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幼小衔接讲课

合集下载

幼小衔接拼音讲义--2 iuv

幼小衔接拼音讲义--2 iuv
练读:
ǖ ǘ ǚ ǜ
嘴巴翘起üüüǘǘǘ小鱼小鱼吹泡泡
ǚǚǚ大雨大雨快来了ǜǜǜ圆圆美玉真漂亮
三:小结
1、我会照样子连线。
ü
i
u
2、描一描,写一写。
3、
牙齿对齐ⅰⅰⅰ
嘴巴鼓鼓uuu
嘴巴翘起ü ü ü
4、课后作业-
一、熟读单韵母的四声。
ǎǖòìēúǒǜéīāǔ
óǐǚěǘáùèíōūà
要求:读准、读熟,至少读5遍。我读了()遍
ě:生病恶心:ěěěè:肚子扁扁èèè
2、授新课
口诀:
牙齿对齐i i i
īíǐì
练读:
ī í ǐ ì
牙齿对齐īīī好奇宝宝ííí
勤劳蚂蚁ǐǐǐ一条狗儿ììì
口诀:
小乌龟uuu
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先大后小紧相连
练读:
ūú ǔǔùùù大坏蛋真可恶
口诀:
小鱼吐泡üüü
学生姓名:
年级:
幼小
科目:
拼音
授课老师:
授课日期:2018
授课题目
拼音王国2
教学目标(个性化目标,习惯培养、方法教授)
1:端正态度,教授姿势
2:注意书写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知识点掌握)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i、u、ü的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
二、练写单韵母。要求:认真写、写饱满。
教学重点、难点:
1.i、u、ü的发音方法和带调读韵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读好带调韵母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难点。




1、进门考
ā:张大嘴巴āāāá:感到奇怪ááá

科学做好幼小衔接,赢在小学起跑线上—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培训讲稿

科学做好幼小衔接,赢在小学起跑线上—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培训讲稿

科学做好幼小衔接,赢在小学起跑线上—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培训讲稿科学做好幼小衔接,赢在小学起跑线上——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培训讲稿主讲人:###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交流幼小衔接的问题。

2018年国务院出台了《XXX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

文件中明确要求“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

最后这句话:“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实际上已经很清晰地告诉我们,在幼儿园绝对禁止向幼儿进行超出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知识性教学。

但在现实中,一些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很大偏差,认为儿童智力应该早开发,因此,很多家长要求幼儿园讲授一年级知识,什么汉字、拼音、算数统统要求幼儿园去教。

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的一些老师,甚至有些领导为了“顺应家长需求”,违背教育规律,明里暗里开始教授幼儿小学化知识。

当然更多的是一些民办园、托幼点把教授幼儿小学化知识当作宣传、招生的法宝,屡试不爽。

我们作为教师,作为懂教诲的人,不应当做违背教诲规律的事情。

这节课我们要将的如何做好幼小跟尾也是人人非常关注的问题,良多教师有误区,缺方法,下面就这个问题和人人交流。

希望能对人人有所启示,有所帮助。

1.幼小跟尾应当从哪些方面动手?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态度、能力和惯,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2)培养幼儿的研究品质,如培养独立性、自觉性、坚持性、专注性、计划性,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等。

(3)做好升入小学的能力准备,如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倾听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交往能力等。

2.幼小衔接工作容易出现哪些误区?应如何看待?误区一:到幼儿进入中班或大班后才开展幼小跟尾工作。

许多教师存在着“幼小衔接工作是在中班或大班开展”的错误认识。

幼小衔接家长讲会课件 (一)

幼小衔接家长讲会课件 (一)

幼小衔接家长讲会课件 (一)幼小衔接家长讲会课件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幼小衔接是必经之路,如何帮助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这是我们每位家长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此,学校举办了一次幼小衔接家长讲会,并提供了一份详细的课件,下面就跟着这份课件一起来探讨一下幼小衔接的问题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就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孩子从幼儿园逐渐适应小学教育要求的过程。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孩子首先要适应教育方式的转变,包括课堂风格、学习方式等方面。

那么,幼儿园和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呢?1.时间安排上的变化。

小学的作息时间更为规律,需要上更多的课,所以孩子的精力和适应能力要比幼儿园更高。

2.学习方式的改变。

孩子们需要在小学接受较为系统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并进行考试和量化学习成果的评估。

3.课程难度的提高。

小学课程相对于幼儿园会更有针对性、更规范化,难度适度地加大。

针对幼小衔接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1.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存在差异,孩子们更容易出现厌学情绪,需要家长加强引导,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孩子需要培养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做作业要认真,早上要吃早饭,上课要好好听讲,晚上要按时睡觉等。

3.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和沟通能力。

孩子在小学阶段,要学会自我管理和沟通,并学会与同学老师交流沟通,这不仅是智力上的积累,更是情感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4.建立家校互动的机制。

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小学家庭教育,做好与教师的沟通和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到学校生活中。

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家长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以让孩子可以更快速地适应小学生活。

2.加强家庭教育,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3.规划孩子的课外活动,让孩子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发展多方面的才能。

4.帮助孩子充分认识到小学生活的意义,让孩子明确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成长的渠道、途径和方法。

幼小衔接讲座课件

幼小衔接讲座课件

幼小衔接讲座课件题目:幼小衔接——为孩子的成长助力一、引言尊敬的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幼小衔接。

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是否做好准备,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关键阶段?本次讲座将为您带来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二、主题阐述1、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指从幼儿园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学习、社交和心理适应等。

2、幼小衔接的重要性良好的幼小衔接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远影响。

它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潜能。

3、幼小衔接的挑战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变化等。

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三、方法与策略1、提前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孩子入学前,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家长可以在家中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阅读、学习时间管理等。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在入学后更快地适应学习节奏。

3、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社交适应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如与新同学建立友谊等。

四、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案例,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度过幼小衔接阶段。

五、总结与启示通过本次讲座,我们了解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以及应对策略。

家长们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同时,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也是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的关键。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支持和鼓励他们,让他们在自信和独立中不断成长。

六、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中,我们将邀请家长们分享他们在帮助孩子度过幼小衔接阶段的经验和心得,以便大家互相学习和借鉴。

幼小衔接讲座一教学讲义

幼小衔接讲座一教学讲义

幼小衔接的未来展望
01
02
03
强化家庭教育
重视家长在幼小衔接中的 作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参 与度。
重视社会资源整合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社 区、企业、文化机构等, 丰富儿童的学习体验和生 活实践。
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和完善幼小衔接相关 的政策法规,保障儿童权 益,规范教育行为。
幼小衔接的挑战与机遇
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
对策
问题
对策
家长过度焦虑,担心孩子不能 适应小学生活。
家长应该保持平常客观的心态 ,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过度 焦虑。同时,家长可以与孩子 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和生活安排 ,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 活。
孩子在学习上存在困难,无法 适应小学的与老师和学校沟通解决。 同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适 当的辅导和帮助,帮助孩子克 服学习上的困难。
优秀案例展示
某幼儿园开展的“小小学堂”活动
这个活动是在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开展的,每周安排一天 到小学参观学习,让孩子提前了解和适应小学生活。通 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不仅提前熟悉了小学生活,还激发 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某幼儿园实施的“作业辅导计划”
这个计划是为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制定的,通过作业辅 导和学科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 习惯。通过这个计划,孩子们不仅在知识上得到了提升, 还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有了明显的改善。
幼小衔接讲座一教学 讲义
目录
•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 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 幼小衔接的实践与案例 • 幼小衔接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的概念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阶段,主要针 对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之间的教育过渡。

(完整版)幼小衔接讲座稿

(完整版)幼小衔接讲座稿

数学幼小衔接讲座各位家长,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幼小衔接”这个话题。

今天,我是想从一名小学教师的角度,结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真实的案例,谈一谈我们的孩子在上小学时将会遇到那些问题。

我们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从而让我们的孩子都能顺顺利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现在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一个孩子成功了,就是一个家庭的成功;一个孩子失败了,就是一个家庭的失败。

正像一位教育家对年轻父母说的“我们输不起,我们不可能像我们自己的父母那样,在教子中积累经验,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希望,这个孩子不成功还可以指望另一个。

我们只能孤注一掷,只能一边学习做父母,一边教育孩子。

”那么如何进行幼小衔接呢?简简单单地帮孩子把书包装满课本和文具,把他送到新的学校是远远不够的。

幼儿园和小学在任务期望、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师生关系等多方面存在不同,孩子年龄毕竟还小,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第一:心理准备做好心理准备并不单指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家长也要做好准备,完成这个角色上的转变。

在孩子这个方面,我们还是要像孩子刚入园的时候,我们告诉他幼儿园是个多好的地方,老师带着小朋友唱歌跳舞,让他们向往着到幼儿园快乐的生活。

现在同样,我们也要让孩子先向往小学生活,激发孩子对“上学”的期待。

平常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以后啊,肯定比爸爸妈妈懂的还多!”,通过这样的一种激励的语言呢。

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

这样他们就会有即将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光荣感。

不应该用负面的语言吓唬孩子,比如:“你不听话,以后让小学老师管你,小学老师可厉害了!”“你光玩吧,你玩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用这样的话吓唬孩子,他们就会形成对小学的反感和恐惧。

(举例子)孩子上小学之后,我们家长也会感到比以前累了,因为小学和幼儿园有很多不同。

幼小衔接讲座ppt课件

幼小衔接讲座ppt课件

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
第六章
家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故事
讲述自己对于幼小衔接的看 法和经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探讨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 应小学生活
分享自己孩子在幼小衔接过 程中的经历和故事
分享自己在帮助孩子幼小衔 接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
专家和老师解答家长的问题和疑惑
家长提问:如 何帮助孩子适
应新环境?
专家解答:培 养孩子的独立 性和自信心, 鼓励他们多交 朋友,提高社
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陪伴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 想法
表达出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适应 能力
与老师和其他家长积极交流和合作
参加家长会,与老师沟通孩子 情况
主动与班级其他家长交流,分 享育儿经验
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了解学 校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适应新环境
幼小衔接讲座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03 孩子入学前的准备 04 孩子入学后的适应问题及解决方案 05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适应期
06 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学习准备
学习能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观察力 知识储备:帮助孩子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习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适应能力:帮助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
生活准备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
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引导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幼小衔接讲座稿

幼小衔接讲座稿

幼小衔接讲座稿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小衔接的经验和观点。

幼小衔接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的目标,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阶段与小学阶段之间的过渡,它不仅关乎孩子的学习和适应能力,还涉及到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社交技能。

良好的幼小衔接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态度。

为了实现幼小衔接的目标,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幼儿园和小学应该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

幼儿园老师应该与小学老师保持经常的交流,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状况和需求。

同时,小学老师也应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们过渡到小学阶段。

其次,我们需要为孩子们提供适合的教育环境。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都应该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而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更多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此外,我们也需要关注幼小衔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些孩子可能会遇到适应困难、学习压力大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家长应该积极配合,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我们也应该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总之,幼小衔接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实现顺利的过渡。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关于习惯养成
哪些习惯? 这些习惯有哪些具体要求? 如何才能养成?
6.关于习惯养成——哪些?
热爱班集体
生活 学习
爱护公物
卫生
文明懂礼貌
安全
6.关于习惯养成——具体要求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能自己整理学习用具。 2)尽量自己收拾房间; 3)尽量自己洗衣服、穿衣; 4)尽量自己上学回家; 5)家里没大人在家时,尽量自己做饭菜; 6)能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7)能合理安排好自己一天的生活的好习惯; 8)会体贴、关心他人。
6.关于习惯养成——具体要求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洗手的好习惯; 2)不吃不买腐烂变质和街头无照经营食品的好习惯; 3)不带零食到校园内吃的好习惯; 4)不乱扔果皮纸屑的好习惯; 5)主动打扫教室和清洁区的卫生的好习惯; 6)主动清捡校园内的垃圾的好习惯; 7)积极参加各种预防接种的好习惯; 8)到商店购买食品会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的好习惯。
5.进行安全教育
9)不准在桌子上坐、立、走,以防桌倒人伤的好习惯; 10)不玩有危险的游戏的好习惯; 11)不带管制刀具到校内玩的好习惯; 12)不攀爬围墙、栏杆的好习惯; 13)不与陌生人接触,不听坏人的哄骗的好习惯; 14)不玩易燃易爆物品的好习惯; 15)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好习惯; 16)不在上操场玩篮球、足球的好习惯; 17)不到水库、河道内游泳的好习惯。
三年级现象!
先说语文。阅读,开始需要联系语境解读涵 义了,牵涉பைடு நூலகம்维的广度、深度、敏捷度;作文, 开始片段练写了,虽说是片段,其实就是篇章
的胚胎,立意、选材、布局、逻辑、修辞、文
法,一样都不能少。
三年级现象!
再说数学。计算,开始迈入小数、多位数乘除, 步骤与结果明显繁杂;统计出现了,图形语言需 要理解,图形思维需要运用;几何出现了,长方 形、正方形、面积等几何概念需要掌握;问题解
夫妻关系 ︖ 亲子关系
来个小游戏
• • • • • • 快乐------拍肩膀 健康------拍腿 幸福------拍手 富足------跺脚 友谊------拍左边朋友的肩膀 陪伴------拍右边朋友的肩膀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前言
孩子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 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由于生活
兴奋期: 入学前及刚开学
厌倦期:开学一个月左右
适应期:开学两个月后
衡量孩子对学校生活 是否适应的三个标准
1.学习感兴趣: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好奇和 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懂就问。 2.活动能合群: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与家 人、亲友、老师、同学和睦相处。 3.生活有条理: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妥当包括 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着、盯着 才去完成。
错误握笔1
错误握笔2
错误握笔3
错误握笔4
错误握笔5
错误握笔6
正确的坐姿
一尺
头正
腰直
一拳
脚放平
错误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错误的坐姿
错误的坐姿
4.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
信任 尊重 沟通 了解
理解 包容 合力 成长
5.进行安全教育
1)能认真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2)不在楼道内追逐打闹、上下楼梯不推不搡的好习惯; 3)不集众斗殴打群架的好习惯; 4)不与校外不三不四人员接触的好习惯; 5)不进营业性网吧的好习惯; 6)不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同学的好习惯; 7)能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8)能自觉学习一些普法知识的好习惯;
差异性
目录
现 状 如何做
关乎孩子成长的几个关键事项
家庭教育感谢一路有你!
三年级现象
关于“三年级现象”,多数议 论都是就“现象”说“现象”, 现象来现象去,最后成为许多 教师和家长的梦魇。
三年级现象!
读二年级常考100分,怎么一下跌到80分? 以前都是言听计从,怎么现在都敢顶嘴了? 明明报了培训班,怎么错误率还是这么高?
6.关于习惯养成——如何才能养成?
提高认识 明确规范 持久训练 及时评估 形成环境
• 引导孩 子对养 成某个 习惯产 生兴趣
• 让孩子 对养成 某个好 习惯的 具体标 准清清 楚楚
• 坚持不 • 让孩子 懈的行 在成功 为训练, 的体验 让孩子 中养成 由被动 良好习 到主动 惯 再到自 动
• 让家庭生 活和学校 环境乃至 社会风气 成为孩子 养成良好 习惯的支 持力量
现状三: 家长错误的教学方式
如何做
1.心理上的准备
如 何 做 ︖
2.生活习惯的适应 3.物质上的准备
4.初期的陪伴
1.心理上的准备
让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产生期待
• 办法一:对他的称谓上从直呼其名、某某小朋友改为“某 某某同学” • 办法二:让他期待穿小学校服、戴红领巾 • 办法三:创造和小学生交流的场合
6.关于习惯养成——具体要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有正确读书写字姿势的好习惯; 2)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3)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好习惯; 4)上课能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5)在课堂上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6)会正确选择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7)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 8)能和别人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9)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6.关于习惯养成——具体要求
养成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6)同学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好习惯。 7)孝敬父母长辈、尊重老师的好习惯。 8)爱护学校花草树、不乱涂乱抹黑板的好习惯。 9)大型集体服从学校安排,保持会场安静,撤离 有序的好习惯。 10)衣服穿着整洁,红领巾配戴标准的好习惯。 11)爱护公物,不小心损坏公物照价赔偿的好习 惯。
6.关于习惯养成——具体要求
养成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1)参加升旗仪式,服装整洁、肃立、队礼标准、唱国 歌严肃、准确、声音洪亮的好习惯。 2)会说文明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 关系、再见的好习惯。 3)会使用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 右行礼让、回答问题举手起立的好习惯。 4)对到校参观的领导、老师不围观并主动问好的好习 惯; 5)不说脏话粗话,不在教室内大喊大叫的好习惯。
6.关于习惯养成——具体要求
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1)爱护课的桌凳,不用刀刻划,不乱涂乱 抹的好习惯。 2)爱护校园内的公共设施,不用脚踢手划 的好习惯。 3)爱护教室的门窗,轻关轻开的好习惯。 4)爱护班上的卫生工具,用后保管好,不 乱丢乱放的好习惯。
6.关于习惯养成——具体要求
养成热爱班集体的好习惯 1)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给班上抹黑的好习惯。 2)尊重任课教师,主动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努力为班集体增光的好习惯。 4)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的好习惯。 5)关心班集体的利益,不做有损学校、班集体的事的 好习惯。 6)集体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好习惯。
4.初期的陪伴:
1)听孩子讲述学校、班级、同学、老师 等与学校有关的事情,注意正面引导 2)增进亲子感情 3)培养学习习惯: 坐姿、 握笔姿势、 读书、 写字、 专心听讲、 整理用品等等
智慧爸爸的四问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 哪些是不好的.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 事。
请您花一年的时间教孩子学会这些:
*知道家门钥匙的重要性,会小心保管, 产生责任感; *用洗手液或肥皂洗干净手,包括指甲; *能记住自己的家庭作业; *回家知道先完成作业,再玩; *完成作业后,有读书的习惯; *有跟家长交流的习惯和欲望 ;
3.物质准备
家庭学习环境准备
一个安静的、固定的学习地方 一套适合孩子身高的桌椅 一架亮度适宜的护眼台灯 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 开辟一个红花栏、成长档案夹(荣誉收藏夹)等
2.生活习惯的适应:
• 学会自己扣扣子、吃早饭(强调)、系鞋带、 洗手和上厕所(强调)等; • 管理使用自己的文具、书包(贴上标签) • 按时作息,准时到校(小闹钟); • 听到铃声响走进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 坐姿端正,上课认真听讲,发言先举手。
模拟练习
请您花一年的时间教孩子学会这些:
*设定闹铃,听到闹铃自己起床; *自己穿好昨晚准备好的衣服和鞋子,但父母可帮 助检查; *知道后立即刷牙洗脸,并且照镜子检查洗刷的是 否干净; *养成早餐后上厕所的习惯 ; *检查书包和其他应该携带的物品(父母若要确认, 最好别让孩知道,以免影响他的主动性) ; *出门前和家人道别,回家后和家人打招呼 ; *鞋子,包和其他物品会放在固定的位置;
开学了,你准备好了吗?
山东省家庭教育志愿者团队 鹿清溪
2018.6
回 顾
1.《和孩子一起成长——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2. 《给孩子最好的爱---夫妻关系》 3. 《成长脉搏——身心发展规律》 4.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5. 《亲子沟通的策略与方法》 6. 《做最好的自己——挖掘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 成功》 7. 《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8. 《我的情绪我做主》 9. 《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10. 《小学生常见问题及指导策略》 11. 《家校共育的途径与方法》
关乎孩子成长的几个关键事项
1.关于健康
2.关于读书 3.关于写字 4.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
5.关于安全教育 6.关于习惯养成
1.关于健康
2.关于读书:亲子共读
固定的时间 平等的聊书 合适的读物
安静的环境 肢体的交流 自主的选择
快乐的坚持
3.关于写字
握笔姿势 坐姿
正确握笔姿势
拇指食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在后藏 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
学习用品的准备
1.双肩书包,不要太大 超体重十分之一影响身体 2.文具盒,最好是笔袋,简单实用 3.铅笔(中华牌)HB为最好(每天5-6支)不带铅笔刀 4.橡皮买绘图用的较软的一种 5.一个16K的垫纸板 6.汉语拼音本、小演草本、一个记事本 7.一套学校生活用具(水壶、手帕、餐巾纸、抹布、雨天带雨 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