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综述
重金属对植物生态的影响研究

重金属对植物生态的影响研究重金属,是指相对标准状态中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镉、汞等常见的有毒重金属。
这些重金属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会对人类和植物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作为一种大量生产和排放的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通过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和水分来生存,但同时也会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
重金属在植物内部可以积累并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对重金属对植物生态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非常必要。
首先,重金属对植物组织的影响是显著的。
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根系渗透到植物内部并在各个部位进行积累,从而使植物形态和生理变化。
例如,铅离子可以降低植物根系的活力和新陈代谢,使植物根部发生变形和脱落;镉则会导致叶片上的气孔关闭以减少水分蒸发,从而降低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利用率。
这些影响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产力,还会将积累在植物内部的重金属转移到植食动物体内,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连锁反应。
其次,重金属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植物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是维持植物生命的重要途径。
重金属离子在植物内部累积,会导致光合作用酶的功能受到干扰,进而使植物无法有效地吸收阳光提供的能量,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同时,重金属也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使得植物体内的氧气含量下降,从而影响植物的呼吸和代谢过程。
最后,重金属对植物内部物质代谢的影响也是植物生态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是繁衍生命所必需的过程之一,也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途径。
重金属通过影响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例如糖类和氨基酸等物质的代谢,会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重金属积累也会影响植物体内肽酶和多酚的合成、分解和转运,影响植物的免疫系统和抗氧化能力。
综上所述,重金属对植物生态的影响非常深远,从形态生理到分子水平都存在显著的影响。
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必须对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尽可能地减少重金属的排放和污染。
重金属污染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植物根系的影响植物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物,其根系是其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现代工业生产和城市化程度高度发展的今天,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重金属污染也成为了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重金属对植物根系的影响,以及可能的防治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重金属污染。
所谓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 4.5的金属元素,如铅(Pb)、汞(Hg)、镉(Cd)、铬(Cr)等。
这些金属具有较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存在潜在威胁。
其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农药、肥料等方面。
植物是重金属污染生态系统中的首选对象,因为它们不仅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而且能够通过根系吸收污染物质,因此成为研究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的重要生物指标。
在镉、铅、铬等重金属的存在下,植物根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影响了其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过程。
对于植物根系来说,其主要的生理和形态特征包括根毛、根长、鲜重、干重、根系总长度、根表面积等。
其生长状态不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起重要作用,还是其环境适应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重金属对植物根系的影响表现为: 一是显著减少植物根系总生长量和根表面积,使植物养分吸收受限; 二是抑制植物根毛的生长,并导致根毛比表面积明显下降; 三是使植物根系部分或全部死亡。
这些都将导致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并降低其环境适应性和抗性。
许多研究表明,重金属能够影响植物根系中多个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例如,铬可以抑制植物根系中细胞膜离子转运的相关基因表达,造成根系对离子吸收和转运的限制;镉可以干扰根系细胞膜结构,并影响植物纤维素的生产; 重金属污染还可以导致细胞色素丧失,进一步损害植物细胞健康和代谢水平,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为了减轻重金属污染对植物根系的影响,可以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首先,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源头污染的产生。
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调控策略研究

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调控策略研究植物是人类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植物的生长和生理功能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其中,含有重金属的环境污染是对植物极为不利的因素之一,因此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并探究应对策略,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1. 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1.1 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重金属能够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直接的阻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抑制植物的根系发育,因为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大部分都为难溶性状态,对于植物的根尖生长会造成明显的阻碍,进而影响植物的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1.2 影响植物的生理特性重金属还会影响植物的生理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研究表明,重金属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够影响光合色素的合成和光合酶的活性。
(2)影响植物的酶活性:重金属对植物体内的酶活性也会产生明显影响。
比如,铅、铜会抑制一些植物体内的酶活性,而镉、锌则可能会刺激酶活性。
(3)影响植物的废物排泄:许多植物在生长期末期会产生一些废物和代谢产物,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排出。
但是重金属的存在会影响植物废物的代谢和排出,导致蓄积在体内,对植物产生毒害。
2. 植物调控重金属污染的方法2.1 调整土壤环境调整土壤环境是防治重金属污染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污染情况,可通过加入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等方法改变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活性,从而减少其中的有毒成分。
2.2 利用植物吸收和转化能力利用植物的吸收和转化能力是防治重金属污染的另一个可行方法。
目前,已经有很多种植物被用于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地环境,比如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其中自然修复能力更强。
2.3 利用新型材料技术利用新型材料技术也是防治重金属污染的一种先进方法。
比如,利用纳米粒子对重金属进行吸附和去除;利用天然材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如使用红树林植物寄生在树干上的芦苇等。
3. 结论重金属污染对于植物的危害不可忽视,对于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环境重金属污染对作物品质影响

环境重金属污染对作物品质影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潜在的威胁,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还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镉、汞、铬、铜、锌等。
它们可以通过工业废弃物、矿山排放、污水处理厂和农业使用的化肥等途径进入农田土壤和水体中。
由于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存在量长期积累,因此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长受阻和减产环境中的铅、镉等重金属通过农田土壤被农作物吸收,并在作物体内积累。
这些重金属会阻碍作物的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同时,重金属还可以进入作物的地上部分,干扰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代谢,导致植株发黄、矮化和叶面积缩小等现象。
这些不利因素将导致作物生长受限,减产严重。
2. 毒害作用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而农作物作为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含有重金属的水平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镉和铅等重金属有较强的毒性,会在农作物中积累。
如果人们食用了含重金属的农产品,长期暴露在这些重金属的毒害下,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受损、造血功能下降、神经系统损伤等多种健康问题。
3. 影响食物的外观和质感重金属的积累也会导致农作物在外观和质感上发生改变。
例如,由于铬的影响,蔬菜的叶片可能变得发黄,质地变硬。
而镉的积累则可能导致水果表面出现异常颜色,影响果肉的口感和质地。
这些改变使得农产品的外观和质感下降,影响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和购买欲望。
4. 传递到食物链农作物吸收的重金属不仅仅会影响自身的品质,而且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上层消费者体内,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反应。
例如,人们食用了镉污染的植物,镉就可能进入人体,而后通过食物链影响其他消费者,进一步危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减轻环境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1. 合理利用肥料农业肥料是造成环境重金属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

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人类日益增长的活动量,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气废水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其中,重金属污染是目前环境污染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4.5g/cm^3且比重大于5的金属元素。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它们会通过根系吸收到植物体内,从而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降低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影响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从而引发植物的死亡。
据研究表明,砷、镉、铅、汞等重金属都会对植物生长和发育造成危害。
在生态环境中,重金属会随着风吹水流而参与自然循环。
一旦进入了植物体内,就可能严重影响植物体内酶的代谢水平和养分的吸收速度,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二、重金属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是植物中最重要的生命过程之一,是植物合成有机物质的重要途径。
然而,重金属污染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却较少有人关注。
重金属离子或离子络合物可以影响光合色素的合成与降解、限制光合膜蛋白能量转移、影响ATP合成、破坏光合膜的完整性,减缓或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作用中罕见物种的保护和开展有益的生态历程。
三、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防御和适应机制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了针对重金属污染的防御和适应机制。
研究表明,植物在遭受重金属胁迫时,会启动一系列的生理与分子适应反应以抵御外源性压力。
包括通过细胞防御机制降解、抑制或转移重金属离子,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提高细胞膜稳定性和代谢能力,以及调节氧化还原系统的功能等。
此外,植物会通过调节膜体组分,即磷脂酰乙醇胺(PA)及其相关器官的含量和分布来适应重金属胁迫。
针对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更是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在未来仍需更深入地探究植物与重金属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适应机制。
四、针对重金属污染采取有效的措施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产生严重影响,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具有毒性和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金属元素。
由于重金属在生产生活中过度使用,一些行业排放不当,如小型冶炼厂、废旧电器制造以及养殖等行业,导致重金属含量越来越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土壤污染是其中之一。
而土壤污染除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外,还会直接影响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威胁,因而引起科研人员的关注。
一、重金属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繁殖、分解有机物等活动参与到了很多土壤生物过程中,同时,它们对环境的污染值得深入研究。
重金属这类毒物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种方式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首先,重金属元素对细胞生长和功能的直接影响在于造成基因突变、活性酶抑制和蛋白质损伤等,会使微生物代谢能力和活性降低。
例如,铅元素的毒性作用表现为抑制DNA复制和发生突变;镉元素主要导致蛋白质泡沫经历变性过程,尤其是对于一些硫酸盐还原菌影响较大。
其次,重金属元素影响与土壤微生物协同作用的反应机制有两种方式,一是贡献合将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导致微生物对需要互补代谢产物的生物过程的执化降低。
二是影响微生物膜的渗透性和电能势,尤其是大气环境重金属降低每个微生物膜中的负离子外部浓度,放大空心的渗透性障碍物,从而抑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三是重金属元素通过调节土壤微生物的分布和群落结构,对土壤养分循环、有机物质分解、氮循环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影响。
二、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植物长在土壤里,重金属元素的污染会对植物生长、发展、生理代谢和产量造成影响。
植物纤维素合成受累时,导致了植物叶片的水分耗损,造成植物的营养缺乏和腐烂。
此外,重金属元素损害植物根系结构,导致植物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水分;阻碍营养元素和水的正常上升运输,影响植物叶片生长;还会促使病毒、病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对植物的危害更加严重。
在重金属元素影响下,植物产生了机体解毒酶,来分解和抵抗重金属的危害。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范文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篇一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还会对农作物生长及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对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进行综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土壤中镉、汞、铅、铬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
这些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生活垃圾等。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某些老工业区由于长期接受工业“三废”的排放,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这些污染物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导致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
2. 农业活动: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也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
例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以及不科学的灌溉方式等,都可能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升高。
3. 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垃圾若未经妥善处理而随意堆放或填埋,其中的重金属元素会通过雨水冲刷、地下水渗透等方式进入土壤,造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
四、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修复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等。
1.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排土换土、客土覆盖等。
这些技术通过将受污染的土壤移除或覆盖新土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

第九章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第二节植物的重金属胁迫与避免重金属胁迫程度的划分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重金属对植物生物膜伤害机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糖类和脂质能结合透过细胞壁的污染物重金属是脂质过氧化的诱导剂,当重金属处理植物时,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之间的平衡受到破坏,导致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产生,自由基引发膜中不饱和脂肪酸产生过氧化反应,破坏膜的结构和功能。
孙赛初等用测定外渗液电导度和外渗液钾含量,证明Cd2+对植物的细胞膜有严重的伤害作用。
MDA(丙二醛)已被广泛用作衡量膜质过氧化损伤的指标,膜质过氧化反应主要的是由氧自由基启动,经连锁反应生成,因此,MDA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体内自由基活动的动态,大量的研究证明,重金属离子浓度越高,MDA积累越多,呈密切的正相关。
最近Luna等、赵博生等、在重金属毒害试验中,加入自由基清除剂(苯甲酸、抗坏血酸等)降低了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及MDA的生成,亦证明重金属对植物的伤害是通过自由基介导。
重金属对代谢的影响1 金属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镉是危害植物生长发育的有害元素,土壤中过量的镉会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危害。
研究表明镉胁迫时会破坏叶片的叶绿素结构,降低叶绿素含量,叶片发黄,严重时几乎所有叶片都出现褪绿现象,叶脉组织成酱紫色、变脆、萎缩、叶绿素严重缺乏,表现为缺铁症状。
秦天才等(1994)、吴燕玉等(1998)指出由于叶片受伤害致使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根系受到抑制,造成生长障碍降低产量,高浓度时死亡。
土壤中镉胁迫对植物代谢的影响更加显著,胁迫引起植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剧增,超出了活性氧清除酶的歧化)清除能力时,使根系代谢酶活性降低,严重影响根系活力。
随胁迫时间延长,SOD活性也受到影响而急剧下降,从而使其它代谢酶活性受到影响,最终使植物死亡。
叶片中叶绿素成为自由基攻击的靶分子,造成叶绿素结构破坏,叶片失绿,严重时使叶片枯萎。
2 金属铅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铅并不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当铅被动进入植物根、树皮或叶片后,积累在根、茎和叶片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使植物受害"铅对植物根系的生长的影响是显著的,铅能减少根细胞的有丝分裂速度,这也是造成植物生长缓慢的原因,铅毒害引起草坪植物主要的中毒症状为根量减少,根冠膨大变黑、腐烂,导致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随后下降,叶片失绿明显,严重时逐渐枯萎,植物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综述
化工院2008级4班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富集运转情
况和国内外学者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进展与展望。
关键字:重金属 植物 吸收 生长影响
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环境生物学关注的焦点,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超过植物
对重金属离子的自净作用时,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1]。重金属主
要通过采矿、电镀、油漆等工业而排出,进而间接或直接地对植物造成危害。目
前,随着国内外多起重金属污染事件的不断涌现,重金属的污染越来越受到国内
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并且许多专家就此展开研究。
1.引言
植物生长在有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中,因受重金属的胁迫,植物与重金属接触
界面首先受到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重金属浓度的升高,植
物的损害也会逐渐增加[2]。植物受重金属的伤害程度、伤害症状与重金属的种类
关系密切。
重金属金属被植物吸收后并不是全部向上部运输,其中大部分重金属离子任
然留在根内,主要与根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并滞留在根部,一部
分重金属向地上部位运输,根系表面吸收的重金属离子先横穿根的中柱,到达导
管中,然后通过蒸腾作用输送到地上部位[3]。
重金属作为植物生长的非必须元素,当其在植物体内积累达到一定量时,植
物会出现毒害的情况,通常情况下,会出现植物的根、茎生长缓慢,叶片泛黄、
卷曲、出现斑点、生长缓慢、植株矮小、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等生长发育不良
的症状。
重金属离子首先通过植物根茎的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当达到一定量时,就会
抑制植物根尖细胞的伸长并使细胞的木质化速度加快,导致根部变短变粗[4]。
重金属在植物叶片中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重金属在叶片
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叶绿体及色素解体、增加化学猝灭并降低光合效率,
重金属还会强烈抑制气孔开放。
重金属通过植物根系进入植物体内后会其他离子的吸收运转会造成一定的
影响,导致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5]。不过在植
体内有一些化合物,如金属硫蛋白、植物络合素、有机酸等,通过与重金属的结
合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植物体内的重金属的含量,植物通过这类物质保持体内
的各种离子的平衡。
2.重金属测定方法
2.1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重金属分析最早、最普遍的方法之一,主要有火焰和石墨
原子吸收光谱法两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应用成熟、经济等优
点,而石墨炉法对样品的消解技术要求较高,要求样品不含杂质,背景干扰小。
在环境生物样品盒水样中,其背景值较低也相对简单,火焰法一直是应用的
主要方法之一。有研究发现用硝酸-高氯酸消解,金属离子含量与吸收广度呈现
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的结果标准偏差为1.3%-3.5%,加标回收率93%-107%。
另外蒸发浓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连续测定水中的铁、锰、铜、铅、锌、镉
几种元素时,RSD均在5%以下,不同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3%-103.7%[6],此法准
确度高、精密度好、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并能充分满足低含量重金属地表水
以及其他水样的测定,同时也实现了几种重金属的连续测定,大大拓宽了火焰原
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范围。
2.2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是在样品消解后加入能产生游离态氢的还原
剂,然后将试样溶液中的待测元素还原为挥化性的共价氢化物,有氩气带入石英
原子化器中进行原子荧光测定[7]。
2.3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也是重金属分析应用较早的方法之一[8],它利用显色剂与重金属
离子形成稳定显色络合物,具有简便快捷、仪器简单、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等优
点。但是分光光度法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络合剂,提高体系吸光度,这也是分光
光度法的核心问题[9]。
3.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3.1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植物吸收、富集、降解或固定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或其
他污染物, 以消除或降低污染程度、修复环境的综合环境生物技术,有植物提取、
植物挥发、植物稳定和植物促进等修复技术[10]。植物促进是根据重金属的螯合原
理,向土壤中施加螯合剂如EDTA(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等活化土壤中重金属,
增加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提高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 促进植物的吸收, 这
是植物修复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植物修复主要是通过收割地上部分而实现的, 而施加螯合剂可以提高某些
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促进了重金属向地上部分的转移。研究发现, 向铅污染土
壤中加入1. 0g/kgEDTA24h后, Pb从根向枝干部分的净转移提高了120倍[11]。
利用超积累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一项绿色的治理方法,具有很大的开发
前景。
3.2 客土法
由于有些重金属只污染了表层土壤, 所以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客土改良方
法。具体做法是在被污染的土壤上覆盖一层好土,或将被污染的土壤部分或全部
换掉, 覆土或换土的厚度应大于污染层土壤的厚度[12]。但是, 该法费工、费力,
而且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
4.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影响研究展望
目前,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主要涉及重金属汞、镉、铅、铬、
锌、铜、钴、镍和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于植物
而言,主要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的出芽率、生长速率、产量等生长参数影响的浓度
和时间效应,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以及对植物超微结
构的毒害等方面。
随着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
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等技术的开发与进步,使得对植物中重金
属含量、分布规律、变化形式等方面的研究更为深入、广泛和精确[13]。通过对重
金属的各种污染事件的处理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专家对重金属在植物生长中
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相当成熟。
参考文献
[1]周焱,钱肖余,罗安程.土壤和植物中镉的污染及防治,1995,5(12);19-21.
[2]陈怀满.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重金属污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14.
[3]王慧忠,何翠屏,赵楠.镉对草坪植物生长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2003-5;32-34.
[4] 鲁如坤,熊礼明,时正元.关于土壤一作物生态系统中锅的研究.土壤,1992,24(3);
129-132.
[5] 沙尔比亚·阿合尼亚孜.重金属对植物影响及其解决措施.新疆阿克苏,新疆阿克苏职业
技术学院植物科:现代农业科学,2009-5,16(5);182-183.
[6] 吴怡,曹旭,郭亚飞,邓天龙.重金属镉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2010,17(10);1-7.
[7] 章金鸿,李玫.植物对金属镉的吸收、分配及其影响因素,1999-9;14(3);28-32.
[8] 李玫 植物对金属镉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1999,20(2);28-33.
[9] 宋瑜,金樑,蓸宗英,王晓娟.植物对重金属隔的响应及其耐受机理,2008,17(5);
84-91.
[10] 王志香,周光益,吴仲民等.植物重金属毒害及其抗性机理研究进展.河南林亚科
技,2007,27(2);26-29.
[11] 郭燕梅,王昌全,李冰 重金属镉对植物的毒害研究进展,2008(3);122-125.
[12] 陈玲, 赵建夫, 仇雁翎. 环境监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39-67.
[13] 国家环境保护局,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S].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