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处理
印染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印染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为了解决印染行业中的废水处理问题,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有效的处理方案。
该方案应当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并实现废水的再利用,以实现环境友好型的印染生产。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结合的方式来处理印染废水。
物理处理是通过悬浮固体颗粒的沉淀、澄清和过滤等方式来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
这可以通过沉淀池、澄清池和过滤设备等实现。
化学处理则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来去除废水中的染料、助剂和其他有害物质。
例如,可以加入混凝剂来凝结染料颗粒,并使用氧化剂来氧化有机物。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废水的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是通过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在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物被微生物发酵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
生物处理需要合适的反应器如曝气池或者厌氧池,以及维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以保证处理效果。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采用高级氧化技术来处理印染废水。
高级氧化技术能够利用自由基氧化物质。
其中,臭氧氧化和紫外光氧化是常用的高级氧化技术。
臭氧氧化利用臭氧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而紫外光氧化则利用紫外光和紫外光催化剂来产生自由基氧化物质。
这些方法可以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去除难降解的污染物。
最后,废水处理后,我们可以考虑对处理后的水进行再利用。
该步骤可以通过加入适当的消毒剂来杀灭残留的微生物,以及通过反渗透膜、超滤膜等技术来过滤废水中的溶解物质。
再利用处理的废水可以用于冲洗设备、冷却系统、园林灌溉等。
总结起来,印染废水处理方案应该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高级氧化技术和再利用。
这样的综合处理方案可有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并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
这不仅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减少水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印染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印染行业来说,积极采用环保的废水处理方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印染废水的处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目录一、工程概述 (2)二、设计资料 (2)三、处理方案的确定 (2)3.1基本工艺路线的确定 (2)3.2主要预处理工艺选择 (3)3.3生化处理工艺选择 (4)3.4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5)3.5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6)3.6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9)四、主要设备及参数 (9)表4-1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9)表4-2主要构筑物表 (10)表4-3主要设备表 (10)五、工程内容及报价 (10)一、工程概述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都要排出废水,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
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
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较低,废水的色度很大,CODcr浓度很高,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很大。
国内普遍采用生化法处理印染废水,对于水资源紧缺,排放要求高的地区采用生化与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减小废水污染物的排放量。
印染废水处理一般都要设置调节池,以调节废水不同时段不同排放量对处理构筑物的冲击;由于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较低,往往设置水解酸化池降解高分子物质。
本工程采用印染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处理,这样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二、设计资料(1)废水水量:35t/d (厂方提供)(2)废水水质:COD≤2144mg/L;BOD≤332.7mg/L;SS≤521mg/L;pH值为9.8;色度4096 (3)排放标准: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中的二级标准,即-N≤25mg/L;硫化物≤1mg/L;COD≤180mg/L;BOD≤40mg/L;SS≤100mg/L; NH3pH值为6~9;色度(稀释倍数)80。
三、处理方案的确定3.1基本工艺路线的确定印染废水治理工艺流程中,是由若干不同作用的治理单元组成的,为了满足流程的处理效果,要求各个单元均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去除污染物的能力。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印染废水处理是指对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色素、酸碱度高、悬浮物及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等污染物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目的。
印染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处理
印染废水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大颗粒的杂质和沉淀物。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沉淀、过滤和调节酸碱度等操作,以提高后续处理工艺的效果。
2. 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是印染废水处理的关键步骤,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等生化处理工艺,通过与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有机物降解成较为稳定的无害物质。
3. 深度处理
深度处理是对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目的。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氧化、吸附、膜分离等工艺,可以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和微量污染物。
4. 水质监测
在印染废水处理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对废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和检测,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水质监测可以采用化学分析、
生物检测和在线监测等手段。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运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废水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并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环保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也将不断完善和提升,为促进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做出更大贡献。
印染废水治理有哪些方案

印染废水治理有哪些方案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印染废水治理方案:1.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方法是最常见的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之一、它包括沉淀、过滤、蒸发和离心等过程。
其中,沉淀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添加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固体与其结合,形成较大的絮凝物,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2.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方法针对废水中的染料和有机物进行处理。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沉淀和配制特殊药剂等。
例如,可以使用氯氧化剂对印染废水进行氧化处理,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降解染料。
3.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滤池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培养合适的微生物群落,让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最终达到净化目的。
4.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较新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超滤、反渗透和纳滤等。
膜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染料和溶解有机物,具有处理效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5.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将氧化剂与照射光源结合的处理方法。
常用的高级氧化技术有臭氧氧化、紫外光/过氧化氢氧化等。
高级氧化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染料。
6.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通过树脂将废水中的离子交换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和有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离子交换法可以用于废水的脱色和酸碱中和。
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废水处理方法可能无法彻底解决印染废水的问题,因此通常需要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的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处理系统。
此外,处理印染废水时应注意资源的回收利用,如从废水中回收和再利用染料和其他有价值的成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印染废水是指印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染料、助剂、盐类和有机物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它具有色度高、气味难闻、pH值偏低和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高的特点。
处理印染废水,是减轻环境负担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工作,而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深度处理等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预处理主要是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包括过滤、絮凝、沉淀和调整pH值等,以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混凝固体和调整废水性质,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提供条件。
接下来是生物处理阶段,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降解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气体的过程。
生物处理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滤池法等工艺,以降解BOD和COD等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然后是化学处理阶段,化学处理是对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满足排放标准和适应后续处理工艺需求。
化学处理主要包括氧化、沉淀、过滤、吸附、吸收、中和和氧化等方法,以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颜色和气味。
最后是深度处理阶段,深度处理是对化学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最终处理,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排放标准要求。
深度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高级氧化、膜分离、电解氧化和超滤等方法,以确保印染废水的安全排放与再利用。
综上所述,《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一个多环节、多工艺、多技术的综合处理过程,它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为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完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将不断得到优化和提升,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印染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印染废水处理设计方案背景介绍:印染工业是一种典型的高污染行业,其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色素、重金属和悬浮物等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印染废水的处理成为了环保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提出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的设计方案,旨在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净化水质并达到可排放标准。
1.废水分析和质量评估:首先,对印染废水的成分进行分析,并评估其水质特点,包括有机物浓度、色度、PH值和重金属含量等。
通过实验室测试,明确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为废水处理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2.废水预处理: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颗粒物,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悬浮物。
常用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沉淀、过滤和气浮等。
根据废水特点,选择合适的预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悬浮物的去除,以降低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
3.联合处理工艺: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是主要的污染物质,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活性炭吸附、生物处理和化学氧化等。
-活性炭吸附:通过将废水通过填充了活性炭的吸附柱,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被吸附到活性炭表面,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处理:利用特定的菌种,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通过生物降解转化成无害的物质。
生物处理工艺需要建立合适的菌种培养系统,并控制好生物处理过程中的温度、pH值和通气条件等。
-化学氧化:通过给废水加入氧化剂,使有机物质和色素被氧化分解,从而降低其浓度。
化学氧化工艺需要在考虑到废水特性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和氧化剂投加量。
4.重金属处理:印染废水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如铬、镍和铜等。
重金属对环境具有潜在的毒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常用的重金属处理工艺包括化学沉淀、离子交换和电解沉积等。
根据废水中重金属的种类和浓度,选择适合的工艺进行处理,以降低重金属的浓度并达到排放标准。
5.残余泥浆处理: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泥浆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
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压滤、离心和焚烧等。
根据泥浆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泥浆处理工艺,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印染危废流程

印染危废流程一、引言印染危废是指在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水、废液、废渣等。
由于印染工艺中使用的染料和助剂往往含有有害物质,印染危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印染危废处理流程至关重要。
二、印染危废处理流程概述印染危废处理流程主要包括废水处理、废液处理和废渣处理三个环节。
1. 废水处理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废水处理的目标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到符合环境排放标准的水平。
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主要采用沉淀、过滤和吸附等方法,通过固液分离和物质吸附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质。
化学处理主要利用化学反应来改变废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使其转化为易于处理或去除的物质。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氧化、还原和沉淀等。
生物处理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等。
2. 废液处理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主要是指在染色、印刷、整理等工艺中使用过的染料溶液和助剂溶液。
废液处理的目标是将废液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回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废液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蒸发浓缩和离子交换等。
沉淀和过滤可以将废液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去除,蒸发浓缩可以将废液中的溶质浓缩,离子交换可以将废液中的离子物质去除或回收。
3. 废渣处理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主要是指在染色、印刷、整理等工艺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废渣处理的目标是将废渣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置,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废渣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分类、包装和处置。
分类是指将废渣按照有害性、可回收性和可降解性等特性进行分类,以便进行不同的处理;包装是指将废渣进行密封和固定,以便储存和运输;处置是指将废渣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或处置,包括焚烧、填埋和化学处理等。
三、印染危废处理流程的优化与创新为了提高印染危废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需要对印染危废处理流程进行优化与创新。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案总结6200字》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案总结综述目录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案总结综述 (1)1.1生物法 (1)1.2物理法 (2)1.3化学法 (4)1.4印染废水处理方案选择 (5)1.4.1预处理工艺的选择 (5)1.4.2二级处理工艺的选择 (6)1.4.3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 (9)通常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
其中物理法处理效果较差;化学法所需投加药剂量大,但投资占地省;生物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处理方法。
1.1生物法生物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生理活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去除的过程。
生物处理以低廉的运行成本,高效的有机物降解能力在污水处理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般需要在可生化性良好的废水下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
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新型染料和助剂的添加,使得染整废水的可生化性愈发降低,单一的生物处理早已不能满足现今的废水排放标准。
现代染整废水中的有机物大多是难降解的高分子复杂有机物质,B/C值一般仅有0..2左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因此常辅以相关可增加可生化性的处理单元(如臭氧预氧化、水解酸化等)进行处理。
常见的生物法可以划分为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
(1)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过程,在没有分子氧的情况下,厌氧或半厌氧微生物逐渐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最终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
这种工艺的优点是效率高、消耗低。
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过程的主流解释是Bryant在1970年代提出的三步理论。
这意味着复杂的有机物质首先要经过水解发酵步骤,在那里它们最初被水解为简单的溶解性有机物质,如高级脂肪酸、酒精和醛类。
然后是氢气和乙酸的生产步骤,在这一步骤中,来自上一步骤的酸类醇类被氧化分解为乙酸和氢气;最后是产甲烷步骤,在这一步骤中,来自第一和第二步骤的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被产甲烷细菌利用,将其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1)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氧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活性污泥或处理系统的生物膜中的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来分解和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染废水处理关键字:印染工序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摘要:印染的各种工序、各种染料的废水成份、印染废水的成份及各种处理方法及其工艺流程正文:改革开放以来,纺织工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上,中,下游互相衔接,产品门类齐全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纺织工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是指各类纤维的生产和加工,如天然纤维中的棉花,羊毛和各类化学纤维等生产领域;中游产业指棉纱,织布,印染等生产领域;而下游产业主要指服装加工生产领域。
当前我国纺织工业的生产综合能力不断增强,国际贸易地位逐年提高,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目前占有13%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
印染行业在纺织工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印染后整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纺织加工的水平,它是体现纺织产品经济价值和提高纺织品及服装附加值的重要因素。
最近20年来,我国的印染技术水平有了较大进步,在质量,品种,装备上都有一定的改善,但总体上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经受了严峻考验,加快了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步伐。
据统计,2002年1~11月份全国印染布总产量为1.8811x1010,工业总产值为575.62亿元,1~11月份全行业利润总额为15.27亿元。
据海关统计,2002年1~11月份我国主要印染布六大类产品进口数量为3.103x109m,同比上升15.04%;进口金额29.57亿美元,同比下降6.70%,进口单价平均下降19.1%。
其中,纯棉印花布和棉的混纺印花布下降幅度较大,数量分别下降9.25%,6.73%,金额同比下降分别为16.03%,13.55%,T/C印染布进口数量同比下降3.49%金额同比下降8.28%,占进口总量73%的合纤长丝数量同比增长0.74%,但金额同比下降9.47%。
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减速的情况下,我国印染产品出口数量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态,2002年1~11月出口数量为4.996x109m,,出口金额为36.0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5.9%,25.9%。
其中棉的混纺印花布增长幅度最大,数量同比增长115.79%,金额同比增长67.70%;纯棉印花织物和合纤长丝织物出口量同比增长分别为45.65%,41.71%,金额同比增长分别为36.69%,46%。
一·印染工序印染的工序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二、前处理工序:1、坯布检验⑴、物理指标的检验包括织物的长度、幅宽、平方米克重、强力和密度⑵、外观疵点的检验需在规定光源下的检验台或验布机上进行,以确保检验出各种坯疵。
各种坯疵的处理方法:①、漂布的坯疵:对油污、油经、油纬、油飞花等坯疵,可手工洗除或用压缩空气喷枪喷射去油剂洗除少量油飞花可手工挑去。
对色纱坯疵,先做小样漂白试验,不能去除则改作印花布。
对铁锈坯疵,用温热草酸洗除,然后清水洗净。
对织入的金属杂物,手工剔除。
②、染色布的坯疵:对具有稀弄、密路和筘条等坯疵的来坯,一般可染浅色布,严重的改作漂白布或印花布,但稀弄严重的需开剪后重缝。
对棉结杂质坯疵,可加强烧毛前的刷刮和烧毛后的煮练工艺,并进行小批量试验确定能否用于染坯,若仍无法解决,则改作漂布或印花布。
对具有折痕坯疵的来坯,一般可染浅色布,严重的改作漂布或印花布。
对拖纱坯疵,手工修剪;对织入的金属杂物,手工剔除。
对具有油污渍、油纱、色纱坯疵的来坯,改染深色布。
③、印花布的坯疵:对稀弄坯疵,严重的需开剪后重缝。
对拖纱坯疵,手工修剪。
对织入的金属杂物,手工剔除。
2、翻布缝头:⑴、翻布和分批分箱打印:分批分箱、翻布打印、控制投坯量⑵、缝头:缝头时必须达到布面平整、边齐、针迹均匀、不漏针、不跳针、不漏缝,并检查织物规格和正反面是否一致。
若来坯开剪歪斜,则必须撕去歪斜的布头后再缝接,以防止卷边、皱条、纬斜。
这尤其对克服稀薄织物的纬斜十分有效。
为有效防止卷边,距布边1~2cm 处应加密,最好是在缝头两边加缝三角包布。
3、烧毛:烧毛的目的是去除织物表面长短不一的纤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后加工时由于存在纤毛,而引起各种疵病。
若烧毛不净不匀,烧毛条花纬斜等,会造成染色印花的条花、色差,色泽不鲜艳,布面不匀和纬斜等疵病。
因此,烧毛工艺设计应既达到烧毛质量的要求,又不损伤纤维。
烧毛时,火焰温度一般为1000℃左右。
⑴、烧毛工艺烧毛工艺:主要包括刷毛要求、织物正反面通过火口的次数、烧毛车速和温度等;接触式烧毛还要考虑织物与烧红的金属板或圆筒的接触面积等。
具体参数应根据纤维性能、织物组织特点和织物厚薄等考虑。
⑵、烧毛方式:①、气体烧毛:气体烧毛是使用可燃性气体,通过不同类型的火口燃烧对织物进行烧毛加工②、接触式烧毛:接触式烧毛主要采用燃煤、燃油或电加热的金属板瞬时接触织物,以达到烧毛目的;也有采用铁或合金制成圆筒,用明火燃烧或用电加热使金属表面产生高温。
后者圆筒旋转方向与织物运转方向相反,织物高速擦过圆筒表面达到烧毛目的。
4、退浆:织造过程中,经纱和纬纱都受到一定的张力和摩擦,为减少断头,提高经纱的耐磨性和织造效率,一般都对经纱进行上浆处理。
⑴、常用上浆剂: 主要为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类(PMA)和羧甲基纤维素(CMC)等浆料,一般大多采用PVA25与淀粉、CMC、聚丙烯酸酯等浆料的混合浆。
⑵、常用退浆工艺:①、酶退浆:常用的酶制剂有淀粉酶BF27658、胰酶、低温酶、高温酶及宽温退浆酶等。
它们适用于以淀粉上浆的织物,具有安全性、可生物降解性,无生态问题、无纤维损伤,去浆效果好、退浆率可达90%以上,但对采用混合浆的织物,退浆效果不理想。
②、热碱退浆:主要用于以淀粉为主要上浆剂,且上浆率较低的织物。
在热碱作用下,浆料先发生溶胀,从凝胶状转化为溶胶状,与纤维的黏着变得松软,再经机械力作用,较容易从织物上脱落下来。
热碱不能使浆料降解,仅能使其溶胀,降低其对织物的黏着力。
浆料是靠机械力作用下充分洗涤,而得以去除。
③、氧化退浆:常用的氧化剂为双氧水、过硫酸盐和亚溴酸钠等,它们可使各种类型的浆料氧化降解,成为可溶性物质,最后水洗去除。
氧化退浆适用于以PVA为主的混合浆,退浆迅速且效果好,并具有漂白作用,但其对纤维素有损伤影响,且成本较高。
④、酶酸退浆和碱酸退浆:酶退浆后再用低浓度的酸退浆一次,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该法适用于上浆率较高的棉和粘胶等织物,但工艺条件控制不当会损伤织物,故很少采用。
同样,采用碱酸退浆工艺,即碱退浆后再用低浓度的酸退浆一次,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酸能帮助去除含氮物质、果胶质和灰分等共生杂质,也能使纤维素上的脂肪酸盐转化成脂肪酸。
5、煮练:针对棉麻等天然纤维的处理。
粘纤、富纤等纤维残留的天然杂质较少,涤纶、锦纶、氨纶等合纤本身不需煮练,其前处理主要是去除一些油剂、杂质。
但这些纤维与棉麻等天然纤维的混纺织物仍需进行煮练。
⑴、煮练工艺:目前采用的煮练工艺主要为平幅连续汽蒸工艺、平幅高温高压大卷装工艺及绳状溢流、气流汽蒸煮练工艺,而煮布锅煮练工艺、绳状连续汽蒸煮练工艺及平幅轧卷叠卷连续汽蒸工艺已很少采用。
6、漂白:漂白是前处理工序中的重要工段,它不仅能去除纤维素织物上的色素,使织物外观洁白纯正,提高后道染整加工的色泽鲜艳度、色光纯正度及整理效果,同时还可进一步去除织物退浆煮练后残留的纤维素共生物,特别是棉籽壳等。
对涤棉混纺织物,由于合纤不耐浓碱,要求煮练条件比较温和,但漂白工段有利于棉纤维的去杂。
⑴、常用氧漂稳定剂:常用稳定剂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吸附型,主要是水玻璃、镁盐、聚丙烯酰胺( PAM)等;另一类为螯合型,如有机膦酸盐的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盐(DETPMPS) ,该类稳定剂对重金属离子有很好的螯合作用,若与镁盐共用,稳定效果可提高若干倍。
使用螯合型稳定剂时,必须注意其适宜的pH值。
此外,还有一类为混合型稳定剂,其为吸附型和螯合型两类混配,或本身同时具有吸附型和螯合型特性,如聚羧酸类和聚有机膦酸酯类的稳定剂等。
7、丝光轧烘工序:丝光是将棉麻及其混纺织物在经纬方向施加一定的张力,并浸轧浓碱的加工工序,以期改善纤维性能。
三、染色:染色就是使染料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方式结合在织物纤维上,使织物具有一定色泽的全部加工过程。
1、染色工序:纤维织物的染色过程,基本上要经过表面吸附、内部扩散、染料固着三个阶段。
(1)表面吸附当把纤维织物浸入染液中后,染料很快被吸附到纤维外表上,这是染色过程中的最初阶段。
如果染料的亲和力大、浓度高,再加适量的电解质,将会提高染料被纤维吸附的速度,有利于染色过程向正方向进行。
(2)内部扩散当染料被吸附在纤维表面之后,便开始向纤维内部扩散。
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是整个染色过程中占用时间最长的阶段。
在染液中,纤维表面上的染料向浓度低的纤维内部扩散,使染液中的染料不断地补充到纤维外表,直到纤维上染料浓度与染液中染料浓度达到平衡为止。
当完成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的同时,也完成了染料在纤维表面的吸附。
因此说吸附与扩散也是不可分割的同时进行的过程。
(3)染料固着当染料经过吸附和扩散附着和渗透在纤维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各种链以键的形式固着在纤维上。
由于染料和纤维都各不相同,它们彼此间的固着形式也有所不同。
又因固着形式的不同,而使染色的牢固也各有相同。
四、印花:印花工序包括:分包制版调将浆走板四、织物后整理织物后整理不仅可以赋予纺织品美观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赋予纺织品特殊的功效。
提高纺织品的美观性,增加新的美学效果,自然为服装产品增加了新的亮点,同时也增加了销售时的卖点,但对于运用高新技术去设计和开发用途广泛的纺织品,考虑最多的并非是美观性,而是其功能性。
功能性后整理技术能保护纺织品免受各种不利环境的影响。
1、织物整理方面:⑴、一般性整理:①、手感整理:手感硬、挺、手感软②、定型整理:③、外观整理:轧光(压光)面料光泽,轧光后布面会变硬;轧花用压棍去轧;增白加增白剂;剪花、绣花、植绒。
④、面料复合,如胶点复合、贴膜复合、火焰复合等。
⑵、特种处理:实现特种处理的方法:在定型前加相应的助剂,或用涂层机用相应的涂料进行涂层。
防水处理:用涂层机在面料上涂一层防水材料/涂料;另一种是拉幅前轧防水助剂。
②、阻燃处理:达到的效果:没有明火,烟头扔到面料上到一定面积会自动熄灭。
③、防污、防油处理:表面涂一层相应的物质。
④、防霉、抗菌处理:可涂层,也可用陶瓷粉来做处理达到防酶、抗菌的效果。
⑤、抗UV:真丝中抗UV的使用是防止真丝的蛋白质纤维破坏,而使真丝泛黄,其它产品则为抗太阳中的紫外线。
专用名词:UV-CUT⑥、红外线处理:包括抗红外线以及吸收红外线,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⑦、抗静电处理:使集中的静电分散,不易产生火花。
⑧、其它的特殊处理还有:香味处理,药味(药效)处理,营养处理,防辐射处理,树脂处理(棉织物的硬挺、真丝的防皱),洗可穿处理,反光处理,夜光处理,磨绒处理,起毛(起绒)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