物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苏宝林,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作物 栽培与耕作学专业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及稻田生物固氮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 刘晖 "$$$/$#/"& 接受日期: "$$$/$V/$’ 责任编辑:
水杨酸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
!丁秀英
! "
"张

!苏宝林
北京 北京 长春
#徐惠风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面临着盐胁迫的挑战。

盐胁迫会导致植物细胞内外环境失衡,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

寻找一种能够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水杨酸是一种植物内源激素,已被证实在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外源水杨酸对小白菜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影响,以期为解决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一、外源水杨酸介绍外源水杨酸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与植物内源的水杨酸有着相似的生物学效应。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水杨酸可影响植物的体内抗氧化系统、激素合成和信号传导等多个生理代谢过程,从而调节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能力。

已有研究表明,外源水杨酸处理可以提高植物对盐胁迫的耐受性,减轻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外源水杨酸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植物抗逆剂。

二、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盐胁迫是指土壤中盐分过高,超过了植物所能耐受的范围,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到不利影响的一种环境胁迫。

盐胁迫会导致植物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失衡,进而影响植物的水分吸收和营养物质吸收,导致植物发生水分胁迫和营养胁迫。

盐分还会对植物的生长激素合成和信号传导产生影响,诱发植物的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和蛋白质变性等现象,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1. 植物生长指标研究表明,小白菜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生长指标如株高、叶片面积和根长等均显著减小。

在外源水杨酸处理下,小白菜幼苗的生长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尤其是在外源水杨酸浓度为100μmol/L的处理下,小白菜幼苗的株高、叶片面积和根长明显高于未处理对照组,说明外源水杨酸对小白菜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的生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2. 植物离子平衡和渗透调节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的Na+和Cl-等盐分含量明显增加,导致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

盐胁迫还会引起植物体内K+和Ca2+等重要离子的流失,进一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水杨酸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

水杨酸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

水杨酸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水杨酸(Salicylic acid)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农业生产中,水杨酸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水杨酸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重点关注其在植物生长调节、病虫害防治以及抗逆性增强等方面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水杨酸在植物生长调节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首先,水杨酸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研究表明,适量的水杨酸处理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其次,水杨酸还可以调节植物的开花时间和花器官的发育。

在一些作物中,喷施水杨酸可以延缓植株的开花时间,使其更加适应特定的生长环境。

此外,水杨酸还可以促进植物的果实膨大和颜色的形成,提高果实的品质。

二、病虫害防治水杨酸在农业生产中也被广泛应用于病虫害的防治。

水杨酸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活性,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减轻植物的病害损失。

此外,水杨酸还可以促进植物的抗病性。

研究发现,水杨酸可以激活植物的防御系统,增强植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通过喷施水杨酸,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抗逆性增强在农业生产中,植物常常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高温、干旱、盐碱等。

这些环境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水杨酸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使其更好地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

研究表明,水杨酸可以调节植物的内源物质代谢,增加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此外,水杨酸还可以调节植物的根系结构和根毛发育,提高植物的吸水和养分吸收能力。

通过喷施水杨酸,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的抗旱、抗盐碱能力,增加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水杨酸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调节植物的开花时间和果实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水杨酸还可以用于病虫害的防治,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提高作物的抗旱、抗盐碱能力。

然而,水杨酸的使用也需要注意适量使用,避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白菜(Brassica rapa L.)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具有高营养价值和广泛的适应性。

在生长过程中,小白菜往往面临各种胁迫环境,其中盐胁迫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盐胁迫会导致植物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失调、渗透压增加、氧化应激加剧等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旨在深入了解外源水杨酸在植物抗盐胁迫中的作用机制。

具体目的包括:通过研究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探讨外源水杨酸在提高植物抗盐胁迫能力方面的潜力;分析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揭示外源水杨酸对植物生理机制的调控作用;探讨外源水杨酸在减轻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损伤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揭示外源水杨酸调控盐胁迫下植物生理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展望外源水杨酸的应用前景,为开发新的抗逆剂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基础。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明确,本研究可为小白菜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的生理调节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1.3 研究意义小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广泛栽培于全球各地。

盐胁迫是影响小白菜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受到了生理和生化的影响,导致生长受阻和产量下降。

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减轻盐胁迫对小白菜幼苗的伤害,提高其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 正文2.1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在盐胁迫环境下,小白菜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表现为植株高度矮小、叶片发黄、茎秆细弱等。

外源水杨酸的施用可以显著改善这种生长受阻的情况。

研究表明,外源水杨酸处理后,小白菜幼苗的株高增加,叶片颜色恢复正常,茎秆变得更加粗壮,整体生长状态明显得到改善。

这种改善生长状态的效果主要是由外源水杨酸调节植物内源激素的合成和运输而实现的。

外源水杨酸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素的合成,进而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从而增加植株的生长速率。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
盐胁迫是指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超过植物耐受的范围,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的一种环境压力。

近年来,研究表明外源水杨酸可以调节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耐受力。

本文旨在探讨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

研究表明,盐胁迫会导致小白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发黄、叶面积减小、根系发育受阻等现象。

外源水杨酸处理可以显著缓解盐胁迫对小白菜幼苗生长的负面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与盐胁迫处理组相比,外源水杨酸处理组的小白菜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表面积增大,根系生长促进。

外源水杨酸处理还可以提高幼苗的生物量,增强其对盐胁迫的耐受性。

通过进一步研究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机制,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外源水杨酸处理可以增加幼苗内源激素的合成和调节。

实验结果显示,水杨酸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幼苗的生长素含量,促进幼苗的生长和营养吸收。

外源水杨酸处理可以增加幼苗的抗氧化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水杨酸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氧化物的积累,从而减轻盐胁迫对细胞膜的损伤。

外源水杨酸处理还可以调节幼苗的离子平衡。

实验结果显示,水杨酸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幼苗叶片和根系中的盐分含量,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

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外源水杨酸可以显著缓解盐胁迫对小白菜幼苗生长的负面影响,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抗逆能力。

其机制主要包括增加内源激素的合成和调节,提高抗氧化能力,调节离子平衡等。

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了解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并为植物的耐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盐胁迫是指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环境压力。

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外源水杨酸是一种植物内源信号分子,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响应的功能。

本文旨在研究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

实验选取生长良好的小白菜幼苗进行处理,在培养皿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分为对照组和盐胁迫组。

对照组接种在含有基本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盐胁迫组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的培养皿中,浓度分别为100 mM和200 mM。

对于外源水杨酸处理组,将一部分幼苗接种于含有外源水杨酸的盐胁迫培养基中,浓度为100 µM和200 µM。

接种后,将幼苗放置于恒温恒湿的培养箱中,光照强度为5000 lx,光周期为16 h/8 h(光照/黑暗)。

培养7天后,测量各处理组的根长、茎长、叶片数、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盐胁迫显著抑制了小白菜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对照组的幼苗根长、茎长和叶片数明显高于盐胁迫组。

在盐胁迫组中,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幼苗的生长指标逐渐降低。

在外源水杨酸处理组中,幼苗的生长状况有所改善。

外源水杨酸处理组的幼苗根长、茎长和叶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尤其是在100 µM外源水杨酸处理组中,幼苗的生长指标甚至高于对照组。

这表明外源水杨酸能够缓解盐胁迫对小白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进一步研究发现,盐胁迫引起了小白菜幼苗根系的氧化应激和离子平衡失调。

在盐胁迫组中,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例显著降低,表明光合作用受到了抑制。

盐胁迫还导致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说明氧化应激水平增加。

而在外源水杨酸处理组中,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例明显高于盐胁迫组,SOD和POD活性也相对降低,丙二醛含量显著减少,表明外源水杨酸能够减轻盐胁迫对小白菜幼苗氧化应激的影响。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

通过测定生理生化参数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外源水杨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胁迫对小白菜幼苗的生理损害,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状况。

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在缓解盐胁迫下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这些发现对于探索植物应对胁迫的生理机制,提高农作物抗逆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外源水杨酸、盐胁迫、小白菜幼苗、生理、生化、参数、缓解、保护、促进、作用机制、理论依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白菜(Brassica rapa)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

盐胁迫是一种常见的逆境环境因子,会严重影响小白菜的生长和产量。

盐胁迫会导致植物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失调,产生氧化胁迫、膜透性增加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等不良生理生化效应,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水杨酸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已被证实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外源水杨酸对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生理反应机制逐渐受到关注。

一些研究表明,外源水杨酸可以增强植物对逆境环境的耐受性,减轻逆境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

鉴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究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以期为解决盐胁迫对作物生长的负面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通过分析外源水杨酸的作用机制以及盐胁迫对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探讨外源水杨酸在缓解盐胁迫下的生理损害方面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植物逆境胁迫应对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外源水杨酸在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以及水杨酸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状况的调节作用。

通过研究目的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外源水杨酸在植物抗盐胁迫机制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揭示水杨酸的生物功能和调控网络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研究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理的影响,可以为植物耐盐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从而有效提高植物在盐胁迫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率,为解决盐碱地的改良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水杨酸与蔬菜作物抗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水杨酸与蔬菜作物抗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时 出现坏 死病 斑 , 即过敏 反 应 ( HR) 由此 引 起非 感染 ;
N A、 B G sE h S 其 次 是 E R、 莉 酸 、 胺 A A A、 A 、 t 、A, B 茉 多 等 对 于这 些 植 物生 长 调 节 剂 在蔬 菜 抵御 逆境 胁 迫 中所发 生 的作 用及 作 用机 制 .已经 有很 多研 究报 道 . 并 取 得 了 较 大 的进 展 。本 文 就水 杨 酸 (ai l cd S l yi a i, c c 简 称 S 在蔬 菜抗 逆性 上 的应 用进 行 综 述 . A) 为深 入研 究水杨 酸对 提 高蔬 菜 作物抗 性 提供 参考
Ke o d :l t rwhsbt c ;a cl c (A ;n i n na seseia c ; i aers t c ; o l ac ; et yw rs Pa o t s n eS lyi ai S )E v ometlt srs t eD s s ia eC l t e ne H a ng u a i c d r r s n e e sn dor
4 0 1 ia) 0 7 6 Chn
Ab t a t T es l y i c d p a sa o a t oe i ln sd s a e r ssa c . c n e e r h s o dt a t a n a c h sr c : h ai l a i l y n i c c mp r n l p a t ie s e itn e Re e t s a c h we h t ne h n et e t r n r ic r ssa c f ln sa a n te v rn na t se ,s c sc l , e t,s l ,d o g t o o ea d h a y me a S u i so A e itn e o a t g i s n io me t s e s s p l r u h a od h a a t r u h , z n n e v - t 1. t d e f S o n n i n n a t se r e iwe n o u g sin r u h r e e r h w r u r r . n ma ye vr me t l r s sa er ve da d s mes g e t s o r e s a c e ep t wa d o se o f ft r o 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u ft e I du to fS lc lc a i n Re it n e t dy o h n c i n o a iyi cd o ssa c
t wn ide i a sc a o Do y M l w n Br s i a c mpe ti s c i e i srs s p. h n nss L.
5 土 样 ) 每盆 5株 。待 幼 苗第 2片 真 叶初 展 时 , ,
进行 诱导 处理 。
13 试验 方法 .
标的测定 每个处理均重复 3次 , 结果取平均值 。 数据 统计 分析 采用 D S数据 处理 系统 。 P
13 1 S .. A诱 导 小 白菜对 霜霉病 产 生抗性 的最 佳 浓
究 表 明¨ 2 , 源 s 可 诱 导 多 种 植 物 对 真 菌 、 I 外 A 细
字花 科蔬 菜 均易 感染 此病 , 如不 及 时严 加 防治 , 常给
菌 、 毒 的抗 性 。但 外 源 S 病 A诱 导 小 白菜 抗 霜 霉 病 的作 用未见 报 道 。S D有 清 除超 氧 阴离 子 的作 用 ; O
ai, A ) 研 究 了 s cd S , A小 白菜对霜霉病 的抗性诱 导, 并对经 S A诱导后 小白菜植株体 内相 关酶 活性进行 了研 究。结 果发现 , 0 2 20mm l L 的浓度 范围内, 在 . . o ・ 随着 S A浓度 的增加 ,A的诱导 防治效果先增后 减 ,. m l・ s 1 0m o L
I 3 C m 6 .O
幼苗霜霉病抗性的影 响, 期望通 过 S A的应用而减
少农药在小 白菜中的施用。
第 4期
徐芬芬 , : 酸诱导 小白菜抗 霜霉病的作用研究 等 水杨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供 试材 料 .
子 囊萌 发 ; 2级—— 有 较 严 重 的病 症 , 死 斑 直 径 1 坏
Abta t T i pp rs de eid ci f a cl c ( a cl c , A)o ei ac o n s c r hs a e u i t u t no l y cai S l y cai S t dh n o Si i d i i d nrs t et dw y sn o
c n e tai n 1 0 o c n r to . . mmo l・L~ c nc n r t n wa h pt l c n e ta in o n u e e it n e Th o e ta i s t e o i o c n r to f i d c d r ssa c . o ma e
水 杨 酸 诱 导 小 白菜 抗 霜 霉 病 的 作 用 研 究
徐芬 芬 , 爱斌 , 国卫 , 王 林 徐金 仁
( 上饶师范学 院生命科学学 院 , 江西 上饶 34 0 ) 30 1
摘 要 以 小 白 菜 ( rsc a ps isp cies . 为 材 料 , 用 叶 面 喷 洒 的 方 法 施 用 不 同浓 度 水 杨 酸 ( acl B as acm ets s.hnni L ) i r s 采 S lyi i c
浓度 为诱 导抗 性最适浓度。经 s A诱导后 , 白菜植株 体 内 S D、 O 小 O P D和 P O等酶 活性也 明显增 强。 P 关键词 小 白菜 ; 水杨 酸 ; 霜霉病 ; 抗性诱导
中图分类号 :4 2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6— 6 0 2 1 )4— o 8一 3 10 9 9 (0 10 0 3 o
mid w n h eae nz me ci iisi a c iby me h d fl a pry n . e r s hss o d t a l e a d t e r lt d e y s a tv t n p k ho t o so e f s a i g Th e u h we h t e
不 滴下 。2 4 h后 将 1 0X1 - mL 孢 子 悬 浮 液 . 0  ̄/
均匀 喷洒 在 叶面上 , 接种 量 为 每片 叶 1 2 L 接 5— 0 ,
种后在 2 黑暗保湿 2 后正常管理。每处理设 5 4h 3 次重复 , 每重复 3 盆。于第 8 天选取第一 、 二片真 叶调查发病情况( 标准见 14 。 . ) 13 2 S . . A诱 导 小 白菜抗霜 霉病 的抗 性相 关酶 活性
t oe o e itnc o d wn l e wa n r a e n e r a e n t a e o 2 ~2. mo he r ] fr ssa e t o y mid w si c e s d a d d c e s d i her ng f0. 0m l・L 一
S OD.P n P ci i e fp k h ip a t e e s n f a t n a c d a tri d c d b A. OD a d P 0 a t t s o a c o ln s w r i i c nl e h n e f n u e y S vi g i y e Ke r s P k h i A;d wn l e y wo d a c o ;S o y mi w;i d ci n o e i a c d n u t fr ss n e o t
‘ 上海 夏冬青 ’ 。
12 材料培 养 .
小部分组织退绿 , 病斑上有大量孢囊梗及 孢子囊 ; 5 级—— 病 斑周 围大 部 分组 织 退 绿 , 斑 上 有 大 量 孢 病 囊梗及孢子囊。根据调查结果计算 出病情指数 , 再
根 据病 情 指数计 算 出 防效 , 算公 式如 下 : 计
对照病情指数 × 0 % 10
15 相关 酶活 性的 测定 . 超氧化物歧化酶(O )测定采用 N T法 ; SD B 过氧 化物酶 (O ) P D 活性测 定采 用愈创 木酚 法 ; 多酚 氧化
酶 ( P 潘 眭测定均参照李 合生 H 的方法 。以上 各指 P O)
盘中, 待幼苗第一 片真叶初展时 , 选取大小一致 、 健 壮 的小 苗移 至直 径 为 2 m 的塑 料 盆 中 ( 盆 填装 5c 每
测定 小 白菜 培养 方 法 同 上 , 长 至 2片真 叶初 展 待
时 , 行如 下处 理 : 1 2 1节 中最 佳 浓 度 s 进 用 .. A喷 雾
情指数逐渐降低 , 诱导防治效果有所提高。在 02 1 .~. 0m o ・ 的范 围 内, ml L 随着 s A浓度 的增加 ,A 的诱 s 导防治作用逐渐增强, s 当 A浓度为 1 m l L . m o ・ 时, 0 诱导防效达到 7.9 , 13% 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 0 P> . 0) 1 。但 s A浓度在大于 10m o ・ 时 , . m l L 诱导防治效 果显 著 低 于 1 0 m o L 处 理 ( >0 0 ) . . m l・ P . 5 。1 0
X e fn, a gAii Ln Gu we , irn u F ne W n bn, i o iXuJn e
( eat n f i c ne S aga oma Cl g , hnro340 ,C ia D pr t f Si c , hnroN r l oee Saga 30 1 hn ) me o L e e l
病 情指 数 = ∑ ( 级 数 X该 病 级 数 植 株 数 ) 病 /
( 最高病 级 数 ×总植 株数 )×10 0 防效 ( )=( 照病情 指数 一处 理 病情 指 数 ) % 对 /
供 试 土壤 为 褐 土 , 自上 饶 市 农 科 所 试 验 田。 取
土壤经风干后粉碎过 3m m筛 , 备用。挑选 籽粒饱 满的小 白菜种子 , 消毒后播于以蛭石为基质 的育苗
菜的品质 , 因此寻找提高小 白菜对霜霉病抗性 的方
法成 为 目前 重要 的课 题 。 水 杨酸 (A) 植 物 体 内 自身 合 成 的一 种 类 似 S 是
收稿 日期 :00—1 0 2 1 2—1 基金项 目: 江西省教育厅 2 1 0 0年度科技项 目( J12 5 ; G J0 5 ) 上 饶师范学 院 2 1 0 0年科技项 目( 0 09 。 2 10 ) 作者简介 : 芬 (98 , , 西奉 新人 , 士 , 徐芬 17 一) 女 江 硕 主要 从 事植 物 逆 境 生 理 研 究 。E —m i f l7 7 al f m 85@ :x y

霜霉病 的病 原是寄生霜霉菌 或称芸苔 霜霉菌 [ eoo oap rs i P r. r ] 属 于 鞭 毛菌 的 P rn s r aaic p t a( es )F. , 种 真 菌 。大 白菜 、 白菜 、 菜 、 菜 及 萝 卜 十 小 椰 芥 等
植物激素的酚类化合物 , 能诱导一些 防御基 因的表 达 , 活植 物过 敏 反 应 和 系 统 获得 性 抗 性 。大 量 研 激
度测定
待幼苗第 2 片真叶初展时,Fra bibliotek先分别用 02 .、
2 结果与分析
21 S . A诱导 小 白菜抗 霜霉 病最 佳浓 度的 测定 从表 1 可看 出 , 同浓 度 的水杨 酸对小 白菜植 株 不
的诱 导防治效果不 同, 随着诱导 浓度的增大 , 白菜病 小
05 08 10 15 2 0m o ・ 水杨 酸 叶面 喷 雾 . 、. 、. 、. 、. m l L 叶片 , 叶面 、 叶背均 匀 喷施 , 照 喷等量 清水 , 足但 对 量
m lL mo ・ 浓度为诱 导处理最适浓度 。
表 1 S A诱 导 小 白菜 抗 霜 霉 病 的 最 佳 浓 度
叶片 , 照 喷 等 量 清 水 ,4 h后 将 1 0×1 个 / 对 2 . 0 mL 孢子 悬 浮液均 匀 喷洒在 叶 面上 , 种 量 为每 片 接 叶 l 2 L 5~ O 。分 别 于 接 种 前 ( ) 接 种 后 1 0h 和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