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高温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农华杰 , 王跃 球 , 国军 , 王 王科 文 204) 00 1
文章 编号: 0 — 9 7 0 0 —0 7 0 1 2 15 ( 1) 0 7 ~ 3 0 2 14
中图分类号 :8 8 ¥2. 4
生长 因子 一I( F ) 胰 岛素 、 I —I 、 G 生长 激素 、 高血 胰 糖素等指标浓 度变化发现 ,在温 度适 中条件下让母 猪减少采食和在 高温 条件 下母猪采食量 降低所导致 的激素变化和 代谢变化 具有 共 同的特 点 ( I F 低 G —I 和胰 岛素 、 生长激素 和胰高血 糖素) 这些 变化 可 高 , 降低总代谢率 , 从而 减少体热 的产生 。 2 高温对哺乳母猪 生产性 能的影 响表现 高温环境下产房母猪 为应对环境温度 对 自身 的 影响 , 自主地通过减 少采食 量降低代谢产热 、 增加 呼 吸次数提高散热等方 式来调控体温 。采食量降低会 直接影响母猪泌乳量和体况 。F r r (0 2 提 到 a me 等 2 0 ) 的和许 多研究报道一样 ,高温环境 会使泌乳母猪 自 主 降低 采食量将 近 5 %,加剧 母猪体 重损 失程度 、 0 泌乳量减少使仔猪生 长率 降低 2 %一 5 延长母猪 0 2 %、 断奶后发情 间隔。 近年来母猪子 宫炎在集 约化猪场 的发 病率呈上 升趋势 , 尤其在夏天 高温季节 , 母猪 产后发病率 明显 升 高 ,有 的 猪 场 发 病 率 高 达 6 %以 上 。Se a a 0 vt n l O en l a ( 1) dh a v 等 2 0 报道 , 季 ( o 0 夏 环境 温 度 2 6℃以 上)母猪产后病理性恶露 和早期的子宫炎一 乳房 炎一 无乳综合征的发病率 比春 季 ( 环境温度 1 0℃~ 0℃) 2 高出 2 %,认为是高温环境会对 哺乳母猪 的免疫系 5 统有 一定影 响, 而使母猪产后疾病发 生率增加 。 进 3 高温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影响 的应对措 施 在高温环境下可采取相对应 措施来缓解 高温对 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如改变栏 舍环境条件来增 加体热的散发 、 通过改变饲粮 的营养成分减少代谢产 热、在炎热季节改变饲 喂管理来提高采食量等方式 。 可通过监控 母猪 的采食量、 生理指标 ( 直肠温度 、 呼吸 次数) 体重损失、 、 断奶后发情 间隔和仔猪 日增重 、 窝 增重 、 断奶 重等 指 标变 化 来 评估 改善 效 果 ( la s , i 2 0 ) 国内外许多报道 已经证实, 09 。 现有饲养 管理技术 均 能有效减轻高温环境对哺乳母猪生产性 能的影 响。 31 改变栏舍环境条件来增加散热减轻 热应 激 . 为降低环境温度 , 轻高温对猪 只的应激 , 减 使母 猪 的生产性 能及 生理指标趋于正常 ,改善栏舍环境 条件 的措施有 设计 良好 的栏 舍朝 向以避 免西 晒、 绿 收 稿 日期 :0 1 0 — 7 2 1-62 化生产 区、 栏舍顶棚安装 隔热泡沫 板、 安装水帘降温 作者 简介 : 华杰(9 9 ) 男, 农 17 一 , 广西南宁人 , 中级兽 医师 , 士, 硕 研 系统 、 正压通风或者在猪舍 内安装 电风扇、 风机等通 究方向为畜禽营养代谢 与 中毒病及动物临床 疾病分子生物学. E—mah ai. n @p z r o iHu JeNo g f e . m i t 风 降温设备 , 以降低栏舍温度 、 加猪 的散热 。当舍 增 现 代养 猪 生产 中哺 乳母 猪 的生产 水平 受 多种 因素 的影 响 ,如栏舍 环境 、 营养 、 养管 理 、 饲 品种 及 健康状况等 , 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 其 养猪业规模 化 集约化程度 的不断提高 ,环境温度对哺乳母猪 生产 性 能的影响 日趋严重 ,给当前养猪业造成很大 的经 济损 失。S— i r 等 (0 3 报道 , tPe e 2 0 ) r 在美 国, 母猪 因受 高温环境影 响给养 猪业造成 的经济损失每年达 1 3 . 1 亿美 元 , 若采取应对 措施可 降低 经济损 失 0 7亿美 . 9 元 。哺乳母猪理想 的环境温度 为 2 ℃~ 2℃( 《 1 2 据 猪 病 学》 8 第 版) 而在我 国北方每 年 7 8月份 和南方 , - 7 9月份 大部分地 区的气温 均在 3 - 0℃以上, 这使得 产房 内哺乳母猪常常处于高于其适温 区上 限的高温 环境 中,母猪 因无 功能性汗腺而不能通过蒸发 过程 有效 散热,而只 能通 过改变其 自身代谢活动或者 生 理机 能等方 式来调控体温 ,哺乳母猪若长 时间处 于 高温 环境 中则会给 自身 的生产 性能带 来负面 影 响。 因此 , 本文 根据 国 内外的报道及笔者 的工作体会 , 来 阐述 高温对 哺乳母猪 生‘ 产性能影响 的机制 、表现及 应对措施 , 为现 阶段的养 猪生产需要提供参考 。 1 高温对 哺乳母猪 生产 性能影响的机制 M br oe g等 (9 5 概述 了动 物 对环 境 热应 激 的 1 8) 调节方式 首先是行为性调节 ,如与地面 、墙壁接触 等 。如行 为性调节 不能缓解热应激状态 ,则进行 生 物性 调节 , 如减 少采食量降低体 内产 热 。R nu eu e ad a 等 (0 5 报 道 , 20 ) 当环境温 度高 于猪只 最适宜温 度 范 围上 限时 , 的产热大 于散热 , 猪 体温 升 高, 时猪需 此 要通过增加 呼吸次数来散热,或 通过减 少采食量从 而减少体热 的产 生来调节 体温平衡 。 有些 生物性调节 需要垂 体一 肾上腺轴 的作 用方 式 来 释放 肾上 腺 皮质 类 固醇 以应 对 环 境 热 应激 。 Ma yn等 (0 2 报 道 , 应激刺 激猪 的机体 , la o 20) 热 激活 了下 丘脑一 垂体一 肾上腺轴 , 从而促进 垂体分 泌促 肾 上腺皮质激素 ,使 肾上腺皮质激 素的合成和糖皮质 激素 的分泌增加 。因此 ,泌乳期母猪处 于高温 环境 下会改变其 内分泌功 能。F 瑚e 等 (0 2 论述很多 a r 20) 研究 中通过 了解哺乳母猪血液 中皮质 醇、胰 岛素样
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及管理要点

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及管理要点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和管理要点。
因为初生仔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后期的发展和生长,所以合理的管理措施对初生仔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以及管理要点,希望能够让养殖户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初生仔猪的管理技术。
一、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1. 体温调节能力差: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特别是出生后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寒冷的影响,导致体温下降,从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2. 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初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对病原菌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
初生仔猪还未能获得母猪体内的抗体,缺乏有效的免疫保护。
3. 对消化系统的依赖性高:初生仔猪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乳汁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
在最初的一周内,仔猪主要依赖母乳,需要保持足够的哺乳次数和母猪乳汁的充足供应。
4.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弱:由于出生后马上即要面临全新的环境,初生仔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压力,从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1. 保持温暖的环境:考虑到初生仔猪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养殖户需要确保仔猪出生后有一个温暖舒适的生长环境,可以通过提供保温灯或者加设保温设备来保持合适的温度。
2. 加强母猪的管理:母猪的健康状况对初生仔猪的发育至关重要。
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料配给和良好的饮水条件能够保证母猪产出健康的乳汁,从而保障初生仔猪的生长。
3. 提供合适的饲料:仔猪出生后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摄取足够的母乳来满足营养需求。
养殖户需要确保母猪产乳量充足,提供合适的饲料,增加母猪的产奶能力,并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来促进初生仔猪的生长发育。
4. 加强疾病防控:考虑到初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养殖户需要加强场内环境的消毒和杀菌工作,防止病原菌的感染。
对母猪和初生仔猪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增加其免疫力,保障仔猪的健康发育。
冬季饮用温水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晓, 覃后 枢
5 00 ) 30 4
文章编号:0 2 15 (0 80— 0 2 0 l0 — 9 720 )2 0 1 — 2
由于仔猪肠道 的结构和功 能还 未发育完善 , 冬 1 饲养管理 . 3 季哺乳仔猪饮 用冷水容易 引起 胃肠道 的冷 应激 , 严 本试验在同一栋产 房 内进行 , 母猪高床产仔 , 产 重影 响仔猪 的 生长性 能 ,给养 猪业 造成 巨大 的损 床 高 7 m, 0c 床面为铸铁漏 缝地板 。 舍实行 全进全 猪 失。我 国华北地 区冬季 比较寒冷 , 生产上 也 比较注 出的饲养 管理, 母猪产前一周进入产房 , 进猪前对产 意冬季仔猪 的保温 工作 , 而我 国华 南地区冬 季不是 房 舍进行彻底 消毒, 并清洗仔猪 自动料槽 , 试验组猪 非常寒冷, 冬季气温大多数集 中在 5c 1 二甚至 舍 安装好 多功能 3 二 0c , I I 7℃恒温 饮水器 。仔猪 5日龄补 更 低 , 这并 没有 引起猪 场管 理人 员 的重 视 , 然 料 , 而 仍 自由采食和饮水 , 仔猪 2 1日龄断奶 , 试猪 由专人 给 哺乳仔猪饮用冷 水 ,加重 了哺 乳仔猪 的冷应 激 , 饲 喂, 日常 的卫 生、 消毒 、 免疫 、 保健工作均按猪场操
司 提供 ) 给 的 3 供 7℃温 水 , 对照 组 哺 乳仔 猪 饮 用 水 温 度 5℃左 右 。 自来水 。每组设 5个重复 , 每个重 复有 8头哺乳仔 猪 ,通 过组 内寄养 的方 法来 实现 每头泌 乳母 猪 的 带仔平衡 。 1 仔猪教 槽断奶料 和泌乳母猪料 的营养水平 . 2 对 照组 和试 验组 的仔猪 教槽 断奶 料均 为广西 某饲料公司 生产 的全价配合饲料 ,其营养 水平为 : 消化能 1. M /g 水分 1. 粗蛋 白质 2 . 粗 38 J【, I 3 %, 0 1 %, 0 纤维 3 %, . 粗灰 分 8 %, 09 总磷 0 %, O . 钙 . O %, . 食盐 7 0 %, . 赖氨酸 1 %。对照组和试验组 的泌乳母猪料 4 . 4 也均为广西某饲 料公司生产 的全 价配合饲 料, 其营 1 4 7 l O 1 1 1 2 时 间, 3 6 9 2 d 养 水平为 : 消化能 1 . / , 分 1. 粗 蛋 白 42 MJ g 水 3 k 3 %, 0 图 1 试 验 期 的 环 境 温 度 变 化 质 1 . 粗 纤维 4 %, 8 %, 0 . 粗灰分 8 %, 0 %, 0 . 钙 . 总磷 0 9 2 饮 用温水对哺乳仔 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 0 %, . 食盐 0 %, 7 . 赖氨酸 1 %。 4 . 0 由表 1 可见 , 试验 组 比对 照组 日增 重多 3 . 9 4g 0 收 稿 日期 :0 8 0 — 9 20 - 2 1 0 5 , 重多 08 g 头均耗 料多 03 g 差异 . )增 0 .2k , . k, 4 作 者 简 介 : 小 荣 (9 3 , , 西 南 宁 人 , 师 , 攻 方 向 为 畜 覃 16 一) 男 广 讲 主 显著 。说 明饮用温水可 以明显地促 进哺乳仔猪1 月 5日, 在广 西大学动 物科 学技 术 2 结果与分析 学 院基地 实验猪 场选 取胎 次相 近 的带仔长 大泌 乳 21 试 验 期 间环 境 温 度 变化 . 母猪 1 0头和 初 生 体重 相 近 的杜 长 大三 元 杂种 仔 每天上 午 8时和 下午 5时各测 1 次环 境温度 , 猪1 共8 0窝 0头 , 母猪胎 次相 近 、 按 仔猪 初 生体 重 取平均值记为当天的环境温度 。 由图 1 以看 出, 可 试 相近 的原 则随机 分 为 2组 ,试验 组哺 乳仔猪 饮用 验期间气温基本在 5c 0c,少数几天低于 5c 。 二 1 二 I I 二 I 经 测 定 , 验 期 间对 照 组 仔猪 饮 用 水 温 比较 稳 定 , 试 饮 由多功能 3 7℃恒温 饮水 器 ( 由成 都某 畜牧有 限 公
猪群饲养中的环境温度要求

猪群饲养中的环境温度要求猪是重要的经济性畜牧种类之一,对于猪群饲养,环境温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合适的环境温度可以保证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本文将探讨猪群饲养中的环境温度要求,并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环境温度对猪的影响猪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其健康和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当环境温度偏高时,猪容易出现中暑、腹泻、食欲不振等问题。
而环境温度过低则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增加等情况。
因此,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的猪和环境条件来确定合适的环境温度。
二、不同阶段猪的环境温度要求1. 仔猪阶段:仔猪在初生阶段对环境温度的依赖性较高,通常要求环境温度在32-35摄氏度。
随着仔猪的生长,环境温度逐渐降低,到三周龄时可降至22-24摄氏度。
为了达到这样的环境温度,可以利用合适的加热设备和保温措施。
2. 生长猪阶段:生长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为宽松,适宜的环境温度一般为16-21摄氏度。
在干净、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饲养生长猪可以有效地降低罹患疾病的风险。
3. 产后母猪阶段:产后母猪需要特殊的环境温度来保障其产后恢复和乳猪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产后母猪要求环境温度在18-22摄氏度。
保持产房的适宜温度有助于提高产后母猪的生产性能。
三、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的方法1. 构建合适的饲养环境:确保猪舍的通风良好,排除积水和异味,保持舍内干燥清洁。
为了调节猪舍的温度,可以安装通风设备、加热设备和降温设备,以确保猪舍内的环境温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2. 合理安排猪舍空间:在猪舍内合理安排空间,确保猪的密度适宜。
过高的猪群密度会导致热量累积,增加猪的应激反应和感染疾病的风险。
3. 提供饮水和饲料:保证猪舍内有充足的饮水和优质的饲料。
适宜的饮水和饲料有助于猪的消化和保持体温的稳定。
4. 定期监测环境温度:通过安装温度监测设备,及时了解猪舍内的环境温度变化。
当环境温度偏离适宜范围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如增加或减少加热设备的使用。
肉猪养殖的适宜环境

促进生长
适宜的光照能够促进肉猪的新陈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 度。
增强免疫力
适当的光照能够增强肉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改善肉质
适当的光照能够改善肉猪的肉质,提高口感和营养价值。
不同生长阶段的光照需求
01
02
03
哺乳期
哺乳期肉猪需要较长时间 的光照,通常在18小时左 右,以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
06
卫生环境
保持栏舍清洁卫生
定期清理猪舍内的排 泄物和污物,保持舍 内干燥。
定期清洗猪舍的饮水 系统、食槽和其它饲 养用具,避免细菌滋 生。
每天至少清扫猪舍一 次,以清除灰尘、污 垢和细菌。
卫生环境对肉猪生长的影响
良好的卫生环境可以减少疾 病的发生,提高肉猪的存活
率。
清洁的环境可以减少细菌和 病毒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
病等问题。
03
适宜的湿度环境有助于肉猪保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
产优质的肉制品。
不同生长阶段的湿度需求
01
02
03
04
新生肉猪:适宜的湿度范围为 60%-70%。
育成肉猪:适宜的湿度范围为 60%-80%。
成年肉猪:适宜的湿度范围为 50%-80%。
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肉猪,应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湿度环境,
卫生管理
保持肉猪舍的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其他废弃物,可以有效地减 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和传播。
05
饲养环境
适宜的饲养空间和密度
饲养空间
为肉猪提供足够的饲养空间,有利于保持其活动量和舒适度。适宜的空间可以 减少猪只之间的攻击和咬伤,有利于猪只的健康成长。
饲养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持肉猪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密度过高会导致空气质量下 降、湿度增加,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密度过低则会造成资源浪费。
养猪户要重视生猪生长的临界温度

科学养殖
48
猪 业科技
养猪户要重视生猪生பைடு நூலகம்的临界温度
适宜的温湿度是猪健康生长的 前提,生猪生长的快慢与饲料利用 率有直接关系。猪是恒温动物,体 温一直保持在38.0~39.5℃之间, 这个温度基本不受外界气温的影 响。 初生 猪的体感临界温度 4~10千克仔猪为35~32℃,4周后 断乳仔猪为29~25℃,育肥猪或培 育种猪为25~15℃,成年猪下限临 界温度为12℃,猪生长在这个环境 温度环境中,利于健康正常发育。 通常讲瘦肉型猪比脂肪型猪高,瘦 猪比肥猪高,但并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 实验证明30日龄断乳猪,断 乳后1周,平均采食量低于维持代 谢能的需要量,呈负能量水平。断 乳仔猪维持体温主要靠背脂,这就 要求临界温度要高,比4~5周龄哺 乳仔猪提高5~3℃。持续2周后, 临界温度下限可降至24℃。一旦 断乳仔猪已恢复正常采食而且不 腹泻,每周的下限临界温度可下降 2~3℃,直至降到正常生长猪临界 温度25~15℃。 下限临界温度对生猪生产的 哺乳期的仔猪,低于临界 影响 温度下限1℃时,需要提高代谢能 2%~5%。对于同等采食量的两头 断乳猪,一头断奶乳猪在临界下 限温度降低1℃时,比另一头处于 临界下限温度的猪每天生长减少1 克。断乳仔猪在寒冷环境中想取得 与在最适宜温度下相似的生长率, 每下降1℃,每日需增加额外饲料 13克。生长猪从气温20℃开始,每 降1℃日增重减少15克。猪每千克 体重每日就要增加3克饲料的代谢 能来维持猪的正常体温。1头20千 克重的猪要多耗料60克。不同季节 对猪的生长发育和饲料利用率有明 显的区别。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 (15~25℃),猪的生长速度最快、 饲料报酬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生长育肥猪的最佳温度平均 是20℃。温度降低猪被迫多吃,饲 料能量中的大部分将用于产热,而 不是长肉,这意味着每下降1℃每 头育肥猪1天将要多消耗15~33克 的饲料。 如果对一个年出栏40万 头猪的县区来说,以黄淮海地区 来讲,冬季为3个月计算,就要多 消耗精饲料1080吨。真是不算不知 道,一算吓一跳。 (刘建明 山东省临沭县畜牧局)
环境温度对生长育肥猪的影响

环境温度对生长育肥猪的影响环境温度对生长猪的影响愈来愈受到重视,它是影响生长猪育肥效果及胭体品质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适宜温度条件下,育肥猪表现出精神活泼,采食、饮水、运动正常,发病率降低。
在20摄氏度~5摄氏度节围内,温度每下降l摄氏度,采食量增多0.8l%,而增重却减少了0.77%。
每天增重每千克所消耗的饲料,20摄氏度时为3千克,l5摄氏度时为3.24千克,l0摄氏度时为3.5l 千克,5摄氏度时为3.8l千克。
即温度每下降l摄氏度饲料转化率下降l.78%。
处在5摄氏度环境中的猪,因为采食量增多而增重下降,每天要比处于20摄氏度环境中的猪浪费饲料0.27千克,l个月浪费8.l千克。
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因而饲料的浪费是惊人的。
在低温环境中饲养猪,胴体脂肪含量较低。
因为低温情况下猪保持体温所需的能量消耗较多,脂肪沉积随之减少。
据试验,在临界温度之下,气温每降低l摄氏度,体蛋白沉积少l.3克,体脂肪沉积少l.35克。
当舍温与临界温度之差较小时,主要降低蛋白质的蓄积量。
当舍温与临界温度差较大时,主要降低脂肪的蓄积量,以达到低温环境下维持体温额外需要的能量。
1。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措施

化器 补 料
此 饲
勾 旺食期奠定基础。此时 口性 , 增进仔猪食欲。因
,
化 吸 收 、 香 味 浓 、 病 乳 抗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 0 04
口 畜 禽 饲 养
力强 的仔猪 料 。 注意不 要 随 意变动 饲 料 内容 物 和补
数, 并减少母猪饮水和饲喂量 , 使其泌乳量减少。也 使仔猪由少哺乳到不哺乳有适应过程 ,以减少仔猪 断奶 应激 和 防止母 猪 乳房 炎 的 发生 。断 乳最 好 在早 晨进行 , 同时尽量使仔猪在原来环境 中留栏 l 星期 , 减少应激。断乳后应供给仔猪优质全价饲料 , 保证充 足清洁饮水 , 减少疾病传播机会 。另外 , 还要保证仔
有 随着 日龄 的增 长 , 化机 能 的完 善 , 消 消化 力 才逐 渐 增强 。因此 , 饲养 哺乳 仔猪 应根 据这 些 特点选 择 营养
护, 防止仔猪被压伤、 压死 , 并做好通风, 防止贼风。 般离腹部 4 厘米处将脐带剪 断 ,若脐带剪 口 处发生出血 , 则用一根线将脐带绑紧。出生后 2 4小
猪产 出后 1 . 时 内必 须 吃到初 乳 。 5小
13缺 乏 先 天 免 疫 力 .
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 , 自身也不能产生 抗体 , 只有 吃到 初乳 以后 , 能从 初 乳 中获 得 免 疫抗 才 体 。因此 , 初生仔猪应尽早吃好初乳 , 这是提高仔猪
成活率的关键。同时要训练早开食 , 并注意饲料 、 饮
日龄 为 2 ~ 0 ,~ 1日龄 为 2 ~ 8 , l 3 日龄 83 ℃ 82 6 2 ℃ 2 ~0
以上 2 ~ 6 ,0 日龄 以上 2— 5 。 52℃ 3 2 2 ℃ 同时 , 要严 加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