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中国动画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动画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动画中的应用
随着动画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动画公司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
动画中,以打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
这不仅是对中国丰富而深厚的文化传统的一
种弘扬,更是对动画艺术的一次不断探索和尝试。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元素在当代动画中的应用。
首先是人物造型。
中国传统文化中,hashtag华服hashtag跬步 hashtavk时刻,这
些慢慢淡出的元素被动画师注入,这些传统造型都被赋予新的生命力。
比如说《大鱼海棠》电影中,《封神演义》系列中,人物的穿着、发型、面容等都栩栩如生。
其次是故事情节。
历史上的中国神话传说、文学经典等都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这些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道理。
在动画中不仅是很好的素材,同时也可以向全球观
众展示丰富的东方文化。
例如如《新白娘子传奇》、《西游记》、《天书奇谈》、《哪吒
之魔童降世》等动画电影,都是将传统故事情节极致的表现出来。
最后是美学元素。
中国美学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美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山水画、中国拍案惊奇等,这些元素都成为动画美学创作的素材,使得动画在艺术品位上得到了进
一步的提升。
举个例子,《画江湖之不良人》动画中的文字风华,正是运用了书法艺术中
的篆书和楷书。
在当代动画中,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创新的动力源泉,不仅可以将中华文化
融入到全球视野,更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在未来,我们
相信,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应用,在全球视野中将继续闪耀其不灭的光芒。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大鱼海棠》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动画电影,该片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
电影以中国神话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
在影片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贯穿始终,从艺术风格、故事情节到角色形象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和传承。
以下是对电影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详细分析。
首先,电影的艺术风格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大鱼海棠》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如水墨画等,使得整个电影呈现出独特的中国风格。
电影中的场景描绘了山水风景、古老的村庄和城市等,这些场景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
同时,电影还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通过古琴、二胡等乐器的演奏,为电影增添了浓厚的中国特色。
其次,电影的故事情节也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
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生死与爱情的故事,情节充满了哲思和禅意。
影片中的鱼族居住在一个叫海棠的海底城市,代表着江湖。
主人公张明鱼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挣扎,最终通过爱情和友情的力量得到了救赎。
这个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命运观和道德观相契合,强调了情感的力量和对生命的尊重。
第三,电影中的角色形象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主人公张明鱼是一个懂得感恩和勇敢面对困难的人。
他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在面临生死抉择时,他选择了牺牲自己来拯救自己的朋友。
这种对友情的牺牲精神和对人性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道德的精神。
最后,电影中的意象和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电影中的大鱼、海棠等元素都有着深刻的寓意。
大鱼象征着张明鱼的保护者和守护者,而海棠则象征着爱情的纯洁与美丽。
通过这些意象和象征的使用,电影中传递出了对爱情和友情的思考和追求。
总的来说,《大鱼海棠》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
从艺术风格、故事情节到角色形象和意象,电影中贯穿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和传承。
通过这部电影,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还可以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

论文题目: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内容摘要本人论文主要论述这些古老的中国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运用,希望通过那些成功的影片借鉴经验,找出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积极作用。
我将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首先介绍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元素构成,例如中国的儒、道传统思想,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故事题材,以及水墨、剪纸等传统艺术的风格等等。
第二个方面主要介绍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运用,比如水墨风格、剪纸风格的类型动画,还有根据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改编的动画影片等。
第三个方面,我将对比论述国外动画与中国本土动画对中国传统元素运用的异同,主要以《花木兰》、《功夫熊猫》为例,将之与中国动画史上的杰作《大闹天宫》和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论述中外创作的异同。
最后一部分是探讨分析中国元素的“中国特色”的魅力所在,从而总结出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可行方向。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动画影片艺术风格中国特色目录引言 (4)一、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元素构成 (4)(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4)(二)中国传统艺术风格 (5)(三)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7)二、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具体运用 (7)(一)故事题材 (7)(二)艺术风格 (8)(三)民族音乐 (9)(四)物件细节 (9)三、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动画是中国动画发展的根本 (9)四、结语 (10)参考文献 (10)致谢 (11)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学生姓名:朱明雪指导教师:李伟程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为中国动画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在动画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逐渐运用到动画中的角色造型、故事情节、色彩风格、音响配乐等方方面面,在这个基础上,经过我国动画人的不懈努力,承前启后,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风格的动画时代。
新世纪以来,我国动画产业在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也重新开始了对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探索和回归。
我的论文主要论述这些古老的中国元素在中外动画影片中的运用,希望通过那些成功的影片借鉴经验,找出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积极作用。
浅谈动画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动漫探索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动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最早便在中国动画电影中有所体现。
中国动画产业依托传统文化的庇护曾经一度辉煌,然而如今中国动画与国外优秀动画之间已经有了明显的差距。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动画在世界动画电影市场中所占份额极少,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令人感到意外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深入思考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
一、中国动画电影的现状从当代青少年的审美取向上来看,新时期青少年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认知呈现越来越模糊的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反映出当代青少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不足。
20世纪80年代,我国动画创作者曾凭借中国传统文化表现方面的突出特色,创作出了众多深受大众喜爱的动画电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中国动画电影创作呈现出疲软的态势,年轻的动画电影创作者向美国、日本动画创作“取经”,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拿来主义”影响下,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呈现出重技术、不重内涵的特点,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味”越来越淡,这也是当下中国动画电影不被看好的根本原因。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电影创作中流失严重,中国动画的传统文化符号缺失,再加上动画制作技术与动画强国之间的差距,从而导致中国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兴味索然。
因此,将中国传统元素运用于中国动画电影创作势在必行。
二、中国动画电影创作中传统元素的融入策略1.动画电影的取材应注重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中国动画电影的取材应注重对中国传统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的引用,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大多富含哲理,注重在娱乐中进行教育。
《骄傲的将军》《东郭先生》《抬驴》《葫芦兄弟》等优秀影片都是很好的例证。
除此之外,近期中国大陆上映的动画电影《小门神》深受观众的喜爱,票房成绩良好。
这部影片创作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取材上选择了中国传统的门神故事,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兼具娱乐与教育的双重功能,也是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体现□王胜洋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为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众多艺术形式中无处不在。
在当今时代,影视无疑是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形式。
动画不仅仅是一种影视 文化的符号和传播媒介,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传播介质之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动画片艺术动漫探索A R T EDUCATION R E SE A R C H当下,中国动画产业快速发展,却也暴露了过度模仿、主题苍白等问题。
基于此,文章就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应用和体现进行探讨。
一、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片中运用的案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种类丰富、内涵深厚,其艺术形式在动画中的 应用不乏经典之作,如动画片《大闹天宫》就是经典之作,该动画 巧妙地将中国民间艺术形式融入动画制作,使观众产生了共鸣, 颇受观众的喜爱,直至今日依然是很多动画制作者的创作标杆。
在武打动作设计方面,《大闹天官》中每个人物都要涉及武 术表现。
创作者结合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赋予每 个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追求细节表现,让每一个动画人物都深 入人心。
从音乐表现上看,《大闹天宫》中使用了大量的戏曲音 乐。
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
戏曲音乐要通 过锣鼓打击演奏,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同时,《大闹天宫》的配乐 巧妙结合人物的动作,以及镜头的转换与衔接,使人物的动作更 加具有节奏感,充满戏剧性。
二、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体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原创动画不再受计划经济大环境的影 响和制约,原创动画创作进入了 “井喷式”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 期,中国动画创作者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和学习国外优秀的动 画制作理念。
然而,在这种看似热火朝天的动画创作表象下,也 暴露出我国动画制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其一,部分中国动画创作者模仿国外动画创作的方式和手段,过于注重技术手段的运用,往往容易出现重量而不重质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表现本文立足于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元素的研究,努力去寻找传统艺术文化元素与动画造型设计的融合点,进而探求传统艺术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的方法,达到二者深层次的融合。
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艺术文化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动画造型富有时代特色和民族个性,提升动画作品的艺术品质和艺术感染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思考“什么才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是个很难一句话能说清的问题。
在张艺谋的创作中,京剧的表现方式是中国元素;在吴冠中的画中,水墨意境就是中国元素;在梁思成的心中,飞檐翘壁就是中国元....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并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的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既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也有形而下的具体物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
比如建筑风格元素,如紫禁城、长城、敦煌、布达拉宫、苏州园林等;服饰风格元素,如丝绸面料、唐装、旗袍、中山装等;文化风格元素,如国画、脸谱、京剧、印章等;宗教神话风格元素,如观音、如来佛、龙、麒麟等等。
传统文化元素包罗如此之广,正是设计师们吸取营养的沃土,对现代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设计师从中获取的设计源泉也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不仅如上所述,讲究对立统一、中庸和谐和一分为三的儒家思想、讲究无为而为的道家思想等都是中国文化区别其它文化的地方,当然也属于中国元素范畴。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动画造型设计,不仅仅表现在对形而下的传统艺术元素形式的引用、提炼,还包括对形而上的中国文化精神的领悟传承。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1.形而上的设计思想中国古老的文明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强调的是包裹宇宙、涵盖万有;阴阳谐调、天人合一;真、善、美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认识与直觉的统一;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统一等。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咱今儿啊,就来聊聊这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里的应用,这里头的事儿啊,那可真是像那老树根儿,盘根错节,有意思得很呐。
我记得有一回啊,去看一个动画展。
一进展厅,好家伙,那叫一个眼花缭乱。
各种动画造型啊,就跟那满天的星星似的,数都数不过来。
走着走着,突然就被一个动画角色给吸引住了。
那角色啊,穿着一身古装,头戴乌纱帽,那帽子上的花纹,就跟那老绣品似的,精致得很呐。
再看那衣服,一水儿的绸缎料子,上面绣着龙啊、凤啊、祥云啊这些传统图案。
这一下子,咱就感觉到了,这传统文化的味儿啊,一下子就出来了。
我当时就想啊,这设计师可真是个有心人呐。
咱这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服饰元素,经过他这么一用啊,这动画角色就跟活了似的。
咱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东西,那可不是白给的。
你看那传统图案,每一个都有它的讲究。
像那龙,代表着吉祥、权威;那凤啊,象征着美好、高贵。
把这些东西用在动画造型上,那角色的气质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还有那色彩啊,也是个关键。
咱中国传统色彩那叫一个丰富,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绿的像玉。
在动画里啊,有些角色就用了这传统色彩,那画面看起来就特别舒服。
比如说有个动画里的仙女,穿着一身淡粉色的衣裳,就跟那春天里的桃花似的,让人看了心里头就觉得美。
旁边还有个老头儿,穿着一身褐色的长袍,那颜色就跟那老树根儿似的,透着一股沉稳劲儿。
这色彩搭配得好啊,就跟那炒菜似的,各种调料放得恰到好处,那味道就出来了。
除了服饰和色彩,这传统建筑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里也没少用啊。
我见过一个动画场景,那是一个古代的庭院。
那飞檐斗拱啊,雕梁画栋的,就跟真的似的。
走在那动画里的小路上,仿佛都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在那青石板上回荡。
旁边还有个小孩,指着那建筑,好奇地问他妈妈:“妈妈,这房子怎么这么漂亮啊?”他妈妈就笑着说:“宝贝啊,这就是咱老祖宗的智慧,这建筑啊,可有讲究啦。
”咱听着这对话啊,心里头就觉得暖乎乎的。
咱这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啊,就像那无尽的宝藏。
论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对动画艺术设计的影响

论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对动画艺术设计的影响□彭超【摘要】民族化是我国动画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我国的动画艺术设计能够具备浓烈的中国文化特色。
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我国的动画艺术设计中留下了明显的烙印,但是要真正的形成“民族化”的中国动画艺术设计,不仅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作出继承,同时也应当通过突破来实现与国际化的接轨,从而推动我国动画艺术设计在国际动画艺术设计中突显出民族特色。
本文以深化我国动画艺术设计的民族化特色为出发点,通过对我国动画艺术设计历程的阐述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同时以当前我国动画艺术设计的现状为依据,探讨了动画艺术设计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突破,意在指出我国动画艺术设计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突破是使我国动画艺术设计更好的走向民族化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动画艺术设计;影响因素;文化传承【作者单位】彭超,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一、我国动画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一)我国动画艺术设计的探索与萌芽时期(1922 1945)。
20世纪初,受到美国《大力水手》等动画艺术的影响,以万氏兄弟为代表的动画人开始致力于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艺术。
1922年我国第一部带有动画色彩的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诞生,继而1926年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被成功的拍摄出来。
并且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受到抗日运动的影响,万氏兄弟又出产了一大批反日题材的动画片,这一阶段的动画艺术设计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却蕴含了老一批动画人的民族使命感以及百折不饶的探索精神。
(二)我国动画艺术设计发展的序曲(1946 1956)。
1946年,东北制片厂出产了动画片《瓮中捉鳖》以及我国第一步木偶片《皇帝梦》,同时也为新中国的动画艺术设计拉开了序幕。
建国初期我国的动画设计积极向苏联学习,虽然苏联的动画技术在当时较我国更加先进,但是我国动画技术设计由于受到了其画风的影响,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而这一阶段能够告诉我们:中国动画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走民族化道路,亦步亦趋的模仿只会阻碍动画艺术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传统文化对中国动画形象塑造的重要性摘要:近几年,中国的动画产业在迅速地发展,很多高校也相继有了动画专业,但就目前来看,投放市场的优秀作品还不是很多,特别是原创的、感人的动画作品非常少。
虽然有动画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但从根本上来看,仍是动画角色塑造方面存在着问题。
对于角色塑造我们还是缺乏认真的研究和探索,说到底缺乏一种文化责任感。
关键词:传统文化;动画作品;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35-01
近年来,中国动画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相继出现了一些优秀作品,但是大多数作品缺乏内涵,无论是对动画剧本的理解、角色的塑造,还是对动画艺术本身的认知程度,大都浮在表面,角色造型模仿较重,一些单调而重复的造型充满荧屏。
无论是动画片还是卡通动画形象,缺乏艺术生命力。
在动画创作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设计的角色总是缺乏艺术生命力;对外来动画形象也只是局限于简单模仿,让观众难以接受和认同。
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势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而我们每一代人身上又都肩负着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期动画民族艺术形象的空白,将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是应该引起我们深入思考的。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
人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越应该重新估价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挖掘和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
所以在动画领域,我们呼唤从传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真正意义的中华民族的动画形象,这已经不仅仅是动画产业的问题了,而是具备了一种文化上的战略意义。
中国老一辈的动画师相继退役,而年轻一代刚刚起步,面对动画技术的不断变化,如何在动画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确不容易。
当今动画产业的一线人员,大多是从艺术院校走出来的毕业生,他们虽然掌握了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但还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传统的艺术语言在我们这一代传播是很困难的。
这是因为很多我们自己的动画片没有丰富的生活内涵,缺乏创新,缺乏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我们必须深刻的反思,动画作为现代科技与文化结合的产业,我们虽然暂时落后,但借助文化的优势和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应该有能力赶上动画大国的发展步伐。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研究市场和观众的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动画原创这一条生命线,中国的动画产业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动画艺术形象。
为了占领中国的动画市场,除了日本大批量的向中国市场投放日式动画片外,美国的动画更是不断从中国文化寻找动画艺术语言,《功夫熊猫》和《花木兰》就是两个典型例子。
为什么美国动画设计师能够从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找到动画基因,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阐释中国的文化
现象,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关键问题是我们没有重视自己文化,甚至瞧不起自己的文化传统,长期的西方文化中心观念制约着我们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认同,缺乏信心,缺乏责任感,缺乏原创性。
动画产业是一个形象化较强的文化产业,动画形象是灵魂,动画技术是血脉,是连接艺术与技术因素,创造完美动画的必备条件。
所以说,在动画造型形象选择的同时又不可忽视相关因素的制约。
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的动画形象,应该是那些文化品位高,民族风格鲜明,造型独特,又适应于动画艺术表现的文化资源。
作为新一代的动画设计人员,应该注重中国传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不论是传统的水墨、木雕、石雕、刺绣、皮影、剪纸等都有动画所需求的造型因素,但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提炼,仍需要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这既需要文化上的整合,更需要符合动画技术的规律,动画艺术形象转化的过程即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中国早期动画大师们把水墨、剪纸、皮影、木偶等传统艺术搬上了银幕并且获得的很大的成功,但我们新一代年轻的动画设计人员并没有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更没有创新,所以今天提出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更具有现实意义。
在大量深入的了解中,我们开始逐步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其造型形象开发的潜力是巨大的。
中国传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化为动画造型形象,转化为一种倍受当代人所喜爱的,符合当代审美
需求的艺术形象需要我们新一代的动画设计人员付出巨大的努力。
因此,在未来动画产业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不能放弃在传统艺术语言中挖掘新的动画形象,在老一辈动画大师们开辟的辉煌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行,结合我们当代人的喜好跟审美观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卡通动画经典形象,这是我们新一代动画从业人员必须肩负的使命。
另一方面在高校动画专业培养的方面,我们应该要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要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把传统的艺术语言通过当代人的文化整合,经过技术创新转变成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动画角色。
只有这样,中国动画产业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才有可能与美日这些动画强国争夺市场,才能完成动画产业在文化上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