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认识
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

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事故的高度重视,煤矿安全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及群众共同关心的焦点。
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矿井安全理念,越来越受到煤矿企业和行业界的重视和推崇。
一、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概念和原理: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是指在全过程中,遵循安全生产的原则和要求,从矿井的设计、构建、装备、运行等方面,实现对矿井自身的安全的保障,从而达到安全、可靠、长久的目的。
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原理是可控性和安全性。
矿井建设应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和新工艺等,最大程度地保证矿井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建设过程中以预防为主,通过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强化安全培训、加强设备维护等各方面措施来确保矿井的安全。
二、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主要内容:(一)建设安全技术体系:通过建设较为先进的安全技术体系,实现对煤矿本身的安全的管理和监控,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持续改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减少因管理不当造成的事故风险,促进矿井的安全和稳定。
(三)通过现代化装备的应用,提高矿井可控性: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矿井的可控性和运行的正常稳定性,确保矿井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四)全面推行安全培训:消除人为失误因素,全面推行安全教育,加强矿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矿井生产与安全的良性互动。
三、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实现方式:(一)坚定的安全理念:矿井企业必须始终坚定安全为本的理念,把安全放在首位。
(二)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有效的防范煤矿安全风险,保证矿井安全稳定生产。
(三)高效的安全技术装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矿井的可控性和运行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矿工安全培训:加强矿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矿井工人的安全意识,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优势:(一)降低煤矿安全事故风险: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注重规范管理和科技装备的引进,能明显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风险。
浅谈如何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

浅谈如何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摘要:近年来,虽然通过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但未形成安全长效机制,本质安全型煤矿创建措施不得力,通过对煤矿安全生产调查分析,提出了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重要措施。
关键词:煤矿;本质安全;创建;措施本质安全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这个范畴最初是由安全型电气设备的概念延伸而来的,是安全管理的创新理念。
当时是指一项新设计的不打火花、不会引起瓦斯爆炸的电气开关,称之为煤矿矿用本质安全电器开关。
之后,很快地传播开来,并作为煤矿行业设计各种产品的一种指标,也成为各种运作程序和管理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在煤炭行业范围内提出“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一方面,强调严格按制度管理,依法依规从严治矿;另一方面,是注重人性化管理,强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开展本质安全文化建设。
当前,在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中存在问题主要有:一、重治标轻治本。
抓安全工作往往习惯于搞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不深入、不细致、不扎实,只重视治标、轻视治本。
有的则出现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顾此失彼的现象,结果是“按下葫芦泛起瓢”。
还有的基层单位抓安全时紧时松,安全状况不好时风风火火,安全状况稍有好转就麻痹大意,缺乏对安全生产经营长期而有效的管理。
二、重形式轻实用。
虽然经常嘴上念念不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但口头强调得多,细致工作做得少;开会部署得多,检查落实得少。
尤其是习惯于坐在办公室打电话、听汇报,表面看似整天忙忙碌碌,实际安全生产状况变化不大。
三、重静态轻动态。
有些管理者喜欢坐而论道、热衷于就事论事,没有从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出发。
而应从宏观上分析,于细微处下手,并综合分析归纳,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而又实际有效有可操作性的安全体系。
四、重事后轻事前。
抱有一种盲目、侥幸心理,往往在未出事故时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一有事故才会想起“亡羊补牢”。
并有一些基层单位只重视对事故个案的处罚,忽视事故前的预防控制,没有从源头上预防、从本质安全抓起,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手段。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思考和建议

a cde t n o rco ty a d u de sa i g c n e t fc n tu tn se ta aey mi e we l a d p o os d s g e to fc n tu tn c i n si u un r n n rtnd n o t n so o sr c ig e s n ils f t n l , n r p e u g sin o o sr c ig
Po e i n g e to n Co t u tn n r sc S f t i e nd rng a d Su g s i n o ns r c i g I t ii a e y M n
S a g Gu b a h n o io
( hn u h i n ry C ., t., h i 1 0 0 C ia S e h a Wu a eg o Ld Wu a 0 2, hn ) E 5
2 本 质 安 全 型 矿 井 的提 出
“ 质 安 全 ” 词 源 于 按 爆 炸 性 气 体 环 境 用 电 本 ~ 气 设 备 ( B 3 3 . — 2 0 标 准 生 产 , 供 煤 矿 井 G 8 6 1 o 0) 专
故起数 总量 仍 然较 大 , 均 呈现 出下 降趋 势 ( 1 。 但 图 )
ni n c c e a usa n b e de e o m e t Th a ra l z d t e s g ii a c fi r sc s f t n o tuc i n ba e n f a u e fc a g y l nd s t i a l v l p n . e p pe na y e h i n fc n e o i i a e y mi e c ns r t s d o e t r s o o l nt o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本质安全型矿井是指以预防事故发生为出发点和核心,通过优化矿井设计、采取工艺措施和管理方法,实现了煤矿生产系统和煤矿工作环境的本质安全,从而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本文将从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必要性和意义,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关键要素和策略,以及实施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必要性和意义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但由于煤矿事故时有发生,给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后果。
因此,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具有以下必要性和意义:1. 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可以从根本上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矿难对矿工的伤亡。
2. 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可以优化矿井设计和工艺措施,提高生产系统的安全性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3. 降低事故的经济损失。
煤矿事故不仅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的经济损失。
二、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关键要素和策略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需要从矿井的设计、工艺措施和管理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下为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关键要素和策略:1. 安全设计。
在矿井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合理布局矿井的通风系统、逃生通道、防火设施等,确保矿井的安全性能。
2. 安全设施。
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要完善安全设施,包括自动化监测系统、测气设备、安全报警系统等,以提前发现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3. 安全工艺。
矿井的工艺措施是保障煤矿安全的重要环节,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工艺措施,包括隧道支护技术、瓦斯抽采技术、防尘技术等,提高矿井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4. 安全管理。
矿井的安全管理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确保安全管理的落实。
2024年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煤矿安全生产(3篇)

2024年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煤矿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煤矿安全问题,2024年,我国将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以实现更加安全的煤矿生产。
本质安全型矿井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先进可靠的设备和可行的管理方法,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问题,使矿井具备自身防灾减灾能力的矿井。
在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加强煤矿安全管理能力。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矿井生产过程的监管和控制,提高矿井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矿井生产过程中风险的及时识别和控制。
其次,要推广应用先进的矿井安全技术和设备。
包括煤矿自动化监测系统、智能化设备和机械化作业设备等,以提高矿井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
同时,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需要加强煤矿安全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再次,要完善煤矿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对矿井内部的安全环境、地质构造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预警和处理煤矿事故隐患,做到事故风险可控可预防。
此外,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还需要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和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矿井安全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
同时,要加大对矿工的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的矿工休息制度和医疗保障机制,提高矿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安全意识。
最后,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
政府要加大对煤矿安全的投入力度,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煤矿开展全面性的安全检查和督导,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总之,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也是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4年,我国将致力于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通过加强煤矿安全管理能力、推广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完善煤矿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等措施,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性转变,为实现煤矿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探索与认识

本 质 安 全 管 理 的 重 点 是 对 危 险 源 的 管 理 ,对 其 辨 识 过 程 应 考 合 格 ;1 ) 作 面 布 置 、 格 尺 寸 不 合 理 ;1 ) 工 质 量 不 满 足 要 求 ; (2 工 规 (3 施
2 2 1人 员 的 不 安 全 因 素 ..
据 国 内 外 的 统 计 资 料 表 明 ,在 劳 动 生 产 过 程 中,8 % 以 上 的 事 0
故 是 由 于 人 的 不 安 全 行 为 造 成 的 , 日 本 学 者 在 18 年 统 计 中 指 出 。 90
日本 制 造 业 在 该 年 度 的 死 亡 人 数 为 16 6 0 1 2人 ,其 中 ,因 人 为 差 错 导 全 文 化 是 安 全 管 理 的 升 华 和 最 高 层 次 ,是 理 性 的 、 系 统 安 全 管 理 的 致 的 事 故 造 成 的 死 亡 人 数 约 占 9 % 。 美 国 安 全 工 程 师 海 因 里 希 基 础 ,是 一 个 深 层 次 的 人 因 工 程 ,充 分 体 现 了 以 人 为 本 的 现 代 管 理 4 ( I H rnih W H1 eir )在 13 c 9 1年 调 查 70 0起 工 业 伤 害 事 故 中 发 现 ,只 有 理 念 。 管 理 的 不 安 全 因 素 主 要 有 :() 织 结 构 不 合 理 ;() 织 机 构 50 1组 2组 2 的 事 故 超 出 人 的 能 力 所 预 防 的 范 围 ,是 不 可 预 防 的 ,而 占 总 数 不 完 善 ,机 构 职 责 不 清 ; ( )本 质 安 全 管 理 规 章 制 度 制 定 程 序 不 合 % 3 9 % 的 事 故 是 可 以 预 防 的 ,其 中 以 人 的 不 安 全 行 为 为 主 要 原 因 的 事 理 、 符 合 实 际 情 况 ;() 质 安 全 管 理 规 章 制 度 不 完 善 ;() 件 、 8 不 4本 5文 各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煤矿安全生产(三篇)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行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对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概念、构建方式、主要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对煤矿安全的影响。
一、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概念本质安全型矿井是指通过设计和管理措施,在不依赖于监控和事故应急救援手段的情况下,可以确保矿井安全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核心思想是在矿井设计和建设的早期阶段注重安全,通过控制和减少危害源,降低事故风险。
二、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构建方式1. 以人为本: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设计应考虑到人的因素,如人员疲劳、心理压力等,设置合理的工作环境和作业流程,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2. 风险评估:在矿井建设过程中对可能的危险源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事前控制:通过推行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矿井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各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存在的隐患。
4. 持续改进: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三、本质安全型矿井的主要技术措施1. 安全设计:在矿井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合理布局通风系统、水力系统等,确保矿井在运营过程中能够实现安全高效的工作状态。
2. 隐患治理:对矿井中发现的隐患,要及时进行治理,确保设备和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3. 事故预防: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手段,如安全监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预防事故的发生,提前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4. 人员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其能够正确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和事故。
5. 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安全规章制度、责任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确保矿井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四、本质安全型矿井对煤矿安全的影响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1. 提高煤矿安全性能:通过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可以减少事故频发的可能性,提高煤矿的安全性能和运行效率。
对创建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的几点思考

机械化水平 ,减少 生产 环节 和用 工人数 ,逐 步实 现 “ 人 无
则安 ” 。榆家梁煤矿无轨胶轮化辅助运输 的应用 、综采顺 槽
6 0 m一部胶带 机多点 驱动 技 术应 用 、全 国首个 自动化 采 40
是构建本质 型安全 矿井 的关键 ,榆 家梁煤 矿在 安全 宣传 培 训方 面首 先加强企业安全文 化建 设 ,广泛宣传 “ 爱生命 、 关 关 注健康 ” “ 、 只有 感悟 不 到 的隐 患 ,没 有 避免 不 了 的事
维普资讯
20 0 7年第 6期
煤
炭
工
程
对 创 建 本 质 安全 型 和 谐 矿 井 的几 点 思 考
司 震 ,鲍绥斌
(.神东煤炭分公 司安监局驻榆家梁煤矿 安监处 ,陕西 神木 7 9 1 ; 1 136 2 .神东煤 炭分公 司安监局 ,内蒙古 伊旗 0 70 ) 12 9
积极推行 “ 五思而后行 ” 的事故 预 防理念 ,即 “ 本人 做此 项工作有那 些风 险 ,不 知道不 去做 ;本人 是否具 备做 此项 工作 的技 能 ,不具 备不 去做 ;做 此项 工作 所处 的环境 是 否 安全 ,不 安全 不去 做 ;做 本项 工作 是否有 合适 的工具 ,不 适 当不去做 ;做本 项工作是否佩带 了合适 的个 人 防护 用品 , 不合适不 去做 ” ,对工作 中的每一 道工序进行风 险评估 ,对 其 中的风 险和后果进 行 描述 ,确 认现 有 的保护 措施 是否 齐 全 ,否则 必须 有可 靠 的附加措 施 。通 过进 行工 作风 险评 估 得 出每一道工 序的 风险 值 ,对风 险值 大 的工序 实行 重点 监
职业健康 风险 ,最 大 限度减 少安 全事故 和 职业病 发 生 ,逐 步实现 由传统 安全管理 向现代安全管 理的过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的认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对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认识0引言
煤矿行业是我国最危险的行业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煤矿企业发生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有所下降,但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企业相比,仍然是触目惊心,所以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迫在眉睫。
神华宁煤集团提出用3-5年的时间创建“五型企业”(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其中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五型”之首,本质安全从根本上抓住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机制,创新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理念,是抑制各类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
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是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煤矿安全生产不单纯只是人员、装备、环境、管理、技术等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各种因素相互牵连的组合体。
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建立健全一套动态的人、机、环境、制度、管理和谐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人的本质安全、物的本质安全、系统的本质安全和制度规范、管理科学,以减少和消除伤亡事故。
1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内涵
本质安全这一概念最初用于区别煤矿电气、仪器设备的隔爆构造设计。
若将其内涵扩大,将人、装备、作业环境上升到本质安全范畴内,就形成了全新的本质安全理念。
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它是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核心。
二是物装备、设施、原材料等的本质安全。
三是系统工作环境的本质安全,煤矿有提升、运输、通风、压风、排水、供电等主要系统及分枝的单元系统,这些系统本身应该没有隐患或缺陷,且有良好的配合。
四是管理体系的本质安全,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
狭义上的本质安全是指实现了人的本质安全、物(设备系统)的本质安全等。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本质安全型矿井是通过追求人、机和环境的安全和谐统一,最终实现管理无漏洞、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人员无“三违”、安全无事故的恒久性安全目标。
广义上的本质安全,则是将上述人、物、环境、管理等诸多要素的本质安全有机地融合起来组成的集合体,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是生产过程中诸多要素的最佳集合。
2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途径
2.1推行质量标准化作业,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煤炭企业的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形象工程,也是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的
重要内容和根本途径。
其实质在于规范质量标准,强化质量管理,完善安全保护,有效遏止重特大事故,使安全生产建立在可靠的工程质量、设备运行质量和工作质量基础之上。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打造一个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
质量标准化,是企业顺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之举。
我们应结合矿井实际,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
首先,从人的行为标准化入手,制定各工种、各岗位操作标准,在班组中开展了作业规程标准化、生产工艺标准化,生产装备现代化、安全设施标准化、作业环境人性化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明星班组”创建活动,在全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质量标准化成为职工潜意识的自觉行为。
其次,对装备、设施进行标准化管理。
建立严格的矿井设备检测制度,加大对设备安全运行实时监测,消灭电气设备和器材失爆,确保安全运转。
最后,对生产环境进行标准化整治,使职工的工作环境保持安全状况。
即在各工作面推行文明化、标准化、洁净化和有序化生产,实行人性化管理,陶冶职工的情操,凝聚职工的力量。
2.2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推进员工行为本质安全化当前矿业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职工的本质安全化应从以下2方面入手:①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针对现今煤炭企业的一线生产职工,大多是农民工、合同工、临时工,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的现状,应该采用集中培训、班前会学习、现场提问和到其他单位参观学习等形式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岗位及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更新员工知识,培养员工学习能力,提高员工素质。
注重提高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每位员工熟练掌握岗位操作基本知识,具有安全技能,具有专业岗位知识,能遵守制度,能正确操作设备,明确辨识危险源、预防化解危险源、科学处置危险源,创造安全环境。
②严把领导干部选拔关:领导担负着安全管理的组织、指挥、执行、监督责任,干部违章指挥是造成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领导干部因素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能否真正建成本质安全型矿井。
对此,我矿在科、队、班干部任用上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对煤矿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作经历、接受培训等准入条件的规定,从德、能、勤、安、绩、廉6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使全矿各级干部都重视安全,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2.3先进的装备是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重要前提一个煤矿技术装备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矿井安全系数的高低。
设备、设施、安全系统应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当其发生故障时能自动消除故障部件
而同时启用备用部件或实现安全制动并发出警示,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保障煤矿现场的安全生产。
所以实现矿井生产系统完善与最优是本质安全的根本保证,新设备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本质安全的最佳手段。
2.4建立合理、高效运作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负责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治理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保障发展规划和新项目的安全“三同时”。
在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上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各级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和基层生产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进行完善,做到“一职一责”、“一岗一责”、责权明确具体。
3结束语
随着煤矿企业近年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煤矿安全监察力度的加大,煤矿实现本质安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但矿山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井下作业人员多、作业分散、自然条件恶劣、作业环境复杂、不安全因素多等特点,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我们仍需要结合安全生产实际,以构建数字化矿山、安全管理新模式为主线,进一步转变观念、优化环节、创优环境、精细管理,确保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围绕人、物、系统、管理四大要素,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只有经过长期的分阶段的努力和创新,本质安全型矿井最终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