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ppt..

合集下载

开题报告PPT模板

开题报告PPT模板

案例研究法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 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4
论文基本内容
论文构造
1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2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3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4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5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 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 此处添加文单击此处 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 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 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 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 击此处添加文字
研究措施
文件研究法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 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论文基本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02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03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04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5
参照文件
部分参照文件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02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03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04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05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06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07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08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09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此处放校徽
论文题目
答 辩 人:XXXX 指导老师:XXXX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课题研究目旳 3 研究思绪与措施 4 论文基本内容
5
参照文件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
关键词
关键词

研究生开题报告ppt课件

研究生开题报告ppt课件

研究生开题报告ppt课件•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预期成果与贡献•研究计划与时间表目•风险评估与对策•参考文献与资料录研究背景与意义01简要介绍所研究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及主要特点。

学科领域概述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趋势梳理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阐述当前的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

分析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030201学科领域现状及发展趋势选题依据及研究价值选题依据阐述选题的来源、依据及与学科领域的关联度。

研究价值分析选题的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创新点阐述选题的创新之处及与前人研究的区别和联系。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研究综述梳理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国外研究综述梳理国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比较比较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差异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研究内容与方法02研究目标及假设研究目标明确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和预期成果,如解决某一科学问题、验证某一假设或开发新技术等。

研究假设提出本研究的假设或猜想,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据。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研究内容详细阐述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重点等,使听众对研究内容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创新点突出本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区别和联系,强调本研究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如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视角或新的研究成果等。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介绍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综述、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等,以及这些方法在本研究中的应用和优势。

技术路线详细阐述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步骤、数据分析方法等,以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也可以介绍研究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

预期成果与贡献03在国际知名期刊或会议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展示研究成果。

学术论文申请相关领域的发明专利,保护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

专利开发出高效、稳定的软件或算法,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软件或算法提供详实的实验数据或分析报告,验证研究假设和成果。

开题报告ppt模板

开题报告ppt模板
1.2 选题依据
管道的腐蚀监测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安全生产和运行的重 要内容,而在管道的腐蚀监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对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 展,数据可视化技术已成为分析和处理数据的重要手段。
本课题基于FSM对不同形式管道缺陷的采集数据,建立缺陷
类型和采集数据的关系模型,深入研究数据可视化的基本原理和 技术,编写图形实时显示的相关程序,设计HMI终端液晶显示界面,
实现缺陷数据的动态可视化,是对FSM监测技术的创新。
第三页,共18页。
2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现状分析
2.1 研究意义
本课题可以初步实现FSM的在线监测和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可 以提高FSM的检测效率,使其应用更加简捷方便,是对FSM研究 的补充和创新。
课题的研究对管道的安全检测和安全维护具有重要的工程 实际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
测管道上方的电场特征信号,根据整个系统的图形显示结果, 反演管道有无缺陷及缺陷类型和尺寸。
第九页,共18页。
4 研究方案—技术路线选择
本课题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模拟和计算机软件 设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数据可视化的原理和技术,结合实验检测 到的不同管道缺陷类型的电场特征信号,通过计算机软件 编写缺陷数据可视化程序和液晶显示界面,再下载到显示终端, 实现缺陷数据的实时可视化。
电流流向
· 电流馈入点
●●●●●●● ●●●●●●●
·电流流出点
电流源
数据 采集
信号分析设备 及软件
HMI显示设备
第十二页,共18页。
4 研究方案—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建立FSM缺陷监测数据和缺陷特征的对应关系 信号分析与特征提取
缺陷类型的识别和缺陷尺寸的量化

开题报告ppt-课题开题报告课件(33页)

开题报告ppt-课题开题报告课件(33页)

主要奉献与创新
01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详情介绍点击添 加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02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详情介绍点击添 加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04 05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详情介绍点击添 加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详情介绍点击添 加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03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详情介绍点击添 加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点击此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详情介绍点击 添加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详情介绍点 击添加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实践难点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 制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 言简意赅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 制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 言简意赅
01 02
03 04 四大难点
A
B C
D
在此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存文字。
在此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存文字。
研究成果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 制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 言简意赅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 制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 言简意赅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 制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 言简意赅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 制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 言简意赅
实践难点
01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详情介绍点击添加 文字说明详情介绍 点击添加文字

开题报告ppt优秀范例

开题报告ppt优秀范例

05
风险评估与对策
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
技术难题一
数据收集和处理
解决方案
利用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提 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难题二
模型建立和优化
解决方案
采用成熟的建模方法和算法,结合实 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模型的 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难题三
系统集成和测试
解决方案
制定详细的系统集成和测试计划,确 保各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和系统的稳 定性。
数据分析
阐述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可视化分 析等,以及所使用的统计软件或编程语言。
03
预期成果与贡献
预期研究成果展示
揭示研究问题的重
要性
通过文献综述和现状分析,明确 研究问题在学术领域或实际应用 中的重要性。
展示研究方法的创
新性
介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 线和实验设计,突出其创新性和 可行性。
对学科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
推动理论创新
通过深入研究,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或模型,推动学科 领域的理论创新。
促进方法进步
采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和效率,推动学科领域的方法进步。
拓展研究领域
通过跨学科或跨领域的研究,拓展学科领域的研究范 围和深度,为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04
研究计划与时间表
应对措施
建立高效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机制,包括定期会 议、任务分配、进度跟踪等措施,确保项目的 顺利进行。
团队协作能力及优势分析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确 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成员间相互信任,积极沟 通,共同解决问题。
团队协作能力
01
03 02

开题报告PPT(精选)

开题报告PPT(精选)

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 ,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 系和研究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
了广泛应用。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学科交叉 融合,该领域的研究将更加注重 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同时注 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研究
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完善该领 域的理论体系,推动相关学科的 发展,为国内外学者提供新的研 究思路和方法。
实践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相关领域 的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 ,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预期目标与成果
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解决该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新的理论模型和方法, 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里程碑事件
完成文献综述和确定研究方法
完成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
为后续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提供理论支持 和方法指导。
获得实验数据,为后续数据分析和解释奠 定基础。
完成数据分析和解释
整理研究成果并准备论文发表
验证研究假设,得出研究结论,为后续论 文发表和学术交流提供重要依据。
将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 知名期刊上,提高研究影响力和学术声誉 。
数据分析和解释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可 视化处理,解释实验结果并验 证研究假设。
时间表
01
02
03
第一阶段(1-2个月): 完成文献综述和确定研 究方法。
第二阶段(3-6个月): 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收 集。
第三阶段(7-9个月): 完成数据分析和解释, 并撰写研究报告。
04
第四阶段(10-12个月 ):整理研究成果,准 备论文发表和学术交流 。

课题开题报告题目PPT模板

课题开题报告题目PPT模板

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点击编辑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 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论文综述
点击编辑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 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点击编辑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 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点击编辑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 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研究背景及意义
0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0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点击编辑
点击编辑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 02 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点击编辑
点击编辑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 04 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研究背景及意义
点击编辑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3
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4
点击编辑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
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研究过程及方法
点击编辑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 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点击编辑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 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点击编辑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 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点击编辑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 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P art 04 研究结论
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单击此处编辑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您在
05
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04
单击此处编辑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您在
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研究过程及方法
点击编辑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
2
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1
点击编辑

开题报告主题PPT模板

开题报告主题PPT模板
网络资源
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关领域的最新 动态和资料,如学术网站、专业
博客等。
图书馆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或公共图书馆的藏 书和期刊资源,获取研究领域的 相关资料。
专家咨询
通过咨询领域内的专家或学者, 获取专业意见和建议,为研究工 作提供指导。
合作与交流
与相关领域的同行或研究团队进 行合作与交流,共享资源和经验,
创新点
将XX技术与XX领域相结合,实现 跨学科的创新应用。
CHAPTER 02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概述
01
02
03
研究背景
简要介绍研究领域现状及 存在问题,引出研究主题。
研究目的
明确本研究想要解决的主 要问题或达到的目标。
研究意义
阐述本研究对学术或实践 领域的贡献和价值。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学术论文
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 术论文,展示研究成果和学术价值。
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学术价值
本研究将填补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 推动学科发展,为相关理论提供新 的实证支持或补充。
应用前景
本研究成果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可以为政府决策、企业实践和社会 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
对相关领域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促进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应对措施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例如,优化实 验方案、增加实验次数、采用更精确的测量方法等。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及时发现并处理研究过程中的问题。
CHAPTER 05
研究团队与资源保障
研究团队成员介绍
团队负责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研究手段: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及设计方案如下: • 首先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分析经典控制,智能控制等 不同控制算法对时滞系统性能的影响。 • 对过程控制中的执行器和阀门间的非线性,如饱和放大器 和继电器特性等系统本身固有的非线性,用振动线性化的 办法处理。在低速运动控制系统中,利用脉冲调宽系统, 对非线性大时滞系统线性化。 • 在准确分析各控制算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以PID控制器 为基础,利用MATLAB基于NCD与优化函数结合的非线 性优化PID控制器仿真实验,该设计结构简单,原理清晰, 适应性强和鲁棒性强,适合广泛地运用在工业过程控制中。

变结构控制的这一优点,己广泛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非时滞变结构控制系统的研究己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而时滞变结构控制理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迄今 为止,时滞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理论的研究仍处于萌芽和兴 起阶段,成果较少,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工业生产的大规模化使得工业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大 时滞、不确定性、严重非线性、时变性对工业过程控制系 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时滞系统的控制不是单 一的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开发与设计出各种智能控制 方法或以不同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将是解决时滞过程的有 效途径。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 • • 熟悉课题及要求,检索有关资料; 提出基本控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用MATLAB对算法进行仿真; 完成组态,并用JX-300X软件编程, 输入计算机,调试; • 完成课题要求。
基 础 条 件
• • • • • MATLAB 软件 PC机 浙大中控DCS 上海齐鑫公司过程控制对象 PC机
模糊算法在时滞系统中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l)模糊 Smith控制控制器,它一般是由Smith预估器解决对象的时 滞问题,模糊控制器控制对象的大惯性环节;2)模糊预估控 制方法,它是在模糊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并联模糊补偿。模 糊预估模型是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推导得到的,模糊预 估器得到的增量经过补偿器的作用产生一个补偿校正:3) 模糊自整定方法,它是对模型的某些参数进行模糊整定,以 达到改善系统控制品质。其中较为有名的是CC.Hang提 出的改进smith预估模型,对主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中的滤波 时间常数进行模糊整定。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好 的控制性能,但是计算效率不是很高。变结构控制系统对 干扰和系统参数变化具有鲁棒性,这正是鲁棒控制所需要 解决的问题。
三 研究方案
• 研究内容:在研究时滞系统控制算法的基础上,以PID控 制器为基础,设计非线性PID 控制器,研究非线性控制器 的优缺点,寻找性能更好的控制器参数设计。 非线性时滞系统的研究结果相对线性时滞系统来说少 得多,目前尚无一套比较成形的分析和设计理论。将非线 性特征引入控制器设计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理论应用方 面的重视。目前,各种方式合成的非线性控制器包括有模 糊系统,人工神经元网络,以及基于经验式的非线性函数 设定等方法。 • 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不同控制算法对时滞系统性能的影响, 设计非线性PID控制器,并利用Matlab软件对算法进行仿 真。 • 关键问题: • 完成相关英文资料翻译;控制算法在MATLAB中的仿真; 在实验室设备中的实际运行;整理资料文档;撰写毕业设 计说明书。
二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
•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时滞特性的被控对象是非常 普遍的,大时滞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系 统的超调量变大,调节时间大大加长,甚至出现振荡、发 散,系统的动态品质明显变差,因此时滞对象也是比较难 控制的,尤其是大时滞对象的控制一直是一个难题。在时 滞系统的控制方法分为两大类:1,包括自整定PID控制, Smith 预估控制和大林控制算法在内的经典控制;2,包 括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在内的智 能控制方法。纵观时滞系统的研究和发展,又可分为时域 和频域方法。 • 目前很多控制方法基于经典方法或现代控制理论、 计算庞大复杂,很难在工业中得以真正应用。因此,提出 简单、有效、实用的大时滞过程的控制方法是很有意义的。 • 本课题针对过程控制中的时滞对象展开研究,提出 实用、有效的控制方法。
二、开题报告
开 题 报 告 主 要 内 容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水平和发展趋势
二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研究方案 四、论文进度安排 五、主要参考文献
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1.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滞后环节的存在使得整个系统的控制品质变坏甚至引 起闭环系统的不稳定。因此近年来,对时滞系统的控制方 法研究方兴未艾。 • 从50年代以来,时滞控制先后出现了基于模型的方法 和无模型这两大方法。基于模型的方法有Smith预估补偿 控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动态矩阵预报控制、预测 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等。无模型方法有模糊 Smith控制、模糊自适应控制、模糊PID控制、神经网络 控制、专家控制等。其控制方法也已经由传统控制转向智 能控制,或者是二者的结合。

PID控制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方法。在 工业过程控制中大多采用PID控制,其优点是原理简单、通 用性强、鲁棒性好。然而PID控制在纯滞后系统中的应用 是有一定限制的,对于滞后较大的系统,常规PID控制往往 显得无能为力。不过PID控制的诸多优点还吸引着许多学 者,探讨将它与其它方法相结合来改善时滞过程的控制效 果。目前主要的方法有:利用开关阶跃响应法来辩识被控 过程的特征参数,再通过整定公式来得到PID参数,该方法 对时滞过程比较适用,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PID控制与模 糊控制相结合形成模糊PID控制器;针对过程参数的不确定 性和多变性设计的自适应和自校正PID控制:随着智能控制 的发展,PID控制也和模糊控制及神经网络相结合,构成的 控制器既具有模糊控制的简单和有效的非线性控制,又具 有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还具有PID控制的广泛 性,以此来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模仿人的智能思想学习得 到仿人智能积分控制器、仿人比例控制器等。
四、论文进度安排
• 起讫日期 • 2.18-3.2 • 3.3-3.16 题报告。 • 3.17-4.13 • 4.21-4.27 • 4.14-5.18 • 5.19-5.25 • 5.26-6.1 和验收。 • 6.2-6.8 工作内容 查阅中外参考文献,翻译一份英文资料。 消化吸收参考文献及资料,撰写毕业设计开 进行控制算法仿真研究工作。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进行实验研究工作。 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修改完善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设计成果演示 准备和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 2.本课题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时滞,而具有 时滞的过程是较难被控制的。由于纯延迟的存在,使得被 调量不能及时反映出系统己经发生的变化,即使测量信号 到达调节器,调节器立即作出反应,也需要经过纯延迟时 间以后,才会影响到被调量,使之受到控制。因此,这样 的过程必然会有较明显的超调量和需要较长的调节时间。 所以,具有纯延迟的过程被公认为是较难控制的过程,其 难控程度将随着纯延迟公占整个过程动态的比率的增加而 增加。 • 典型的工业过程的传递函数通常采用一阶惯性环节加 纯延迟作为其数学模型。PID控制,Smith预估算法,预 测控制是在时滞系统整定过程中用的比较多的三种方法。 PID控制是生命力最强的基本控制方式,具有结构简单, 原理清晰,适应性强和鲁棒性强的优点而成为工业控制中 最广泛应用的基本控制方式之一。

神经网络具有自组织和自学习的特点,它可以任意精 度逼近非线性函数,可进行在线和离线学习,容错性比较强; 它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结构,也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其简 单有效的特点适合工业应用。在时滞系统中的应用,神经 网络主要用于辨识和控制。在辨识方面,用于辩识系统的 参数和滞后时间:在控制方面,主要有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和预测控制。另外,神经网络也和Smith控制结合对时滞系 统进行控制,该方法也较有效。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专家 规则的智能控制方法,它无需知道系统精确的数学模型,只 需要现场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操作数据。模糊算法对于时滞 系统比较适用,它是处理时滞系统中难以定量化环节和不 确定性的有效手段。
五、主要参考文献
• • • • • • • • • • • [1]王树青.工业过程控制工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85-193. [2] 金以慧,过程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136-145. [3] 孙峻,徐德民.时滞对象的自适应Smith广义预测控制[J].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24(11):53-56. [4] 魏巍.MATLAB控制工程工具箱技术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5] 李少远,王景成.智能控制[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 刘叔军,盖晓华,樊京.MATLAB 7.0控制系统应用与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 易继铠,侯媛彬. 智能控制技术[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8] 程武山.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9] 闻新,周露,李东江.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的分析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0] 李国勇.智能控制及其MATLAB实现[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1] Yau-Tarng Juang, Yun-Tien Chang and Chih-Peng Huang. Design of fuzzy PID controllers using modified triangular membership functions[J]. Information Sciences, 2008,178(5): 1325-1333 [12] 刘金琨.先进PID控制MATALB仿真(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3] 鲁建梁,张广福.PID 智能模糊自整定控制器在SG水位控制中的应用[J]. 船海工 程,2007,36(4):131-133 [14] 杨马英.大时滞过程的预测控制[J].2000,17(1):143-146. [15]韩平.非线性PID控制器的参数自整定[D].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