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田养鱼

合集下载

藕田养鳝重防二虫

藕田养鳝重防二虫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龙启平, 夏建国, 刘良国, 等. 藕田养鳝技术及效益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5): 245-248.
[2] 王文彬. 藕田养鳝技术要点[J]. 渔业致富指南, 2010(15): 40-41.
[3] 胡成钰. 藕田养鳝的生态优势及技术要点[J]. 科学养鱼, 2011(7): 7-8.
营养性疾病
如脂肪肝病等,由于营养不均衡或过量引起的疾病,会导致鱼体出现代谢障碍、 生长缓慢等症状。防治方法包括保持饲料营养均衡、避免过量投喂等。
04
用药安全及注意事项
选用安全的药物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药物来 源安全可靠。
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禁忌。
避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 确保使用药物不会对环境和人体
造成危害。
注意药物残留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 照规定的用药时间和 剂量使用药物。
在使用药物后,及时 对藕田进行清洗,减 少药物残留。
避免药物过量使用, 以免造成药物残留。
合理使用药物
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合 理选择药物,避免滥用药物。
注意药物的轮换使用,避免长 期使用同一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
在使用药物时,要结合天气、 水温、水质等因素进行合理使 用,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
THANK YOU
饲养管理
定期投喂优质饲料,如小鱼虾、蚯 蚓等,同时注意水质调控,保持水 质清新,加强疾病预防,及时发现 和治疗疾病。
饲料与营养
饲料选择
选择高品质的黄鳝专用饲 料,确保营养全面、均衡 。
投喂量
根据黄鳝体重和摄食情况 ,合理确定投喂量,避免 过量投喂导致浪费和病害 。

藕田养鱼的技术

藕田养鱼的技术

藕田养鱼的技术藕田养鱼具有鱼藕共生互利的作用,是一种良好的生态渔业模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藕田的选择及改建1、养鱼藕田所需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优良而充足的水源;二是池塘面积一般要在3?D8亩为宜,最少不要小于2亩;三是水深要以适合藕的生长为主,根据藕的生长特点,逐步调节水深来满足藕、鱼的要求。

对于农村房前屋后的闲散自然坑塘,只要能够保证植藕、养鱼的水源,都可以用来发展藕田养鱼。

2、养鱼藕田的工程设施要求(1)加固田埂。

使田埂高出藕田最高水面40-50cm(一般藕田加水深度最高达50cm左右)。

埂宽30cm,并打结实,确保不塌不漏。

(2)开挖鱼沟、鱼溜(即田沟与田池)。

鱼沟在藕田四周及池内开挖,宽50?D60cm,溜:应在藕田进出水口处开挖或田边开挖,面积占藕田面积的2%?D3%,一般每亩开挖一个鱼溜。

鱼溜的大小应为2-5m2,深0.8-1m。

(3)防逃设施:在进水口及排水口处安装拦鱼网(栅),以防逃鱼。

二、藕田栽植及管理1、准备工作:(1)设施准备:在栽藕、放鱼前要对藕田进行初翻耕(冬前翻耕、过冬冻晒),开挖鱼沟和鱼溜、整修田埂及进排水系统;(2)施基肥:藕田整好后亩施发酵腐熟的粪肥1.5吨/亩(可视肥效高低适量增减),也可搭配少量尿素3公斤/亩,过磷酸钙2公斤/亩。

2、种藕栽培:本地适宜下种时间为清明至4月中旬,气温在15℃以上。

要求藕种新鲜,无切伤,无断芽。

均匀种植,一般行距1.5米,株距1-1.3米。

亩种植量在200kg左右,栽植深度在15cm左右,用手扒沟使藕芽皆向田内,藕头压实。

然后,放水、灌水,其顺序为:浅、深、浅。

即种藕后10天保持10cm左右的浅水,利于提高地温促发芽。

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及藕、鱼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40-50cm以上,汛期及时排水,防止水淹荷叶。

结藕期保持水深40cm左右,以后逐渐降低水位10cm左右。

3、追肥:当藕芽长出4-5片立叶时,每亩施入10公斤尿素。

莲藕池塘养泥鳅技术详解

莲藕池塘养泥鳅技术详解

莲藕池塘养泥鳅技术详解泥鳅养殖注意事项【常见问题】泥鳅养殖有哪些注意事项?【专家解答】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它能够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害虫,同时也需要人工喂食大量饵料,它排泄出的粪便大大提高了池塘的肥力,与莲藕之间形成了互利关系,因而可以提高莲藕产量25%以上。

1.池塘准备池塘要求光照好,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的pH值6.5?8.5,溶氧不低于4毫克/升,没有工业废水污染,注排水方便,土层较厚,保水保肥性强,洪水不淹没,干旱时不缺水。

池塘底泥厚30?40厘米,面积3?5亩,平均水深1.2米,东西向为好。

在藕池施肥后整平,10天以后淤泥泥质变硬时就可以开挖围沟、鱼坑,目的是在高温、藕池浅灌、追肥时为泥鳅提供藏身之地及投喂,观察其吃食、活动情况。

围沟挖成“田”字形或“目”字形,沟宽50?60厘米,深30?40厘米,在围沟交叉处或藕田四周适当挖几个鱼坑,坑深0.8?1米,开挖沟、坑所取出的泥土用来加高夯实池埂。

2.安装拦鱼栅在种植莲藕的池塘套养泥鳅,泥鳅非常容易逃跑,因此要进行改建,做好防逃工作。

拦鱼栅安装在养鱼藕塘的注、排水口处,防止泥鳅由进出水口逃出。

拦鱼栅用竹箔或金属网制作,高度应高出池埂20厘米,呈弧形安装固定,凸面朝向水流。

拦鱼栅孔目大小根据养鱼规格制定。

注排水中如渣屑多或池塘面积大,可设双层拦鱼栅,里层拦鱼,外层拦杂物。

同时要对池埂层层夯实,埂边用木板或水泥板或塑料薄膜拦住,大小高低以铺满池埂为宜,并插入泥中深20?30厘米。

3.施足底肥,适时追肥种藕前15?20天,每亩撒施发酵鸡粪等有机肥800?1000千克,耕翻耙平,然后每亩用80?100千克生石灰消毒。

排藕后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在藕生出6?7片荷叶正进人旺盛生长期时;第二次于结藕开始时,称为施催藕肥。

一般第一次追肥多在排藕后25天左右,有1?2片立叶时亩施人粪尿1000?1500克;第二次追肥多在栽藕后40?50天,芒种前后有2?3片立叶,并开始分枝时亩施人粪尿1500?2000千克。

藕-蛙-鱼生态养殖技术

藕-蛙-鱼生态养殖技术

藕-蛙-鱼生态养殖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09年第21期藕田养蛙套鱼既能为藕田治虫而节约农药,又能以蛙粪养鱼而节约饲料,鱼粪又是藕田的优质有机肥,产品更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从而达到藕、蛙、鱼三丰收,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立体生态农业好项目。

其技术如下。

藕田应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保水性好,面积不拘。

田坎夯实并修整为有坡度,让蛙能爬上田坎栖息。

藕田四周挖深60厘米、宽1~ 1.5米的保护沟,以便暂时缺水时为蛙、鱼提供庇护场所和投喂场地。

.藕田四周可用塑料网布或竹排、铁丝网、石棉瓦、泥土和砖块砌成1米高的防逃墙。

如用塑料网布、竹排、铁丝网、石棉瓦,要埋入地下10~15厘米。

进、排水口用纱网罩住,以防止蝌蚪、鱼外逃。

1藕田水深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50~ 10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

第二天用铁耙耙一遍,使生石灰充分化解。

1周后换水投蛙放鱼苗。

也可用漂白粉消毒,每立方米水体用7克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5天以后换水投蛙放鱼苗。

栽植藕后半月,每亩放养规格40~50直的幼蚌2000~ 3000只。

再按常规方式套养少量的草、鲤、鲢、鲫鱼。

(1)幼蛙生长最适宜水温为20~25℃,需投喂少量食物如小鱼虾、蚯蚓和切成小块的猪肺、牛肺等动物下脚料或漂浮性配合饲料,定时、定位、定量撒在保护沟的水面或食盘上。

每次投喂量以l小时内吃完为度。

投喂定量:幼蛙为总体重的5%~ 10%,成蛙为10%~ 15%。

日喂1~2次(上午9~ 10时、下午4~5时),下午喂量占全天投饵量的60%~ 70%。

食盘可用木板钉成木框或用窗纱固定在竹框上作投饵台放在水面。

如每亩只投放1000只蛙,饲料基本不需投入,靠藕田中的昆虫和水生物类即可满足蛙、鱼的摄食需要。

还可在藕田装置黑光灯诱虫喂蛙。

(2)水深保持15~ 35厘米。

(3)疾病预防:保持水质清洁,每隔7—10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1/3或1/2。

经常清扫、晾晒食盘。

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或鱼复康0.5 N1克化水全池泼洒消毒;(4)每天早晚坚持巡查围栏是否完整,以防蛙逃跑及敌害进入。

藕鱼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藕鱼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实施方案
建立技术培训和示范基地,引导农民转变传统养殖观念,学习并应用新技术。
远景展望
随着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该地区的藕鱼生态养殖业将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为全国 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同时,通过技术与模式的输出,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
06
结论与展望
技术成果总结
总结
通过引进优良品种、优化养殖模式、 加强疫病防控等措施,提高了养殖效 率和经济效益。
藕鱼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在鱼类生长速 度、产量、水质改善等方面具有显著 优势,实现了鱼藕共生、鱼藕共赢的 生态养殖模式。
藕鱼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具有可复制性 和可推广性,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 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技术推广与应用建议
推广与应用建议
结合地区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推广 和应用藕鱼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提高当地水产养 殖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技术培训与宣传,提高基层技术人员和养殖 户的技术水平,确保技术推广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方 案,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期待
展望与期待
藕鱼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的成 功实践为未来水产养殖业的 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 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 展,期待藕鱼高效生态养殖 技术能够进一步拓展其应用 范围,为更多地区和更多人 群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 态环境效益。
案例二:某藕鱼生态养殖基地的建设历程
01
建设背景
该基地位于河流沿岸,传统的养殖方式导致水质富营养化,生态环境遭
到破坏。
02
建设过程
基地采用藕鱼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将河流的水引入基地,通过种植藕、
养殖鱼类等方式改善水质,同时为鱼类提供栖息地。

莲藕池套养泥鳅需要做哪些准备?

莲藕池套养泥鳅需要做哪些准备?

莲藕池套养泥鳅需要做哪些准备?以下为你介绍下藕池养泥鳅的一些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供您参考。

1.藕田准备:养殖泥鳅的藕田水量充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且面积不宜过大。

放鳅前要夯实田埂,并加宽加固,注、排水口要加防逃网,田埂四周要用塑料布或纱网等做好防逃墙,塑料布或纱网高出田埂面30厘米,埋入地下20厘米,若在田埂内侧边再修1个宽20厘米比田埂低15厘米的台阶,则防逃效果更好。

鱼沟、鱼溜的开挖可按前述的方法进行。

放养前也应用生石灰清沟、清溜消毒,并施适量腐熟的畜禽粪肥,以培养饵料生物等。

2.鳅种放养:鳅种可在莲藕栽植前后放养。

在栽植前放养宜先放入鱼沟、鱼溜内,待莲藕出苗后并随着水位的上升,再使其进入整个藕田中生活、生长。

鳅种放养应尽量提早,这样可使其早适应环境,早摄食生长,相对地延长了生长期,养成的商品规格也大。

放养的鳅种要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且同一块藕田放养的规格基本一致。

由于莲藕田的水位比水稻田的深,且莲藕的生长期一般又比水稻的长,所以放养的密度可比稻田增加一些,上年培育的4~6厘米以上的鳅种每亩藕田可放养3万~5万尾。

为消毒防病,提高成活率,在放养前鳅体应用1%~3%的食盐水浸浴3分钟。

3.饲料投喂:藕田中虽然有泥鳅的天然饵料,但毕竟有限,特别是在上述放养密度下必须进行人工投喂,否则泥鳅生长慢,长不大,效益差。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动、植物性饲料都可摄食。

动物性饲料如小杂鱼、蚯蚓、螺蚌肉、昆虫及其幼体、蚕蛹、鱼粉、血粉等,植物性饲料如米糠、麸皮、豆饼、豆腐渣、蔬菜、瓜果等都是其较好的饲料。

可将这两种饲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做成团状进行投喂。

起初投喂的面积可大一些,以后逐渐缩小投喂范围,最后将饲料投放在固定于沟、溜的食台上。

这样有利于泥鳅的集中摄食,也便于检查和管理。

开始投饲应于傍晚进行,以后逐步驯化泥鳅白天摄食,并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

泥鳅的日投喂量一般为其体重的2%~6%,并根据季节水温、天气、水质状况以及泥鳅的摄食情况而具体掌握。

藕田黄鳝泥鳅混养技术

藕田黄鳝泥鳅混养技术

藕田黄鳝泥鳅混养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第15期周世明2017年万州区在推广藕田混养黄鳝泥鳅技术中,莲藕产量达1200kg/亩,黄鳝产量达580kg/亩,泥鳅产量达450kg/亩,采取这种混养技术,实现了黄鳝泥鳅与莲藕的互生共养。

现就藕田黄鳝泥鳅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1.藕田选择与修造藕田选择时,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电源靠近,单个田块在2亩左右;藕田修造时,四周挖围沟2m宽,0.6m深,田间四角修坑池与围沟连通,每个坑池1.8m3(长1.5m,宽1.5m,深1m),每个坑池中铺肥泥土40cm厚;开挖围沟和坑池的泥巴,作为加高田埂之用,田埂筑高1.7m,做到层层夯实,保证田埂不会漏水;田中间按长1.2m,宽1.2m挖“井”字形纵横沟,沟宽50cm,沟深50cm,并与围沟和坑池连通,沟坑面积占藕田总面积15%左右;在藕田边设置1~2个投饵台,作为投喂饵料之用;在藕田附近池塘安装5kW电动抽水机1台,预防藕田干旱缺水时抽水之用。

2.莲藕栽植在2月下旬,即可在田间“井”字形厢面上栽植莲藕,莲藕栽植前,先灌水淹没厢面3cm,然后按行距为1.5m,株距为1m进行栽植,莲藕倾斜20°插入土壤中10cm深,节梢向上翘露出水面,应该注意的是:各行上的栽插点要错开位置,确保莲藕今后生长分布均匀,利于提高莲藕产量。

3.黄鳝、泥鳅放养在3月中旬,先对藕田进行消毒和培肥处理,然后才放养黄鳝和泥鳅。

消毒时,用生石灰60kg/亩,化水后均匀泼洒在田间,杀灭藕田中的各种病菌;培肥时,沟、坑内施腐熟畜禽粪便300kg/亩,然后灌水30cm深,培肥水体,繁殖浮游生物作为黄鳝和泥鳅饵料之用。

在3月下旬,灌水0.8m深,开始投放黄鳝和泥鳅种苗,黄鳝放养规格为35g/尾,放养密度为5600尾/亩,泥鳅放养规格为体长4~5cm,放养密度为2520尾/亩,黄鳝泥鳅放养时,要用4%食盐水浸洗5分钟消毒处理后,再才放入藕田围沟中,减少黄鳝泥鳅水霉病的发生。

无公害藕田养殖乌鳢试验

无公害藕田养殖乌鳢试验

本 1 8 8 元 ,其 中藕 种 成 本 3 7 元 ,鱼 曲种 成 本 为 583 1 5 l
28 5 ,饲料成本688 8 2元 0 5 元,渔塘租金、水 电费、管养
人 员 工 资 、鱼 药 费 、 捕 捞 费 等 3 0 5 ,亩 成 本6 8 8 2元 45
4巡塘 .
坚持每天巡塘 ,防旱防涝,记录好养殖 日
品 种 菜 藕 乌鳢 鲢 鳙 鱼
草鱼 鲫 鱼
表 1 藕 田收获 情 况
成 负规 格 ( 尾) 克/
7 0 10 0 ~ 20 1】 ~1 0 f】 ( 0 50
10 2 0~ 1 0 0 5 2 O~ 4 0 O 0
总 产鼍 ( 克) 千 5 17 O 1 l 32 02 2 1 l2
水量 为 l~ 1厘 米 ,保 持 田水 溶氧 量 在 4 克 / 以上 , O 5 毫 升 p 值 7 . ,池 水 透 u度 保 持 在 3 厘 米 左 右 。 H ~8 5 』 j O
2饵料 系数 . 系数为4 4 。 . 5 3 经济效益 .
共用 去低质小杂鱼34 0 73 千克 ,饵料 经测算 ,总产值约3 6 3 元,总成 6 03
7 7 40 53 7O
卣产 值 ( [) 元/i f 9 0 00
5 5 O5
35 4
35 O 25 3
合 计
68 l 3 7
36 3 603
l9O 44
盛期 ,逐步加高水位 ,保持藕 田水深 1 ̄2 厘米。每半 0 0 个月每亩用1千克生石灰全田泼洒消毒。采取定期加水 0 和排 出部分老水 的方法调控水质 ,一般每月3 次,换 ~4
六 、 乌鳢 捕 捞及 菜 藕 采 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一、田间建设
藕田面积以1―2亩为宜,一般深1―1.2米;在田四周开挖养殖沟,宽1.5―2.0米,深0.8―1.0米,进排水口对角开,以保持田间水质清洁,防止有毒物质积累而伤害鱼类;每亩施发酵腐熟的粪肥8―12立方米作为基肥。

二、莲藕栽培
每年的3、4月份,气温达到15℃以上时开始栽种。

栽种时,将藕种埋于土内,藕头稍深,尾节稍翘露出水面,呈20―30度倾角。

藕种的排列方向互相交错,一行向东,一行向西,第二行与第一行株间相对,以便莲藕和叶片均匀分布;栽种的行距2.0米,株距1.5米,栽植深度10―15厘米。

三、鱼种放养
5月中、下旬,当水温合适时及时投放套养鱼种。

鱼种采用非大型食草性鱼类,如鳝鱼、泥鳅、鲫鱼、鲤鱼、鲢鱼等均可,鱼种宜多样化,使不同水层的鱼类相互搭配,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鲤鱼有食地蛆的特点,放养部分鲤鱼能有效防止地蛆大量发生。

放养规格宁大勿小,密度以200―300尾/亩为宜。

四、田间管理
1、巡田检查:应注意防旱防涝,下雨天要及时排水防止鱼逃逸,要及时注水。

水质过浑可通过洒入明矾加以改善,在久晴无雨的时候,要及时注水。

2、水质控制:在栽完藕后,10天内保持浅水位,以利提高水温,促进发芽;生长旺盛期,保持水位15―20厘米;结藕期间,水深以5―10厘米为宜。

每半个月用40克/立方米生石灰全田泼洒消毒。

3、追肥:当田耦长3―4片立叶和结藕时,每亩追施人粪尿或农家肥300―500公斤。

施肥应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进行。

7―9月份是鱼类摄食高峰期,宜适量投放以饲料和肥料两个功能兼顾的菜籽饼。

4、田藕管理:当立叶布满池塘后,应及时摘除被隐蔽的浮叶和衰老的早生立叶,以保持池塘的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田间过多的水草,防止有田藕争营养;在现蕾后将花梗折弯,但不折断,可避免养分的消耗;杜绝甲铵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以保护鱼类的安作。

5、架设黑光灯:在5―10月晚上,在鱼沟上方15厘米处挂几盏节能黑光灯,以诱捕田间的飞蛾等昆虫作为套养鱼的食物;一般诱虫高峰有3个阶段,即5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下旬,持续10天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