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 线粒体脑肌病

护理查房  线粒体脑肌病
护理查房  线粒体脑肌病

护理查房---线粒体脑肌病

时间:月日

地点:护士办公室

题目:线粒体脑肌病的护理

主查:A

主持人:B

参加人数:11人

B:线粒体肌病为氧化磷酸化脱偶联引起,是能量代谢障碍所致的骨骼肌极度不能耐受疲劳。如病变以侵犯骨骼肌为主,称为线粒体肌病;如同时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称为线粒体脑肌病。下面以28床为例介绍一下本病的特点,由孙颖颖汇报病例。

A:28床李-- 女性24 岁因反复发作性左侧肢体麻木、抽搐5年加重伴左侧肢体无力5天入院。查体:T:37.2℃ P:59次/

分 R:16次/分 Bp:101/61mmHg,神志清,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左侧面部浅感觉减退。右侧肢体肌力正常,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左侧肢体浅感觉减退,左侧病理征(+)。辅助检查:颅脑扫描示右侧额颞顶枕叶、左侧小脑半球多发异常信号。

护士长:下面由D介绍一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表现。

D:1、线粒体肌病:多在20岁左右起病,男女均可受累。临床上以骨骼肌极度不能耐受疲劳为主要特征,往往轻度活动后即感疲乏,休息后好转,常伴有肌肉酸痛及压痛,但肌萎缩少见。

2、线粒体脑肌病:包括(1)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CPEO):多在儿童时起病。首发症状为眼睑下垂,缓慢进展为全眼外肌瘫痪,眼球运动障碍。(2)Kearns-Sayre综合征(KSS):表现为三联征:20岁前起病、CPEO、视网膜色素变性。(3)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4)肌阵挛性癫痫伴肌肉破碎红纤维(MERRS)综合征:特征为肌阵挛性癫痫发作、四肢近端无力。

护士长:下面由杜琳琳讲一下本病的辅助检查。

C:. 1、血生化检查:(1)血乳酸、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约80%病人阳性,即运动后10分钟血乳酸和丙酮酸仍不能恢复正常。(2)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活性降低。2、肌肉活检:可见肌细胞内线粒体堆积 3、头颅CT或MRI :白质脑病,基底节钙化,脑软化和脑萎缩。4、肌电图:为肌源性损害或神经源性损害。

护士长:下面由D讲一下该病的治疗原则。

D:目前无特效治疗,可给予ATP、辅酶Q10和大量B族维生素

等以供应机体能量;对丙酮酸羧化酶缺失的患者则推荐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饮食。

护士长:下面由F:讲一下本病的护理措施。

F:1、心理护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紧张焦虑,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

3.康复锻炼: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锻炼,经常活动躯体的各个关节,但活动强度和幅度不可过大。

4.用药护理;按时遵医嘱服药,将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交代给患者及家属,以取得配合。

护士长:今天大家都讲的比较详细,使我们对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措施有了一定了解,希望大家将知识应用于工作中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完整版)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2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2年09月18日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题: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 护士长陈太琼主持:大家下午好!欢迎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各科护士长及护士姐妹们来参加我科的护理业务查房。今天所查疾病是脑出血,本病是我科的常见病之一,虽然时间仓促,但是我们也做了充分、认真的准备!希望通过本次查房,共同提高该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共同探讨该疾病的常规护理措施和方法。请大家多多指导。 下面请助理护士长付默谈谈该病的临床特点。 付默主管护师:脑出血系指原发性非损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女性,目前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该病起病急,多在活动状态下突然发病,发病前多无先兆,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常有呕吐、偏瘫、失语、昏迷等,意识障碍呈持续加重,意识清楚者常感剧烈头痛、头昏不适。预后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轻型可恢复

工作,重症者病死率高。脑出血发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CT可显示出血量、出血部位。 下面由管床护士陈小菊介绍C3床腾树英的简要病史。 管床护士:大家好!我叫陈小菊,是C3床藤树英的管床护士。 C3床藤树英,女性,51岁,因“头昏伴右侧肢体乏力1+天”于2012年09月03日入院,平车推入病房,查:T36.7℃,P:84次/分,R:22次/次,Bp:250/150mmHg,发育正常,营养肥胖,急性面容,神志清醒,精神萎靡,回答切题,双侧瞳孔圆形等大,直径3mm,对光发射灵敏;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皮疹,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口腔黏膜无溃疡,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胸部:扣诊为轻音,听诊呼吸音规整,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心尖搏动正常,心率齐;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无畸形,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0+年,长期服用“泼尼松”治疗,“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高达200/100mmHg,平时服用“卡托普利”治疗,用药不规律,血压未监测,否认“肝炎、伤寒、结核”传染病,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疾病,无手术、输血及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辅助检查:头颅CT示:左侧顶叶脑出血(出血量约4.8ml) 入院诊断:1、左侧顶叶脑出血 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3、类风湿性关节炎 入院处理: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止血,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治疗。按内科

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治进展

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治进展 MELAS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时间: 2009-02-13 14:54:00 作者:海总医院神经内科 1984年Pavlakis首先报告了线粒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myopathy, encephalopathy,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 MELAS)患者。随着人们对线粒体细胞病认识水平的提高,渐发现MELAS 综合征具有遗传基因和临床表型的广泛异质性。由于该病致残和致死率较高,故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现结合临床实践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改变及遗传基因等方面对MELAS综合征进行综述。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有以下几种学说:①线粒体代谢异常学说:又称线粒体细胞病学说。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产生的重要场所,其功能异常可导致ATP产生减少,从而引起细胞凋亡。这样能量代谢旺盛的器官如脑、骨骼肌、心肌以及胰腺等器官最易累及。枕叶皮质与视觉有密切联系,其细胞和突触密度较高,因此,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异常在枕叶最常受累。目前观点认为能量代谢异常可导致细胞稳态失调及慢性乳酸酸中毒,当能量需求增高时,可诱发脑卒中样发作[1]。研究发现MELAS

患者胰岛细胞线粒体功能异常可以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素分泌减少,引发糖尿病。因此,有的学者认为MELAS综合征为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2]。②线粒体血管病学说:该学说最早由Ohama 提出。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颅内小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以及肌间小血管壁琥珀酸脱氢酶(SDH)反应阳性;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MELAS患者颅内外血管壁的基因突变比率明显增高[3]。证实了异常线粒体在这些小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沉积,最后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致病。但该机制不能解释MELAS卒中样病灶不符合血管分布的特点。③非缺血性神经血管细胞学说:2002年Iizuka 和Sakai[4]发现MELAS患者卒中样发作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过度灌注、神经元易损伤以及神经元过度兴奋等,其中神经元过度兴奋发挥核心作用。2005年[5]提出了非缺血神经血管细胞学说,该学说认为病变区域的脑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线粒体功能不良导致病变区域的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其癫痫样活动使邻近区域神经元去极化,并向周围大脑皮层传播,最终导致能量代谢失衡,诱发脑卒中发作。2007年Iizuka 和Sakai[6]进一步证明MELAS患者卒中样发作是神经元兴奋性过高导致的非缺血神经血管事件,解释了MELAS卒中样病灶不符合血管分布的特点。但是,由于组织和器官能量需求不

脑出血患者护理查房

脑出血患者护理病例讨论时间:2016、8、2 地点:**** 参加人员:**** 主持:*** 记录:*** 内容记录: 今天我们进行脑出血的护理查房,讨论一下脑出血的有关知识及护理,首先请责任护士简要汇报一下病史。 责任护士:*** 内科、31床、患者,***、男,78岁,农民。入院诊断:1脑出血;2.高血压;3.心律失常,;4.脑萎缩。家属代诉:因“意识障碍一月余”入院。一月前突然出现昏迷,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到市级医院住院一月余,病情无明显好转,仍然意识不清,带留置尿管,胃管、遂转入我院继续治疗。入院时:T:36.6摄氏度,P:82次/分,R:12次/分,BP:154/100mmHg.抬入病房,神志模糊,言语不清晰,双侧瞳孔不等圆等大,右侧直径约4mm,左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骶尾部见一约5x6cm2大小的褥疮,已破溃,但干燥无液体渗出。在我院未做辅检。 既往史:有“脑出血”病史四年,高血压病史10年,左侧面肌痉挛病史多年。 入院处理:嘱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给予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改善循环监控血压,营养脑细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吸氧,留置导尿、褥疮护理等治疗。 主持人***:下面请***护士谈谈该病的临床特点。 护士***:该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起病急,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常有昏迷,持续加重,意识清楚者常感头昏,头痛,多有呕吐及偏瘫,预后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轻型可恢复工作,重症者病死率高。 主持***:下面请护士***说脑出血的定义 ***护士: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20-30%,本病好发于50-65岁,男女发病率相近,年青人患高血压可并发脑出血。 主要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偏瘫、偏盲、大小便失禁、失语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病因:半数是因高血压所致,以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其他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血管淀粉样血管病变、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畸形、梗死性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主持***:请责任护士提出主要的护理措施。 ***责任护士: 1.患者烦躁、有跌倒坠床,拔管的风险、与意识不清有关。 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a、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头部抬高15-30度,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b、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c、

护理查房 线粒体脑肌病

护理查房---线粒体脑肌病 时间:月日 地点:护士办公室 题目:线粒体脑肌病的护理 主查:A 主持人:B 参加人数:11人 B:线粒体肌病为氧化磷酸化脱偶联引起,是能量代谢障碍所致的骨骼肌极度不能耐受疲劳。如病变以侵犯骨骼肌为主,称为线粒体肌病;如同时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称为线粒体脑肌病。下面以28床为例介绍一下本病的特点,由孙颖颖汇报病例。 A:28床李-- 女性24 岁因反复发作性左侧肢体麻木、抽搐5年加重伴左侧肢体无力5天入院。查体:T:37.2℃ P:59次/ 分 R:16次/分 Bp:101/61mmHg,神志清,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左侧面部浅感觉减退。右侧肢体肌力正常,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左侧肢体浅感觉减退,左侧病理征(+)。辅助检查:颅脑扫描示右侧额颞顶枕叶、左侧小脑半球多发异常信号。 护士长:下面由D介绍一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表现。 D:1、线粒体肌病:多在20岁左右起病,男女均可受累。临床上以骨骼肌极度不能耐受疲劳为主要特征,往往轻度活动后即感疲乏,休息后好转,常伴有肌肉酸痛及压痛,但肌萎缩少见。 2、线粒体脑肌病:包括(1)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CPEO):多在儿童时起病。首发症状为眼睑下垂,缓慢进展为全眼外肌瘫痪,眼球运动障碍。(2)Kearns-Sayre综合征(KSS):表现为三联征:20岁前起病、CPEO、视网膜色素变性。(3)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4)肌阵挛性癫痫伴肌肉破碎红纤维(MERRS)综合征:特征为肌阵挛性癫痫发作、四肢近端无力。

护士长:下面由杜琳琳讲一下本病的辅助检查。 C:. 1、血生化检查:(1)血乳酸、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约80%病人阳性,即运动后10分钟血乳酸和丙酮酸仍不能恢复正常。(2)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活性降低。2、肌肉活检:可见肌细胞内线粒体堆积 3、头颅CT或MRI :白质脑病,基底节钙化,脑软化和脑萎缩。4、肌电图:为肌源性损害或神经源性损害。 护士长:下面由D讲一下该病的治疗原则。 D:目前无特效治疗,可给予ATP、辅酶Q10和大量B族维生素 等以供应机体能量;对丙酮酸羧化酶缺失的患者则推荐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饮食。 护士长:下面由F:讲一下本病的护理措施。 F:1、心理护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紧张焦虑,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 3.康复锻炼: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锻炼,经常活动躯体的各个关节,但活动强度和幅度不可过大。 4.用药护理;按时遵医嘱服药,将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交代给患者及家属,以取得配合。 护士长:今天大家都讲的比较详细,使我们对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措施有了一定了解,希望大家将知识应用于工作中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线粒体脑肌病3_0T磁共振影像和MRS表现1例

线粒体脑肌病3.0T 磁共振影像和M R S 表现1例 O n e C a s e :3.0T MR Ia n dMR SF i n d i n g so f Mi t o -c h o n d r i a l E n c e p h a l o m y o p a t h y 程姚儿,靳二虎,贺 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 100050中图分类号:R 742;R 445.2 文章编号:1002-1671(2008)08-1150-02 患者 男,15岁,间断性肢体抽搐3个月。患者于3月前夜间睡眠中突发意识不清,双上肢屈曲,呻吟,牙关紧闭及口唇紫绀,持续约15m i n 缓解。近3个月来患儿类似症状间断发作。体检:发际偏低,腰骶部毛发较重,未见其它明显阳性体征。患者早产1个月,婴幼期发育正常。既往“心肌炎病史”7年,遗留有心肌酶增高,窦性心动过速及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达47.8%。生化:A S T 81U /L ,A L T 178U /L ,乳酸4.71m m o l /L ,余正常。心肌酶:A S T 44U /L ,L D H 381U /L ,C K 446U /L ,C K-M B 31U /L ,α-羟丁酸脱氢酶313U /L 。 血乳酸丙酮酸有氧运动试验运动后及前乳酸比值>1.5,腰穿 脑脊液化验正常。辅助检查:(1)全睡眠脑电+蝶骨电极示中度异常,一般描记及深呼吸可见高幅阵发性棘慢波放电及阵发性慢波。(2)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左侧异常。(3)肌电图:未见明显神经源性、肌源性损害。(4)心电图示: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功过速。 头颅M R I :右侧颞叶、顶叶、枕叶大片状稍长T 1稍长T 2信号,累及灰白质(图1,2)。双侧脑室旁小斑片状稍长T 1稍长T 2信号。D WI 显示右侧颞顶枕皮层呈高信号(图4),F L A I R 上亦为高信号(图3)。注射对比剂后增强扫描见右颞顶枕脑回 表面线状强化(图5)。1H-M R S(T E =35m s )示右颞叶病变区出现乳酸双峰,代谢物N A A /C r 比值降低(0.81)(图6)。T E= 144m s 时,1H-M R S 显示该双峰倒置。此前3个月患儿因类 似症状在同一机器进行相同序列M R I 及1H-M R S 检查,均未显示异常。脑部M R A 未见明确病变。 病理检查:行左上臂肱二头肌肌肉活检,镜下可见特异性破碎红纤维。所见符合线粒体病的骨骼肌病理改变特点。 讨论:线粒体脑肌病首先在1977年由S h a p i r a 提出,是一种少见的遗传病,由线粒体D N A 缺陷造成其结构或功能异常并导致能量代谢紊乱所引起,常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以骨骼肌和脑受累最多[1]。临床表现有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四肢无力、癫痫、视神经病、偏瘫、心肌病、糖尿病、乳酸酸中毒以及精神性疾病等。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患者的血或脑脊液 乳酸及 图1 横断面M RT 2W I 示右侧颞枕叶病变呈大片状高信号 图2 横断面M RT 1W I 示右侧颞枕叶病变呈稍长T 1信号,累及灰白质 图3 F L A I R 序列示病变呈高信号 图4 D WI (b 值=1000s /m m 2)示右侧病变区呈不均匀高信号 图5 增强M R I T 1WI 显示右侧病变区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强化,脑表面轻度线条样强化 图6 右侧颞叶病变区M R S (T E=35m s )显示典型乳酸双峰,N A A /C r 降低

脑出血护理查房

脑出血护理查房 病前简介:患者谭奇杰男性 66岁,以“突发神志不清,呕吐3小时”于2011-9-25-7:30入ICU.患者家属发现患者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并伴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具体不详),无四肢抽搐,无咳嗽咳痰,遂急诊于我院急诊,门诊测血压220/110mmhg查颅脑CT提示“右基底节脑干出血(血肿迫入脑室)”为进一步诊治,拟“脑干出血”,“原发性高血压病”收住院。入院体查:神志昏迷对刚反射消失左侧瞳孔5mm 右侧瞳孔 4 mm 双侧呼吸音粗T:38 ℃, P:97次/分,BP:205/110mmhg. R:19 次/分 HR:97 次/分率齐,腹平软,四肢肌力检查不合作,双巴氏征(+)。辅助检查:颅脑CT提示“右基底节脑干出血(血肿迫入脑室)”血常规示WBC:17.8X10/L HB;137g/L血生化示血糖>5.5mmol/L, 肌酐179umol/L,乳酸脱氢酶233IU/L 钾3.43mmol/L,床边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既往史:患者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有“痛风”史,否认有“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伤寒”病史,无重大及外伤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有长期饮酒史,30年来每天100ML,有长期吸烟史10年,每天20支。预防接种不详。诊疗计划:1.予特级护理,监测BP R P SPO2,神志瞳孔Q1h,2.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注意避免误吸的发生,注意翻身,预防褥疮。3.患者脑出血诊断明确,故予20%甘露醇125mlQ6h加压静滴脱水,醒脑静改善脑细胞代谢,以及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4.患者烦躁不安,予芬太尼,咪唑镇静对症治疗,查血中性粒细胞比值较高,考虑存在发病时误吸引起的肺部炎症,考虑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予头孢他啶静滴抗感染。5.患者体温高。在38-39.5℃之间,予头戴冰帽,降温并保护脑组织。6.患者入院时血压值偏高,予硝普钠+糖水视血压值调节,于20:00时血压值119/82MMHG.予暂停硝普钠组,并弃去余液。9月25日19:00时,患者SPO275%,予立即经口气管插管距门齿约22cm,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之后SPO2在97%以上。9月26日4:00时瞳孔等大等圆,约5mm,对光反射消失,血压值增高至240/132mmhg,予甘露醇125ml快速静滴,到5:00时血压值降至155/92mmhg,6:00时血压95/72mmhg,予加快液体静滴,并暂停芬太尼,咪唑。于7:00时血压为62/34mmhg, 13小时的总入量为2859ml ,总出量为5700ml,负了2841ml,予双管快速补液,并予糖水+多巴胺阿拉明组另一管静滴,视血压值调节。到8:00时血压回升至125/78mmhg,予继续密切观察血压。患者病情危重,血压反复波动大,预后差。患者家属要求回当地继续治疗。由120医护人员护送回当地,继续观察病情,并向120医护人员详细交代注意事项。患者家属表示对病情理解,签字为证,于9月26日9:40出院。 现在我们来回顾下脑出血 一.定义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20~30℅,本病好发于50~65岁,男女发病率相近,年青人患高血压可并发脑出血。主要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偏瘫和不同的意识障碍。 二.病因

第十二章 线粒体脑肌病

第十二章线粒体脑肌病 【概述】 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ies)是由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或核基因.(nuclear gene)或核DNA(nuclear DNA,nDNA)改变所致的线粒体呼吸链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该组疾病累及身体多种系统。需高能量供应的器官最易受累,如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其次为心、胃肠道、肝、肾等器官。 常见的综合征和名称缩写如下: 1.KSS Kearns—Sayre综合征。 2.MELAS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 drialencephalomyopathy,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3.MERRF肌阵挛癫痫伴破碎红纤维(myoclonic epilepsy with raggedred fibers)。 4.MNGIE或MEPOP线粒体周围神经病、胃肠型脑病(mitOchondrialneuropathy gastrointestinal encephalopathy),或称线粒体脑肌病伴多发周围神经病、眼肌麻痹和假性肠梗阻(mitochondrial neuropathy gastrointestinalencephalopathy with polyneuropathy ophthalrnoplegia and pseudo一0b struction)。 5.NARP 周围神经病、共济失调、色素变性视网膜炎(neurOpathy ataxia and retinitis pigmentosa)。 6.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1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7.PEO进行性眼外肌麻痹(progressive external ophthalmoplegia)。

脑出血护理查房

脑出血护理查房 患者卢进清,女,71岁,住院号91318因左侧肢无力2小时于2012-02-13 19:58急诊平车送入院。 病史特点及入院情况:1.患者为老年女性,急性起病。2.代述于今日下午6时左右在卫生间洗澡时突然出现左侧肢无力,倾斜在卫生间,家人发现后扶起,发现左侧肢体不能活动,伴头晕、头痛,无呕吐,无抽搐、二便失禁,无紫绀,家人视病重送我院,急诊急查头颅CT后予甘露醇静滴治疗,拟"脑出血"收我科。3.既往未监测血压。4.查体:T36℃,P92次/分,R21次/分,BP168/96mmHg,神志清醒,急性病容,言语清晰,寒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毫米,光反射灵敏,眼球可疑震颤,眼球活动欠佳,向右侧凝视,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向左歪斜,示齿口角右歪,咽反射存在,颈抵抗明显,两肺呼吸粗,未闻啰音,心律齐,未闻杂音,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左上肢肌力1级,左下肢肌力2+级,左侧肌张力明显升高,左侧腱反射亢进,左侧感觉减退,共济运动不能配合检查,左侧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5.辅查: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出血,血血肿溃入脑室内。 初步诊断:脑出血 针对此病人提出以下护理问题 1.头痛与血液刺激或颅内压增高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头痛症状减轻 护理措施:(1)安抚病人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尤其是发病后的24-48小时内避免搬动,头部抬高15-30度以利颅内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2)

遵医嘱使用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从而缓解头痛。(3)耐心向病人解释头痛的原因,并仔细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取得病人配合提供安静适时光线柔和的环境避免环境刺激,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要轻柔,告诉病人避免情绪激动(4)观察病人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程度及伴随症状,做好记录报告医生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过多咳嗽无力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呼吸通畅能有效排除气道内分泌物肺功能在正常范围内 护理措施:(1)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室温控制在18-20摄氏度湿度在60%(2)听诊病人肺部呼吸音了解病人呼吸状态如果病人有痰鸣音鼓励病人咳嗽,指导病人有效排痰的方法,必要时给予负压吸痰,观察和记录痰的量,颜色,气味和粘稠度(3)使用气道湿化降低气道分泌物的粘稠度(4)遵医嘱应用抗炎化痰的药物在病人心脏能耐受的范围内鼓励多饮水(5)加强翻身扣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评价:呼吸通畅听诊肺部呼吸音正常 3脑组织灌注异常 护理目标:病人脑组织灌注良好 护理措施:(1)评价并记录患者的意识瞳孔大小位置,对光反应,运动及肢体力量,生命体征的变化(2)予抬高床头30度(3)避免可能引起颅内压升高的护理 评价:患者神志清醒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范文

脑出血护理查房 病情简介: 患者xxx 女性76岁,以“言语含糊,伴头痛,无头晕,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神志不清,无胸闷痛,遂急诊于我院,门诊测血压120/80mmhg 急查颅脑CT提示“左基底节区出血”,为进一步诊治,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为主诉于2010-4-22-.9:00平车入院,缘于3小时前患者家属发现患者于床上自言自语,说话含糊不清,右侧肢体无力不能从床上抬起,拟“脑出血”收住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楚,T37.2°C,P85次/分,R20次/分,Bp170/80mmHg,HR85次/分,律齐,腹软。神经系统检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鼓腮不能,口角向左歪斜,伸舌左偏,无震颤。颈部无抵抗,右侧肢体肌力Ⅱ级,右上肢肌张力低,右下肢肌张力稍增高,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克氏征,布氏征阴性。颅脑CT提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7ml”既往史:体检发现血压升高8年余,否认结核,乙肝等传染病,否认家族遗传病。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6*109/L,NE52.5%,肾功、电解质、岀凝血指标正常,MB173.0ng/ml,床边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部分导联ST-T改变。 诊疗计划:1、予一级护理,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监测患者神志,呼吸,瞳孔q2h;2、患者脑出血诊断明确,且已超过六小时,故予20%甘露醇125ml q8h加压静滴脱水,极化液消除自由基,马来酸桂哌齐特改善脑细胞代谢,以及雷贝拉唑口崩片制酸保护

胃黏膜。3、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注意避免误吸的发生,注意翻身,预防褥疮。4、患者烦躁,予非那根镇静对症治疗,查血中性粒细胞比值较高,有咳嗽、咳痰,考虑存在发病时误吸引起肺部炎症,考虑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予光普抗生素头孢曲松静滴抗感染。留置鼻饲管预防误吸的发生。患者于4月23日晚出现排尿困难,给予导尿,留置尿管,并予生理盐水膀胱冲洗,右眼球结膜充血,予鱼腥草滴眼液对症处理,大便干硬,予便秘舒对症;4月25日血压波动于95-127/62-80mmHg,处于正常偏低水平,给予调整脱水方案,改为甘露醇125ml q12h,加用甘油果糖250ml qd与甘露醇间隔脱水,26日血压波动于107-140/67-95mmHg,之后血压均处于正常水平,于5月3日停用脱水剂。住院期间患者体温波动于37.0-37.5°C,夜间睡眠差,且较烦躁,进食含银杏粉米糊出现皮肤风团样皮疹,给予头孢曲松和安灭菌抗感染,奋乃静、思诺思镇静安眠,非那根、孟鲁斯特钠抗过敏等治疗。经过治疗护理,患者未再出血,出血灶逐渐吸收,病情稳定,于5.13出院。 使用药物: 1、脱水药物:20%甘露醇,甘油果糖 2、消除自由基药物:极化液 3、改善脑细胞药物:马来酸桂哌齐特 4、保护胃黏膜药:雷贝拉唑口崩片 5、抗感染药物:头孢曲松钠,安灭菌 6、镇静,安眠药:奋乃静,思诺思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范文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范文一 时间:xx年x月x日参加人员:10人主查人:王** 病人床号:15床病人姓名:孙** 诊断:高血压脑出血 责任护士:患者,女,74岁,农民。入院诊断:1.左侧背侧丘脑区脑出血;2.高血压病;3.高心病,心脏扩大;4.骶尾部褥疮。主诉:因“右侧肢体功能障碍1周”入院。一周前休息时突感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头昏,头痛,小便失禁,神志清楚,无呕吐,经当地医生测血压为200/140mmHg.予甘露醇等药物治疗(其他药物不详),病情无明显好转,遂转诊我院。入院时:T:36.5摄氏度,P:90次/分,R:20次/分,BP:190/110mmHg.平车推入病房,神志清楚,言语欠清晰,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mm,光敏。骶尾部见一约5x6cm2大小的褥疮,已破溃,但干燥无液体渗出,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0~1级,CT 提示左侧背侧丘脑区脑出血,量约8ml. 入院处理:嘱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给予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监控血压,营养脑细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留置导尿等治疗。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范文二 时间:xx年x月x日参加人员:10人主查人:王** 病人床号:15床病人姓名:孙** 诊断:高血压脑出血 甲护士:该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起病急,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常有昏迷,持续加重,意识清楚者常感头昏,头痛,多有呕吐及偏瘫,预后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轻型可恢复工作,重症者病死率高。乙护士:1.CT:CT检查较MRI精确。脑出血发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 1.CT可显示出血量、出血部位。 2.心电图:心电轴左偏,左心室肥大,左室负荷过重。 护士长:请责任护士提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责任护士:1.焦虑、紧张:与突然发病、缺乏自理能力及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2)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1061床张某某男68岁左侧小脑出血溃入脑室系统。 入院时间:2017.05.23 查房时间:2017.05.25 患者家属陈述,认为可靠平车入院 主诉:头痛头昏伴口齿不清2小时。 现病史:患者诉于2小时突发头痛头昏,伴口齿不清,当时未作特殊处理,休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间断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无血块及咖啡色液体,无晕厥抽搐,急送入我院急诊科就诊,急诊行头部CT片提示小脑出血溃入脑室系统,急诊予以“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后,以“小脑出血”收入我科,自起病来以后,患者精神较差,无抽搐,未进食,大小便未解。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不规律服用贝那普利控制血压,血压未监测,有慢性支气管炎、血吸虫性肝病病史,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否认涉足疫区,平时生活基本规律,不规律饮酒,抽烟平均3-5支/日。 婚育史:20岁结婚,育有1子2女,家人体健。 家族史:家中无特殊遗传疾病史可询。 体格检查 T:36.8°C P:90次/分R:20次/分BP193/106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嗜睡,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口齿不清,自动体位,检查合作,平车推送入院,脑膜刺激征阳性。GCS=E3V5M6=14分。各关节活动可,双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 辅助检查: 2017-05-23我院头颅CT示:左侧小脑出血溃入脑室系统。,双侧巴氏征(+)。乙肝表面抗体:37.711mIU/ml , 乙肝核心抗体:3.222PEIU/ml , 甘油三酯:7.14mmol/L , 葡萄糖:6.26mmol/L , 肌红蛋白:670.0ug/l , 同型半胱氨酸:15.60umol/l , ABO正定型:B , ABO反定型:B , Rh(D)血型:阳性, *白细胞数目:13.07x06^9/L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61% , 淋巴细胞百分比:4.92% , 淋巴细胞数 目:0.64x06^9/L , 入院诊断:1、左侧小脑出血溃入脑室系统。 2、高血压3级很高危组 3、慢性支气管炎 4、血吸虫性肝病 5.左肾重度积水,右肾轻度积水。 简要病情发展及治疗:入院时予以重症监护护理、告病危、禁食、绝对卧床休息、持续吸氧、心电监护、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改善神经功能,甘油果糖减轻脑水肿,地儿硫卓控制血压、k1止血、奥美拉唑护胃、溴已新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 05月24 日复查头部CT:左小脑血肿形态、范围较前未见明显变化,灶周轻度水肿;诸脑室内出血灶未见增多,腹部CT提示:左

脑出血护理查房范文脑出血的护理措施

脑出血护理查房范文脑出血的护理措施 1.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探望,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影响。 2.绝对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应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每2小时一次,不必过分紧张。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 3.有些病员会出现烦躁不安、躁动的症状,对这样的病员我们会采取约束带、床档等保护措施,这样可防止病员自行拔除输液管或胃管、坠床等不必要的意外。可能有些家属于心不忍,我们理解家属的心情。一旦病情稳定,不再烦躁后,我们就会立即撤离对躯体的约束,但床档还需时时加护,特别是有气垫床的病人,严防坠床。希望大家能配合。 4.病程中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例如头部胀痛、针刺样痛、剧烈疼痛等,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我们会予以合理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头疼会逐渐消失,因此您不必过度紧张,要学会分散注意力。如在治疗过程中,仍觉得痛得很厉害,不能耐受,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医生能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5.老年病人,心脑血管老化、脆性程度高,季节变化易诱发疾病。长期卧床易肺部感染,痰多不易咳出,药物祛痰,加强翻身、拍背,使痰液松动咳出,减轻肺部感染。无力咳痰者,采取吸痰措施,望能配合。 6.长期卧床,皮肤受压超过2小时,易发生褥疮,应加强翻身。按摩受压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肢体放置功能位,防畸形。 7.饮食:要营养丰富、低脂、清淡软食,如鸡蛋、豆制品等。进食困难者,可头偏向一侧,喂食速度慢,避免交谈,防呛咳、窒息。 8.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香蕉、蜂蜜,多进水,加强适度翻身,按摩腹部,减少便秘发生。病人数天未解便或排便不畅,可使用缓泄剂,诱导排便。禁忌用力屏气排便,防再次脑出血。 9.恢复期据医嘱摇高床头10~15○,后按耐受及适应程度逐渐摇高床头至半卧位,每天30分钟、1~2小时不等。 10.高血压是本病常见诱因。服用降压药物要按时定量,不随意增减药量,防血压骤升骤降,加重病情。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查房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8年01月18日 地点:重病医学科 主持人:石宏 主查人:刘菊 参与人员: 石宏::大家下午好!今天所查疾病是脑出血,本病是我科的常见病之一,虽然时间仓促,但是我们也做了充分、认真的准备!希望通过本次查房,共同提高该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共同探讨该疾病的常规护理措施和方法。 下面请王崇慧谈谈该病的临床特点: 王崇慧:脑出血系指原发性非损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女性,目前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该病起病急,多在活动状态下突然发病,发病前多无先兆,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常有呕吐、偏瘫、失语、昏迷等,意识障碍呈持续加重,意识清楚者常感剧烈头痛、头昏不适。预后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轻型可恢复工作,重症者病死率高。

脑出血发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CT可显示出血量、出血部位。 下面由王红梅介绍10床徐燕超的简要病史。 王红梅:大家好!我是10床徐燕超的管床护士。 10床徐燕超,男性,43岁,因“头昏伴右侧肢体乏力1+天”于2018年01月03日入院,平车推入病房,查:T36.7℃,P:84次/分,R:22次/次,Bp:250/150mmHg,发育正常,营养肥胖,急性面容,神志清醒,精神萎靡,回答切题,双侧瞳孔圆形等大,直径3mm,对光发射灵敏;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皮疹,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口腔黏膜无溃疡,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胸部:扣诊为轻音,听诊呼吸音规整,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心尖搏动正常,心率齐;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无畸形,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0+年,长期服用“泼尼松”治疗,“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高达200/100mmHg,平时服用“卡托普利”治疗,用药不规律,血压未监测,否认“肝炎、伤寒、结核”传染病,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疾病,无手术、输血及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辅助检查:头颅CT示:左侧顶叶脑出血(出血量约4.8ml)入院诊断:1、左侧顶叶脑出血 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3、类风湿性关节炎。 入院处理: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止血,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治疗。按内科常规护理、Ⅰ级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予进食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

护理查房记录(脑出血)

---------------------------------------------------------------最新资料推荐------------------------------------------------------ 护理查房记录(脑出血) 护理查房记录查房时间: 2019 年 12 月 10 日 09 时主持人: 黎秋兰参加人员: 刘敏彭涛彭孔丽江家玉李小青刘彦查房形式: 护理查房查房题目: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地点: 病房患者、卿风娥、女、 80 岁,因突发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 2 天,于昨日抬送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两侧瞳孔对称,光反射灵敏,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大便秘结,小便调,皮肤完整。 测体温36℃ 脉搏 97 次/分、呼吸 21 次/分,、血压 80/ 100mmHg,入院后给予Ⅰ级护理,低流量持续吸氧 3 升/分。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中风西医诊断: 脑出血信息采集: 健康型态: 平时无吸烟、饮酒、吸毒史,现神志清楚。 代谢型态: 1 / 3

平时纳呆,主食为米,量 300500g/日排泄型态: 平时二便调,,现由于卧床,大便秘结。 主要护理诊断: 1、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 2、低效型呼吸型态 3、营养失调 4、身体活动障碍黎秋兰提问: 脑出血护理计划有哪些呢?彭涛回答: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 2、取舒适体位,保持病房安静; 3、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4、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5、有颅高压征时报告医师并作好抢救准备。 江家玉补充: 1、保持病室通风,温湿度适宜; 2、每 2 小时翻身一次,预防褥疮的发生,并做好口腔护理; 3、持续低流量吸氧, 23 升/分。 4、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护士(刘彦)补充: 定时进食,定时排便,补充适当的水。 护士(袁敏)补充: 1、取舒适体位; 2、病情允许行肢体功能锻炼。 总结: 今天的查房,大家回答积极,对中风患者的护理诊断明确,护理措施得当,查房中充分体现大家对中风病人的护理掌握全面,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