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PPGIS)是一种通过将地理信息技术与公众参与理念相结合的方法,来促进公众对环境规划和管理过程的参与和决策的工具。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PPGIS在环境规划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了重视。

在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管理中,决策过程往往由政府部门或专业机构主导,公众很少有机会参与其中。

这种模式容易造成决策者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导致决策结果难以真正反映公众的需求和意见。

而PPGIS的出现为公众提供了参与环境规划和管理的平台,使公众可以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和在线平台直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促进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PPGIS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和效果,对于促进公众参与、增强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PPGIS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其应用案例,探讨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挑战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PPGIS的研究,为推动环境规划领域的公众参与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旨在分析PPGIS在环境规划领域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潜力与优势。

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总结PPGIS在社区参与和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在环境规划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阐述PPGIS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和前景展望,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PPGIS 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旨在使读者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为环境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方法在进行关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时,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地理信息技术和智慧城市的概念,然后重点研究了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文章通过多个案例和实践表明,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优化城市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配置。

最后,本文还展望了地理信息技术和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为促进城市智慧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智慧城市应用【引言】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开始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而地理信息技术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技术,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究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智慧城市建设和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路。

通过对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智慧城市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如何充分发挥地理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转型。

1 地理信息技术和智慧城市简介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其以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地理信息系统,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智慧城市则是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和智能感知技术,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智能化,提升了城市运行效率。

两者的结合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完善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而智慧城市则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种结合为城市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智慧城市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城市的建设现状,预测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制定更加完善的城市规划方案。

在城市建设中,智慧城市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实现精准施工和物流管理,提高了城市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在城市管理中,智慧城市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实现公共安全管理和城市环境监管,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成效和覆盖面。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于一体的技术系统。

它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首先,GIS可以用于环境数据的采集和存储。

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和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量的环境数据,如气象数据、水质数据、土壤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被存储在GIS数据库中,方便管理和分析。

其次,GIS可以用于环境数据的分析和模拟。

通过对环境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可以揭示环境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此外,GIS还可以进行环境模拟,通过建立环境模型,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和影响。

最后,GIS可以用于环境数据的展示和共享。

通过地图制作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将环境数据以直观、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

这有助于决策者和公众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促进环境保护的参与和共享。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首先,GIS可以用于环境敏感区域的划定和评估。

通过分析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划定环境敏感区域,并评估其环境风险和脆弱性。

这有助于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划和管理措施。

其次,GIS可以用于环境资源的管理和优化。

通过对环境资源进行空间分析和评估,可以合理规划和管理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GIS技术确定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农田布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最后,GIS可以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和决策支持。

通过建立环境模型和模拟,可以预测不同方案对环境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GIS还可以进行多目标决策分析,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优的环境规划方案。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分析
维普资讯
地理信息 系统在环境 保护领域 的应用分析
Ap la inAn ls so o rp ia no mainSy tm n i n na oe t n pi t ay e f c o Ge g a hc l f r t se i E vr me tl tci I o n o Pr o
在环境保 护领域 , 地理信 息系统技术的引进为这个 复杂 的 多学科交叉领 域的研究 和发展带来了新 的契机和 巨大的益 处 ,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使环境 问题具体化 : () 利用 G S I 的空间 信息属性可使原率不具有 空间信 息属性 的环境统 计数据展示 出其空 间分布的地理 规律。 2 提高工作效率 . c) 改善工作质量。 利用专题地图功 能 , 叮以迅 速将环境统计报表数据 以图表等多 种形式显示在地图上 , 既减轻 了工 作量 , 又能 多样 的形式展
伦敦大学高级空间分析 中心 的 H ka al y・M等在 对以色列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 . 首先采用以 GS为基 础的方法对环境影 I 响评价 中最重要的阶段——环境影响识别进行研究 , 并讨论了 采用这种方法所 必须 的条件 卡拉奇 大学的 lbX M地 理信息系统 ( egaIeln n t nSs m, Ij 2 G or ua I p n ao vl GS 于 O i  ̄ 世纪 6 O年代起源 于北美 ,在我 国的研制与应用始于 7 0年代 末 。 到 18 年底 , 直 97 国家计委和 中国科学皖建 立的资源与环境 信息国家重 点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 . 才标志着我国 GS技术应 I 用与研究的开始。 地理信息系统的创立和发展是与地理空间信 息 的表示 、 处理 、 分析和应用手段的不断 发展分不开的。 随着计 算机技术和地理 空间信 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 具有强大的空间分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又被广泛运用在环境管理中。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一、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能够集成多源数据,为环境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对环境进行监测时,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空间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快速准确的提取出有关环境的各类数据,如土地利用、植被分布、气象信息等等。

这样能够有效地判定环境空气、土壤、水质以及植被状态的变化情况,及时了解环境变化趋势。

二、环境保护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规划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区域内的环境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整合,可以得到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规划,比如人工增加湿地,构建水源涵养区等措施。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可视化的成果,方便管理者和相关人员对环境保护工作做出决策。

三、环境应急管理对于环境事件的处理,环境应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环境应急管理的效率。

通过实时监测,快速反应,高效处置跟踪,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为某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提供先行的预警信息。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收集现场数据,生成快速反映环境情况的地图,指导有关人员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理方案。

四、环保投资决策地理信息系统在环保投资决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解析城市环境数据,选取合适的数据指标,对城市环境进行系统评估和预测,最终选择出最优化的环保方案和按序实现的途径,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最优化的环保决策并追踪投资使用情况。

总之,地理信息系统对环境管理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令人振奋的发展前景。

通过IT技术的支持,地理信息系统正逐步走向分析、应急、评价,管理,最终成为环境保护的有力手段。

随着技术不断加强和深入的研究,相信它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捕获、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它集成了地理信息、图像处理、数据库技术和地理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环境保护是其重要应用之一。

本文将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I.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能够实时获取环境数据,如大气污染物浓度、水质状况、土壤污染情况等。

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获取的数据可以快速准确地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其次,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将环境数据与地理信息进行整合,生成可视化的地图以及其他图表,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环境数据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

这使得环境监测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III.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规划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决策者获取可靠的空间数据,包括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生态系统分布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决策者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方案。

其次,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环境模拟和评估。

通过模拟环境变化、人口增长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决策者可以预测不同环境政策的效果,并选择最佳的方案。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评估环境风险,预测潜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IV.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整合各类环境数据,形成一张完整的环境信息地图。

这使得环境管理人员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环境问题,从而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管理。

其次,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实现环境数据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通过设立环境监测站点,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地理信息系统中,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了解环境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V.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优势和挑战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高效性、准确性和可视化。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保护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保护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保护应用案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地理信息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

它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数据,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球上的各种空间关系,帮助人们在各个领域做出科学决策。

在环境保护领域,GIS的应用尤为重要和广泛,下面将介绍几个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技术中应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经典案例。

首先,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非常突出。

环境监测是评价环境质量、监测环境污染源排放、预测环境污染物扩散和评价环境污染绩效的重要手段。

利用GIS技术,可以整合各类环境数据,包括土壤质量、水质状况、空气质量等,形成各种地图和图表,方便对环境状况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分析。

例如,在某个地区的环境监测中,可以采集大量的环境数据,包括监测站点的经纬度、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污染源的位置等。

通过GIS技术,这些数据可以被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并绘制成层次分明的地图,帮助环保部门更好地监测和管理环境资源。

其次,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和地区的特点和需要,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确保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GIS技术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在环境规划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城市环境规划中,可以通过GIS技术进行地形分析、土地利用分析、景观规划等,从而将城市的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起来。

借助GIS,规划者可以更好地评估潜在的环境风险和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态保护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保持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一系列措施。

而自然资源管理则是指对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

GIS技术通过整合和分析大量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数据,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和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探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探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探讨在当今时代,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技术被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地理信息系统(GIS)便是其中之一。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环境监测、分析、管理和决策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能够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地形、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体分布、污染源位置等与环境相关的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全面、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支持。

在环境监测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与各种监测设备和传感器相结合,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例如,通过在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安装水质监测传感器,并将监测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相连接,可以实时获取水质变化的信息,并在地图上直观地展示出来。

这样,环保部门就能够及时发现水质污染的区域和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用于大气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等领域,为环境监测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手段。

在环境分析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

它可以对环境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

例如,通过将污染源分布数据与人口密度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可以评估不同区域受到污染影响的程度和风险,为制定合理的污染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缓冲区分析可以用于确定污染源周围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如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

网络分析则可以用于优化环境监测站点的布局、规划污染物的运输路径等。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一个集成化的信息平台,实现对环境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

环保部门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环境项目进行规划、审批和监管,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例如,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评估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审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水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水环境功能区划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环境领域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而理信息系统以其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形象直观的应用界面、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等特点,能为现实地理空间上的物质和能量运动规律的研究提供方便、准确的管理和空间分析手段。

因此,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科学的结合运用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1 .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将理信息系统技术与环境规划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形成环境规划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大量的污染源数据和专题的环境现状信息(栅格结构)可直接进入地理信息系统,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信息源之一,结合地理背景的空间数据(矢量结构)如大气污染类型、水污染现状、土地利用、行政区划。

本研究实现了矢量图形和栅格图像处理相结合,综合分析与动态监测相结合,使得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规划技术两者相辅相成。

地理信息系统用于环境规划,可以简单的数据存储和查询,对某个单一的环境因子进行评价,以及利用其独特的图形表现方式,描述环境现状或预测。

为加强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分析、评价、预测、规划方面的应用,模型分析越来成为一个重要内容。

环境规划专题图件是领导部门了解环境现状、制订城市规划、采取适当环境治理措施和进行社会效益发展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作污染源分布和环境规划图具有以下优点:可以突出污染点源分布范围的信息,省略其它信息量,避免其它无用信息的干扰。

可以在污染点源分布范围上叠加上多种地理背景信息,以利于污染点源分布范围的辨认和精确定位。

除基础性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水系、气象等)、社会经济(行政边界、人口密度、交通运输、市政管网、名胜古迹等)等图形制作以外;环境规划中专题图件,如污染源分布图、区域污染现状图、区域污染评价图、环境功能区划图、城镇布局最优设计图等均可采用理信息系统技术制作。

2.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环境管理理信息系统应用系统是为环境管理服务的信息系统,它采用理信息系统的一套建立、管理、应用方法,力图使环境管理数据得到良好的应用。

环境管理理信息系统将先进的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与基础数据和空间图形库结合起来,是环境问题决策的过程更加直观、快速、实时和有效。

电子地图使环境管理工作变得轻松直观,由于采用空间数据和数据库挂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地图由传统的静态纪录变为信息丰富多样的动态的电子地图,实现了数据可视化。

它使环境主管部门对各种环境要素的管理变得直观、简单和轻松。

如通过直接对地图要素进行查询,可以获得环境监测点位、污染源等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敏感区域的空间关系等信息。

可以对各种环境数据进行综合的统计并分析以及采用直观的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进行展示,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快捷的支持。

危险物运输管理,借助 GIS 的运行路径选择功能,可以对危险物转移运输线路进行优化选择,能避开人口集中居住区、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制定运输计划,并可以通过GPS对危险物的运输线路进行实时监控。

环境模型模拟分析,环境模型在环境决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可以通过模型模拟出污染事故发生后各个时间的扩散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为数字环保提供技术平台,数字环保是最近提出来的终极环境管理系统,它是继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以后,环保领域提出的新概念,它将是未来十年环保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终极方向,EGIS 作为数字环保的基础平台,将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动态环境信息服务,也能够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逐步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
相对而言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多数环境问题、环境过程都能以现有模型准确地描述出来,如大气扩散模型、三维水质模型,等等。

但这些环境模型在空间数据操作特别是结论的直观显示方面仍存在较多的困难。

相较于此,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查询与分析、图形与交互显示两大功能模块恰恰能为环境模型提供一整套严谨可行的空间操作规范,对于环境模型研究对象的动态变化包括移动、扩散等都能起到直观的分析管理与显示输出作用。

同时,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研究对象是抽象的空间实体及其属性,环境影响评价对象是包括水、大气、噪声等存在空间分布特征的环境要素。

由此可见,地理信息系统(理信息系统)在研究对象上也表现出相似性,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完全是可行的。

环境质量现状与影响评价,通过对评价场地或建设项目相关数据以及环境评价模型的集成,理信息系统能够对环境信息作出综合分析、模拟和预测,是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以及辅助决策的有力工具。

譬如说,在工程项目建设期和营运期中,理信息系统可通过应用分析模型对工程污染物排放及其对于生态环境诸要素如水、大气等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加以量化评价。

同时,理信息系统的三维分析和显示功能也能对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多元化的单要素或区域综合评价,以等值线图的形
式输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情况,辅助EIA系统归纳出污染物空间分布的规律性特征。

环境影响后评价,简单地说,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建设规划或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评价。

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后续工作,其目的在于检验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度以及对应举措的有效性。

其中,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即表现为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及分析能力。

就高速道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估而言,就可以在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图形叠置、AHP 层次分析的技术路线高速公路作环境影响后评价。

4.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空间信息系统是一个集空间数据管理和资源评价于一体专题性空间信息系统.用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及空间科学等为一体的理信息系统技术所建立的水环境应用模型,可为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与评价系统的应用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对水环境质量评价具有速度快、准确性与自动化程度高、动态性与可重复性强以及可视化等特点,便于及时对地下水系统的变化进行跟踪分析与计算,实现了在理信息系统平台上进行信息输入、查询、更新、合成、分析与评价,为地下水系统实时动态分析提供了重要途径。

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污染源理信息系统系统将提供以下功能:
污染源点定位,通过地图上的监测点查询该点的各种污染指标检测数据,例如降尘、硫酸盐化速率、酸雨等。

污染源现状分布图,根据已有空间分布的监测点的某项监测数据计算并绘出全区该项指标空间分布的等值线图。

污染状况动态变化图,可查询某监测点的某项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以三维的形式表示。

功能区噪声查询,根据不同区域的噪声值在地图上标出不同的颜色,鼠标指到指定位置。

其他,包括固废堆放点、土壤、农作物等,主要包括点位查询、信息查询、动态变化图等。

污染源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整合多年环保业务相关数据,包括污染源分布、环境质量监测点、水质监测断面等专题空间数据,以及环境统计、排污申报、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等业务数据。

并在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软件开发,为环保业务相关数据提供结合空间信息的可视化查询、分析、发布,更加直观、高效地为环保工作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服务。

5.地理信息系统在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中的应用,能够起到以下四方面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其强大的空间、属性信息处理能力,使以往抽象的空间信息得以简捷直观的展示,实现了表述的数字化、信息的有序化,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的开放性,能够为职能部门提供准确的空间、属性信息;对水域空间进行了水域分类区划,建立了各水环境功能区翔实直观的信息库,将我市水环境管理出发点、最终目标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应到各个水环境功能区,为不同功能水域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建立了水环境功能常规监测断面、取水点、排污口的点位分布信息库,并留有与其他水质、污染源数据库连接的数据接口;构建了水陆并重、新型环境管理的数字管理平台,在管理的需求对系统进行新的开发和改进。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方面还有众多的应用,比如:生态现状分析,环境应急预警预报。

将地理信息应用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去,使环境信息系统更好地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为环境工作更加人性化。

参考文献:
[1]赵春峰.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2006(6)
[2] 张文宇,张铭华.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2002(3)
[3]徐文霞,徐鹏伟.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J],2006.(6)
[4]乔晓英, 王文科, 孔金玲, 杨泽元, 翁晓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2006.(1)
[5]帅方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J],2007.(1)
[6] 林侃.地理信息系统在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中的应用.[J],2003.(4)
[7]王丽芹,高珊珊.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
[8] 刘洪霞.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2010
[9] 谢学军.地理信息系统在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中的应用.[J],2003.(3)
[10] 樊小龙.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