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个性特点
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特色探

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特色探电视新闻文字稿是与画面一起发挥作用的,因此电视新闻要注意声画关系、现场音响、同期声音,使之各司其职,各展所长。
电视新闻文字稿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具体到口播新闻、图像新闻、现场报道三种形式上各有不同的要求和特色。
电视新闻文字稿在结构上应该具备三个特点,即主线单一,构思新颖,层次分明。
主线单一,要求电视新闻只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作文稿,层层深入,直到把问题阐述清楚为止。
构思新颖,要求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开头要写得引人入胜,中间穿插一些引起观众兴趣的背景、议论,适当设置一些悬念或展示一下电视新闻的中心主题要旨,以知识性、趣味性和接近性的东西吸引观众,结尾要注意进一步加强报道的感染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使电视新闻奇峰突起,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不断激发观众接受新闻的欲望,持续收视下去。
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曾说过:“新闻报道要使读者‘上钩’。
”就是说,新闻报道要吸引读者,正确引导读者。
层次分明,要求在写电视新闻文字稿时,注意段落、层次和语句之间的过渡、照应与铺垫,使电视新闻具有主体感、纵深感,让观众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特色有:1.明确实在,听觉鲜明。
要提供鲜明的视听形象,使新闻事物实在化、具体化、形象化、立体化。
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和编辑在采摄编写工作时,尽量减少抽象、笼统、概括性的语言文字,多采用形象鲜明与画面匹配或逻辑性强的语言,表达、说明、阐释新闻事实,力求多用新闻事实说话,多用写实性文字。
2.注重细节描写。
要尽量采用具体生动活泼的细节来说明新闻事实,加深观众的视听印象。
细节描写可以放在导语部分,像特写镜头一样,以增强报道的立体感和现场感;也可以放在报道的主体部分,使之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还可以放在报道的结尾部分,让报道形成高潮,引起观众的回味与思索。
3.取材精练,篇幅短小。
首先要多搞一些“小口子”新闻。
一条新闻只集中写一个问题或一个侧面,突破口小了,就容易写得集中,写得深刻,并且能够缩短报道篇幅。
电视新闻稿的写作特点

前言
•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 供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的文字稿。它与新 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 一条条既看又听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 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 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听”与“看”的结 合,使电视新闻稿写作既不同于广播新闻 的为“听”的特点,又不同于报纸新闻的为“ 看”的特点。
1、电视新闻语言要做到口语化
• 电视新闻语言要做到口语化,必须提倡写短句, 避免欧式化倒装句,因为短句念起来琅琅上口, 听起来顺耳怡心,有助于观众对电视新闻内容的 理解。有些电视新闻记者的文字稿中常常看到几 十字的长句子,这的确不利于电视口语化的形成 ,电视新闻语言文字是给人听和给人看的,不比 报纸、杂志可以反复阅读,它稍纵即逝,不能反 复阅读,这就突出 要求电视新闻语言文字口语化 了。通常,我们把长句改为短句,把倒装句改为 主动句, 把单音词改为双音词,经过这样的处理 ,虽说文字变长了,但口语化增强了,让播者上 口,听者顺耳。
2、准确、精练、生动
• 准确、精练、生动是电视这一特殊新闻媒介对文 稿写作的又一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观 众品味电视新闻的意义和魅力,增强电视新闻的 说服力和可信度,从而适应观众的信息接受习惯 和心理承受能力,跟上电视新闻的传播频率和改 革步伐。气势磅礴、富有诗意、言近旨远的画面 和优美完整、入口入耳、入目入心的语言融合在 一起,不仅能充分反映电视新闻的主题,提示电 视新闻的丰富内涵,而且能突出体现电视画面的 综合功能。
所以,要使电视新闻语言做到口语化、个 性化,必须端正文风,深入实际,提高自 己的语言文字修养能力,只有“词浅”才能与 观众更好地进行感情交流,只有“言近”才能 符合事物的特征,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只 有“旨远”才能提升电视新闻的品味深义,从 而增强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写作特点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写作特点作者:李晶杨悦来源:《活力》2016年第11期[摘要]广播电视新闻导语是广播电视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落,要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最主要的事实和最新鲜的状态,直观鲜明的揭示主题,概括提示新闻最本质的思想内容从而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兴趣。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传播形式;灵魂;主题;传播导语是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
写导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观众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记者最需要告诉观众的东西写在导语中。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就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导语。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导语呢?广播电视新闻有着广大的受众群体,它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形式。
新闻导语是广播电视新闻当中的灵魂所在。
它的作用主要是揭示主题、奠定基调、吸引受众。
由于传播手段和受众接受方式的不同,广播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的导语有着各自的不同,在同一媒介之中不同的新闻,由于其新闻类型不一样,其导语也应该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分析1.广播电视新闻导语要有高度概括性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写作首先要做到简明、突出。
简明是指语言简明、文字简练。
突出是指中心突出、主题突出。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也是受众最先接触的部分,整篇报道能否引起受众的注意,激发受众的观看、收听兴趣,主要取决于新闻导语。
导语的高度概括性主要是通过文字来体现的。
所以在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上要做到文字简洁、凝练,用简洁凝练的文字来讲述新鲜有趣的事物,在简洁的同时要兼顾突出,不能只注重文字的简介和文采而忽视了中心的突出。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要兼顾简介和突出,不能偏废其一。
当然好的新闻导语一定是新颖的,不落俗套的。
2.广播电视新闻导语要有个性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写作在新闻行业的发展中,形成了很多不成文的规定,大部分的新闻导语都是按着这种规定而来的,不可否认,经验是有指导性的,所以这类新闻导语是合格的。
第二章 广播电视采访的共性与个性

2、采访报道同步化
广播记者经常会进行口头报道、现场报道。 口才的重要性
3、采访播报并重 记者不仅要会采访,也要能够播报。 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同等重要。
三、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
1、现代的采集手段 电视是声像世界,电视采访必须借助现 代化的电子采集手段将“声像” 代化的电子采集手段将“声像”素材记录、 再现。 电视时代里, 电视传播往往成为重大新 闻事件的最重要的手段。政治、科技、文 化、娱乐、体育、社会等领域内的新闻都 可以通过电视影像进行传播
第二章 广播电视采访 的共性与特点
广播电视采访既遵循采访活动的一般规律, 同时又有自身的独特性。 共性特征:节目内容的采集手段; 个性特征:节目内容的表现手法。
一、采访活动的共性特征
1、采访使命 记录今天的历史,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每年三月的“两会” 每年三月的“两会”是举世瞩目 的重大新闻事件
采访使命也是对记者旅行职责的考验 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风雪中 我们在岗》(2008-2-5) 我们在岗》 2008-
2、独有的采访形式 电视采访要能够捕捉,并能够在特定的现 场环节氛围中引出信息。 电视采访必须给人以真实感 电视采访以人的活动为主体。记者要学会 在现场环境中同人打交道,并能够在几分 钟内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电视采访要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 电视采访要设法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
案例
3、形象的画面报道
4、采访目的
传播信息、交流信息、沟通社会。 记者应该站在社会的高度上采访、报道新 闻,以新闻为社会服务。
陕西部分媒体在华南虎照片上的失误就在 于:对新闻的报道局限于狭隘的地方利益 和对地方政府的简单尊崇。
5、采访方法 1、访谈。75%的信息来自访问。 、访谈。75%的信息来自访问。 2、观察。亲临现场、亲眼目睹事件的发生、 发展及结果。 3、体验。独特的感受事物的方法。 4、研究资料。 陕西电视台《勇者无畏》 陕西电视台《勇者无畏》节目。
电视新闻写作要求与特点

3、表达上的要求 4个C标准
“4个C”标准是西方电视界提出来的。 1991年,美国三所名牌院校印第安纳大学、 南加州大学、马里兰大学用“4个C”标准, 对美国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节目的三位名 主持人的写作进行评估,得出了令人满意 的结论。这“4个C”标准,可说是电视新 闻写作的基本要领:Clear(清楚); Concise(简洁);Correct(准确); Conversational(口语)。
介绍
电视新闻报道词的写作总要求
1、声画对应 2、内容上的要求(5个W) 3、表达上的要求(4个C)
1、声画对应
电视新闻与其他电视节目一样,是“声 画合一”的,因此,电视新闻的文字稿不 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必须按照画面本体 的需要进行解说,做到声音和画面相互协 调。这种特殊的情况,要求电视新闻的报 道词要有特殊的写作格式: 电视新闻是叙述性的“新近发生或正在 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声画关系的处理 上,就必须声画对应。
2、内容上的要求 5个W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要报道好事实,就要注 意“用事实说话”。怎样“用事实说话”?最基 本的方法就是交代清楚“5个W”,即:Who (何人), Where(何地),When(何时), What(何事),Why(何故)。或者将“Why” 分解为“Why(何因)”和“ How(何果)”, 成为“5个W1H”。这些其实是一般记叙文的要 素。新闻作为文章的体裁,实际上是记叙类文体 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的运用。因此,传统 的新闻学,一直将“5个W”视为新闻的要素。
(4)兴趣的广泛性
趣味性是指新闻报道以情趣和兴味吸 引受众的素质。通常包括两方面:饶有趣 味的新闻事实本身相引人入胜的表述方式。 电视新闻要拥有广泛的趣味性,就要在这 两方面下功夫,获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

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第一章广播电视写作中的常用文体类型一、广播电视节目的定义定义: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方式和播出形式。
它是一个按时间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就一个台来说,至少包括三个层次:1、一套节目,即一个台每天以同一呼号或在同一频率、频道中播出的全部节目,它们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节目群,形成节目的顺时链;2、一个节目,即在特定时间段、连续播出的具体内容整体;这个节目既是顺时链的一环,自身又可由每天在同一时间段播出的多次节目组成自成一体的历时链,属于整个节目系统的基本层,又称作栏目;3、一次节目,即在当天某一特定时间播出的具体内容的整体,它是节目历时链的具体环节,属于整个节目系统的基础层次。
二、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1、按内容性质分: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服务性节目2、按内容构成和组合形式:综合节目、专题节目、杂志节目3、按播出方式:直播节目、录播节目4、按播出时间:定期节目、特别节目、插播节目5、按播出次数与内容的关系:首播节目、重播节目、滚动节目三、广播电视的科技特性1、传播的迅速及时1、即时性的时效性效果2、同步性的连续性效果2、播映的超越空间1、超空间的渗透性 2、同所性的现场感3、信息的直观可信1、声画兼备,声情并茂2、形式多样,内容丰富4、接受的家庭方式1、接受的随意性 2、接受的家庭方式5、广播电视的弱点1、传播手段的易逝性2、传播内容的表面性3、接受方式的被动性四、广播电视写作的特点1、相对来说,电视画面是始终伴随着声音或字幕等元素出现的,所以电视写作呈现出以画面为中心、为视听服务的特点。
2、写作中有两种倾向应该引以为戒:1、解说过多,描写的内容与画面重复,失去了真正的作用,甚至引起观众的反感,干扰收看;2、与画面严重脱节,造成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各行其道,声画两张皮,失去了视听复合语言的优势。
电视新闻的个性特征

电视新闻的个性特征作者:张木亭来源:《新闻爱好者》2006年第09期以消息为主体构成的新闻栏目是电视机构显示要闻总汇的主渠道,是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窗口,在新闻类节目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几年来,消息类电视新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宣传党的政策比较稳定;权威性进一步加强;消息结构开始改变,报道面明显扩大;时效性提高,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消息增加;报道形式有所创新,可视性提高;新闻直播数量加大,观众亲临感增强等。
我国电视新闻界已经把“深化新闻改革,提高新闻质量”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第一,传播消息是电视的重要职责;第二,办好消息类新闻栏目是提高权威性的关键;第三,消息类新闻是影响舆论最直接的节目;第四,消息类新闻是电视节目的“轻骑兵”;第五,消息类新闻是一个台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第六,办好消息类新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双丰收。
在上述共识的影响下,消息类新闻开始办出自己的特色,显示出电视新闻的个性特征,并以其权威性、时效性、社会性较强而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一、电视新闻的重要地位按照新闻媒介问世时间的先后顺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种传媒各有所长,互相之间无法取代。
但从传播新闻这一功能来看,电视具有快速且声画并茂的特征,消息类新闻在传播速度上占有绝对优势,人们开始通过广播收取信息逐步变成通过电视新闻获得信息。
各级电视台的发展史告诉人们,建台伊始是以设立新闻部开始的,自办节目是从消息类新闻开始的,只要建立电视台,就要先办新闻节目。
历史和现实对新闻节目的“偏爱”,使得各级党和政府对电视新闻十分重视。
电视新闻成为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纽带,政府发布政令的渠道,沟通领导与群众关系的桥梁。
电视新闻的重要性在我国是不言而喻的,其权威性是需要花大气力来维护的。
我国电视新闻代表党和政府的声音,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在表现形式上也要求有很强的规定性和严肃性。
正是有了这些统一的要求,使我国电视新闻有了规范和标准,从而带来了电视新闻权威性。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习题与答案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新闻信息的过程。
2. 新闻写作:是指将采访到的新闻信息整理、加工并撰写成新闻稿件的过程。
3.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件对公众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4. 新闻线索:是指能够引发新闻报道的线索或信息。
5. 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在报道新闻时选择的视角和立场。
二、填空题1. 新闻采访的基本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确定采访对象,收集资料,进行采访,整理材料2.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标题,导语,正文,结尾3. 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时效性,重要性,相关性,趣味性4. 新闻线索的来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社交媒体,新闻发布会,个人提供,现场观察5. 新闻角度的选择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客观性,公正性,独特性,受众需求三、单项选择题1. 新闻采访的第一步是?A. 确定采访对象B. 收集资料C. 进行采访D. 整理材料答案:A2.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不包括?A. 标题B. 导语C. 正文D. 图片答案:D3. 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不包括?A. 时效性B. 重要性C. 相关性D. 颜色答案:D4. 新闻线索的来源不包括?A. 社交媒体B. 新闻发布会C. 个人提供D. 电视广告答案:D5. 新闻角度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 客观性B. 公正性C. 独特性D. 年龄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新闻采访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A. 确定采访对象B. 收集资料C. 进行采访D. 整理材料E. 发布新闻稿答案:ABCD2.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A. 标题B. 导语C. 正文D. 图片E. 视频答案:ABCD3. 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包括哪些?()A. 时效性B. 重要性C. 相关性D. 趣味性E. 颜色答案:ABCD4. 新闻线索的来源包括哪些?()A. 社交媒体B. 新闻发布会C. 个人提供D. 现场观察E. 电视广告答案:ABCD5. 新闻角度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A. 客观性B. 公正性C. 独特性D. 受众需求E. 年龄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新闻采访是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适当重复 方法:在文中主体部分反复点及。 在尾声部分作呼应处理,再次点明主旨。 例: 外交部发言人孔全昨天就中国失败世界卫 生大会涉台提案一事发表谈话时重申,台湾作 为中国的一部分,没有资格参与世界卫生组织。 第55届世界卫生大会昨天以主席裁决的 方式决定,不将尼加拉瓜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 所谓“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世界卫生大 会”列入卫生大会议程。 这是世界卫生大会第六次拒绝涉台提案。
今年开封清明文化节的民俗民风展演也极具创意。届时, 将在开封府门前广场再现开封府宋代清明“颁新火”仪式; 在当年师旷抚琴处的禹王台公园古吹台举办体现民间特色 的清明民乐表演。同时,全国秋千邀请赛、河南省陀螺比 赛、风筝比赛、斗鸡比赛等各类赛事接连不断,清明民俗 绝活表演、民间工艺品展演、少儿武术表演等美不胜收。 本届清明文化节还组织了一系列祭祖敬贤缅怀先烈 活动。在兰考焦裕禄纪念园,公务员祭拜焦裕禄;在刘少 奇开封陈列馆,社会各界祭拜刘少奇同志;在开封辛亥革 命烈士陵园,祭拜辛亥革命烈士。 4月5日,开封市还将举行《清明节》个性化邮票首 发式。 新闻发布会现场,开封的民间艺术吸引了众人目光。
二 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
问题:电视媒介的特点? 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 1 为看而写 要求:少而精、具体、主次分明 2 为听而写 要求:口语化、形象生动、节奏感强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树立为“听”而写的思想 (二)熟练掌握广播写作的声音符号系统 (三)注意不同声音符号的互补与协调
1、注意语言符号与音响符号的互补与协调。
二、广播新闻写作的结构形式 (一)时间顺序结构 例:本台消息:持续的大雨使西安市灞河昨日发生近2 0年来罕见的洪水,将陇海线西安灞桥段铁路大桥冲 垮,致使交通大动脉陇海线中断,西-康线也面临洪 水威胁。目前,未发现有人员伤亡。事发后,西安市 委、市政府领导赶赴现场指挥抢险~~ 从8日晚到9日中午,西安市持续降雨。9日下 午1时许下午,灞河河水暴涨。1时45分,混浊的 洪水波涛汹涌,洪峰高达~~~。下午3时30分, 一列开往安康的火车在距陇海线~~铁路桥上疾驶而 过。3分钟后,~~4号桥轰然倒塌,~~3时43 分,~~。下午4时35分,~~~造成约150多 米的铁路桥完全垮塌断裂。
(二)层次分明,过渡、衔接清晰自然 例:日前杭州的一户人家为寻找今年1月份在某电脑城
殴打自己孩子的行凶者,花钱在报纸分类广告栏上刊 登广告,悬赏5000元寻找证人,请听记者发来的 报道: (起)记者画外音:事情发生在今年1月18号 中午,某高校大学生潘真航在高新电脑城买软件,因 为说了一句“303号摊主的光盘是盗版的”,并且 骂了一句脏话,便遭到了殴打。18号,潘向派出所 报了案。但事情过去3个多月了,行凶者仍逍遥法外。 潘真航遭殴打时没有认清行凶者的样子,尽管派出所 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也未能找到行凶者。为此潘家 决定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悬赏找证人,指证行凶者。
(二)逻辑顺序结构 例: 今天上午,乌鲁木齐图书馆送走了它的最后一名 读者。这家全国惟一没有馆址的首府城市图书馆,在 为各族读者提供了11年服务之后,终因没有场地宣 告闭馆。 上午11点钟,记者在租用场地到期的乌鲁木齐 市图书馆外借书外门前看到,前来办理退借书证手续 的各族读者,一个个心情沉重,~~(采访读者,出 录音说明图书馆的重要) 图书馆女馆长纪淑华今天也显得很不平静。她对 记者说:(出录音)(说明条件艰苦和希望) (出舞厅乐曲,压混) (用舞厅发展之快反衬图书馆资金不足情况。引人 思考)
二十一个词
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句子
很难读句子
二十五个词
二十九个词以上
A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提出的首席医 生负责制,让每一个病人从开始住院一 直到出院都能得到一名副高以上的专家 级医生及其领导的医疗小组的诊治和全 程负责。 B、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提出首席医生 负责制。这一制度让每个病人都能到专 家级医生的诊治。病人从开始住院一直 到出院,都将有一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 医生带领医疗小组对其进行全程负责。
2、巧用修辞 例: 汽车驶过的地方,惊起伏在草根上的蝗虫, 就像平地上溅起了褐色浪花。车停了,满地蝗 虫一下子扑入眼帘,这咱学名称作东亚飞蝗的 蝗虫外形上看是“典型的关公脸、黑背、红马 褂”,已经有十几年战蝗经验的吴海福形象地 说。 ~~~整个路面上覆盖着几厘米厚的蝗虫, 像一条蠢蠢欲动的河流。谢站长介绍说,这种 昆虫生命力和繁殖力都异常顽强,由于这两天 的飞机喷药效果受到大风的影响,绝大部分的 蝗虫都没死掉,一旦出现静风条件,飞机还要
(四)恰当把握信息冗余度 信息冗余度:指不带信息的符号量与总符 号量的比率。 冗余度是本身不携带信息却是理解主要信 息的不可或缺的语言材料。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五七”空难的报道 中:“飞机上的黑匣子其实有两个,分 别叫做驾驶仓语言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 录器,是研究分析飞机失事的主要依 据。”
广播中的冗余度控制有两方面: 必要(有效)冗余:运用 绝对(无效)冗余:剔除 必要(有效)冗余有两种: 交待背景,加以解释,为听众理解新 闻事实所必需的材料。 适当重复叙述。
3、尽量将文言词或半文半白的词转化为 口头语 例:乃、故、为宜、甚好、据悉、 尚属首次、 4、少用专业术语 5、多用实词、少用虚词
6、不用或少用长句,多用短句
合众社对句子可读性的调查: 可读性 句子用词平均长度 最易读句子 易读句子 较易读句子 八个词以下 十一个词 十四个词
标准句子
较难读句子
十七个词
(承上启下)主持人:对于刊登广告寻找证人这件事, 有人认为并不应该让这样一条广告增加报纸的版面。 因为发生口角而引起打斗的事情时有发生。记者就此 采访了报社的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认为,这只是一 条正常的个人信息广告,并没有特别之处。此外,如 果能帮助派出所找到证人,也是办了一件好事。 目前,已有10多名热心人提供了线索,但行凶 者仍未找到。
二、广播新闻写作的语言特点 (一)口语化和通俗化 叶圣陶: 广播稿应该是“意思明白通畅的稿 子”, “大家不必花力气就可以了解,而 且决不至于发生误会”
1、多用双音词,不用或少用单音词 例:虽、或、但、现、愿、因、曾、将、 易、 如、应、并、仍
2、不用同音不同义的字或词 例:走近—走进 全部—全不 食油—石油 治癌-致癌 向钱看-向前看
2、注意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的互补与协 调。
记者:水下情况怎么样? 杜明:水下作业正在进行,仍然没有间断,昨晚是2 4 小时作业。 记者:那水下环境呢? 杜明:水质很差,因为港湾附近污染比较重,能见距 离很 差,大概只有20公分左右。 播音员:不利条件则是海水条件不好。由于附近工业 区居 居民区排污过多,水下全是淤泥,造成水下能见度极低, 视 距通常只有20厘米-30厘米。潜水员入水后,差不 多都
(三)字音响亮,声调和谐、优美 尽量用开口呼的词:a\o\e 齐齿呼:i 合口呼:U 撮口呼:ü 如:日-号 乳牛-奶牛 部署-安排 机器-设备
(承上启下)潘真航的母亲郭秀萍告诉记者: (出录音)~~~(这样做)是不要让凶手逍遥法外, 我们主要就是讨回一个公道。找到凶手,好人呢别冤 枉着,坏人也别漏掉。 (承上启下)记者画外音:据了解,在杭州还没有花钱 登广告找人的先例,派出所办理此案的金诚警官对此 做法提出了臵疑。他认为花钱找来的证人所作出的证 词未必能够得到司法机关的认可。为此,记者采访了 浙江昆仑律师事务所的陈小良律师: (出录音)作为律师来说,只要审查他的证据效率是不 是真实的就可以了,之前找证人这个行为在法律上是 合法的。
广播新闻写作的语言特点
一、谈话体:广播新闻的语体 语体:口头语体、书面主体 口语:多变、粗略、生动
谈话式的体裁就是广播新闻工作者的努力 方向。它要求把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有些 事件还是非常复杂的,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不拘 形式、最简洁和日常谈话的方式表达出来~~ 应该把广播稿写得像日常谈话一样的自然。 ——[美]查尔尼
氧气输氧声。 记者:也许您好正在猜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我告诉您,是用氧气罐输氧的声音。~~~ 输氧声数秒,再压低混播。 记者:~~~ 主持人:身处内地的人们恐怕很少会特别留意氧气这 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而倨傲的青藏高原却总是以缺氧 给那些初踏上它的人们一个狠狠的下马威~~ 胡庆甲:我们开始喝这儿的水就是感觉肚子涨、拉肚 子~~我们都出来这么多年了,慢慢也习惯了,能忍 受的我们都忍受~~再苦再累我们当兵的都能忍 受。~~
7、尽量不用倒装句 8、少用、不滥用简称
(二)形象、生动 1、以实代虚、少讲套话 例: 蝗虫的习性是傍晚时分上草进食,一整夜 都在吃东西,白天太阳出来就在草根和地面活 动,因此最恐怖的情形往往发生在早晨,常常 可以看到成千上万只蝗虫抱成一个直径几十厘 米的大团,放眼望去,数不清的蝗虫团在地上 滚动,令人生畏。太阳出来前,很多芦苇看上 去像果实累累的高粱,那是蝗虫一只压一只地 附在上面,芦苇被压弯了腰,甚至被成片地压 倒。蝗虫一下草,原来趴过的芦苇就只剩下了 光秃秃的杆。
第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个 性特点
一 广播新闻写作的特点 二 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
一 广播新闻写作的特点
问题:广播媒介的特点有哪些? 特点: 1 口语化 2 简明扼要 3 快捷迅速 4 编辑意识
本报讯 昨日,在北京中国文联大厦,中国文联和河南省政府举行 “我们的节日——中国(开封)2010清明文化节”新闻发布会。3月26日 至4月11日,开封市将举行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展现传统清明节风情。 节会由中国文联、河南省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民协、河南省委 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联和开封市委、市政府承办。 本次清明文化节,开封市区主要街道将举办清明文化节大巡游, 其中有盘鼓高跷、旱船秧歌、唢呐表演、诗歌朗诵等多种文艺活动, 各个旅游景区将再现“清明赠柳”这一民俗风情。今年开封清明文化 节的民俗民风展演也极具创意。届时,将在开封府门前广场再现开封 府宋代清明“颁新火”仪式;在当年师旷抚琴处的禹王台公园古吹台 举办体现民间特色的清明民乐表演。同时,全国秋千邀请赛、河南省 陀螺比赛、风筝比赛、斗鸡比赛等各类赛事接连不断,清明民俗绝活 表演、民间工艺品展演、少儿武术表演等美不胜收。 本届清明文化节还组织了一系列祭祖敬贤缅怀先烈活动。在兰 考焦裕禄纪念园,公务员祭拜焦裕禄;在刘少奇开封陈列馆,社会各 界祭拜刘少奇同志;在开封辛亥革命烈士陵园,祭拜辛亥革命烈士。 4月5日,开封市还将举行《清明节》个性化邮票首发式。 新闻发布会现场,开封的民间艺术吸引了众人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