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消化系统药物

合集下载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瘤胃兴奋药(动物药理学课件)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瘤胃兴奋药(动物药理学课件)
瘤胃兴奋药的认知与应用
动物药理与毒理
主要内容
认识瘤胃兴奋药 常用瘤胃兴奋药
病例分析
某养殖户养的一头牛,过多采食了发酵的玉米芯后, 腹围增大,尤左上腹部膨大,反刍和嗳气停止,病牛烦躁 不安,呼吸困难,脉搏增加,心搏动增强,病牛不断的回 视腹部。触诊:左侧肌窝部紧而有弹性。听诊:瘤胃蠕动 音消失。经我兽医院医师诊断为瘤胃臌胀。
改善心脏血管活动。 能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促进胃肠蠕动及分泌,增强反
刍。当胃肠机能减弱时,这种作用更加显著。
临床用途
临床上常用于前胃迟缓、瘤胃积食、马便秘疝等。 本品作用缓和,疗效好,副作用少,用药后2~4h作
用最强。
注意事项
➢ 用时不宜稀释,注射速度宜慢,不可漏出血管外。 ➢胃兴奋药
瘤胃兴奋药又称促反刍药,是指促进瘤胃平滑肌收缩, 加强瘤胃运动,促进反刍,消除瘤胃积食与气胀的药物。
瘤胃兴奋药有拟胆碱类药物(氨甲酰胆碱、毛果云香 碱、新斯的明等)、浓氯化钠注射液、甲氧氯普胺等。
常用药物---浓氯化钠注射液
药理作用
本品为氯化钠的高渗灭菌水溶液(10%)。 静脉注射后,可提高血液渗透压,使血容量增多,从而

药理学中的药物分类

药理学中的药物分类

药理学中的药物分类
在药理学中,药物可以根据其作用机理、来源及化学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作用机理分类
按作用部位分类
药物可以按照其作用部位进行分类,例如:
-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镇痛剂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 心血管系统作用药物:如降压药、心脏药等。

- 消化系统作用药物:如胃肠病用药、泻药、胆石症用药等。

按作用方式分类
药物可以按照其作用方式进行分类,例如:
- 拮抗剂:阻止生物体内某个物质的作用,如受体拮抗剂。

- 激动剂:能够增强生物体内某个物质的作用,如受体激动剂。

- 酶抑制剂:阻止某些重要酶的活性,如靶向药物。

根据来源分类
药物可以按照其来源进行分类,例如:
- 人工合成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类、西咪替丁等。

- 天然药物:如马钱子碱、数字is等,这些化合物在植物或动
物体内自然存在。

- 半合成药物:如阿司匹林、氯霉素等,这些药物在天然物质
基础上,进行人工化学合成得到。

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药物可以按照其化学结构进行分类,例如:
- 萘类药物:包括磺胺类、氯霉素等。

- 嘌呤类药物:如咖啡因、茶碱等。

- 对氨基苯酰胺类药物:如吩噻嗪、利尿药等。

总的来说,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药物,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疾病。

当然,药物也存在着副作用,我们需要根据药物的不同分类,在应用药物时注意潜在的风险。

药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药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药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学科,因此药理学基础知识重点主要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分类和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等方面。

以下是一份药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仅供参考:一、药理学总论1. 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干扰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而产生作用。

2. 药物的分类: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制,可将药物分为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心血管药物、神经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等。

3. 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4. 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包括药物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二、药物分论1. 抗感染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等。

抗生素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合成抗菌药主要包括喹诺酮类、磺胺类等。

2. 抗肿瘤药物:主要包括烷化剂、抗代谢类、抗肿瘤抗生素类等。

烷化剂主要包括环磷酰胺、氮芥等,抗代谢类主要包括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抗肿瘤抗生素类主要包括丝裂霉素、阿霉素等。

3. 心血管药物:主要包括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抗高血压药主要包括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抗心绞痛药主要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拮抗剂等,抗心律失常药主要包括胺碘酮、利多卡因等。

4. 神经系统药物:主要包括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等。

镇静催眠药主要包括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等,抗癫痫药主要包括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抗抑郁药主要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5. 消化系统药物:主要包括抗溃疡药、胃肠动力药等。

抗溃疡药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胃肠动力药主要包括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6. 呼吸系统药物:主要包括平喘药、镇咳药等。

平喘药主要包括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等,镇咳药主要包括中枢性镇咳药、外周性镇咳药等。

以上是药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的简要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三十一章 消化系统药习题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三十一章 消化系统药习题

第三十一章消化系统药一、A1、对组胺H2受体具有阻断作用的药物是A、哌仑西平B、西咪替丁C、雷贝拉唑D、西沙比利E、以上都不是2、奥美拉唑属于A、抗酸药B、粘膜保护药C、H2受体阻断药D、M受体阻断药E、H +-K + -ATP酶抑制剂3、有消化道黏膜保护作用的抗消化性溃疡药是A、前列环素B、米索前列醇C、奥美拉唑D、氢氧化镁E、哌仑西平4、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可治疗A、皮肤粘膜过敏性疾病B、晕动病C、支气管哮喘D、溃疡病E、失眠5、H2受体阻断药主要用于A、抗过敏B、止吐C、治疗消化道溃疡D、镇静E、治疗晕动病6、西咪替丁的药理作用机制是A、激动H1受体B、阻断H1受体C、激动H2受体D、阻断H2受体E、阻断质子泵受体7、属于H2受体阻断药的是A、西咪替丁B、雷尼替丁C、法莫替丁D、尼扎替丁E、以上都是8、可以用来治疗卓-艾综合征的抗溃疡药是A、乳酶生B、多潘立酮C、硫糖铝D、西咪替丁E、药用炭9、奥美拉唑的作用机制是A、阻断H2受体B、阻断M受体C、阻断质子泵D、阻断胃泌素受体E、阻断多巴胺受体10、通过阻断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是A、苯海拉明B、碳酸钙C、阿司咪唑D、西咪替丁E、异丙阿托品11、硫酸镁不具有下述哪一项作用A、降低血压B、中枢兴奋C、抗惊厥D、导泻E、利胆12、多潘立酮的止吐作用是通过阻断A、5-HT3 受体B、M1 受体C、α1 受体D、多巴胺受体E、H2 受体13、下列哪个药有止泻作用A、硫酸镁B、乳果糖C、酚酞D、地芬诺酯E、液体石蜡14、甲氧氯普胺的作用机制与哪个受体有关A、D2B、H1C、M1D、NAE、N215、下列哪个药有止吐作用A、乳酶生B、甲氧氯普胺C、拉贝拉唑D、米索前列醇E、枸橼酸铋二、B1、A.奥美拉唑B.西沙必利C.碳酸氢钠D.昂丹司琼E.地芬诺酯<1> 、大剂量易引起碱血症的是<2> 、可以止泻的药物是<3> 、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和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药物是2、A.氢氧化铝B.哌仑西平C.雷尼替丁D.奥美拉唑E.丙谷胺<1> 、阻断H2受体<2> 、阻断M1受体<3> 、抑制H+,K+-ATP酶活性<4> 、中和胃酸三、X1、抗消化性溃疡药硫糖铝与枸橼酸铋钾的共同特点是A、黏膜保护药B、抗酸药可干扰两者作用C、促进黏液分泌D、均为抗酸药E、均可以抗幽门螺杆菌2、关于西咪替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竞争性阻断H2受体B、能明显抑制基础胃酸和夜间胃酸分泌C、长期服用可引起阳痿、性欲消失D、对胃溃疡疗效较十二指肠溃疡发挥快E、能抑制细胞色素P450肝药酶活性3、雷尼替丁具有下列哪些作用特点A、竞争性阻断H2受体B、选择性阻断M1受体C、抑制胃壁细胞H+,K+一ATP酶功能D、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E、作用较西咪替丁强4、奥美拉唑临床可用于治疗A、良性胃溃疡B、恶性胃溃疡C、十二指肠溃疡D、反流性食管炎E、术后溃疡5、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药物是A、西咪替丁B、奥美拉唑C、甲硝唑D、米索前列醇E、枸橼酸铋钾6、下列哪种情况可以用甲氧氯普胺止吐A、放疗所致呕吐B、给予顺铂所致呕吐C、晕车所致呕吐D、胃肠功能失调所致呕吐E、大手术后所致恶心呕吐症状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西咪替丁能特异性阻断胃壁细胞H2受体,拮抗组胺或组胺受体激动剂所致的胃酸分泌。

药学专业知识各系统药物大汇总

药学专业知识各系统药物大汇总

药学专业知识各系统药物大汇总药物可按其作用对象和药理学效应的不同,分为多种分类方法,例如按疗效、按用途、按药理作用等。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各个系统的药物分类和常用的相关药物。

1.神经系统药物:-镇静安眠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地西泮、劳拉西泮等)、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氯硝西泮、三氯乙西泮等)。

-抗抑郁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多虑平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氟西汀等)。

-心理刺激物药物:如盐酸可待因、盐酸伪麻黄碱等。

-抗惊厥药物:如苯妥英钠、地西泮等。

2.心血管系统药物:-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利尿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强心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毛地黄、地高辛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钠通道阻滞剂(利多卡因、奎尼丁等)。

3.呼吸系统药物:-支气管舒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等)。

-祛痰药:如麻黄碱、氯化铵等。

-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4.消化系统药物:-消化酶制剂:如胰蛋白酶、胰脂酶等。

-抗溃疡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酮替芬等)。

-止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5.内分泌系统药物:-甲状腺药物:如甲状腺素、碘化钾等。

-胰岛素及糖尿病治疗药物: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

-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

6.抗感染药物:-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奈韦拉平等。

-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7.免疫系统药物:-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甲氨蝶呤等。

-免疫增强剂:如鸡血藤等。

8.皮肤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如痒疹宁、红霉素软膏等。

-皮肤抗炎药:如酮康唑、氯硝唑等。

总结:以上是各系统药物的一些常见药物分类和相关药物的举例。

药物应用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注意服用药物的适宜剂量和不良反应,以免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制酵药与消沫药(动物药理学课件)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制酵药与消沫药(动物药理学课件)

在常用制酵药中,甲醛作用最强,但它对胃肠黏膜 刺激也最强,并能杀死胃内有益的微生物(如纤毛虫),因 此除严重臌胀外,一般不用。鱼石脂制酵效果较好,刺激 作用缓和。临床比较多用,常与酒精、大蒜酊等配合应用。
泡沫性臌胀,若选用制酵药,只能制止气体的产 生,对已形成的泡沫无消除作用,因此必须选用消沫药。 在不确定泡沫性臌胀类型的情况下,用二甲硅油加制酵药 比较可靠。
制酵药与消沫药的 合理选用
动物药理与过量气体的药物,称制酵药。
消沫药:是一类表面张力低,能迅速破坏起泡液的 泡沫,而使泡内气体逸散的药物。
由于采食大量容易发酵或腐败变质的饲料导致的臌 胀或急性胃扩张,除危急病例应先穿刺放气外,一般可用 制酵药治疗,并根据病情,配以消沫药、泻药、瘤胃兴奋 药等,促进气体排出。对其他原因引起的臌胀,除制酵外, 主要应对因治疗。

药理学大纲-药物分类

药理学大纲-药物分类

第八章抗高血压药药物分类: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①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贝那普利②AT1受体阻断药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2. 钙离子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3. 利尿药(噻嗪类)氢氯噻嗪4. 交感神经抑制药①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可乐定、莫索尼定、甲基多巴②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利血平、胍乙啶③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乌拉地尔④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5. 血管扩张药①直接扩血管药硝普钠②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二氮嗪第九章抗心绞痛药1. 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2.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罗洛尔、其他3. 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尼卡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4. 其他抗心绞痛药曲美他嗪、吗多明、尼可地尔、伊伐布雷定第十章抗心力衰竭药物分类11. 作用于β受体的药物①β受体和α1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②β1受体激动剂多巴酚丁胺、扎莫特罗2. 减负荷药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a. 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ACEI)b. 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拮抗药②利尿药轻度:噻嗪类;中度:口服袢利尿药或与噻嗪类与留钾利尿药合用;重度:静注呋塞米③血管舒张药④钙通道阻滞剂(二氢砒啶类慎用),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3. 强心苷洋地黄毒苷、地高辛4. 非强心苷类氨力农、左西孟旦药物分类21. 正性肌力药①强心苷②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③其他正性肌力药2. 非正性肌力药①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③利尿剂④血管扩张药第十一章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失常发生机制:1.冲动形成障碍:①正常自律机制改变;②异常自律机制形成。

2. 触发活动:①早后除极(EAD);②迟后除极(DAD)3. 冲动传导障碍——折返激动:①环形通路,通路长度大于冲动“波长”;②单向传导阻滞;③折返。

消化系统药07

消化系统药07
【药理作用】
1. 在胃内直接中和胃酸,降低胃蛋白酶活 性,缓解疼痛症状,减少出血。
2. 保护溃疡面和胃粘膜。
常用的抗酸药及其特点
碳 酸 钙:作用快而持久,产气,可刺激胃酸分
泌增加
氢氧化镁:抗酸作用强,有致泻、致高血镁作用
三硅酸镁:作用慢而持久,对溃疡面有保护作用
氢氧化铝:作用慢而持久,有收敛,止血作用,
法林等药物的代谢
2. 质子泵抑制剂
OCH3
• 奥美拉唑 CH3
CH3
• 兰索拉唑
N N CH2 S
OCH3
• 泮托拉唑
ON
• 雷贝拉唑
H
【药理作用】
1. 抑制H+-K+-ATP酶(质子泵),减少胃酸 分泌,同时胃蛋白酶的分泌也减少。
2. 抑制幽门螺杆菌
【作用机制】
本类药为苯并咪唑类,在酸性的胃壁细胞分 泌小管内,转化为次磺酸和亚磺酰胺,后者与 H+-K+-ATP酶α亚单位的巯基共价结合使酶失活, 减少胃酸分泌。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 抗消化性溃疡药 • 消化功能调节药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胃酸、胃蛋白酶、 幽门螺杆菌(HP)
攻击性因子
粘液、碳酸氢盐、 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腺素
细胞保护因子
药物治疗
1. 止 痛 2. 促进愈合 3. 防止复发
药物分类
抗 酸 药 抑制胃酸分泌药 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的药物 抗幽门螺杆菌药
抗酸药
硫糖铝
1. 聚合成胶冻,粘附于溃疡基底部(在酸性环境下) 2. 与胃酶结合,抑制胃蛋白酶活性 3. 促进胃、十二指肠合成前列腺素,使粘液和碳酸氢
盐分泌增加 4. 抑制幽门螺杆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消化系统药物
一、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泻药与止泻药
三、止吐药与促胃动力药
1.抗消化性溃疡药(1)抗酸药、前列腺素类、抗胆碱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了解(2)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掌握(3)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熟练掌握(4)黏膜保护药硫糖铝的作用和用途掌握(5)抗幽门螺杆菌药及三联疗法了解
2.泻药与止泻药硫酸镁、酚酞、液体石蜡、地芬诺酯的作用和用途掌握
3.止吐药甲氧氯普胺、恩丹西酮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掌握
4.促动力药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掌握第一节抗酸药及抗消化性溃疡药
抗消化性溃疡药类型:
一、抗酸药——中和胃酸
【代表药】
本类药多属弱碱的镁盐或铝盐:碳酸氢钠、氢氧化铝、三硅酸镁、氧化镁。

【作用与应用】
口服后中和过多的胃酸,解除胃酸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蚀和刺激,使胃蛋白酶失活具有促进溃疡愈合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二、胃酸分泌抑制药——抑酸药
【抑酸机制】
如下图:
胃酸分泌抑制药考点归纳:
药物机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
1.西咪替丁阻断
胃壁细胞
H2受体①抑制胃酸分泌
②增强免疫
●轻度腹泻、眩晕;
●粒细胞减少、再障
●男性乳腺增生、女性泌乳●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酸分泌过多症:
如:反流性食道炎
卓-艾综合征
2.雷尼替丁
3.法莫替丁
4.奥美拉唑
5.兰索拉唑阻断
胃壁细胞
H+泵
①抑制胃酸分泌
②保护胃黏膜
③抗幽门螺杆菌
头痛、嗜睡
胃肠道症状
6.哌仑西平阻断
M1受体
抑制胃酸分泌口干、视力模糊等
三、黏膜保护药
1.米索前列醇(吸收作用)
2.硫糖铝(局部作用)
3.枸橼酸铋钾(局部作用)
药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1.米索前列醇(吸收作用)■促进:黏液和HC03-分泌,增强黏膜
屏障
■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局部血流量,促进胃黏膜受损上皮的
增殖和修复。

●预防非甾体抗炎药
引起的慢性胃出血
●溃疡等引起的消化
道出血
→稀便或腹泻
→因能引起子宫收
缩,孕妇禁用
药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2.硫糖铝(局部作用)■黏附于溃疡面→保护屏障;
■吸附胃蛋白酶→酶活性↓;
■增强细胞屏障和黏液-碳酸氢盐屏
障;
■生长因子↑→促进溃疡的愈合;
■抑制幽门螺杆菌繁殖
●消化道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
3.枸橼酸铋钾(局部作用)■与溃疡基底膜的坏死组织结合,形
成蛋白质-铋复合物——覆盖于溃疡
表面起到黏膜保护作用
■抑制幽门螺杆菌
●溃疡病
→服药期间舌、粪黑染
→肾功能不良者禁用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
【分类】
第一类:抗溃疡病药
如:含铋制剂、 H+-K+·ATP酶抑制药、硫糖铝等
——抗Hp作用较弱,单用疗效差。

第二类:抗菌药
如: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克拉霉素、甲硝唑等。

【临床应用】
——常用三联疗法:
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
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
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四环素+甲硝唑+铋盐。

——推荐疗法(四联)
= PPI+(阿/克/甲,三选二)+铋剂
第二节泻药和止泻药
一、泻药
分类代表药导泻机制
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硫酸镁
■硫酸钠
■乳果糖
●这类物质在肠道里不被吸收,使得肠腔里的
渗透压升高
——肠腔中聚集大量的水分,导致泻下作用。

刺激性泻药■酚酞
■比沙可啶
■蒽醌类
(大黄、潘泻叶)
●刺激肠壁,导致肠蠕动加快,产生明显的泻
下作用。

润滑性泻药■液状石蜡
甘油
●润滑肠壁、软化肠内容物
膨胀性泻药■聚乙二醇4000
■羧甲基纤维素
●在肠内吸收水分后膨胀形成胶体,反射性增
加肠蠕动而刺激排便。

二、止泻药
代表药物:地芬诺酯
药理作用:提高肠肌张力,抑制肠道蠕动,产生止泻作用。

临床应用:主要是用在急慢性功能性的腹泻。

不良反应:本品为人工合成品,是哌替啶衍生物,大剂量长期服用可产生成瘾性。

注意事项:不用于感染性腹泻
药物:洛哌丁胺(易蒙停)
作用:
显著抑制霍乱等肠毒素引起的肠过度分泌;
增加肛门括约肌的张力,抑制大便失禁和便急。

对肠壁高亲和力及首关效应,几乎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

第三节止吐药与促胃动力药
药物机制与作用
甲氧氯普胺①阻断中枢D受体→中枢止吐作用;
②阻断胃肠D受体→增强胃肠运动,促进胃排空
多潘立酮阻断胃肠道D受体
→促进胃排空,协调胃肠运动,增加食道括约肌张力,防止食物反流
西沙比利选择性激动上消化道5-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释放
→促胃肠道动力作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肠道症状。

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选择性阻断中枢及迷走神经传入纤维5-HT3受体→产生强大止吐作用
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甲氧氯普胺●胃肠功能障碍
——引起的恶心、呕吐
●锥体外系反应
●尖端扭转型心律失常
●泌乳、月经失调
多潘立酮●功能性消化不良●对中枢无影响,不易导致锥体外系
下述药物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时,不属于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是
A.奥美拉唑
B.雷尼替丁
C.泮托拉唑
D.氢氧化铝
E.法莫替丁
『正确答案』D
兰索拉唑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机制是
A.中和胃酸,升高胃内pH值
B.保护胃黏膜
C.阻断H2受体受体
D.抑制H+,K+-ATP酶
E.阻断胆碱M受体
『正确答案』D
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导致的不良反应是
A.精神障碍
B.血浆泌乳素升高
C.呃逆、腹胀
D.骨折
E.便秘
『正确答案』D
具有阿片样作用,长期大量服用可产生欣快感,并可能出现药物依赖性的止泻药是
A.地芬诺酯
B.洛哌丁胺
C.蒙脱石散
D.乳果糖
E.西沙必利
『正确答案』A
A.胃复安
B.多潘立酮
C.山莨菪碱
D. 莫沙必利
E.苯海拉明
1.具有中枢和周围抗多巴胺双重作用
2.属于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神经系统副作用罕见
3.高效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
4.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反应
5.中枢镇静和止吐,用于预防和治疗晕动病、内耳眩晕病的『正确答案』A、B、D、A、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