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大纲_中药药剂学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剂学专论》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Advanced Pharmaceutics of TCM for

Graduated Students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1. 课程代码:S0918

2.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3. 总学时数:60学时

4. 开课部门:中药学科

5. 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6.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7. 预修课程:中药药剂学、药剂学或生物药剂学等

8. 主讲教师:冯年平、王长虹等

9. 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10. 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侯世祥. 《现代中药制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版参考资料:

陆彬.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杂志

Molecular Pharmaceutics杂志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中药药剂学专论》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现代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和前沿技术,基于中药现代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的一门研究生专业课程。本课程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中药学高端人才为宗旨,以中药制剂技术和新型给药系统的设计和研究为主线,通过专题讲授、文献研读、以及学术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向学生介绍中药制剂技术和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方法、发展前沿和最新动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中药药剂学、药剂学等专业研究生。

第一章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Novel Delivery Systems of TCM)

1. 主要内容

1.1 药物制剂与新型给药系统:药物制剂的历史沿革;新型给药系统简介。

1.2 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缓控释、迟释、速释制剂,经皮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纳米给药系统;研究实例。

1.3 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的发展展望:国内外市场与技术、政策与法规。

2. 教学要求

熟悉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如包合技术、固体分散技术、纳米制剂技术等,以及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了解其作用机制。

掌握新型制剂技术提高中药稳定性、改善药物吸收、促进经皮渗透和靶向给药的方法;了解纳米技术在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了解中药复方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难点与对应策略。

第二章生物药剂学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Biopharmaceutics in TCM)

1. 主要内容

1.1 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及影响因素:药物吸收与体内过程;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与吸收;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1.2 生物药剂学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分类系统;BDDCS分类系统;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1.3 药物肠道吸收的生物学研究方法:药物吸收和转运的实验模型:物化模型(In silico)、亚细胞模型、细胞模型、动物组织、动物器官、整体模型。

1.4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评价: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的实验过程和设计;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样品分析。

1.5 生物药剂学在中药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2. 教学要求

掌握药物体内过程与影响因素;了解相关研究方法,如肠道吸收、生物等效性等。

掌握生物利用度的评价方法,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第三章中药提取纯化工艺关键技术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 in TCM)

1. 主要内容

1.1 浸提、分离与纯化:中药浸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各种浸提、分离与纯化方法。

1.2 工艺研究方法:评价指标的选择;提取、分离与纯化工艺参数的确定;试验设计。

1.3 中试研究:前提条件;规模要求;关键工艺技术参数的确定。

1.4 中药过程分析。

2. 教学要求

掌握中药浸提过程与影响因素,熟悉各种新型浸提、分离与纯化方法和技术。

熟悉中试工艺研究的相关技术要求。

第四章多组分中药制剂

(Multi-Component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1. 主要内容

1.1 多组分中药制剂:研究现状,研究对象。

1.2 多组分中药制剂的构建: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

1.3 研究实例: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扶正化瘀多组分中药制剂等。

2. 教学要求

了解多组分中药制剂研究的难点与要点的研究现状,熟悉多组分中药制剂的构建方法。

第五章中药口服给药系统

(Oral Delivery System of TCM)

1. 主要内容

1.1 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胃滞留给药系统、小肠迟释制剂、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等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固体分散技术、粉碎技术、增溶技术等促进难溶性成分吸收技术;促进大分子药物口服吸收的方法;渗透泵等口服零级释药系统。

1.2 口服纳米给药系统:传统口服给药系统的挑战;中药难溶成分胃肠转运与剂型设计;常用纳米载体特点与促进口服吸收的机制;口服纳米给药系统的发展趋势。

2. 教学要求

掌握药物BSC分类方法,口服给药系统设计应考虑的因素(药物因素、生理因素和临床需求因素),掌握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各种剂型特点、制备方法及应用;

熟悉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类型,熟悉新型口服纳米载体的特点、制备方法及应用,熟悉研究药物肠吸收的方法:整体动物模型法(药动学)、在体动物模型法(肠灌流)、离体动物模型法(翻转肠囊)、细胞单层模型(Caco-2/MDCK/HT-9)等。熟悉药物肠吸收的机制与影响因素,如纳米载体促进药物口服吸收的机制等。

了解口服新型给药系统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六章口腔黏膜给药系统

(Oral Mucosal Drug Delivery System)

1. 主要内容

1.1 口腔黏膜给药系统:特点;分类;吸收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