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喷浆造粒、氨化造粒、高塔造粒的区别
加油站化肥业务销售工作指南

加油站化肥业务销售工作指南某公司2020年4月目录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5)一、肥料的定义与种类 (5)(一)肥料的定义 (5)(二)肥料的分类 (5)二、肥料的生产工艺 (6)(一)氮肥的生产工艺 (6)(二)磷肥的生产工艺 (7)(三)钾肥的生产工艺 (8)(四)复合肥的生产工艺 (9)三、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11)四、作物养分缺乏检索表 (12)五、作物各生长阶段的需肥特性 (13)六、基本施肥方式 (13)七、肥料包装规范 (14)(一)国产复合肥外包装 (14)(二)进口复合肥外包装 (14)(三)水溶肥外包装 (14)(四)有机肥外包装 (15)第二部分业务操作 (16)一、证照准备工作 (16)二、市场调研 (16)(一)调研准备工作 (16)(二)调研工作指引 (17)(一)测土配方定义 (17)(二)测土配方施肥遵循的原则 (18)(三)测土配方意义 (18)(四)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内容 (18)四、示范户、示范田工作 (22)(一)前期准备工作 (22)(二)实施流程 (22)五、宣传工作 (22)六、采购 (23)七、仓储 (23)八、入库 (24)(一)收货准备 (24)(二)入库验收 (25)九、出库 (25)十、作业 (26)十一、销售 (26)十二、盘点 (27)十三、淡储 (28)第三部分组织管理 (30)(一)任务计划 (30)(二)激励政策 (30)(三)价格管理 (30)(四)财务管理 (30)第四部分HSE管理 (32)(一)风险点 (32)(二)风险识别 (32)(三)风险控制 (32)(四)应急管理 (33)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肥料的定义与种类(一)肥料的定义凡是施用于土中或喷洒于作物地上部分,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养分,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或能改良土壤性状,培肥地力的物质,都叫肥料。
(二)肥料的分类1. 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或动物,经过发酵腐熟的含碳有机物料2. 无机肥料:(1)氮肥铵态氮肥HN4+—N: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硝态氮肥NO3-—N :硝酸钙、硝酸钠等铵硝态氮肥:硝酸铵等酰胺态氮肥:尿素(2)磷肥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铵等难溶性磷肥:磷矿粉、骨粉等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钢渣磷肥、硝酸磷肥、脱氟磷肥等(3)钾肥氯化钾、硫酸钾、钾镁肥、草木灰等(4)复合肥料复混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由化学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包括复合肥和掺混肥(BB 肥)。
复合肥生产方法与主要生产工艺

复合肥生产方法1、团粒法:粉状的基础肥料借助于液相(水+蒸汽+肥料溶液)粘聚成粒,再借助于外力的挤压成型。
该法是我国目前复混肥料加工的主要方法。
2、料浆法:在这种工艺中,要造粒的物料是料浆形式,一般是由硫酸、硝酸、磷酸与氨、磷矿粉(或这两种物料以某种形式的结合)进行反应得到的。
3、掺全法:把颗粒度和强度接近的基础肥料(基本彼此间无化学反应)进行一定比例的掺拌混合。
4、流体法:分为液体(清液)肥料和悬浮流体肥料两种。
5、熔融法:氮素肥料尿素或硝氨和磷铵钾盐一起熔融后用塔式或油冷方式进行生产NP或NPK颗粒状复合肥。
6、浓液造粒法:该法是团粒法和料浆法的改进,尿素、硝氨以90%以上的浓溶液进入造粒系统,改善了造粒和性能和产品的质量。
本法可以直接利用尿素,硝铵系统的浓缩液时行联产NPK复混肥。
7、挤压法:利用机械外力的作用便粉体基础化肥成粒的一种方法。
热稳定性差的基础化肥,如碳酸氢铵和基础肥制NPK时,都采取此法。
复混肥的主要生产工艺技术1、掺混法生产工艺:对基础肥料的总的要求是粒度均匀,水份含量低,颗粒强度好,贮藏时不结块。
2、物理团粒法:是用物理的方法便非颗粒状的或粉末状的物料加工成为符合要求的粒径大小,并具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的肥料技术。
我国常用的技术有团聚造粒(无机、有机-无机复混肥)、挤压造粒(有机-无机复混肥)、喷浆造粒(磷酸铵类产品)三种类型。
3、料浆法生产工艺:料浆是用硫酸、硝酸、磷酸或一些混合酸与氨反应的产物,有时也用酸与磷矿粉反应的产物。
在料浆中加入钾盐或直接把钾盐加至造粒机内,可制提NPK 三元复混肥。
料浆造粒的机理主要依靠料浆的涂布作用而使颗粒逐渐增大,并得到强度坚硬和流程性优良的颗粒肥料。
4、熔体造粒法:可分为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高塔)、油冷造粒工艺、双轴造粒工艺、转鼓造粒工艺、喷浆造粒工艺、盘式造粒工艺、钢带造粒工艺。
5、挤压法生产工艺:是固体物料依靠外部压力进行团聚的干法造粒过程。
复混肥料常识(实时更新)

5
虽然我国开始生产真正意义的复混肥的历史非常短暂,但发展速度却很快, 从起初的两种养分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养分,生产工艺从简单的滚筒造粒到现在 的喷浆造粒、氨化造粒、高塔熔融造粒,产品类型从普通的氮磷钾复混肥到各 类新型肥料如缓控释肥、微生物肥料等,产能规模从几万吨发展到现在的7000 万吨。 近几年,我国经过多年的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复合(混)肥产业具 备了一定的基础,产业化程度和技术研发基本能与发达国家同步进行,公共技 术平台、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加之国家对复合(混)肥产业实行了政 策倾向与相关的支持,使复合肥产业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逐步进入快 速发展时期。几年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国内复合肥 企业剧增,复合肥生产能力年均递增超过20%,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 产业之一。在未来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生产 对复合肥的需求量将继续保持快速的递增势头。
14
复混肥料的主要种类
第六类是液体复混肥料。此类产品在欧美国家较多,主要用液体施肥 器或灌溉系统进行根部施肥。 第七类是含微生物的复混肥料,主要是指在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中加 人各种菌种。 第八类是含农药的复混肥料。指含一定量农药的复混肥料,主要含除 草剂或病虫害类农药。 第九类是含腐殖酸复混肥料。腐殖酸对植物根系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 用,但因其价格较贵,在复混肥料中加入腐殖酸的厂家并不多。 第十类是其他复混肥料。如磁化肥,主要是指复混肥料经过特殊磁化 装置进行磁化,而总养分含量大为降低,其肥效目前难以定论。
6
复混肥料的定义
1、复混肥料:是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
肥料,由化学方法和(或)物理混合制成的肥料。(中国国家标准《肥
高塔复合肥熔体造粒工艺粒度成因机理及影响造粒的各种因素

[摘要]我国现有高塔熔体工艺生产尿基、硝基复合肥,成品粒度波动较大,常有大块肥、扁平粒、细粉的产生,生产过程较难控制。
分析高塔熔体造粒工艺成粒机理,原料物性、配方、操作条件对造粒的影响;介绍根据成品粒度的状况及观察喷头造粒情况如何进行生产控制的经验,以生产内外在质优的复合肥。
[关键词]高塔熔体造粒工艺;产品粒度;成粒机理;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TQ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220(2009)06-0041-04高塔复合肥熔体造粒工艺粒度成因机理及影响造粒的各种因素李晓波,韩春金,刘建华,崔聪娜,李金蓉(山西丰喜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闻喜复肥分公司,山西闻喜043802)[收稿日期]2008-03-14;[修回日期]2009-06-29[作者简介]李晓波(1963-),男,山西闻喜人,高级工程师。
E-mail :milxb@126.com熔体造粒工艺的特点是:物料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含水量很低,可流动的熔体直接喷入冷媒(冷媒通常是空气或熔体物料不溶解的液体,如矿物油等)中,物料在冷却时固化成球形颗粒。
溶液的蒸发或浓缩固然需要消耗能量,但在能量利用方面远较干燥颗粒产品有效,更何况在某些生产工艺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反应热来蒸发部分甚至全部水分。
一般的造粒工艺,干燥机通常是生产装置中最大的而且也是最昂贵的设备,而熔体造粒工艺无需干燥,节省了投资和能耗。
本文主要对高塔复合肥熔体造粒工艺粒度成因机理及影响造粒的各种因素讨论如下。
1高塔熔体造粒工艺原理及工程装置熔体塔式造粒制造尿基复合肥料主要是利用尿素熔体可与磷酸一铵、氯化钾等混合形成低共熔点的特性,生成均匀的含有固体悬浮物的较低温度熔体料浆。
熔体料浆通过特制喷头,喷入造粒塔中分散为一定粒度的液滴,液滴在空气中与上升气流进行热交换冷却并表面收缩,成为表面圆滑的小球粒,即可获得养分分布均匀的多养分颗粒状肥料。
工程装置包括如下过程:固体原料处理,粉料提升输送,熔融混合,造粒,冷却,包装。
复合肥生产与粉尘治理

摘要:文章对复合肥的生产工艺做了简单介绍,强调了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的粉尘问题,并对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治理手段做了分析。
关键词:复合肥;生产;粉尘治理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国家对环境保护事业的投入日益增大,将节能减排列为基本国策,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复合肥生产过程中,应对粉尘问题进行及时地治理,降低复合肥生产中对粉尘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 复合肥生产工艺 1.1 复合肥生产工艺复合肥的常见造粒工艺有四种,即高塔造粒工艺、转鼓造粒工艺、喷浆造粒工艺等。
其中高塔造粒工艺则主要是用来进行高浓度硝基复合肥的生产,它能够直接利用硝铵浓溶液,省去了喷浆造粒的环节,颗粒状的复合肥省去了破碎操作的过程。
同时,高塔造粒工艺生产出来的复合肥颗粒十分均匀,合格率极高,质量好,容易溶解,不会发生结块现象。
转鼓造粒工艺对复合肥配方限制小,生产产量高,同时投资不大,建设速度快,深受中小复合肥厂投资者青睐,广泛地应用于复合肥生产中。
喷浆造粒工艺采用的是料浆法,将料浆喷射到设备中用加热、抽压的方法,使料浆中的水分汽化并分离后,将留存的固体形成颗粒状复合肥。
这种工艺被广泛的应用于国内大规模复合肥生产中,其优点是既可用来生产NPK复合肥,也能用来生产磷酸铵复合肥,同时能耗较少,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低,产品的质量与强度都很不错。
1.2 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的粉尘问题生产复合肥的固体原料含水量较低,往往呈粉碎状不均匀固体,在将原料向设备中输送时,因为是露天重力输送,缺乏有效的密闭措施,所以会造成生产现场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过高。
另外,在废气排放时,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导致废气排放不达标,造成粉尘污染。
以高塔造粒工艺为例,因为复合肥的生产原料易碎,容易形成小微粒粉尘,受到气流干扰时,易飞扬,其含水量低,粉尘易吸水粘附在设备上。
所以在使用筛分装置分级时,粉尘极通过分析复合肥生产车间粉尘的性质和车间各扬尘点的工况,使用一台套布袋除尘系统,收集处理车间内冷却、筛分、破碎、提升、皮带输送等多个产尘点的扬尘,彻底解决生产车间内岗位粉尘和烟囱排放粉尘均超标的现象。
硫基复合肥生产工艺

4.3氯化钾转化生产工艺过程方框图
氯化钾
皮带输送机 氯化钾料斗
硫酸
板式加热器
四吸塔
三吸塔
混酸地槽
混酸泵 混酸罐
磷酸
尾气放空
4.4氯化钾转化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该流程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反应、吸收。
1、氢钾反应 氯化钾经皮带计量称计量,与加温后的热硫酸同 时进入氢钾转化槽反应,反应后的HCL气体去吸收系统, 硫酸氢钾溢流至混酸地槽与磷酸搅拌均匀后泵送至混 酸储罐备用。
1、氮元素
氮是农作物需要量最多的元素,是组成作物中蛋白 质、叶绿素、酶、核酸和维生素的主要成分。氮能使植 物枝壮叶茂。氮在作物的干物中占0.3%-0.5%。氮主 要是以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形态被植物吸收,植物也可以 直接吸收有机氮,如尿素、氨基酸等。但各种不同的农 作物对氮的吸收形态不同,如水稻、甘薯、小麦、玉米 等作物均以铵态氮肥为好,而烟草施硝态氮肥可增加燃 烧性,施铵态氮肥可增加芳香油形成,增进烟草香味, 两者同时施用为宜。
2、磷酸工序 硫酸进入萃取槽与磷矿浆进行反应,反应后生成料浆 (磷酸溶液和难溶性的硫酸钙结晶),经料浆泵输送至 转台式过滤机,经三级过滤、洗涤,成品磷酸输送至成 品磷酸罐备用, 同时过滤出的磷石膏经石膏皮带输送至
石膏堆场。
3、主要工艺指标
⑴萃取率 ⑵矿浆细度 ⑶反应温度 ⑷液固比 ≥ 94.5% 通过-100目≥90% 85—110℃ 2.0~3.0:1
硫酸是最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用途非常广泛,无论 在工业部门,还是在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 要、加强国防力量,都起着重要作用。我厂的2套硫磺制 酸装置年产硫酸30万吨,全部供本厂生产硫基复合肥使用。 2、硫酸工业及原料 接触法制硫酸几乎是目前世界上硫酸工业的唯一方法, 按所用原料不同可分为硫铁矿制酸、冶炼烟气制酸、石膏 制酸、硫磺制酸。在不同国家由于本国硫资源的不同,生 产硫酸的原料路线有很大差异。相对而言,硫磺资源丰富, 制酸过程简单,且经济效益好,以硫磺为原料制酸占酸量 的绝大多数。我厂制酸原料即为硫磺。生产过程所产生的 中、高温位余热用于发电。
化肥简述以及复合肥料基础知识 (三)

一个农资人应掌握的基本技术知识(三)——化肥简述以及复合肥料基础知识王涛一、什么是化肥?●化学肥料简称化肥,是在工厂里进行化学合成或精细加工而成,化肥大都是无机化合物。
●从严格意义上将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化学肥料的分类●(1)氮素化肥简称氮肥,含有氮素,如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氨水、液氨、石灰氮等都是氮肥。
●(2)磷素化肥简称磷肥,含有磷素,如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脱氟磷肥、钢渣磷肥、钙镁磷肥等都属磷肥。
●(3)钾素化肥简称钾肥,含有钾素,如硫酸钾,氯化钾等都是钾肥。
●(4)中量元素肥料中量元素肥料是指含有钙、镁、硫元素的肥料。
目前我国还没有单一的中量元素肥料,而都是结合在有关肥料中,如普通过磷酸钙,含有28%CaO、13%S;重过磷酸钙,含有19%CaO,1%S;钙镁磷肥含有32% CaO、18%MgO,以及硫酸盐类肥料,如硫酸铵含23%S、硫酸钾含17%S等。
●(5)微量元素肥料简称微肥,指含硼、铜、锌、锰、钼、铁等元素。
常用的微肥是这些微量元素的硫酸盐或氧化物或酸根,如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锰、氧化铁、硼酸、钼酸铵等。
●(6)有益元素肥料有益元素肥料指含有对作物有益元素的肥料。
一些有益元素大部分都在施用大宗肥料时附带拖入,如硝酸钠就带入有益元素钠。
只有针对需要时,才施用专门有益元素肥料。
如近期研制的硅肥已大量在水稻上使用,也适用于蔬菜、瓜果作物。
又如钛肥已在桑树上使用,获得明显的增产和改善品质的效果。
●(7)复混肥料复混肥料是指含有两种以上主要养分的化肥,是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的总称,其中复合肥料一般是指化学合成的,如磷酸铵含有氮素和磷素;硝酸钾含有氮素和钾素,磷酸二氢钾含有磷素和钾素,其养分之间的比例由化学结构决定的,另一种混合肥料一般是指物理(机械)混合的,如将现成的固体氮肥、磷肥、钾肥进行混合,如团粒法、掺混法(BB肥),其养分之间的比例可按需要进行选配的。
这种肥料由于养分比例的目标不同,又分通用型肥料和专用型肥料,前者如15-15-15,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作为原料,后者如水稻专用肥,其养分比例专门适用于水稻。
影响高塔熔融喷浆造粒复合肥产出率的因素分析与解决方法

尿素 w( N) ≥4 6 % , w( H 2O) ≤ 1 . 0 % ; 磷 酸 一 铵 w( N ) =11%, w( P2O5) ≥44%, w( H2O) ≤1.5%; 氯化钾 w( K2O) ≥60%, w( H2O) ≤1.5%; 填充剂 w( H2O) ≤1.5%。尿素分解和机械损耗为 2%, 其余 ( 填充料、磷酸一铵、氯化钾或硫酸钾) 为 1%。
粒塔顶由喷头喷出, 物料在塔内降落的过程中经空
配比计算以 1 t 产品为基准, 产品规格 24 - 12
气冷却而成粒。熔体法具有热利用率高、能耗低、 占地少、产品外观好、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但是, 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诸多影响产出率的不利因素。现 将影响产出率低的因素与解决方法及建议介绍如下。
- 12 - 0.5( H2O) , 经计算需要原材料共计 1.021 t,
温度的波动影响产出率 2.4.1 固料、尿液不按比例同步进混合槽影响产出阀门控制, 故很难严格按制定的配比进料, 引起 产品质量的波动, 影响产出率。解决的方法是增设 固料、尿液进混合槽的同步连锁装置。 2.4.2 混合槽温度的波动影响产出率
混合槽的功能是把合格的尿液、磷酸一铵、氯 化钾、填充剂等物料均匀混合, 为造粒准备合格的 物料。尿液、磷酸一铵、氯化钾、填充剂等物料温 度的差异, 是引起混合槽温度波动的一个原因, 若 混合物料超温: 一是加快了尿素分解为氨气、二氧 化碳, 氨气恶化工作环境; 二是加快了缩二脲的生 成速度; 三是混合物黏度变小, 造粒时易粘塔内 壁。经统计, 该因素可降低产出率 0.3%左右。
2008 年
第 23 卷第 2 期
李晓波 影响高塔熔融喷浆造粒复合肥产出率的因素分析与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化造粒和喷浆造粒之间有什么区别?喷浆造粒工艺流程:采用氨化、二次脱氯造粒生产工艺,原理是将氯化钾与硫酸加入反应槽加热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逸出的HCL气体经水吸收后可制得一定浓度的盐酸,生成的硫酸氢钾与稀磷酸混合后形成混酸。
将该混酸与合成氨按比例在管式反应器反应,生成复肥料浆直接喷入转鼓造粒机中生成氮、磷、钾一定比例的硫基复合肥。
具有造粒均匀、色泽光亮、质量稳定、养分足、易溶解和被作物吸收等特点,特别是作种肥对种子相对安全。
适宜各类土壤和小麦、玉米、瓜果、花生、蔬菜、豆类、花卉、果树等多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适用于基肥、种肥、追肥、种肥、冲施。
氨酸法工艺流程:将多种基础肥料及添加剂按工艺配方要求分批计量,经混料机搅拌均匀后与返料一起,由电子计量皮带输送入造粒机内。
浓度98%或93%的硫酸经槽车外购入硫酸储槽存放,经泵打入硫酸稀释储槽并计量后供造粒所需。
液氨经蒸发为气氨由管道输送入造粒机内。
氨和硫酸在造粒机内的管道中连续反应直接进入造粒机料层进行造粒工作。
物料在70~80℃温度和蒸汽的调节下在造粒机内团聚成粒。
成粒的湿物料在皮带运输机上冷却硬化后,再进入烘干机干燥脱水。
烘干后的物料由提升机输送到筛分机,筛分后的大颗粒经破碎后与筛下细料一道返回造粒机再造粒。
合格的颗粒经防潮、防结块的包膜处理后经风冷进入成品再次筛分、计量包装。
包装好的成品由转运车运入库房存放。
造粒机所产生的废气由通风机抽出并送入尾气水洗装置系统洗涤。
干燥热风由热风炉经热风机提供。
烘干后的尾气经高效旋风除尘器除尘后由尾气风机送洗涤塔洗涤并由烟囱排空。
出洗涤塔的洗涤水循环使用,部分泵入硫酸稀释储槽做稀释补充水用。
经洗涤后的尾气排入大气。
高塔熔体造粒原理及工艺流程:高塔熔体造粒工艺技术是利用熔融尿素和磷酸一铵、氯化钾可以形成低共熔点化合物的特点,将粉状磷酸一铵、氯化钾、添加剂等各自加热后,加入熔融尿素中,通过反应生成流动性良好的NPK共熔体,再通过专用喷头喷入复合肥造粒塔,在空气中冷却固化成颗粒,获得养分分布均匀,颗粒性状较好的复合肥料。
产品规格有:24-12-12,23-11-11, 24-0-24等。
生产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原料处理、造粒、冷却处理。
高塔造粒技术主要利用了熔体造粒法技术。
该技术最早应用于磷酸一铵(MAP)、硝酸磷酸铵(APN),尿素磷酸铵(UAP),在这些生产方法中,可以加入钾盐或其它固体物料生产颗粒状氮磷钾复合肥产品。
按造粒方式的不同,熔体造粒法制复合肥工艺主要可分为: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油冷造粒工艺,双轴造粒工艺,转鼓造粒工艺,喷浆造粒工艺,盘式造粒工艺,钢带造粒工艺等。
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是单一氮肥(如尿素、硝酸铵等)的造粒,现已扩大到氮磷及氮磷钾复合肥料的造粒。
荷兰斯塔米卡本公司曾用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生产硝酸磷酸铵钾;挪威海德鲁用造粒塔喷淋造粒制尿素磷酸铵及尿素磷酸铵钾。
该工艺的一个特殊要求是,氯化钾必须磨得细,以防止造粒喷头的孔眼堵塞,并且需要将其预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以防止混合时熔融物冷却。
①熔体造粒工艺优点与常用的复混肥制造工艺相比,熔体造粒工艺具有以下优点:a、可直接利用尿素浓溶液,省去了尿素溶液的喷淋造粒过程(尿液的计量采用质量流量计),以及固体尿素制复混肥料时的破碎操作,简化了生产流程。
b、熔体造粒工艺充分利用原熔融尿素的热能,物料水分含量很低,无需干燥过程,大大节省了能耗。
c、可以生产高氮复合肥,最高氮含量产品为颗粒尿素的生产。
d、合格产品颗粒百分含量很高。
e、颗粒表面光滑、圆润,不结块,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f、操作环境好,无三废排放,属清洁生产工艺,粉尘浓度控制在100 mg/m3。
g、熔体造粒装置基建投资和操作费用通常比常规的固体配料蒸汽造粒装置要低,生产规模大的装置更是如此。
10万吨/年塔式造粒工程装置开车结果表明:a 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易操作。
b 产品性能好,颗粒表面光滑、圆润,水分低,只要包装好,产品不结块。
②造粒塔喷淋造粒的主要缺点:a 产品规格受到一定的限制。
造粒所需混合物必须是能形成可流动的熔体,因此借助尿素和硝铵的优势,只能生产40%浓度以上的高氮产品,由于磷酸一铵与尿素的反应机理的存在,将对料浆性态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磷的加入受到限制。
一般要求NPK的配比为N≥20%,P2O5≤10%,钾无特殊限制。
b 产品颗粒大小调节范围较窄,特别是生产颗粒较大的产品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高温熔体凝固点不高,遇冷即成粒;受颗粒物在塔内的停留时间限制,粒径大,不易冷却,到塔底后反而会被摔变形、不圆滑。
因此粒径多在1—2mm。
c 温度,混合时间,配比,颗粒大小的控制要求比较严格。
d 造粒塔必须有一定的高度,最低75米,普遍在90-95米,对小型生产装置来说,投资费用并不节省。
喷浆造粒与氨化造粒的主要区别是在造粒方式上,喷浆造粒是自成粒的粒子以返料的形式形成料幕,与喷出的料浆结合层层涂布,成粒。
而氨化造粒在转鼓中还要通入一定量的气氨,继续中和,并产生热量从而蒸发并带走一部分水分。
它的成粒方式主要是粘结成粒。
虽然工艺上很相似,但是这两者在进入造粒机的料浆水分是不一样的。
喷浆造粒一般30%左右,而氨化造粒一般在15%左右。
高塔造粒主要是物料的熔融造粒,物料的含水量很低,2%左右,成粒方式是自成粒,一般含氮量很高,一般都在20%以上,所以属于速溶速效。
至于,缓控释肥其种类和加工形式多种多样,目前流行的有内质的和外包的两种,内质加入内质剂如尿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或者是聚天冬氨酸等,外包的则有硫包膜,树酯包膜,以及一些无机包膜象一些磷酸盐类等,还有一些化学控释的如尿甲醛等,生产工艺各有不同。
氨化造粒和喷浆造粒的区别:氨化造粒和喷浆造粒相比,是不是说第一次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中和反应是一样的,然后喷浆造粒的就直接去造粒机了,而氨化的在转鼓造粒机中又加入气氨,进行第二次中和反应了?也就是说氨化造粒是两次加气氨中和反应,喷浆造粒只加一次气氨中和反应?可以这样理解,对于氨化造粒可以是一次中和也可以是两次中和,但是,喷浆造粒与氨化造粒它们的料浆与氨的中和度是不同的,氨化造粒的中和度更高一些,也就是酸碱反应的程度更深一些,因些喷浆造粒的料浆温度一般只有110~120度左右,而氨化造粒的料浆的温度一般在220~280度之间,较之喷浆造粒要高得多。
(氨化造粒的中和度更高一些,也就是酸碱反应的程度更深一些)意思是说氨化造粒比喷浆造粒的中和度要高,也就是说氨化造粒的工艺加入的气氨要多一些?也就是说它们是一种工艺,只不过在中和这个工序,氨化造粒的加入的氨多罢了。
由于两种料浆的温度、含水量、组成上皆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料浆的成粒性也不同,因而造粒方式也不一样。
喷浆造粒与氨化造粒的主要区别是在造粒方式上,喷浆造粒是自成粒的粒子以返料的形式形成料幕,与喷出的料浆结合层层涂布成粒。
氨化造粒在转鼓中还要通入一定量的气氨,继续中和,并产生热量从而蒸发并带走一部分水分。
它的成粒方式主要是粘结成粒。
目前,国内生产的的S---NPK复合肥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即转鼓氨化造粒与喷浆造粒,这两种生产工艺所产的复合肥有较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优势:转鼓氨化造粒复合肥可以生产15—15—15的产品,产品的养分比例更趋合理;而喷浆造粒只能生产12-18-15或者13-17-15的产品,转鼓氨化所生产的复合肥的氮含量高可做到14%以上,水溶磷高可达95%以上,而喷浆造粒的复合肥的氮含量低,只能做到12%左右,水溶磷低,约80%,肥效远不如转鼓氨化所生产的产品。
2、生产工艺:转鼓氨化生产的工艺是采用的管式反应器,其反应全部在管式反应器内,反应的中和度可达1.5以上,反应停留的时间短,只有不到10秒的时间,所以它的产品氮含量高,反应时间短,来不及生成磷酸盐的沉淀,没有磷的退化现象,所以水溶磷高。
喷浆造粒的反应是用传统的槽式中和,反应停留的时间长,多达30分钟以上,中和度低,只能做到1.1左右,所以它的产品氮含量低,反应停留时间长,磷酸中的磷酸盐沉淀,造成磷的退化,所以水溶磷含量低。
3、技术含量:喷浆造粒的生产工艺较成熟,生产操作稳定,目前生产的企业较多;转鼓氨化造粒由于其操作条件范围较小,操作较难控制,生产正常的厂家不多,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0家的企业在使用这种工艺,而真正采用全料浆形式的只有8、9家。
备注:生产企业名单: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磷肥厂25万吨/年,江苏乐呵呵肥料有限公司15万吨/年,福建永安智胜化工10万吨/年,山东寿光联盟集团8万吨/年,山东奥宝5万吨/年,山东特拉华肥料有限公司,山东巴夫特5万吨/年,山东施可丰5万吨/年,浙江萧山利时5万吨/年。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