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五化”安全管理体系打造本质安全矿井

合集下载

纵谈我国煤炭企业当今发展新趋势、新模式、新特点

纵谈我国煤炭企业当今发展新趋势、新模式、新特点

纵谈我国煤炭企业当今发展新趋势、新模式、新特点近几年,得益于国家宏观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口向和拉动,得益于国家新出台一系列煤炭工业发展方针、政策的引导,得益于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推动,特别是得益于市场机制的重大作用,我国煤炭行业进入了快速、全新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此种形势下,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新亮点、新态势 , 概括起来讲,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呈现出“四大趋势”、“五化模式”、“六个特点”。

研究、了解和把握这些新趋势、新模式和新特点,对于煤炭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准确为自己选向定位、与时俱进、顺势发展 , 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一、“四大趋势”,即大重组、大整合、大变革、大发展趋势一,大重组。

煤炭企业的大重组主要求现在大集团的重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内外煤炭企业正向着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目前,世界十大煤炭公司煤灰产量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

在国内,为扭转煤炭产业集中度低、管理分割、经营分散、企止规模小、整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近几年、在中央提出加快培育煤炭大集团的决策推动下,各主要产省、区纷纷行动、神华集团快速扩张重组,煤灰产量已在全国第一个突破年产亿吨大关,去年产量达到1.4968 亿吨;山西省已成功组建了山西焦煤集团、大同煤矿集团 (去年产量突破1亿吨);宁夏将全自治区四家煤炭企业整合重组成立了宁夏煤业集团,现今又被神华所收购兼并;河南省从整合资源入手,分三大步整合重组全省煤炭企业;黑龙江省采纳剥离式重组方式,去年四家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重组为龙煤矿业(集团);河北省将邢台、邯郸、井径三个局加张家口矿区重组成立河北金能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陕西省、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等地也加快或将要加快推进组建煤炭大集团。

这种重组煤炭大集团的趋势还在继续深化和加快,照此下去,中国将涌现一批年产过亿吨和年产5000万吨左右的大型煤炭集团,届时,中国煤炭市场竞争主体将形成大型化、集中化和高质化的新局面。

推荐-构建“五化”安全管理体系

推荐-构建“五化”安全管理体系

构建“五化”安全管理体系,打造本质安全矿井余吾煤业公司自投产以来,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逐渐形成了以“规范化管理、程序化检修、表格化控制、标准化作业、和谐化生活”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起高瓦斯复杂地质条件下集约高效安全生产模式,实现了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集约高效发展。

1、规范化管理。

就是把管理内容制定成层次不同的规范,实现管理的流程化。

管理的实质就是执行规范、落实规范和不断完善规范的过程。

规范化管理使各部门、各单位工作目标、任务和程序更加明确。

即使管理人员发生变化,但各项工作仍会高效运转,而不会进入简单的重复阶段。

2、程序化检修。

检修到位是发挥现代化生产装备的前提,实现程序化检修,就是把检修内容编制成程序,作业人员严格按程序化的程序、内容和标准进行检修作业,从而把作业人员的随意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围。

通过程序化检修,不仅保证检修作业像电脑程序一样快捷准确,而且要确保检修作业过程的安全。

3、表格化控制。

表格化控制是规范化管理和程序化检修的具体操作体现,是程序化检修的延伸和拓展,是程序和规范的实物载体。

表格化控制覆盖到所有工作单元,各工作单元通过一张表格,实现工作程序和规范管理的现场确认。

4、标准化作业。

标准化作业是以控制人的行为为主的管理方法,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标准化包括作业程序标准化、动作标准化和工作质量标准化。

标准化作业,就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确保现场的安全生产环境。

5、和谐化生活。

这里指广义的生活,包括工作、学习和业余生活。

岗位不同,工种不同,能力不同,但享有平等工作、和谐沟通的权利相同。

在对立、矛盾中建立统一。

实现人性化工作氛围,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一、“五化”安全管理体系意义“五化”管理是余吾煤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实践的结晶。

“五化”既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互相支撑,为同类型高瓦斯复杂地质条件下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一种借鉴模式。

“五化”各有侧重点。

规范化管理侧重于管理层面;程序化检修侧重于设备层面;标准化作业侧重于操作层面;表格化控制侧重于流程控制;和谐化生活侧重于员工的整体素质。

2024年本质安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三篇)

2024年本质安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三篇)

2024年本质安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煤矿作为一个高危行业,由于生产环境的特殊性、条件多变性和不可知性,发生事故的机率较高,安全工作历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珍惜生命,追求企业的本质安全已成为广大职工的迫切愿望。

因此,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崭新理念和九九归一的必然选择,创建本质安全企业势在必行。

什么是本质安全不论对煤矿企业的管理者,还是对广大职工而言,"本质安全"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

其来源是从《煤矿安全规程》对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解释演绎扩展而来,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崭新理念,属安全管理上高层次的文化范畴。

美国学者的一部理论专著《可靠性工程》,说的就是系统的可靠性,它指的就是从大系统到子系统到元件的可靠性。

而我们所说的"本质安全",其实是指安全管理理念的变化。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煤矿企业属于高危险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把事故降低到最低甚至实现零事故,从而得出结论:煤矿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这就是"本质安全"。

其基本特征: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

不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安全;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

不论在动态过程中,还是静态过程中,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况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四是制度规范、管理科学。

杜绝管理失误,煤矿生产中实现零缺陷、零事故,从而基本形成无灾可救、无险可抢,无事故发生的格局,在人们心中打印出煤矿企业就是安全型企业的全社会共识,进而改变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职工家属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焦虑和关注。

因此,煤矿实现本质安全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工作实施方案标题:本质安全型矿井工作实施方案一、引言本实施方案旨在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提高矿井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矿井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促进矿井的可持续发展。

本方案包括矿井管理体制的建立、安全生产标准的制定、安全设备设施的配置以及培训教育的开展等方面。

二、矿井管理体制建立1. 设立专门的矿井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矿井的安全生产、安全监管及事故应急救援等工作。

2. 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明确矿井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人员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有人负责。

3. 加强矿井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其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安全生产标准制定1. 制定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安全生产标准,包括矿井开采、通风、瓦斯、火灾防治、排水等方面的要求。

2. 定期检查和评估矿井的安全生产标准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矿井工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四、安全设备设施配置1. 配备先进、可靠的矿井安全监测设备,包括瓦斯检测仪、通风风量监测仪、火灾报警系统等,及时发现矿井内的安全隐患,确保矿井工作环境的安全。

2.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包括救生器材、矿井应急通讯设备等,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效率。

3. 组织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五、培训教育开展1.开展矿工安全教育培训,为矿工提供安全技能培训和操作规程培训,增强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

2.组织模拟演练和实际应急演练,考验矿工在危急情况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应急救援预案。

3.定期举办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和宣传活动,提高矿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矿井监督检查与评估1.加强对矿井的监督检查和评估,严格执行矿井建设、运营和封闭等各个阶段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2.建立矿井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开展矿井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事故的发生。

3.通过不定期的矿井安全评估,对矿井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为矿井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构建五化安全管理体系,打造本质安全矿井

构建五化安全管理体系,打造本质安全矿井

构建五化安全管理体系,打造本质安全矿井引言矿山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危险的行业,矿井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矿业企业应该重视安全工作,构建五化安全管理体系,打造本质安全矿井。

五化安全管理体系五化安全管理体系是指矿山企业以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可控的、持续的管理手段,构建起来的保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管理体系。

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管理规范化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从管理上对安全隐患进行掌控和管控。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企业还要建立安全管理评估制度,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2.技术先进化企业应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例如,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重点区域的作业进行监控,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各工作面进行布局设计。

利用无人机技术对矿井进行全面巡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防护人性化企业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保护设施,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服、呼吸器等。

在高风险区域增加安全警示标志,切实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自觉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4.应急机制化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对可能的安全事故进行防范和处理。

在应急预案中,明确员工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和处理事故。

同时,要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5.文化浸润化企业要形成安全文化,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员工增强安全意识,除了加强安全培训之外,还需要通过互联网举办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安全公益活动等,让安全文化浸润进员工的日常生活。

打造本质安全矿井构建五化安全管理体系是打造本质安全矿井的重要举措。

本质安全矿井是指在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条件下,尽可能地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

打造本质安全矿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对矿山相关安全知识的讲解,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煤矿质量标准化总结

煤矿质量标准化总结

煤矿质量标准化总结集团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汇报材料二〇一一年九月集团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攻坚战的纵深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安全生产环境显然改善,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高度重视,纵深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攻坚战集团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进一步确立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基础地位。

〔一〕统一思想,提升熟悉。

2009年,国家局《关于深入持久展开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看法》下发后,集团再次掀起了大搞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热潮。

几年来,我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做到“要安全、先达标〞,强化自觉抓质量、保安全、求生存、图发展的战略意识。

我们树立了这样一个理念:为矿井的本质安全抓安全质量标准化,为矿井的长治久安抓安全质量标准化,为给职工创造一个合格的工作环境抓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抓安全质量标准化。

这些观念确实立,为广泛、深入、持久地展开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完善了集团公司、各煤炭生产子公司、生产矿井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组,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切块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规定上到集团公司总经理,下到区队长的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面负责。

同时明确各级部门的责任,规定各级安全生产部门是综合检查和考核的主管部门,各专业职能部门负责考核、检查、指导本专业的标准化工作。

从而形成了从企业负责人到职工层层负责的标准化责任体系,为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提供了组织确保。

〔三〕统筹规划,限期达标。

集团公司研究制定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目标,针对各生产矿井的自然条件、生产装备、技术水平的不同,认真谋划,细致安排,把目标层层量化分解,把量化分解的目标层层落实到了矿井、区队、班组和个人,使标准化工作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

石油钻探公司“五化”精细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石油钻探公司“五化”精细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石油钻探公司“五化”精细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石油钻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精密设备来进行。

对于石油钻探公司来说,要想在这个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

近年来,一些石油钻探公司在精细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五化”精细管理的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围绕“五化”精细管理这一主题,对石油钻探公司的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一、“五化”精细管理的内涵“五化”指的是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

这五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构成了一种完整的管理理念和体系。

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控制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智能化是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设备和系统的智能化操作和管理;网络化是指构建一个信息共享和协作的网络系统;数字化是指将管理和生产过程转化为数字形式,实现数字化管理和生产。

“五化”精细管理的本质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石油钻探公司的实践中,要想实现“五化”精细管理,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

二、信息化在石油钻探公司的应用信息化是“五化”精细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在石油钻探公司中,信息化主要包括油田信息管理、勘探信息管理、生产信息管理和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等方面。

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可以实现油田资源和勘探信息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还能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中,石油钻探公司需要进行系统集成和优化,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这需要对公司的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设计,确定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技术要求,并进行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盛泉矿业“五环五步五化”隐患整治精细化管理体系

盛泉矿业“五环五步五化”隐患整治精细化管理体系

盛泉矿业“五环五步五化”隐患整治精细化管理体系2012年底,公司安全办公会提出了“以隐患排查治理指导安全生产”的安全工作思路,为将这一思路贯彻到安全生产的实际,我们在“三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五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基础上,把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隐患整治,形成了“五环五步五化”隐患整治精细化管理体系。

一、“五环五步五化”隐患整治精细化管理体系介绍从岗位隐患排查、班组隐患排查、区队隐患排查、专业隐患排查到矿井隐患排查,每一个层次从发现隐患、落实责任、整改隐患到考核闭合的过程都是一个完整的闭合循环,称之为“五环”;,每一个循环都包含排查、整理、整改、复查、考核等五个不同的步骤,称之为“五步”;着力从责任落实精细化、现场管理精细化、行为规范精细化、监督检查精细化、考核奖惩精细化等五个方面,最大化的减少隐患,称之为“五化”,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的“五环五步五化”隐患整治精细化管理体系。

随着安全生产的推进,所有的循环周而复始地运行,不断地解决新问题、排除新隐患,以岗位安全保班组安全、以班组安全保区队安全、以区队安全保专业安全、以专业安全保矿井安全,实现了矿井整体系统的本质安全,推动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上升。

二、建立“五环五步五化”隐患整治精细化管理体系(一)如何全面细致的排查隐患,抓好五个环节。

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消除隐患,所有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发现的隐患能够及时消除,安全生产才有保障。

我们从加强人的安全行为控制入手,把隐患排查治理拓展到每一个岗位职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建立完善岗位隐患排查、班组隐患排查、区队隐患排查、专业隐患排查、矿井隐患排查五个层次的隐患整治体系。

一是岗位隐患排查。

岗位工到达现场投入正式工作前,利用岗前五分钟,查看一下现场工作范围内是否有不安全因素或不安全隐患;静想一下班前会的内容和有无遗忘的安全工作事宜;背诵一下本岗位的操作要领(安全警句)、工作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

二是班组隐患排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