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语文课堂实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海潮语文课堂实录

望海潮语文课堂实录

一、导入语:

师: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诗歌是一串精美璀璨的珠链。瑰丽的《诗经》,绮丽的《离骚》,华丽的唐诗,壮丽的宋词……而在这串精美的珠链上宋词是最为耀眼夺目的一颗。苏轼的明月、易安的黄花,银河上的鹊桥,二十四桥的冷月……这些脍炙人口的词作,已成为中华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象征;这些千秋传诵的词章,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

本节课,我们要一同走进宋朝,感受流光溢彩的诗风词韵,一起欣赏著名词人柳永的都市生活画卷——《望海潮》。

师:北宋都市繁华出现了许多描写都市风情的诗词,以柳永的《望海潮》最为有名,古人曾这样评价:“承平气象,形容曲尽”。那么这首词究竟好在何处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范读初步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并注意字音和断句。

(师配乐朗诵)

师:想把这首词读好吗?

生:想。

师:齐读一遍试试。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声音宏亮,也很有气势。要想读好一首词,理解是关键。只有理解了词句的内容,把握了情感,才可能把这种丰富的情感通过我们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出来。诵读这首词要注意大屏幕上提到的这几点:

(出示幻灯片:

①整体感情要饱满,要有适度夸张,语调铿锵有力。

②上阕“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要读出这种气势来。

③下阕节奏平和舒缓,要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大意,自由诵读,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交流或提出共同解决。

(教师巡回,与学生交流重要字词的理解)

师:我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请同学来解释大屏幕上的这几个词。

生:形胜:地理形势优越;清嘉:清秀;嬉嬉:欢快愉悦的样子;

吟赏:吟诵和欣赏。

师:解释的很正确,哪位同学试着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同学们的掌声中是对你读得最好的肯定,很有激情,声音很洪亮。

师:这首词描写的是哪一座城市?

生:杭州。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师:你能不能详细的解说一下?

生:杭州在东南一带,曾是三吴都会,钱塘就是杭州。

师:你很聪明,知道看下面的注释。杭州古称钱塘,是以钱塘江而命名。

师:老师刚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有一种很震撼的感觉。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呀?

生:有。

师:那你给大家说一说。

生:我觉得他写的很大气、气势磅礴。:东南形胜,说杭州地势重要,三吴都会,是说杭州是大都市,钱塘自古繁华是说杭州从古代起就很繁华。这三句,既写历史,又写现在,在内容上是全词的总领。

师:在这里他用到一个词:气势磅礴,很好!我们以前所接触到的词主要是以写离愁、别绪、闺怨、抱负的,个人化情绪浓厚。即使是写景,也多是目力所及的小景。就以写杭州的诗词来说吧:出示课件:

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师:看一下它们的开头,与本词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写的场面很小,写孤山,选取一个景物进行描写。

师:很聪明。这两首词一个大处着眼,一个小处落笔。从词这种文学体裁来看,渲染宏大的气势并不是它的长处。而我们的词人却偏偏大气磅礴,以一地之微,站在地理的制高点上,雄视八方,将海内风云尽收眼底。这是何等的气魄!让我们大声读一读,感受这种气势吧。

生:读。

师:请同学们在第一句中提炼出能够概括杭州特点的三个词语。

生:形胜、都会、繁华

师:哪句照应“都会”

生:“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

师:你来读一下,注意这句话的感情。

生读

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

生:远远望去,柳树像重重轻纱,掩映着一座座精美的桥梁。微风过处,翠绿色的帘幕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摆动,城内高低错落着十万人家。

师:太好了。

请注意,这一句老师把它改动一下:

绿柳小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这样改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烟柳”,写出“柳”的关键是写迷离朦胧的意境;“画桥”,写出桥的精美。

生:老师我想把“风帘翠幕”改成“珠帘翠幕”可以吗?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动脑筋,对于这个改动其他同学有什么见解吗?

生:我觉得用“风”好,风有一种动感,动静结合。而且“珠帘翠幕”好像更多的表现的是富贵人家。

师:非常好,看来大家对文字的鉴赏还是很敏感的。其实像这样的诗句我们古典诗词中还有很多。(幻灯片)“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精美秀丽的小桥掩映在如烟似雾的杨柳中,翠绿的帷幕轻轻摆动,这是多么安详的画卷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多少啊?

生:参差十万人家。

师:好“一个参差十万人家”古籍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回头看城内山上,人家层层叠叠。”这里“层层叠叠”和哪个词相照应?

生: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师:说说它给你的感受。

生:感觉有气势,场面很宏大。

师:说的真好,一个“参差十万人家” ,笔锋一转,又回到宏阔的场面上。这三句诗有细微的都市风景描写,又有宏阔的居住场景描绘,细微与宏阔的巧妙组合,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都市全景图”(板书:都市图)

师:我们来齐读这句话,女生读前两句,男生读最后一句。再读一遍。

师:开篇两句话:一总写杭州都市之壮阔,一细写杭州都市之景美;一是厚重如山,一是轻灵如水;一是气势之大,一是画面之微;这种对比鲜明的写法,难道不让我们震撼吗?

师:让我们震撼的还有下文,我们来看看下文作者是如何体现“形胜”的。和它相照应的句子是:

生齐读:“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师:这一句写的是什么?

生:钱塘江潮。

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