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资讯】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2013年2月)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2014-05-05 09:20:45 来源:商务部综合司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仍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不容低估,潜在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一、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趋于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平稳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1.国民经济运行平稳。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2.农业生产再获丰收。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稳固,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上年增加1236万吨,增长2.1%,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
其中,夏粮产量13189万吨,增长1.5%;早稻产量3407万吨,增长2.4%;秋粮产量43597万吨,增长2.3%。
全年棉花产量631万吨,比上年减少7.7%;油料产量3531万吨,增长2.8%;糖料产量13759万吨,增长2.0%。
全年肉类总产量8373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5493万吨,增长2.8%。
生猪存栏47411万头,比上年下降0.4%;生猪出栏71557万头,比上年增长2.5%。
全年禽蛋产量2876万吨,比上年增长0.5%;牛奶产量3531万吨,下降5.7%。
【Wind资讯】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2011/06 2011/08 2011/10 2011/12 2012/02 2012/04 2012/06 2012/08 2012/10 2012/12
中国CPI主要构成
1.1%,与上月持平。
价格上涨 5.9% , 涨幅较上月下降 1.5 个百分点;非食品类价格上涨
2016年 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 CPI)同比上涨 2.0%。其中,食品类
CPI
2013/02 2013/04 2013/06 2013/08 2013/10 2013/12 2014/02 2014/04 2014/06 2014/08 2014/10 2014/12 2015/02 2015/04 2015/06 2015/08 2015/10 2015/12 2016/02 2016/04
16
10
2016-06F, 6.6
6
4
CPI:当月同比增长 %
GDP:当季同比 % (右)
返回根目录
数据来源:Wind资讯
返回根目录
单位:%
20.00 5.00 0.00 5.00
2001/06 2001/12 2002/06 2002/12 2003/06 2003/12 2004/06 2004/12 2005/06 2005/12 2006/06 2006/12 2007/06
2016-06F 1.9
2016-06F, -2.7
CPI:当月同比增长 %
PPI:全部工业品:当月同比增长 %
返回根目录
数据来源:Wind资讯
返回根目录
1.50
2011/06 2011/08 2011/10 2011/12 2012/02 2012/04 2012/06 2012/08 2012/10 2012/12 2013/02 2013/04 2013/06 2013/08 2013/10 2013/12 2014/02 2014/04 2014/06 2014/08 2014/10 2014/12 2015/02 2015/04 2015/06 2015/08 2015/10 2015/12 2016/02 2016/04
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

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
自然灾害多发 耕地、劳动力减少 国际竞争压力加大
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
预计7800元
种粮大户的“年终奖”
多渠道增收
务农增收为主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
7.0%
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5次加息
5.5%
4.0%
2.5%
1.0%
8月 4月
10月 12月 10月
扩大就业
2013我国经济增长前景
2013年以来,受需求减弱、产能过剩和政策调控等因素 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继续放缓。一季度GDP增长 7.7%,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长 还会走低,GDP增长7.6%左右。 能源原材料价格下跌,企业经营困难,PMI指数走 低,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都为经济回升带来了不确定 性。但城镇化加快推进、消费和出口恢复性增长以及 基数等因素,又为经济保持稳定甚至小幅回升奠定了基 础。预计三季度经济有望小幅回升,GDP增长7.8%左 右,全年能够实现7.5%的调控目标。
2010
Q0 12.9 8.0 5.0 2.4 -1.7 15.6
9.3 21.0 13.0
2.3
-2.7 15.0 -
部环境
消化过剩产能与稳定就业的两难选择
2013年宏观调控政策基 本取向和经济增长前景
加快发展 服务业
企业 为主体
培养战略性 新兴产业
市场 为导向
提升传统 制造业
产学研 相结合
城镇化率每提 高
城镇化也是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
•守住底线
•突出重点
•完善制度
•引导舆论
债务泡沫风险、经济低迷 内外交困,增速放缓
2013年宏观经济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高速周期已经结束,依靠充分享受人口红利的外贸和持续高速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过去的高增长举世瞩目。
而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随着从长期看,改革能改变和提升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
通过资源重新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但是短期内,改革与增长经常处于矛盾的状态。
因为中国经济的短期增长动能只能靠政府经济活动扩张,这会对私人部门产生挤出效应。
过去我们每当遭遇到经济下行时,结构改革的宏观政策时常会被迫停下来,都需要进行一系列妥协性的调整。
改革释放的有效需求与增长潜力,将是中国经济走出底部逐渐复苏的最大利器。
未来几年,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后,改革红利或将成为十八大实现倍增目标的主要红线。
这也就意味着,政府领导人的更替往往会带来改革的加速推进,十八大报告中近百处提及改革足以说明领导层对于改革迫切性的认识,相关领域的改革可能会在新一届政府任职期间进一步加速。
从十八大及以后中央对改革的各种声音中,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经济在过去的三十年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结构性失衡,将是中国今后需要改革的领域。
从大的方面看,城乡、区域发展的不……“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十八大”报告原文平衡、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国企与民企之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高低收入群体间的巨大差距、经济增长与质量的矛盾等是几大突出的表现。
从逻辑上讲,改革应当是由简入深、由广化推向深化。
十八报告中提及的六大改革包括:行政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民生领域改革和生态领域改革。
2013年,这些改革将渐次展开。
图32:十八大提到的改革与发展方向资料来源:新华网、华龙证券(一)、收入分配改革———期待破题,守望预期在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机制不完善、改革尚未完成的背景下,只有切实提高中低收入者、特别是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巩固各种生活保障政策,才能逐步为老百姓紧捂的“钱袋子”松绑,才能为内需的逐步扩大、经济转型夯实基础。
2013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环境,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相对稳健的步伐;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居民消费持续增长;投资增速虽回归常态,但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外贸仍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货币信贷运行回归常态;城镇新增就业稳步增长。
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对2013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如下:一、有利因素(一)国际方面1、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着复苏态势,经济格局的变化将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总体上看,2013年世界经济仍将呈现低速增长态势,预计2013年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4.5%左右,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为2.5%,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6.5%。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提升必然要求对相关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进行改革,这将增加我国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包括20国集团在内的多种对话机制的形成将为我国广泛参与全球经济金融事务提供了更多的国际舞台;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还将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
2、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可能性不大。
去年10月以来,美国消费者信贷按年率一直保持正增长,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扩张。
今年4月以来,美国工业生产一直保持扩张态势,工业生产指数和产能利用率提升都较为明显。
另外,美国银行体系状况逐步改善,并且刺激性财政政策获得新的空间。
今年8月2日国会提高联邦政府举债上限,为美国政府继续实施刺激性财政政策创造了条件。
美国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宽松态势,联邦基金利率0-0.25%的超低水平将一直维持至2013年,美联储已宣布延长4000亿美元的国债期限,未来美联储仍有采取其他措施进一步放宽货币环境的可能性。
从失业率来看,美国11月份失业率降至近两年半低点8.6%,就业出现稳健增长态势。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这些好转能够持续下去,美国经济将有所改善。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变化趋势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变化趋势何学彦:2013年中国经济将稳中趋升何学彦博士新时期宏观经济变化趋势(中国篇)一、国际经济变化趋势及其影响从长期来看,将出现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从近期来看,将出现经济增长周期的交替。
(一)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预计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有较大可能性在“十二五”末期放缓,“十三五”明显下一个台阶。
(与过去高速增长期相比降低30%左右,则GDP增长率约降低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未来10-20年内将很可能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1.国际历史经验呈现出的规律性20世纪以来,成功跨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大都经历了一个为时20年或更长的高速增长期。
高速增长期结束后,增长率明显下降,并转入一个速度较低的增长平台。
这种增长率下台阶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结构变化,在日本、韩国、我国台湾以及德国在二战后的历程当中表现得较为典型,并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特性。
(1)经济增长率通常在人均GDP达到11000国际元左右下台阶从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中速增长阶段,增长率下降幅度约30%-40%。
日本在1946-1973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为9.4%,战后高速增长保持了27年。
到1973年,人均GDP达到11434国际元(1990年国际元,下同),之后增长率下台阶,1974-1992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降至3.7%,中速增长维持了18年。
1993-2008年期间年均增长率进一步降至1.1%(见附图1)。
韩国1946-1995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为8%,到1995年人均GDP达到11850国际元,此后增长率下台阶,1996-2008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降为4.6%(见附图2)。
(2)在经济增长率下台阶前后,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下台阶以前的高速增长期,工业产出比重持续上升并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下台阶往往伴随着工业产出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则相应上升。
日本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二战刚结束时一度降至20%,而后迅速上升,至1970年达到46%的峰值;之后逐步下降,到2007年降至不足30%(见附图5)。
2013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3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一)主讲老师郭宏宇第一节国内经济形势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总体经济发展呈现总体平稳、温和复苏之势。
总体经济温和复苏的表现:(1)GDP增速7.7%,比2012年下降0.1个百分点;(2)但是全年的经济增长率略高于预期;(3)分季度来看,2013年经济增长率出现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
1.国内需求稳定增长(1)国内需求的拉动力量——消费2013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根据商务部预测,2014年,我国消费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3%左右。
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表现为大众化消费增长较快,节能环保产品消费继续升温,网络零售增长迅速,同时信息产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快速增加。
促进消费政策力度加强,致力于扩大便利、实惠消费,促进安全消费,倡导绿色低碳循环消费。
(2)国内需求的拉动力量——投资2013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0.4%,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强。
2014年,我国的投资政策取向将体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压缩用于一般竞争性企业项目的投资,重点支持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
2.出口增长逐渐回稳(1)逐渐回稳的出口增速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1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比2012年增加1.4个百分点,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
贸易顺差2 597.5亿美元,增长12.8%。
2014年我国仍将面临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
由于受成本高、资金短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季节性因素和2013年同期基数比较大的原因,预计2014的进出口数据仍有可能出现波动。
(2)2013年外贸运行的特点我国对欧盟、美国、东盟贸易持续增长;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迅速;一般贸易平稳增长,加工贸易增速放缓;机电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步增长;消费品、部分资源性产品进口增长较快。
关于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一张图-130226

胡 志鹏, CFA
经济学家 S1460511010008 harrison.hu@ +86-105-832 8847
20 10
0
-10 2005
2006
2007
20082Biblioteka 0920102011
2012
2013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CEIC,瑞银证券估算
在判断中国经济现状、政策走向以及风险时,以上这张图可以说明很多问 题。我们认为这是目前对中国经济来说最重要的一张图,它描述的是我们估 算的 “ 信贷扩张度 ” ,即银行主导投放的、月度净新增信贷,经过季调后占 GDP 的比重。过去我们关注的重点是人民币贷款,但由于其他形式的信贷 (包括银行购买的债券、表外信贷,以及作为信托资产一部分的信托贷款) 迅速发展并成为了额外的信贷扩张的主要来源,我们现在也将其考虑在内。 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以下三点:(1 )信贷扩张的势头自2011 年中大 幅放缓后,从2012 年下半年起强劲上升;(2 )2012 年中以来,大部分信贷 扩张来自银行表内贷款以外的信贷活动;(3)目前如此强的信贷扩张势头 恐怕难以持续下去、最多只能维持几个月,随后扩张步伐会放缓、即便可能 只是幅度温和地放缓。
UBS 3
2013/02/26 16:12
宏观要点 2013年2月26日
全球声明
本文件由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瑞银集团的关联机构) 编制。瑞银集团(UBS AG)、其子公司、分支机构及关联机构,在此统称为UBS(瑞银)。 本文件仅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本文件不面向或供属于存在后述情形之任何地区、州、国家或其他司法管辖区公民、居民或位于其中的任何人或实体使用:在该 等司法管辖区中,发表、提供或使用该文件违反法律或监管规定,或者令瑞银须满足任何注册或许可要求。本文件仅为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8-03 1998-09 1999-03 1999-09
增长为2.9%。
金砖国家(BRICS)经济增长
中国
2000-03
2000-09
2001-03
2001-09
2002-03
2002-09
俄罗斯
2003-03
2003-09 2004-03
印度
2004-09 2005-03
2005-09
2006-03
2010-02 2010-04 2010-06
调味品
2010-08
2010-10
肉禽及制品 猪肉 蛋 水产品
2010-12
烟草 酒类
2011-02 2011-04
2011-06 2011-08
2011-10
2011-12 2012-02 2012-04
2012-06
2012-08 2012-10
制品价格上涨1.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1个百分点。
8.00
6.00
4.00
2.00
0.00
2.00
4.00
2009-01
2009-03
2009-05
2009-07
2009-09
2009-11
2010-01
2011-11
2012-01
2012-03
2012-05
2012-07
2012-09
2012-11
2007-03
2007-05
2007-07
2007-09
中国CPI主要构成
2009-02
2009-04 2009-06
2009-08
上涨1.6%,涨幅较上期微降0.1个百分点。
2013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其中,食品类
价格上涨2.9%,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95个百分点;非食品类价格
C PI
2009-10
2009-12 2010-02
25.00
16.00
20.00
14.00
15.00
12.00
10.00
10.00
5.00
8.00
0.00
6.00
5.00
1997-07 1998-07 2004-07 2005-07 2010-07 2011-07 2012-07
1992-07 1993-07 1994-07 1995-07 1996-07 1999-07 2000-07 2001-07 2002-07 2003-07 2006-07 2007-07 2008-07 2009-07
1998-09 1999-09 2000-03 2000-09 2001-03 2001-09 2002-03 2003-03 2004-03 2005-03 2006-03 2007-03 2008-03 2009-03 2010-03 2010-09 2011-03 2011-09 2012-03 2012-09
2007-11
2008-01
2008-03
2008-05
2008-07
2008-09
2008-11
2010-03
2010-05
2010-07
2010-09
2010-11
2011-01
2011-03
2011-05
2011-07
2011-09
C PI:食品:环比 %
C PI:烟酒及用品:环比 %
C PI:衣着:环比 %
2012年四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达到51.8%,
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为50.4%,而货物和服务净 出口对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维持负值,为-2.2%。
150.00 130.00
110.00
90.00 70.00
单位:%
50.00 30.00 10.00 10.00 30.00 50.00
中国CPI与PPI同比增速
1.64%,连续十一个月维持负增长。
降 0.5个 百 分 点 。 1月 工 业 生 产 者 出 厂 价 格 指 数 ( PPI ) 同 比 下 降
2013年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2.0%,较上月下
C PI:当月同比增长 % P PI:全部工业品:当月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Wind资讯 %
2006-09
2007-03
巴西 南非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07-09
2008-03
2008-09
2009-03 2009-09 2010-03 2010-09
2011-03
2011-09
2012-03
2012-09
同比增长2.81%,南非GDP环比折年率增长1.23%,俄罗斯GDP同比
2012年三季度,巴西GDP(现价)当季同比增速为4.93%,印度GDP
2011-08
2011-10
2011-12
2012-02 2012-04
2012-06
2012-08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12-10
2012-12
14
单位:%
0.00 10.00 25.00
15.00
20.00
5.00
2008-02
2008-04 2008-06
5.00
2008-08
2008-10 2008-12
12
5.00
0.00 5.00
10.00
2008-02 2008-04 2008-06 2008-08 2008-10 2008-12 2009-02
10.00
15.00
2009-04 2009-06 2009-08 2009-10 2009-12 2010-02 2010-04
2010-06 2010-08 2010-10 2010-12 2011-02 2011-04 2011-06 2011-08 2011-10 2011-12 2012-02 2012-04 2012-06
3
目 录
中国GDP/价格指数/景气调查 中国利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供应/存贷款 中国汇率/外汇管理/对外贸易 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工业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零售销售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财政收支 中国证券市场(股票、债券、期货、基金)
返回根目录
4
中国GDP
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8%。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 四季度增长7.9%。
600,000 16.00
14.00
500,000 12.00 400,000 10.00
300,000
8.00
6.00 200,000 4.00 100,000 2.00
0
1998-03 1999-03 2002-09 2003-09 2004-09 2005-09 2006-09 2007-09 2008-09 2009-09
上涨4.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3个百分点;肉禽及其
2013年1月份,CPI同比上涨2.0%。在CPI食品类分项中,粮食价格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12-12
影响CPI的主要因素(环比)
2013年1月份,CPI环比上涨1.0%。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2.8%,
影响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9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1%。
2012-08 2012-10 2012-12
13
2.00 0.00 2.00
4.00
2008-02 2008-04
3.00
1.00
1.00
3.00
2008-06
2008-08
2008-10
2008-12 2009-02
2009-04
2009-06
2009-08
2009-10
中国CPI与PPI环比增速
2009-09 2010-06 2010-12 2011-06 2012-09
2009-06 2009-12 2010-03 2010-09 2011-03 2011-09 2011-12 2012-03 2012-06 2012-12
GDP累计同比贡献率:初步核算数:最终消费支出 GDP累计同比贡献率:初步核算数: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2010-09 2011-03 2011-09 2012-03 2012-09
2012年,美国四季度经济保持平稳,GDP环比折年率下降0.1%;日
本四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下降0.4%;欧元区四季度GDP与去年同期
11
单位:%
15.00 10.00
10.00
15.00
20.00
5.00
0.00
5.00
2010-04
2010-06 2010-08
非食品类CPI
2010-10
2010-12 2011-02
2011-04
2011-06 2011-08
食品类CPI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11-10
2011-12 2012-02 2012-04
2012-06
2012-08 2012-10
2012-12
15
2.10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2010-12 2011-03 2012-03 2012-06
2011-06 2011-09 2011-12 2012-09 2012-12
GDP:环比:季调 %
数据来源:Wind资讯
6
中国三类产业占GDP比重
2012年四季度,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前一季度的9.36%上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