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口播的表达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新闻口播的表达特征

在电视新闻的播音中,电视新闻播音员要有正确的口播心态和准确的语言表达,才能使口播新鲜、明快、庄重、规整。有了一个这样的定位,在口播时,才能充分体现表达特征。

电视新闻口播的表达特征有三个:位置感、交流感、分寸感。

1 位置感。就是距离感,即你和观众心灵的远近感。

由于电视新闻口播具有视听双重功用,你的口播对观众会产生双重作用,再加上一些收视群体都是以一人或一个家庭组成,这样就会产生一种近距离的交流,在口播时,就会以向朋友讲述的方式,告诉他们你所知道的信息。当然,这种讲述也不能太随意,毕竟不是聊天。有了这样的位置感,口播时的语言表达就会呈现一种小实声,自如稍松弛,也有讲述感的状态,而副语言(体态语、服装、化妆)也会辅助你,使观众感觉到你在向他们讲述,双方的距离比较近,会感到亲切。

相较于电视新闻播音来说,广播新闻播音就缺少了形声兼备,它只有声音而没有画面,就会拉远授者与受者的距离,让受者觉得就只是在听别人说。如新闻联播的电视直播和广播直播,广播直播就缺少了形声兼备,让受者觉得只是在听播音员的播讲内容,拉远了彼此的距离,而电视新闻播音则不同,受者不光可以看到新闻播音员,还可以看到新闻画面的现场,这就拉近了受者与授者的距离,也会让受者产生现场感。

2 交流感。电视新闻播音员在进行口播时,面对的是摄像机、话筒,没有观众,没有反馈,那么如何进行交流呢?罗莉老师主编的《实用播音教程》中这么说:“电视新闻口播的交流感应是一种想象交流。”就是把摄像机镜头和话筒当作交流对象,把你从稿件上所知道的信息用合适的播讲状态(播讲、播报、宣读)告知你的观众,引导你的观众去看,引导你的观众和你一起感受其间的喜怒哀乐。对于怎样把握好这种交流感,我认为首先要有强烈的播讲欲望,要知道你所播讲的信息内容对观众很重要,要将其尽快告诉观众,引起他们的关注。其次,要根

据所播内容,从大局出发把握好分寸和方式;再次,就是可以想象观众视、听新闻后有什么反映,是赞成、反对还是高兴······这样你的交流感就会自然呈现在摄像机前了。

如江西卫视没周一到周五中午12:30分播出的《杂志天下》节目,就是一个新闻脱口秀的节目,主持人廖杰在和观众讲这些新闻内容时就很好的运用到了副语言的交流,手势、表情等都会给观众一种想听的欲望。又如辽宁卫视中午档的《说天下》,也是一档新闻脱口秀的节目,主持人杨悦和蝈蝈,既有亲和力又不乏幽默、睿智,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这个节目的交流感不仅体现在与观众的交流上,还有两个主持人之间的交流上,两个主持人的交流轻松幽默,妙趣横生,当然,这也是这一节目的一大看点。还有新闻播报中的抬头,也是与观众的交流。

3 分寸感。我认为分寸感,主要是指对口播语言处理要得当,也就是要把握好咬字力度、语速及体态语等等,这可以说就是你的播音状态。最积极的、最好的播音状态就是要做到真正懂得稿件的内容,用一种真挚、成熟的语调把消息告诉受众,该强调的强调,该暗示的暗示,火候分寸得体,使受众通过你的播讲更容易听清、听懂你所播的内容。

对于咬字力度和语速的分寸感把握上,咬字力度稍轻于广播新闻播音,强于新闻片配音。因为广播播音只有一个听觉上的传播,播音员未来使受众接受信息更清楚,便不得不用“加强咬字力度”的方式来求得理想的播音效果。而在语速上,电视新闻播音则稍快于广播新闻播音,慢于新闻片配音。

在副语言的运用上也要注意分寸感,如一次中央电视台的一名男电视新闻播音员口播时,穿了一件深色中山装,于是人们纷纷议论猜想是不是中央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变化了。其实,只是那位男播音员临时替班,没有找到其他衣服就穿上了见中山装,一个纯个人行为的举动却引来了不小的波动,足见副语言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