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棉花病虫害防治培训项目

合集下载

病虫害培训资料

病虫害培训资料

病虫害培训资料病虫害培训资料(一)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

为了提高农民对病虫害的认识和防控能力,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控方法。

一、病害防控1.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逐渐扩展并融合,形成大片黄褐色或黑色斑点。

防控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水田间作物间隙透气等。

2.苹果黑星病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栽培中常见的真菌病害之一。

出现病斑后,叶片上会出现黑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

严重的情况下,果实也会被感染形成圆形黑斑。

预防苹果黑星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修剪树冠、及时清除病残叶、合理施肥等。

3.番茄白粉病番茄白粉病是番茄栽培中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病叶上出现白色粉状菌丝和孢子,对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通风透光、提供充足的营养等。

4.黄瓜炭疽病黄瓜炭疽病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通过空气和种子传播。

初期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呈浅褐色,以后颜色加深,并逐渐扩大。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轮作、适时灌溉、定期清除病残叶等。

以上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控方法,希望能对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病虫害培训资料(二)二、虫害防控1.棉铃虫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棉花的铃蒂和幼铃。

棉铃虫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食草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虫品种、适时灌溉、合理施肥等。

2.蚜虫蚜虫是农作物中常见的害虫,主要通过口器吸取植物汁液而危害作物。

蚜虫繁殖速度快,数量多,严重时可以导致植株萎蔫、叶片畸形等问题。

蚜虫的防治方法包括使用生物防治剂、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等。

3.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产量损失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又称白叶枯。

稻飞虱以种子和幼苗为食,喜欢稻田中密栽的水稻。

发病初期,稻叶呈现白色小点,后期叶片干枯。

棉花病虫治理措施方案

棉花病虫治理措施方案

棉花病虫治理措施方案1. 前言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棉花的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民生产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介绍一些针对棉花病虫害的治理措施,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2. 病虫害种类及损害2.1 棉铃虫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寒冷地区成虫冬季有如“蝴蝶舞”,春季孵化后引起灾害,它会吞食棉铃内部的棉酚,直接导致棉鞋变形,降低棉花产量。

2.2 棉红蜘蛛棉红蜘蛛也是棉花生产中重要的害虫之一,一般在干热季节影响较为明显,它吸食棉叶的细胞液,造成棉叶萎缩,黄化,甚至完全枯死。

2.3 棉花黄萎病棉花黄萎病是由于真菌侵染引起的,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迅速繁殖,对棉花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2.4 其他棉铃蚜、斑点病、霉菌病等也会影响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出。

3. 棉花病虫治理措施3.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生态友好、可持续的治理方式,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天敌放虫、杀菌剂等。

天敌放虫是指在棉田中实施人工引进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防治措施。

这些天敌可以通过食用棉花害虫达到防治目的。

杀菌剂则可以对棉花病害进行有效防治。

3.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在实施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化学药剂、微生物制剂等方式对棉花病害进行治理。

但化学防治一般具有较强的毒性,可能对环境和生态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剂阵、使用量控制以及药品的口感。

3.3 保健防治保健防治是指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调控的方式,提高棉花生产的质量和数量。

常用的保健防治措施包括:适时清洁、递减生长势、优化肥料、增加抗逆性等。

3.4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指在方法和手段上综合使用上述治理措施对棉花病害进行治理。

综合防治不仅可有效降低药剂的使用,也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4. 总结针对棉花病虫害问题,众多治理措施可供选择,但病虫害的治理对农民要求科学的管理、保护生态、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等多方面要素的协调。

我们应推广新技术、加强科技创新,以及提高棉农协作水平,共同维护农业生态。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河南农业年第6期N NNONGY 农药与植保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临颍棉花病虫害种类繁多,常年发生的病虫就有近40种。

其中发生面积大、危害较重的主要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棉盲蝽、玉米螟、棉蓟马、枯萎病、黄萎病、苗期病害和铃期病害等10余种。

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充分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积极运用物理、生态防治技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以下。

各阶段综合防治技术如下:一、播种期(一)合理轮作套种,清洁田园,种植诱集作物。

实行麦-棉、豆-棉、瓜-棉等间作套种可以充分发挥天敌的作用,减轻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等的危害。

集中连片棉田可在行间种植少量玉米、芹菜、萝卜等作物,以诱集棉铃虫成虫栖息或产卵,集中消灭。

棉花枯、黄萎病严重发生区域或田块,可以改种小麦、玉米3年以上,可收到良好的防病效果。

(二)药剂处理种子。

用2.5%适乐时种衣剂10毫升,加水100毫升,搅拌均匀后拌棉种10公斤,对棉花苗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枯、黄萎病新发生区必须对棉种进行硫酸脱绒,然后用40%多菌灵胶悬剂0.4~0.5公斤加清水50公斤,在常温下浸棉种20公斤,浸泡12~14小时后捞出晾至种芽发白播种。

这种方法对棉花苗期病害如炭疽病、立枯病等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三)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当土壤5厘米地温稳定在14℃时为适宜播期,一般播种深度在45厘米为宜,播种过早易发生立枯病。

二、苗期棉花苗期的防治重点是苗蚜、苗病、地老虎等。

苗期进行中耕松土,破坏板结层,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地温,减轻苗病的发生,还可以清除杂草,消灭部分地老虎的卵和刚刚孵化的幼虫。

苗蚜:当蚜株率达到30%,卷叶株率5%时可选用内吸剂滴心。

可选用40%氧化乐果100倍液或20%灭多威250倍液或35%棉安磷150倍液,将工农16型喷雾器的喷头用纱布包住,开关开1/3,打小气,药液滴在棉株顶尖上,3片真叶前每株1~2滴,4片真叶后2~3滴。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四个技术关键: 治虫治小。 在烟粉虱种群密度较低、虫龄较小的早期防 治至关重要,一龄烟粉虱若虫蜡质薄,不能爬 行,接触农药的机会多,抗药性差,易防治。 集中连片统一用药。 烟粉虱食性杂,寄主多,迁移性强,流动性 大,要对棉花周围其他作物及杂草同时进行防 治。 关键时段全程药控。 以集中棉区为主,采取“治前控后”的防治 策略,狠抓7月下旬至8月上旬烟粉虱发生初期 的防治工作,压低前期的发生基数,控制中、 后期的发生量及危害程度。保证大片棉田统一 施药,避免成虫转移。最好选用机动喷雾器施 药。抓好关键时期的防治,在烟粉虱在发生量 少、种群密度较低时适时用药。
五代:8月底至9月上中旬
发生条件: 1.气候条件:干旱少雨,尤其是6-8月降雨少, 有利其发生。 2.栽培条件:棉花长势好、现蕾早、蕾铃多的棉 田发生为害重。 3.品种抗性:抗虫棉三代以前发生轻,常规棉发 生重。
4.防治措施
⑴灭蛹:翻耕、水旱轮作 ⑵整枝、打顶降低田间卵量 ⑶诱蛾:灯光、树枝把诱蛾 ⑷药剂防治:棉铃虫卵孵化盛期到幼虫二龄前, 施药效果最好。二代卵多在顶部嫩叶上,宜采用 滴心挑治或仅喷棉株顶部,三、四代卵较分散, 可喷棉株四周。(二、三代百株虫量低龄幼虫3头 以上,四、五代百株虫量低龄幼虫5头以上。) 5%氯虫苯甲酰胺(杜邦普尊)亩用30ml 5%甲维· 毒乳油亩用60克 48%毒死蜱(乐斯本)亩用120毫升 0.2%高渗甲维盐乳油亩用40-60毫升 15%茚虫威(安打)亩用16毫升
卵、 幼虫、 蛹、 成虫
成虫、蛹、卵、幼虫
2.为害症状:
以幼虫为害棉花的嫩尖,稍 大后为害花、蕾、青铃等
3.发生规律
棉铃虫在武穴市一年发生五代,以蛹在土中越 冬。 发生时间(以幼虫划分): 一代:4月底至5月中下旬(在蔬菜上为害) 二代: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 三代:7月中下旬 四代: 8月上中旬

防治棉花病虫害综合措施

防治棉花病虫害综合措施

防治棉花病虫害综合措施文章摘要:棉铃虫种植玉米诱杀带在棉田两边种植玉米,所用玉米品种应保证玉米抽雄期与棉田二代棉铃虫产卵期吻合。

在二代棉铃虫卵高峰期�...棉铃虫种植玉米诱杀带在棉田两边种植玉米,所用玉米品种应保证玉米抽雄期与棉田二代棉铃虫产卵期吻合。

在二代棉铃虫卵高峰期过后或幼虫孵化高峰期,砍除玉米或者适时喷药灭虫,减少棉田虫、卵量。

杨枝把诱蛾根据田间棉铃虫预测预报情况,在一代棉铃虫发蛾期间,每亩棉田均匀插放枯萎的杨枝把6至8把。

每天清晨日出前应及时收把杀蛾。

杨枝把每7天左右更换1次,以保证有足够的叶子。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棉田半径为110米至120米,每60亩左右安置一台频振式杀虫灯,根据预测预防在棉铃虫各代发蛾初期开灯灭蛾。

生物防治在棉田早期害虫防治中,尽量避免全田喷施化学农药,保护和充分利用棉田自然天敌。

在一、二代棉铃虫产卵盛期,每亩释放赤眼蜂8万至10万头,放蜂5次,放蜂间隔期3天至5天,有效防治二代棉铃虫的发生。

药剂防治一般在北疆特早熟棉区二代棉铃虫百株卵和幼虫量达到50粒卵,在南疆早中熟棉区,如喀什地区高密度棉田棉铃虫百株卵量达104粒或初孵幼虫数量超过54头,即可药剂防治,并要求在3龄幼虫前完成。

宜选用生物农药和对天敌杀伤作用小的化学农药。

在卵孵化始盛期喷施BT制剂亩用量为60克至80克,棉铃虫NPV制剂亩用量为400倍至600倍液,喷雾量每亩30公斤,使用两次,间隔期7天至10天。

应注意避免与酸、碱性农药混用以及在强光下喷雾使用。

35%赛丹500倍至800倍液,亩喷雾量30公斤。

另外,还可使用拟除虫菊酯农药等,如2.5%敌杀死和功夫1000倍至1500倍药液,但不能连续多次使用。

棉叶螨保护、利用天敌在棉田早期害虫防治中,尽量避免全田喷施化学农药,注意保护棉田自然天敌,充分利用其控制棉叶螨危害。

喷药防治田边地头杂草上的虫源,在北疆特早熟和早熟棉区于6月上旬前在棉田四周及田埂喷施杀虫剂,消灭杂草上的害螨,防止田边地埂的害螨扩散到棉田。

棉花栽培技术(培训)

棉花栽培技术(培训)

中棉(亚洲棉) 苞叶基部联 合,铃柄下垂,植株纤细, 叶、花、铃、种子均较小, 苞叶紧围花外,长大于宽, 铃面有凹点
草棉(非洲棉)苞叶基部联 合,铃柄下垂,植株纤细, 叶、花、铃、种子均较小, 苞叶向外散开,宽大于长, 铃面光滑
陆地棉 苞叶基部分离,铃 柄下垂,植株纤细,叶、 花、铃、种子均较大,茎 有茸毛,叶面无油光,叶 基部有红点,花乳白色, 圆或椭圆形铃,铃面光滑。
• 总之棉花整个生育期需水规律是前期少,中期多,后 期较少。
④养分
• 棉花对于矿质元素的需求属于全营养型,包括各种大量元素和微 量元素。土壤中硫、铁、钙、镁及各种微量元素一般不缺乏,基 本能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氮、磷、钾三种元素因需要量 大,土壤无法完全满足,必须通过肥料来补充。
• 棉花的氮、磷、钾的吸收量随产量的不同而变化,但并不成正比 例;一般每生产100kg籽棉从土壤中吸收氮5.0kg,磷1.8kg,钾 4.0kg。产量高则吸收量大。
⑤土壤
• 棉花正常生长发育要求良好的土壤条件,即土层深厚、结构疏松 、中性或微碱性。但棉花适应性很广,无论是粘土还是沙土.都 能够生长。良好的土壤,由于通透性、保水保肥能力强.有利于 建立强大的根系,春季有利于地温回升,有助于幼苗生长;粘土 不利于保苗,易涝早,后期又易发生旺长,引起蕾、花、铃大量 脱落;沙土虽易保苗,但保水保肥能力差,棉花易早衰。
②适应性广、再生力强、结铃自动调节能力强
• 棉花根系强大,吸收肥水能力强,对旱涝和土壤盐分 具有很强的忍耐力,因而,棉花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研究表明,在10-30cm土层含水量8%一12%时,棉花 仍能存活。土壤含盐量0.3%以下,棉花能出苗并正 常生长发育;此外,棉花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也 较广,在ph值5.2—8.5的土壤中都能正常生长。

澳大利亚棉花病虫防治工作考察报告

澳大利亚棉花病虫防治工作考察报告
摘 要 :对 澳大利 亚棉 花病 虫害发 生 、 防治 情况进 行 了概述 , 绍 了病 虫 防 治体 系 、 治经 验和 澳 洲植 棉 业 面 介 防 临 的突 出问题 。 关键词 : 花 ; 虫 ; 棉 病 防治 ; 澳大 利亚 中 图分 类号 : 5 2 ¥ 6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06 2 (0 6 1 —0 60 1 0 — 3 X 2 0 ) 20 0 —2
机 质含 量很 高 , 壤 多 为 黑 色 。 田一 般 施 少 量 的 土 棉
氮 肥 , 肥 量 为纯 氮 7 ~ 10 k h 。 磷 1 ~ 施 O 6 g・ m 纯 5
25 kg ・hm 。 。
3 病 虫 害 防治 的基 本 经验
3 1病 虫 防治 队伍 专业 化 .
20 0 5年澳 洲 棉 花 种 植 面 积 3 1万 h , m 总产 量 5. 6 7万 t平 均单 产 1 3 g・h , 5 以上 出 , 80k m 9 口 。全 国现有 植 棉 农 场 10 ~ 1 0 10 5 0个口 ( 个 农 每 场 就是一 户农 民 , 忙 时再 雇 用 些 临工 ) 平 均每 个 农 ,
虫发 生越 来越 重 , 剂使 用 量 、 治 次数 、 药 防 防治 成 本 较原 先 大幅增 加 , 顷 防治 成 本 增 加至 1 0 公 0 0澳元 。
随后 澳 洲开始 大 面积 的 推广 转 基 因抗 虫 棉 , 棉 铃 使 虫 的危 害得 到 了有 效 控 制 。 目前 澳 洲 每 年病 虫 害 防治次 数 平 均 在 2 6次 , 顷 防 治 成 本 下 降 到 3 . 公 O
维普资讯
中国拂花 ・ 澳大利亚棉花病虫防治工作考察报告 ・ 0 6 3 (2 6 20 , 3 1 ) ~7

棉花IPM培训手册初稿

棉花IPM培训手册初稿

第二章
棉花害螨
棉叶螨作为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 其猖獗危害严重制约棉花生产 的发展。棉叶螨因其繁殖力强、世代周期短,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短 期内常能暴发危害,严重时造成棉花减产 10%~20%,甚至绝收。 第一节 棉花害螨的发生种类和形态及症状识别 1、主要发生种类 棉叶螨又称红蜘蛛,俗称火龙虫。螨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 蜱螨亚纲,其体型小、发育快、繁殖力强、分布广、危害大、抗性强、 化学防治困难。为害棉花的螨类主要有朱砂叶螨、截形叶螨、二斑叶 螨、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敦煌叶螨。滨州市发生的棉叶螨大多为朱砂叶 螨和截形叶螨。 2、主要识别特征 螨类是头胸腹合一、无触角、2-4 对足、无翅、不全变态的椭圆
2
产品等食物时就会在人体内累积,给人类的健康及环境造成危害。 因 此必须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取行动。 2001 年 5 月 23 日公约外交全权代表大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127 个国家的代表通过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POPs 公约)并开放供各国签署,旨在通过全球努力共同淘汰和消 除 POPs 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 POPs 的危害。目前公约的签 字国已达 151 个,批准国已达 98 个,中国政府为首批签约方。目前 公约已于 2004 年 5 月 17 日正式生效。
棉花 IPM 培训手册(初稿)
(基础版)
前 言
棉花 IPM 操作手册是“中国含滴滴涕三氯杀螨醇生产控制和 IPM 技术应用全额示范项目” 基于目前棉花叶螨应用三氯杀螨醇防治的现 状下, 编制的关于三氯杀螨醇替代和棉花 IPM 技术示范的培训教材基 础版,主要用于项目举办农民田间学校使用。
缩写注释
POPs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IPM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也叫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
可编辑
澳大利亚棉花病虫害防治培训项目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东部的主要产棉国,棉花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以上,
出口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左右,为世界第四大棉花出口国。澳大利亚棉花生产
科技含量和机械化水平均居世界先进水平。为提高我国棉花品质,推动我国棉花
产业发展进程,澳大利亚联邦国际合作协会特别推出特色培训项目——澳大利亚
棉花病虫害防治培训项目。
澳大利亚棉花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是棉铃虫,建立综合害虫管理系统应用于农
业生产,重点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加强农业和生物防治,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
危害,如在棉花种植前,种植棉铃虫更喜欢产卵的豆类作物,减少棉铃虫在棉花
上的虫口基数,并保护天敌寄主等。农药上使用生物杀虫剂Bt制剂,少用化学
合成农药。在病害方面主要是苗病、枯黄萎病及烂铃问题,其中又是前两类病害
严重影响生产,苗病主要通过种子包衣预防。枯、黄萎病则在遗传上致力于培育
抗性品种,这方面澳大利亚政府作为重点研究进行投入。

培训项目课程内容梗概:
1. 澳大利亚棉花概况
⑴澳大利亚的棉花生产发展主要特点

⑵澳大利亚棉花科研概况
⑶澳大利亚棉花流通概况
⑷澳大利亚棉花加工与检验概况
⑸澳大利亚棉市概况
2. 澳大利亚棉花生产管理、种植制度等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3. 澳大利亚棉花种植的先进技术及领先的科研成果;
4. 昆士兰州棉花种植业管理及植物保护体系的相关法律;州政府的支持政策及相关法规
等;

5. 澳大利亚棉花病虫害防治
⑴澳大利亚综合害虫管理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精品
可编辑
⑵澳大利亚综合害虫管理系统
⑶澳大利亚棉花害虫监测体系建设情况
⑷澳大利亚棉田的管理系统
⑸基于GIS的棉铃虫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害虫监测自动化、信息化技术
⑹澳大利亚棉花病虫综合治理配套技术与示范推广研究
⑺目前存在的棉花杀虫剂种类;杀虫剂标准的制定以及主要的监测项目;
⑻澳大利亚抗虫棉的种植情况;

⑼棉花枯、黄萎病的病理研究及防治方法;
⑽抗虫棉安全性评价与监测技术;
⑾澳大利亚转基因抗虫棉的现状及展望;
⑿防虫措施及病虫灾害发生的应急措施等;
⒀棉铃虫等主要虫害综合研究治理技术及无害化防治技术开发应用;
⒁区域性棉铃虫综合数据库的设计和建设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工具;
⒂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微粒体P450酶系组成与活性的比较;
⒃澳大利亚保铃棉的种植情况以及发展趋势;
⒄该棉种对棉铃虫的天然防治作用
⒅害虫的区域治理(Area-Wide Management)和IPM应用及具体措施

培训考察机构及现场参观:
悉尼科技大学
澳大利亚麦考瑞棉花种植者协会
澳大利亚棉花发展研究所
澳大利亚棉花合作研究中心
澳大利亚棉花研究所
昆士兰大学
勃罗依拉棉花种植者协会
澳大利亚棉花咨询公司
墨尔本大学
精品
可编辑
澳大利亚棉农研究会(ACGRA)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