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美学

后现代美学
后现代美学

博物馆的坍塌——当代西方的后现代美学思潮

特奥多·阿多诺认为,“博物馆的”有一种令人不愉快的色彩。它所描述的对象对于观察者来说不再与之具有一种有生命活力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些对象是处于死亡过程中的。……博物馆是艺术作品的家族坟墓。”

西方学者曾以“无墙的博物馆”为题作过文章。这是一个很有隐喻特征的题目。因为“博物馆”在西方文化中是展示审美精品的殿堂,因此“博物馆”便成为纯艺术、高雅艺术的象征。现在,博物馆的围墙没了,这意味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没了。而博物馆之墙的倒塌却不是自然的造化,而是人为的,从事这一摧毁博物馆之墙工作的就是后现代美学。

后现代主义者看到“后现代主义美学”这样的字眼大概会十分恼火。因为他们对美学的一个典型的态度是绝口不谈,故意保持沉默。这是一种将他们认为是没有意思的事情“漠然置之”的态度。这种态度的产生也是有其理论缘由的,因为以倡导非中心化反本质主义和反对元叙述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是不容忍有一个普遍一般的美的原则、美的本质、美的概念存在。美学上的后现代主义者宣称,美学概念是成问题的。而这恰恰是传统美学大厦的理论基石。这样,对“后现代主义者为什么会对美学如此地冷漠”的问题我们便不会感到惊奇了。但这种对传统美学的冷淡并不排除后现代主义者拥有自己的美学思想。事实上,时下颇为时髦的、为后现代主义者所津津乐道的“反美学”其实也是一种美学,这就是后现代主义的美学。

何谓反美学即后现代主义美学呢?

遵循一种后现代的流浪者的思维,后现代美学志在向“美学霸权主义”发动挑战,志在取消传统美学家所人为设置的形形色色的僵硬界线,特别是取消美学与非美学的区别。一句话,志在“否定拥有特权的审美王国”,弄塌传统的“审美空间”。

在后现代美学家看来,传统美学所拼命维护的美学的“特权地位”,以及人为制造的美学与非美学的区分是不合法的。德里达认为,不存在什么建立在真正本体论区别上的自然种类的区别,有的只是书写上的关于区别的游戏。他的名言“本文之外一无所有”,就是说,不存在“一种不同的……现实……或一种原文之外的、其内容能够在语言之外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被表示之物”。从一种反形而上学的立场出发,德里达警告人们不要“用一种关于实质、本质的定义来重建一个实质上是宾辞的体系”。而传统的美学体系作为传统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这类形而上学的关于“存在的话语”,因为它始终与“原理”、“本质”、“原则”、“本源”等形而上学概念相联系。因此,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保罗·德·曼才说,“尼采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包括了美学,或者说是从美学出发的,海德格尔也可以被认为是这样。”帕斯默尔也曾不无惋惜地谈到,“美学的沉闷来自人们故意要在没有主题之处构造出一个主题来。”他的结论是,“本来就没有什么美学”,一般的美学应被抛弃。由于不存在统一的美的标准,因此那些想以一种特殊的美学观点或审美经验来为美学下界说的企图已被证明是不合法的。一句话,美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哲学学科已经过时和没有意思了。它应当将自己分解为文学理论、音乐理论、舞蹈理论等等。同样,美学家的职业也应随之蜕变,由一个只知一味探索神秘的美的本质的艺术哲学家变为一个对文艺作品的批评专业十分

内行的文艺理论家。其实在后现代主义之前,美学的权威、美学与非美学的对立也受到过挑战和破坏。例如,波德莱尔就曾写道:“绝对的和永恒的美是不存在的,相反它只是从各种美的概念的外显中得出的一种抽象。”理查德·德默尔也提出了“创造一种相对美学以取代以往的绝对美学”的任务。但其破坏程度远不如后现代主义来得激烈和全面。不仅如此,德里达还从本体论上论证了这种历时已久的区别和对立是不存在的,它们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之上的,归根到底是不存在什么实质性的区别的。

在当代,后现代美学家反对美学权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日益崛起的“通俗美学”、“通俗艺术”正名。通俗美学和艺术由于与传统的“美学”概念格格不入而遭到人们的百般谴责。通俗美学和艺术被认为只适合于粗俗的趣味、低下的智力和被操纵的大众。因为通俗艺术并没有像传统的美的艺术那样激发审美能动性并产生审美愉悦,而只是要求和诱发没有生命力的消极性。它的简单而重复性的结构只引起一种消极的、漫不经心的参与。这种不付努力的消极性极易迷住那些精神沮丧、消沉、萎靡不振的人。

在后现代美学家看来,这种对通俗艺术及其美学的大规模指责是不正确的,其错误可从两方面看出。一方面,这不仅使我们与社会中的其他人相隔离,而且也使反对我们自己。我们蔑视给我们提供很多审美愉悦的东西,这既是不公正的,又是禁欲主义的表现,这可上溯到柏拉图对审美愉悦的压制。另一方面,这种对通俗艺术及其美学的指责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通俗艺术中并不乏审美的积极性。以摇滚乐为例,与对所谓的高级的音乐的欣赏相比,对摇滚乐的欣赏中可以说存在着更充分的积极性,因为前者强迫我们默默地静止地坐着,这常常导致麻木消极甚至酣然入睡。而摇滚乐作为美洲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审美表现,是公共的充满热情的介入,而非冷漠无情、批评式的疏远。正像R·舒斯特曼分析的那样,摇滚乐所唤起的反响更是精神饱满和动态的美学,从而暴露了我们所设定的纯艺术欣赏中潜在的根本的被动性。这是一种由传统的无功利、远距离观照的审美态度所表达出来的被动性,它根植于寻求哲学和神学知识而非愉悦,寻求个性启蒙而非公共交流和社会变革的态度之中。

针对传统美学的捍卫者对美学的纯洁性和艺术的自律性的顽固维护,后现代主义美学家指出了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美学变为纯艺术无功利的美学、艺术转变成自律性的艺术是在19世纪的历史进化中才发生的。既然历史上有过变化,又怎能禁止转变的再度发生呢?事实上转变已经在生活中广泛发生了,纯美学在通俗艺术及其美学的冲击下已经塌陷。唯一的、居支配地位的美学已不复存在。

随之而来的是通俗美学的登场,并日益获得自己的美学合法性(例如,获奥斯卡奖的影片在今日大多数美国人眼中不仅具有美学合法性,而且是一种艺术声望的标准)。而这之前,这种合法性一直是由纯美学独享的。这一切都表明:那种认为纯美学具有使用“美学”一词的唯一合法权的假定是站不住脚的,是一种典型的“美学霸权主义”行径。

与取消美学与非美学密切相联的是后现代主义美学对贵族式的纯艺术的自觉抑制和对艺术与非艺术界线的消除。发端于本世纪初叶的西方现代主义先锋派美学理所当然地成了后现代主义的靶子。

先锋派美学大力倡导“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艺术的历史使命感,即“艺术家是存在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外的实验者、革命家和预言者,因而他能够为未来创造出新的语言和新的意识”。因此,先锋派更关心的是艺术家同社会的对抗,深信他们从根本上对社会发展变化肩负着重任。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先锋派的这种自信是以“艺术及艺术家的特权意识”为基础的,是建立在把艺术和美学定义为与现实或生活根本对立的事物基础上的。后现代主义则从根本上否定了这种特权意识。因为艺术的这种特权是以排斥、压制非艺术获得的。“资产阶级艺术把自己当作一个与物质世界所发生的一切相反的自由王国。它的纯洁性一开始就是以排斥下层阶级的代价换来的。”先锋派美学强调重视语言的作用,这是因为只有语言才是赋予对话以意义的一种形式。此外先锋派坚信个人的语言拥有一种特权,它能够完全摆脱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潮流。而后现代主义通过解构表明,语言和意义在本质上就是专制的,先锋派对语言和意义的强调自觉不自觉地使它将自己汇入它所反对的专制主义的大合唱之中。“先锋”倒变成“传统”,这是它所始料不及的。既然艺术不像它所标榜的那样是纯洁的、高尚的,它的自主的特权地位也是非法的,艺术与非艺术的僵硬对立也就失去其存在的理由了。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全体,同唱一曲的美妙景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杰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点在于给予平民以优先地位。

后现代美学致力于将艺术从形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象牙之塔中解放出来,强调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审美化;强调审美观念的“无处不在”。后现代主义美学的这一要求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对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现实的回应。德波特将当今资本主义定义为“形象充斥的世界”。美国学者伯格也说,在一个连广告都倾向于“为艺术而艺术”的社会里,美学上的现代主义的惊人内涵就失去了意义。杰姆逊认为,实际情况是,今天的美学生产已经与商品生产普遍地结合起来,以最快的周转速度生产永远更新颖的新潮产品(从服装到飞机)。在这个社会中,艺术作品与文化产品变得越来越相像,对许多大众艺术作品来说,差别实际E已经只剩下艺术家的签名了。美国当代美学家格利克曼在第七届国际美学大会上,对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与一般工业产品的区别问题从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他称:人人皆知,艺术家不应制做他所要创作的作品。雕塑家可以把钠铁雕塑计划送到工厂里去,由那里去制造……艺术家甚至不应画自己的作品。当杜尚拿出小便池,并为它起名《喷泉》时,他既没有制作,也没有画它,但它还是创作了《喷泉》这件艺术作品。或者,如果有人像杜尚那样,拿出一件成品来作为艺术品,比方说,一个瓶架子,并把它叫作《瓶架》,而它也被人承认是艺术品,这就意味着他创作了《瓶架》这件艺术作品。他创作艺术作品的方法如下:做到使一个在此以前不被视为艺术品的物品被承认是艺术品,这也就等于他创作出了一件新的艺术品。他的新概念,就在于把这一客体作为艺术客体来对待。一句话,在后现代社会中,审美观念业已逾越了艺术的界线,渗入到社会存在的各个层面。这一点可以由博物馆在当代美国的发展得到说明。不仅博物馆建筑本身被当作艺术品来设计,而且无论谁去过那里,都会见到那些年轻的参观者的身体本身就成了审美创造的对象。被展出的绘画在他们稀奇古怪的自我表现面前无不黯然失色。这不能不使人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是否仍然可以划出艺术与

非艺术的界线?有鉴于此,有的后现代美学家断言:艺术的消亡和真实世界的审美化将成为不可改变的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维也纳建筑师汉斯·霍利因所设计的具有后现代美学风格的阿布泰伯格博物馆可以看作是这一论断的一个很好的佐证:人们从都市化的入口大厅来到的一处厅堂,是博物馆的咖啡厅。若非在一面墙上有一扇巨大的方窗,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地方。窗外是雄伟的建筑和美丽的自然风景——古树环抱的悬岩上的一座哥特式教堂。这扇窗成了周围景象的一个巨大的画框,这是主导的感觉形式无疑是经过精心设计而成的,是整个博物馆中最重要的形式。它把外部世界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世界,这是通过博物馆的角度取得的。真实由此变成为一种故意造就的场景,哥特式教堂成了它自身入画的影象。这座博物馆要告诉人们一个美学信息就是:整个世界都富有审美价值。在这座博物馆面前,传统美学所坚执的艺术与非艺术的对立便土崩瓦解了。与此相联系,一直依附在艺术与非艺术区别之上的各式各样的“界限”也在后现代美学大潮的冲击下纷纷瓦解了。例如,智能传统美学家伯恩海姆就注意到了计算机在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他考察了计算机与美学的关系,他的考察表明:“计算机最深刻的美学意义在于,它迫使我们怀疑古典的艺术观和现实观。这种观念认为,为了认识现实,人必须站到现实之外,在艺术中则要求画框的存在和雕塑的底座的存在。这种认为艺术可以从它的日常环境中分离出来的观念,如同科学中的客观性理想一样,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计算机通过混淆认识者与认识对象,混淆内与外,冲击了这种艺术观和现实观。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在这方面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画家克雷斯·奥登伯格放弃在油布上作画,罗森伯格将实物粘在油画布上,威塞尔曼则将真地毯结合进自己的作品中,这一切都旨在破除艺术中人为设置的界限。在后现代建筑中,界限的消除表现在放弃现代主义建筑中轮廓鲜明的界线。而在后现代文学的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中,则用旁白打破了小说幻想家的虚构,这些旁白不属于小说的任何声音或人物,而是在直接向读者讲话。后现代主义美学家认为,界限的消除有一种解放的意义,这有助于建立

艺术和文学作品的作者/创造者和读者/观众之间的沟通。更进一步,有助于加深人们彼此的理解和对自身的理解:“你是虚构的,我也是虚构的,我所拥有的最个性化的、最重要的东西,即我的本质,并不在我身上,而是在你我之间的交互作用中。”

三、

根据阿拉莫尔的分析,“再现”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争论的焦点。可以说,几乎所有后现代美学家都对传统美学的再现论持一种拒斥态度:再现论不好。因为“再现”本身就假定了一个原本的存在,而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这一假定是成问题的。因为根据他们的看法,对原本、本源、起源的追求是一种形而上学。福科运用自己的谱系学表明,“本源就存在于不可避免地要失去的地方”。换句话说,不得不失去的本源也就不是本源了。这和德里达的“不存在的中心不复是中心”是一个意思。德里达说,以前我们始终相信存在的本源、中心、绝对真理其实只是幻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语言的无限的游戏,我们所相信的真理事实上也可能是对虚构的主题的虚构的解释。德里达的结论是:既然原本不再存在,“也就无所谓摹本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德里达并非要彻底否定原本、参照物、对象的存在,而是要用另一种方式重新反思原本。他自己就明确说过“没有这些概念我们什么也没法认识。”所谓用另一种方式重新反思原本和摹本的关系,就是要用他的解构主义对原本与摹本的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实施解构。“再现论”、“摹仿论”被德里达认为也是逻各斯中心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原本总是先于摹本,摹本如同书写的地位一样总是第二位的。由于“分延”和“痕迹”概念的引入,本源(原本)变成痕迹的踪迹,这样摹本便走向了前台,但已不是原来狭义的摹本了,而是一种广义的摹本,一种包含原本于自身之内的摹本,它既是摹本又是原本。本质上是一种差异。福柯和德里达对本源(原本)的摧毁,既从后现代主义美学中汲取了营养又对后现代美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后现代艺术家对《蒙娜丽莎》的发难中我们可看出二者的内在联系。

《蒙娜丽莎》可算得上是画中的摹本之王。然而我们之中却只有少数人看过原作,至于原本,即画中模特儿本人,她那深不可测的眼神,神秘难解的表情,看过的人可以说是绝无仅有,除非等到来世。对于蒙娜丽莎本人(原本)我们一无所知,我们所有的只是这独一无二的一张再现品,也就是第一张摹本。这也就为以杜尚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对《蒙娜丽莎》的发难埋下了伏笔。杜尚给蒙娜丽莎鼻子下加上了八字胡,又在下巴上加上了山羊胡。他将这张画取名为《L H.O.O.Q》,这是一句嬉皮笑脸的法文:“她是一个大骚货”。显然,杜尚的变性的、女扮男装的《蒙娜丽莎》既是对当时社会和传统审美风尚的一种讽刺,又是对传统“再现”观念的一种嘲讽。既然在世的各位谁都没有见过蒙娜丽莎本人,既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杜尚的《蒙娜丽莎》都是摹本,都是对蒙娜丽莎本人的模仿和再现,那又能说谁的优谁的劣呢?又能说准更真实地客观地再现了蒙娜丽莎本人呢?因为原本(蒙娜丽莎本人)已经不存在了。这的确是个传统美学家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杜尚的这一举动尽管给自己招来了昭彰的恶名,但却提示了人们重新看待原本和摹本的关系,重新看待“再现”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就为A.瓦侯尔的《蒙娜丽莎》(1963)的出台开辟了道路。瓦侯尔的《蒙娜丽莎》利用画题“三十个比一个来得好”,传达了这样的后现代信息:再现物或摹本不但早已把“原本”或被再现的对象给忘了,而且同时也不再认为那些原本或源头有什么重大的意义。这意味着大家不再对所谓的“历史价值”感兴趣了,这些意义与价值早就被忘的一干二净。人们被日益膨胀的信息所淹没的心灵,根本无力也无兴趣再去承担这些东西。大家所记得的,只是再现过程本身。瓦侯尔的《三十个比一个来得好》本身就是一种不断的重复,他所复制的蒙娜丽莎,大部分都非常相似。这显示了纯粹外表风格、纯粹姿势已大获全胜,取代了纠缠不休的“怀旧”、“乡愁”问题。老现代派那种对完整而纯粹的历史的追求,对独一无二的原本的追求,在这股后现代美学思潮的冲击下业已荡然。正像德里达在《散播》中说的那样:“目前,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种什么都不摹仿的摹仿”。

他在《书写与差异》中也说,“只要一经重复,一条线便不再是原来那条线,圆圈的圆心也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了。”这样一来,原本与摹本的对立高墙也就坍塌了。传统“再现”观念也随之终结了,因为根据福柯的分析:“再现业已失去了提供一个认知基础的能力,再也无法提供一个可以整合繁杂不同的元素的基础。”可见,后现代思想家在怀疑现实的真实性的同时,连同文艺对现实的反映功能本身也一同否定了。冈布里奇认为:“我们时代的情形是这样的,在其中,艺术放弃了与超验存在王国的任何联系,失掉了它的作为一种世界观——一种对世界或历史的解释方式——的特征。”文艺既然不再反映生活、现实,那它与生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墨西哥小说家卡罗斯·封特斯的下面一段话可以看作是后现代美学在这问题上的一个宣言:“我们是合唱中的声音,将活的生活转变成叙述的生活,然后将叙述复归到生活,不是为了反映(思)生活,而是为了增补别的什么东西,不是生活的一个摹本,而是一个新的生活尺度。用小说往生活中增加某种新的、更多的东西。”

联系一下形成后现代主义背景的60年代是个人类文明受到畸形的权力游戏、巨大的阴谋以及高度的技术威胁的启示录时代,这种对现实、原本的怀疑和否定便变得容易理解了。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知识分子和作家在对操纵自己的阴谋和权力进行反抗的过程中,逐渐抛弃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他们开始感到历史或现实都不过是虚构,实在与虚构之间并没隔着一条万里长城。文学作品不过是再现虚构的现实的另一种虚构。这种理论的偏颇之处是一目了然的,但它无疑也具有一种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嘲弄的意义,同时在没学上,也拥有一种不做历史的附庸的解放意义,从而为真正自由的创作创造了条件。

西方学者s.康纳将“蒙太奇”(montage,各种不同性质的东西的综合)视为后现代主义美学的一大特征。这里的“蒙太奇”是折中主义的形象表达。其实,折中主义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美学原则是一种逻辑的必然,是后现代主义非中心

化、超越界限、填平鸿沟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再把视野拓宽一点,就会发现,美学上的折中主义不过是文化上的折中主义的一种反映。这一点利奥塔在《后现代状态》中有过很精彩的描述:“折中主义”是当代总体文化的零度;人们听强节拍通俗音乐,看西部片,午餐吃麦当劳的食物,晚餐吃当地的菜肴,在东京洒巴黎香水:在香港穿过时服装。传授知识成了电视游戏的内容,为公众找一些折中主义的著作倒是很容易的。由于艺术成了迎合低级趣味的拙作,因而便迎合了具有主导作用的赞助人“趣味”的混乱。艺术家、美术馆老板、批评家以及读者和观念一起沉缅于“什么都行”,这个时代真可谓一个宽松的时代。但是这种“什么都行”现实主义实际上是一种金钱现实主义;因此在缺少审美标准的情况下,根据其产生的效益来估价艺术作品的价值依然是可行的和可用的。这种现实主义顺应了所有的倾向……只要这些倾向和需求拥有购买力。”

美学上的折中主义是以否定统一的审美标准为其理论前提的。它强调:“没有什么东西在本体论意义上高于另一些东西”,强调“机器的美,或解决数学习题的美,雅斯帕·约翰斯的油画的美,让-拉克·戈拉的电影的美,以及披头士乐队的品格和音乐美都同样可以理解。”在这个意义上,美学上的折中主义其实就是一种多元论。冈布里奇认为,正是这种多元论暗中破坏了绝对的美、唯一的美的合法存在,为各种各样美的存在留下了生存空间。冈布里奇认为多元论美学一经流行便意味着“统一的不可能性被接受了。”

后现代的折中主义的美学原则被后现代艺术家们广泛地运用于艺术的各个领域。劳森伯的“混合画”便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如几段绳子、钉子、布片儿等等,在后来的一些作品中,他把剪报、照片与笔描混杂在一起。汤姆·威塞尔曼则公开声称使用各种毫不相干的材料的目的在于准确无误地防止任何种类的统一性从中产生。莫尔的《新奥尔良的意大利广场》和格雷佛斯的《波特兰的亚》建筑则将不同历史时期因素结合进一座建筑或某个环境当中。也许在后现代建筑中运用折中主义原则最为出色的当推斯特森的斯图加特州立美术馆的扩建。

根据后现代建筑理论家C.詹克斯的描述:人们在这里可以找到城市的脉络,以惊人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扩建了原有的博物馆。老画廊的U型广场被布置在一个高台座,或者称之为“卫城”上,高踞于城市交通层之上。但是这一古典式的基座却藏着一个非常真实而又必需的汽车库,它被戏谑地用几块“掉落”到地上的石块暗示出来,看上去就象废墟。为了标明博物馆的永久性属性,斯特林运用了传统的粗琢和古典的形式,包括古埃及的檐口线,一个开敞的万神殿以及段段落落的券廊。其美观寓于一种欲言未尽和普普通通的方式中。但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折中主义原则在该建筑的入口处获得突出的表现:一个钢质的神殿轮廓,表明是出租汽车下车处,而一个现代派的钢质华盖告诉大众从这里入内。这些形式和色彩是对风格派的回顾,一种完美的现代语言,但是它们被拼贴在一个传统性的背景上。这么一来,现在主义与古典主义面对面地站在了一起,其程度使现代主义者和古典主义都感到吃惊,如果不觉得受到冒犯的话。透过这一建筑,斯特林想说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既不能否定往日的、普普通通的美,也不能否定今天的、当前的技术和社会现实的美。因此采取一种折中主义的美学原则便成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一种必然的选择。正像C.詹克斯争辩的那样:“‘真正而合适的风格’不是某些人所说的哥特,而是某种折中主义形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恰当地包含多元论,而这是我们的社会的和形而上的现实。”

后现代美学折中主义原则的另一个重要意蕴是强调意义的多重性。用詹克斯的话说就是“不给观众和读者提供‘单一的’意义”。后现代主义美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本文概念,即“互文”概念。这种“本文”本质上是“不完整的”。它总是与别的本文相互交织。用德里达的表述就是:“本文不再是一个业已完成的书写集,不是一本书里或书边空白之间存在的内容,它是一种起区别作用的网状结构,是由各种痕迹织成的织品,这织品不停地指出其身外的东西,指出其他的起区别作用的痕迹。”这一新概念强调本文的复杂性、多重性和开放性,因而对

单一的“意义”持一种拒斥的态度。这样一来,造成一种中心的转移,即由以前以作者为中心变为现在的以读者或观众为中心。作品(本文)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留给了读者或观众本人去阐释。正像荷兰学者德汉指出的那样,“就后现代本文而言,意义的争论点从集体的和客观的世界水平转移到纯粹独立的个人水平。”这样一来,阅读本文成为一种“游戏”,如同剥洋葱,一层又一层,却没有一个洋葱头,没有中心意义和中心结构。在后现代美学家看来,意义并不固定地存在于本文之中,而是存在于读者与本文的接触之中。一句话,意义存在于运动过程中,存在于和读者的接触之中。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把读者看作是一个消极被动的接受者,或固定意义的解释者的传统观念。像罗里·赖安精辟地概括的那样:“作者不创造意义,因为意义决不在此处,必须无止境地在本文之外去寻求。结果,‘书’的概念变得极不稳定,因为没有哪篇本文是单独的或整一的。”此外,“解释”的概念也受到了挑战,因为根据德里达的考察,这个术语错误地假定了对一个隐蔽的、但仍在此处的意义进行阐释。后现代美学的这一观念变革同接受美学汇流一体,对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曾被《后现代转向》的作者哈桑视为后现代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后现代转向》中哈桑写道:“不确定性,或更恰当地说,是多重不确定性,是一种复杂的所指,只有用下面各种不同的观念才能将之描绘出来:模棱性、断裂性、异端邪说、多元论、散乱、叛逆、曲解、变形。……单就文学来讲,我们对作者、读者、阅读、写作、书、风格、批评理论和文学本身的看法突然之间都成了问题。而在批评方面呢?巴尔特视文学为“失落”、“歪曲纂改”、“分解”;w.艾瑟提出了一种以本文的“空白处”为基础的阅读理论;保罗·德·曼把修辞即文学看作“一种把逻辑放在一边,开辟与越轨有关的各种变化可能性的力量”;而G.哈特曼则断言:“当代批评瞄准不确定性的解释学。”可见,对不确定性的追求也是后现代美学的根本特征,这也是破除确定

的界限之后的必然结果。这种对不确定性的追求大致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从内容上,二是从形式上。

内容上,与传统的对总体、一致、秩序、理性的追求相反,后现代美学对恢复理性的、确定的秩序这一信念本身表示怀疑。这种美学倾向在后现代主义的小说中表现的极为明显。众所周知,今天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往往借用侦探小说(品钦的《四十九批邮票的拍卖》);间谍小说(纳巴科夫的《苍白的火花》、品钦的《V》);科幻小说(卡尔维诺的《宇宙连环画》、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罗曼史(巴思的《路的尽头》、库弗的《公开火刑》)等形式进行创作。这些小说形式的传统结局总是理性秩序的恢复。侦探小说的结局总是造成混乱的主谋——坏蛋被捕从而使社会重新得到安宁;间谍小说的结尾往往是从恶势力的威胁中重新找到和平;科幻小说的结局总是宇宙秩序得到恢复。然而,后现代派的作品则与之相反,不仅完全不写秩序的恢复,而且常常以讴歌混乱为旨归。例如,后现代派作家在侦探小说里不仅突出那些象征着理性和制度的警察的无能,而且甚至于突出侦探和犯人是一丘之貉,是存在于法律之外的坏蛋。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着重写读者和侦探的推理和猜测。在小说结束的时候,逻辑推理仍得不到解决。在这类作品中,靠理性和精神力量恢复秩序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作品往往在混乱不堪和毫无秩序中结束。品钦就曾经明确说过,他“甚至不相信在自己的艺术领域有一种能够形成经验和赋予秩序的精神力量。”而他自己发表的被称为后现代主义代表作的《万有引力之虹》为他的宣言作了形象的说明。

像许多后现代主义小说一样,《万有引力之虹》也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全书由许多零散插曲和作者假装是而非的议论构成。小说的线索围绕着德国的V-2

火箭展开。V-2火箭明袭击伦敦,美国和英国情报机构都想弄到火箭的秘密。他们发现,在美国军官发生性行为的地方,往往是火箭的落点。于是开始对这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吸引和牵连了许多人,一位研究巴甫洛夫学说的军官甚至认为这个美国军官的头脑里有个支配生死的开关,决定利用他的感应能力,派他到敌后

去刺探火箭秘密。随后小说又以不少篇幅描写了德国军官的性虐待狂和性变态,论述了科技和性欲总是结合在一起并向死亡发展的理论。小说还提出了“热寂说”,即宇宙中的热能散发完后会冷寂下来,整个世界将会冰冻,作者认为人类社会中一切活动也能用“热寂法则”来加以解释,各种狂热在热量消耗光之后都会冷寂,趋向死亡。“万有引力之虹”日火箭发射后形成的弧线,火箭摧毁一切,作者认为它既是死亡的象征,同时也是现代世界的象征,因而被用作书名。

形式上,后现代主义美学摈弃了传统美学所给定的形式美概念,它拒绝使用那些被认为是现代主义作品基本的或正规的结构、文体等程式。D.洛奇曾总结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写作原则的六大特征:①矛盾——后一句话推翻前一句话;②排列——有时把几种可能性组合排列起来,以显示生活和故事的荒谬;③不连贯性——以极简短的互不衔接的章节、片断来组成小说,并从编排方式上强调各个片断的独立性;④随意性——创作与阅读成了一种随随便便的行为,如B.S.约翰逊的活页小说,任读者去拼凑阅读次序,从哪一页读起都可以;⑤比喻的极度引伸——有些作家有意识地把比喻引伸成独立的故事,游离出原来的上下文,以使读者在变幻莫测的繁杂影像面前丧失综合判断的能力,借以表示现代世界的不可理解性;⑥虚构与事实相结合。约翰·霍克斯就公开宣称:“我是在假设小说的真不正敌人是情节、人物、背景、主题的基础上开始创作小说的。”无情节、无主题、无人物的作品于是成为一种时尚。“情节与主题:被世界的这个时刻败坏的意念,至今尚未成功地获得修补。冲突,错综.没有高潮。最糟的还在后头。”在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中,故事情节只起一种陪衬作用。书中到处充满一些无逻辑、无理性的叙述,段落与段落之间跳越性很大,甚至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与缺乏必要的生活逻辑基础。如作者一段中写了罗杰尔对周围环境和混乱的感受:“这座房子、小镇,使罗杰尔大伤脑筋的弧形,竟如此容易遭受德国武器的袭击,和英国地方法的不容……这儿该不会有什么危险,但她希望周围左右还有别人,成为实际上的一个乡村,她的乡村……”接下来又突兀地转到对结赛卡的

混乱的感觉的描述:“结赛卡已经光了身子,站起来观察一会儿夜空,穿好宽腿裤子,白色垫肩的缎面锃亮的晚服徘徊。直到有什么东西,坠落下来,接近危险的地步,好在没有出事故:他们有树身银碧的丛林,天色一暗下来,就可以扪摸或扫拂云彩,均匀的暗褐云团,在白天快结束的时候,石头,远远近近的眼睛,全都上了前线,去完成各自的使命,说也奇怪,都跟他们俩在这儿没有多大关系,……难道你不晓得一场战争正在进行着吗?傻瓜!是的,不过——结赛卡现在穿着她妹妹的现成睡衣,而睡着的罗杰尔一丝不挂,但是究竟在何方?”这两段之间不仅缺乏转折所必需的情节基础或内在逻辑联系,而且在一段之内,人称的转换与指代都不是很明确,给人造成一种此也可彼也可、似是而非的感觉。总之,传统美学所视为构成形式美的基本要素的东西,统统被后现代美学家所抛弃了。他们志在将全部传统制成“白板”。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优美形式的排斥,对趣味的同一的排斥,利奥塔对此有着深刻的洞见:“后现代艺术家或作家往往置身于哲学家的地位:他写出的文体,他创作的作品在原则上并不受制于某些预先设定的规则,……那些规则和范畴正是艺术品本身所寻求的东西。于是,艺术家和作家便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从事创作,以便规定将来的创作所要求的规则。”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后现代美学看作一种“破坏美学”。

后现代美学作为世纪末一股具有强大冲击力和广泛影响的美学思潮至今方兴未艾。进入80年代以来,大量有关后现代美学、文化的论著在西方的问世,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对后现代美学文化的密切关注便是一个明证。因此,要对它来一番全面的评价确实“为时尚早”,“定评”自然就更别说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说的,那就是后现代美学所具有的解放意义。

尽管后现代美学思想内容庞杂,潮中有流,流中有派,但其中所透露出的反叛精神却是一致的。正是这种反叛精神驱使他向美学的权威挑战;向纯艺术的象牙之塔进攻,向传统美学家和思想家所人为建构的各式各样的等级制开始;向传

统美学家和思想家所人为设置的形形色色的界限发难。在这股反叛大潮的冲击之下,美学与非美学,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原本与摹本,形式与质料等一系列的对立高墙塌圮了。这无疑具有一种巨大的解放意义。这种解放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理解:其一,将非美学、非艺术、生活、摹本等从美学、艺术、原本的压制中解放出来,使之获得一种独立性和合法存在性。这些昔日的受压迫者们,一旦被解放出来,便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对美学艺术的繁荣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第二,将非西方的审美文化从“脱离现实、唯理论哲学和高雅艺术的压抑传统”所形成的顽固的、窒息性的西方中心论的审美文化中解放出来。例如,爵士乐和摇滚乐作为非洲审美文化的一部分,一直被蛮横粗暴地排除在占支配地位的西方美学之外,现在已大张旗鼓地登上艺术的殿堂,显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感染力,令人对之刮目相看。西方文化中心论因此也受到重创。正像保罗·利科指出的那样,“当人们发现,这世界上存在有好几种不同的文化,而并非只有一种文化时,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文化垄断应该结束了。”其三,纯美学、纯艺术等昔日的压迫者自身也被从象牙塔和博物馆中,从作茧自缚中解放出来。由于长期自我封闭在远离生活的城堡中,纯美学、纯艺术不免苍白、贫血,而一当从破碎的象牙之塔中走出,感受到生活阳光的照耀和时代大浪的冲击,其自身势必重新获得一种活力乃至新生。这虽然也许要伴随着一种巨大的失落感而伤心别怀,但既然你并非生来就是“金枝玉叶”,过一过平民生活又有什么妨碍呢?须知后现代美学并非要致你于死地,而只是剥夺了你的特权,剥夺了人为附加在你身上的层层光环,因为这层层光环对你同时也就意味着是层层的桎梏。和你所得相比,失去的又算得了什么?汤因比的研究已经表明:原始社会的艺术家与公众之间并不存在什么明显的区别,这一点从他们从不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花押字或印章以示自己是作者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到证明。其四,也是尤为重要的,那就是人的视角的解放,人的思想的解放。上述三点意义最终都可以归结到这一点上。后现代美学对美学史上形形色色的陈旧概念、框架、戒律、规则、界限的摧毁极大地展

拓了人们的思维视野。这促使人们用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狭隘的传统美学概念和范畴,重新审视美与丑、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所谓重新审视,就是去重新确定某物与某物的关系。正是在这种重新的审视中,在这种大美学的视角下,一种与传统的狭隘的封闭的美学不同的开放性的“大美学”概念产生了。许多过去曾经被忽略的方面得到了重视和阐明,许多过去认为简单明了的关系现在变得了异常复杂了,从中所引发出的许多理论问题是颇富有启迪性的。诸如“文艺是对生活的增补”的观点就为再现问题以及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向度。再如利奥塔从“音色”入手对艺术的形式与质料关系的研究,就从根本上动摇了“纯形式”概念以及传统对“质料”的鄙视。他的“后崇高”范畴的提出也是发人深思的。

与解放意义密切相连的是后现代美学的民主意义,后现代美学对美学权威和美学霸权主义的挑战,对通俗艺术及其美学的呵护,对美学的世俗化潮流的推波助澜,以及对折中主义审美原则的偏爱,无不显示出一种顽强的面向大众的民主意识。以至有的西方学者称后现代美学为“民粹主义美学”。后现代美学的这种民主意识与全球范围内汹涌澎湃的民主大潮是合拍的,是值得给予充分肯定的。

后现代主义课程

观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涉及领域相当广泛、内部观点歧义杂陈、影响波及整个世界的一种反思和批判现代主义的学术思潮。自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以来所定型的现代主义精神,渗透于人类日常与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创造了许多“现代性的神话”,譬如中心性、基础性、唯一性、精确性、直线性、对立性、独霸性等,而这些神话又借助“科学”的光环获得了不可动摇的神圣性与合法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复杂的思维方式和宽阔的理论视野对现代主义所崇奉的“宏大叙事”给予了无情的解构、批判与超越。 现代主义内在地具有全球同质化的倾向,由于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因而它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全球的性质。后现代消解中心,揭露“中心意识”的垄断性、封闭性和排他性,以开放的观点重新认识边缘的价值,强调边缘而非中心对创新价值的历史贡献;后现代质疑神圣,揭露“二元哲学”的控制性、直线性和权力性,以非线性的观点重新认识多元的价值,强调认可和尊重“他者的他者性”和“多元对话”对世界共存文明的意义;后现代反对统整,揭露“宏大叙事”的虚假性、矛盾性和特殊性,以过程的观点重新认识复杂的价值,强调事物“不确定性”和“撒播状态”的流动、转变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家运用后现代精神对课程领域的现代主义进行了无情地批判,诸如新马克思主义、概念重建主义、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政治理论主义、后结构主义课程观等,都可以划归到后现代主义的阵营之下。其中,“多元文化主义”和“过程转变主义”课程观典型地展示了全球化的取向。多元文化主义课程观源于多元文化教育,它认为全球化的课程既不是全球普世性的课程,也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是开放的、多元的和多样的。全球化表征的是世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表征的是一种结构,各种文化只有在关系中才能确证自己的存在,才更加有活力,所以全球化课程只有多元化才能真正地体现全球性。由于在全球的课程势力中,第三世界或文化弱势国家处于边缘地位,所以后现代主义对边缘性课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譬如女性文化课程、民族文化课程等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都是有待发现的、富有独特内在价值的课程存在。文化多元主义课程哲学不仅批判强势文化国家课程的理论、政策和结构的中心性、霸权性和宰制性,强调各民族国家特别是文化弱势国家课程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且还积极倡导“文化间主义”和“跨文化主义”的课程建设,主张在不同文化的课程之间建立起理解和宽容的精神,尊重并欣赏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哲学和思维方式,铲除夜郎自大式的中心论诉求。譬如国际理解课

后现代主义艺术解读

第一讲后现代主义的缘起与发展 本讲的主要内容涉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界定、后现代主义兴起的理论背景、后现代主义在建筑、文学、诗歌、音乐等领域的表现。重点为后现代主义兴起的理论背景,难点为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界定。 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界定 1、现代主义:从哲学角度上看,现代主义主要是指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确立的理性原则和科学精神,它起源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为反对神性而建立的人类理性和17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科学与实证精神为基础。它强调理性、权威、统一性、整体性、确定性和终极价值观。 (1)现代主义源起:现代主义艺术深受康德、尼采、威廉·詹姆斯、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现代主义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最大特征,是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和人与自我4种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现代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马蒂斯、高更、毕加索、梵高、布拉克、康定斯基等,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现代主义文学公认的开山鼻祖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福楼拜的《情感教育》。而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则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现代主义艺术的中心在法国巴黎。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19世纪之后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人们的生活方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关照自我,关注社会的角度,思维的方式都不同以往,这个时代的艺术必然染上了时代的政治、文化气息。19世纪以前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光,被充斥着钢筋水泥的巨型城市所取代,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等受到激烈的冲击和挑战。欧美社会的个人出现了普遍的疏离感、陌生感和孤独感。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非人化”元素就由此而来。发生于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现代主义艺术的重大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战争彻底打破了欧洲社会岌岌可危的旧秩序和旧宗法。战争给整个欧洲带来的巨大灾难,致使敏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产生严重的怀疑,并滋生反叛情绪,艺术家普遍暴露出焦虑感、绝望感与孤独感,也影射出整个时代的苦闷和惴惴不安: 敏感者梵高自杀, 哲学家尼采精神失常, 然而焦虑却依然弥漫着。在急速变化的世界中,人们对于自我、世界和社会的关系失衡,战争的残酷带来了精神的创伤,自我的迷失导致了心理的扭曲,于是现实生活中的消极悲观与失望的情绪被带入了艺术创作,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色彩,尤其表现在异化主题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样的嬗变可以归因为人们心理上的变化,荒诞意识、逆反心理以及个体精神的彰显。个体精神的分化导致了之前统一的古典形态的艺术演变为分裂形态的现代艺术。现代主义艺术史关于焦虑的艺术,包含了各种剧烈痛苦的情感,诸如孤独、绝望、幽闭,对于这些情感释放渠道的探索便导致了现代主义艺术所具备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对于形式的无尽探索,赋予形式以独立的价值和功能。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现代主义文学公认的开山鼻祖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福楼拜的《情感教育》。而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法国

后现代主义的含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含义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而现在成了:一切都是凌乱的,没有中心。一些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基督教世界的终结。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这个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产生于现代主义之后。批判传统和正统。但它反对“科学的独裁性”。宣扬要有超越人类理性、道德和历史辖制的思想自由。在此意义下,后现代主义有创造性、批判性和建设性。 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后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在哈桑看来,后现代的特征是对抗现代性,颠覆现代社会已有的体系,建立新的秩序。通过研究,他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为“不确定的内在性”。“不确定性”是后现代的主要特性,主要体现为中心的消失和对于本体论的再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使社会标准发生改变,社会结构向多极化转变。“内在性”是后现代主义的又一特征。“内在性”导致了后现代主义的模糊性、多元论、间断性等等。具体表现为: (1)设定相对主义。不是不讲道德,而是反统一道德;不是否认真理,而是设定有许多真理的可能性,从个人的角度、情境的、文化的、政治的角度。后现代主义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 的解释(包括对圣经,和其它信仰宣告)。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喜好在知识、生活、文化上占优先地位。

(2)后现代主义将人的主体地位模糊化,人成为某种破碎的不完整的形象。尤其反对神圣的绝对主义,而倡导把人还原为日常 的普通凡人,弱化了其影响力。 (3)后现代主义主张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批判“唯一中心”、“单一视角”、“一元方法论”等,强调价值标准的多 元化。 三、对后现代主义的反思 后现代主义对确定性的批判、否认“同一性”或普遍性,这对于反对绝对主义、冲破传统或僵化程式具有一定意义。后现代主义看到了现代主义泛滥造成的危害,从根本上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自我中心论”,对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和操作范式进行抨击、解构,这无疑有利于我们慎重、合理地思考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从而有可能使我们通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第一,后现代主义可能导致过渡膨胀的相对主义。它承认不确定性.无限夸大不确定性的作用,把不确定性视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的思想路径.极有可能导致极端相对主义。按后现代主义的极端相主义观点,一切都不具备确定性,那么,一切都没有普遍性,一切知识、真理都没有权威性,显然,这是非常荒谬的。 第二,后现代主义盲目弱化人的主体性。然而,一些后现代主义者在此问题上的极端化主张——完全否认主体客体的区分、彻底否认人对自然的主体性,则有可能使人们盲目放弃人对自然、人对他人可能拥

美学选择题整理

选择题: 题目: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的观点是把认识的重点放在了 A.审美主体上 B.审美客体上 C.主客体关系上 D.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 解题指南:“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的观点是黑格尔提出的,认识的重点放在了审美客体上 题目: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 | A.哲学的方法 B.社会学的方法 C.考古学的方法 D.名俗学的方法 解题指南: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题目: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立于 A.古希腊时期 B.古罗马时期 C.十八世纪 D.十九世纪 解题指南: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立于1750年,所以选18世纪。 题目:把理念论作为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的哲学家 … A.赫拉克利特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贺拉斯 解题指南: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以其理念论为哲学基础的

题目:最基本、最普通的形式规律是 A.均衡对称 B.对比调和 C.节奏韵律 D.多样统一 解题指南: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形式规律。 @ 题目:在“生物本能说”中影响最大的人物是 A.德谟克利特 B.博克 C.达尔文 D.弗洛伊德 题目:把美分成“秀美”和“威严”两大类的哲学家是 A.西塞罗 B.博克 C.康德 D.黑格尔 题目:不属于优美形式特征的是 A.秀丽 B.柔媚 C.娇小 D.粗狂 ) 题目:把体积数量的大称为“数学的崇高”和力量的巨大称为“力学的崇高”的哲学家是 A.博克 B.康德 C.黑格尔 D.席勒 解题指南:“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是康德提出的。(多选出现过) 题目:把解释学与生命哲学结合起来并使其发展成为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论的哲学家是 A.施莱尔马赫 B.狄尔泰 C.海德格尔 D.伽达默尔 ; 题目:属于类似联想的诗句是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瓦片” D.“马后桃花马前雪” 解题指南:类似联想:指两件事物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

“反美学”:美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命运

“反美学”:美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命运 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社会陆续进入后现代阶段,其主要标志就是文化产业的出现和霸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形象”逐渐替代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在家为电视图象和流行歌曲所包围,出门为广告、商标和五颜六色的物品所淹没,连人自身也被流行的服饰、美容、姿态、话语和表情组装起来,改造成一个个的时髦形象。我国虽然处于发展之中,尚在为衣食温饱而奋斗,但由于商品经济的确立,整个社会已提前被消费化了,何况享用洋货、西式快餐之类的生活方式遍地滋生,覆盖全球的大众传播媒介势不可挡,无孔不入,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已经“形象”化了。美观、名牌、新潮等文化因素已成为商品价格的第一因素,不再像过去一样只以原料和人工为成本来标价。文化与美失去了它原有的理想色彩和崇高目的,人们消费着文化、享用着美,这就是美在现时代的命运。 美学传统遭受到了毁灭性的冲击,被迫退出中心,置身边缘,“反美学”取而代之。 那么什么是“反美学”呢?波德莱尔以降,美的权威地位就越来越强烈地受到艺术家们的贬损。古典艺术把美作为一种努力加以实现,无论是优美、崇高还是滑稽,和谐总是它们的最后归宿;而现代艺术不再把美作为抵达的目标,“毋宁说是以丑、以恶、以力、以变态、以刺激情欲等等为目的而创作的。”(注1)因此,很多美学家都感叹道:“美不是消失殆尽了吗?”(注2)尤其是遭逢二战,过去为历史、为社会、为人性而设置的种种理性观念失去了根基,西方思想家普遍以

“奥斯维茨以后”这一特定话语标志这个一切乌托邦皆失效的后现代时期的来临。阿多诺有句名言:“奥斯维茨以后诗已不复存在”,可以说是穿透历史后的苦难声音。以美为核心的传统美学作为西方传统文化体系的一部分,随着整个大厦的倾覆而终结了。作为实践的“反美学”在反叛传统文化的现代主义时期(约1850—1950)已经出现,波德莱尔、马拉美、杜桑等人的创作便具有浓厚的反美学的色彩,不过在他们那儿还存在超度现实的理想维度。美国批评家哈尔·福斯特1983年编辑出版《反美学:后现代主义文化论文集》,表示出了明确的理论姿态。该文集从文化的各个层面考察了这一现象。福斯特在前言中宣称:“‘反美学’表示美学这个概念本身,即它的观念网络在此是成困难的……‘反美学’标志了一种有关当前时代的文化主张:美学所提供的一些范畴依然有效吗?”(注3)究竟它有哪些特征呢?福斯特语焉不详,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反美学”的实质。 一、理念的消失 在对“美”作最早的揭示时,柏拉图就说过,美不是“一位漂亮的小姐”,美不是“一匹漂亮的母马”,也不是“一个美的汤罐”,它是使所有这些事物在实际上成其为美的原因,即“美本身”。这也就是他所谓的“理念”,一种蕴含于事物之中,而又超越于事物之上的存在,显现为和谐、匀称、优雅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柏拉图以后的欧洲思想史是柏拉图思想的改写,从柏拉图直到本世纪中叶,“美”一直是以他的方式去追寻,去把握的:人们或者更细致地从对象之中,或者转向主体之中去确定它的性质。到十八世纪,鲍姆嘉登明确提出作为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目前,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均就当下的后现代境况,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他们各自都反对以特定方式来继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由于它是由多重艺术主义融合而成的派别,因此要为后现代主义进行精辟且公式化的解说是无法完成的。若以单纯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当中领先其他范畴的,尤其是六十年以来的建筑师,由于反对全球性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缺乏人文关注,引起不同建筑师的大胆创作,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方案。而哲学界则先后出现不同学者就相类似的人文境况进行解说,其中能够为后现代主义大略性表述的哲学文本,可算是法国的解构主义了。 ] 1 历史背景 2 哲学 2.1 文学批评及文化理论 2.2 社会批评 3 艺术创作及人文思潮 3.1 建筑 3.2 设计 3.3 文学 3.4 电影 3.4.1 堂皇语境的终结与多元化 3.4.2 解构主义的启示 3.4.3 社会文化领域的更迭态势 3.4.4 审美意识的新趋向 4 资料来源 5 外部连结 [编辑] 历史背景 若论者接受现代主义是战后社会的处境:人类以刻苦自强精神来重建文明,建立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社会发展运动,当中又结合美国的清教精神,和冷战时代的美苏二元对立政治方式,那么我们就可了解到为何后现代主义衍生的文化信念会是反对主流方案、反对单一以理性为中心、反对二元对立,更反对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为主的美式文化生活。相反的,对于现代主义以前的旧式社会生活方式,人们却充满了怀念之情。建筑师对都市文明和乡间生活的反思,引发我们对现代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对人类正面和负面影响的思考。当然由于我们已经没有办法脱离现代生活方式的制约,而各种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恶果,并

浅析后现代美学特征

2008.09(上旬刊)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进入我国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在西方也已经半个多世纪。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1947年出版的《历史研究》中用后现代这一概念描述西方自1875年以来的第四个阶段,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是:文化多元化、西方文明开始衰弱,一种非西方文化的力量开始上升。随着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知识信息社会,社会文化形态、思想观念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一个覆盖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的思潮,它属于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后现代主义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对传统叙事即元叙事的解构。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把元叙事视为现代性的标志,把后现代定义为对元叙事的不信任。非传统叙事纪即元叙事,是一种自启蒙时期以来推崇的宏大叙事。元叙事是为权力、制度、统治方式辩护的形而上学话语形式,目的在于用一种普遍原则同和不同的领域,形成某种普遍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规范,它导致了总体性的产生。面对这种用强势话语来压制弱势话语的方式,后现代力图摆脱其控制寻找出使元叙事、中心性失效的方式。 一、非整体性 整体性和连续性是东西方思想史上一直追求的,中国哲学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维传统,追求和谐和整体。西方则遵循着从古希腊柏拉图范式的永恒和整一到黑格尔的普遍性、必然性、确定性。进入后现代,世界被定义为不是已完成的整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永远处于未完成中。 首先借大卫?林奇于2006年拍摄的《内陆帝国》分析后现代的非整体性和零散性特征。整个影片是波兰女孩的一个梦,是一个因为她悲惨的家庭生活而引发的一个激烈的内心心理冲突的过程。尼基?格蕾丝是波兰女孩在梦中的替身,而格蕾丝在自己梦中也有三个身份,电影明星,她所扮演的电影里的人物和家庭主妇,而这些女性的丈夫则自始至终是一个人。 整部影片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叙事手法松散、凌乱。对细节的注重大大超过对整体性的顾及,处处都是令人迷恋的诡异细节,导演不加解释的分布于影片各处,例如:在一所貌似露天工厂的房子外面遇到的嘴里含着一个灯泡的心魔、一个穿双排扣西装的兔子头男人和熨衣服的兔子头女人在他们的红房子里、日本女孩说的带猴子的金发女孩。影片是用DV全程拍摄,DV特有的模糊颗粒和对光照度的失真与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追求的超清晰影像格格不入,但和影片的暧昧诡异的气氛特别相配,带来一种非常特殊视觉效果。影片并没有遵循一定的规范,而是体现了一种对传统整一型叙事的颠覆和解构,挖掘出属于后现代范畴的非线性叙事逻辑。 同样在昆丁的《低俗小说》中,也明显表现出了对元叙事的不信任。《低俗小说》中是写的两个英雄一天的游历,但这两个英雄与任何意义上我们头脑中的英雄形象都截然相反,他们虽然有伟大的冒险和目标但最终都失败,即符合利奥塔对后现代的界定—— —对元叙事的不信任。这种对元叙事不信任的后现代特征,在影片中集中体现在英雄的丧失,这种英雄的丧失带有某种尴尬的滑稽,同时又是我们时代的“后现代状况”—— —人类历史的进步主义者信仰和鼓吹的启蒙理性遭遇不信任,道德审判和价值判断无限期延迟。 影片将时间顺序和故事的叙述顺序的错位也是特点之一。打破了传统电影的线性叙事逻辑,影片采取错位的结构,象一个圆形从随意一点开始截取,并最终回到了起点。这种在时间轴上的任意截取与重置,使影片的结构显得复杂,毫无关系的现象造成的结果是将一件事的几种可能性都展现出来,说明了偶然性以及零碎对事情的决定性作用。 二、不稳定性 在索绪尔结构主义的语言学中,语言是依靠区别工作的,一个字并没有实在的意义附着在它本身,意义是经由字与字的语音和字形区分得以产生存在的。意义取决于差异,一个意义是对另一个意义的否定。因为意义是由差异系统建立的,所以任何意义都不存在权威和可解构性,是可以被破坏和改变的。 “酷儿”正式借助了这种解构,展开了对男性/女性二元对立论的拆解。西方思想中二元对立以及中心主义等逻辑,使得西方将性别和种族等社会类别相互交织建构成它者,运用它者来界定他们自身的身份。女性和一些边缘人物一般都是正统男权社会的附属和它者。酷儿正是通过被边缘化的男人和女人以及传统意义上不可逾越的性别特征来建构自己的身份。酷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向男性和女性的两分结构挑战,颠覆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以及男权文化和异性恋霸权模式,它涉及到了早期同性恋解放运动、女性主义、嬉皮士、少数人种等文化,使所有排斥少数群体的思想显得狭隘,使人们获得彻底摆脱一切传统观念的力量。 在禅宗里,人要达到自有和安然,必须放弃理性,把自己完全投入无意识的领域。放弃理性,由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来支配我们,这些都与后现代不稳定性质所衍生出来的偶发性产生了一致。约翰?凯奇的《四分三十三秒》将大自然的声音填满他的音乐,观众从关注音乐到关注自身,不确定性显现于此状态中。真正意义上偶发艺术的创始人是他的学生卡普罗,他倡导将偶发性的创作活动扩大到行为和环境中去,在任意的环境和随机的行为中启发人们注重日常生活本身。他的《六部分十八个偶发事件》是第一个偶发艺术表演,参加者有画家、雕塑家,这个即兴表演伴有音乐、行为、文字和实物。演出者冷漠地念着片段的文本,在画布上作画,吹笛子等等…在表演当中,观众暗示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也成为了偶发事件的一部份。于是,解读这些不连贯的事件便成为了观众的工作,而演奏的过程则充满了偶发和不确定因素。 对传统叙事的不信任让我们保持怀疑,创造新的生活和艺术方式。多元化已经在我们这个时代根深蒂固,我们应该尊重各种不同的艺术和文化,也应该将后现代的美学特征运用到生活中,注重我们的日常生活本身,使我们的思想、观念免于陷入狭隘,不断宽泛起来。 参考文献: [1]岛子著.后现代艺术系谱.重庆出版社,2007. [2]陈嘉明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浅析后现代美学特征 □刘盈盈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本文通过对后现代美学特征的归纳和分析,使我们能够从它凌乱的思维中理出一些头绪。对元叙事的不信任让我们保持怀疑、宽广以及不断超越,创造新的生活、艺术方式。 关键词后现代元叙事非整体性不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08)09-261-01 艺术传媒 261

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功能

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功能 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功能 1我国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功能 1.1自然美 自然环境可以为人类生存提供所需求的氧气,同时也是多种植物生存的家园,自然环境中的植物、阳光、空气,也是城市环境艺术 设计工作开展的基础元素,从中可以了解到自然才是城市环境设计 的基础,自然美也是城市环境设计中的主要美学功能。城市环境设 计中,设计人员将技术与艺术进行良好融合,从而使得城市环境可 以更为良好的满足城市居民精神世界追求。特别是在环境污染严重,节能环保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的今天,城市环 境设计所具备的自然美美学功能,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必然需求,同时还可以现代城市居民的审美观。 1.2社会美 城市是人们生存的重要空间,城市环境设计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设置,对城市建筑群体重新组合,加强城市绿地景观建设,对城 市生存空间进行生态haunted的改造,从而使得城市环境更加具有 人文化的特性,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 1.3建筑美 建筑是城市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对我国传统的城市环境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就是对城市建筑群体进行合理化的改造,加强 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不仅可以将建筑物个体具有的特点良好 呈现出来,同时也可以保证建筑群体具有良好的美观性,生化建筑 群体的内涵。现代城市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对区域文化给予了充 分尊重,建筑物不仅具备了时代特性,同时还可以将区域特性良好 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城市环境设计对城市建筑物进行塑造,

可以加强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使得城市具备良好的个性化特征,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会起到积极影响。 1.4文化美 城市环境不仅包含了社会的、自然界的物质,同时也含有民族的、历史的、区域的文化内涵,这些内容通过城市环境设计可以更为良 好的表现出来,加强城市居民的审美体验。文化美也是城市环境设 计中非常重要的美学功能,城市环境设计想要实现这一功能,不仅 需要将自然美、社会美、建筑美进行整合,同时还需要融入城市环 境设计相关理论,以及城市区域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将实现城市 环境设计的文化美。文化美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环境设计领域发展, 同时还可以彰显城市文化内涵与城市独有的精神。城市居民会因生 活在这样的城市感到骄傲、自然,也会让城市居民自主的`去保护生 存的家园,进一步强化城市环境保护力度,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奠定良好基础。 2我国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反思 城市环境设计工作开展中,设计人员要从城市整体面貌进行思考,对城市居民精神世界追求进行分析。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但 是随之也带来了很多不良问题,其中工业、建筑领域发展迅速,导 致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为严重。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现状 进行分析,虽然经过相关人员的不懈努力,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取得 了一定可观成就,但是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利益分配矛盾问题仍然不 能忽视,众多理论性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 2.1权利审美问题 改善城市居民环境,缓解城市污染现状是城市环境设计的主要目的,想要顺利实现这一目的对城市环境设计的民主性必须要给予充 分尊重,城市环境设计决策也必须要实现民族化的特点。但是对以 往城市环境设计工作开展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决策阶段还是设计 阶段,都是由我国政府部门已经相关企业最终决定的,并没有吸取 广大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导致城市环境设计民主性较差。也正因如此,很多城市景观建设都是根据主观意见决定的,城市景观建设缺

纯干货!后现代风格的配色美学指南

纯干货!后现代风格的配色美学指南 这些后现代风格案例的配色,太好看了! 这一期将为大家带来 干货式后现代风格配色美学指南 后现代风格是后现代主义的衍生物,在空间设计上强调突破旧传统,反对苍白平庸,重视功能和空间结构直接的联系,善于发挥结构本身的形式美。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后现代风格建筑的代表之一 图源自Unsplash 后现代风格往往会以最为简洁的造型,表达出最为强烈的艺术气质,从而为家居空间带来了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 ▲后现代风格的空间设计强调突破传统,讲究创新与独特 今天,欧小诺为大家奉上后现代风格的配色美学指南,让大家也可以成为家居设计大师。 后现代风格的色彩运用大胆创新,追求强烈的反差效果以及浓重艳丽或黑白对比,多以表达艺术气质为主轴。主要分为明亮色调和对比色。

▲客厅瓷砖产品应用:幻影灰FLT152260120S 明亮色调 后现代风格的设计都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化的文化内涵,从天真滑稽到怪诞、离奇等不同情趣。 ▲产品应用:奥斯卡FLT158280S 在色彩上常常故意打破配色规律,喜欢用一些明快、风趣、饱和度高的明亮色调,特别是粉红、粉绿等明艳的色彩。 ▲产品应用:云多拉灰ELS14490S 同时在构图上往往打破横平竖直的线条,采用波形曲线、曲面和直线、平面的组合,来取得室内意外效果。

▲产品应用:卡萨绿ELB41180RS 对比色 后现代风格的色彩通常会呈现出强烈的对比感,其中黑色、白色是后现代风格空间最常见的对比色。 ▲卧室瓷砖产品应用:维克斯灰ELS14160120S 优雅的黑色和浪漫的白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为空间营造出一种时尚前卫的艺术感。优于色彩之间的对比相当强烈,因此必须特别慎重考虑色彩彼此间的比例问题。

浅谈宁浩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美学

期末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宁浩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美学 系别艺术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学生姓名史莘学号 110610303 年级 2011级课程名称影视艺术美学任课教师黄婧秋 论文评语: 平时成绩( %)期末论文成绩( %)总成绩(100%)成绩 2013年 12 月 12 日

浅谈宁浩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美学 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学生:史莘学号:110610303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当代导演不在拘泥于传统政治教化影片,而更多的去关心一些底层小市民的酸甜苦辣。宁浩,作为新生代领军导演,他影片中独特的后现代主义特色,在中国电影里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宁浩的“疯狂电影”中MTV式的剪辑手段,荒诞的剧情以及颠沛流离的人物等等,这些特点不仅成就了宁浩,并且也引领了中国后现代主义电影发展。 关键词:宁浩、后现代电影、宁浩导演艺术、宁浩导演电影类型 1引言 身处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商品消费力逐步增高,科技水平高速发展,大众传媒也日益普遍,特别是DV的发明,使大众百姓从影像的消费者转换为影像的创造者,影视艺术也真正降格成为平民化的娱乐方式,才使得宁浩作为一个草根阶级也有能力创作影视艺术。 宁浩的DV毕业作品《星期四,星期三》曾受到《上学路上》的导演方刚亮的好评以及鼓励,这段鼓励让宁浩心里燃起了拍电影的火花,于是他开始往电影的道路上走去。之后他动用了自己的十几万的积蓄,拍了一部后来在第四届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大奖的DV作品《香火》。之后宁浩又拍摄了一部DV作品《绿草地》(又名《蒙古乒乓》),这部DV同样也获得了国外的一些奖项,这两部DV作品加上一定的机遇,于是有了后来的《疯狂的石头》。 正是《疯狂的石头》为宁浩带来了声誉,也成为了中国电影的后现代主义典范。 2后现代电影 2.1电影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渊源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展示了他们的作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等这些影片“使人类又一次获得了一种全

002后现代主义概念

后现代社会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社会或后现代时代具有的一系列特征: 首先,从后现代的社会特征来讲,它是后工业社会、是信息和科学技术膨胀和泛滥的新时代。科学技术取得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高科技的力量符号化、信息化、复制化的、人为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压倒自然的因素。社会生产不再是前工业社会中“人同自然的斗争”,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信息的竞争、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其次,后现代的知识特征是,一切知识都被信码化或数字化、符号化及商品化,不能信码化、计算机化的知识,几乎不被看作知识。掌握和传递信息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生产和制造各种新的信息,也成为提高社会地位和扩大权力的重要途径。掌握信息成为权力的象征,一个国家控制和占有信息的多少成为国力的一种象征。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有更大的权力;相反,权力越大,经费越多,就会有更多的可能获取和垄断更多的信息,就会有更多发现真理的机会。 第三,后现代的文化特征是,颠倒文化的原有定义,反对传统标准文化的各种创作原则,扬弃传统的语言、意义系统、形式和道德原则。走向零散化、边缘化、平面化、无深度,通过各种炫目的符号、色彩和光的组合去建构使人唤不起原物的幻象和影像,满足感官的直接需要。 第四,后现代的心态和思维模式特征是,“后现代”所要表达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模糊”、“偶然”、“不可捉摸”、“不可表达”、“不可设定”及“不可化约”等精神状态和思想品位。后现代人反对传统的思维模式,后现代文化产品显示出“一看就懂”,“一看就照着做”的特征。因此,文化快餐像漫画、卡拉OK等边看边唱、边玩耍、边思考的思维方式,迅速地在后现代文化的泛滥中扩散和蔓延。 第五,后现代生活方式的特征是游戏式的生活。人们醉心于赌注式的游戏活动,不再遵守传统道德和规范所规定的协调而祥和的生活,宁愿在不断突破传统规定的叛逆性生活方式中尝试各种新的生活的可能

后现代美学

博物馆的坍塌——当代西方的后现代美学思潮 特奥多·阿多诺认为,“博物馆的”有一种令人不愉快的色彩。它所描述的对象对于观察者来说不再与之具有一种有生命活力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些对象是处于死亡过程中的。……博物馆是艺术作品的家族坟墓。” 西方学者曾以“无墙的博物馆”为题作过文章。这是一个很有隐喻特征的题目。因为“博物馆”在西方文化中是展示审美精品的殿堂,因此“博物馆”便成为纯艺术、高雅艺术的象征。现在,博物馆的围墙没了,这意味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没了。而博物馆之墙的倒塌却不是自然的造化,而是人为的,从事这一摧毁博物馆之墙工作的就是后现代美学。 后现代主义者看到“后现代主义美学”这样的字眼大概会十分恼火。因为他们对美学的一个典型的态度是绝口不谈,故意保持沉默。这是一种将他们认为是没有意思的事情“漠然置之”的态度。这种态度的产生也是有其理论缘由的,因为以倡导非中心化反本质主义和反对元叙述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是不容忍有一个普遍一般的美的原则、美的本质、美的概念存在。美学上的后现代主义者宣称,美学概念是成问题的。而这恰恰是传统美学大厦的理论基石。这样,对“后现代主义者为什么会对美学如此地冷漠”的问题我们便不会感到惊奇了。但这种对传统美学的冷淡并不排除后现代主义者拥有自己的美学思想。事实上,时下颇为时髦的、为后现代主义者所津津乐道的“反美学”其实也是一种美学,这就是后现代主义的美学。 何谓反美学即后现代主义美学呢? 遵循一种后现代的流浪者的思维,后现代美学志在向“美学霸权主义”发动挑战,志在取消传统美学家所人为设置的形形色色的僵硬界线,特别是取消美学与非美学的区别。一句话,志在“否定拥有特权的审美王国”,弄塌传统的“审美空间”。

“后现代主义”释义

“后现代主义”释义 「内容提要」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超越,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观等领域,发生的一次“哥白尼式”革命。其中托夫勒的“新世界”概念描绘了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远景;利奥塔阐释了后现代思潮的来源和特征;德里达表述了反“逻辑中心主义”,哈贝马斯论证了后形而上学的反哲学倾向,布尔迪厄从社会游戏的角度,提倡建立一门反观性社会学,而里查德??罗蒂则着重论述了协同性实用论的重要性。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逻辑中心主义,后形而上学,反观性社会学 近10多年来遍及中国学术界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无论作为一种文化思潮还是意识形态,都是针对现代而言的,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和否定,是用诸多新范式对旧范式的取代。现代主义是18世纪以来工业化的产物,它以科学、理性、自由、民主、博爱、绝对、统一性、一体化,以及经验性和终极关怀为基本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则一反常态,提出近乎截然相反的见解,认为人类于最近几十年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宗教观、哲学观、科学观等领域,都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哥白尼式”裂变。那么究竟何谓后现代主义呢? 一、托夫勒的“新世界”概念 要界定“后现代主义”,需要先理解何谓“后现代”、“后现代观念”和“后现代性”。对此,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在瑞士哲学家汉斯??昆和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看来,后现代就是指当代,指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正是在这样一个短暂时期,人类历史发生划时代裂变。所谓后现代观念、后现代模式、后现代思潮都是指与旧有传统相对立的当代意识、当代模式和当代思潮。概括这个新世界,基本上具有如下特点: 1.在这个新世界里,既不是原始的渔猎或畜牧业成为支撑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也不是落后的农业或标志现代文明的工业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而是服务性经济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以前,人类主要是出卖体力谋求生存。而从本世纪50年代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类不仅破天荒地挣脱了农业劳动的沉重枷锁,也摆脱了工业劳动的沉重负担,今天形形色色的服务性行业呱呱坠地,使得许多国家竟有80%以上的劳动者脱下蓝领衫,从事白领职业。因此,如果说是农业革命孕育了现代工业文明,那么今天正是工业文明孕育出一个更少工

诗歌中视角空间的美学功能

2002年3月 第23卷 第2期 外语教学 Fo reign L anguage Educati on M ar.2002 V o l.23N o.2诗歌中视角空间的美学功能 汪少华 (复旦大学外文系上海200433) 摘 要:视角空间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空间,普遍存在于诗歌之中。在诗歌中视角空间主要通过拟人、移就和隐喻等修辞手法来建构。诗歌中的视角空间有着独特的美学功能。分析其中视角空间的建构及其整合过程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语言中意义的构建与解读。 关键词:视角空间;概念合成;美学功能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544(2002)022******* 是说,它们不会出现在同一个语篇环境中。 -根据UM T s和PRM T s的语篇功能、语义特征及语篇分布,人们可假设它们的结构形式至少部分取决于它们的功能。 总之,UM T s和PRM T s结构的使用与交际语境、说话者的意图及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在书面语篇和口语交际中都具有重要价值。 注:本文大部分例句转引自K ies,D,1988及H alliday, 1994. 参考文献 [1]Chafe,W.Givenness,contrastiveness,definiteness, subjects,top ics,and po ints of view[A].L i(ed.). S ubject and T op ic[C].N ew Yo rk:A cadem ic P ress, 1976. [2]F irbas,J.O n defining the them e in functi onal sentence analysis[J].T ravaux ling u istics d e P rag ue,1964(1): 267280. [3]F riedm an,L.T he m anifestati on of subject,object, and top ic in Am erican Sign L anguage[A].L i(ed.). S ubject and T op ic[C].N ew Yo rk:A cadem ic P ress, 1976. [4]Givon,T.O n U nd erstand ing G ramm ar[M].N ew Yo rk:A cadem ic P ress,1979. [5]H alliday,M.A.K.A n Introd uction to F unctional G ramm ar.2nd ed.[M].L ondon:Edw ard A rno ld, 1994.[6]Jackendoff,R.S e m antic Interp retation in Generative G ramm ar[M].Cam bridge:M ass.M IT P ress,1972. [7]K ies,D.M arked T hem es w ith and w ithout P ronom inal R einfo rcem ent:their m eaning and distributi on in dis2 course[A].EH.Stiner&R.V eltm an(eds).P ragm at2 ics,D iscou rse and T ex t:S o m e S y ste m ically2insp ired A pp roaches[C].L ondon:P inter Publishers L i m ited, 1988. [8]L eech,G.N.&Sho rt,M.H.S ty le in F iction[M]. N ew Yo rk:L ongm an Group L i m ited,1981. [9]L eech,G.&Svartvik,J.A Co mm unicative G ramm ar of E ng lish[M].N ew Yo rk:L ongm an Group L td, 1975. [10]L yons,J.S e m antic T heory[M].N ew Yo rk:H arper and Row,1977. [11]Q uirk,R.et al.A Co mp rehensive G ramm ar of the E ng lish L ang uag e[M].L ondon:L ongm an Group L i m ited,1985. [12]T homp son,G.Introd ucing F unctional G ramm ar [M].L ondon:A rno ld,1996. [13]牛保义.主题提升理论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9 (2). [14]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收稿日期 2000209207 责任编校 王和平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与美学观点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与美学观点 后现代主义设计 1934—1964是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开始应用和歧义迭出阶段; 60年代中后期,后现代主义表现出一种与现代主义作家的精英意识彻底决裂的精神,禀有了一种反文化和反智性的气质; 1972—1976年,出现存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概念日趋综合和更具有包容性。这一发展轨迹显示出这样一种内在逻辑。 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在某种情景中,这意味着复活那些被现代主义摈弃的艺术风格,而在另一种情境中,它又意味着反对客体或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东西。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等)的产物,它孕育于现代主义的母胎(30年代)中,并在二战中与母胎撕裂,而成为一个毁誉交加的文化幽灵,徘徊在整个西方文化领域。后现代主义的正式出现是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其声势夺人并震摄思想界是在70年代至80年代。这一阶段,在欧美学术界引起一场世界性的大师级之间的“后现代主义论战”。到了9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开始表现出狂燥以后的疲惫声势大减。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后现代是一个反体系的时代,反体系即反任何人为设定的理论前提和推论,否定人能达到对事物总体本质即“总体

同一性”的认识。这种反体系性的结果使后现代主义放弃了对真理的追求,而重视现实图景的表象和枝节,扬弃了指向中心性的交流和共识,而走向差异和谬误(误读),是言说的意义陷入莫衷一是的泥潭中。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孕育于后现代主义思想中的,而后现代主义思想是在讨伐现代主义对生活和人的异化中诞生的。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有着完全不同的生存认识观。“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知识的批判主要还集中在对普遍性、总体性概念以及本质主义的批判上。” 在后现代主义眼里,生存是“个别化”对世界各关系(场域)的领会和触动,能够进行同一化(普遍化)的只是由于现代主义的“本质主义”的运作,而不是事实情况本身。 所谓本质主义是一种先在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用此种本质来解释对象的存在和发展的思维模式……本质主义不仅预设实体、事物的静态本质,而且先在设定事物的过程本质,因此,本质主义又可称为基础主义或预设主义,是一种“先在决定论”或“种子说”。它主张任何事物的发展均有一定之规,在发展之先,发展的路径和结果便已被先在决定,而只要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初始状况和演化规律,便可以推论出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这种以本质主义为基础的现代主义是背离现实生活的,同时也误导了人们对虚幻规则的盲从,损害了人的创造性。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我们认识的目的不是寻找差异之下的共同因素,而是应当

后现代主义体现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体现的特点 通过现代设计史的课,我们对后现代主义也有所了解如:“母亲住宅、巴西议会大厦、悉尼歌剧院”等后现代建筑作品。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 后现代主义最早是出现在建筑学中,它是指那种以背离和批判某些古典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现代文化包罗万象、十分复杂,是现代社会消费主义、娱乐主义和消解 主义融合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社会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不同以往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鲜明特色。后来被广泛地移植于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领域。这些领域中具有类似反传统倾向的思潮。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类似反传统的倾向。后现代主义者使用各种否定的、批判的、解构的和破坏的方法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提出了各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新理论,但在后现代主义者提出的新理论中却充满着怀疑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然而,在理论上具有反传统倾向的哲学家在现代西方的各个哲学流派中

都能找到。当代美国活跃的后现代主义者之一格里芬就说:“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 的情绪,而不 是一种共同的 教条———即 一种认为人类 可以而且必须 超越现代的情 绪”。这样一 来,不同时期 具有这种反传 统理论倾向的 哲学理论流派 都可归于后现代主义,如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根本不考虑艺术的本质,而是竭力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甚至断言“艺术已经死亡”。 后现代主义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终日面对冷漠呆板的设计人们已感到厌倦,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产品需求的心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风格上更是两个极端,但在诸多方面互有异同。例如哈桑在《后现代主义转向》中对二者的部分进行如下比较: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