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符号学 教学大纲
视觉传达专业《字体设计》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字体设计 / Font Design2.课程代码163Y0103.课程类别专业课4.课程性质专业必修5.学时/学分48(32+16)/ 36.先修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7.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二、教学内容及要求(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字体设计在现代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掌握字体书写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掌握中外文创意字体的设计方法及字体的应用性设计。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中、外文基本字体的书写方法及创意字体设计的基本规律,能够根据文字内容独立完成字体创意绘写的全过程;了解字体与版式编排的基本方法;会运用不同字体来设计简单的平面物,如标语、店面、海报、招贴等,使所学知识在相关课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字体设计能力,解决字体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第一章 字体设计概述 (4学时)了解:字体设计的基本理论。
理解:字体设计的发展和风格演变。
掌握:字体设计的基本原则。
重点内容:1.字体设计的发展和风格演变。
2.字体设计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字体设计原则的应用。
第一节:字体设计概述。
知识点:认识字体设计的重要性;了解该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关系。
第二节:字体的演变和发展。
知识点: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印刷术与字体;现代拉丁文字的发展。
第三节:字体设计的基本原则。
知识点:可读性;图形性;整体性;意象性;独特性;艺术性。
第二章中文字体设计(8学时,含6学时上机)了解:汉字的构字及组字方法。
理解:汉字设计与民族文化。
掌握:汉字的笔画结构。
重点内容:“六书”造字方法。
2.汉字的笔画结构创意与表现。
教学难点:汉字设计与民族文化;汉字的形态设计。
第一节:汉字的构字及组字方法。
知识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形音意合;共用笔画。
第二节:汉字的创意与表现。
知识点:笔画性;装饰性;意象性。
第三章外文字体设计(8学时,含6学时上机)了解:拉丁字母发展简史。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并能准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理解××××××原理,并能够阐述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总结出××××××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技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年级,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实际案例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一:××××××概念及性质- 教材章节:第一章- 内容安排:介绍××××××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分类,结合生活实例进行阐述。
《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122851课程名称:设计美学/Aesthetics of Design课程总学时/学分:48/3 (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学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大学本科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设计美学的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充分领悟设计美学独到的精神内涵,提升设计鉴赏能力,从而为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美学的产生和发展、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掌握设计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重点掌握和领会设计本体的美学特征,设计作为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特点;3、重点掌握和领会设计审美心理、设计的形式美;4、重点掌握中外设计思想的历史沿革及其最新发展背后的美学动力;5、重点掌握和领会设计审美欣赏和批评的基本规律,培养和提高设计艺术的审美能力;6、掌握设计文化与审美的关系、设计形态语义学与审美、技术美学等内容。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中外设计美学观的历史回顾(8学时)1.1 中国古代器物审美观知识点: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中国古代各时期代表性的器物审美观。
1.2 国外设计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知识点:国外各阶段的代表性设计美学观念,及其背后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内驱力。
重点和难点:设计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第二章产品(4学时)2.1 产品是设计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知识点:产品的定义;设计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2.2 产品的形态构成知识点:产品的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技术形态、艺术形态、形式自由度。
重点和难点:产品的技术规定性与形式自由度,自然形态的情感内涵与功能启示。
第三章设计审美范畴(10学时)3.1 形式美知识点:形式与形式美的概念;人的形式感的形成;形式因素的表现性和情感意蕴。
重点和难点:形式因素的表现性和情感意蕴。
3.2 技术美知识点:技术作为人的劳动形态;技术美的深远意义;范例剖析。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设计美学是一门研究设计领域中美学问题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设计作品的审美感知、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及将美学原理应用于设计实践的能力。
本课程将涵盖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审美特征、设计要素与美学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范畴。
2、培养学生对设计作品的审美感知能力,能够敏锐地察觉设计中的美学元素。
3、帮助学生掌握设计美学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能够对不同类型的设计作品进行深入的美学分析和评价。
4、引导学生将美学原则应用于设计实践,提高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质。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创造力,能够在设计中展现独特的美学视角和个性风格。
三、课程内容1、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设计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设计美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2、设计美学的历史发展古代设计中的美学思想工业革命以来的设计美学发展当代设计美学的趋势和特点3、设计的审美特征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结合设计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4、设计要素与美学原则线条、形状、色彩、材质等设计要素的美学特征比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美学原则在设计中的应用5、不同设计领域的美学分析产品设计的美学特点平面设计的美学风格服装设计的审美追求6、设计美学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在设计美学中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创造力7、设计作品的审美评价审美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设计作品的案例分析与评价实践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系统地传授设计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设计美学的实际应用。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案例,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交流合作。
4、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将所学的美学原则应用到实际作品中。
5、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设计作品,并进行相互评价和教师点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设计美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艺术类广告设计课程的教改研究——以符号学为切入点

广告 学 、 文学 、 符号学 、 传播学 等 , 而当今世界 的广告话 语权 ( 如评判标 准 、 设计 思维 、 审美潮 流等 ) 一般被 西方把 持 , 广 告不是一个 简单的事情 , 因此 对一个艺术类 大学生来说 , 教 学课 时内消化教学知识并设计出好作 品存 在一 定的难 度。
lg 4 00 Hua g h , o y,35 3, n s iHub iChi e , na
课程授课 以教 学大纲为指导纲领 , 授课 内容 、 教材 的选 用以及作业 的布置都须按 照教学大纲来实施 ,广告设计 也 是如此 , 导致教学呆板 、 缺少灵活性 。 很多 高校 广告设 计课程 教学 大纲 的内容大 同小 异 . 教 材也是 如此 , 内容 、 识 点 基 本 近 似 , 且 几 十 年 来 都 是 一 知 而 样 , 少针对性和创新性 。 缺
艺术 类广 告 设 计 课 程 的教 改研 究
— —
以符号 学为切入 点
邓 超 群
湖北 ・ 黄石 450 ) 303
( 黄石 理 工学 院 艺术学 院
中图分类号 : 4 G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1 0 4 — 2 17 — 84 2 1 3— 0 6 0 1
Ke r s a v r sn e in s mit sta h n e( E y wo d d e t i g d sg ;e o i ; c i g r fr i c e ) Au h r d r s c o l f t a g h n ttt f e h o t o ’ a d e s S h o , n s i si eo c n — S o Ar Hu I u T
师学历化 , 缺少实战经验 , 在批评 和修 改学生作品上存在 不
符号学研究方法

符号学研究方法摘要:一、引言1.符号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2.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二、符号学的基本概念1.符号的定义和分类2.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三、符号学的研究方法1.文本分析法2.话语分析法3.实例分析法4.跨学科研究法四、符号学应用领域1.语言学2.哲学3.文化研究4.广告传播5.产品设计五、符号学研究的实践与反思1.研究案例分享2.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与挑战3.对符号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建议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符号学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符号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交流的载体,符号学研究旨在揭示符号的产生、传播、解读和影响等方面的规律。
在这一背景下,探讨符号学研究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应用领域以及研究的实践与反思。
二、符号学的基本概念1.符号的定义和分类符号是一种具有代表意义的物品、现象或标记,能够引起人们对其所代表事物的联想。
符号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图像符号、象征符号等。
2.符号学的基本理论符号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其主要理论包括符号互动论、符号象征理论、符号系统理论等。
三、符号学的研究方法1.文本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是对文本进行系统性、深入的研究方法。
在符号学领域,文本分析法有助于揭示文本中的符号及其组合、意义生成与传递过程。
2.话语分析法话语分析法关注符号在特定语境下的使用,分析话语结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象征意义。
3.实例分析法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研究,深入探讨符号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和价值。
4.跨学科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强调多学科合作,充分利用各学科优势,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质量。
四、符号学应用领域1.语言学符号学研究有助于揭示语言符号的构成、语法规则和语义特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哲学符号学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深入探讨意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等问题。
(完整版)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学时:36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一、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应达到的目标是:具备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素养。
2、主要学习现代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发展与现状,工业产品开发设计的条件与限制因素,造型设计原理与人机工程学问题,以及与造型设计的创造性思维相关的形式美法则,设计美学、图解思考和消费文化等问题,达到对将要从事的专业训练与未来的职业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及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设计活动及其结果的价值和意义的能力。
3、本课程在前置课程的基础上,为园林/景观设计(综合)、室内设计Ⅰ(住宅空间)、展示空间设计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完成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前置课程:素描、速写后续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园林种植设计、环境设施与铺装设计、室内设计Ⅰ(住宅空间)、展示空间设计、二、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设备要求电脑、投影仪等。
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四、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景法,讲授与点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按现代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发展与现状安排教学内容与环节,根据课程进展灵活安排系统讲授、分组讨论等内容。
五、考核内容、要求、形式本课程为《理论性课程》,重点考查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其分值为:平时成绩(含出勤)占30%,期末考试占70%。
考核方式上采取终结性考试。
1、考核内容、要求(1)设计要素与构成法则、材料、结构力学与造型设计。
(2)现代主义设计与技术美学思想。
(3)后工业社会的各种设计美学新观念。
2、考核形式:闭卷六、教材与参考书(一)教材1、《现代设计概论》古大治编著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8年版(二)参考书1、《关于人类事物的科学》(美)赫伯特·A·西蒙著(杨砾译)解放军出版社 1988年版2、《20世纪风格与设计》(美)斯蒂芬·贝利,菲利普·加纳著罗筠筠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3、《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祜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年版4、《包豪斯》(英)弗兰克·惠特福德著林鹤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年版5、《设计——现代主义之后》(英)约翰·沙克拉编卢杰,朱国勤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5年版6、《世界现代设计》(Modern Design 1864---1996)王受之著艺术家出版社 1997年版7. 《色彩与图形视觉原理——关于看的艺术与科学》古大治著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年版。
《图形创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74课程名称:图形创意设计(Graphic Creative Design)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作为设计类学科的专业必修课程,在整个设计学科中尤为重要。
它为学生在将来的专业设计中更具理论基础,更具审美能力创造力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和培养学生发现图形,创造图形和处理图形的能力。
使他们掌握现代图形设计观念,创意策略,表达方式和造型规律,熟悉各类图形的特点并能灵活应用。
在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授与大量配套练习有意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平面设计各领域,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打好基础。
二、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三、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概论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图形的定义及图形传播的起源及变革,明确图形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优势,树立科学的现代图形设计观念。
2.基本内容要求(1)掌握图形的概念。
(2)掌握图形与人类的传播(文字、印刷、影像)。
(3)图形思维活动。
重点:本门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难点:图形创意设计与人类的的关系。
第二章图形的基本要素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图形是由设计生成的一种以信息传播为目的的视觉形象,是一种视觉语言。
2.基本内容要求(1)形象(2)意义重点:掌握具象形与抽象形、有机形与几何形的视觉形象难点:掌握意义传达的过程和图意。
第三章图形的基本造型风格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让学生掌握图形创意各种不同的基本造型风格及在现实中的运用。
2.基本内容要求(1)写实风格。
(2)装饰风格。
(3)几何风格。
重点:掌握图形创意各种不同的基本造型风格及在现实中的运用。
难点:了解每种风格的演变过程。
第四章图形创意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学习图形创意不同的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发挥好的思维方式、寻求好的创意内容,并能通过好的表达把创意内容展现出来。
2.基本内容要求(1)掌握联想是创意的思维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符号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211032课程性质:素质拓展平台课程先修课程:设计概论、美学总学时数:36学时学分:2学分适合专业:艺术设计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于符号学的概念、符号学的产生和发展、符号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以及符号学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有何借鉴与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对于符号学的核心理论“能指与所指”关系能做到理解和掌握。
在此基础上,运用符号学的基本原理去解构平面设计中作为符号现象的设计语言而存在的文字、图形、色彩等平面设计元素。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通过对符号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讲授,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用符号学去指导设计。
其一,从符号学入手,对中国传统图形资源进行总结,从图像符号的演变中发现中国传统图形设计、审美等一般规律;其二,用符号学的结构分析法对平面设计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阐述。
通过对平面设计作为一种符号系统的研究,分析平面设计的符号结构构成,从符号系统依次展开的图像结构、功能结构、风格与意义结构三个层面探讨平面设计中符号结构的特点。
其三,探讨作品符号语义产生如何从确立、固定与延伸到替换与异化的一般规律,以及在作品图像表征与语义有效传达关系中的一般范式。
三、理论与技能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实例分析符号学的的理论框架以及符号的确立与拓展的一般规律,并从符构学、符义学、符用学三方面来探讨平面设计实践应遵循的基本规范,以期能够在具体应用方面形成对平面设计实践的指导意义。
四、教学学时分配数五、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导论(一)教学目的了解符号学的基础知识与框架(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符号学的产生、发展,以及符号学的研究对象(三)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符号学一、符号学的定义二、符号学的研究对象(一)符号的本质(二)符号的发展变化规律(三)符号的各种意义(四)不同符号之间的关系(五)符号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二节符号学的理论体系一、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二、皮尔斯的逻辑符号学理论三、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学理论(四)教学提示从具体实例中引出符号的概念,再延伸到符号学(五)教学重点和难点符号学的理论体系(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案例相结合。
(七)作业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学理论对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理解什么是美学、美学的学科性质、弄清美学发展的历史。
第二章语言结构与言语(一)教学目的理解符号学理论中的“语言结构与言语”的辨证关系(二)教学基本要求能够区分语言结构与言语(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学一、索绪尔的“多样性与杂多性”二、社会性与个别性三、个性语言四、代码与信息第二节符号学的观点一、索绪尔与杜尔凯姆二、记号与规则三、概念与行为第三节量值关系一、语言系统与言语二、量值关系(四)教学提示以课堂讨论方式引导语言与言语关系。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语言与言语(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讨论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如何理解语言结构与言语的“社会性与个别性”关系。
(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理解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第三章所指与能指(一)教学目的能够解构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能指与所指的含义,以及二者对于符号的构建。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记号一、记号的组成二、记号与符号第二节能指与所指一、能指二、所指三、现实性与心理性四、内容与形式五、意指作用六、值项第三节对几种传统图形举例一、太极图二、万字纹三、十字形(四)教学提示以案例图形讨论方式引导出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分析太极图中的能指与所指理论。
(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理解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关系。
第四章组合段与系统(一)教学目的理解符号学中的组合段与系统(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组合段与系统的概念(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的两根轴一、组合轴二、联想轴第二节组合段第三节系统一、联想场二、双边对立与多边对立三、相应对立与单独对立(四)教学提示以课堂讨论方式引导出组合段与系统的涵义。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组合段与系统的涵义。
(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简述系统的特征。
(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理解组合段与系统的涵义。
第五章直指与涵指(一)教学目的理解直指与涵指的概念。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直指与涵指的含义与本质特征。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表达平面与内容平面一、表达平面二、内容平面第二节直指与涵指一、直指二、涵指三、元语言四、实在系统(四)教学提示以课堂讨论方式引导出直指与涵指的内涵。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直指与涵指本质特征。
(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简述直指与涵指的定义。
(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理解直指与涵指的范畴。
第六章中国传统图像符号的迭变(一)教学目的用符号学理论分析把握中国图像的脉络。
(二)教学基本要求用符号学解构中国传统的图像。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形态初始:自然象期一、“拣”来的文明二、人造物的产生与发展三、图腾与巫术第二节彩陶意匠:鱼水象期一、新石器时代二、自然图像的符号化三、“鱼+水”的组合四、早期的形式美感第三节威严仪容:饕餮象期一、饕餮纹二、青铜器的符号系统三、文化场域与语义场域第四节人文复苏:“人”象期一、说唱佣二、对“人”的关注三、画像砖与画像石体系第五节山花烂漫:“花”象期一、美学特征和生活趣味表达的转变二、中国图像符号体系的转变第六节不拘一格:“繁”象期一、图像体系的变革二、大文化范畴三、符号体系的现实应用第七节现代转换:信息象期一、中国传统图像体系的资源优势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视觉方式的整合三、从“有意义的形式”到“有意味的形式”四、中国传统图像的现代转化方式(四)教学提示借助中国传统图像体系来研究符号学理论。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符号学理论的现实应用。
(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简述中国传统图像的发展脉络。
(八)小结通过符号学与中国传统图像符号体系的结合,使学生能基本把握符号学的理论。
第七章平面设计的符号学规范与应用(一)教学目的理解平面设计中的符号学应用(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符号学在平面设计中的规范,做到灵活运用符号学指导平面设计。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符构学的约定一、符号学与三大构成二、平面设计符号系统的构成三、完形心理学第二节符义学的限制一、意义表达的可理解性二、设计语意表达的外显性与内涵性三、设计符号系统中的隐含信息第三节符用学的要求一、符号指示的恰当性二、受众三、设计实施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四)教学提示以实际案例引导出符号学的规范。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平面设计中的符号学规范。
(六)学法指导1、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2、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相结合。
(七)作业简述平面设计中的符号学规范。
(八)小结本章学生能基本理解平面设计中的符号学规范,在以后可以更好的指导平面设计,使设计更贴近社会,更实用。
六、课程有关说明本大纲编制的依据是:1、2005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的通知;2、信阳师范学院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修学该课程前应学习设计概论等课程。
应注意对符号学理论框架的理解,其重点和难点在于符号学的现实应用。
应结合具体作品来分析学习,同时阅读相关书籍。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或撰写论文。
七、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一)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二)利用多媒体来讲授。
八、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一)教材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二)参考书海军,视觉的诗学[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徐恒醇,设计符号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九、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一)北京大学艺术学教学网站;(二)中国美术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