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

重庆市地处湿润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植物自然分区特征表现为常绿阔叶林、次生、暖性针叶林、竹林和常绿阔叶灌丛等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表现特征最为明显。

重庆市地处湿润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植物自然分区特征表现为常绿阔叶林、次生、暖性针叶林、竹林和常绿阔叶灌丛等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表现特征最为明显。市域植物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辖区内共有6000多种植物,其中全国一级保护植物12种,二级保护植物51种,特有植物和标本植物47种,森林覆盖率20.49%。可用于园林上的植物有1658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隶属190科754属。其中,厥类植物21科30属43种;裸子植物9科26属50种;被子植物160科698属1565种〔5〕。

2 景观绿化树种应用现状与问题

重庆始终不渝的把园林绿化事业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5起开展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重点工作,2007年底主城区城市绿地率达到了32.86%,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6.31%,人均公共绿地率达到了9.92平方米,全市城市绿地达到28675公顷,其中公园绿地8046公顷,共有城市公园135个,主城区社区公园273个。挂牌保护古树名木2602株,其中一级179株,二级2423株。全市有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35个,其中国家级6个、市级29个,总面积4782.3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5.8%。全市共建成国家园林城区3个,国家园林县城2个,国家园林城镇1个,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区)21个。创建园林式单位184个,园林式小区102个,园林市街98条,园林式小城镇1个,优秀绿化小城镇45个。最佳绿化单位32个、最佳绿化小区6个、最佳绿化市街36条。各项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重庆的园林绿化建设又面向了新的挑战,既森林重庆和宜居重庆的建设。

经对实地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论证,得出重庆市在景观绿化树种的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城区园林绿化树种共306种,树种较为丰富,但部分景观树种主要集中于常见的10余种树种,应用数量过大;旧城区树种季相变化不明显、观花类乔木欠缺、针叶树种、落叶树种、中间层和底层树种应用较少、塔形树冠树种应用不够;由于乡土树种种源不足,造成乡土树种开发利用不够,特别是10m以上的大、中乔木较少;生产绿地中常用树种储备数量大,如天竺桂、小叶榕、黄葛树、杜英等,其它树种种类储备少,生产量不足,限制了植物景观的多样性。

3 树种规划原则

3.1 生态特性与适地适树相结合原则

由于城市中人为因素较复杂,不同的地点、环境有较大差异,各树种又有不同的生态习性。因此,要根据园林树种的生态特性差异和生长规律以及绿地所处的自然条件,选择能够适应区域土壤及小气候环境并健壮生长的植物种类。

3.2 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原则

乡土树种都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地各种恶劣环境,还能体现地

方特色,应为首选树种。外来树种,经过驯化后,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在城市绿化中广泛应用,可与乡土树种共同成为绿化的骨干。

3.3 生态效益与景观价值相结合原则

坚持针叶、阔叶相结合,常绿、落叶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抗性强、季相突出的树种,注重生态效益;充分开发园林树种形、姿、色等观赏特性,扩大观花、观形、观叶及香味树种的应用范围,构建丰富多姿、色彩灿烂的植物多样性,实现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统一。

3.4 群落构建与生物多样相结合原则

构建丰富的复层植物群落结构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实现,根据不同树种的生态特性,充分利用植物生态型、植物生活型,建立物种丰富、结构合理、富于季相变化的园林植物群落。

3.5 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原则:

速生树种生长迅速,见效快,能较快达到绿化效果,但寿命短,易衰老,影响园林植物景观的长效性。慢生树种虽然生长缓慢,但寿命长,能很好的体现园林植物景观的长效性,有助于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进行树种选择时,要满足当前,照顾长远,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4 树种规划的方法

4.1 调查本地区原有和引种驯化的园林树种

通过调查重庆市当地园林绿化树种和外地引进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状况、适应范围、抗逆性、观赏特性、应用频度、应用方式、乔木类型等,掌握树种的生态习性、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和抗污染性。从而为为树种规划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4.2 确定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

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充分考虑环境条件、日照、土壤、空气污染的影响,以及园林树种的生长状况、抗逆性、乔木类型、观赏价值、经济价值等因素,结合专家学者的评分以及老百姓的喜爱程度,选择出主城区园林基调树种、骨干树种。

4.3 制定规划指标及树种比例

根据重庆市现有园林绿化树种状况、原生自然群落树种比例和国内同纬度地区部分城市树种规划指标以及专家学者的认同,确定出重庆市主城区树种规划的指标及比例为:主城区的基调树种5-9个;骨干树种12-13个;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为3∶2;乡土树种与外

来树种比例为6∶1;针叶与阔叶树种比例为1∶6;速生与慢生树种比例为3∶2。

5 重庆市主城区园林树种规划

由于主城已建成区域基本形成以黄葛树、小叶榕为主的绿色骨架,为了保护现有绿化成果,我们特地将主城区分为“旧城区”(本规划实施之前已建好的城市区域)和“新城区”(本规划实施后待建的区域或需要改造的区域),分别对其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进行规划。根据重庆市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陈述市区基调树种、骨干树种的选择。

5.1 基调树种

基调树种是构成重庆市园林绿地骨架的树种,应选择生长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栽培管理简便,易于大苗移栽,能充分体现地域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形成城市特色景观的植物。

5.1.1 旧城区基调树种

旧城区基调树种选择:黄葛树、榕树、秋枫、银杏、悬铃木。

5.1.2 新城区基调树种

新城区基调树种选择:香樟、银杏、悬铃木、桂花、水杉、广玉兰、秋枫、黄葛树、南川木菠萝。

5.2 骨干树种

常用树种是城市中各类型绿地中的重点树种,是出现频率比较高、使用数量大、具有发展潜力的树种,与基调树种合起来构成全城绿化的主体。根据重庆市各类型绿地的需要和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调查选优提出骨干树种。

5.2.1 旧城区骨干树种

旧城区常用树种选择:香樟、广玉兰、桂花、天竺桂、水杉、雪松、垂柳、罗汉松、复羽叶栾树、意大利杨、羊蹄甲、蒲桃。

5.2.2 新城区骨干树种

新城区骨干树种选择:雪松、银木、垂柳、罗汉松、玉兰、复羽叶栾树、乐昌含笑、羊蹄甲、蒲桃、天竺桂、三角槭、黑壳楠、蓝花楹。

5.3 道路绿地树种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骨架,是反映城市景观和城市面貌的重要方面。道路绿地树种的选择,一是要满足主城园林树种规划的骨干树种、基调树种,二是满足其所处特殊环境条件和功能要求,三是遵循园林树种规划的五项原则,尤其注意慢生树种和速生树种的选择。选择生长健康、抗性强;姿态优美、枝叶茂盛;生长迅速、适应力强;萌芽发达,耐修剪等的树种。另外还要兼顾无碍环境卫生、滞尘效果好等功能。根据以上选择原则,并根据道路宽度,确定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

骨干树种:银木、广玉兰、桂花、秋枫、悬铃木、雪松、羊蹄甲、银杏、黄葛树、天竺桂、三角槭、鹅掌楸。

一般树种:榕树、复羽叶栾树、杜英、白兰花、黑壳楠、乐昌含笑、峨眉含笑、垂柳、朴树、水杉、鱼尾葵、银桦、红花木莲、女贞、旱柳、合欢、意大利杨、山茶、石楠、四川苏铁、玉兰、二乔玉兰、木芙蓉、桃花、樱花、紫叶李、双荚决明、紫薇。

5.4 公园绿地树种规划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最接近城市居民的园林绿地,最方便城市居民的游憩休闲活动,同时公园绿地对于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具有重要的作用。公园绿地的树种选择,一是结合园林树种规划的上述五项原则,根据各公园的主题及性质选择树种,以形成各自的特色。二是要满足各公园的立地条件,适地适树。三是综合考虑,科学搭配,突出景观、休闲和生态等综合功能。四是丰富植物的多样性。由于各公园主题不一样,因此,本规划未列出适合公园栽植的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

适宜公园栽植的树种:苏铁、四川苏铁、南洋杉、雪松、日本五针松、黑松、白皮松、刺柏、侧柏、竹柏、罗汉松、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金钱松、水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红花木莲、巴东木莲、山玉兰、广玉兰、白兰花、含笑花、乐昌含笑、醉香含笑、深山含笑、峨眉含笑、雅安琼楠、香樟、大叶桂樱、天竺桂、银木、月桂、黑壳楠、细叶楠、白楠、桢楠、蚊母树、檵木、红檵木、虎皮楠、南川木菠萝、高山榕、北碚榕、垂叶榕、印度榕、小叶榕、杨梅、木麻黄、山茶、茶梅、滇山茶、四川大头茶、铺地柏、甜橙、枇杷、木荷、厚皮香、杜英、白花杜鹃、石楠、石斑木、大叶相思、台湾相思、银荆、朱缨花、羊蹄甲、双荚决明、红豆树、银桦、蓝桉、蒲桃、披针叶卫矛、冬青、枸骨、黄杨、秋枫、重阳木、龙眼、荔枝、红翅槭、柚、幌伞枫、鹅掌柴、女贞、小蜡、桂花、假槟榔、皇后葵、鱼尾葵、丛生鱼尾葵、董棕、蒲葵、加拿利海枣、伊拉克枣、壮干海枣、银海枣、棕榈、华盛顿棕、银杏、鹅掌楸、杂交鹅掌楸、玉兰、二乔玉兰、檫木、悬铃木、枫香树、杜仲、朴树、榔榆、榆、菩提树、黄葛树、枫杨、梧桐、木芙蓉、柽柳、加拿大杨、意大利杨、垂柳、白檀、桃、梅花、福建山樱花、樱花、日本晚樱、垂丝海棠、湖北海棠、紫叶李、合欢、紫荆、龙牙花、刺桐、刺槐、槐树、紫薇、石榴、喜树、蓝果树、利川润楠、灯台树、复羽叶栾树、无患子、天师栗、七叶树、三角槭、鸡爪槭、中华槭、黄连木、毛麻楝、香椿、川楝、刺楸、流苏树、雪柳、白蜡树、川泡桐。

5.5 生产绿地树种规划

生产绿地是城市绿化生产植物材料的基地,包括苗圃、花圃、草圃等。以城市绿化树种规划为依据,建立种质资源基地,进行优良绿化植物材料的选育、保存和繁育,为推广应用打好基础。根据生产区域的生境,选择相应的树种,有计划的生产,加强对城市道路树种的大苗及容器苗的培育,以适应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

根据市场发展趋势,结合我市未来园林绿化发展苗木需求,确定出我市近期和远期拟发展的主要树种。

近期可重点发展的树种:檫木、黑壳楠、杂交鹅掌楸、天师栗、冬青、桂花、银杏、悬铃木、南川木菠萝、北碚榕、复羽叶栾树、无患子、合欢、垂丝海棠。

远期可重点发展的树种:香果树、枫香树、四川大头茶、红花木莲、利川润楠、红豆树、三角槭、鹅掌楸、毛麻楝、雅安琼楠、大叶桂英、日本杜英、广玉兰、雪松、水杉、银木、玉兰、二乔玉兰、乐昌含笑、深山含笑、峨眉含笑、梅花、樱花、蓝果树、蒲桃、大叶桂樱、野茉莉等。

5.6 居住区绿地树种规划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城市绿地系统点、线、面网络中面上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绿地树种的选择,一是要满足主城园林树种规划的骨干树种、基调树种,二是要根据居住区的立地条件、景观要求,三是选择观赏性强,尤其选择观花、观叶及香化的植物,兼顾植物选择对人体的无害化。

骨干树种:桂花、银杏、广玉兰、天竺桂、秋枫、雪松、黄葛树、水杉、玉兰、垂柳、蒲桃、榕树、桢楠、三角槭。

一般树种:苏铁、华南苏铁、悬铃木、枫香树、朴树、白皮松、日本五针松、黑松、柳杉、刺柏、侧柏、罗汉松、红豆杉、池杉、羊蹄甲、红花木莲、白兰花、乐昌含笑、黄心夜合、深山含笑、峨眉含笑、银木、月桂、黑壳楠、楠木、高山榕、北碚榕、垂叶榕、印度榕、杨梅、木麻黄、山茶、油茶、西南红山茶、滇山茶、四川大头茶、银木荷、杜英、石楠、大叶相思、双荚决明、黄檀、红豆树、银桦、蓝桉、赤楠、披针叶卫矛、女贞、假槟榔、鱼尾葵、蒲葵、加拿利海枣、伊拉克枣、银海枣、棕榈、老人葵、厚朴、二乔玉兰、榔榆、榆、木芙蓉、加拿大杨、意大利杨、旱柳、垂丝海棠、湖北海棠、紫叶李、合欢、象牙红、樱花、桃花、梅花、紫薇、石榴、喜树、复羽叶栾树、无患子、青榨槭、鸡爪槭、黄连木、香椿、苦楝、川楝、蓝花楹、香果树。

5.7 单位附属绿地树种规划

单位附属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面”的绿化,是保护城市环境、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方面。单位附属绿地树种的选择,一是要满足主城园林树种规划的骨干树种、基调树种,二是要根据单位附属绿地的立地条件、景观要求,三是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的相结合。

骨干树种:桂花、银杏、广玉兰、雪松、秋枫、意大利杨、羊蹄甲、鹅掌楸、蒲桃、榕树、旱柳、玉兰、黄葛树。

一般树种:苏铁、四川苏铁、南洋杉、金钱松、黑松、侧柏、罗汉松、红豆杉、水杉、广玉兰、白兰花、乐昌含笑、深山含笑、香樟、天竺桂、银木、黑壳楠、楠木、桢楠、高山榕、北碚榕、垂叶榕、印度榕、木麻黄、山茶、滇山茶、茶梅、杜英、椤木石楠、石楠、大叶相思、双荚决明、银桦、蓝桉、女贞、假槟榔、鱼尾葵、蒲葵、加拿利海枣、伊拉克枣、棕榈、华盛顿棕、玉兰、二乔玉兰、枫香树、朴树、榔榆、枫杨、麻栎、木芙蓉、悬铃木、加拿大杨、垂柳、桃花、梅花、樱花、垂丝海棠、紫叶李、合欢、象牙红、刺槐、紫薇、三角槭、青榨槭、鸡爪槭、苦楝、蓝花楹。

5.8 防护绿地树种规划

防护林的树种选择,一是要根据树种的生物学习性以及对土壤的适应性,二是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结合园林树种规划的五项原则。防护绿地建设中建议每1-2公里选择基调树种2-3种,形成群落建群种。

骨干树种:水杉、女贞、枫杨、木荷、意大利杨、重阳木、刺槐、麻栎、杜英、乐昌含笑、喜树、构树、细叶桉、马尾松、柳杉。

一般树种:天竺桂、旱柳、枫香树、复羽叶栾树、湿地松、蒲桃、青檀、三角槭、无患子、胡桃、刺桐、四川山矾、川楝、柠檬桉、桉。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生境下,应根据气候、地形地貌及所处的环境等进行规划,选用不同的树种,才能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现今重庆在正在建设森林重庆,更应该根据自身的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生境,选择不同的树种,来保证城市森林绿地生态功能与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5156297.html,/Article/CJFDTotal-SCLK200004004.htm

西南地区常用园林树种[西南]:重庆四川云南西藏贵州广西

常绿乔木及小乔木

雪松刺柏女贞桂花棕榈小叶女贞茉莉扁桃

落叶乔木

板栗胡桃池杉鹅掌楸刺槐榔榆桑树黄葛树油

桐枳椇柿树君迁子楝树川楝泡桐苏铁含笑云南黄馨夹竹桃栀子花南天竹十大功劳阔叶

十大功劳棕竹枇杷石楠苹果珊瑚树黄杨

雀舌黄杨小叶黄杨海桐山茶花茶梅云南山茶大叶黄杨

落叶灌木及小乔木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木兰月季现代月季梅棣棠火棘木芙蓉杜鹃金丝桃醉鱼草小蜡紫薇

竹类孝顺竹凤尾竹慈竹毛竹淡竹

藤本植物

紫藤常春藤猕猴桃叶子花扶芳藤金银花凌霄

宿根花卉

芍药蜀葵菊花萱草玉簪阔叶麦冬沿阶草鸢尾

兰花类

球根花卉

郁金香百合类葱兰唐菖蒲美人蕉

草坪及地被植物

白车轴草连钱草狗牙根结縷草细叶结縷草

园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园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1、以乡土树种为主,实行适地适树和引入外来树种相结合。 积极引入一些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外来树木品种,是扩大树源增加树木品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树木品种的选择中,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前提下,大量引入外地树木品种,才能更好地筛选出优良的园林树木品种来。 2、以主要树种为主,主要树种和一般树种相结合。 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经过人工筛选,总会出现一批适应性强、优良性状明显、抗逆性好的主要树种,这些树种是园林绿化的骨干和基础,是经过长期选择的宝贵财富。在生产中,除了大量应用这些树种外,还要经过选择应用一般树种,只有这样的结合,才能丰富品种,稳定树木结构,增强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园林特色。 3、以抗逆性强的树种为主,树木的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 抗逆性强是指抗病虫害、耐瘠薄、适应性强的树种,选用这种树木作为城市的主体树种,无疑会增强城市的绿化效益。但是抗逆性强的树种,不一定在树势、姿态、叶色、花期等方面都很理想。为此,在大量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的同时,还要选择那些树干通直、树姿端庄、树体优美、枝繁叶茂、冠大荫浓、花艳芳香的树种,加以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绿化效果。 4、以落叶乔木为主,实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 城市绿化的主体应该是落叶乔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防护功能、美化城市和形成特色的作用。在园林树种的选择中,应以落叶乔木作为主体,占有优势。在北方城市,选择落叶乔木更有利于漫长冬季的采光和地面增温。此外,为了减少某些落叶乔木产生的飞絮污染,在选择这类树种(如杨、柳、桑等)时,要注意选择雄株。 当然,为了创造多彩的园林景观,适量地选择常绿乔木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冬季景观更为重要。但是常绿乔木所占比例,应控制在20%以下,否则,不利于绿化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实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适量地选择落叶灌木和常绿灌木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灌木不仅能增加绿量,还能起到增加绿化层次和美化、彩化作用。 5、以速生树种为主,实行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结合。 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漫长,植物生长期短,选择速生树种会在短期内形成绿化效果,尤其是街道绿化。长寿树种树龄长,但生长缓慢,短期内不能形成绿化效果。所以,在不同的园林绿地中,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类型的树种是必要的。在街道中,应选择速生、耐修剪、易移植的树种;在游园、公园、庭院的绿地中,应选择长寿树种。当然,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互结合地配置,应是园林绿化的方向。速生树种有易老早衰的问题,可通过树冠更新复壮和实生苗育种的办法加以解决。在园林树种选择中,还要注意选择根深、抗风力强、无毒、无臭、无飞絮、无花果污染的优良树种,但是一个好的园林树种的优点都是相对的。选择的目的,就是不断把具有优良性状的树种选出来,淘汰那些生长不良、抗性较差,绿化美化效果不良的树种。

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

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

第24卷第3期浙江林业科技Vol. 24 No.3 2 0 0 4年 5 月May, 2 0 0 4 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 摘要:针对道路绿化树种的要求、特点和树种生长环境 的限制因素,根据行道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因 地制宜地提出了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的四大原则,进行了 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 建议。 关键词: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基本原则;树种配置 中图分类号:S731.8 文献标识码:C 城镇道路绿化树种是城镇绿化的骨架,起着美化市容,遮荫护路,隔音防尘,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等重要作用。 随着城镇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对城镇绿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如何合理选择行道树种,加强栽培管理,对完善道路服务体系,提 高城镇绿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并增强其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 意义。 城镇道路绿化树种生长环境的限制因素,有道路土质差,土壤

硬化,孔隙度小,透气透水性不良,阻碍根部对水分、养料的吸收,影响生长;根部伸展受到路基和地下管线设施的限制,地上部分受到架空线,建筑物的限制;道路交通频繁,容易造成机械损伤不利于树木生长等。这些增加了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的难度。纵横交错的城镇街区道路,四通八达的城郊公路,其行道树的合理选择应用,为园林绿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 行道树种的选择,关系到道路绿化的成败、绿化效果的快慢及绿化效应是否充分发挥等问题。因此,道路绿化树种的选用,应考虑各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考虑实用价值和观赏效果。树种选择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1.1 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是选择行道树的基本原则 尽量选用当地适生树种,如南方常用樟树、榕树、银桦等为行道树;而北方则常用毛白杨、国槐、泡桐等。取其在当地易于成活、生长良好、具有适应环境、抗病虫害等特点。充分发挥其绿化、美化道路的功能。为此,在进行行道树的规划与选择时,必须掌握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气候、土壤、地形、生物等)的相互关系,尽量选用各地区的乡土树种作为适生树种,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道路绿化效果。

北方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绿化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道路绿化又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创建现代化的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选择原则 1、适地适树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乡土树种。乡土树种适应性强、成活率高、长势旺盛且苗源有保障。 2、选择抗污染的树种 车辆排放的尾气和粉尘污染了道路两旁的空气,威胁着树木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气体传导,甚至造成叶片斑状坏死,所以应选择抗污染的树种。 3、选择耐瘠薄的树种 城市道路的立地条件和环境条件较为恶劣,要选择对酸、碱、旱、涝、沙性及坚硬土壤有较强适应性的树种。 4、注重树种配置 树种选择要注意常绿树和落叶树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的原则,以满足近远期绿化效果和冬夏景观与防护效果的需要。另外,彩色树种在城市道路绿化中,如果配置和应用得当,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以上原则外,还应考虑树种的寿命、树形、病虫害、花期以及是否耐修剪和易于管理等因素。 二、备选绿化树种 1、抗污染树种 吸收二氧化硫的树种:臭椿、银杏、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女贞、合欢、刺槐、国槐、紫穗槐、白蜡、夹竹桃、构树、白皮松、龙柏、悬铃木、广玉兰、杜仲、柽柳、垂柳、紫藤等。 吸收二氧化氮的树种:国槐、合欢、刺槐、银杏、桧柏、卫矛、龙柏、构树、夹竹桃、大叶黄杨等。 吸收氟化氢的树种:构树、榆树、白蜡、柽柳、臭椿、侧柏、杜松、国槐、刺槐、桧柏、紫藤、女贞、白玉兰、无花果、垂柳、杜仲等。 吸收氯气的树种:悬铃木、构树、广玉兰、龙柏、侧柏、大叶黄杨、女贞、夹竹桃、木槿、紫藤、无花果、樱花、柽柳、合欢、国槐、楝树、白蜡、杜仲、柳树、枸杞等。

森林资源调查常用术语18条

森林资源调查常用术语18条 1 森林Forest 植被类型之一。以乔木为主体的,包括灌木、草本植物、其他生物及林中土壤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2 森林类型Forest Types 森林按其自然历史地理条件、外貌、树种组成与结构的不同所划分的类别。 3 优势树种Dominant Species 简称优势种。在主林层中,数量最多,盖度最大,对森林环境作用最明显,并对森林生态环境起指示作用的树种。 4 龄级Age Class 对林木年龄的分级。是经营上计算林龄的单位。各龄级所包括的年数称为龄级期限。根据林木主伐年龄的长短和起源的不同,通常天然起源的针叶树和硬阔叶树以20年为一个龄级,软阔叶树以10年为一个龄级;人工林的龄级年限要短些。我国有些速生树种,如杉木、檫木、杨树、泡桐等人工林,多以5年为一个龄级;竹林和灌木树种,根据经济用途不同,又常以1年或2年为一个龄级。龄级由小到大以罗马数字1、Ⅱ、Ⅲ、Ⅳ……等表示。 5 地位级Site Class 反映一定树种立地条件的优劣或林分生产能力的一种指标,一般分为五级,由高到低以符号Ⅰ、Ⅱ、Ⅲ、Ⅳ、Ⅴ表示。地位级越高,说明立地条件越好,其自然生产力也越高。任一林分的地位级可根据其平均树高和年龄在地位级表中查得。地位级是组织作业级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地位级不同的林分应采取不同的经营利用措施。 6 树种组成Species Composition 又叫林分组成。它说明某一林分中各个树种所占的比重。比重的大小以各树种的蓄积量为准。如各树种的直径相差不大,也可以其株数多少为准。林木组成以各树种所占的十分比表示,叫组成式。如十分之六是落叶松、十分之四是桦树,其组成式为6落4桦。凡比重不到一成,但在0.5成以上则算做一成。比重不到0.5但在0.2成以上时,则以“+”号代之。不到0.2成者,则以“—”代之。如6落4桦+云-冷(落是落叶松,桦是桦树,云是云杉,冷是冷杉)。在组成式里,按树种比重大小排列。如遇比重相同,则经济价值较高树种排在前头。 7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National Forest Continues Inventory 简称一类清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全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及其消长动态,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监督检查领导干部实行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依据。以省(区、市)为单位,每五年复查一次。 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 简称二类调查,也称森林经理调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县(旗)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和县级林业区划、规划等需要进行的森林资源清查,其成果亦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林业基层单位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周期一般为10年。 9 作业设计调查Forest Operating Investigation 简称三类调查。查清一个伐区内,或者一个抚育、改造林分范围内的森林资源数量、出材量、生长状况、结构规律等,据以确定采伐或抚育、改造的方式、采伐强度、预估出材量以及更新措施、工艺设计等。一类调查是企业经营利用的手段,应在二类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逐年进行,森林资源应落实到具体的伐区或一定范围的作业地块上。 10 林种Sorts of Forest 按经营目的不同而划分的森林类别。如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11 生态公益林Ecological Forest 生态公益林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生态公益林涉及到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两个林种,相应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林、自然保护区林等13个二级林种。 12 商品林Commercial Forest 以生产木材、薪炭、干鲜果品及其他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商品林涉及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三个林种,相应包括一般用材林、短轮伐期用材林、薪炭林、油料林、特种经济林、果树林、其他经济林等7个二级林种。

绿化树种选择

绿化树种选择

————————————————————————————————作者: ————————————————————————————————日期:

绿化树种选择 由于我国土地广阔,各个城市所处的气候带不同,各类树木生长的生态习性不同和表现的观赏价值不同,各类园林绿地上绿化功能不同,因此,各城市选择树种也应不同。下面列举数种常用树种供参考。 一、不同气候带的城市园林绿化常用树种 (一)热带(海南、广东、广西、台湾南部) 南洋杉,肉桂,秋枫,昆栏树,刺竹,海南松,相思树,荔枝,菩提树,麻竹,水松,凤凰木,幌伞枫,青皮竹,鸡毛松,羊蹄甲,石栗,椰子,芭蕉,竹柏,软夹红豆树,白千层,槟榔,银桦,木麻黄,楹树,红千层,白兰花,孔雀豆,胡桐,棕竹,榕树,象牙树,橄榄,波罗蜜,人心果,仙丹花,黄槿,番荔枝,番茉莉,桃金娘,朱槿,猴欢喜,缅栀子,硬骨凌霄,夜香树,吊钟花,番石榴,一品红,兰花楹,蜡烛树,蒲桃,杨桃,马缨丹,变叶木,柚,素馨,黄皮树,狗牙花,红背桂,望江南,黄花夹竹桃,木棉,桉树。 (二)亚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 1.南亚热带(台湾中、北部,福建、广东东南部,广西中部,珠江流域,云南中南部): 马尾松,格木,波罗蜜,油橄榄,银桦,湿地松,桢楠,台湾相思,黑荆树,柑橘,火炬松,榕树,南洋楹,棕榈,木麻黄,南亚松,羊蹄甲,木荷,孔雀豆,苏铁,云南松,黄槿,山茶,石栗,桃金娘,南洋松,朱槿,南山茶,荔枝,杉木,千年桐,幌伞枫,龙眼,水松,吊钟花,乌榄,槟榔,水杉,柚,蝴蝶果,红千层,池杉,橄榄,八角,白千层,落羽杉,木棉,肉桂,杨桃,芭蕉,竹柏,猴欢喜,蒲葵,黄皮树,棕竹,罗汉松,番石榴,南酸枣,人心果,大叶桉,蒲桃,乳源木莲,兰花楹,刺竹,柠檬桉,素馨,红豆树,九里香,麻竹,红椿,黄花夹竹桃,一品红,青皮竹,象牙树。 2.中亚热带(广东,广西北部,福建中、北部,浙江,江西,四川,湖南,湖北,长江以南,安徽,江苏南部,云贵高原,台湾北部): 马尾松,水松,青冈栎,香樟,南酸枣,柳杉,水杉,细叶青冈,柑橘,乳源木 莲,杉木,竹柏,小叶青冈,天竺桂,油橄榄,冲天柏,罗汉松,栲树,檫树,棕榈,柏木,相思树,桢楠,广玉兰,银桦,罗汉柏,木麻黄,苦槠,白玉兰,粗榧,羊蹄甲,甜槠,厚朴,苏铁,香榧,刺柏,米槠,千年桐,幌伞枫,红豆杉,火炬松,紫楠,肉桂,红千层,银杏,湿地松,蒲葵,芭蕉,棕竹,油茶,珙桐,木香,刚竹,含笑,虎刺,蓝果树,珍珠梅,淡竹,木莲,茶树,茉莉,郁李,孝顺竹,鹅掌楸,木荷,八仙花,海棠花,青皮竹,石楠,厚皮香,金缕梅,贴梗海棠,茶秆竹,枇杷,榕树,枫香,西府海棠,慈竹,红豆树,桃叶珊瑚,橙木,垂丝海棠,箬竹,花榈木,瑞香,木芙蓉,珊瑚朴,凤尾竹,夏蜡梅,映山红,梅,榆树,大叶桉,杨梅,马银花,碧桃,榉树,柠檬桉,山茶,云锦杜鹃,蔷薇,毛竹,红椿,茶梅,冬青,月季。 3.北亚热带(秦岭山脉,淮河流域以南,长江中下游以北):马尾松,北樟,紫荆,厚壳树,溲疏,黑松,白楠,蜡梅,南天竹,重阳木,华山松,红桦,夹竹桃,十大功劳,刺槐,火炬松,亮叶桦,紫薇,黄杨,中国槐,台湾松,鹅耳枥,结香,雀舌黄杨,皂荚,湿地松,栓皮栎,金丝桃,糙叶树,香椿,秦岭冷杉,麻栎,木槿,朴树,苦楝,四川冷杉,亮叶水青冈,木绣球,白榆,梓树,柳杉,米心水青冈,荚迷,榔榆,楸树,大果青杆,栾树,珊瑚树,黄檀,苔木,日本柳杉,七叶树,海

城市道路植物选择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带状或者块状的“线”性组合,使城市绿地连为一个整体,成为建筑景观、自然景观以及各种人工景观之间的“软”连接。因此道路绿化越来越被重视,我国早在《汉书》中就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说明二千多年前我国已有用松树作行道树的做法。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也逐渐增多,便形成了各种与道路相关的绿带。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 1、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首先应考虑交通安全,有效地协助组织人流的集散,同时发挥道路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现代化城市中除必备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立交桥、高速公路外,有时还有滨河路、海路、林荫道等。通过道路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同时也避免了司机的驾车疲劳,提高安全。 1.1、城市环城快速路的植物配置 通过绿地连续性种植或树木高度位置的变化来预示或预告道路线性的变化,引导司机安全操作;根据树的间距、高度与司机视线高度、前大灯照射角度的关系种植,使道路亮度逐渐变化,并防止眩光。种植宽、厚的低矮树丛作缓冲种植,以免车体和驾驶员受到大的损伤,并且防止行人穿越。快速公路以及一般公路的立体交叉绿地要服从交通功能,保证司机有足够的安全视距。 出入口有作为指示性的种植,转弯处种植成行的乔木,以指引行车方向,使司机有安全感。在匝道和主次干道汇合的顺行交叉处,不易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立体交叉中的大片绿地即绿岛,不允许种植过高的绿篱和大量的乔木,应以草坪为主,点缀常绿树和花灌木,适当种植宿根花卉。 1.2、分车绿带 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分车绿带宽度由道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窄者仅lm,宽可10m余,在隔离绿带上的植物配植除考虑到增添街景外,首先要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不能妨碍司机及行人的视线为原则,一般窄的分隔绿带上仅种高度不超过70cm低矮的灌木及草皮,成枝下高较高的乔木。如低矮、修剪整齐的杜鹃花篱,早春开花如火如荼,衬在嫩绿的草坪上,既不防碍视线,又增添景色。随着宽度的增加,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配植形式多样,可规则,也可自然。利用植物不同的姿态、线条、色彩,将常绿,落叶的乔、灌木,花卉及草坪地被配植成高低错落、层次参差的树丛、观花或观叶孤立树、花径、岩石小品等各种景观,以达到四季有景。北方宿根花卉丰富,如菊花类、鸢尾类等;孔雀草、波斯菊、二月兰等可点缀草地。还有些秋色叶树种如紫叶李、银杏、紫叶小壁、栾树、五角枫、黄栌等都可配植在分隔绿带上。这里需要提到得是我们无论以何种

郑州地区适生园林树种

郑州地区适生园林树种(仅供参考) 一、落叶树种 1、乔木(58种):银杏、法桐、水杉、马褂木、栾树、乌桕、 七叶树、千头椿、五角枫、三角枫、元宝枫、火炬树、垂柳、 金丝垂柳、国槐、刺槐、白蜡、合欢、栾树、青桐、山杏、 苦楝、皂荚、楸树、红叶李、龙爪柳、龙爪槐、龙拐桑、龙 拐枣、青桐、江南槐,(红、白、紫、黄)玉兰、望春玉兰、 喜树、杜仲、重阳木、木瓜、金丝楸、连香树、梓树、黄 连木、山楂、梨树、刺楸、卫矛、丝棉木、枣树、柽柳、灯 台树、毛梾(车梁木)、柿树、君迁子、雪柳、榉树、毛白 杨、三倍体毛白杨、中林系列杨树、欧美系列杨树 2、灌木(59种):牡丹、紫叶李、木槿、百日红(紫薇)、 红叶小檗、青叶小檗、黄栌、金枝槐、金叶槐、垂榆、山茱 萸、红瑞木、美人梅、红枫、羽毛枫、青枫、紫荆、连翘、 迎春、云南黄馨、樱花、红梅、绿梅、垂枝梅、银芽柳、贴 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月季(地被月季、丰花月季、 藤本月季、微型月季、大花月季)、腊梅,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 菊、珍珠绣线菊,椤木石楠、黄栌,榆叶梅,珍珠梅、木绣 球,山桃、红叶桃,碧桃,寿星桃,花石榴,棣棠,太平 花、八仙花、郁李、樱桃、大山樱、结香、丁香、海州常山、 金银木、淡竹、箬竹、山梅花、四季锦带、红王子锦带、紫 叶矮樱 3、藤本(7种):紫藤,凌宵,金银花,葛藤,藤本月季, 爬山虎,美国地锦 二、常绿树种 1、乔木(7种):大叶女贞、广玉兰、香樟、雪松、枇杷、 棕榈、蜀桧、黑松、油松、侧柏

2、灌木(41种):桂花、刺桂、四季桂、石楠、海桐、五 针松,蚊母、南天竹、法青、白皮松、云杉、华山松、小叶 女贞、火棘、金叶女贞、洒金柏、紫叶女贞、金叶瓜子黄杨、 龙柏、香柏、千头柏、龙柏球、花柏球、蜀桧球、大叶黄杨、 瓜子黄杨、金边黄杨、金心黄杨、雀舌黄杨、剑麻、构骨、 罗汉松、夹竹桃、金丝桃、地柏,沙地柏,花叶地柏、翠柏、 美人茶、丝兰、绒柏球 3、藤本(5种):常春藤,彩叶常春藤、木香、扶芳藤、爬 行卫茅 三、草本植物: 1、多年生宿根花卉(地被植物)(25种):芍药、荷包牡 丹、美人蕉、芭蕉,本地麦冬、葱兰、石蒜,地被菊、荷 兰菊,鸢尾,蜀葵,白玉簪、紫萼玉簪、普通大花萱草(桔 红色)、金娃娃萱草(金黄)、大花品种萱草(花色、红、黄、 粉)、茑尾(兰、黄花、4个品种)、福绿考、马阑、射干、 地被石竹、美人焦、蕨类、吉祥草。 2、水生植物(22种):大型荷花(60种)、微型盆栽荷花(160 种)、耐寒睡莲(109种)。千屈菜(2种)、花菖蒲(12种)、 水葱、花叶水葱、花叶芦竹、再力花(2种)、水生美人蕉 (6种)、花叶菖蒲、泽泻、香蒲、千屈菜、紫芋、慈姑、 香姑草、水葱、芦苇、荻、两栖廖、浮萍、水浮莲、水芹菜等。 3、草坪(9种):白三叶,马尼拉,狗牙根,马蹄金,早熟 禾,高羊茅,黑麦草,剪股颖、结缕草等 4、一、二年生花卉(20种以上):一串红、万寿菊、矮牵 牛、小丽花、彩叶草、金鱼草、鸡冠花、四季海棠、非洲凤 仙、美女樱、勋章花(勋章菊)、百日草、五彩石竹、旱金 莲、银叶菊、大花天人菊、孔雀草、大波斯菊、金盏菊、三 色堇等。 四、引进树种

厂区绿化树种选择

厂区绿化树种选择

厂区绿化注意事项与树种选择 厂区绿化是指在厂区及其周围进行的绿化,其主要目的在于创造出卫生、整洁、美观的环境,同时改善小气候,是防治“三废”污染的主要途径。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常常排放有害气体、粉尘和烟尘,使空气、水、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厂区的空气、土壤等环境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在污染严重的厂区,环境条件就更为恶劣,绿化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厂区绿化应该选择适应性强、抗污染的花草和树木,并加强管理和保护。 常去建筑密度大,管道纵横交错,绿化用地相对较少。厂区绿化要见缝插绿、找缝插绿,并灵活运用各种布置手法,提高绿化率。企业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开展厂区绿化要有利于生产的正常运行,有利于职工作、休息和身心健康。 一、厂区绿化应满足的要求 1、满足厂区生产环境的要求。 厂区绿化应根据工厂的规模、产品及其使用特点以及环境条件等科学规划。在设计时,要考虑到绿地的主要作用,要以改善生产环境为主要目的,兼顾环境美化。 2、满足树种生态习性的要求。

根据绿地的功能和环境条件,并结合树种的生态习性,合理选择绿化树苗。 3、突出风格与特点的要求。 根据工厂类型、用地条件等因素进行厂区绿化,使之具有独特风格。 4、合理布局的要求。 通过合理布局,使之形成功能齐全的绿化系统,充分发挥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 二、厂区绿化规划 1、厂区前绿化 厂区前绿化要美观、整齐、大方、明快,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要方便车辆通行和人员集散。绿地设置要与广场、道周围建筑及有关设施相协调,一般采用规划或混合式设置。植物配置要和建筑物的形体、色彩相协调,与城市道路相联系,种植方式多采用对植式和行列式。厂前区入口处的布置要富于装饰性和观赏性,建筑物周围的绿化要讲究艺术效果并通风采光。广场周边、道路两侧的行道树,要选用冠大阴浓、耐修剪、生长快的乔木或树姿优美、高大雄伟的乔木,以形成外围景观或林荫道。花坛、草坪及建筑物周围的基础绿化带可用修剪整齐的常绿绿篱围边,并点缀色彩鲜艳的宿根花卉等。 若绿化用地宽裕,厂前绿化可与小游园设置相结合,设置山泉水池、建筑小品,放置园灯、凳、椅,栽植观赏花木和草坪,形成

森林植物学

森林植物学(2742)自学考试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森林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利用效益的学科,是林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主要特点是: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较广、基本理论不强、基本技能不多;涉及植物种类较多,只能按分类等级才能明其规律性与异同点;只能在掌握植物形态解剖和分类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植物个体,故学习方法必须循序渐进、从简到繁、从少到多,逐步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最后融会贯通。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森林植物学是林学专业的起步基础课,必须在掌握该门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掌握其他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任务是研究大量的、形态各异的共同规律与特点。对自学者要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目的是检测课程应考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植物的一般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及经济用途。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总的要求是掌握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掌握植物分类如叶、花、果的结构等基本知识;利用掌握的植物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掌握植物分类的系统进化原理和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掌握树木标本的采集,制作的方法和技术;掌握树木分类、检索、鉴定的方法和技能。 掌握常见的森林树种和绿化树种约50科150-200种树木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和利用效益的知识;能独立进行树种鉴定、编制树种系统名录和检索表,为今后独立进行树种调查工作奠定基础。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涉及的专业基础课很多,但都以植物学为基础;虽然在理论知识上不强,但能对其他基础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故本课程是本专业抬头课;本专业的专业课与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关系密切,在学科关系上,它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林木育种学、林木栽培学、森林环境保护学、经济林栽培技术、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木材学、林产品加工利用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今后从事林业生产、科研或教学工作,奠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是:1、植物拉丁学名基本知识;植物科、属、种、亚种、变种、变型、栽培变种拉丁学名的组成和书写方式;2、各科的主要特征;3、树木的全国各林区重要代表性树种的经济用途、习性、地理分布。 - 1 -

小区绿化树种有哪些

小区绿化树种有哪些 1、小区内道路绿化树种选择 小区内道路分连接各小区分区之间的主干道和连接小区宅前道路的支干道、小道。小区内住宅楼由于采光、通风的需要多为东西走向,区内主干道多为南北走向,绿地紧靠两边山墙,绿化带较窄。树木配置以规则式、行列式为宜,在不影响采光的情况下,宜配植以造形优美,有季相变化的落叶乔木,如京桃、垂柳、垂榆、栾树等,以遮挡东西向的太阳辐射,在夏日为行人提供绿荫,乔木以下配植剪形花灌木,如连翘球、丁香球、水蜡球、榆叶梅球等,适当点缀几组常绿树,如北京桧柏球、西安桧柏球、小叶黄杨球(小气候条件好的情况下可栽植), 使道路两旁春季有花、夏季荫浓、冬季有绿,以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增加绿色空间层次。但小区内各条干道绿化树种不宜雷同,每条路都应以植物形成自己的特色。对于东西走向的区内主干道,考虑路南采光需要,路两侧可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路北采用小乔木下配植以花灌木、剪形常绿树,如京桃下配植连翘、水蜡球、松柏球等;垂柳、垂榆下配植丁香球、榆叶梅球等,而路南则采用花灌木剪形球与常绿树间隔,规则式或成组种植,打破对称的种植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小区内支干道多与宅前道路相连,与住宅楼距离较近,不宜栽植高大的乔木和较大的花灌木,应以栽植耐修

剪、耐荫、适应性强的乡土剪形树为主,如水蜡球、榆树球、连翘球、 丁香球等,规则式成组栽植,形成整洁、有层次的绿色景观。 2、宅前绿地树种选择 小区内宅前道路多位于住宅楼北,与住宅楼相距1~1.5m的距离,考虑宅前为居民经常出入,停放自行车的地方,常年遮荫,不适合植物生长, 多规划为方砖铺地,这部分用地若设计为图案新颖的水泥方砖嵌草铺装,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可与周围绿地协调一致,融为一体。宅间道路以北与住宅楼南是小区中绿地较为宽阔的地段,多布置有花坛、树坛、 圆桌凳、长条座凳等小型园林设施和供居民游憩、休息、散步用的铺 装广场。这部分绿地周边以低矮焊铁栏杆或绿篱围植,绿篱采用水蜡、 桧柏,个别小气候条件好的环境亦可采用小叶黄杨。绿地中间以自然式 种植为宜。在圆桌凳、长条座凳旁宜栽植乔木,如垂柳、栾树、糠椴、 元宝枫、山杏、京桃等,为夏季居民停留、休息提供一片凉爽的绿荫,冬季又不遮挡阳光,有利于通风。在绿地中结合地形与环境,栽植树型、花、叶均有特征的灌木,如连翘、榆叶梅、珍珠绣线菊、日本绣线菊、白鹃梅、佛头花、猬实、丁香、忍冬等,花灌木宜丛植或在转角处弧形边缘 孤植,数量不宜过多,并需控制生长,以免遮光和阻碍通气,过于茂密的树 丛也宜形成卫生死角。常绿树宜剪形,成组点缀于绿地中,绿地以大面积草坪为基调,在草坪边缘或地形转势地段,向阳处搭配以大面积宿根花卉,

【一日一技】第49期城市森林树种选择技术

【一日一技】在线服务(第49期) 城市森林树种选择技术 1.城市树种规划、选择研究的简单回顾 我国城市树种的选择与规划很早就为业界所重视,早在20世纪30年代,造园学家陈植在镇江伯先公园计划中(1931年)就列出了可种植的树种名录,毫不夸张地说这份名单还

要优于今天的许多树种规划。另外如范肖岩的造园法(1935年),莫朝豪之园林计划(1937年)等都有树种规划。50年代,吴中伦先生最早提出园林树种选择和规划问题,1979年中国园艺学会开展城市园林树种探讨,建设部组织了“城市园林树种调查、引种和选种”的研究;80年代,吴中伦提出了“一个城市树种规划的宏观方向及研究背景”;90年代陈有民主持完成“中国城市园林一树种一区域规划”,又在2006年完成了《中国园林绿化树种区域规划》;现在有许多学者将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提高到战略问题对待,指出城市树种选择是影响整个城市设计的大问题。据文献记载,至2013年全国至少有113个城市已完成树种规划研究。 2.我国城市森林树种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城市森林树种的丰富度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 高的,在引种驯化、选种育苗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各城市都可列出一个长长的树种名单。 但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城市树木种群结构不够合理。在多数城市中,仅少数几个树种成为城市森林的主体,如北京,国槐、银杏、毛白杨、加杨、小叶杨、旱柳、垂柳、刺槐等占了落叶乔木总量的53%;合肥市中心,女贞、香樟、红叶李、广玉兰、二球悬铃木、国槐等10种阔叶树,占了整个阔叶树木的81.9%。

2)城市森林树种的趋同性明显。有人评说我国的城市“千城一面”,这不仅表现在建筑,城市绿化也是如此,绿化模式雷同、树种选择相似。据史琰对我国21个城市的研究,在建成区中按重要值排在前三位的,香樟、大叶榕、小叶榕、悬铃木、国槐、银杏、榆树、枫香、白蜡、加杨、水杉、侧柏等17个优势树种的数量,占全部树木的30%~60%。 3)所谓“流行”。城市绿化常常会追逐“流行”,譬如对色彩树种、低纬度树种的“情有独钟”,对棕榈科树种的追风等等,导致过于依赖引种。结果是,许多传统的优良树种却不再应用。20世纪50年代上海的传统绿化树种,如榧、刺楸、肥皂荚、上海黄檀等都已很少应用,或已消失。 4)城市树种更替较快。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多,如城市改造、城市立地条件导致树木死亡率高、选择了不适合的树种必须更新等等。因此,有的城市同一条街道的行道树在几年中竟发生多次变化。 5)苗木需求与供给侧脱节。苗圃业者常常培育周期短、

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摘要:本文从道路绿化的原则,树种的选择和植物的配置方式探讨了不同类型道路的植物配置方式,供广大绿化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Abstrac:It’s overviewed that in different roads planting has different principle, different trees to choice and plants collocation .This paper is about those which would be reference for majority of workers Key word:Road virescence,Plants collocation 城市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园林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 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它直接形成城市的面貌、道路空间的风格、市民的交往环境,为居民日常生活感受提供长期的视觉形态审美客体,乃至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城市道路绿化的作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见解。 1、道路绿化的基本功能 1.1 交通组织及安全功能 绿化具有分隔空间的功能,在车行道之间、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等处绿化,分隔道路平面,引导、控制人流和车流、组织交通,保证行车速度,提高行车安全性。同时可以利用树木进行视线引导,在交通岛和道路最小半径或通视性较差、对行车安全不利的曲线外侧等处栽植树木作标志进行指示性诱导,在互通式立交的进、出匝道附近用树木作标志进行分、合流诱导,可使视线集中,有助于加强公路的轮廓、连续和方向性。另外中央分隔带的绿化可阻挡对行车辆的眩光及防止汽车闯过中央分隔带

常用森林营林树木分类表

森林营造绿化树种用途分类(重点掌握) 1、行道树:油松、水杉、银杏、白杨、桦木、朴树、榆树、银桦、玉兰、香樟、悬铃木、桉树、榕树、黄葛树、木棉、重阳木、栾树、羊蹄甲、女贞、槟榔、王棕。银杏、鹅掌楸、椴树、悬铃木、七叶树为世界五大行道树。 2、花木:玉兰、桃、樱花、海棠、红叶李、梅、合欢、鸡爪槭、芙蓉、紫薇、桂花、丁香。 3、叶木类:鸡爪槭、红枫、金钱松、紫叶李、乌桕、红背桂、变叶木等。 4、果木类:枸骨、紫珠、天目琼花、石榴、火棘、南天竹、佛手等。 5、孤植:苏铁、雪松、金钱松、白皮松、五针松、云杉、冷杉、水杉、落羽杉、池杉、南洋杉、塔柏、圆柏、日本花柏、千枝柏、黄葛树、榕树、荷花玉兰、悬铃木、樟、樱花、梅、木棉、重阳木、七叶树、凤凰树、红枫、鸡爪槭、栾树、无患子、紫薇、枫香、假槟榔、棕榈、棕竹、蒲葵。 6、垂直绿化:⑴墙面:爬山虎、蛇葡萄、络石、薜荔、常春藤、扶芳藤;⑵棚架:木香、云实、紫藤、葡萄、猕猴桃、藤本月季、蔷薇、凌霄、叶子花、使君子、油麻藤、木通;⑶陡岩:蔷薇、忍冬、枸杞、南蛇藤、云南黄素馨。 7、绿篱:①高篱:北美圆柏、侧柏、罗汉松、月桂、厚皮香、蚊母树、石楠、珊瑚树、醉鱼草、桂花、雪柳、女贞、丛生竹;②中篱:牛奶子、九里香、构骨、冬青卫矛、六月雪、木槿、小叶女贞、小蜡;③矮篱:小檗、黄杨、萼距花、雀舌花、小月季、迎春。 8.地被:铺地柏、厚皮香、地瓜藤、接骨木、八角金盘、日本珊瑚、牛奶子、五加、鹅掌柴,常春藤、蛇莓、三白草、麦冬、菖蒲、络石、百里香、万年青 第一题: 请根据以上所给出的绿化树木,在每类中写出8到10种最有代表性的(注:红色标记为必填,其余尽量选不同科的,麻烦作者多补充一些可用于园林建设,但此中未列出的树种,不胜感激),填入下列表格。(注:观赏特性主要针对孤植树、花木,叶木,果木,要写出叶型有无变化、开花、结果时期,并写出花色、

民乐县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及配置

民乐县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及配置 【摘要】本文针对民乐县的自然资源条件,提出生态园林体系建设树种选择的指导思想、条件、选择原则和树种以及树种配置的原则和模式,为生态园林体系建设生产实践提供相关技术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树种选择配置 城镇是人们各种活动的腹地,城镇及其周围园林绿化水平是城镇化重要标志之一。建立稳定的城镇园林生态体系,营造城镇森林,建设城镇“绿肺”,丰富城镇景观,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城镇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小康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恶劣的自然条件的制约,树种配置和树种选择的问题一直影响着民乐县县城生态园林体系的建设,树种单一,层次单调、配置不合理、园林效果差等,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城镇建设极不协调。为此,分析研究民乐县城镇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及配置,提出民乐县城镇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及配置的原则和模式,对于建设高原生态文明县城,打造易居宜游新民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自然资源条件 民乐县处于内陆荒漠区,全年平均气温3.2℃(0—7.6℃),全年无霜期118天,日照总时数2966.3小时,年总辐射量139.910千卡/平方厘米,活动积温1859.7-3549.6℃,有效积温1178.8-3053.6℃。年降水量300mm左右,蒸发量1638.4mm,降水分布自南向北逐步减少,而蒸发量由南向北逐渐递增。全年盛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6-4.1m/秒,≥8级以上的大风沙尘暴天气在北部荒漠区全年可出现20天左右。总的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低;降水集中、总量偏少,时空分布不均,蒸发强烈。 民乐县土壤类型以灌耕土为主,土层厚0.7-3m,土壤质地中壤或轻壤,保水保肥性强,冻土深度141-184cm,30cm土层平均冻结日期11月12日、解冻日期3月24日。地下水埋藏深度150m以上。植被类型为温凉半干旱荒漠植被,以蒿属为主,有米蒿、黄蒿、针茅、茵陈蒿、驴驴蒿、骆驼蒿、锦鸡儿等。 2 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 2.1 树种选择的主要指导依据 (1)我县主要是气候干燥,植物生长耗水量大,要注重树种的节水量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2)我县土壤主要是灰漠土、灰钙土,呈现黄土状母质,部分地区盐化严重,要注重耐盐碱植物材料的选择和利用。 (3)我县气候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要把握建设生态防护林作为生态园

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

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 ?简介: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重要市政基础设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道路绿地又是联系城市其他类型绿地的纽带,是城市中点,线,面结合构成园林绿地系统时不可缺少的线要素.城市道路绿化的关键是植物配置优劣. ?关键字:植物配植,道路绿化,绿带 第一节、城市道路树种的选择原则 1 适地适树、因地质宜 尽量选用当地适生树种,易于成活、生长良好、抗病 虫害等优点,可充分发挥其绿化、美化道路的功能。在进 行街道树选择时,要考虑树种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 的相互关系。 2 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 乡土树种经过自然演变已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易于成 活,繁殖快,见效快,是道路绿化最好的选择,但仅采用 当地树种,难免有些单调,所以要适当选用经过驯化的外 来树种,以促进植物的多样性,丰富道路景观,使道路景 观富于变化,便于识别。 3 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 落叶树形态、色彩丰富,最能体现园林树木的季相变 化,使城市景色一年四季各不相同。而常绿树可以给人以 四季如春的意境,特别是在花草树木都枯萎的冬季,仍让 人感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因此在道路绿化设计时要适

当考虑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以达到四季皆有景,景有不同的效果。 4 近期与远期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 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道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相继展开,道路绿化任务也随之增加。新建道路需要栽植行道树进行绿化,旧道路拓宽后也需要重新进行种植设计。新建道路往往希望早日绿树成荫,所以采用一些速生树种,如毛白杨、泡桐等,但这些树长到一定时期后,易于凋残,影响绿化效果,更替树种又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会形成一段时期的绿化空白。因此,道路绿化种植设计宜采用近期与远期相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5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克服单一的绿化树种,可用乡土树种与外来树 种结合的方式,使城市道路绿化更加丰富多彩。这 里,外来树种是指经过引种驯化,已经适应当地自 然环境且长势良好的树种。使树种的多样性和树种 的形态美、色泽美与艺术造型美能够得到综合体 现,同时,注重乔、灌、草、花的合理搭配,追求 与道路、建筑物相互协调,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感节 奏感。而且,从生态学方面看,营养结构越复杂, 生态系统就越稳定,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林业专业知识

林业专业知识常识 第一部分森林生态 森林生态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1、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2、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

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 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森林分类:森林分为以下5类: (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用材林树种的选择

用材林树种的选择 摘要从用材林树种选择的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等方面对用材林树种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对创优林业六大工程乃至当前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用材林;树种选择;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 大力营造用材林是切实提高森林生产率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改善森林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用材需要的重要措施之一[1-2]。用材林(timber production forest)是以培育和提供木材或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是林业中种类多、数量大、分布普遍、材质好、用途广的主要林种之一。具体地讲,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或竹材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乔木林、竹林、疏林[3]。实践中,对其树种选择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优质、丰产、稳定和可持续”等目标上[4],现仅就“速生、优质、丰产”三大特性分别作重点探讨。 1 用材林树种选择的速生性 中国森林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人均森林资源很低。中国人均森林面积为0.11 hm2,世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64 hm2,中国仅为世界人均面积的1/6,居世界第119位;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为8.6 m3,世界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为71.8 m3,中国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的1/8,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森林资源与飞速发展的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对于木材的需求产生了突出的矛盾,解决此矛盾的唯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营造用材林。选用速生树种营造森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发展速生树种造林是全世界的一个共同趋势。意大利、法国、韩国等国家在杨树的造林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意大利仅用林地面积的3%,产生了全国工业用材的50%;新西兰营造了80万hm2辐射松速生丰产用材林,仅以全国林地面积的11%,每年生产木材850万m3,占全国木材产量的95%。这些可贵的经验可供中国在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中借鉴。速生树种在解决木材供需矛盾中的作用非常重大。中国的树种资源很丰富,乡土树种很多,引用的速生树种也不少,如北方地区的落叶松、杨树,中部地区的泡桐、刺槐,南方地区的杉木、马尾松、毛竹,从国外引进的松树、桉树等树种,都是很有前途的速生用材树种。这些树种少则10年左右,多则30~40年就能成材利用,可在发展用材林时首先予以考虑,作为选择对象。 2 用材林树种选择的丰产性 树种的丰产性就是要求树体高大,相对长寿,材积生长的速生期维持时间长,又适于密植,因而能在单位面积林地上最终获得比较高的木材产量。丰产性和速生性是2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有些树种既能速生,也能丰产,例如杨树和杉木等;有些树种速生期来得早,但是维持的时间比较短,或者只适于稀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