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历史复习课件:广东中考中国史(近三年)综合题分析(21页PPT)
合集下载
2020届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九部分题组训练 题型三 史实与史论(共37张PPT)

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 英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体 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爆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发 标志着鸦片战争的爆 林则徐虎门销毁鸦片 发 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 日本颁布《五条誓文》 制
8. (2019 成都)某班开展“看口号猜历史事件”的竞猜
活动。下列竞猜对应正确的是
( C)
A. “自强”“求富”——太平天国运动
【典例】(2019绵阳)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
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史料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北宋出现“夜市”“交子”
C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
【答案】D
曹雪芹著《红楼梦》
结论 国内民族交往频繁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 解体 封建君主专制发展 到顶峰
世界级伟大作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或意义,解题关 键是能清楚地知道重大历史事件与其影响或意义的对应关系 。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两人都为中外文化交流作 出了重要贡献;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给赤德祖赞,反 映出国内民族交往频繁;北宋出现“夜市”“交子”,体现 了宋代商业发展繁荣;中英《南京条约》要求开放通商口岸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破坏;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君主专制统 治不断加强;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 顶峰;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 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曹雪芹无疑也成为世界级 的伟大作家。因此,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答案为D选项。
推论 客观上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B
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欧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尽头
C
克洛维统治时期
封建制度在日本已普遍存在
标志着查理曼帝国走向最强
D
2021广东专用中考历史命题分析24张PPT

此外,2020年省题还保持一贯对“当下”(时政)的关注,但又不 “媚俗”。如第4题《睡虎地秦墓竹简》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 患者并向上报告切合了今年疫情的发现与报告;第 29题西方 建立“对共产党国家出口管制委员会” ,与如今美国加大对中 国先进技术的封锁话题紧密相关,三道综合题也关注了当今 热门的英雄、教科书、文化自信等问题。这说明命题者对时 政的关注从没有缺席。
命题者通过考试引导一线课堂的意图明显,教师要积
3.发挥引导 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
教育教学 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作用
这是今后课程改革的方向,也必在今后的试题中有所
体现)
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
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水平划分中的水平1、 水平2,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最高要求,也是目前考试能力设 计的上限。
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 作用;在对史事与现实问 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
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 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 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
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 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 解释结合起来;能够尝
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 证自己的观点。
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
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现实问题。
家国情怀
能够具有对 家乡、民族、 国家的认同 感,理解并认 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具 有对祖国和 人民的深情 大爱;能够理 解和尊重世 界各国优秀 文化传统。
能够辨别教科书和教 学中的历史解释;能够 发现这些历史解释与 以往所知历史解释的 异同;能够对所学内容 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 析。
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
广东中考必备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现代史主题二

3. 扩大: (1)1984年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2)1985年开辟 经济开放区 ,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 特区。(关注度★) (3)1990年开发与开放上海 浦东 新区。 4. 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 程。
【例3】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 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 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 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 办企业。”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 地方”就是后来的( )
考点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1.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 在 农村 展开。(关注度★) 2. 内容:形式以“ 包产到户 ”为主,在土地公有制 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农户。(关注度 ★★★) 3. 意义:把农民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中国农业的 发展。
【例2】1978—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长495亿千
3. 内容: (1)思想: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2)政治: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 来和实行 改革开放 的战略决策。(关注度★★★) (3)组织:形成了以 邓小平 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4. 意义: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正确道路。
经典例题
2017 广东中考必备 历史
主题二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考点精讲
考点1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1. 背景: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 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2. 召开: 1978 年12月,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 发表了重要讲话。(关注度★★)
2020年广东历史中考总复习-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浅析(共23张PPT)

的原因。
【解题指导】本题提供了三则纯文字型材料,属典型的文字型材料题。题目以唐代城市经济发 展为核心,通过新情景、新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的基本步骤是:先通读
三则材料,可以得出共同的基本认识是:扬州繁荣富庶的表现及原因;再细读精读每一则材料, 根据设问“扬州经济繁荣的表现和原因”,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一主要提到扬州地理位置的重 要及商贾云集的情况;材料二主要提到唐朝政府限制官吏经商的政策和扬州货物云集的表现; 材料三主要提到唐朝政府在扬州设立盐铁转运使保护商贸而使扬州出现了店铺林立、城市繁华、 扬一益二的景象。然后再根据设问及得出的有效信息组织得出答案: 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 物林立;城市繁华;扬一益二。 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
找可以例证自己观点的
史实,一般从对应史实
的影响、结果、立场、
原 因等角度来思考
将题干材料反映史 实 从历史与现实两个 的影响与现实相联系, 角度来作答 从“当今类似问题如何 解决”等角度来思考
第五步:答题简洁规范,书写工整请注意:答 案序号化,内容条理化,书写规范化:
1.注意分值:组织答案时,要看分值几分,几分几点; 2.注意审题:问与答要一致,对题目设问,要有明确 的回应,对所解答的问题应有简短的提示; 3.注意简洁:调理清楚,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 4.注意全面:答案要求完整和层次分明; 5.注意用语:要求使用学科语言,尽量使用教材语言, 尤其要注意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不能表述过于口头 语和文学性的修饰语; 6.注意书写: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在指定区 域作答,题号序号等应保持一致。
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4从现实角度来作答设问分析方法答题角度怎么看看法理解观点认识感1亮明自己的观点或看法2从所学知识中寻找可以例证自己观点的史实一般从对应史实的影响结果立场原因等角度来思考侧重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度来作答怎么做做法启示将题干材料反映史的影响与现实相联系从当今类似问题如何解决等角度来思考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来作答1
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近代史 主题一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讲解)名师课件

3. (2018怀化)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 “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让, 变成了一只“大公鸡”。中国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一 国有关?( C )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德国
考点4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1. 甲午中日战争: (1)起因:1894年7月,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 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这场战争被称为 “__甲__午__中日战争”。 (2)过程: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__世__昌__ 等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日军趁机夺取了 制海权。__1_8_9_5_年初,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 提督_丁__汝__昌_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真题再现
(2014广东)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 因素。根据下图中的要素判断,这页笔记所记录的事件 是(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解析】时间、地点、人物、意义都指向了虎门销烟。 B、C、D三个选项与材料无关系,故选A。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 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__江__中__下__游__ 地区,沙俄占领_中__国__北__方_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程度_进__一__步__加__深__。
真题再现
(2017深圳)1860年10月9日,某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 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 应为( )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义和团火烧教堂 C. 邓世昌殉国黄海 D. 圆明园惨遭洗劫
3. (2018甘肃)“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 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成,就地卖出,运费既省, 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可能出现在 哪一条约签订后?( C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广东)历史中考掌握方法,精准答题——综合题解题方法复习课件%28共28张PPT%29

(1)根据材料要求选择历史史实; (2)史论结合多角度。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思想。 思路二:原因、内容、影响。 (3)答题模板:历史史实 + 史实论证(内容影响) = 简要论述说明 已有观点说明:根据材料的角度,选取同角度类型的历史史实说明。 自拟一个观点论证:开放性题目,根据自选的角度选取史实论证;
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特点:1、沿海工业发展远远领先于内地;(1分) 2、造成工业结构发展不平衡。(1分)
影响:1、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积极)(1分) 2、工业发展不平衡。(消极)(1分)
组织答案 —— 提示语,序号化,看分答点,书写整齐
1、信息提取法:图表类—根据材料归纳、分析
掌握方法,精准答题
——综合题解题方法
2020年中考历史新改革
1、考试时间从50分钟延长至80分钟
2、题量分值变化如下:
题型
题量变化
单选题
25道——30道
综合题
2道——3道
全卷
27道——33道
分值 75分——60分 25分——40分
100分
掌握方法,精准答题
——综合题解题方法
一、考查的能力要求及形式
革命时代欧美国家颁布的法律文献及其内容予以说明(任举一例)。(3分)
意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举例: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确立了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
美国《独立宣言》: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法国《人权宣言》: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
例子
——综合题解题方法
一、考查的能力要求及形式
1、考查对基础史实的掌握——根据材料指出; 2、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进行史料实证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思想。 思路二:原因、内容、影响。 (3)答题模板:历史史实 + 史实论证(内容影响) = 简要论述说明 已有观点说明:根据材料的角度,选取同角度类型的历史史实说明。 自拟一个观点论证:开放性题目,根据自选的角度选取史实论证;
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特点:1、沿海工业发展远远领先于内地;(1分) 2、造成工业结构发展不平衡。(1分)
影响:1、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积极)(1分) 2、工业发展不平衡。(消极)(1分)
组织答案 —— 提示语,序号化,看分答点,书写整齐
1、信息提取法:图表类—根据材料归纳、分析
掌握方法,精准答题
——综合题解题方法
2020年中考历史新改革
1、考试时间从50分钟延长至80分钟
2、题量分值变化如下:
题型
题量变化
单选题
25道——30道
综合题
2道——3道
全卷
27道——33道
分值 75分——60分 25分——40分
100分
掌握方法,精准答题
——综合题解题方法
一、考查的能力要求及形式
革命时代欧美国家颁布的法律文献及其内容予以说明(任举一例)。(3分)
意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举例: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确立了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
美国《独立宣言》: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法国《人权宣言》: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
例子
——综合题解题方法
一、考查的能力要求及形式
1、考查对基础史实的掌握——根据材料指出; 2、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进行史料实证
广东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1轮 早读晚诵 模块2 第2单元

2018 广 东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 考点1 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 地位和作用。
• 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 2.代表人物: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 江棠南、制张造之洞。 •总3局.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 了求富安庆内军械所轮、船__招_商__局__________、福州 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2)后期以 “北__洋___”为口号,创办了___________、 京汉师阳同铁文厂馆、湖北织布局等民用工业。(3)建立 新式海军:19 世纪70 年代中期到80 年代中 期:筹建了南洋、_____、福建三支海军。(4)
•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等。
民主 科学
• 4.口号:“______”“_民__主___”。
•科5学.主要内容:(1)前期:①提倡______,反 对专制;②提倡_______,反对愚昧;③提 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
• 6.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 想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提倡白话文和文化平 民化,推动了思想启蒙和马文克思化主普义及。为 _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
• 4.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考点4 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
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
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 1.兴起标志:19陈15独年秀,______在上海创办
新《青青年年杂志》(后改名为《_______》)。 • 2.主要阵《地新:青_年__》_____和北京大学。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 考点1 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 地位和作用。
• 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 2.代表人物: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 江棠南、制张造之洞。 •总3局.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 了求富安庆内军械所轮、船__招_商__局__________、福州 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2)后期以 “北__洋___”为口号,创办了___________、 京汉师阳同铁文厂馆、湖北织布局等民用工业。(3)建立 新式海军:19 世纪70 年代中期到80 年代中 期:筹建了南洋、_____、福建三支海军。(4)
•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等。
民主 科学
• 4.口号:“______”“_民__主___”。
•科5学.主要内容:(1)前期:①提倡______,反 对专制;②提倡_______,反对愚昧;③提 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
• 6.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 想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提倡白话文和文化平 民化,推动了思想启蒙和马文克思化主普义及。为 _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
• 4.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考点4 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
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
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 1.兴起标志:19陈15独年秀,______在上海创办
新《青青年年杂志》(后改名为《_______》)。 • 2.主要阵《地新:青_年__》_____和北京大学。
广东中考必备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古代史主题三

渡、玄奘西游都是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件。
答案:C
考点5 宋代的都市生活。
1. 社会阶层:统治阶层包括皇室、官僚、地主;由于宋朝 实行 重文轻武 的国策,士人备受社会的普遍尊重; 中上层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得到改善,自耕农、佃农、手 工业者等劳动者的身份也有所提高。 2. 城市生活: (1)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南宋 临安 超过百万。 (2)政府将非农业人口编定为 城郭户 。 (3)娱乐场所 瓦舍 的出现,反映了 市民阶层 的 欣赏趣味。(关注度★★★)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高宗
D. 唐玄宗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的时间。抓住题干中
“文成公主”“嫁吐蕃”“唐皇”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文成公主入藏的时间发生于唐太宗统治时期。
答案:B
考点4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朝 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 背景:唐朝对外交流频繁。 2. 史实: (1)遣唐使:日本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对日本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2)玄奘西行: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 天竺 ,求取佛经, 著有《大唐西域记》。 (3)唐玄宗时, 鉴真 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对中 日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 国际大都会: 长安 的建筑布局,对周边邻国的城市 建筑与都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4】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明在自主学习中搜 集到以下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 最恰当的应是( )
A. 祖国统一
B. 民族团结
C. 中外交往
D. 抵抗侵略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中外交往。抓住图片下面的文字,
然后加以归纳总结即可。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
奠定了基础,密切了中国同西域各国的友好联系;鉴真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本题从“救亡存图”这一时代主题 切入,选取四个有代表性的阶段性事件,考查近 代中国国家地位的变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 向明显。第一问考查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 机及影响。第二问考查提炼表格信息的能力。第 三问通过材料前后对比,考查概括、分析能力。 第四问考查归纳总结能力。结合材料分析可得, 一方面,中国取得民族独立,可以让中国国际地 位提高,另一方面,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提
历史
综合题分析及热点专题训
广东中考中国史(近三年) 综合题分析
1.(2017年·广东)(13分)19世纪末以来,中国 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 地位日益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 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 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 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1.过去,文学一直被视为集真、善、 美于一 身的高 雅文明 。随着 大众文 化的流 行,现 在,文 学成为 融市场 、消费 、爱欲 为一体 的娱乐 世界风 尘不羁 的浪漫 。 2.过去,文学是文明社会的“伟大的 传统”, 引领人 性走向 美与自 由的圣 殿。现 在,文 学更注 重追赶 时代经 验的步 伐,迎 合大众 感性的 一晌贪 欢。
感谢聆听,欢迎指导!
—朱荫贵《朱萌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 明大义……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六处沉船 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艘…… 招商局员工冒着
材料四: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招商局再次勇立潮头,独资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对外 开放的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并相继创办了招商 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 反映了中国企业在中国近现代历程中的精神与风貌 ,因而“极具标本价值”。
—金冲及《20世 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如下表 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
外交大事
1917年
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 会
1918年
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 制日
1919年
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利权的要求遭 拒绝
材料三: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 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 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 还中国。
—摘自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如题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 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这种 分布特点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 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 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 。(4分) (3)观察材料三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 呈现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 影响?(4分)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四:进入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被认为 已达到19世纪以来之巅峰……(因)中国日益增加的 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巨大势力……西方人认为中国 是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强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 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1分)这一事件对中华 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 的是什么?(2分)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 引起了什么反响?(2分)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所 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2018年·广东)(13分)中国企业自诞生起, 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 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骎骎(qin qin,迅速)开始赴西 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船承运 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数灾民。往岁台湾、烟台 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洵于 时事大局有裨。”
3.过去,文学尤其是现代性文学以其 独特的 语言、 形式与 结构, 生成自 己的文 学性本 质,可 谓风华 绝代。 现在, 文学已 经泛化 与扩容 ,祛除 了现代 性赋予 文学的 审美本 质主义 迷魅, 可谓洗 尽铅华 。 4.过去,文学拘泥于纸媒的书写空间 ,样态 固化。 现在, 文学样 态全新 ,同电 子媒介 喜结连 理,呈 现的都 是网络 文学、 手机文 学、短 信文学 等崭新 的文学 样态。 5.有实物资料证实,西周时有交替或 同时使 用印章 与指纹 的做法 ,后来 这种做 法虽然 有变化 ,但没 有影响 指纹在 契约文 书上的 运用。 6.索拉罗的记载表明,指纹在借贷上 的广泛 运用, 既丰富 了中国 指纹文 化的内 容和形 式,也 为现代 信用制 度的发 展奠定 了基础 7 . 宽 松 的生 存空间 ,主要 表现在 民族与 民族之 间没有 感情的 隔阂, 能够和 谐共处 。 8 . 宽 松 的文 化环境 ,博采 众长, 综合了 西方一 切文化 。
【解析】本题以中国著名民族企业“招商 局”的发展历程为例,考查民族企业在洋务运 动、抗日战争、改革开放三个不同阶段如何以 民族责任、国家命运为己任,奋发有为。本题 立意高远,材料选取典型,具有较强的德育引 领功能。第(1)问考查洋务运动创办民用企业及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第(2)(3)问考查根据材料概 括招商局的作用或依据、表现;第(4)问考查招 商局经历的几个历史阶段,理解其作为典型样
【答案】(1)特点:沿海和长江流域(通商口 岸周围)。(1分)原因:沿海和长江流域最先遭受西方 经济设略;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等。(任答一点1分,不超过2 分)
(2)原因:抗日战争(或日本全面侵华);政府 组织内迁等。(任答一点1分)意义:为大后方工业重 建奠定基团;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物质条件;保存 民族工业基本力量;有利于促进工业合理布局;促
【答案】(1)事件:中日甲午战争。(1分) 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帝国主义掀起 了瓜分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 的民族危机加深。(2分) (2)目的:解决山东问题,收回山东主权。(2 分) 反响:国内爆发五四运动。(2分) (3)变化:从拒绝归还到帮忙归还。(2分) 原因:二战的爆发,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 形成,而中国是亚洲战场的主要战场之一,中英美存
(3)特点:沿海工业比重大,内地工业比重小 ; (1分)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较慢。(1 分)
影响:工业布局渐趋合理;奠定工业化基础;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民经 济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任答一 点1分,不超过2分)
(4)启示:工业布局要合理;经济协调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任答点1分,不超过2分)
【解析】本题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 结构特征的变迁”为角度,考查近现代民族工业从 晚清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状况。材料跨越晚清 、民初、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四个时期,呈 现方式有表格、柱状图、文字等。第一问考查甲午 战后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及造成这种分布特点 的原因,第二问抗战爆发后民族工业内迁的原因及 意义,第三问考查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发展呈现的 特点及影响,第四问开放性设问谈启示。本题对审
【答案】(1)事件:洋务运动。(1分)地位: 标志中国近(现)代化的开端。(1分)
(2)依据:开通远洋航线,开拓海外市场;运 粮赈灾,扶危济困;运送兵勇,抵御外侮。(每点1 分,3分)
(3)表现:沉船塞港;抢运人员物资;开展敌 后运输。(每点1分,3分)作用:为抗日战争胜利作 出了贡献。(1分)
(4)阶段: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答 洋务运动、抗日战争、改革开放同等给分)。(3分)
1202 88
238 172 421 579 155 142 661
7—9 汪4敬0 虞《9 中国1近代2工业史2 资料85》
材料二: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 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 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 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 。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 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 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 这些内迁厂矿, 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建红《书写中国自己的企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招商局”的诞生与哪 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 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 局”的依据。(3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大义”的主要 表现。并指出“大义”之举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4分) (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招商局跨越了哪几个
3. (2019年·广东)(13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 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 族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总计 上海 武汉 天津 广州 杭州 无锡 其它
厂矿 数
54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3
28
17
16
13
12 380
资本
额(千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