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最漂亮战役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

合集下载

二战中的苏德战场

二战中的苏德战场

13环境工程1班13050531王诗尧二战中的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拂晓,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动用190个师、3500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在从波罗地海到黑海的1800公里长的战线上,向苏联大举进攻。

,这场战争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战场的战况进行比较的话,那么在东欧的战局对战争有着决定性作用。

德军将大部分的精锐部队放在了那个战场上,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苏德战场。

在战争初期德军几乎横扫苏联军队的情况下,究竟是那几场战役逆天改命了呢?(1)列宁格勒战役列宁格勒战役,又称为列宁格勒保卫战,封锁列宁格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为攻占列宁格勒(现在称为圣彼得堡)而实施的军事行动,围攻从19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3年1月18日,一条狭窄的通往城市的陆上通道被建立为止,而围攻全面结束于1944年1月27日。

列宁格勒围城战是近代历史上主要城市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和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包围战。

为期872天的围城战破坏了公共设施、食水、能源及粮食供应,导致列宁格勒地区空前的大饥荒,造成最多150万人死亡,1,400,000以上的平民及士兵撤离,其中很多在撤离时死于轰炸及饥荒。

列宁格勒其中一个墓地就埋葬了500,000名围城战的遇难者。

在列宁格勒,经济上的破坏及人命损失超过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广岛市原子弹爆炸或长崎市原子弹爆炸的。

列宁格勒围城战被列入世界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一些历史学家更称围城行动为种族灭绝,是纳粹德国灭绝苏联人民的战争的一部份。

列宁格勒保卫战于1944年8月10日胜利结束,对苏德战场的战争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次战役牵制了德军重兵和芬兰的全部军队。

战役结束后,苏军的大量兵力得以腾出来转用于其他战略方向。

(2)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又称莫斯科战役,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性战事的总称。

战事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

二战时期的武器有哪些

二战时期的武器有哪些

二战时期的武器有哪些二战是继一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那么你了解二战时期有什么武器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二战时期的武器,希望能帮到你。

二战时期的武器在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一直都是美国和德国,虽然在战后苏联的军事实力也很强大,但却不能和顶峰时期的德国与美国相比。

这一点从二战时期的武器出处就可以看出来。

在二战时期,众所周知的是最先进的武器都来自于德国与美国。

比如轻武器中,比较有名的是美国汤姆逊冲锋枪、美国M1卡宾枪、德国MP40冲锋枪和德国MG42式7.92mm通用机枪等,拥有着这些武器的国家在二战中实力自然是其他国家比不上的。

也因此,美国在二战后期成为了军事实力最为强悍的国家。

轻武器中的炸弹是具有较大杀伤力的武器之一。

德国军队中使用最多的M39式小型卵型手榴弹和英国发明的M36型手榴弹同样是这两国研发的新武器之一,这两种武器在二战中使用十分广泛。

不过在二战中,最著名的就是原子弹了。

美国只用了两个原子弹就毁了日本两大城市,并且使其国家经济民生动荡,可见原子弹的威力,也足以见证美国的军事实力。

而在重武器这一块,德国是最有话语权的国家。

Ausfc坦克是德国在原来的1号坦克的基础上改良而来。

这种坦克的优点在于十分轻便,它是作为轻型训练坦克存在,带有新的悬挂系统,并且是用5个单独的负重轮组装而成,它本身唯一的缺点就是缺乏越野能力,其余设备都是十分精良的。

而PzKpfwIII.E这两坦克是在希特勒命令下研究出来的新式坦克,也是德国闪电战中袭击波兰时运用的主力军。

二战时期的武器虽然在现在看来有很多已经过时了,但是在当时很多都是最新款,并且其作用十分大,这也是为什么热武器时代战争的伤亡会如此之大的原因。

二战德国的著名战役二战是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罪恶的战争,德国是最主要的轴心国成员,他对波兰等地发动的战争让全世界都被拖入了战争的漩涡,尤其是德国发动的闪电战等对欧洲许多国家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那么二战德军著名战役有哪些呢?在德国发动的众多战争中,最经典的当属闪电战。

二战相关知识点

二战相关知识点

二战相关知识点二战,全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全球性战争。

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

二战的起因是多方面的。

经济大萧条使得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社会矛盾尖锐。

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兴起,它们妄图通过侵略扩张来解决国内问题。

德国纳粹党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积极扩军备战,撕毁凡尔赛和约,侵略周边国家。

日本军国主义则妄图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对中国等亚洲国家进行了残酷的侵略。

战争的爆发始于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入侵波兰。

随后,英法对德宣战,欧洲战场全面展开。

德国凭借着“闪电战”的战术,迅速占领了欧洲大片土地。

1940 年,德国进攻法国,法国在短时间内沦陷。

在亚洲战场,1931 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 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随着战争的推进,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入侵苏联,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卷入二战。

战争中,各国的军事战略和战术不断演变。

盟军通过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的灭亡。

在太平洋战场,美国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海战和岛屿争夺战。

二战中的著名战役众多。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之一。

这场战役中,苏联军民浴血奋战,最终挫败了德军的进攻。

中途岛战役则是太平洋战场上的关键战役,美军以少胜多,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

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大量平民丧生,城市化为废墟。

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数百万犹太人惨遭杀害。

日本在中国实施了南京大屠杀等暴行,犯下了滔天罪行。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也涌现出了许多英勇无畏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事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大战场及相关战役简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大战场及相关战役简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大战场及相关战役简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大战场及相关战役简况一.中国战场〔1931——1937——1945年〕:亚洲大陆的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历时最久、牺牲最大。

是抗日〔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获得完全胜利,;同时又是近代以来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阶段,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联络必修Ⅰ专题二第三课伟大的抗日战争…………1.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1931——1937年〕联络必修ⅠP33~352.全面抗战〔全民族的抗日战争〕联络必修ⅠP36~39“一个战线〞、“两个政-〞、“两支军队〞、“两个战场〞3.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1942年1月,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中国战场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必修ⅠP384.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必修ⅠP385.1945年8月,美国原子弹,苏军出兵东北,中国抗日军民发动战略反攻。

P746.最后胜利标志: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必修ⅠP397.二战期间中国介入的国际会议:〔1〕1942年元旦,26国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成反法西斯联盟〔国内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1943年11月,举行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

〔3〕1945年夏发表(波茨坦公告)。

8.国际地位重大提高:“完全胜利〞→“宏大奉献〞→联合国〔“五常〞〕席位。

二.欧洲战场〔西欧〕:1939~1945年先是西欧国家对德国,后主要是美英盟军对德国军队1.1939年9月,波兰战争中英法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1940年4~6月,西线战事:法国等西欧大陆国家纷纷败亡。

3.英国单独抵抗德国〔美国自1939年新的(中立法)后逐步参与〕:1940年7月~9月,“不列颠之战〞。

4.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战役,开拓欧洲第二战场。

〔开场东西夹击德军〕5.1945年春,强渡莱茵河,在鲁尔区围歼西线德军主力;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

二战史上最大战役

二战史上最大战役

二战史上最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也是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二战史上最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基本简介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重兵集团,于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性攻防战役。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被迫放弃全面进攻,于1942年夏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企图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切断苏军的战略补给线。

5月,德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中挫败苏军的进攻。

7月中旬,德军B集团军群前出到顿河大弯曲部,逼近斯大林格勒。

起初,F.保卢斯指挥的德军第6集团军受领攻占斯大林格勒的任务,该集团军辖13个师约2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3000门、坦克约500辆,由第4航空队(作战飞机近1200架)负责支援。

会战中,德军统帅部不断增加该方向的兵力,先后参加会战的还有第4装甲集团军、第2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和意大利第8集团军。

苏联最高统帅部为保卫斯大林格勒,于7月12日组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7月23日起为瓦里西·尼古拉耶维奇·戈尔多夫),辖第62、第63、第64、第21集团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后第57、第51集团军和第1、第4坦克集团军相继编入该方面军。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任务是,在巴甫洛夫斯克至上库尔莫亚尔斯卡亚520公里正面上组织防御,基本力量集中部署于顿河大弯曲部。

方面军开始遂行保卫斯大林格勒任务时仅有12个师1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200门、坦克约400辆、飞机454架,由远程航空兵(轰炸机150~200架)和防空航空兵第102师(歼击机60架)负责支援。

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州人民群众支援下,在城市远接近地构筑两道防御地带,在近接近地构筑外层、中层、内层和市区四道城市防御围廓。

二战中都有哪些主要的战役

二战中都有哪些主要的战役

二战中都有哪些主要的战役二战中都有哪些主要的战役?1939年9月1日凌晨,波兰战役爆发,德国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在2000多架飞机的波兰战役支援下,对波兰发动忽然袭击,波德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打响,意味着一场世界性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当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结合起来时,全世界第一次领教了“闪击战〞的威力。

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固然英国和法国之前已经保证会确保波兰的安全,但是波兰军队的奋力抵抗并没有得到英法两国任何有效的军事支持。

最终波兰的军队还是被装备精良、战术强大并数倍于己的德军击败。

9月6日,波兰政府逃离华沙。

9月17日,华沙保卫战开场,几乎在同一天,苏联红军收复了波兰于1921年侵占的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

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

波兰再一次遭到瓜分。

波兰在复国20年后,又一次消失了。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改进过的施里芬计划(亦称为曼斯坦因计划)分为A、B、敦刻尔克大撤离C三个集团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侵略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和法国。

5月13日德军A集团军按曼施坦因意图通过法国防守气力薄弱的阿登地区进入法国,盟军在阿登山地由于德军的奇袭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德国坦克师强渡马斯河,5月13日攻陷了法国南部战略要地色当,而同时德军B集团军在空降兵配合下入侵荷兰、比利时,来吸引跟牵制位于比利时平原一带的英法盟军主力部队,使A集团军得以愈加顺利的从法国北部附近通过英法联军主力部队之侧翼,来构成曼斯坦计划中的大包围。

到5月19日德军装甲师已经抵达离英吉祥海峡只要50英里处。

5月24日,德军装甲部队已经逼近法国的北部港口敦刻尔克,但却在这时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

这个命令被证实是致命的失误,被包围的盟军开场执行“发电机计划〞,即敦刻尔克大撤离(保留了反攻的有生气力)。

850艘各种类型、动力引擎、大小的船只舰队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刻尔克,5月27日开场撤走了第一批兵士,到6月4日时已经有超过33万人成功逃脱,其中23万是英国远征军。

盟军在比利时的战役

盟军在比利时的战役

盟军在比利时的战役1944年,二战的欧洲战场上,盟军在比利时展开了一系列重要的战役,这些战役对于最终夺取欧洲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基础,介绍盟军在比利时的战役及其背后的故事。

一、登陆诺曼底与解放法国1944年6月6日,盟军展开了著名的诺曼底登陆行动,该行动代号为“霸王行动”。

在此次行动中,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海滩,打破了德国人在法国沿海的防线。

盟军进一步向前推进,最终解放了巴黎,成功将法国从德国占领中解放出来。

二、追击德军与阻止国界线接下来,盟军继续向东推进,试图将德军逐出法国境内。

然而,在法国与比利时的边界线上,德军设立了坚实的防线,称为“西线防线”。

盟军在这里遭遇了顽强的德军抵抗。

为了突破这一防线,盟军实施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

三、突破边境与解放比利时随着盟军士气高涨,他们最终于1944年9月成功突破了位于法比边境的德军防线。

接着,盟军进一步向北推进,解放了比利时的许多城市,包括布鲁塞尔等重要城市。

这一系列战役对于摆脱德国占领的比利时人民来说,意义重大。

四、阿登防御战然而,德军并未束手待毙。

他们在比利时东南部的阿登森林地区展开了一次令盟军猝不及防的反击。

德军发起了大规模的阿登防御战,试图再次重夺战略主动权。

在这场战斗中,盟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但终于成功击退了德军的进攻。

五、失去反击机会与德国大反攻盟军在阿登防御战中的损失严重,同时给了德国人时间整顿兵力。

由于盟军同时在其他战场也在进行战斗,无法立即发动反攻,德军利用这段时期策划了一场大反攻行动,即“霍恩比奇行动”。

盟军最终成功阻止了这次反攻,但这也使得盟军在比利时战役中失去了一次重要的反击机会。

六、冬季攻势与最终胜利随着冬季的来临,盟军在比利时战场作出了有力反击。

盟军在比利时境内发动了冬季攻势,最终成功将德军逐出比利时,并继续向德国境内推进。

这一系列的战斗为盟军最终夺取欧洲胜利奠定了基础。

总结:盟军在比利时的战役是二战期间欧洲战场上的一系列重要战役。

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而诺曼底登陆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则是其中最为重要和具有重大影响的两个战役。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两场战役的背景、战术和影响。

一、背景介绍二战爆发后,纳粹德国迅速占领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势力范围。

为了结束战争,盟军决定在欧洲大陆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登陆行动,以夺回被纳粹占领的地区。

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则是苏联在东线对抗德军的一次重要战役。

二、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盟军于1944年6月6日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海陆空协同作战。

这次登陆行动的目的是在法国建立一个战略桥头堡,从而实现对纳粹德国的进一步攻势。

诺曼底登陆的规模之大和战术之精妙,使得纳粹德国难以预料和抵抗。

盟军通过伪装和假装攻击其他地区,成功迷惑了德军的防线,并在诺曼底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登陆。

尽管盟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成功夺回了诺曼底,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德国的进攻。

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苏联与纳粹德国之间的一场殊死搏斗。

德军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以便控制住伏尔加河,进而威胁苏联的石油资源。

然而,苏联决心保卫斯大林格勒,以保护自己的后方和石油资源。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战术和策略是苏联军队的一大亮点。

他们采取了顽强的防御战术,将德军逼入城市,然后展开残酷的街头战。

苏联军队的坚持和英勇奋战,最终使得德军陷入困境,并最终被迫撤退。

这场战役不仅是苏联军队的胜利,也是整个二战中的一个转折点。

四、战役的影响诺曼底登陆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对二战的结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诺曼底登陆打开了西线战场,为盟军在欧洲大陆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则使得苏联在东线战场上取得了重要的胜利,为德军的东线撤退奠定了基础。

这两场战役的胜利,使得纳粹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失败。

同时,这两场战役也展示了盟军和苏联军队的战斗力和决心,为整个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9-1945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战争,也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较量。在这场以法西斯德、日、意轴心国为一方,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的同盟国为另一方的大战中,双方投入兵力兵器之多,战场波及范围之广,作战样式之新,造成的损失之巨,产生的影响之大、之深、之远,都是前所未有的。下面盘点下二战十大著名战役,你将亲身感受当年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年代。

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迫割让大片土地,但泽被划归波兰辟为自由市,通往波罗的海的“波兰走廊”将原本连成一片的德国领土分成了两块,位于“走廊”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孤岛”。因此德国人一直对失去但泽和“走廊”地区耿耿于怀。希特勒上台后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他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的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地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随即要求波兰归还但泽并解决波兰走廊问题,遭到波兰拒绝。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然后于31日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保证。有了英法的保证,波兰态度更加坚决。1939年4月3日,希特勒下达了代号为“白色方案”的秘密指令,要求德国三军部队于9月1日前完成对波兰作战的准备工作。希特勒在指令中强调指出“一切努力和准备工作,必须集中于发动巨大的突然袭击”。

名称 波兰战役 地点 波兰 参战方 德国 、斯洛伐克 和苏联对阵 波兰 结果 德国胜利,二战爆发 参战方兵力 德国151万人 波兰100万人 伤亡情况 德军伤亡4万多人 波军伤亡20万人 主要指挥官 布劳希奇 伦德施泰特 悲情马奇诺――法兰西会战 法兰西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于1940年5-6月采取的军事行动。此战,德军亡7万余人,失踪8万余人,伤11万余人;法军亡4万人,伤12万人,被俘190万人;英军损失8万人。法国失败主义泛滥,军事思想落后,对装甲部队快速突击认识不足,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是导致迅速败降的主要原因。但这一数字已足以证明,法军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名称 法兰西会战 时间 1940年5-6月 参战方 德军、法国、英国 伤亡情况 德军亡7万余人,法军亡4万人,英军损失8万人 平地惊雷――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

珍珠港位于日、美之间太平洋东部的夏威夷群岛,距日本约3500多海里,距美国本土约2000海里,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最重要的基地。1941年1月7日,山本写信给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正式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设想。此后就和几个参谋一起,秘密地制定“Z”作战方案。6月,正式方案提出后,曾在日本上层引起争论,一些人不相信庞大的舰队横渡3500海里而不被发现,对这一计划的可行性表示怀疑。山本固执己见,甚至以辞职相要挟。日本为了“南进”,于10月中旬批准了这个计划。于是,山本指挥联合舰队选择了与珍珠港相似的鹿儿岛湾,开始了充分的准备和严格的模拟训练。

1941年12月7日凌晨,从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攻击波183架飞机,穿云破雾,扑向珍珠港。7时53分,发回“虎、虎、虎”的信号,表示奇袭成功。此后,第二攻击波的168架飞机再次发动攻击。仓促应战的美军损失惨重,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沉,一艘搁浅,其余都受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伤,188架飞机被击毁,数千官兵伤亡。日本只损失了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以及几艘袖珍潜艇。

参战方 美国,日本 名称 偷袭珍珠港 影响 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 地点 珍珠港 时间 1941年12月7日 战争性质 偷袭 伤亡情况 美军伤亡3000多人 日军阵亡约200人 主要指挥官 山本五十六,南云忠一 血洒长空――不列颠之战 英德空军在英伦上空上演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1940年6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席卷西欧。英国驻欧远征军败退敦刻尔克。英军虽用“发电机计划”将军队撤回了本土,但却丢失了全部重装备。英国皇家空军在法国上空与德国空军交战中亦损失了1000架以上的飞机。同年7月,希特勒制定了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该计划要求“德国空军要使用其全部兵力尽快击败英国空军”,夺取制空权,配合海军和陆军在英国本土登陆。德国空军投入不列颠之战的飞机约2400架,其中轰炸机1285架,其主要基地位于法国东北部、西北部以及荷兰和挪威。不列颠之战挫败了德国入侵英国迫其就范的目的,使德国征服全西欧的计划落空。这次战役也由于英国的顽强表现,而迫使希特勒在没有把不列颠完全逐出战争之前,即先回头来对付苏联,重走两线作战的老路。不列颠之战书写了二战史上抗击法西斯的光辉一页。

名称 不列颠之战 地点 英国 时间 1940年7月16日至10月 参战方 英国,德国 结果 英国获胜 犁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一次重要会战,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为保卫莫斯科并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与其盟友入侵苏联,使苏联及苏联红军领导层大吃一惊。德军以闪电战战术快速深入苏联领土。装甲部队以钳形方式推进,先孤立然后彻底摧毁苏军。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推进,南方集团军群则征服乌克兰和高加索高地,而中央集团军则向莫斯科进发。苏军的防线很快便崩溃,死伤枕藉。1941年8月上旬,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是往莫斯科路上一个重要据点,但斯摩棱斯克的战斗阻碍了德军的攻势直到9月中,有效地瓦解了闪电战的战术。其后,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到达莫斯科外围,但纳粹元首希特勒命令他转向南方去支持龙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对基辅的攻击。

名称 莫斯科保卫战 地点 莫斯科西部及北部外围 时间 1941年9月30日-1942年1月7日 参战方 苏联,纳粹德国 结果 苏联获胜 参战方兵力 125万 折戟沉沙――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海战于1942年6月4日展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环礁的攻击,还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所以这场仗可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一些军事学者也认为,如果日本海军威胁或者真的攻击美国西岸的话,便会迫使美国把急需送往欧洲前线的军事配备转移到美国西岸,这不但会造成欧洲战区出现军需短缺的现象,甚至可能使欧洲战区再次失守,而让纳粹德国得到最后的胜利。

名称 中途岛战役 地点 中途岛附近海域 时间 1942年6月3日-6月7日 参战方 日本帝国海军,美国太平洋舰队 结果 美军决定性胜利 伤亡情况 航母日军4艘,美国约克镇号 日军巡洋舰1艘,美军驱逐舰1艘 飞机日军332架,美军147架 阵亡日军3500人,美军307人

主要指挥官 山本五十六,切斯特.尼米兹 前线将领 南云忠一,斯普鲁恩斯 乾坤逆转――斯大林格勒会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其战略上的胜利远远超出由英美领导下的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此战后苏联开始逐步掌握战略主动权。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万人,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进攻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一起,成为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名称 斯大林格勒会战 地点 苏联,伏尔加河流域,斯大林格勒 时间 1942年6月28日 - 1943年2月2日 参战方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 结果 苏联决定性胜利,纳粹德国失败 参战方兵力 苏联2500000人(苏军反攻阶段)德国1040000人(苏军反攻阶段) 伤亡情况 苏联共1129619人伤亡、失踪德国共 841,000人伤亡 主要指挥官 希特勒,保卢斯,曼施坦因,霍特 作战行动 蓝色行动,天王星行动,土星行动 同期发生战役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 血肉之路――瓜岛争夺战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也被称为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或简称瓜岛战役,行动代号为瞭望台行动,是同盟国部队(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中,于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期间在瓜达尔卡纳尔和周围的岛屿进行的战役。这是盟军战略计划的一部分,以保护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运输航线,也是盟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开始。这是在科科达小径战役实施数个月后,盟军对日本实施的第2个主要攻势。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是以美军小型登陆战为开始,随后日军为夺回岛屿而逐次增兵,并在海上、陆地、空中展开了空前的争夺,从而演化成了日本与盟军的决战。双方历时半年多的争夺,均损耗了大量的战舰、飞机,而日本的人员伤亡也远超美军。最终,日本因无力进行消耗作战,而选择撤军。美军最终完全占据瓜岛,尔后夺取了所罗门群岛,最终是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美军因此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瓜达尔卡纳尔是中途岛之后日本的再次失败,也是日本从战略优势走向劣势的转折点,从世界范围来看,1942年底盟军在瓜岛的反攻和胜利,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一起,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名称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地点 瓜达尔卡纳尔岛 时间 194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