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
电视消息

6.尽量少用或不用半文半白的词语 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词,文字简洁,含蓄深刻,在报刊消 息中用得恰当,不仅会使内容简练,还增加了文采。但若 用在广播电视消息中,则会影响新闻的通俗,甚至有很多 听众听不懂。 例: 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一失败是成功之母 不宜操之过急一一不应当操之过急 数日一一几天 致函一一写信 故里一一故乡 昔日一一过去 予一一给 亦一一也
短消息:时间长度要求在1分30秒之内; 长消息:时间长度要求在4分钟之内;
短消息的特点:“五个一”: 一个事件:短消息所报道的多是一人一事的事件性新闻; 一个时效:短消息在时效上要求是时新性,即在时间上的 最新报道,是对新闻事件快速反应、第一时间的报道; 一个现场:短消息报道通常是发生在一个现场的事而不需 要做现场的延伸与拓展; 一个动态:事件性新闻要在现场抓住事件发生、发展中正 在变化着的动态内容; 一个主题:短消息一人一事的报道,主题鲜明单一,而不 追求思想深度的开掘;
获奖短消息评析 ——鲜明的“新”
——现场感
——时效性 ——声画要素完备 ——精练
如何捕捉到具有潜质的短消息
——对具有震撼力的突发新闻事件,要特别留意
——保持摄像设备的声画采集性能良好 ——对不易拍摄到的事件关键环节要有一个预测和估 量
——永远把摄像机镜头指向最重要的场景
例:1、市委领导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和来 自全市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一起,在青年艺术剧 院,观看了由青年艺术话剧团演出的曾在全国文 代会上获奖并得到中央有关领导表扬的话剧《王 昭君》。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市委领导和来 自全市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一起观看了话剧《王 昭君》。……。(电视稿)
6、连线报道 连线报道是依托先进的电子传播技术,将分布在 不同地点的相关人士连接起来,就同一个新闻事 件或者新闻话题,展开叙述、讨论。如:《时空 连线》
电视新闻稿的写作要求

电视新闻稿的写作要求
1.准确性和客观性:电视新闻稿要求准确地陈述事实,客观地描述事件。
不应该有个人偏见或主观评价。
2.简洁明了:电视新闻稿要求简洁明了,语言简练,能够让观众迅速
了解新闻内容。
句子结构应简单清晰,使用直接明了的词汇和短语。
3.标题吸引人:电视新闻稿的标题要起到吸引观众注意的作用。
标题
应该简洁明了、准确概括新闻内容,并能够吸引观众的兴趣。
4.目标受众:电视新闻稿的写作要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兴趣来展开。
要认真考虑观众的背景和关注点,以此来确定新闻的角度和重点。
5.叙述方式:电视新闻稿要求使用简单明了的叙述方式。
通常采用倒
金字塔式的写作结构,即先给出最重要的信息和细节,然后逐渐展开。
6.图片和视频补充:电视新闻稿常常需要配合图片和视频来更好地呈
现新闻内容。
因此,要求在新闻稿中加入相关图片和视频链接,并提供相
关描述,以便电视媒体进行视觉展示。
7.使用引用和数据:电视新闻稿中可以使用引用和数据来加强新闻的
可信度。
引用权威人士、专家或相关人员的观点,同时提供数据和事实来
支持报道。
8.注意语言风格:电视新闻稿要求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风格,避免使
用复杂的专业术语和很长的句子。
尽量使用简单直接的语言,以便于观众
理解。
以上是电视新闻稿的写作要求,通过遵循这些要求,能够更好地撰写
一篇有效的电视新闻稿。
第六章 广播电视新闻题材特点及写作要领

第一节 消息的写作
电视消息的写作
一 活动图像新闻 有现场画面形象的动态消息 写作要求: 画面、解说、同期声有机统一 时间、地点按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顺序
二 口播新闻 播音员、主持人口头播报的新闻 写作要求: 简明扼要 可配图像资料、背景画面等
• 三 图片组合新闻 成组的照片组合,配以文字解说 写作要求: 解释、说明、补充照片 提供背景、主要事实、观点 一般适用于没有留下活动图像资料的背景材 料。
• 现场参与式 • 由主持人主持,由特邀嘉宾和演播室受众直接 参与,就新闻事件或社会生活中公众关心及感兴 趣的话题展开讨论或争鸣的谈话节目 • 在这类节目中,现场观众直接参与、介入谈话过 程,使人际交流的特点更显著,参与者范围更广 泛,节目现场感与参与感更强 • 更大范围的讨论与争鸣使这类节目更轻松、更活 跃,某种程度上还带有一定的娱乐性因素
二 写作 1 标题 要求:显示内涵、巧用修辞 2 开篇 要求:定准基调、勾住读者、短小精炼 悬念设置:用危急场面开篇、用反常情节开篇、用 有趣情节开篇、用新鲜事实开篇、用引人思索的 问题开篇、用议论开篇 3 主体 处理好段落、层次、疏密、过渡、照应等。 4 结尾:总结式、抒情式、情节式、点睛式、引申 式
作业:根据以下材料写篇简短的评论: 今年(2009年)44岁的黄朝碧,2001年12月 至2006年11月期间任万盛区关坝镇副镇长,后任万 盛区纪委驻万盛区经济贸易委员会纪检组长。2005年 12月,为建设某煤田,万盛区政府将关坝镇兴隆村6个 社的集体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并予以征收,黄朝碧是煤 田征地拆迁协调办公室的分管领导。
(二)电视谈话类评论的形式
• 访谈式 由主持人(或记者)在演播室(或其他 固定场景)与谈话对象就某一事件或问题,以面 对面或连线方式进行的,以了解意见性信息为主 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谈话节目 • 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或记者)以访为主,以 提问为主;嘉宾以谈为主,以回答问题、表明态度、 发表议论为主 • 访谈的对象多为公众关注的新闻人物、社会知名 人士或某方面的专家权威
电视新闻写作要求与特点

2、内容上的要求 5个W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要报道好事实,就要注 意“用事实说话”。怎样“用事实说话”?最基 本的方法就是交代清楚“5个W”,即:Who (何人), Where(何地),When(何时), What(何事),Why(何故)。或者将“Why” 分解为“Why(何因)”和“ How(何果)”, 成为“5个W1H”。这些其实是一般记叙文的要 素。新闻作为文章的体裁,实际上是记叙类文体 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的运用。因此,传统 的新闻学,一直将“5个W”视为新闻的要素。
3、表达上的要求 4个C标准
“4个C”标准是西方电视界提出来的。 1991年,美国三所名牌院校印第安纳大学、 南加州大学、马里兰大学用“4个C”标准, 对美国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节目的三位名 主持人的写作进行评估,得出了令人满意 的结论。这“4个C”标准,可说是电视新 闻写作的基本要领:Clear(清楚); Concise(简洁);Correct(准确); Conversational(口语)。
电视新闻写作
1.电视新闻的写作要求 2.电视新闻的写作特点
1 电视新闻写作要求
前言
电视新闻从选题到播出,就像一条流 水线一样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的 制作过程如下:
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一般都会分成前期 和后期两个时期,虽然说应该在后期才会 有文字稿的具体写作,但是,在采访构思 和前期制作的选题,也会有文字写作的。 因而,在电视制作的整个过程之中文字稿 的写作要求是起到贯穿作用的。
(2)时间的新近性
新闻姓“新”,新闻“新”字当头。 只有新的东西,才能引起受众注意。引起 社会关注。因此,新闻要以 “新”夺人, 以“新”取胜。而“新”与 “快”是连在 一起的,只有快了,才能新鲜。新闻贵新, 就要在“快”字上下功夫。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基本知识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基本知识(一)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符合媒体特点:广播电视新闻写作需要符合广播电视媒体的以下传播特点:(1)快速及时,先声夺人:广播电视在时效性上具体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甚至可以实现现场直播,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高度重视时效性;(2)线性传播:广播电视按时间顺序播发节目内容,在写作中要注意不断出现小高潮点,吸引受众;(3)受众广泛,对象性强:广播电视直接诉诸于受众的听学和视觉器官,较少受文化程度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受众范围广泛,适应这一特点,广播电视写作中应注意通俗易懂;(4)具体形象,感染力强:广播电视可以运用声音或图像再现人物和事物现场,给受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应注意运用好这一点,激发受从的接收兴趣;(5)转瞬即逝,不留痕迹:广播电视的信息符号是声音和活动图像,稍纵即逝,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扬长避短,少用抽象、复杂的内容,便于受众掌握。
易于接收接受: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特点要求受众的思维紧紧跟随,容不得细细揣摩,同时广播电视受众面广播,在文化、年龄上是多层次,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容和语言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可听性:广播电视要求受众用听学器官捕捉语音、语义,因此要让受众听得见,也听得懂,要求“上口”和“入耳”,便于口说耳听。
准确性:广播电视新闻写作要求真实准确,新闻报道对象确有其事,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都应是准确的。
完整性: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信息应相对完整。
通俗性: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
注意通俗化不等于简单化、庸俗化。
用事实说话: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即通过叙述事实发表无形的意见。
(1)新闻报道中体现客观中立的立场;(2)新闻报道中注意消息来源的多样性,确保报道的客观准确;(3)采用多种“用事实说话”的手法,如选择典型事实说话、巧用背景材料说话、借用他人言论说话、用情节细节说话等等。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结构线索单一: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适应线性传播的特点,力求线索单一,结构单纯,让受众在几分钟的时间内掌握报道要点。
浅谈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特点

浅谈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特点作者:邹润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7期摘要:电视新闻是一种视听结合的传播媒介。
电视新闻解说词起到解释、补充、说明电视画面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所以电视新闻解说词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解读了电视解说词的功能特色,避免的写作误区,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帮助电视新闻工作者提高认识及写作水平。
关键词:电视新闻解说词写作特点1.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功能在电视新闻中,画面是第一位的,解说第二位的,一般说来,画面能够表达完整的信息,解说词不再重复解释。
画面不能表达的信息,就需要解说词出来帮忙,补充画面表达不清的内容。
解说词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很大,运用范围也很广泛。
它具有整合画面信息,串联画面内容,提升画面内涵,弥补画面不足,阐发思想感情,调动联想想象,结构新闻节目的作用。
我们先举个例子,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电视解说词。
例:标题:《群众安危至上军民拼在一线》连续两天的暴雨,淹了湖北石牌镇的胡冲村,百姓生命至上,王明华组织了一个消防攻坚队,救援被困村民。
水流太急,攻坚队几次想找个救援好位置,几次都失败了,几经调整,他们终于靠近了被困的这位老人。
为保安全,村里断了水电。
漆黑的夜晚,只有雨声和趟水声。
在村里,巡查小组发现一户人家,家里透出了微弱的光。
村民说,老人恋家,不愿意走,他只好回村陪母亲。
(中间有一段劝说的现场对话。
)刚才文字稿件,抛开画面看,可能是不完整的。
因为解说词不是电视唯一的表现形式,还要靠画面(主要部分)、同期声来表达新闻内容。
2.电视新闻解说词的特点电视新闻解说词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供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的文字稿。
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既看又听,音画兼备的电视新闻。
2.1确保声画对位声画对位有两种,一是画面与声音同步。
画面是什么,解说词就说什么,有时候确实需要这样,因为观众不可能对所有画面都了解。
比如陌生的设备、植物,比如画面上是张三,你不能说李四。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与新闻写作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与新闻写作近年来,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迅猛,成为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与新闻写作是这一媒体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们在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与新闻写作进行探讨。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性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是新闻制作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广播电视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为大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新闻信息。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确保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准确、及时。
采编人员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嗅觉,能够关注社会热点、发现问题,及时准确地将新闻报道的重要信息呈现给观众。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要求1.准确性:广播电视新闻的准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采编人员需要通过多渠道搜集信息,核实其真实性、客观性,确保报道的准确无误。
2.客观性:客观、公正是新闻的基本原则。
采编人员需要坚守中立立场,不带个人情感和偏见进行报道,真实呈现客观事实。
3.权威性:广播电视新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因此,采编人员应该深入了解所报道领域,获取权威信息源,为观众提供可信赖的新闻报道。
4.符合受众需求: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需要根据受众需求进行针对性报道,提供各类信息,满足不同观众对新闻的需求和兴趣。
三、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与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写作需要具备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特点,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传递信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以下是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要求:1.标题醒目:一个好的标题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概括新闻的要点,迅速引起观众的兴趣。
2.信息完整: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要尽量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整地传递新闻信息,避免信息遗漏或不准确。
3.语言简练:广播电视新闻通常时间有限,因此,写作需要使用简洁、精炼的语言,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
4.事例生动:广播电视新闻需要通过生动的事例和细节来吸引观众,增加信息的感染力和可信度。
电视新闻稿怎么写

电视新闻稿怎么写电视新闻稿怎么写一、电视新闻的特点实、快、新、短,声画结合,形象直观。
内容真实、报道及时、事实新鲜、篇幅短小。
新闻语言的特征: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二、电视新闻的分类按报道形式可分为:一般消息、新闻特写、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新闻评论、新闻专题等。
其中电视消息按时长不同分为:短消息(1分半钟以内)、长消息(4分钟以内)。
按报道的内容分为:事件消息、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等。
按报道形式分为:典型报道、综合报道、述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等。
三、电视新闻稿写作格式通常分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几部分。
有时,还包括背景材料。
1、标题:标题是整条新闻的眼睛,是对新闻内涵的概括和浓缩。
题好一半文,电视新闻的标题要力求简练、准确、生动,起到提示新闻主题的作用。
如:去年夏天,国内出现了一个谣言,说今年的香蕉里面长虫子。
就是这个误导信息,造成海南岛香蕉卖不出去,大量成熟的香蕉烂在地里。
人民日报刊出了一则消息,题为《败于信息?败于信息!》,这样的标题紧扣新闻主题,让人过目不忘;前不久,央视2套《今日观察》栏目播出了一期关注G20峰会的新闻评论节目,标题叫做《20位超级歌手,难唱同一首歌》,标题不仅提示了新闻主题,而且形象生动,意味深长。
如:“泸州历上首位奥运冠军今日诞生”,强调新闻时效。
“江阳小将邹凯勇夺三金”,突出新闻人物。
标题不同,报道角度也不同。
标题取大了有无病呻吟之嫌,让人反感。
取偏了会导致文不对题,观众看完新闻之后会有种上当的感觉。
标题过于平淡(如用一般会议名称做新闻标题),很难引起观众的注意。
标题太夸张又有失新闻的真实与客观。
比如:“泸州的士的十宗罪”,用在网络上无所谓,用在电视上就过火了。
2、导语:是新闻的先导,当然位于最开头。
用最少的语言传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要求有实质内容,不要空洞无物。
因此,要尽量将最有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3、主体:主体是新闻的主干。
总的要求:与导语相辅相成,内容充实,材料典型,层次清楚,手法灵活,富有新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映,彼此烘托,有实有虚,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绘就一幅冬日美丽画景。
由于三清山冬季平均的气温较低,冰雪景观
好的文学作品, 不等于好的新闻作品
时间保留较长,形成了三清山独特的雪景奇观。 放眼望去整个山脉沟壑峰峦,银装素裹,玉树琼 枝,美不胜收。
雪景如画,吸引大批游客
东方卫视
√ 点评:
• 对画面进行补充写作 • 客观描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
电视新闻 1、接收方式:一遍播放 即意味结束。 2、受众:对文化水平不 做要求。 3、表述方式:谈话式语 言风格。
报纸新闻 1、接收方式:可多遍阅读。 2、受众: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3、表述方式:书面化语言。
电视新闻写作与广播新闻写作
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1、传播方式:声+画+文字。 1、传播方式:声音+文
书面语:山地宜林不宜粮。
口语:山地适合种树不适合种粮食。
看
电视新闻的写作特点
解答画面无法解决的四大问题
新闻五要素(5W、1H)
1 2 政策、知识等信息
缝合段落之间的裂隙
3 4 输出观点、思想
报告文学《刘焕章》:头发既长且乱,胡子也是那样茂密,好 像是压缩了的原始森林。
电视解说词:他叫刘焕章,今年52岁,现在是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系的研究员。
2、接收方式:看。 3、文字要配合画面。
字 2、接收方式:听。 3、文字要塑造画面。
8月17日,在云南四川交界的乌蒙山下,一辆黑色轿车 在公路上急驰。车内后排座位上,躺着以为身着迷彩服 的解放军战士。他浑身是血,脸色苍白,呼吸困难。
广播通讯《人们崇尚这颗星》
三、电视新闻写作特点
准确客观 口语平实 补充画面
电视新闻写作
文学写作
报纸新闻 写作
广播新闻 写作
电视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
新闻写作 1、对生活的客观报道。
2、新闻语言描摹事实,必 须精准、客观。拒绝暧昧 与想象。
3、逼近事实。
文学写作 1、对生活的艺术加工。 2、文学语言表情达意, 为读者提供想象空间, 强烈的主观性,多意、 暧昧。 3、感觉真实。
练习题:
• 请根据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 对江西卫视《三清山雪景,宛 如梦幻胜景》新闻报道进行修 改。
为听而写
1、通俗化。 2、协调性。
为看而写
调用电视语言系统 中的画面、声音 (同期声、解说、 音乐、音响)元素, 进行统筹与创作。
(一)为听而写——通俗化
1
2
3
已——已经 或——或者 可——可以 应——应该
现——现在 虽——虽然 能——能够 如——例如
并——并且 易——容易 因——因为 但——但是
少用代词
案例分析
长句:中美双方同意尽快恢复关于中 国在今年年底以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问题的谈判。
短句:中美双方同意尽快恢复谈判, 争取在今年年底以前达成协议,让中 国能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数字:南海某岛在涨潮时的面积仅仅 为490平方米。
形象:南海某岛在涨潮时的面积仅仅 为490平方米,相当于半个篮球场。
较——比较 将——即将 愿——愿意 曾——曾经
仍——仍然 时——的时候 即——也就是 非——不是
(二)为听而写——通俗化
4
5
6
少用典故
少用专业术语
氧化铬催化剂制备是××集团绿色环保制冷剂 134a的核心技术,从氯化铬制备的氧化铬系列催 化剂,结晶度很低,催化性能有一定波动,长期以来 一直没有搞清楚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因素,一 度影响了绿色环保制冷剂134a的生产能力。
白雪覆盖的杭州西湖,犹如一幅缓缓展开的
山水画卷,虽然室外气温接近冰点,但还有很多 游客专程赶来,欣赏雪西湖的美景。
断桥人潮涌动。采访:很幸运赶上杭州的第
一场雪。而位于浙江北部的嵊州山区,积雪超过 8厘米,被大雪覆盖的茶花、香榧林等,形成了
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积雪最深的当属安井天荒坪,
达到11厘米。
二、电视新闻写作与其他写作比较
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
目录 一、雪景新闻案例 二、电视新闻写作与其他写作比较 三、电视新闻写作特点
一、雪景新闻案例分析
江西卫视
东方卫视
三清山雪景,宛如梦幻胜景
× 点评:
• 对画面进行复述,文字多余。 • 华丽文字、艺术描写。
江西卫视
三清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景更佳。连日 来的冰雪低温天气,使得三清山银装素裹,美不 胜收。三清山的树木山峰都被厚厚的白雪包裹。 整个世界洁白一片,云海和奇松、山峰等交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