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波勘探原理及其应用

面波勘探原理及其应用
面波勘探原理及其应用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面波在地震波场中的特性研究及其应用Surface wave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wave field re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学生姓名:高振兵

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班级:07023209

指导教师:方根显

二零一一年六月

摘要

瑞利面波勘探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浅层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经济、分辨率高、成果直观、适用场地小等优点,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1]。瑞利面波是一类频率较低、能量较强的次生波,且主要沿着介质的分界面传播,其能量随着与界面距离的增加迅速衰减。瑞利面波与反射波、折射波一样都含有地下介质的地质信息。本文从瑞利面波的概念、工作原理及方法、频散特征、反演研究以及实际资料的应用等方面,用多道检波器测量来了解面波勘探在浅层地表调查中的应用。

关键词:瑞利面波、频散曲线、波动方程、瞬态瑞雷波勘探。

ABSTRACT

Rayleigh wave exploration i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a new shallow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methods, it is a simple, quick, economy, high resolution, achievements intuitive, applicable sit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find application in many fields, and have achieved good application effect.Rayleigh's is a kind of lower frequency, energy strong secondary wave, and mainly the boundary surface along the medium, the energy with the spread of interface distance attenuation increases rapidly. Rayleigh wave reflection wave, with all contain the same refraction wave of underground medium geological information.This article from Rayleigh's concept, principle and method , frequency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version study and the actual material application etc, with multi-channel detectors measurements to understand surface wave explor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shallow surface survey. keywords: Rayleigh wave,frequency disperse curve, wave equation, transient state Rayleigh wave prospecting.

目录

绪论 (1)

1.工区自然地理和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3)

1.1工区自然地理 (3)

1.2工区地质概况 (4)

2.工作方法与技术 (4)

2.1 面波勘探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5)

2.2 野外工作方法 (7)

2.3 工区布置 (7)

2.3.1 主要的仪器设备及其设置的参数 (8)

2.3.2仪器要求 (9)

2.3.3 采集系统的布置 (9)

2.3.4 使用规范 (9)

2.4 野外数据采集 (10)

3.数据处理 (11)

3.1 处理方法和原理 (11)

3.2 数据处理内容 (11)

3.3 处理软件要求 (11)

3.4处理过程的要求 (12)

3.5 面波数据处理流程 (12)

4.资料解释 (15)

5.结论与建议 (17)

5.1结论 (17)

5.2 建议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绪论

瑞利面波(以下简称面波)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作为一种干扰波,被压制和去除。实际上面波在地层介质中传播,肯定携带所经过介质的丰富的地质信息(如岩性、速度、深度等),将这些反映地层特殊属性的有用信息提取出来,可解决地质问题,尤其是浅层地质问题。近几年来的研究和实际应用表明,瞬态瑞利波勘探(以下简称瑞利波勘探)法对浅表薄层勘探具有分辨率高、施工条件要求低、仪器轻便,探测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受到工程及环境勘探领域人员的极大关注,并在浅表层工程勘探中得到了发展,方法和技术渐趋成熟。然而在地形起伏的山地及西北沙漠地区,它的应用还很少,地质结构调查工作的开展也近乎空白。这些地区的地面地形突起陡降,第四系覆盖层地层结构复杂,采用常规的地震勘探方法(如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微地震测井法等)对其进行地质结构调查工作,往往难度大、投入成本高,而得到的资科的品质低,勘探效益差。面波勘探在这些地区的应用就有了实际的意义,并且能够得到很好的效果。

1985年,斯托克(Stokoe)和纳扎利安((Nazarian)采用了冲击震源,通过两个检波器之间波的互谱相位信息,求出了不同频率面波的相速度,进而求出道路断面的瑞利波速度分布,这是最初的瞬态瑞利波勘探试验,从而也引起了瞬态瑞利波勘探方法的真正兴起。

由于稳态瑞利波所用的设备笨重,激发能量、频率范围有限,我国于1990年左右又开始了对瞬态瑞利波勘探技术的研究试验。最初的数据采集一直利用两个竖直分量检波器接收方式,数据的信噪比较低,数据处理也不完善,探测深度和精度都有限。1993年,刘云祯等利用自己设计的地震仪,在数据采集上采用展开排列多道接收,在数据处理上则通过多道面波记录和专用处理软件来处理面波速度变化曲线,再经反演拟合计算进行速度分层解释,把锤击震源的面波探测深度由10米左右提高到约30米,条件好的情况可达50米以上,基本能满足岩土工程勘察的需要,从而使瞬态瑞利波勘探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瞬态瑞利波勘探实用化、商品化。1995年,北京市水电物探研究所自行研制出SWS瞬态瑞利波勘探系统,经过与日本稳态面波仪对比可知,使用24磅大锤做振源的SWS系统,在软弱地层勘察方面优于使用350kg激振器的日本稳态面波系统。

纵观整个瑞利波的发展历史,对瑞利波勘探法的研究总体上是一个从天然场源法到人工场源法,从稳态法到瞬态法,从理论研究逐步走向了试验和实践阶段的发展过程。

瑞利面波是一类频率较低、能量较强的次生波,且主要沿着介质的分界面传播,其能量随着与界面距离的增加迅速衰减,英国数学物理学家Rayleigh于1887年从理论上对该类型的波给予了证明。瑞利面波与反射波、折射波一样都含有地下介质的地质信息。瑞利波勘探是一种新兴的岩土原位测试的浅层勘探方法。瑞利面波在振动波组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频率最低,容易识别也易于测量。它同其它物探方法一样,可分为人工源和天然源两大类。人工源瑞利波勘探方法有两种,即瞬态瑞利波勘探和稳态瑞利波勘探。瞬态法与稳态法的区别在于震源的不同,前者是在地面上产生一瞬时冲击力,产生一定频率范围的瑞利波,不同频率的瑞利波叠加在一起,以脉冲的形式向前传播;后者则产生单一频率的瑞利波,可以测得单一频率波的传播速度。

应用瞬态面波法进行现场测试时一般采用多道检波器接收,以利于面波的对比和分析。当锤子或落重在地表产生一瞬态激振力时,就可以产生一个宽频带的R波,这些不同频率的R波相互迭加,以脉冲信号的形式向外传播。当多道低频检波器接收到脉冲形振动信号后,经数据采集,频谱分析后,把各个频率的R 波分离出来,并求得相应的VR值,进而绘制面波频散曲线。

由多道检波数据反演处理后可得一条频散曲线,一般把它作为接收段中点的解释结果。实际上该曲线所反映的地层特性为接收段内地层性质的平均结果,故当探测场地地下介质水平方向变化较大时,只要能满足勘探深度的要求,尽量使反演所用的接收段减小,以使解释结果更具客观实际[2]。

瞬态瑞雷波法是通过锤击、落重乃至炸药震源,产生一定频率范围的瑞雷波, 再通过振幅谱分析和相位谱分析, 把记录中不同频率的瑞雷波分离出来,从而得到一条V r- f 曲线或V r- K r 曲线, 即频散曲线。面波勘探中主要利用的是瑞雷波, 其特性如下。

(1) 瑞雷波在层状介质中传播的频散特性在层状介质条件下, 瑞雷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频率的函数, 即瑞雷波速度随激发频率的变化而变化。该特性是瑞雷波勘探的理论基础, 由于瑞雷波法不仅利用了波的运动学特征, 更重要的是利用了波的动力学特征, 而常规地震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主要利用波的运动学特征, 且要求各层的波速或波阻抗有较大差异, 因此瑞雷波对介质反映更细微。

(2) 瑞雷波的穿透深度与波长的关系瑞雷波水平振幅和垂直振幅从弹性介质的表面向内部呈指数衰减, 主要能量集中在一个波长范围内。因此,可以认为瑞雷波的穿透深度为1个波长。

(3)瑞雷波比体波衰减慢的多,离开震源一段距离,面波的能量将强于体波。这为我们在数据处理中提取面波的有用信息提供了方便。

(4) 瑞雷波速度与横波速度的相关性,瑞雷波速度Vr与横波速度Vs近似相等,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差异的大小与地层的泊松比L有关,泊松比L越大,差异越小。

(5) 面波勘探与地层速度的关系,折射波法要求下伏层速度大于上覆层速度, 反射波要求各层介质间存在波阻抗差异,而面波勘探不受上述物性条件制约,仅要求各层介质间存在横波速度差异,由于横波速度主要与介质密度或介质的松散与密实程度有关, 因此在地层划分方面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较适合于软岩及密实度差异较大的第四系地层地区的勘探。

本文通过对温泉实习基地的余山水库大坝进行面波测量,调查该地区的地表地层情况,找出F5和F6构造,从而熟悉面波勘探在浅层地表调查中的应用。

1.工区自然地理和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1.1工区自然地理

抚州市温泉乡境内的桐山庙--青莲山一带,惯称温泉实习基地。温泉乡因境内温泉(日泉、月泉)而享有盛名。温泉实习基地位于东经 116 度 11 分 6 秒至 116 度 13 分 12 秒,北纬 27 度 59 分 12秒至 28 度 0 分 40 秒,距东华理工学院抚州校区大约四十公里。抚州---高坪公路和临川---丰城公路穿过该区东南部,有公共汽车经过实习区。本区距向(塘)乐安铁路上顿渡车站 5 公里,交通便利。温泉实习基地交通位置如图 1-1,中国移动和联通网信号覆盖该区,并有公用电话提供服务。

图 1-1温泉实习基地交通位置图

该区地处南方典型丘陵地区,地形属三类地形。实习区属温湿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80C,降水较丰富,年平均降水量为 1789.6 毫米,季节变化不十分明显,3-7 月份为雨季,9-10 月份少雨,年蒸发量为 1610 毫米,潮湿系数为 1.11。

区内有三条小溪,自西向东为塘家岭溪、青莲溪及余山溪。一般流量为0.05-1.5立方米/秒。因其上游的流域面积多为前震旦系的变质岩,富水程度较差,且在设计区内构造复杂。干旱年月有时断流。正因如此,在设计区内修造三座小型水库。拦截这三条溪水,供灌溉之用。

该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同时也有其他经济作物,如甘蔗、棉花、大豆、红薯和莲子等。没有工业和其它产业。该地区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1.2区域地质概况

1.2.1 地质构造

本区出露的主要地层有前震旦系板溪群下亚组(Ptnn2),石炭系下统的华山苓组和梓山组(C1z)及其因风化形成的残、坡积物以及第四系。区内断裂发育,有NE向断层两条(F5、F6)。见图 1-2。

图1-2 温泉区地质图

图1-2 区域地层地质图

2.工作方法与技术

2.1 面波勘探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面波是一种特殊的地震波,它与地震勘探中常用的纵波(P波)和横波(S 波)不同,它是一种地滚波。弹性波理论分析表明,在层状介质中,拉夫波是由SH波与P波干涉而形成,而瑞利波是由SV波与P波干涉而形成,且R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介质自由表面附近,其能量的衰减与r-1/2成正比,因此比体波(P、S 波∝r-1)的衰减要慢得多。在传播过程中,介质的质点运动轨迹呈现一椭圆极化,长轴垂直于地面,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传播时以波前面约为一个高度为λ

R (R波长)的圆柱体向外扩散。

在各向均匀半无限空间弹性介质表面上,当一个圆形基础上下运动时,由它产生的弹性波入射能量的分配率已由Miller(1955年)计算出来,即 P波占7%、S波占26%、R波占67%,亦就是说,R波的能量占全部激振能量的2/3,因此利用R波作为勘探方法,其信噪比会大大提高。(见图2-1)

图2-1 能量分配图

面波勘察成果具有地层高分辨的特点,同时获得地层物性的参数。瑞利面波方法用于岩土勘察,与以往的弹性波勘察方法差别在于,它应用的不是纵波和横波,而是以前视为干扰的面波。其原理是,面波具有频散的特性,其传播的相速度随频率的改变而改变。这种频散特性可以反映地下岩土介质的特性[4]。

瑞利面波的特点:

(1)在地震波形记录中振幅和波组周期最大,频率最小,能量最强;

(2)在不均匀介质中R波相速度(VR)具有频散特性,此点是面波勘探的理论基础;

(3)由P波初至到R波初至之间的1/3处为S波组初至,且VR与VS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其相关式为:VR=VS?(0.87+1.12μ)/(1+μ);式中:μ为泊松比;

此关系奠定了R波在测定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中的应用;

(4)R波在多道接受中具有很好的直线性,即一致的波震同相轴;

(5)质点运动轨迹为逆转椭圆,且在垂直平面内运动;

(6)R波是沿地表传播的,且其能量主要集中在距地表一个波长(λR)尺度范围内。

依据上述特性,通过测定不同频率的面波速度VR,即可了解地下地质构造的有关性质并计算相应地层的动力学特征参数,达到岩土工程勘察之目的[3]。

瑞利面波技术成果,在地层分辨率方面的突出表现,激发进一步研究的动力。同时其成果的缺陷引发研究人员对客观事物复杂性的认识。对瑞利面波的研究,由稳态到瞬态,采用两点接收,从未见到瑞利面波在地层介质中传播在地面所接收到的面貌,即应用中瑞利面波在时间-空间域中的形态特点。研究处于一种理性化状态。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市水电物探研究所刘云祯提出多道瞬态面波勘察与检测系统,使瑞利面波技术的研究开创新局面,使该技术应用于岩土勘察与检测走出一条新路。

刘云祯提出的多道瞬态面波方法,在震源方面:提出采用不同材质和轻重的锤子,采用落重法和炸药激振的方法;在接收方面:提出采用地震勘探中采用的多道排列的方法,例如:12道、24道或更多道组成的排列。由此,瑞利面波在瞬态激振条件下的传播特征进入可视状态,为研究瑞利面波的传播特征、面波频散的提取计算方法研究、认识瑞利面波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多组份波传播特征、以及应用瑞利面波中的干扰等问题开创了新局面,为瞬态瑞利面波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5]。

瑞利面波的传播示意图:

图2-2

时间空间域中可视的瑞利面波纪录面貌:

图2-3

2.2 野外工作方法

应用瞬态法进行现场测试时一般采用多道检波器接收,以利于面波的对比和分析。当锤子或落重在地表产生瞬态激振力时,就可以产生一个宽频带的R 波,这些不同频率的R波相互迭加,以脉冲信号的形式向外传播。当多道低频检波器接收到脉冲形振动信号后,经数据采集,频谱分析后,把各个频率的R波分离出来,并求得相应的VR值,进而绘制面波频散曲线[6]。

当选取两道检波数据进行反演处理时,应使两检波器接收到的信号具有足够的相位差,其间距△x应满足(λR/3)~λR,即在一个波长内采样点数要小于在间距△x内的采样点数的3倍,而大于在间距△x内的采样点数的1倍,该采集滤波原则对于不同的勘探深度及仪器分辨率和场地地层特性可作适当调整。

当采用多道检波数据进行反演处理时,虽然不受道间距公式的约束,但野外数据采集时也应考虑勘探深度和场地条件的影响。一般来说,当探测较浅部的地层介质特性时,易采用小的△x值并用小锤作震源以产生较强的高频信号,即可获得较好的结果;当探测较深部的地层介质特性时,易采用较大的△x值,并用重锤冲击地面,以产生较低频率的信号,使其能反映地下更深处的介质信息,达到岩土工程勘察之目的。

震源点的偏移距从理论上讲越大越好,且易采用两端对称激发,有利于R 波的对比、分辨和识别,但偏移距增大就要求震源能量加大和仪器性能的改善。一般来说,偏移距应根据试验结果选取。就目前的仪器设备条件和反演技术水平,选用偏移距20~40m即可获得较好的测试结果。

由多道检波数据反演处理后可得一条频散曲线,一般把它作为接收段中点的解释结果。实际上该曲线所反映的地层特性为接收段内地层性质的平均结果,故当探测场地地下介质水平方向变化较大时,只要能满足勘探深度的要求,尽量使反演所用的接收段减小,以使解释结果更具客观实际[7]。

2.3 测线布置

工区位于抚州市温泉乡余山水库西南向,与石禾岗相连。综合考虑,在水库的大坝上进行测量。(见图2-4)沿大坝的西南向布置大概长500米的测线,选用多道检波器进行该工区的面波测量,从而找到F5和F6的构造带和浅层地表的地质情况。

图2-4 测线位置图2.3.1 主要的仪器设备及其设置的参数

1.工作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如下表:

2.仪器所设置的参数见表2:

2.3.2仪器要求

1 仪器放大器的通道数不应少于12通道。采用的通道数应满足不同面波模态采集的要求。

2 仪器放大器的通频带应满足采集面波频率范围的要求。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其通频带低频端不宜高于0.5Hz,高频端不宜低于4000Hz;

3 仪器放大器各信道的幅度和相位应一致:各频率点的幅度差在5%以内,相位差不应大于所用采样时间间隔的一半;

4 仪器采样时间间隔应满足不同面波周期的时间分辨,保证在最小周期内采样4至8点;仪器采样时间长度应满足在距震源最远通道采集完面波最大周期的需要;

2.3.3 采集系统的布置

使用SWS-3进行面波测量,首先拉好测绳,按找道间距1m布置好2条大缆,仪器放在两条大缆的中间连接处,并且连好每道的检波器。然后使用连接线把大锤和铁饼与仪器连接好,作为触发器,偏移距为10m。最后检查检波器以及连接线的接头是否正常,再开机进行参数设置。参数设置好后进行数据采集,每个布置好的测点两侧各放一次炮,采集两次数据之后再移动采集系统,直至测完整个大坝。连接方法见图2-5:

图2-5 采集系统布置图

2.3.4 使用规范

本次工作依照以下技术规范进行:

1.《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

2.《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标准》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4. 国家执行标准《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定》(SDGJ 81-88)实行

2.4 野外数据采集

多道瞬态瑞利面波勘探现场数据采集与常规地震勘探使用的多道观测系统相同[8],这与稳态法和早期只有两道的采集系统相比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可以在时间剖面上准确识别瑞利波所在的时间空间位置,合理设计观测“窗口”。为了取得高质量的现场观测数据,还需注意以下问题:(1)使用宽频带的脉冲震源低频瑞利波的传播特征反映了深层的信息,高频分量的特征则反映了浅层信息。在工程中常需要对地下几十米内的土体进行分层,这就需要使用脉冲震源有足够宽的频带。

(2)选择匹配的检波器在理想情况下瑞利波勘探用检波器的频响特性应有从0HZ到数百甚至千赫的宽频特性,这在实际中是达不到的,可以结合使用不同固有频率的检波器,如4Hz、38Hz和100Hz(本次工作用4Hz检波器)。

(3)采集过程中最好不要进行滤波滤波会损失瑞利波携带的有用信息,同时,瑞利波勘探中,希望滤波处理不改变数据的相位特性,但现有的滤波处理程序都会产生一定的相移,从而对瑞利波频散曲线的计算产生不利影响。

(4)选择合适的观测系统参数观测系统参数包括时间采样率、采样长度、道间距、偏移距、记录道数等,应根据勘探目的层的深度、厚度或目标体的尺寸确定观测系统参数。一般说,展开排列长度应不小于最大勘探深度,道间距应不大于研究的最小地层的厚度[9]。

图2-6 野外数据采集

3.数据处理

3.1 处理方法和原理

面波数据处理按其算法一般分为时间域与频率域两大类。目前频率域的处理多进行f-K域(频率波数域)的变换,因为面波的各个模态,在时间和距离上往往是相互穿插叠合的。在f-K域中,可以清楚地区分开面波不同模态的波动能量,从而能够单一地提取出基阶模态的频散数据[10]。

运用二维傅立叶变换,可以将时间距离域的弹性波场数据,转换为频率波数谱数据,表示为二维坐标中的图形。一般其左上角为坐标原点,纵坐标为频率轴,沿纵坐标向下波动频率增高,也就是在时间上波动越快。横坐标为波数轴,沿横坐标向右波数增多,也就是在空间上波长越短。各个波动组份谱振幅的大小,用不同颜色的色标来表示,一般色度越亮,表示谱振幅越大。波动组份坐标点(f -K) 和原点联线的斜率(f/K),体现了它的相速度。这条联线越陡,说明该波动组份的相速度越大,而越平缓则说明相速度越小[11]。

3.2 数据处理内容

面波数据资料预处理、生成面波频散曲线、频散曲线分层反演剪切波速度及确定层厚,利用面波频散曲线生成速度映像彩色剖面,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地质剖面图等。

3.3 处理软件要求

资料处理软件为SeisImager处理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1. 采集参数的检查与改正、采集文件的组合拼接、成批显示及记录中分辩坏道和处理等基本功能;

2. 识别和剔除干扰波功能;

3 .分辨识别与利用基阶面波成分的功能;

4. 正反演功能,在波速递增及近水平层状地层条件下应能准确反演地层剪切波速度和层厚;

5 .分频滤波和检查各分频段面波的发育及信噪比的功能,以利于测深分析;

6. 能调入多条频散曲线,以供研究不同测点或同一测点加固改良后地层波速的改变。

7. 对于多测点频散曲线的剖面成图,软件宜具有速度映像成图功能,以便直观分析地层速度结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软件应具有自动拾取映像速度等值线和图例填充等功能,使面波成果成图电脑化。

3.4处理过程的要求

1.面波频散曲线的提取宜在f-K域中进行,频散曲线应遵循收敛的原则。在面波频散曲线上若频散点点距过大,不收敛,变化的起点处一般可解释为地质界线。不收敛的频散曲线段不能用于地层速度的计算。

2.剪切波层速度和层厚的反演计算一般宜选择固定层厚的方式反演剪切波层速度。

3.反演过程宜遵循由浅及深逐层调试,使正、反演结果逼近,完成剪切波层速度和层厚的处理

3.5 面波数据处理流程

1.通过设置检波器的位置参数和最大相速度来得到基态面波

2.在WaveEq里面设置频率、反演层数和厚度、反演次数等参数从而得到反演结果。

3.反演结果保存

4.数据提取

5.利用上面得到的横波速度和深度以及测点的坐标数据在surfer里面进行网格,生成速度的映像彩色剖面。

6.利用surfer对上图进行数字化之后的数据和图形在AutoCAD里面画出样条曲线,并且对其进行填充,这样就得到了地质剖面图。

4.资料解释

本次工作共测量了15个点的面波数据,形成一个剖面。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速度映像彩色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及成果图。下面结合地质资料对这三个图进行分析:

图4-1 速度彩色剖面图

图4-2 地质剖面图

从图4-1和图4-2中可以得出,地层剖面连续性并不好,尤其是在表层。根据对面波的频散曲线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地下见面的起伏情况。从最后的成果图可以得出第一层为低速层,波速300-400m/s厚度大约为5m,认为是第四系土层中间层的波速相对于第一层较大,解释为风化层。根据以往的地质资料可以知道,主要为亚粘土和粘土,下面为速度较大的砂土和砾质土。

在测线35-45m出现低速带,110-140m也出现了低速带。根据以往的地质资料,此地以前存在河流,故推断110-140地段为覆盖古河道;在25-45m出有一个用于灌溉的排水通道,在图上属于低速带,波速为100-200m/s,故认为是排水涵道,深度大约为10m。

图4-3 余山水库坝基面波探测

以下是我们测线起始移至第36米出的底层划分情况:

从我们对坝基的整.个探测(坝基应测275米,实测156米),结合以往地质资料解释可得到以下结论:

1.坝基中部人工填土下切较深,推测此范围为以前溪流河道;

2.而在浅表部分有几处土层含水量较多;

3.坝基左侧基岩性质较好,并伴有(强)风化层。

从而我们可以从成果图上可以找出在测线25-45m之间存在一个构造带,这些与以往的地质资料都吻合,所以对于我们这次毕业实习的工作值得肯定。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规范..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规范 4 总则 4.1 应用条件 1 勘察对象与周围介质应存在明显物性(速度)差异. 2 勘察目标体尺寸,相对于埋藏深度应具有一定的规模. 3 目标体的物性异常能从干扰背景中清晰分辨出. 4 场地条件满足开展面波勘察的要求. 5 面波勘察方法满足任务的目的要求. 4.2 应用领域 1探查覆盖层厚度,划分松散地层沉积层序; 2 探查基岩埋深和基岩面起伏形态,划分基岩的风化带; 3 探测构造破碎带; 4 探测地下隐埋物体、古墓遗址、洞穴和采空区; 5 探测地下非金属管道; 6 探测滑坡体的滑坡带和滑坡面起伏形态; 7 地基动力测试,地基加固效果检验、评价等。 4.3 应用能力 普遍采用5-K变换法提取瑞雷面波、多道加权平均或直接从5-K域获取的频散曲线作为该排列的中心点处频散曲线,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反演横波速度,从而降低了瑞雷波法探测的纵横向分辨率。无法探测小规模和局部异常,难以满足高精度探测的要求。 5 工作设计 5.1 工作任务 5.1.1 应根据主管部门或委托方下达的任务书或有关合同(协议)明确工作任务与技术要求,确定项目负责人,编写设计书。 5.1.2 工作任务书内容应包含以下内容: 1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编号及范围;

2 要求提交的成果资料和期限; 3 工作区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概况; 4 与任务有关的已知地质资料及地形图。 5.2 资料收集与踏勘 5.2.1 现场探勘应包括以下内容:测区地形、地貌、交通及工作条件;核对已收集的地质、物化探及测绘资料; 5.2.2 设计书编写之前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收集和分析工区有关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 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2 场地建(构)筑物的平面图等; 3 场地及其临近的干扰震源; 4 有关的地质、钻探、物探及其他技术资料 5.3 方法有效性试验 5.3.1 野外施测之前,必须进行方法的有效性试验工作; 5.3.2 试验工作应根据测区具体的地质条件、地貌单元规定,每种条件下不少于1个试验面波点; 5.3.3 试验点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段上,与生产测线重合,并通过已知地质资料的地段、试验成果作为生产成果的一部分; 5.3.4 试验工作遵循从简单到复杂、试验因素单一变化的原则。5.4 测线与观测系统的选择 5.4.1 应结合探测目的和已知资料,通过试验确定观测系统布置方式、采集参数和激发方式。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视探测对象布置成测线或测网;多道接收时,测线应呈直线布置; 2 应采用向前滚动观测方式,滚动点距应满足横向分辨率要求; 3 测点间距应根据探测任务和现场条件确定,每条测线上不得少于3个测点。

超声波焊接原理和应用

超声波焊接原理: 超声波焊接是熔接热塑性塑料制品的高科技技术,各种热塑性胶件均可使用超声波熔接处理,而不需加溶剂,粘接剂或其它辅助品。 其优点是增加多倍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及安全生产。 超声波塑胶焊接原理是由发生器产生20KHz(或15KHz)的高压、高频信号,通过换能系统,把信号转换为高频机械振动,加于塑料制品工件上,通过工件表面及在分子间的磨擦而使传递到接口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此工件本身的熔点时,使工件接口迅速熔化,继而填充于接口间的空隙,当震动停止,工件同时在一定的压力下冷却定形,便达成完美的焊接。 新型的15KHz超声波塑胶焊接机,对焊接较软的PE、PP材料,以及直径超大,长度超长塑胶焊件,具有独特的效果,能满足各种产品的需要,能为用户生产效率以及产品档次贡献。 超声波焊接工艺: 一、超声波焊接: 以超声波超高频率振动的焊头在适度压力下,使二块塑胶的结合面产生磨擦热而瞬间熔融接合,采用合适的工件和合理的接口设计,可达到水密及气密,并免除采用辅助品带来的不便,实现高效清洁的焊接焊接强度可与本体媲美。 二、铆焊法: 将超声波超高频率振动的焊头,压着塑胶品突出的梢头,使其瞬间发热融成为铆钉形状,使不同材质的材料机械铆合在一起。三、埋植: 借着焊头之传导及适当压力,瞬间将金属零件(如螺母、螺杆等)挤入预留的塑胶孔内,固定在一定深度,完成后无论拉力、扭力均可媲美传统模具内成型之强度,可免除射出模受损及射出缓慢之缺点。

一、超声波塑料焊接的相容性和适应性: 热塑性塑料,由于各种型号性质不同,造成有的容易进行超声波焊接,有的不易焊接;下表中黑方块的表示两种塑料的相容性好,容易进行超声波焊接;圆圈表示在某些情况下相容,焊接性能尚可;空格表示两种塑料相容性很差,不易焊接。 热塑性塑料 超声波焊接的相容性示例图表A B S ABS/ 聚碳 酸酯 合金 (赛 柯乐 800) 聚 甲 醛 丙 烯 腈 丙烯 酸系 多元 共聚 物 丁 二 烯 - 苯 乙 烯 纤维 素 (CA, CAB, CAP) 氟 聚 合 物 尼 龙 亚苯基- 氧化物 为主的 树脂(诺 里尔) 聚酰胺 -酰亚 胺(托 郎) 聚 碳 酸 酯 热 塑 性 聚 酯 聚 乙 烯 聚 甲 基 戊 烯 聚 苯 硫 聚 丙 烯 聚 苯 乙 烯 聚 砜 聚 氯 乙 烯 SAN-NAS-ASA 四、成型: 本方法与铆焊法类似,将凹状的焊头压着于塑胶品外圈,焊头发出超声波超高频振动后将塑胶熔融成形

面波探测技术方案

深圳地铁7号线福赤区间面波勘探技术方案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1、前言 (1) 2、主要勘探目的 (1) 3、执行规范 (1) 4、方法原理 (2) 5、测线布置 (3) 6、瑞利波法现场测试方法 (5) 7、资料处理与解释 (6) 8、提交成果 (8) 9、工期 (8) 10、投入人员及仪器设备 (9)

1、前言 受中国水电四局的委托,我公司拟对深圳地铁7号线福赤盾构区间进行面波(瑞利波)法勘探。本区间自福田河南岸的福临站北端开始,至滨河大道的赤尾站西端结束,里程桩号大致范围为: 左线ZDK20+360.117~ZDK20+845.492; 右线YDK20+347.717~YDK20+844.001。 线路下穿福田河、福临小区、滨河大道等,线路经过区地面环境复杂多变,将会给面波勘探带来诸多不便和影响,有的区段可能难以展开勘探,即使是积极创造条件勉强开展慨叹的区段,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力、物力等,并且在诸多不利因素背景下所解算的成果资料的可信度会大打折扣。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完成地质任务,编制此方案。2、主要勘探目的 通过面波(瑞利波)勘探,揭示盾构区间隧道穿越区岩土强度的分布,提请盾构施工时提前采取相应措施。 3、执行规范 本次探测执行如下技术规范: 1)《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JGJ/T143—2004); 2)《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0153-95); 3)《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J7-2007); 4)《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行业标准

SL326-2005);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方法原理 瑞利波是面波的一种。瑞利波法是利用瑞利波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来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及工程地质勘察的地球物理方法。 在自由界面(如地面)上进行竖向激振时,均会在其表面附近产生各种波长的瑞利波,其二维和三维波动及传播示意图见图1和图2。瑞利波有三个与工程质量检测和地质勘察有关的主要特征: (1)、在分层介质中,瑞利波具有频散特性; 图1 瑞利波的椭圆极化示意图(二维) (2)、瑞利波的波长不同,穿透深度也不同; (3)、瑞利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密切相关。

面波法勘探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面波法勘探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面波法勘探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摘要 在近地表勘探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有地质钻探、地震折射和反射 等方法。地质钻探方法比较可靠,但是成本高,且具有破损性;地震 折射方法和反射方法对于波阻抗差异较小的地质体界面反映较弱,不 容易分辨,特别折射波法要求下层介质的速度一定要大于上层介质的 速度,如果地层存在低速夹层和速度倒转,则折射法将无能为力。瑞 雷面波勘探法是一种新型的地震勘探方法,能够弥补传统方法的不 足。本文就是研究如何利用瑞雷面波的频散特性进行浅层地质勘探检 测。 引言 (1) 第一章地震面波简介 (2) 第二章瑞利波勘察原理及现场工作方法 (3) 2.1瑞利波勘察原理 (3) 2.2多道瞬态面波数据采集方法 (4) 第三章瑞利波资料整理与解释 (6) 3.1面波频散曲线的深度解释 (6) 3.2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6) 3.3层速度的计算方法 (7) 第四章工程实例 (9) 4.1工程概述 (9) 4.2数据采集和处理 (9) 4.3底层划分及滑动面确定 (11)

第五章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引言 面波勘探,也称弹性波频率测深,是国内外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面波分为瑞利波(R波)和拉夫波(L波),而R波在振动波组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频率最低,集中于自由表面,容易识别也易于测量,所以面波勘探一般是指瑞利面波勘探。 人们根据激振震源的不同,又把面波勘探分为①稳态法、②瞬态法、③无源法。它们的测试原理是相同的,只是产生面波的震源不同罢了。 1938年德国土力学协会首次尝试用稳态振动来检测岩土的各种弹性力学参数。1960年美国密西西比陆军工程队水陆试验所开始开发类似的技术方法,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均未获得成功。70年代初美国利用瞬态激振产生的瑞利波来研究浅部地质问题,并于1973年在第42届国际地球物理勘探年会上发表了“Rayleigh Wave Dispersion Technique for Rapid Subsurface Exploration”(瞬态面波在浅层勘探中的应用)论文,报道了有关的研究成果。在稳态方面,直到80年代初,日本的VIC株式会社经过多年的研究试制,推出了GR-810佐藤式全自动地下勘探机,才使该项物探技术在浅层工程勘察工作中得以应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日本科学家在研究常时微动的过程中发现,常时微动是一种震源(包含面波在内)并初步完成了地基勘察。这是一项具有很大潜力的面波勘探方法。

超声波检测技术及应用

超声波检测技术及应用 刘赣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省青岛市经济开发区266000) 摘要: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简称NDT。无损检测就是不破坏和不损伤受检物体,对它的性能、质量、有无内部缺陷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本文主要讲的是超声波检测(UT)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现在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超声波检测;纵波;工业应用;无损检测 1.超声波检测介绍 1.1超声波的发展史 声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是研究声波的发生、传播、接收和效应的一门科学。在1940 年以前只有单晶压电材料, 使得超声波未能得到广泛应用。20 世纪70 年代, 人们又研制出了PLZT 透明压电陶瓷, 压电材料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超声波领域的发展。声波的全部频率为10- 4Hz~1014Hz, 通常把频率为2×104Hz~2×109Hz 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作为声波的一部分, 遵循声波传播的基本定律, 1.2超声波的性质 1)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达到一定程度的声功率就可在液体中的物体界面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基于“空化现象”)。从而引出了“功率超声应用技术“例如“超声波清洗”、“超声波钻孔”、“超声波去毛刺”(统称“超声波加工”)等。2)超声波具有良好的指向性 3)超声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传播,不能再真空中传播。一般检测中通常把空气介质作为真空处理,所以认为超声波也不能通过空气进行传播。 4)超声波可以在异质界面透射、反射、折射和波型转化。 5)超声波具有可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衰减的特性。 6)利用强功率超声波的振动作用,还可用于例如塑料等材料的“超声波焊接”。 1.2超声波的产生与接收 超声波的产生和接收是利用超声波探头中压电晶体片的压电效应来说实现的。由超声波探伤仪产生的电振荡,以高频电压形式加载于探头中压电晶体片的两面电极上时,由于逆压电效应的结果,压电晶体片会在厚度方向上产生持续的伸缩变形,形成了机械振动。弱压电晶体片与焊件表面有良好的耦合时,机械振动就以超声波形式传播进入被检工件,这就是超声波的产生。反之,当压电晶体片收到超声波作用而发生伸缩变形时,正压电效应的结果会使压电晶体片两面产生不同极性的电荷,形成超声频率的高频电压,以回波电信号的形势经探伤仪显示,这就是超声波的接收。 1.3超声波无损检测的原理 超声波探伤仪的种类繁多,但在实际的探伤过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应用的最为广泛。一般在均匀的材料中,缺陷的存在将造成材料的不连续,这种

面波法勘探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面波法勘探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摘要 在近地表勘探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有地质钻探、地震折射和反射 等方法。地质钻探方法比较可靠,但是成本高,且具有破损性;地震 折射方法和反射方法对于波阻抗差异较小的地质体界面反映较弱,不 容易分辨,特别折射波法要求下层介质的速度一定要大于上层介质的 速度,如果地层存在低速夹层和速度倒转,则折射法将无能为力。瑞 雷面波勘探法是一种新型的地震勘探方法,能够弥补传统方法的不 足。本文就是研究如何利用瑞雷面波的频散特性进行浅层地质勘探检 测。 引言 (1) 第一章地震面波简介 (2) 第二章瑞利波勘察原理及现场工作方法 (3) 2.1瑞利波勘察原理 (3) 2.2多道瞬态面波数据采集方法 (4) 第三章瑞利波资料整理与解释 (6) 3.1面波频散曲线的深度解释 (6) 3.2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6) 3.3层速度的计算方法 (7) 第四章工程实例 (9) 4.1工程概述 (9) 4.2数据采集和处理 (9) 4.3底层划分及滑动面确定 (11)

第五章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引言 面波勘探,也称弹性波频率测深,是国内外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面波分为瑞利波(R波)和拉夫波(L波),而R波在振动波组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频率最低,集中于自由表面,容易识别也易于测量,所以面波勘探一般是指瑞利面波勘探。 人们根据激振震源的不同,又把面波勘探分为①稳态法、②瞬态法、③无源法。它们的测试原理是相同的,只是产生面波的震源不同罢了。 1938年德国土力学协会首次尝试用稳态振动来检测岩土的各种弹性力学参数。1960年美国密西西比陆军工程队水陆试验所开始开发类似的技术方法,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均未获得成功。70年代初美国利用瞬态激振产生的瑞利波来研究浅部地质问题,并于1973年在第42届国际地球物理勘探年会上发表了“Rayleigh Wave Dispersion Technique for Rapid Subsurface Exploration”(瞬态面波在浅层勘探中的应用)论文,报道了有关的研究成果。在稳态方面,直到80年代初,日本的VIC株式会社经过多年的研究试制,推出了GR-810佐藤式全自动地下勘探机,才使该项物探技术在浅层工程勘察工作中得以应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日本科学家在研究常时微动的过程中发现,常时微动是一种震源(包含面波在内)并初步完成了地基勘察。这是一项具有很大潜力的面波勘探方法。

超声波的原理与应用

新疆大学课程大作业 题目:超声波的原理与应用姓名:xx xx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xx-x班 完成日期:2012年11月27日

超声波的原理与应用 概述: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声的发生是由于发声体的机械振动,引起周围弹性介质中质点的振动由近及远的传播,这就是声波。人耳所能听闻的声波其频率在20~20000Hz之间,频率在20~20000Hz以外的声波不能引起声音的感觉。频率超过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超声波的频率可以高达911Hz,而次声波的频率可以低达9-8Hz。 早在1830年,F·Savart曾用齿轮,第一次产生24000HZ的超声,1876年F·Galton用气哨产生30000Hz 的超声。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触冰山沉没,引起科学界注意,希望可以探测到水下的冰山。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大量使用潜艇,击沉了协约国大量舰船,探测潜艇的任务又提到科学家的面前[1]。当时的科学家郎之万和他的朋友利用当时已出现的功率很大的放大器和石英压电晶体结合起来,能向水下发射几十千赫兹的超声波,成功的将超声波应用到实际中。 现在,超声波测试把超声波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它已在海洋探测与开发、无损检测、医学诊断等领域发挥着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例如:在海洋应用中,超声波可以用来探测鱼群和冰山,可以用于潜艇导航或传送信息、地形地貌测绘和地质勘探等。在检测中,利用超声波检测固体材料内部缺陷、材料尺寸测量、物理参数侧量等。在医学中,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人体内部器官的组织结构扫描和血流速度的测量等。 超声波工作原理 这次做机器人用到了超声波,才开始看它的工作原理,感觉还很简单,但是调试到最后,发现了很多问题,该碰到的都碰到了。赶紧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先把超声波的工作原理贴出来:

超声波原理应用

超声波的产生 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状态(或能量)的传播形式。所谓振动是指物质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进行的往返运动。 超声波在媒质中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传播规律,与可听声波的规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超声波的波长很短,只有几厘米,甚至千分之几毫米。与可听声波比较,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 传播特性──超声波的波长很短,通常的障碍物的尺寸要比超声波的波长大好多倍,因此超声波的衍射本领很差,它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超声波的波长越短,这一特性就越显著。 功率特性──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推动空气中的微粒往复振动而对微粒做功。声波功率就是表示声波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相同强度下,声波的频率越高,它所具有的功率就越大。由于超声波频率很高,所以超声波与一般声波相比,它的功率是非常大的。 空化作用──当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由于液体微粒的剧烈振动,会在液体内部产生小空洞。这些小空洞迅速胀大和闭合,会使液体微粒之间发生猛烈的撞击作用,从而产生几千到上万个大气压的压强。微粒间这种剧烈的相互作用,会使液体的温度骤然升高,起到了很好的搅拌作用,从而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水和油)发生乳化,并且加速溶质的溶解,加速化学反应。这种由超声波作用在液体中所引起的各种效应称为超声波的空化作用。 超声波的两个主要参数 超声波的两个主要参数:频率:F≥20KHz;功率密度:p=发射功率(W)/发射面积(cm2);通常p≥0.3w/cm2; 在液体中传播的超声波能对物体表面的污物进行清洗,其原理可用“空化”现象来解释:超声波振动在液体中传播的音波压强达到一个大气压时,其功率密度为0.35w/cm2,这时超声波的音波压强峰值就可达到真空或负压,但实际上无负压存在,因此在液体中产生一个很大的压力,将液体分子拉裂成空洞一空化核。此空洞非常接近真空,它在超声波压强反向达到最大时破裂,由于破裂而产生的强烈冲击将物体表面的污物撞击下来。这种由无数细小的空化气泡破裂而产生的冲击波现象称为“空化”现象。太小的声强无法产生空化效应。 超声清洗的原理 由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高频振荡信号,通过换能器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播到介质---清洗溶剂中,超声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间的向前辐射,使液体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直径为50-500μm的微小气泡,存在于液体中的微小气泡在声场的作用下振动。这些气泡在超声波纵向传播的负压区形成、生长,而在正压区,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迅速增大,然后突然闭合。并在气泡闭合时产生冲击波,在其周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破坏不溶性污物而使他们分散于清洗液中,当团体粒子被油污裹着而黏附在清洗 件表面时,油被乳化,固体粒子及脱离,从而达到清洗件净化的目的。在这种被称之为“空化”效应的过程中,气泡闭合可形成几百度的高温和超过1000个气压的瞬间高压,连续不断地产生瞬间高压就象一连串小“爆炸”不断地冲击物件表面,使物件的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物件表面清洗净化的目的。

面波勘探技术分析

面波勘探技术分析 近年来,由于地震的频繁发生,对浅层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面波勘探技术就是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新的勘探技术,其以简便、快速、高分辨率等特点而在许多领域得以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对面波勘探技术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同时分析了面波勘探技术在野外方法,以及面波勘探技术在工程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标签:面波;勘探;瞬态法 1 概述 随着近几年对浅层地震研究的深入,面波勘探随之发展起来,成为国内外在勘探浅层地震中普遍采取的一种方法。在面波中有瑞利波(R波)和拉夫波(L 波)之分,在进行面波勘探时通常称为R波,因其在同组波组中具有较强的能量、同时振幅也高于其他波,频率也处于最低点,在测量时很容易识别。 同时面波勘探技术对于面波还有另外一种分法,稳态法、瞬态法和无源法,这种分类法主要是根据产生面波的震源不同进行分类的,但其在测试时的原理是一样的。 2 面波勘探技术 面波是一种特殊的地震波,它与地震勘探中常用的纵波(P波)和横波(S 波)不同,它是一种地滚波。在各向均匀半无限空间弹性介质表面上,当一个圆形基础上下运动时,由它产生的弹性波入射能量的分配率已由Miller(1955年)出来,即P波占7%、S波占26%、R波占67%,亦就是说,R波的能量占全部激振能量的2/3,因此利用R波作为勘探方法,其信噪比会大大提高。 综合分析表明R波具有如下特点: (1)在地震波形记录中振幅和波组周期最大,频率最小,能量最强。 (2)在不均匀介质中R波相速度(VR)具有频散特性,此点是面波勘探的理论基础。 (3)由P波初至到R波初至之间的1/3处为S波组初至,且VR与VS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关式为: VR=VS·(0.87+1.12μ)/(1+μ);式中:μ为泊松比; 此关系奠定了R波在测定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中的应用。

超声波热量表原理及应用

一、超声波热量表原理: 1、基本原理: 热量表是将一对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通过载热流体的上行管和下行管 号,一对温度传感器给出表示温度高低的模拟信号,而积算仪采集来自流量 热水所提供的热量与热水的进回水温差及热水流量成正比例关系。热水流量采用声波时差法原理进行测量,进回水温度则通过铂电阻温度计测量。热能表积算仪将热水流量和进回水温度进行数据运算处理,最后得出所消耗掉的热量,单位为 kWh 、 MWh、MJ 或 GJ。

2、 计算方法: a 、焓差法(依据供回水温度、流量对水流时间进行积分来计算) Q =∫q m ×?h ×d τ=∫ρ×q v ×??×d ττ1 τ0τ1τ0 Q :系统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q m :水的质量流量 q v :水的体积流量 ?? :供水和回水温度的水的焓值差 b 、热系数法(根据供回水温差、水的累积流量) Q =∫k ×?θ×dv v0 v1 K=ρ???θ V :水的体积 ?θ:供水和回水的温差 k :热系数 (具体密度及焓的取值参见GB/T 32224-2015附录A ) 二、 超声波热量表的选用 1、 机械部分 a 、热量表外形尺寸选用:热量表公称口径;公称压力;热量表全长、热量表计算器长度、高度、计算器高度、表接螺纹、流量计表体材质等。保证热量表可以正确安装在设备无干涉、且后期检修方便。 b 、热量表技术数据选用:包含热量表的最小流量、最大流量、过载流量、热量表温度围、公称流量下的压力损失、最大温差、最小温差、测算精度、热量表防护等级等。 2、 电气及软件部分 热量表供电方式:一般为24V 和230V (具体参见说明书)。 温度传感器类型、传感器导线长度(严禁自行加长、截短或更换导线)、热量表的通讯方式及通讯接口、流量计计量周期、用户M-Bus 抄表系统、

专题实验-超声波测试原理及应用

实验一、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实验方案 1. 直探头延迟的测量 参照附录A 连接JDUT-2型超声波实验仪和示波器。超声波实验仪接h 直探头,并把探 头放在CSK-IB 试块的正面,仪器的射频输出与示波器第1通道相连,触发与示波器外触发 相连,示波器采用外触发方式,适半设置超声波实验仪衰减器的数值和示波器的电圧范用与 时间范闱,使示波器上看到的波形如图1.7所示。 在图1.7中,S 称为始波,t 0对应于发射超声波的初始时刻;Bl 称为 图1.7 直探头延迟的测虽 试块的1次底面回波,h 对应于超声波传播到试块底面,并被发射回来后,被超声波探头接 收到的时刻,因此h 对应于超声波在试块内往复传播的时间:B 2称为试块的2次底面冋波, 它対应于超声波在试块内往复传播到试块的上表面后,部分超声波被上表面反射,并被试块 底面再次反射,即在试块内部往复传播两次后被接收到的超声波。依次类推,右3次、4次 和多次底面反射回波。 从示波器上读出传播h 和t2,则直探头的延迟为 (1-6) 2. 脉冲波频率和波长的测量 调节示波器时间范闱,使试块的1次底面回波出现在示波屏的中央,脉冲波的振幅小于 IVO 测量两个振动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则得到一个脉冲周期的振动时间t,则脉冲波的频 率为^1/t :已知铝试块的纵波声速为6.32InInUS,贝IJ 脉冲波在铝试块中的波长为l=6.32t β 3. 波型转换的观察与测最 号时间范悅改变探头的入射角,并在改变的过程中适当移动探头的位宜,使每一个入射角 对应的R 2圆弧面的反射回波最 人。則在探头入射角由小变人的过 程中,我们町以先后观察到回波 B 1. B 2和B3;它们分别对应于纵 波反射回波、横波反射回波和表面 波反射回波。 让探头靠近试块背而,通过调节入 射角调,使能够同时观测到回波 BI 和(如图1.9),且它们的幅 度基本相等:再让探头逐步靠近试 块正面,则又会在Bl 前面观测到一个回波bl , 参照附录B 给出铝试块的纵波声速与横波声速,通过简单测量和计算,可以确定b 、Bl 和氏对应的波型和反射面。 4. 折射角的测量 确定Bi 、B?的波型后,町以分别测量纵波和横波的折射角。参照图Llo 首先让把探头 的纵波声束对正(回波幅度最人时为正对位宜)CSK-IB 试块 把超声波实验 仪换上町变角探头, 参照图1-8把探头 放在试块上,并使探 头靠近试块背面,使 探头的斜射声束只 打在 R2圆弧而上。 适当 设置超声波实 验仪衰减器的数值 和示波器 的电压范阖 CT ? V V R2 -C I ? 图1.8观察波型转换现彖

瑞雷面波勘探

瑞雷面波勘探及软件应用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SWS型多波列数字图象工程勘察与工程检测仪和其配套的SWS瞬态面波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对其工作原理和瑞雷面波理论的介绍,说明多道面波采集系统在发展瞬态面波法方面的关键作用。并且通过一个实例具体说明如何使用该仪器进行野外数据的采集及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 关键词 SWS瞬态面波数据处理软件;多道面波采集系统;瞬态面波法 Abstract This text introduce SWS type many wave arrange digital vision project reconnoitre wave operation method ,data processing of software the related to project detector and its SWS transient state mainly,Pass to its operation principle and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of auspicious Ray a wave,Prove many dishes of surface wave gather system wave key effect ,law of developing transient state。And concrete to prove how about to use this software to go on datum gathering ,graph processing and analysing through one instance。 Keywords Wave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SWS; Many dishes of surface wave gather the system; Wave law the transient state

超声波提取原理、特点与应用介绍

超声波提取原理、特点与应用介绍 超声波指频率高于20KHz,人的听觉阈以外的声波。 超声波提取在中药制剂质量检测中(药检系统)已广泛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应用超声波处理的有232个品种,且呈日渐增多的趋势。 近年来,超声波技术在中药制剂提取工艺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超声波技术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作为中药制剂取工艺的一种新技术,超声波提取具有广阔的前景。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通过增大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介质的穿透力以提取生物有效成分。 1、提取原理 (1)机械效应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可以使介质质点在其传播空间内产生振动,从而强化介质的扩散、传播,这就是超声波的机械效应。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一种辐射压强,沿声波方向传播,对物料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可使细胞组织变形,植物蛋白质变性;同时,它还可以给予介质和悬浮体以不同的加速度,且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远大于悬浮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在两者间产生摩擦,这种摩擦力可使生物分子解聚,使细胞壁上的有效成分更快地溶解于溶剂之中。 (2)空化效应通常情况下,介质内部或多或少地溶解了一些微气泡,这些气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由于定向扩散(rectieddiffvsion)而增大,形成共振腔,然后突然闭合,这就是超声波的空化效应。这种气泡在闭合时会在其周围产生几千个大气压的压力,形成微激波,它可造成植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破裂,而且整个破裂过程在瞬间完成,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3)热效应和其它物理波一样,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能量的传播和扩散过程,即超声波在介质的传播过程中,其声能不断被介质的质点吸收,介质将所吸收的能量全部或大部分转变成热能,从而导致介质本身和药材组织温度的升高,增大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速度。由于这种吸收声能引起的药物组织内部温度的升高是瞬间的,因此可以使被提取的成分的生物活性保持不变。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产生许多次级效应,如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等,这些作用也促进了植物体中有效成分的溶解,促使药物有效成分进入介质,并于介质充分混合,加快了提取过程的进行,并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2、超声波提取的特点 (1)超声波提取时不需加热,避免了中药常规煎煮法、回流法长时间加热对有效成分的不良影响,适用于对热敏物质的提取;同时,由于其不需加热,因而也节省了能源。 (2)超声波提取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节省了原料药材,有利于中药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3)溶剂用量少,节约了溶剂。 (4)超声波提取是一个物理过程,在整个浸提过程中无化学反应发生,不影响大多数药物有效成分的生理活性。 (5)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有利于进一步精制。 3、超声波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方面的应用 与水煎煮法对比,采用超声波法对黄芩的提取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与常规煎煮法相比,提取时间明显缩短,黄芩苷的提取率升高;超声波提取10、20、40、60min均比煎煮法提取3h的提取率高。 应用超声波法对槐米中主要有效成分芦丁的提取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槐米30min所

浅议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原理及目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4213615.html, 浅议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原理及目的 作者:张云飞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0年第15期 摘要:本文结合某拟建工程实例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论述了勘察目的及工作量布置、基本原理。以供同行用作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基本原理;稳定性分析; 1 工程简介 某拟建工程地区,总建筑面积12万m2,场地东侧山坡坡度较陡,一般为30~42°;场地西北侧由数个山包呈北北东向排列,山顶标高90.5~104.3m,地形坡度20~30°,以上山体均为剥蚀残丘,分布花岗岩及其风化残积、坡积物。建设用地地面标高13.5~56.7m,地形纵向坡度一般 2 勘察场地的地质条件、稳定性分析 2.1本次勘察揭示的岩土层除山谷、平地上部的人工素填土外,主要为山坡、坡脚分布的坡积土和黑云母花岗岩风化而成的残积土、强风化岩、中(微)风化岩,场地不存在大型断裂构造。坡脚地下水埋藏深度1.0~5.3m,为孔隙-裂隙型潜水。 2.2 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类型场地东侧山坡、坡脚自北而南不到600m的长度上,存在9个小型滑坡、崩塌,其发育的高度位置接近,形态相似,形成滑坡、崩塌群。滑坡体厚度一般小于6m,为浅层滑坡,滑坡体宽度20~45m,滑坡体长度35~100m,为小型滑坡,滑坡体主要为坡、残积土,滑动面主要发生在残积土中。 2.3 场地不良地质作用成因分析,场地东侧山坡较陡,地形高差较大,山顶地形相对平缓,向下逐渐变陡,山坡下部及坡脚地形又变缓~呈馒头形;山顶及山坡上部,主要出露基岩,山坡下部及坡脚的覆盖层较厚。山坡坡脚不良地质作用发育的原因,与上述地形地貌特征、岩土分布特征和 大气降雨有相当大的关系,山顶相对平缓,汇集降雨水,向下,山坡变陡,加速地表雨水向下流动速度,山坡下部,地形又变缓,水流冲刷坡、残积土,部分水渗入土层中,(残积土中富含高岭土,遇水软化,强度降低)久而久之,土体产生崩塌、滑坡,但由于坡、残积土厚度较小,因此滑坡体厚度较小,由此形成了场地东侧众多小型滑坡、崩塌裙;滑坡发生后,滑坡土体强度降低,土体较松散,经多年雨水冲刷,在地形上,形成相对低洼地,有的形成冲沟。 2.4 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本次勘察对坡积粉质粘土和残积粘性土还进行剪切和残余强度试验,岩石强度指标主要受裂隙性质控制,根据控制滑动的裂隙性质、充填胶结情况确定其强度参数。 3不良地质现象治理方法

超声波的检测原理反射折射

超声波的检测原理反射折射

2超声波及超声检测原理 2. 1超声波的基本性质 通常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在 20}20KHz 之间,把超过20KHz 的声波 称为超 声波。超声波在本质上是一种机械波,所以它的产生必须依赖两个条件, 一是有机械振动的声源,二是有能够传播振动的弹性介质。 波的种类是根据介质质点的震动方向和波动传播方向的关系来区分的。超 声波在介 质中传播的波形有许多种,有纵波、横波、表面波等。 2.1.1超声场的特征量 充满超声波的空间叫做超声场。声压、声强度、声阻抗是描述超声场 特征的几 个重要物理量。 a. 声压 超声场中某一点在某一瞬间所具有的压强与没有超声场存在时的静态 压强之差 被称为声压,常用 P 表示,单位为帕。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 中每一点的声压随着时间t 、距离x 而变化,其公式为: X p =「 Awpsi nw(t ) = pcv c 式中P 为介质的密度、必为介质的角频率 C 为超声波在介质中的波速, v 为介 质质点的振动速度。可见声压的绝对值与波速以及角频率成正比。 b. 声强度 在垂直于超声波方向上的单位面积内通过的声能量被称为声强度,也 称声强。 式中A 为超声波的振幅。从公式可见声强与质点振动的位移振幅的平方成 正比,与 质点振动的角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C.声阻抗 从声压的公式可见,在同一声压下辉越大,质点振动速度就越小,反之亦 然,它反 映了声学特性,故将声的乘积作为介质的声阻抗,以符号 Z 表示。 2. 1. 2超声波的速度及波长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弹性模量及介质的密度有关,对 一定的介 质其弹性模量和密度为常数,故声速也是常数。不同的介质有不同的 声速。超声波的频率、波长和声谏之间的关系如下 : 其中入超声波的波长、c 为超声波的速度、f 为超声波的频率。 p cA 2 a)2 2 2 pc

超声波应用原理

超声波清洗在工农业应用中的原理 原理:超声波清洗机由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高频振荡信号,通过换能器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播到介质,清洗溶剂中超声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间的向前辐射,使液体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存在于液体中的微小气泡在声场的作用下振动,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迅速增大,然后突然闭合,在气泡闭合时产生冲击波,在其周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破坏不溶性污物而使他们分散于清洗液中,当团体粒子被油污裹着而黏附在清洗件表面是,油被乳化,固体粒子及脱离,从而达到清洗件净化的目的。 超声波清洗是基於空化作用,即在清洗液中无数气泡快速形成并迅速内爆。由此产生的冲击将浸没在清洗液中的工件内外表面的污物剥落下来。随着超声频率的提高,气泡数量增加而爆破冲击力减弱,因此,高频超声特别适用於小颗粒污垢的清洗而不破环其工件表面。 空化作用:空化作用就是超声波以每秒两万次以上的压缩力和减压力交互性的高频变换方式向液体进行透射。在减压力作用时,液体中产生真空核群泡的现象,在压缩力作用时,真空核群泡受压力压碎时产生强大的冲击力,由此剥离被清洗物表面的污垢,从而达到精密洗净目的。超声波清洗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社会化作用、加速度作用及直进流作用对液体和污物直接、间接的作用,使污物层被分散、乳化、剥离而达到清洗目的。目前所用的超声波清洗机中,空化作用和直进流作用应用得更多。 理化效应:超声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均可促发若干物理化学变化。实践证明一些理化效应往往是上述效应的继发效应。TS-C型治疗机通过理化效应继发出下列五大作用: A.弥散作用: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超声波作用后,细胞膜对钾,钙离子的通透性发生较强的改变。从而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加速代谢,改善组织营养。 B.触变作用:超声作用下,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的软化作用,以及对一些与组织缺水有关的病理改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和关节、肌腱、韧带的退行性病变的治疗。 C.空化作用:空化形成,或保持稳定的单向振动,或继发膨胀以致崩溃,细胞功能改变,细胞内钙水平增高。成纤维细胞受激活,蛋白合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形成加速,胶原张力增加。 D.聚合作用与解聚作用:水分子聚合是将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分子合成一个较大的分子过程。大分子解聚,是将大分子的化学物变成小分子的过程。可使关节内增加水解酶和原酶活性增加。 E.消炎,修复细胞和分子:超声作用下,可使组织PH值向碱性方面发展。缓解炎症所伴有的局部酸中毒。超声可影响血流量,产生致炎症作用,抑制并起到抗炎作用。使白细胞移动,促进血管生成。胶原合成及成熟。促进或抑制损伤的修复和愈合过程。从而达到对受损细胞组织进行清理、激活、修复的过程。

超声波原理与应用

超声波提取原理与特点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通过增大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介质的穿透力以提取生物有效成分。 机械效应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可以使介质质点在其传播空间内产生振动,从而强化介质的扩散、传播,这就是超声波的机械效应。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一种辐射压强,沿声波方向传播,对物料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可使细胞组织变形,植物蛋白质变性;同时,它还可以给予介质和悬浮体以不同的加速度,且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远大于悬浮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在两者间产生摩擦,这种摩擦力可使生物分子解聚,使细胞壁上的有效成分更快地溶解于溶剂之中。 空化效应 通常情况下,介质内部或多或少地溶解了一些微气泡,这些气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由于定向扩散(rectieddiffvsion)而增大,形成共振腔,然后突然闭合,这就是超声波的空化效应。这种气泡在闭合时会在其周围产生几千个大气压的压力,形成微激波,它可造成植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破裂,而且整个破裂过程在瞬间完成,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热效应 和其它物理波一样,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能量的传播和扩散过程,即超声波在介质的传播过程中,其声能不断被介质的质点吸收,介质将所吸收的能量全部或大部分转变成热能,从而导致介质本身和药材组织温度的升高,增大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速度。由于这种吸收声能引起的药物组织内部温度的升高是瞬间的,因此可以使被提取的成分的生物活性保持不变。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产生许多次级效应,如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等,这些作用也促进了植物体中有效成分的溶解,促使药物有效成分进入介质,并于介质充分混合,加快了提取过程的进行,并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超声波提取的特点 超声波提取时不需加热,避免了中药常规煎煮法、回流法长时间加热对有效成分的不良影响,适用于对热敏物质的提取;同时,由于其不需加热,因而也节省了能源。 超声波提取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节省了原料药材,有利于中药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溶剂用量少,节约了溶剂。

物探方法原理

第三章测线布置、物探方法及质量评价 第一节测线布置目的及精度 一、测线布置总体规则 (一)、测网布置应根据任务要求、探测方法、被探测对象规模、埋深等因素综合确定。测网和工作比例尺应能观测被探测的目的体,并可在平面图上清楚反映探测对象的规模、走向。 (二)、测线方向宜垂直于地层、构造和主要探测对象的走向,应沿地形起伏较小和表层介质较为均匀的地段布置测线,测线应与地质勘探线和其它物探方法的测线一致,避开干扰源。 (三)、当测区边界附近发现重要异常时,应将测线适当延长至测区外,以追踪异常。 (四)、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应适当加密测线和测点。 (五)、测线端点、转折点、物探观测点、观测基点应进行测量。 二、各测线方位、长度及物探方法布置 根据任务设计书,本课题测线、测点采用网格状布置,分别对测网内每个点进行高密度电法、主动源面波法和微动法测量。其中高密度电法测线垂直于构造布置以某一方位布置一条约290m-590m长的测线,主动源面波法以测点为中心以某一个方位(根据实际场地条件而定)布置一条40m-50m长的测线,微动法则对该中心点进行单点测量,并用手持GPS记录该中心点的位置,设计的测点坐标是根据湖南怀化盆地岩溶塌陷1:5万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图选定的并计算的,精度达到经纬度小数点后6位数字,精度达到15m以内,达到了设计精度要求。

第二节 物探方法、参数及技术指标 物探方法、参数及质量评价,严格按照相关物探规范、规程设计、执行,对已有规范、规程不适应岩溶塌陷调查的部分,参照相应的规范、规程修改执行。本章主要叙述与该项目有关的物探方法。主要有地面物探:高密度电法、主动源面波法和微动法。 一、高密度电法 (一)、高密度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 高密度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原理:测线垂直构造走向或地下水流向,在测线上顺序布置供电电极A 、测量电极M 、N 和供电电极B ,在测线的中垂线方向上布置“无穷远”极C ,距离一般大于AB/2距的5倍以上,A 或B 分别与C 组合,分别供电测量获得视电阻率 和 。这样的视电阻率曲线是在固定A 、M 、N 、B 间距下获得,沿水平向测量可获得一定深度范围内的电性分布信息,其中 、 的曲线形态(正交点、反交点、同步起伏等),可用于评价地下地质体的导电性;曲线在交点附近的变化形态(对称、倾斜),可推测地下地质体的产状;对比不同极距的联合剖面曲线,可推测地下异常体的空间形态;通过曲线异常段与背景值的相对大小、变化剧烈程度可估算地下地质体的位置和宽度。该方法是追索直立或陡立脉状低阻体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1)仪器:WDJD-3 (2)测量参数:电位,供电电流 (3)利用参数:视电阻率 (4)布置方式:剖面 (5)技术指标: 高密度联合剖面法和高密度电测深法采用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生产的WDJD-3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为控制主机,配以WDZJ-3多路电极转换器构成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在野外通过重复测量、检查试验来判断仪器是否工作正常。 ①仪器技术指标、装备技术指标满足(DZ/T0073-1993表4及)的规定。 ②曲线具有极值类型的异常值Y 估计表达式为: 00()/a Y ρρρ=- 3-1 0ρ为正常背景值。 ③ 曲线具有阶梯状类型的异常值Y 估计表示为: 2121 2()/()a a a a Y ρρρρ=-+ 3-2 2a ρ、1 a ρ分别为阶梯两侧的视电阻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