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测试标准内容对比
光伏组件取样标准

光伏组件取样标准
光伏组件取样标准是指在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的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或行业组织制定,以确保光伏组件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光伏组件取样标准:
1. IEC 61238-1:2014《光伏组件-第1部分:设计鉴定和定型》。
该标准规定了光伏组件的设计鉴定和定型要求,包括光电转换效率、最大系统电压、最大系统电流等指标。
2. IEC 61238-2:2014《光伏组件-第2部分:试验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光伏组件的试验要求,包括机械载荷、环境适应性、耐久性等方面的测试方法。
3. IEC 61238-3:2014《光伏组件-第3部分:包装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光伏组件的包装要求,包括包装材料、尺寸、标志等方面的规定。
4. GB/T 9535-200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
该标准是中国制定的针对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的标准,包括外观检查、电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要求。
光伏组件到货检测内容

光伏组件到货检测内容一、引言光伏组件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发电效率和持续稳定运行。
因此,在光伏组件到货之后,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光伏组件到货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外观检测、电性能检测和可靠性测试。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伏组件到货检测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二、外观检测1.外观缺陷检测外观缺陷检测主要包括对光伏组件表面的玻璃、背板、边框等部分进行检查。
主要目的是检测组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划痕、凹陷、污渍等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影响组件的外观质量和光电转换效率。
应该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进行检测,以便更好地发现表面缺陷。
2.尺寸偏差检测光伏组件的尺寸偏差主要包括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偏差。
尺寸偏差会直接影响到组件的安装和使用,因此需要对组件的尺寸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其符合要求的尺寸标准。
3.标识符号检测光伏组件上通常会有很多标识符号,如产品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
这些标识符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组件的追溯和售后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认真检测。
三、电性能检测1.光电特性检测光伏组件的光电特性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光电特性检测主要包括进行光电转换效率、填充因子、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测试。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组件的发电效率和性能表现,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精确测量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2.电学性能检测电学性能检测主要包括对组件的绝缘电阻、绝缘耐压、击穿电压和导通电阻等参数进行测试。
这些参数可以直接反映组件的电气性能和安全性能,确保组件在运行中不会出现电气故障。
四、可靠性测试1.环境适应性测试光伏组件安装在户外环境中,需要能够耐受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度、辐射等。
因此,需要对组件的环境适应性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稳定运行。
2.机械强度测试机械强度测试主要包括对组件的抗压、抗拉、抗冲击等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这些参数直接反映了组件在安装和运行过程中的机械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其不会因为受力而发生破损或者变形。
光伏发电站现场标准状态下光伏组件测试方法

光伏发电站现场标准状态下光伏组件测试方法一、概述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新型能源技术,光伏组件是光伏发电站中的核心部件。
为了确保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测试。
本文将介绍光伏发电站现场标准状态下光伏组件测试的方法。
二、光伏组件测试参数光伏组件的测试参数主要包括电性能参数、光学性能参数、机械性能参数和环境适应性参数。
1. 电性能参数电性能参数是评价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最大功率点电压(Vm)、最大功率点电流(Im)、最大功率(Pmax)、填充因子(FF)等。
测试电性能参数可以使用 I-V 曲线测试仪进行测量,通过绘制 I-V 曲线图来获取这些参数。
2. 光学性能参数光学性能参数是评价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光电转换效率(η)、光暗响应特性、波谱响应特性等。
测试光学性能参数一般需要使用光谱辐射计、光电转换效率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测试。
3. 机械性能参数机械性能参数是评价光伏组件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抗风压性、机械载荷性能、结构稳定性等。
测试机械性能参数可以使用风洞试验、机械载荷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测试。
4. 环境适应性参数环境适应性参数是评价光伏组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耐候性、耐盐雾性能、耐热性能、耐寒性能等。
测试环境适应性参数可以使用恒温恒湿试验箱、盐雾试验箱等设备进行测试。
三、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光伏组件的测试方法一般包括室内测试和室外测试两种方式。
1. 室内测试室内测试是在实验室或测试场地内进行的测试,主要用于测试光电转换效率、电性能参数和一些环境适应性参数。
室内测试需要使用高精度测试设备,如 I-V 曲线测试仪、光谱辐射计、恒温恒湿试验箱等。
2. 室外测试室外测试是在实际光伏电站场地进行的测试,主要用于测试光伏组件的机械性能参数和一些环境适应性参数。
室外测试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风压、温度、湿度等。
地面用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 第1部分:测试要求-最新国标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测试样品 (5)5标记和文档 (6)5.1铭牌 (6)5.2文档 (6)5.2.1最低要求 (6)5.2.2文件中应提供的信息 (6)5.2.3组装说明 (7)6测试 (7)7判定标准 (9)7.1概述 (9)7.2功率输出和电路 (9)7.2.1额定值和公差的确定 (10)7.2.2额定铭牌的验证→gate1 (11)7.2.3型式认证测试期间的最大功率衰减→gate2 (13)7.2.4电路 (13)7.2.5外观缺陷 (13)7.2.6电气安全 (14)8主要外观缺陷 (14)9报告 (14)10变更 (15)11测试流程和程序 (15)附录A(资料性)相对于IEC61215(2016)系列标准的变化 (17)A.1概述 (17)A.2双面组件的程序 (17)A.3代表性样品的使用 (18)A.4增加动态机械载荷 (19)A.5增加了电势诱导衰减测试 (19)A.6模拟器要求 (21)A.6.1概述 (21)A.6.2光谱要求变化的基本原理 (21)A.6.3改变均匀性要求的依据 (22)A.7重测导则说明 (23)A.8接线盒上的重物 (23)A.9对单片集成热斑耐久试验的修正 (23)A.10序列中组件数量 (25)A.11删除组件标称工作温度(NMOT) (25)A.12薄膜测试期间的极低电流 (26)A.13将旁路二极管试验限制为3个二极管 (26)A.14绝缘试验恢复到2005版 (26)A.15弯曲试验 (27)A.16可选的硼氧LID稳定性(MQT19.3) (27)地面用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第1部分:测试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适合在露天气候下长期运行的地面光伏组件的设计鉴定要求。
组件的使用寿命是否达标取决于其设计、环境和运行条件。
测试结果不能被用作预测组件寿命依据。
在98th%运行温度超过70℃的气候条件下,建议用户采用IEC TS63126中描述的更高温度的测试条件进行测试。
太阳能组件测试标准

太阳能组件测试标准太阳能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对太阳能组件进行严格的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太阳能组件测试的标准和方法,以便确保太阳能组件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首先,太阳能组件的测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光电转换效率、温度特性、耐久性和可靠性。
其中,光电转换效率是评价太阳能组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光电转换效率是指太阳能组件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能力,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在测试光电转换效率时,应该使用标准的光源和测量设备,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温度特性也是太阳能组件测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
太阳能组件在实际运行中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需要测试太阳能组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这包括在高温、低温和温度变化条件下的光电转换效率、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除了光电转换效率和温度特性外,太阳能组件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也是需要进行测试的重要方面。
耐久性测试主要是针对太阳能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衰减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光衰、机械强度、耐候性等方面的测试。
可靠性测试则是针对太阳能组件在各种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进行评估,以确保太阳能组件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太阳能组件测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测试标准和方法。
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太阳能组件测试标准包括IEC 61215、IEC 61646、IEC 61730等。
这些标准对太阳能组件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测试设备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可以作为太阳能组件测试的参考依据。
总之,太阳能组件的测试是确保太阳能发电系统正常运行和发挥最大性能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太阳能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温度特性、耐久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测试,可以有效地评估太阳能组件的质量和性能,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提供可靠的依据。
因此,在进行太阳能组件测试时,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测试标准和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光伏组件标准测试条件

光伏组件标准测试条件光伏组件作为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需要进行一系列标准测试。
本文将介绍光伏组件标准测试的条件和要求。
首先,光伏组件的温度特性是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标准测试中,需要将光伏组件置于特定的温度环境中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电性能表现。
测试条件通常包括高温、低温和温度循环等,以模拟光伏组件在实际环境中的工作状态。
其次,光照条件也是光伏组件标准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光伏组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发电性能表现直接影响着其实际发电效率。
因此,在标准测试中需要对光伏组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电性能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在实际运行中的发电能力。
此外,湿热环境条件也是光伏组件标准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光伏组件在潮湿和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直接关系到其在炎热夏季的发电效率。
因此,在标准测试中需要对光伏组件在湿热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外,机械载荷条件也是光伏组件标准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光伏组件在风雨和冰雹等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抗风压和抗冲击性能直接关系到其在恶劣气候下的安全可靠性。
因此,在标准测试中需要对光伏组件在机械载荷条件下的抗风压和抗冲击性能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在恶劣气候下的安全可靠性。
最后,光伏组件的长期稳定性也是光伏组件标准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光伏组件在长期运行中的性能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其在整个使用寿命内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在标准测试中需要对光伏组件在长期稳定性条件下的性能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在整个使用寿命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光伏组件标准测试条件包括温度特性、光照条件、湿热环境条件、机械载荷条件和长期稳定性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条件的测试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性能表现,从而确保其在实际运行中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达到标准要求。
光伏组件用玻璃透光率测试国标标准

光伏组件用玻璃透光率测试国标标准光伏组件用玻璃透光率测试是光伏组件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用于评估光伏组件中玻璃的透光性能,确保光能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电能。
国际上通常采用ASTME903标准来测试玻璃透光率,而中国国家标准GB/T2410-2024则是根据ASTME903标准进行修改和补充的。
下面对GB/T2410-2024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GB/T2410-2024标准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平板材料的透光率测量方法。
对于光伏组件中使用的玻璃透光率测试,首先需要选择符合标准规定的测量仪器和设备。
标准要求使用透光性指示器来测量透光率,该指示器是一种具有标准的向日葵状孔径的设备,它可以测量材料通过的光线量。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将光伏组件中的玻璃样品放置在透光性指示器上,并采用标准照明条件下的射线入射法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光线从一侧射入样品中,经过透光性指示器的孔径后被另一侧的检测器接收。
通过测量检测器接收到的光线量和将其与透光性指示器无样品情况下的光线量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玻璃样品的透光率。
GB/T 2410-2024标准对测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和条件进行了具体规定。
例如,标准要求使用波长为550nm的绿色滤光片来滤除其他波长的光线,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另外,标准还规定了测量设备的校准和检验要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测试样品的准备和处理也受到标准的严格要求,以避免测试误差。
需要注意的是,GB/T2410-2024标准并不是唯一的玻璃透光率测试方法,也不是国际通用的标准。
在国际上,ASTME903标准是更为广泛应用的测试方法,它采用了类似的原理和过程来测量玻璃透光率。
因此,在进行光伏组件用玻璃透光率测试时,除了考虑国内标准GB/T2410-2024的要求,还应该留意国际标准ASTME903的相关规定,以确保测试结果具有国际可比性和可信度。
光伏组件可靠性测试

光伏组件可靠性测试引言光伏组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设备之一,因此其可靠性测试十分重要。
光伏组件经受各种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考验,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可靠性测试,以确保其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和寿命稳定。
本文将介绍光伏组件可靠性测试的目的、测试方法以及测试结果的评估。
目的光伏组件可靠性测试的目的是评估光伏组件在长期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测试将模拟各种环境和气候条件,包括高温、低温、高湿度、低湿度、紫外线辐射等,以检查组件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稳定性。
测试方法温度循环测试温度循环测试是对光伏组件进行高温和低温交替暴露的一种测试方法。
该测试模拟了光伏组件在不同温度下工作的条件,以评估其在温度变化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常见的温度循环测试标准包括IEC61215和IEC61646。
湿度暴露测试湿度暴露测试是对光伏组件进行高湿度和低湿度交替暴露的一种测试方法。
该测试模拟了光伏组件在不同湿度下工作的条件,以评估其在湿度变化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常见的湿度暴露测试标准包括IEC61215和IEC61646。
紫外线辐射测试紫外线辐射测试是对光伏组件进行紫外线照射的一种测试方法。
该测试模拟了光伏组件在太阳辐射下工作的条件,以评估其在紫外线照射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常见的紫外线辐射测试标准包括IEC61215和IEC61646。
电气特性测试电气特性测试是对光伏组件进行电性能测试的一种方法。
该测试包括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功率等参数的测量,以评估组件的电能转换效率和性能稳定性。
常见的电气特性测试标准包括IEC61215和IEC61646。
测试结果评估光伏组件可靠性测试的结果将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估。
常见的评估标准包括能量输出损失率、功率退化率、寿命预测等。
这些评估指标可以衡量组件在长期工作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寿命。
结论光伏组件可靠性测试是评估光伏组件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过程。
通过温度循环测试、湿度暴露测试、紫外线辐射测试和电气特性测试等方法,可以全面评估组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和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组件测试标准内容对比郭素琴李娜武耀忠傅冬华(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测试中心,常熟215562 )摘要:对光伏行业内主要的组件测试标准中预处理试验、基本检查试验、电击危害试验、火灾试验、机械应力试验、结构试验和性能测试的试验内容进行对比总结,包括IEC 61215:2005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UL1703:2004平板组件安全测试、IEC 61730-2:2004 光伏组件安全鉴定。
关键词:组件测试标准IEC 61215 IEC 61730 UL1703Comparison of PV module test standardsSuqin Guo, Na Li, Willon Wu, Albert Fu(Changshu CSI Advanced Solar Inc,Changshu 215562 )Abstract:According to PV module test standards including IEC 61215:2005, UL1703:2004 and IEC 61730-2:2004 Comparation of the Preconditioning tests, General inspection test, Electrical shock hazard tests, Fire hazard tests, Mechanical stress tests, Component tests and performance test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Keywords:Photovoltaic modules, Test standards, IEC 61215, IEC 61730, UL 17031.引言在低碳经济成为热点,节能减排成为目标时,使用光伏组件的进行发电能大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随着光伏电站建设的增多与光伏组件应用领域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客户和光伏组件生产厂商认识到光伏组件使用时安全性能的重要性。
现在已有很多国际知名的认证机构开展了对光伏组件的可靠性检测,而且也有很多的生产厂商在公司内部建立实验室对光伏组件进行可靠性检测。
故本文对IEC 61215:2005、IEC 61730-2:2004、UL 1703:2004三份光伏组件测试标准的内容进行对比。
2.标准介绍2.1 IEC 61215:2005《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该标准规定了地面用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的要求,表明组件能够在规定的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
2.2 IEC 61730-2:2004《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 第二部分:试验要求》,IEC 61730-2部分规定了光伏组件的试验要求,以使其在预期的使用期内提供安全的电气和机械运行。
对由机械或外界环境影响造成的电击、火灾和人身伤害的保护措施进行评估。
2.3 UL 1703:2004《平面组件安全测试》,该标准适用于安装在建筑物或与建筑物连为一体的平面光伏电池板,也适用于独立应用的太阳能电池平板。
适用于在电压小于等于1000伏的系统中应用的光伏电池板,还适用于连接在或是装置在光伏电池板上的设备部分。
不适于从组件中获得电压、电流的输出设备,任何追踪装置,在强光下照射下的应用的电池组件,光学集中器,光电热结合的模块及面板。
3.预处理试验对比3.1 IEC 61215:2005有温度循环(50或200次循环、-40℃至+85℃)、湿冻试验(10次循环、-40℃至+85℃、85%RH)、湿热试验(1000小时、85℃,85%RH)、紫外预处理试验(15KWh/m2)、室外曝晒试验(60KWh/m2)。
作者简介:郭素琴(1979-),女,江西兴国人,阿特斯光伏测试中心质量监督员,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可靠性检测室的监督工作。
3.2 IEC 61730-2:2004有温度循环(50或200次循环),湿冻试验(10次循环、-40℃至+85℃、85%RH),湿热试验(1000小时,85℃,85%RH),紫外试验(15KWh/m2),这四个试验与IEC 61215:2005中的预处理试验要求相同。
但没有室外曝晒试验。
3.3 UL 1703:2004有温度循环(200次、-40℃至+90℃)试验、湿度试验(10次循环、-40℃至+85℃、85%RH)、大气腐蚀试验(5%盐水)、喷淋试验(34.5kPa、1h)。
3.4 预处理试验主要是模拟组件在实际使用时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验证组件的可靠性,其中IEC 61215:2005与IEC 61730-2:2004试验项目基本相同,试验条件也相同;而UL 1703:2004有较大差别,没有紫外预处理试验和湿热试验两个试验项目,但有考虑在沿海地区等腐蚀较强的环境中组件安装使用而设计的大气腐蚀试验和在雨淋时设计的喷淋试验。
同样的温度循环试验,在UL 1703:2004的温度条件中高温比IEC要求的温度高5℃,同时只需监控组件电流的连续性,而IEC 61215:2005要求在组件温度超过25℃时给组件通电流I mp。
IEC 61215:2005湿冻试验与UL 1703:2004湿度试验相比,UL 1703:2004中对试验后的情况作了详细的规定,如非金属的导线的间隔厚度体积的减少、裂缝的大小等进行定性定量的规定,IEC 1215:2005要求没有严重外观缺陷即可。
4.基本检查试验对比IEC 61215:2005与IEC 61730-2:2004两个标准外观检查相同,试验前后有无严重外观缺陷;而UL 1703:2004中没有对外观的基本检查,根据每个试验的不同要求规定试验后的外观要求。
5.电击危害试验对比5.1 IEC 61215:2005有绝缘试验、湿漏电流试验、引出端强度试验。
5.2 IEC 61730-2:2004有可接触试验、剪切试验、接地连续性试验、脉冲电压试验、绝缘耐压试验、湿漏电流试验、引出端强度试验。
5.3 UL 1703:2004中有漏电流试验、接地连续性试验、绝缘体(介质)耐(电)压试验、湿绝缘电阻试验、剪切试验、拉力试验、压力试验。
5.4 电击危害试验主要是安全测试,其中IEC 61215:2005的要求较低,试验项目较少,同时IEC 61215:2005与IEC 61730-2:2004的试验主要针对整个组件,而UL 1703:2004 包括了零部件之间的测试,但是在试验项目的选择上,UL 1703:2004与IEC 61730-2:2004比较接近,不同的是UL 1703:2004中多一个压力试验,而IEC 61730-2:2004多一个脉冲电压试验。
比如可接触试验,UL 1703:2004与IEC 61730-2:2004的试验条件和判定标准都一致。
部分测试项目的条件上存在不同,比如耐压测试,IEC 61215:2005电压要求为1000V加上2倍的系统最大电压;而IEC 61730-2:2004则是2000V加上4倍的系统最大电压;UL 1703:2004要求带电部件与所有可接触表面都须进行耐压测试,电压要求1000V加上2倍的系统最大电压。
拉力测试,IEC 61215:2005与IEC 61730-2:2004的引出端测试,对所有引出端进行弯曲和拉力试验,而UL 1703:2004对不同的零部件提出了试验需求,比如连接线和连接器拉力试验(89N、1min)、接线盒牢固性试验(用155.7N或4倍接线盒重量的力将接线盒拉扯下来)。
IEC 61730-2:2004与UL 1703:2004试验要求细节多有区别,如剪切试验中用小刀在组件表面划过的速度要求不同,IEC 61730-2要求速度为150mm/s,UL 1703:2004要求速度为152.45mm/s;接地连续性试验中,在接地孔和相邻边框之间的电流值要求不同,IEC 61730-2要求为电流值为2.5倍组件保护电流,UL 1703:2004要求电流值为2倍组件保护电流。
6.火灾试验对比6.1 IEC 61215:2005有热斑试验、旁路二极管热性能试验。
6.2 IEC 61730-2:2004有温度试验、热斑试验、防火试验、旁路二极管热性能试验、反向电流过载试验。
6.3 UL 1703:2004有温度试验、反向电流过载试验、热斑试验、电弧试验。
6.4 在火灾试验中IEC 61215:2005中设计了两试验,IEC 61730-2:2004中设计了五个试验,其中增加了温度试验、防火试验和反向电流过载试验,而UL 1703:2004中没有旁路二极管热性能试验,但增加了电弧试验。
相差比较大的试验是热斑试验,IEC 61215:2005与IEC 61730-2:2004中的热斑试验,用遮光板遮盖最坏情况电池片的部分或全部面积进行曝晒,是模拟整个组件在户外使用的情况,而UL 1703:2004挑选分流电阻高中低3档电池片,给单独电池片加反向偏压,考虑的是单个电池片的可靠性。
部分测试条件不同的试验,比如温度测试中,同样是监测组件在开路和短路情况下各个零部件的温度,UL 1703:2004要求将一个电池的1/2部分用遮光板进行覆盖,考虑了热斑情况下各零部件的温度情况。
反向电流过载试验,UL 1703:2004与IEC 61730-2:2004试验方法要求相同。
7.机械应力试验对比7.1 IEC 61215:2005中有机械应力试验有冰雹试验、机械载荷试验。
7.2 IEC 61730-2:2004中有机械应力试验有组件破损量试验、机械载荷试验。
7.3 UL 1703:2004中有机械应力试验包括撞击试验、机械载荷试验。
7.4 在机械应力试验中各标准的试验项目选择相差较大,同样是撞击类的试验, IEC 61215:2005的冰雹试验是7.53g冰球以23m/s速度向组件表面撞击11个点,IEC 61730-2:2004的组件破损量试验是用45.5kg的铅弹袋在300mm、450mm、1200mm高度进行撞击组件中心点,而UL 1703:2004的撞击试验则是以6.78J的能量对组件表面和各零部件进行冲击,而且试验要在25℃和-35℃均需进行。
同样是机械载试验,IEC61215:2005的试验要求比较严酷,循环次数较多,施加的负荷较大,IEC要求在前表面均匀施加2400Pa的负荷,保持1h,在背表面均匀施加2400Pa的负荷,重复三次,最后一次循环加于组件前表面的负荷为5400Pa,UL仅要求当组件的设计荷载为146.5kg/㎡(约2200Pa)或者为厂商设计的荷载值(大于146.5kg/㎡)时,测试时使用的荷载为设计荷载的1.5倍,将此负荷均匀施加于组件的正面保持30min,再施加于组件的背面保持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