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染料废水是指在染料生产、印染及相关行业中使用的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由于染料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染料废水的处理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同时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被提出和应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下面将对染料废水处理技术进行综述。
传统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物化处理和综合处理等方法。
其中,生物处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利用生物菌群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生物处理技术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法两种。
好氧法是通过给废水供给充足的氧气,使细菌能够以氧化有机物的方式进行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好氧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对氧气的需求较大,能耗较高。
相反,厌氧法则是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进行,细菌通过发酵代谢将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
厌氧法节约能源,但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对操作条件有较高的要求。
物化处理包括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和膜分离等方法。
沉淀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物沉淀下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吸附则是利用一定的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使其从溶液中转移到吸附剂表面。
吸附具有高效、易操作、适应性广的特点。
氧化与还原则是通过给废水供给氧化剂或还原剂,使有机物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
而膜分离则是利用不同孔径的膜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与水分离,达到净化的目的。
综合处理则是将多种处理方法进行组合,利用不同的处理技术对染料废水进行多层次、多阶段的处理。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点,提高处理效果,并减少环境的污染。
除了传统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正在被研究和应用。
例如,光催化技术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的特点。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染料工业是一种重要而繁荣的工业,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废水排放。
染料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色素,具有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潜在风险。
因此,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综述目前常见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并评述其优缺点。
传统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
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物理方法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与水分离。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
其中,沉淀是将废水中的固体物质通过重力或电解聚合沉淀下来。
过滤则是通过透滤或压滤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截留。
吸附是指利用活性炭等物质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质。
物理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但对于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和色素的去除效果较差。
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化学方法分解和转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
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氧化、还原、电解和中和等。
氧化是一种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的化学反应,常用的氧化剂有过硫酸盐和高价铁盐等。
还原则是将有机物质还原为较低氧化态的化学反应,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盐和亚铁盐等。
电解是利用直流电使污水电解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极上生成活性物质进行废水处理。
中和则是通过加入酸碱等物质调整废水的pH值,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转为中性分子而变为不溶性沉淀。
化学处理技术具有较好的去色和去除有机物的效果,但其消耗大量的药剂和产生大量的废物。
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吸附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将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生物膜法则是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吸附和降解。
生物吸附法是将废水与具有吸附能力的菌群充分接触,通过微生物的吸附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特点,但对废水的水质要求较高,操作较为复杂。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的 品种 不同 , 差异 较 大 。根据 国内外 的资 料估 算 , 每加 工 1
匹棉织 物 , 用水 量约为 1 . 3 —12m 。 3 印染废水的特 点和危害 3 1 废水 的特点 . 印染 产生的废 水 主要 特点有 : 水量大 ; ①
1 印染废水 的产生和特 性分析
11 前 处理产生 的废水 .
废水 中除染料 、 剂外 , 助 还含有 大量浆 料 , B D 和 C D值 其 Os O 都较高 。 12 3 整 理 废 水。整 理 废 水 含 有树 脂 、 醛 、 面 活性 剂 .. 甲 表
111 退浆废水 。退 浆是用 化学 药剂 将织 物上 所带 的浆 料 ..
维普资讯
安 徽 农 业科 学 ,ora o A hi g .e.07 3 ( )24 —24 。00 Ju l f n l A r Si20 ,57 :0 1 0 226 n J i
责 任 编辑
陈娟
责任校对
胡 先 祥
印染 废水 处 理技 术 综 述
2 1 1 毛纺染 色产品 。由于 毛纺 染 色产 品中天 然纤 维所 占 .. 比例较 大 , 化学 纤 维 占比例相 对较 少 , 而且织 造 过程 中也不 需 上浆 , 毛混纺染 整产品加工过程 产生 的废水 水质 相对较 故
高 , 水更难处理 。PA浆料 是造成 印染 废水处 理效 果不好 废 V
Ah  ̄ ar T ep p r h a e ye h e eain,c aa tr t s  ̄ i n u ni fp it ga d d en se tr a d po o zd teg n rt o h rcei i ,q sc t a d q a ty o r i n y igwatwae y t nn n rp  ̄
《2024年印染废水治理技术进展》范文

《印染废水治理技术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印染行业作为纺织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印染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染料、助剂等污染物,如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体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印染废水治理技术的研发与进步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印染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问题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二、印染废水治理现状及问题目前,印染废水治理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废水成分复杂、色度高、可生化性差、治理成本高等。
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虽能去除部分污染物,但往往难以达到排放标准,且易产生二次污染。
生物处理技术虽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处理周期长、对有毒物质耐受性差等问题。
此外,印染废水治理的法规要求日益严格,企业面临巨大的治理压力。
三、印染废水治理技术进展针对印染废水治理的难题,国内外学者和企业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技术,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首先,高级氧化技术受到广泛关注。
该技术通过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如羟基自由基等,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染料。
常见的有光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等。
这些技术能显著降低废水色度,提高可生化性。
其次,膜分离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技术利用不同孔径的膜,对废水中的溶质进行选择性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见的有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技术。
此外,新型生物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如基因工程菌、生物膜法等,这些技术通过提高微生物的降解效率,有效降低印染废水的处理成本。
四、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印染废水治理技术也在逐步完善和优化。
各种新型、高效的治理技术的出现,为印染废水治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加先进的印染废水治理技术将被研发出来,为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范文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染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染料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和治理已成为国内外环保领域的关注焦点。
染料废水因其颜色深、成分复杂、毒性大,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本文将对染料废水处理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染料废水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染料废水的来源及特性染料废水主要来源于印染、纺织、化工等行业,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盐分以及染料色素等。
其特性表现为:色度高、有机物含量高、pH值波动大、有毒有害物质多等。
这些特性使得染料废水成为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三、染料废水处理技术1. 物理法物理法是利用物理原理对染料废水进行分离和净化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法包括吸附法、膜分离法、沉淀法等。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膜分离法利用膜的透过性对废水进行分离和净化;沉淀法则是通过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2. 化学法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对染料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转化或分解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法包括氧化还原法、化学沉淀法等。
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剂或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化学沉淀法则是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从而降低废水的污染程度。
3.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染料废水进行净化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和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生物膜法则是在载体上附着生物膜,利用生物膜的微生物对废水进行降解。
4. 综合处理法针对染料废水的特性,许多研究者提出了综合处理法,即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常见的综合处理法包括物化+生物法、多级串联处理等。
这种处理方法既能发挥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点,又能相互弥补不足,从而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四、结论及展望通过对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处理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综述摘要:本文介绍了印染废水的产生、特点及处理工艺。
由于印染工业中各种染料和新助剂的广泛使用,印染废水的COD浓度高,色度高,可生物降解性差,流量大。
目前主要采用物化法和生化法处理印染废水,通过各种深度处理技术,达到行业水质要求。
1、印染废水的产生和特点。
1.1印染废水由于生产的各种纺织工业废水,印染废水的污染是严重的,其排放量约占工业废水的排放总量的1/10,是目前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印染废水的综合治理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棉及其混纺织物的印染一般工艺是:烧毛、脱浆-漂白-丝光-印染-整理。
1.1.1退浆废水退浆是用化学剂去除织物上的浆料,去除纤维本身的杂质。
退浆废水为碱性有机废水,含浆料分解、纤维屑、酶等,其COD和BOD5含量非常高。
退浆废水量较少,但污染较重,是污水处理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1.1.2沸水在水溶液的烧碱和表面活性剂等,在高温(120℃)和碱性(pH值为10 ~ 13)条件下,棉织物精练,去除纤维包含的杂质如油脂、蜡,果胶,确保漂白和染整加工的质量。
沸水是高碱性的,碱浓度约为0.3%,为深褐色,具有较高的BOD5和COD值。
1.1.3漂白废水漂白是使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次氯酸钠和其他氧化剂去除纤维表面和内部的有色杂质。
漂白废水造成大量的水污染,其BOD5和COD值均较低,属于较清洁的废水。
1.1.4丝光废水丝光处理是在浓缩氢氧化钠溶液中对织物的处理,在丝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丝光废水具有高碱度、低BOD5和COD的特点。
1.1.5染色废水印染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染料和助染剂。
印染废水的水质变化较大,一般印染废水的颜色深、可生物降解。
其COD值一般为300-700mg/L,颜色可达数千次。
1.1.6印刷废水印染废水主要来自于彩印、印版滚筒、印版等洗涤废水,以及印刷后的皂洗和洗涤废水。
在印染废水中,除染料和助剂外,还含有大量的浆液,其BOD5和COD值较高。
印染废水的化学处理技术

印染废水的化学处理技术(1)混凝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两种。
铝盐或铁盐是常用的混凝剂,它们的水解过程及水中混凝作用机理相似,只是铁盐可以在较宽的PH范围内使用。
其中,碱式氯化铝(PAc)的架桥吸附性能较好,而硫酸亚铁的价格为最低。
近年来,国外采用高分子混凝剂者B益增加,且有取代无机混凝剂之势,但在国内因价格原因,使用高分子混凝剂的还不多见。
据报道,弱阴离子性高分子混凝剂使用范围最广,若与硫酸铝合用,则可发挥更好的效果。
泥凝法的主要优点是技术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对疏水性染料脱色效纠良高;缺点是运行费用较高,泥渣量多且脱水困难,对亲水性染料处理效果差。
例如,武进某印染厂是一家生产棉、涤/棉、涤等布匹为主的家纺印染企业,主要使用分散和直接染料及其相关助剂。
其污水处理方案采用混凝预处理和光化学催化氧化专利技术相结合处理技术。
其物化预处理采用高效策凝剂,利用高效絮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它不仅具有高效、广泛的杀菌能力,又有灭藻、剥泥、防腐、抗霉、保鲜、除臭和漂白脱色多方浙的功能,被欧美国家椎祟为第四代消毒剂。
据报道,江西某纤维漂染厂的漂染废水处理工程采用二氧化氯作为氧化剂对废水进行氧化肥色处理,实践证明,其可对漂染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对coD的去除率>78%,对色度的去除率>95%,水的循环利用率可达72%。
该类氧化剂并不是对所有染料都有脱色效果,对丫易氧化的阳离子染料、偶氮染料、硫化染料有良好的脱色效果,但对不易氧化的水不溶性染料、分散染料等,脱色效果较差。
臭氧是一种优良的强氧化剂,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主要用于去除染料、表面活性剂、酚和氰等;此外,作为废水三级处理装置,去除水中微量亩机物。
臭氧氧化法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近几年在国外应用较多,主要被用于去除染料和印染废水的色度和难降解有机物。
zima鼠v.等人总结出了印染废水臭氧脱色的数学模式。
研究表明,臭氧用量为o.8868/g染料时,淡褐色染料废水脱色串达80%;研究还发现,连续运转所需臭氧量高于间歇运行所需臭氧量,而反应器内安装隔板,可减少臭氧用量16.7%。
印染废水的处理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印染废水的处理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研究一、引言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印染废水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印染废水的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印染废水的处理技术及资源化利用方案。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技术及资源化利用进行系统性的探讨。
二、印染废水的特点印染废水的主要特点是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由于不同品种的印染工艺不同,因此印染废水的组成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总体来说,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印染工艺中的染料、助剂和各种化学品。
同时,印染废水的酸碱度也会有所不同。
印染废水中的重金属主要是来自于染料中的其他物质、处理废水的污泥和废物等。
这些重金属在经过印染工艺后,往往会被残留在纤维上,从而形成了印染废水中的重金属成分。
此外,印染废水中也会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经过氧化处理之后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必须考虑到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方案进行处理。
三、印染废水的处理技术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生物菌群对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
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生物法的处理效果主要取决于生物菌群的品种、数量和处理系统的构建情况。
生物法的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活性污泥、生物接触氧化池、厌氧/好氧处理等不同的系统构建方式。
2. 物化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是指对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的技术。
这种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氧化反应、沉淀法、吸附法、电化学法等。
其中,氧化反应法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使其与氧反应生成更稳定和更容易被过滤的废物。
沉淀法是通过添加一些化学试剂,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质,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吸附法是通过吸附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吸附在表面,然后移除该吸附剂以达到净化废水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发表时间:2018-07-20T15:57:34.9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作者:沈杰陈敏燕
[导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印染废水的产生、特点及处理工艺。
利华环保工程(嘉兴)有限公司 314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印染废水的产生、特点及处理工艺。
由于印染工业中各种染料和新助剂的广泛使用,印染废水的COD浓度高,色度高,可生物降解性差,流量大。
目前主要采用物化法和生化法处理印染废水,通过各种深度处理技术,达到行业水质要求。
1、印染废水的产生和特点。
1.1印染废水
由于生产的各种纺织工业废水,印染废水的污染是严重的,其排放量约占工业废水的排放总量的1/10,是目前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印染废水的综合治理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棉及其混纺织物的印染一般工艺是:烧毛、脱浆-漂白-丝光-印染-整理。
1.1.1退浆废水
退浆是用化学剂去除织物上的浆料,去除纤维本身的杂质。
退浆废水为碱性有机废水,含浆料分解、纤维屑、酶等,其COD和BOD5含量非常高。
退浆废水量较少,但污染较重,是污水处理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1.1.2沸水
在水溶液的烧碱和表面活性剂等,在高温(120℃)和碱性(pH值为10 ~ 13)条件下,棉织物精练,去除纤维包含的杂质如油脂、蜡,果胶,确保漂白和染整加工的质量。
沸水是高碱性的,碱浓度约为0.3%,为深褐色,具有较高的BOD5和COD值。
1.1.3漂白废水
漂白是使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次氯酸钠和其他氧化剂去除纤维表面和内部的有色杂质。
漂白废水造成大量的水污染,其BOD5和COD值均较低,属于较清洁的废水。
1.1.4丝光废水
丝光处理是在浓缩氢氧化钠溶液中对织物的处理,在丝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丝光废水具有高碱度、低BOD5和COD的特点。
1.1.5染色废水
印染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染料和助染剂。
印染废水的水质变化较大,一般印染废水的颜色深、可生物降解。
其COD值一般为300-700mg/L,颜色可达数千次。
1.1.6印刷废水
印染废水主要来自于彩印、印版滚筒、印版等洗涤废水,以及印刷后的皂洗和洗涤废水。
在印染废水中,除染料和助剂外,还含有大量的浆液,其BOD5和COD值较高。
1.1.7排放废水
废水中含有树脂、甲醛、表面活性剂等。
废水量小,混合废水水质较低。
1.2印染废水的特点和危害。
印染废水的主要特点是:色泽大、有机含量高。
水质的PH值变化很大。
水温变化很大。
印染废水的颜色深度严重影响水体的外观。
印染废水的颜色是严重的,用正常的生化方法很难去除。
有色水影响阳光的传播,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
2、印染废水的基本处理方法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可以大致分为化学和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三大类,但由于印染废水成分的复杂性,在实践中主要采用几种方法的组合来完成印染废水的彻底处理。
3、物理和化学方法
3.1凝固方法
混凝是在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物质,使原来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易沉淀,过滤污染物,并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从而分离出该方法。
絮凝法是印染废水物理化学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投资成本低、容量大、脱色率高。
3.2吸附
吸附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物理处理方法。
该方法采用多孔材料质粉或混有印染废水的颗粒,废水由粒状物料组成,使染料、助剂等污染物在多孔材料表面吸附并去除。
吸附技术特别适用于低浓度印染废水的深层处理,工艺过程中投资小,操作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4、化学处理
4.1氧化
氧化法是在氧化剂的作用下,使染料分子的不饱和双键被氧化破坏,形成具有少量分子量的有机或无机物质。
4.2电化学方法。
电化学方法分为电解和内部电解。
前者具有较高的能耗和较高的运行成本,在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应用较少。
内部电解也被称为铁还原法,是通过铁碳微电池的铁还原电化学作用和填料的吸附效果,以及其他各种协同方法处理废水。
该工艺以废铁为原料,不需要消耗电力资源。
5、生物方法
生物法具有操作成本低、加工效果稳定的优点,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印染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最常用的混合方法,即在废水中进行处理,将废水注入系统,使原有的混合料混合均匀,使质量均匀,在空间的每一点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质量。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通过增长等填料的表面过滤材料,生物膜污水处理方法常用的生物膜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活性炭,等等。
在印染废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是生物接触氧化和曝气生物滤池。
3)水解酸化
印染废水是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物质,应首先进行水解酸化处理。
水解酸化池可以减少废水的毒性,提高废水的主要生理作用,分解在印染废水中的有机聚合物,提高污水可生化有机物的性质,改善BOD5 / COD的比率,同时有氧化分解污泥的功能。
4)厌氧处理
高浓度、生化性差的印染废水,厌氧处理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但由于需求量较高,在厌氧处理方法的生产作业管理中仍需氧法才能满足水质的要求。
6、印染废水处理的典型工艺。
6.1典型的工艺流程。
预处理-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再加工技术是印染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在预处理中,主要的应用方法有凝结沉淀、二氧化氯或臭氧氧化、各种药剂的化学沉淀。
在后处理中,最常用的是吸附法。
一般棉花和棉混纺产品印染废水和COD浓度高、色度高、生物性别差异大、活性染料水溶性差很难处理,所以在好氧生物处理之前,去除大量的有色物质。
6.2碱性废水处理工艺的介绍。
涤纶碱减量是纺织印染企业对苯二甲酸聚酯化合物处理的主要方法,预处理过程是在高温下聚酯高分子树脂键水解,促使纤维组织分解。
碱还原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是聚酯纤维的低聚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钠。
酸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主要工艺技术是:生产车间将碱水分别收集到池中;废水通过提升泵送至回收装置进行过滤和净化。
然后加入硫酸(pH到3);然后,用固液分离获得对苯二甲酸(原油)。
剩余的废水排入废水控制池,处理印染废水。
在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是减少碱预处理、印染废水的用量,首先是在经济上可行,对苯二甲酸可以回收利用,再经过染色和印染废水处理。
研究表明,在高碱度条件下,可以直接添加混凝剂硫酸镁和少量高分子絮凝剂HPAM,以降低酸碱预处理方法的pH值。
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去除废水的颜色和浊度,而且大大降低了COD,产生的絮凝体易去除。
7、前景与展望
目前印染废水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微生物法和其他处理技术的结合。
许多工程师正在努力筛选高效的生物可降解细菌,并建立基因工程细菌,但新开发的高效细菌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废水的复杂成分,可能存在抑制基质,抑制其生长和代谢。
有环境因素影响,如废水的pH值和温度,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
如何避免或减轻这些不利因素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同时,随着清洁生产的实施,低污染和环保原料的使用和生产工艺的改善,减少了废水和有毒有害的污染物,从而减少了印染废水处理和深度的困难。
继续发展和研究新的低成本的深度处理技术。
结束语
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
它已经发展了一个多世纪。
纺织工业用的原材料有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由于有不同类型的纤维,污染物在性质和数量上都不同,其控制污染的方法也不同。
印染废水处理的工程十分复杂需要用到不同的技术,一方面,集成不同的深度处理技术,另一方面,将传统工艺与新技术相结合,过程需要改进和优化,使流程和技术更加成熟,所以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能降低加工成本。
参考文献:
[1]邱仁荣.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的研究现状[J].工业水处理.2007,27(9):11~14
[2]顾晓扬,汪晓军,林德贤.O3和Fenton 试剂化学氧化处理酸性玫瑰红印染废水[J].染料与染色.2006,43(1):25~29
[3]陈武,杨昌柱,梅平.三维电极电化学方法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4,24(8):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