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的民族PPT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简介PPT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简介PPT
唢呐 吹管乐器组
强 化 练 习
知识要点 理论推导 例题解析 重点总结
欣赏图片,说出图片中乐器的名字和分别属于民族管弦 乐队中的哪个组。
琵琶 弹拨乐器组
强 化 练 习
知识要点 理论推导 例题解析 重点总结
欣赏图片,说出图片中乐器的名字和分别属于民族管弦 乐队中的哪个组。
二胡 拉弦乐器组
强 化 练 习
理论推导 例题解析 重点总结
弹拨乐器
指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 我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古琴、 扬琴等;竖式,如:琵琶、阮、三弦、柳琴等。
乐 队 分 类
弹知拨识乐要点器
理论推导 例题解析 重点总结
柳琴
琵琶
三弦
扬 琴

古 筝
乐 队 分 类
打知击识乐要点器
理论推导 例题解析 重点总结
知识要点 理论推导 例题解析 重点总结
欣赏图片,说出图片中乐器的名字和分别属于民族管弦 乐队中的哪个组。
排鼓 打击乐器组
强 化 练 习
知识要点 理论推导 例题解析 重点总结
欣赏图片,说出图片中乐器的名字和分别属于民族管弦 乐队中的哪个组。
锣 打击乐器组
拓 展 探 究
知识要点 理论推导 例题解析 重点总结
拉知弦识乐要点器
理论推导 例题解析 重点总结
拉弦乐器
由弓与弦组成的乐器,是以弓摩擦琴弦而发音的弓奏弦 鸣乐器。所以又称为弓弦乐器。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是在 古代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二胡、京胡、板胡等 。
乐 队 分 类
拉知弦识乐要点器
理论推导 例题解析 重点总结
二胡
京胡
板胡
乐 队 分 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六单元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六单元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件 (共25张PPT)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结束 B.中国人民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
A
C.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李金河说:“……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文明转型的历史
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政党和政党制度史上的
伟大创造,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劲动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道路越走越宽广。”这一论述主要是指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政策 ,故选B。
【答案】B
小结设计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下的 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
C
4.某导演欲筹拍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
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①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
②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发展的新阶段
④1954年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自 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满足了各少数民族人民 积极参加政治生活的愿望。它有利于保障少数民 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 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例题展示】“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 。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 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 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3张PPT)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3张PPT)

三 国 两 晋 体南 特北 征朝 时 期 的 总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问题:通读教材,概括促进民族交融的途径有哪些?
民族迁徙 友好交往 民族间的战争 统治者的改革
如何理解民族间的战争 促进民族交融?
西晋末年,“五胡”内迁
【名师批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 (1)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 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2)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 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 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3)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 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 (4)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大融 合。
手工业明显进步; 影响:促进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 认识:我国此时经济重心依旧在黄河流域,南方经济 水平仍然落后于北方。
【名师批注】经济重心的南移
原因
(1)中国北方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去先进的技术、工具和经验

(3)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并具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东魏 北齐
十六国 (304-439)
北魏
西魏
北周


西晋
(220-266) (266-316)
北朝(439-581)
蜀 (221-263)
吴 (222-280)
东晋 (317-420)
南朝(420-589) (宋-齐-梁-陈)

人教版历史一轮必修复习课件: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人教版历史一轮必修复习课件: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3)《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规定,这反映了进入帝国主义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第3课时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
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江苏省考试说明】 1.两次鸦片战争:①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②第二次
鸦片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①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 约》;②黄海海战;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④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1)民族危机加深促进 中国人的觉醒,先进 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 立进行抗争与探索 (2)农民阶级、资产阶 级成为近代前期抗争 探索的两大主导阶级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1)中国无产阶级登 (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 上历史舞台,中国革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命有了新的方向 开始;1921年中国共 (2)中国人民在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 产党成立 共产党的领导下,走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 命时期 “工农武装割据”道 (1919~1949年) 国人民最终推翻了三 路,进行民族独立和 座大山,取得了新民 国家富强的斗争,最 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 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 利 的民主革命的胜利
④随后,英法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
围”。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⑤“门户开放”政策 背 景 内 容 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军事实力不 能与其它列强抗衡;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中 国市场的需要 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利益,同时 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 中“ 利益均沾 ” 为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 中国人民 的反 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签订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 条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 第四课时 基本政治制度之民族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 第四课时 基本政治制度之民族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对应训练 1.(2018,四川凉山州)2018年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建州66周年,66年来凉山政治 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和睦,这说明( )C ①要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②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 繁荣 ③要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同一化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 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人教版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
第四课时 基本政治制度之民族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知识点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例1】2018年是宁夏和广西两个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两个自治区经 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两地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 ) D ①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两地各族人民的 团结一致、艰苦奋斗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2017年8月29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 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健全基层 民主管理机制的探索性实践,对于从源头上遏制村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 腐败问题、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设 计,进一步规范监督主体、内容、权限和程序,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 治机制,切实保障村民群众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 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 系。 (2)结合材料中的数据,谈谈你对这一制度的认识。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 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 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 来,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同步培优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民族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同步培优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民族
限时:15分钟
1.据调查,北京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4.1%,千人以上少数 民族有21个,每一个区都至少有30个以上的民族,也形成了一 些民族聚居区。北京市少数民族的特点是( D ) A.少数民族人口超过汉族 B.56个少数民族都有分布 C.各民族集中居住,形成聚居区 D.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自主预习
自主自预主习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5-
第三节 民族
4.我国的民族政策。 (1)民族不论大小,一律 平等 。 (2)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设 置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行政区域。各少数 民族在自治区域内行使 自治权 。
自主自预主习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6-
第三节 民族
1.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回族是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 2.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云南省是少数民 族数量最多的省区。 3.无论哪个省级行政区域,汉族人口都占绝大多数,设置自治区体 现的是民族平等,而不是少数民族人口占其绝大多数。
自主自预主习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7-
第三节 民族
5.该省区简称是( D )
A.黑
B.鄂
C.湘
D.吉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18-
第三节 民族
6.关于该省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舞蹈,下列搭配正 确的是( B ) A.维吾尔族——锅庄舞 B.朝鲜族——长鼓舞 C.白族——孔雀舞 D.苗族——芦笙舞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19-
苗族 彝族
苗族飞歌 彝族民歌
苗年_ 火把 节
藏族 高山族

最新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独立与民族交融》优秀课件(共5课)

最新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独立与民族交融》优秀课件(共5课)

吴 222年,孙权称 王,国号吴, 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 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 赤壁之战 根本原因: 魏、蜀、吴三经济、军 事实力势均力敌,缺乏 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
曹魏重视 兴修水利
蜀 锦 行 销 三 国
三 国 的 治 理 与 开 发 吴国造船业发达, 船队曾到达夷洲
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 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人教部编本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了解及掌握西晋建立及统一全国的相关史实。 2.了解八王之乱的影响及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 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3.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及北方政权的 更迭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新课讲授
一.西晋的建立
三国后 期,魏国实 力增强,吴、 蜀两国日益 衰落。263 年,魏灭蜀。
曹丕死后,太尉司马懿参与辅 佐新即位的小皇帝。不久,司马懿 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 懿时候,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 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266年, 司马懿的孙 子司马炎自 立为帝,改 国号为晋, 以洛阳为都, 史称西晋。 晋武帝司马炎
西晋的皇室及许多大臣是大地主、 大贵族出身。西晋王朝制定了一些列 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 他们的利益。这些大地主、大贵族治 国上往往缺乏雄才大略,而多是处处 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 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 D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 人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的( B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RJ)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

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

考点二 西安事变
(’15贵港4题2分)张学良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下面
与他相关的事件有 ①宁汉合流 ②东北易帜
③南昌起义④
D. ②④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 日通电全国,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此即东北易帜;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 谏”,即西安事变,因此②④正确。故选D。
考点六 中共七大
1. 时间、地点:1945年4月;延安 2. 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近尾声,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3. 中心任务: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
路的重要问题 4. 内容:(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2)制定党
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 新民主主义的中国;(3)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 想并写入党章
反抗,淞沪抗战爆发[2015玉林18(1)题] 3. 概况: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
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据中国南京审判战犯军事 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 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 史上罕见的暴行 4. 特点:时间长,手段残酷,危害严重(屠杀人数多达三十万 以上)
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打 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2015百色6题)
2. 百团大战[2015钦州35(3)题、2014北海4题] 时间、地点、指挥者:1940年8月~11月;华北;
彭德怀 目的: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 ,促进全国的抗

经过: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 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起大规模攻 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