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羌塘小盆湖拉雄错砂金矿带地质特征
浅析阔克吉勒嘎金矿成矿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浅析阔克吉勒嘎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段 彬,张 阳,谢月桥,李玉飞,何福保摘要:阔克吉勒嘎金矿地处阿克陶县木吉乡西南部,距喀什市约310km,行政区划隶属阿克陶县木吉乡管辖。
矿区位于喀拉昆仑,(地块/陆缘盆地)Fe、Cu、Mo、Pb、Zn、Au、Sn、Sb、白云母、石墨、宝玉石、石膏、石盐、芒硝、煤成矿带中,属西藏—三江地层大区—羌塘地层区、喀喇昆仑地层分区—塔什库尔干—甜水海地层小区,岀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统温泉沟群、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白垩统、古近系等地层。
区内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发育,主要褶皱构造为苏盖特复背斜。
断裂构造主要呈近东西向,主干断裂为恰特—奥依巴勒根断裂(F2)、乌孜别里山口断裂(F7),两条主干断裂控制了金铜矿及化探异常的分布。
岩浆活动表现为多期次、多类型、多构造环境的特点。
本文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对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行了系统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阔克吉勒嘎金矿;成矿;地质条件1 区域地质特征研究区处于西藏—三江地层大区—羌塘地层区—喀喇昆仑地层分区—塔什库尔干—甜水海地层小区,岀露地层主要为长城系甜水海岩群(ChT.)该套地层主要分布于恰特-奥依巴勒根断裂(F1)以北区域,与其他地质体呈断层接触,地层走向近东西向。
岩石组合主要为灰色、灰白色绢云石英片岩、石英砂岩,间夹深灰色绢云板岩、变质细砂岩、薄层状灰岩等。
下志留统温泉沟群(S1W)为一套低绿片岩相的浅变质岩系、碳酸盐岩,岩石强变形弱变质,是普查区主要地层单元。
中上志留统达坂沟群(S2-3D)该套地层分布于工区北部,恰特—奥依巴勒根断裂(F1)以南区域,介于克孜勒介克沟—喀拉塔什乌托克沟一带,集中发育在米计干岩体附近。
上石炭统恰提尔群(C2Q)该套地层分布于乌孜别里山口断裂(F9)以南区域,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与下志留统温泉沟群为断层接触、与白垩世铁龙滩群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上白垩统铁龙滩群(K2T)该套地层分布于克则勒冶业克沟两侧的沟谷山麓地带,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南部被乌孜别里山口断裂(F9)控制,角度不整合于上石炭恰提尔群和下志留统温泉沟组之上,厚度及规模较小。
青海沙丘沟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前景分析

青海沙丘沟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前景分析李少南;喇品贤;韩玉;马国栋;马海云【摘要】阐述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结合沙丘沟XV号金矿化蚀变带的地质特征,确定该带上的金矿石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XV号带地表延伸约2~3 km,显示该带蕴含较大的岩金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进一步勘查有望实现突破。
%The regional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 of the XV gold mineralization zone in Shaqiugou were expottnded.It is believed that in this zone gold ore is the structure altered rock type.The XV zone surface extends about 2~3 km,indicating the XV zone have a larger ore-forming potential and better ore-seeking prospect.【期刊名称】《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29)006【总页数】7页(P37-43)【关键词】XV号金矿化带;成矿地质背景;找矿前景;沙丘沟【作者】李少南;喇品贤;韩玉;马国栋;马海云【作者单位】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平安810600;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810012;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平安810600;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平安810600;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平安81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沙丘沟金矿普查区位于东昆仑中段北坡五龙沟地区无名沟下游沙丘沟一带。
行政区划隶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乡管辖,其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5°58'04″,北纬36°17'00″。
青藏高原羌塘北部托和平错一带二叠系展金组火山岩的特征及构造环境

青藏高原羌塘北部托和平错一带二叠系展金组火山岩的特征及构造环境王权;续世朝;魏荣珠;杨月生;田志勇;董挨管;杨五宝;魏云峰【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06(000)002【摘要】西藏改则县托和平错地区展金组中发育一套早-中二叠世以玄武岩类为主、玄武安山岩次之、安山岩少量的海相火山岩组合.该火山岩中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的SiO2含量为44.43%~54.87%,TiO2含量多在4%以上,K2O+Na2O平均为4.57%,玄武岩类富K,玄武安山岩富Na.区内火山岩富集K、Ba、Th、Ta、Ce、P、Zr、Sm、Ti、Cr,亏损Rb、Nb、Hf、Sc,Y/Nb在0.322~0.499之间.综合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可将该火山岩归入碱性玄武岩系列.区内火山岩从基性到中性稀土元素总量基本没有变化,REE平均为402.31×10-6,LREE/HREE为8.17~12.69,为轻稀土强烈富集型,δEu为0.93~1.04,平均为0.99,无Eu异常,玄武岩的Th/Ta值多数大于1.6.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区火山岩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为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谷环境.【总页数】10页(P146-155)【作者】王权;续世朝;魏荣珠;杨月生;田志勇;董挨管;杨五宝;魏云峰【作者单位】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山西,晋中,03060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山西,晋中,03060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山西,晋中,030600;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山西,晋中,030600;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山西,晋中,030600;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山西,晋中,030600;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山西,晋中,030600;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山西,晋中,03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46【相关文献】1.藏北南羌塘陆块北缘毕洛错地区古近纪纳丁错组火山岩的特征及构造环境 [J], 谢元和;王永胜;郑春子;李学彬;王忠恒;孙忠刚2.青藏高原羌塘北部托和平错一带二叠系展金组火山岩的特征及构造环境 [J], 王权;续世朝;魏荣珠;杨月生;田志勇;董挨管;杨五宝;魏云峰3.青藏高原羌塘南部冈玛错地区展金组的沉积环境分析及碎屑锆石U-Pb定年 [J], 范建军;李才;王明;解超明;吴彦旺4.羌塘东部治多县索加一带甲丕拉组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J], 李莉;白云山;马丽艳;牛志军;段其发5.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结扎乡一带二叠系尕笛考组火山岩的特征及构造环境 [J], 李善平;马海州;沈存祥;魏海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羌塘盆地中部晚三叠世地层特征

羌塘盆地中部晚三叠世地层特征汤朝阳;姚华舟;段其发;赵小明【期刊名称】《地质论评》【年(卷),期】2008(054)001【摘要】羌塘盆地中部以土门格拉断裂带为界,其西南部出露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群,其东北部出露上三叠统结扎群和鄂尔陇巴组,研究认为岩石基本特征大体一致,双壳类化石组合反映地质时代都为诺利期;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土门格拉群为古盐度较低、氧化、干热、弱碱性浅水环境,结扎群和鄂尔陇巴组为古盐度稍高、弱还原、温暖潮湿的较深水环境;旋回地层研究表明区内经历了一次完整的二级相对海平面变化旋回(由四个三级旋回组成),海水进退规程南北一致.区内古地理格局具有西高东低、南浅北深(水深)的特点,沉积自北东向南西超覆,层位逐渐抬高穿时;岩性、厚度、颜色和沉积相类型上的差异是统一沉积背景下沉积物相变、穿时的结果.前人以土门格拉断裂带为界,将土门格拉群和结扎群分置于两个地层大区(藏滇地层大区,华南地层大区)的认识值得商榷.【总页数】10页(P16-25)【作者】汤朝阳;姚华舟;段其发;赵小明【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相关文献】1.羌塘盆地晚三叠世裂谷盆地演化——来自同裂谷期那底岗日组的证据 [J], 李学仁;王剑;万友利2.藏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地层特征与对比 [J], 陈文西;王剑3.藏北羌塘中部日湾茶卡地区晚三叠世安山岩与闪长质包体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J], 吴浩;李才;解超明;范建军;陈景文4.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原型盆地性质探讨 [J], 高春文;贾庆军;魏春光5.羌塘盆地晚三叠世裂谷盆地演化——来自同裂谷期那底岗日组的证据 [J], 李学仁;王剑;万友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羌塘盆地新构造活动与环境地质效应_欧春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Sed i m enta ry G eo logy and T ethyan G eo logy
Vo. l 29 N o . 3 Sept . 2009
文章编号 : 1009 3850( 2009) 03 0090 05
羌塘盆地新构造活动与环境地质效应
组
主要岩性、 岩相 冲积、 洪积、 湖泊、 冰川、 沼泽 , 等等
构造阶段
整体隆升 石坪顶组 ; 唢呐湖组 康托组 松西组 鱼鳞山组 纳丁错组 ; 祖尔肯乌拉山组 雅西错组 牛堡组 欧利组 双湖组 沱沱河组 湖相粗 细碎屑岩、 泥岩 夹淡水 灰岩、 石膏 层 ; 上 部高 钾钙 碱性火山岩 河湖相粗 细碎屑岩和石膏为主 , 局部夹基性火山岩 湖相砂页岩夹泥晶灰岩、 紫红色 粉砂质 泥岩 ; 钙碱性 和碱 性火山岩剥蚀夷平 底部河流相砂砾岩不整合在中生界上 , 其上为湖 相杂色泥 质粉砂岩、 泥岩、 夹膏盐及泥灰岩 剥蚀夷平 挤压褶皱
1 新构造运动阶段
前人对羌塘盆地 的新构造运动作 过有益的研
收稿日期 : 2009 04 15; 改回日期 : 2009 06 04 作者简介 : 欧春生 ( 1958 ), 男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 E m a i: l ouchsh58 @ yahoo . co m. cn 资助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0773001)
F ig . 1
Si m plified geo log ica lm ap o f the study area
1= H o locene a lluv ia l fluv ia l sand and grave ; l 2= P le istocene eo lian loess and sand ; 3= sandstone and g ravtl bear ing sandstone in tercalated w ith gypsum, h igh potassium ca lc alka line vo lcan ic rocks in the upper pa rt o f the Shipmgd ing For m a tion Suonahu F or ma tion; 4= h igh po tassium calc a lkaline volcan ic ro cks and basic vo lcanic rocks in the Shipingding Fo r m ation; 5= calc a lkaline and alka line vo lcan ic rocks in the Yu linshan Fo r ma tion ; 6= Lacustrine sandstone and shale , purp lish red s ilty mudstone , ca lc a lka line and alka line vo lcan ic rocks in the Y ulinshan Fo r ma tion ; 7 = M esozo ic strata ; 8= gran ite ; 9= m easured fault ; 10 = interpreta ted fault ; 11= angu lar unconfor m ity ; 12= spr ing ; 13= g lac ie r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郑文宝,唐菊兴,汪雄武,王焕,应立娟等

第42卷增刊12012年03月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Earth Science Edition )Vol.42Sup.1Mar.2012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郑文宝1,唐菊兴2,汪雄武1,王焕2,应立娟2,钟裕锋1,钟婉婷1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摘要: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按照赋矿岩石不同,共包含产于矽卡岩中的与铜共生的金矿(化)体、产于板岩-角岩中的脉状金矿(化)体、产于大理岩中的脉状金矿(化)体以及产于玢(斑)岩脉中的独立金矿(化)体4种金矿化类型。
矽卡岩中的金矿化较强,全矿区金品位ˑ厚度基本都大于1m ·g /t ,存在多个富金块段;板岩中金矿化主要分布在矿区外围破碎细粒黄铁矿化硅化板岩中,角岩中金矿(化)体以富含雄黄、雌黄为特征;大理岩中金矿化较弱,矿(化)体通常呈透镜状产出;玢(斑)岩中金矿化主要产于岩脉中的石英脉内。
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以独立矿物和类质同像形式存在。
独立矿物形式的金以自然金、银金矿存在于铜矿物、石英、黄铁矿等载金矿物内;类质同像形式的金主要存在于以斑铜矿、黄铜矿为代表的铜矿物中。
金矿物赋存状态以粒间金、包裹金为主,其次为连生金和裂隙金。
笔者以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的地质特征、分布规律及赋存状态为研究基础,推测甲玛金成矿作用与幔源C-H-O 流体有关,并初步建立了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成矿模型。
此外,提出了运用模型开展区域及矿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地质特征;分布规律;赋存状态;成矿作用;金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5888(2012)Sup.1-181-16收稿日期:2011-08-29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2011CB403103);中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11007-02);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B01A01);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专项(1212010818089)作者简介:郑文宝(1982-),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床学方面研究,E-mail :zhengwenbao2009@sina.com 通信作者:唐菊兴(1964—),男,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矿床勘查与评价方面研究,E-mail :tangjuxing@126.com 。
对西藏安多砂金矿成因及时代的初步研究

对西藏安多砂金矿成因及时代的初步研究
沈永平
【期刊名称】《黄金科技动态》
【年(卷),期】1993(000)006
【摘要】在西藏安多县城附近的安多河漫滩中,近年那曲工业局和个体采金者在此采金。
虽然开采人数及产量不少,但对其砂金矿的矿床成因、范围及时代尚缺乏深
入地研究,因而阻碍了这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评估。
近年来,作者在此进行地貌调查和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时,曾涉及到这一砂金矿层的成因和时代问题。
现根据有关
资料和我们的野外观测及采样分析,对这一砂金矿床的成因和时代提出初步的分析
和讨论。
安多在构造上位于青藏高原的班公湖—东巧—怒江深大断裂带附近,因而区内的地层和地形特征受断裂构造的强烈影响。
在地层分布上,安多北山为侏罗系
灰岩;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沈永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西藏安多纳保扎陇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张世成;闫明;刘群
2.西藏安多早侏罗世火山岩岩石成因及对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俯冲消减的制约 [J],
李小波;王保弟;刘函;王立全;陈莉;闫国川;周放
3.西藏安多县雷暴活动初步分析 [J], 张雪峰;周建华;黄恩和;包中银
4.西藏崩纳藏布砂金矿物特征及其成矿物源的初步探讨 [J], 潘丰杰
5.西藏安多地区早古生代及中生代造山记录:来自安多微陆块-南羌塘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J], 贠晓瑞;蔡志慧;何碧竹;郑孟林;焦存礼;彭阳;刘若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藏北那曲盆地中-上侏罗统拉贡塘组浊流沉积特征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藏北那曲盆地中-上侏罗统拉贡塘组浊流沉积特征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李光明;雍永源【期刊名称】《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年(卷),期】2000(21)4【摘要】藏北那曲地区中上侏罗统拉贡塘组发育典型的深水浊流沉积 ,根据浊积岩鲍马序列和粒度特征,可以进一步将其区分为近源砂质浊积岩和远源细屑浊积岩。
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拉贡塘组浊积岩富集Cr、Co、Sc、Th等元素 ,无Ce负异常或负异常不明显 ,沉积物物源主要来自于变质岩区或再循环的沉积岩分布区。
那曲盆地是冈底斯中生代多岛弧盆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 ,中上侏罗世深水浊流沉积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中的弧后盆地环境 ,该弧后盆地的形成与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盆的洋壳向南的俯冲作用有关。
【总页数】6页(P373-378)【关键词】拉贡塘组浊积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西藏那曲【作者】李光明;雍永源【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2;P595【相关文献】1.川西前陆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沉积相及平面展布特征研究 [J], 王大洋;王峻2.藏北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下二叠统展金组沉积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胡俊杰;李琦;方念乔;杨静懿;黄静;陈若瑜3.西藏北羌塘盆地光明湖地区上侏罗统白龙冰河组烃源岩有机质特征 [J], 符宏斌;马德胜;吴滔;曾禹人;郭海;樊洪富;4.西藏北羌塘盆地光明湖地区上侏罗统白龙冰河组烃源岩有机质特征 [J], 符宏斌;马德胜;吴滔;曾禹人;郭海;樊洪富5.北羌塘盆地中侏罗统夏里组蒸发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 [J], 杜少荣;苗忠英;郑绵平;张永生;张雪飞;陈文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 《日土幅》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 !+! 地 层 羌塘 地 区 主 要 地 层 有 前 泥 盆 系 阿 木 岗 群 (.56 !" ) , 石炭系木实热不卡群 ( 7( "# ) , 二叠系财 哈拉组 ( -! $ ) 、 先遣组 ( -! % ) 、 吉普日阿群 ( -( &’ ) , 三
断裂 构 造 总 体 表 现 为 近 东 西 向、 (.,/0 向 和 形成统一的断裂系统。其应力场表现为 (0,/. 向, 近南北向挤压, (.,/0 向和 (0,/. 向为一组共轭断 裂。其性质前期为压扭性, 再次活动时, 多以走滑为 特征。近东西断裂前期以压性为主, 应力释放后, 再 次活动, 又可转为张性。这些断裂多具有多次活动 和性质多次转换的特征。岩体的分布、 温泉的分布 和研究区地貌受构造制约明显。 本区经受多次变形变质作用、 岩浆作用、 沉积作 用和断裂活动, 为 12 元素的迁移富集提供了良好 的条件。
西藏自治区改则县龙汇砂金矿床普查报告, , !###) 而对其地球化学背景、 成矿条件、 控矿因素和分布规 律等相关地质问题仅局限于对个别矿床的认识, 原 生金矿仍为空白, 完成这一认识过程尚需更多的资
收稿日期:(""($!"$%"
(-) #33# 年
藏北羌塘小盆湖,拉雄错砂金矿带地质特征
""
叠系 欧 拉 组 ( !" ! ) 、 托和平错群 ( !# "# ) 、 万泉湖群 (!$ $% ) , 侏罗系拜惹布错组 ( %" & ) 、 雁石坪群 ( %# ’( ) 、 , 白垩系温泉湖组 ( & $% ) , 古近系龙 淡水河组 ( %$ ) ) 门卡群 (’ *+ ) , 新近系鱼鳞山火山岩 ( ( ) *" ’* ) 以及 第四系等。 "+# 岩 石 ! " 侵入岩 该地区侵入岩主要在羌塘地块之中央隆起带及 两侧分布, 主要岩类有石英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黑 云母花岗岩、 二云母花岗岩等中酸性,酸性岩类, 呈 岩基、 岩株、 岩墙等侵入于前泥盆系阿木岗群和侏罗 系中, 大致有海西晚期、 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三次侵 入。另外, 区内石英脉、 煌斑岩脉和花岗细晶岩脉极 为发育。 # " 火山岩 该地区火山岩主要分布于前泥盆系阿木岗群、 石炭系、 二叠系和新生界。其中, 古生界火山岩主要 为玄武岩, 次为安山岩和流纹岩, 新生界为碱性岩, 全新世为玄武岩。 $ " 变质岩 该地区变质岩主要分布于前泥盆系阿木岗群和 石炭系木实热不卡群。阿木岗群下部为角闪岩相, 中上部为绿片岩相; 石炭系为低绿片岩相。沿侵入 体接触带可见接触变质岩和接触交代变质岩类。 "+$ 构 造 羌塘区可分为基底构造层和盖层两个一级构造 层。基底构造层由阿木岗群变质岩构成; 盖层可分 为石炭系—二叠系亚构造层、 三叠系—侏罗系亚构 造层、 白垩系亚构造层和新生界亚构造层等 - 个亚 构造层。各构造层、 亚构造层间均为不整合接触, 是 区域构造事件的记录。不同的构造层、 亚构造层, 其 构造形式具有不同的特征, 但由于总体构造应力场 为南北向挤压, 构造层时代越老, 构造变动越复杂; 后期构造既受前期构造形迹的制约, 又对前期构造 进行改造、 叠加, 形成复杂的构造格局。 总体看来, 区内褶皱形迹主要呈近东西向。基 底构造层中的褶皱多见倒转、 斜歪, 以紧闭线型褶皱 为主, 并可见片褶、 脉褶等多次叠加变形现象。石炭 系—二叠系亚构造层中的褶皱具线状、 斜歪、 部分直 立、 局部倒转的紧闭型特征, 轴线多有弯曲, 倾角为 中等—陡倾。三叠系亚构造层、 白垩系亚构造层及 新生界亚构造层中的褶皱则渐次以宽缓直立为主。
( !" 5 #" ) & .
呈棱角#次棱角状; 分选性极差, 略具定向。砾石中 时见再沉积砾石, 磨圆度较好, 为圆#次圆状, 为含砾 晶屑凝灰岩中的砾石经崩解风化后再沉积产物, 成 分有花岗岩、 硅质岩、 火山岩、 片岩、 千枚岩、 变质砂 岩和 脉 石 英 等。 河 床、 河漫滩堆积物厚度可达 在 不 同 地 段 厚 度 变 化 较 大。其 成 分 砾 石 占 & ’ 2+, 砂为 2(7 1 .)7 , 粘土为 (7 1 -(7 , 粘 ()7 1 ((7 , 土集中分布于下部冰冻层中。 早期洪积 5 冲积层 ( 6.( !" 5 #")- ) 。该层对应 (&) 地貌单元为%级阶地, 分布于河床、 河漫滩堆积层两 侧, 呈不对称状断续分布。其堆积物在成分、 结构、 磨圆度等均与河床、 河漫滩堆积物类似, 仅砾石定向 排列较为明显。物质组成, 上部含砾-(7 1 2)7 , 含 砂3)7 1 8(7 , 基 本 不 含 粘 土; 下 部 含 砾 -(7 1 含砂 ()7 1 -(7 , 含粘土 2(7 1 ((7 , 粘土集 2)7 , 中分布于底部冰冻层中。 (2) 湖积和沼泽堆积层 (62" 9 . , 。 6.$ ) 风积 ( 6.%&" ) 。矿区风积物发育, 其成分主要 (.) 为砂和细砾, 主要分布河谷和坳凼。 $ 级阶地阶面 上多被风成砂砾覆盖, 厚度为 ) 1 *):+, 以 2):+ 左 右居多。 # " 上更新统 该地层对应地貌单元为 $ 级阶地, 成因类型为 洪积 5 冲积, 分布在河床、 河漫滩和 % 级阶地两侧, 呈较对称的带状分布, 面积较大, 可分为 . 个基本叠 置层, 自上而下为: (-) 现代不定形表部风成砂: 主要成分为细砂— 粉砂, 含中—细砾, 为全新世堆积物。 (&) 上部砂砾层: 由砂和砾石组成, 基本不含粘 土; 沉积韵律清晰; 砾石成分为含砾晶屑凝灰质板 岩、 黑色板岩、 长石石英砂岩、 砾岩、 脉石英、 花岗岩、 硅质岩等; 砾径以中 细 砾 为 主, 巨 砾 含 量 为 &7 左 右。板岩、 砂岩 砾 石 磨 圆 度 差, 为 棱 角#次 棱 角 状。 该层具洪积和冲积两种类型特征, 砂砾为松散型, 局 部地段因钙质和盐类胶结而呈半固结状。 (2) 下部含砂泥砾层: 主要由粘土、 砂和砾石构 成, 具韵律; 砾石特征同上部, 但砾径有增大的趋势, 砾石含量为 2)7 1 ()7 , 含砂 -)7 1 &)7 , 含粘土 含冰率 -)7 1 ()7 1 2)7 。该层为半固结冰冻层, -(7 。 (.) 底部含砂砾泥层: 由粘土、 砾石和少量砂组 成; 砾石特征同前, 砾石含量为 2)7 1 .)7 , 粘土含
[(] (廖光宇、 廖忠礼, 床和若干砂金矿点的分布情况
造域之东段, 大地构造单元由南向北可分为喜马拉 雅陆块、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陆 块、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羌塘$昌都陆块、 拉竹龙$金 沙江缝合带和扬子陆块。本文所述的小盆湖$拉雄 错砂金矿带在构造区划上处于羌塘$昌都陆块之羌
[!] 是对 《西藏金矿地质》 关于藏北成矿区划分 的一个
料积累。本文试图通过对小盆湖砂金矿床地质特征 的介绍及其与有关矿床、 矿点的对比, 初步说明小盆 进而探讨诸如找矿 湖$拉雄错砂金矿带的地质特征, 方向等相关问题。
!
区域地质概况
青藏高原在全球构造上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构
补充。该金矿带的确立, 为进一步认识西藏金矿的 分布规律和拓宽藏北金矿找矿领域提供了新的资料 和线索, 对今后在该区进行金矿找矿和研究具有实 际意义。 但是严格地说, 对这一金矿带的命名是探索性 的, 在总体上更多的是考虑到若干已探明的砂金矿
笔者于 !### 年在 “西藏自治区改则县小盆湖砂 金矿点检查报告” 中提出: “ 藏北羌塘地区大致在北 纬 %)/!’0 1 %)/%"0 一线存在一个近东西向的砂金矿 可称为 ‘藏北 带, 资料显示其延伸可达 (""23 以上, 羌塘地块小盆湖$拉雄错金矿带’ ” 。这一认识首次 明确提出藏北羌塘地区某一地域的金矿地质问题,
第 (( 卷 第 ) 期 (""( 年 !( 月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89:;395<=>? @9ABAC? =5: D9<E?=5 @9ABAC?
FAB+ (( GA+ ) 69H+ (""(
文章编号: ((""() !""#$%&’" ")$""!"$"*
藏北羌塘小盆湖 $ 拉雄错砂金矿带地质特征
( 贾保江! ,廖忠礼!,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
染、 硅化现象; !均见有石英脉呈大脉或网状细脉贯 入, 并见石英脉破碎呈角砾状, 说明断层曾有过持续 活动或间歇性脉动的演化历史; " 常见褐铁矿团块 个别呈 沿断裂分布; # 断层走向以近东西向为主, 倾向以 !!" 为主。推测断层性质为 !"#$% 走向, 先压后张, 具两次活动特征。 &’& 矿区地貌 矿床位于小盆湖东缘, 矿区最低海拔 ()*(+, 位 于小盆湖湖边, 盆周最高山峰海拔 ((,&+, 相对高差 湖周高原浅丘呈 (-*+。小盆湖湖水面积约 . ’ (/+& , 环状分布, 水系呈放射状向心内聚, 均为季节性流 水, 溪流汇入小盆湖中。地貌主要成因类型可分为: 高原浅丘剥蚀地貌: 分布于小盆湖周围, 呈 (-) 不规则环状分布, 山脊无明显方向性, 山顶圆滑, 鞍 部开阔, 山坡坡度一般为 -)0 1 -(0, 局部达 2)0。山 脊、 山坡基岩出露不好, 大多为坡积残积堆积, 物理 风化作用十分明显。 (&) 山间谷地堆积地貌: 可分为洪积扇和河谷堆 积两种类型。洪积扇 (裙) 不发育, 规模一般较小, 主 要沿山坡坡脚和细沟下游分布, 过渡到现代河床堆 积。河谷堆积包括河床、 河漫滩和阶地堆积。其中, 阶面平整, 上游高出河面 ( 1 以$级阶地最为发育, 下游高出河面 & 1 2+, 向小盆湖方向逐渐消失; *+, 阶坎多有垮塌, 阶面向小盆湖倾斜, 坡降比 2& ’ 34, 阶面上广布风成砂砾, 有稀疏草本植物。 (2) 湖积和盐沼堆积地貌: 古湖积物沿阶地消失 带至湖边分布, 主要成分为泥、 砂、 砾石和盐类物质, 分布宽度为 ) 1 -())+, 向小盆湖 呈松散#半固结状, 倾斜, 倾角小于 (0。其上分布有较多季节性 冲 沟。 盐沼主要发育在湖周靠近湖岸一带, 分布不连续, 主 要为富含水的盐类堆积, 多数表现为疙瘩状冻融沼 丘地貌。 &’2 第四纪地质 根据区域对比, 矿区第四纪地层在时代上可划 分为更新统和全新统; 在成因上可划分为洪积 5 冲 积、 残坡积、 湖积、 沼泽堆积和风积等。 ! " 全新统 (-) 近期洪积 5 冲积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