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4.03.06)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1、培养目标通信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熟练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处理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和工程技术,又有具备在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运营和维护和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研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后可从事通信系统、通信工程技术和通信新产品研究开发、调试和运营等工作,也可从事IT及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
2、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要求:涵盖工具性知识、人文及管理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立足于工科大类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厚的知识面:了解一定的文学艺术与文化、哲学社会学与人生、科学技术、工程与环境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物理、外语、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运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具有综合应用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竞争意识;了解本专业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和趋势,懂得各种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标准、法律和法规。
(2)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知识要求●注重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学习方法的培养,具有不断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以及自我适应发展的能力。
●具有系统专业实验能力、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
●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以及基本的创新能力。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0703)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080703)1. 前言通信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其出现是为了满足信息化时代对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需求。
在当前信息时代,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
2. 基本要求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以及开阔的国际化视野、高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其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数学、物理、电路等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通信系统的原理,并掌握通信系统的设计、调试和优化方法。
3.掌握互联网技术和通信协议的知识,具备网络架构的设计、调试和优化能力。
4.能够熟练编写计算机程序,掌握主流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
5.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承担工程实践、研究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3. 课程设置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网络、移动通信、微波技术、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
同时,其他课程也非常重要,如数学、物理、计算机技术、英语等。
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具体如下:3.1 基础课程•数学–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学–大学物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电路理论–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设计•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3.2 专业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网络•无线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信安全3.3 实践课程•通信工程实验•通信网络设计实践•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实践4. 实践环节通信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参加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践环节是其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外实践方面,可以参加公司实习、课程设计等活动,提高专业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还可以参加上海市“阳光体育、地方实践、社会工作、创新创业”等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5 级起执行)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为总体培养目标。
坚持学科基础奠定、文化传承、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和谐统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形成学科思想体系,提高科学素养。
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培养视野开阔,志向远大,系统掌握通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紧密结合地方产业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它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形成学科思想体系。
4. 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5. 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基本能力;6. 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7. 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8. 了解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9.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10.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11. 具有规范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12. 具有良好的外语阅读语翻译能力。
13. 具有运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学制与毕业要求学制:四年。
毕业要求:学生应修满规定的 157 学分,德、智、体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方能毕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36 2 1 36 2 1 36 2 1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学位课 学位课 学位课
M10911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前沿进展 36 2 1
计算机学院 非学位课
M1091106 多媒体技术
M1091107 算法设计与分析
M1091108 TCP-IP 体系结构
M1091109 分布式系统
3.嵌入式系统与计算机测控技术 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现代 通讯等多种技术以及系统工程等理论,重点研究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电路设 计、嵌入式操作系统及软件设计、传感器与测试系统、信号调理、图像处理技术、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数字控制系统、计算机测控系统、现场总线技术与基于 Internet 的远程测控系统、网络化控制技术,矿井人员定位技术,生产工况及安 全智能测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
一、学科简介
我校在 1986 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生,1994 年起招收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是国内较早开办计算机教育的高校之一。2003 年获得计算 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招生,2005 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 予权并招生,2010 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授权点。在矿山智能测控 及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应用、嵌入式系统应用及机器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和 工程数字化仿真等方向形成了优势和特色。
2.智能信息处理 主要研究智能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包括信息和知识处理的数学理论、复杂 系统的算法设计和分析、并行处理理论与算法、生物计算等新型计算模式、机器
学习理论和算法、大规模文本处理、图像视频信息检索与处理、基于 Web 的知 识挖掘、提炼和集成等;以及商务和金融活动中的智能信息处理,包括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通信领域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在通信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的应用型技术或管理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的岗位锻炼自我提高,能在西藏及其它省区的信息与通信工程技术行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相关机构中成为技术骨干,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二、培养要求(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维护西藏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二)思想品德: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纪守法,热爱劳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为祖国富强、民族昌盛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信息与通信工程有关问题。
(四)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信息与通信工程有关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五)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信息与通信工程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六)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专业知识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七)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信息与通信工程有关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信息与通信工程有关问题的计算与仿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A)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信息与通信工程有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信息与通信工程有关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面向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广播电影电视机构、视频通信系统集成商和运营商、移动通信公司以及其它通信和广播电视行业相关部门,培养具有扎实、宽泛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具备广播电视发送技术、数字广播传输技术、微波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掌握并熟练应用相关专业知识,在广播电视和通信领域中从事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以及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掌握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的基本理论;了解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的前沿与发展动态。
2、具备宽厚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
3、广播电视发送方向:掌握电子技术、广播电视发送技术、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具备广播电视和通信系统的设计、应用和测量能力。
移动通信方向:掌握电子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现代交换技术,具备移动通信系统的工程安装、调试、管理与维护能力以及移动通信相关产品的生产、检修、测试、营销等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拥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6、英语四级以上,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满足在通信工程专业领域进行英语交流和拓展国际视野的要求。
7、具备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专业方向:广播电视发送方向、移动通信方向四、修业年限:四年五、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六、核心课程(8门):信息论与编码原理、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天线与电波传播广播电视发送方向:数字电视技术、广播电视发送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移动通信方向: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移动电视技术七、学时与学分分配: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83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必修课114学分,系选修课26学分,公共选修课10学分,实践与创新教育体系33学分。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学科代码:08 专业代码:080703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名称:通信工程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基础实、口径适、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以及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通信与电子信息等技术领域从事通信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工程设计、制造开发、运行维护、工程管理和营销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一)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有为人民服务、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一定的美学修养和艺术欣赏能力。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3)专业知识:系统的掌握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光纤、无线、有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专业知识;掌握通信系统与信号传输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设计方法;了解通信工程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通信产业的发展现状。
(4)工具性知识:掌握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各类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掌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检索文献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实验和模拟仿真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计算方法、演绎推理方法和归纳法等基本数学处理方法。
2.能力结构(1)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和社交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应用能力;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及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获取英文资料的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和书籍;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具备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初步的程序分析和设计;具备分析处理实际通信系统、通信设备常见故障的基本能力;具备设计开发、调试维护无线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能力。
通信工程培养方案(一)

通信工程培养方案(一)通信工程培养方案概述本方案旨在培养优秀的通信工程人才,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在通信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培养目标•理论基础:掌握通信工程相关知识,包括信号与系统、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通信等。
•技术实践:具备通信系统设计、通信设备维护和通信网络规划能力。
•创新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开展通信工程领域的科研和创新工作。
课程设置1.通信工程基础课程–信号与系统–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通信原理–通信原理与技术2.专业核心课程–通信电子线路–通信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通信与网络–通信系统设计与实验3.选修课程–网络与系统安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实践环节1.实验课程–通信系统实验–通信电路实验–通信网络实验2.实习实训–到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实习,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
–到通信运营商进行实习,学习通信网络规划和维护。
3.毕业设计–选择通信工程相关课题,进行独立研究和设计。
参考教材1.《通信原理与技术导论》2.《信号与系统》3.《数字通信原理》4.《通信电子线路与系统》5.《通信网络技术与实践》学习成果学生在完成本培养方案后,应获得以下学习成果: - 掌握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 - 具备设计和实现通信系统的能力; -能够解决通信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 具备继续深造和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
毕业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方可毕业: - 修满规定课程的学分要求; - 完成实习实训和科研项目; - 成功完成毕业设计,并通过答辩。
以上即为通信工程培养方案的概述,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学生能够在通信工程领域取得良好的成绩,并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招生要求•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力;•对通信工程感兴趣,有较强的数理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特色1.结合实践:通过实验课程和实习实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精品课程:根据行业发展需求,精心设计课程设置,确保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通过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2.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
4.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方案;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
1.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主要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通信基本电路、信息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路由与交换技术、移动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网
3.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
四、修业年限、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
1.修业年限:3-6年
2.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199.5学分
3.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就业(发展)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也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还可在教育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学、管理等工作。
六、通信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表
通信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表
通信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表(续)
通信工程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