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

合集下载

通信工程2017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2017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2017培养方案第一章绪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工程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具备通信工程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技能,通信系统规划、设计、运行、测试和管理能力,通信网络设备管理、通信终端设备配置及维护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为了适应通信行业发展的需要,为全面提升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质量,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制定了通信工程2017培养方案。

第二章培养目标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通信工程技术人才,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和能力:(一)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通信工程专业理论基础和系统工程应用能力。

(二)具备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研究、设计、分析、测试、评估、管理、运维和应用的基本能力。

(三)具备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与信息处理系统集成佳或完善途径。

(四)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社会工作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六)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具有全面发展的身心素质和较强的自律能力。

第三章专业课程设置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工程力学、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信网络原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工程、光纤通信等。

选择性课程包括:移动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宽带通信技术、通信信息安全、通信规划与优化等。

实践环节包括:通信原理实验、通信网络实验、通信系统工程实验、通信软件设计等。

第四章实践教学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一)实习实践:学生通过到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实习,了解通信工程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7年版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7年版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7年版)专业代码: 080703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和团队协作意识,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应用、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的学生能在轨道交通、通信设备生产及运营等部门从事研究、设计、开发、施工、运营、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毕业后,经过几年的工作,能达到以下要求:1) 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2) 具备通信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 具备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等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施工、运营、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可以在通信及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能够担任技术骨干或项目管理角色;或者有能力继续攻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担负科研工作任务。

4)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组织管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适应环境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毕业要求根据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的毕业要求分为12条,细化为30个指标条目。

具体如下: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与通信工程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1) 掌握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2) 掌握电子电路、计算机和信息工程等基础知识;(3) 掌握信号处理、传输和交换等专业基础知识;(4) 能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通信系统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研究,识别、表达、分析通信工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等基本原理,将通信工程相关问题进行转化、表述为数学问题进行分析;(2) 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等技术,分析通信领域工程问题,得到相关工程问题的解决途径;(3) 能够应用工程基础、专业基础基本原理,通过文献调研分析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江苏、辐射长三角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与通信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与应用为主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通信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工程素养,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获取、传输、交换与处理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实践技能,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及综合技能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1.具有运用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2.具有应用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3.能够设计针对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信息通信系统、电路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解析现有的软硬件产品并进行二次开发和改进、设计电子电路、信号处理与传输等工程实验、分析与解释实验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能够针对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能够基于通信工程领域中的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通信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9.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具有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及一定的科技文献撰写能力,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方案描述1.专业方向:通信工程专业共分光纤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通信、多媒体通信、电力通信五个方向。

2.培养目标: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有现代通信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通信技术研究、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设计能力,适应通信领域以及信息交换、传输处理等方面的科研、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公共专业基础平台上:无线通信方向培养具有现代通信技术、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是移动通信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研究、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工程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光纤通信方向培养具有通信技术、光纤通信和通信网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及维护的工程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计算机通信方向以网络工程、网络互联层以上各高层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适应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要求,具备在通信领域从事网络工程、软件开发、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维护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多媒体通信方向在公共专业基础平台上,培养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传输技术及宽带通信网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多媒体通信网用户接入、多媒体通信系统及设备的设计、调试、运行维护的工程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IT(信息技术)产业、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多媒体通信和网络工程及应用研究、开发、运行管理、维护或教学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力通信专业方向在通信工程专业公共基础平台上,培养具有现代通信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通信技术研究、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设计能力,能够适应电力行业发展需要,在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设计规划院所、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等从事电力系统通信规划、设计、建设、系统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培养要求:根据培养目标定位和岗位分布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分方向)撰写,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现代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通信工程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在通信工程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方面能够独立开展工作;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4.培养学生具备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通信工程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等基础理论课程,为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打下基础。

2.通信工程核心课程:包括数字通信原理、通信网络、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理解通信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熟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多门专业选修课程,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网络安全等,以提高学生对其中一特定方向的专业能力。

4.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与实际工程技术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培养模式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多门专业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培养他们在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

四、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教学:设置一系列的实验教学环节,包括通信系统仿真实验、通信网络实验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通信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2.实习:在校期间,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习,使他们能够接触到实际的通信工程项目,了解实际工程技术的应用,并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开展科研或工程项目,包括项目立项、方案设计、实施和结果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掌握通信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技能,学习现代通信和网络新技术。

培养的学生在通信工程领域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和一定的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在通信领域及相关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通信组网、设备运行维护、科技管理、市场营销和教学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电子信息、计算机应用、信息与通讯等工程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与研发、产品测试、科学技术研究、技术管理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也可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

二、培养规格按照《通信工程专业规范》中的知识体系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安排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素质教育、专业知识传授、应用能力培养协调发展的原则。

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即:素质结构要求、能力结构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

1、素质结构要求人文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了解世界文化的基本知识、了解人类文明史和科学发展史;具有一定的文学和艺术等的欣赏能力;具有良好的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正确、理性处理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和能力。

专业素质:具有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有批判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思维方法;掌握通信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基本科学研究方法;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具有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和批判意识,了解自然科学的重要发现和专业主要进展;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实践意识和质量意识,以及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价值效益意识;具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

心理素质:身体健康,能适应紧张的工作环境;具有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

(整理)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整理)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通信与电子信息业、现代制造业、信号与信息处理业的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线,融“信息获取与处理” 、“信息传输与交换” 、“信息与控制”于一体,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工程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学习认知能力好、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素质高、实践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就业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与创业、素质加特长”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信息获取与处理”、“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与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研究与运行维护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基础知识和外语综合应用能力;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宽广的基础及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外语、电子技术、信号处理、通信系统、通信网、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3、获得良好的“信息获取与处理”、“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与控制”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1~2 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设计、开发、调试、应用、管理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电磁场理论、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通信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微机通信与接口、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现代交换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数字移动通信、数字电视技术)& (信息论与编码、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字语音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通信工程专业(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Majors)
专业代码:080703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思维方法,接受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训练,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在通信领域及相关领域中从事研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三、基本规格
毕业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从事通信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2.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通信系统、通讯网络、计算机和电子通信设备的开发、设计、调试和应用的基本实践能力;
3.具备能够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的相关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4.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学习通信新理论和新技术的能力;
5.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6.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
7.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良好的沟通交流、较好的团队协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
五、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六、专业核心课程
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
七、全学程时间分配
八、毕业基本要求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
表Ⅰ必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通信工程专业
4
5
6
表Ⅱ选修课课程设置一览表通信工程专业
7
8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知识更新能力。
3.基本素质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健康的身体
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
奉献精神。 三、学科领域及专业主干课程
学科领域: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主干课程:高等数学、C 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 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程控交换 原理、可编程逻辑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现代 通信系统、信息论与编码等。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第二课堂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电工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信专业 见习、电子工艺实习、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学校组织的活动和学院组织的活动两部分,其中学院组织 的活动包括电子设计(或机器人)大赛、MATLAB 程序设计竞赛、单片机(或嵌 入式)设计竞赛、Altium designer(或 Multisim)应用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等。 本专业实践教学(见说明)学时比为 40.7%。
854 -
1052 960 258
-
-
-
-
-
840
3124
学时比 (%)
学分 数
学分 合计
学分 比
(%)
27.3
39
49 25.5
10
33.7
47
47 24.5
30.7
44
57 29.7
8.3
13
18
30 15.6 12
9
9
4.7
100
192 192 100
六、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表一 通识必修课程教学计划表
合计
表二 学科基础课程教学计划表
课程编号 学分
合计
学时 讲授 实践
周 学时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21100301 5
90 90
0
21100302 5
96 96
0
6
一 考试
D
5
二 考试
22110205 2
36 36
0
2Leabharlann 一 考查22110201 3
60 45
15 3+1 一 考试
22110203X 3
和初步的软硬件设计和开发能力。
(3)熟悉通信设备生产、开发、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移动通信终端
设备的应用、开发和设计,具有设备研发、维护和调测及软件开发的实践技能。
(4)获得通信工程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及实践能力,具有从事通信工程专业有关的科学研究及组织管理能力;
(5)掌握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自
课程编号
学时 学分
合计 讲授 实践
周 学时
开课 考核 学期 方式
备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11180301 3
54 45
9
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1180204 2
36 30
6
3
二 考查
2
一 考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1180101 3 54 5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1180201 3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 版)
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
专业代码:080703
专业名称:通信工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通信工程知识基础、较高的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
德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熟练掌握通信网络、信息处理
和现代通信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相关通信设备与移动终端的
基本原理、技术开发和综合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具备在通信领域从事工程
设计、设备制造与调测、网络运营、软件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英语综合应用能
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掌握通信和信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技能,了
36
2
三 考试
大学体育(四)
11040104 1 36
36
2
四 考试
计算机文化基础 合计
11200101 3 60 30 30 4 39 854 457 397
一 考试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高等数学(一) 高等数学(二) 通信工程导论 工程制图 C 语言程序设计 线性代数 学 大学物理(一) 科 大学物理(二) 基 电路分析 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计算机网络 C 语言编程实训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72 36
36
4
二 考试 D
21100309 3
54 54
0
3
三 考试
D
22110101 4 22110102 4
86 72 86 72
14 4+ 二 考查 D
14 4+ 三 考试
22110202 4
104 90
14
5+ 二 考试
D
21100326 4
72 72
0
4
四 考试
D
22140201X 2
72 36
36
4
三 考查
22110204 1
36
0
36
2
三 考查
22110301 4
104 90
14
5+ 三 考试
D
22110302I 3
11170102 4
72 50 22
4
二 考查
11170103 4
72 50 22
4
三 考查
大学英语(四)
11170104 4
72 50 22
4
四 考试
大学体育(一)
11040101 1 30
30
2
一 考试
大学体育(二)
11040102 1 36
36
2
二 考试
大学体育(三)
11040103 1 36
63 54
9
概论(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1180202 3
45 36
9
概论(二)
3
四 考试
3
五 考试
2
六 考试
形势与政策
11180302 2 128 16 112 1
六 考查
通 大学英语(一) 识
必 大学英语(二) 修
课 大学英语(三)
11170101 4
60 42 18
4
一 考试
五、课程类别及学分、学时构成比例 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构成比例表
课程类别
讲授
通识 课程
通识必修课 通识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课外实 践教学
环节
集中实践教学 毕业论文(设计)
第二课堂
合计
457 861 774 192 -
-
2284
学时构成
实践
397 -
191 186 66
-
学时 合计
解通信学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电子电路基础、通信技术和计
算机技术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设计、开发和工程应
用的知识基础。
2.能力结构
(1)掌握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现代通信
系统的理论知识及应用方法。
(2)掌握计算机和单片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