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诊疗措施_白春杨
鸡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疾病防控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在家禽饲养中鸡大肠杆菌病与沙门氏菌病是经常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疾病,通常这两种病会单独出现或出现混合感染现象或伴有其他病症一同发作,严重影响家禽养殖户的生产效益。
随着家禽养殖行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大大增加了鸡的饲养量,也逐渐壮大了其养殖规模。
但从实际养殖情况来看,因养殖者在饲养过程中的管理能力不强,同时也没有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等因素导致在养殖过程中频发一些疾病,而近年来针对这两种病菌混合感染的趋势较为严峻。
鉴于此,文章针对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展开分析探讨,对病症能够做到正确判断,进而选择合理的方式加以治疗。
1流行病学调查1.1发病情况从农村鸡养殖户中共调查23家处于12~15日龄的幼龄肉鸡发病情况,每一家养殖户饲养鸡2400~3600只,而约有鸡300~1600只死亡,可以看出病死率极高,基本只要发病就会死亡,而且发病的雏鸡日龄为6~11日龄。
养殖户在进行规模化养殖前针对鸡群进行的免疫流程都比较正规,而在疫病出现后,各家也曾使用过一些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恩诺沙星、强力霉素等,同时还注射了一些能够达到抵抗病菌效果的抗生素类药物,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但实际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1.2临床症状发病家禽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就是食欲完全消失、对于饲养员的给饲拒绝采食,且精神状态十分不好,并出现倒卧状态等;此外腹泻情况十分严重,同时出现水样粪便,粪便黏糊在肛门周围。
1.3病理变化病鸡的气囊增厚;肝脏出现明显的肿胀现象,表面被覆灰白色纤维素渗出物,出血严重,部分坏死,坏死灶逐渐向周围蔓延。
肾脏出现尿酸盐沉积,积食现象随着病情变化逐渐严重,出现大量酸臭液体,消化系统中十二指肠大量出血,伴随心脏中心肌出血情况。
2实验室诊断2.1细菌分离培养在麦康凯琼脂和鲜血琼脂平板上分别接种从病死后鸡禽身上采集的组织或器官,保持温度在37℃的环境中进行24h的培养。
鸡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扩 大 ,但 由 于养 殖 者 饲 养 管 理 水 平 参
差 不 齐 、 殖 方 式不 尽 科 学 . 分 养 殖 养 部
者 采 用 传 统 的 养 殖 方 式 从 事 规 模 养 殖 , 致 各 种疾 病 频 繁 发 生 。 者 在 日 导 笔 常兽 医诊 疗 服 务 工 作 中 .经 常发 现鸡
发 , 家禽 养 殖 场 ( ) 成 较 大损 失 。 给 户 造
2 0 年 4 .该 养 殖 户 扩 大 养 殖 规模 , 07 月
在 前 批 育 成 鸡 未 全 部 出售 的 情 况 下 . 又购 进 雏 鸡 50 0 , 养 至 1 日龄 开 0 只 饲 8 始 发 病 , 逐 渐 蔓 延趋 势 。病 鸡 减 食 , 呈 随 后 鸡 群 精 神 沉郁 , 吸 困难 , 至 食 呼 直 欲 废 绝 , 黄 白色 或 黄绿 色 稀 粪 。 病 拉 发
无 明显 效 果 。于 是 ,饲 主请 求 前 往 诊
治 ,到 现 场 时 发 现 又死 亡 大 小 病 鸡 2 4
一
验、 临床 用药后 对病情 的控 制情况及 治疗效果综合分析 。 总结 出以盐酸 多西环素、
氟 苯尼 考等 为 主要 治 疗 药物 , 以黄 芪 多糖 、 苓 多糖 、 蒜 浸 液 等饮 水 的 治 疗 方 辅 草 大
案, 疗效 良好 。
关 键 词 鸡 大 肠 杆 菌 沙 门 氏 菌 混 合 感 染
状 观 察 , 检 病 死 鸡 。 看 病 理 变化 , 结 舍 实验 室检 验 , 出诊 断 。根 据 药 敏 试 剖 查 井 作
62 建 立严 格 的 卫 生 消 毒 管 理 制 度 。 .
切 实加 强 消 毒 工作 。 舍 要 定期 消毒 , 禽
蛋鸡以腹泻为共症四种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

蛋鸡以腹泻为共症四种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蛋鸡是重要的家禽之一,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蛋鸡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多种疾病,其中腹泻是常见的一种病症。
腹泻对蛋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危及蛋鸡的生命。
因此,对蛋鸡的腹泻进行诊断和防治显得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四种传染病在蛋鸡中引起的腹泻症状和防治措施。
1. 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病是蛋鸡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常引起腹泻、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
另外,该病还会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导致蛋鸡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薄等。
该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卫生,减少疫源。
同时,在病情发生时,应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2. 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感染是蛋鸡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也是造成蛋鸡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肠道炎症导致的腹泻、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大肠杆菌感染,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都需要做好,对病情发生时,采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此外,适量添加益生菌可帮助改善蛋鸡的肠道营养吸收,减少大肠杆菌感染的发生。
3. 真菌病真菌病是蛋鸡常见的混合感染病,常引起腹泻、消瘦、口角炎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控制真菌病,应注意饲养环境卫生和养殖密度,加强蛋鸡的营养管理和免疫力增强。
对真菌病患蛋鸡采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4. 鸟传流感鸟传流感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常表现为腹泻、呼吸急促、体温升高等症状。
此外,该病还可引起卵巢萎缩、卵产量下降等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问题。
为了防止鸟传流感的发生,应做好防疫措施,采用生物安全措施和消毒措施,保障蛋鸡的健康和安全。
综上所述,蛋鸡腹泻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其中传染性疾病是重要原因之一。
诊断和防治蛋鸡的腹泻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病因采用对应的方法,加强养殖管理和环境卫生,保障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蛋鸡沙门氏菌病和大肠杆菌诊断与防控

摘要:蛋鸡沙门氏囷病和大肠杆囷病 是由不同病菌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两种病菌传染病的 发病症状及病变特征,采用科学的诊断 方法,了解该病发生、发展及流行规 律,掌握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蛋鸡; 诊断;防控1蛋鸡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感染所 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败血症和 肠炎等病症。
无鞭毛的鸡白痢沙门氏 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分别引起鸡白痢 和鸡伤寒,而有鞭毛沙门氏菌引起的 疾病统称为鸡副伤寒。
肠炎沙门氏菌 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是鸡副伤寒的常见 病原体,能感染多种动物和人类,公 共卫生意义重要。
沙门氏菌病可发生 于各种年龄的鸡,雏鸡比成年鸡易感,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成年鸡常隐性 带菌,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
沙门氏 菌既可通过带菌卵垂直传播,也可进 行水平传播。
1.1 症状先天感染沙门氏菌的雏鸡在出壳后迅速发病,病雏粪便和飞绒严重污 染饲料、饮水、孵化器和育雏器。
出 壳后感染的雏鸡7d 后发病。
病雏精神 不振,采食减少或废绝,两翼下垂, 绒毛松乱;腹泻,粪便呈掇糊状;有 时干结的粪便封住肛门,排便时发出 尖锐叫声。
有些病例出现关节肿胀和 全眼球炎。
病程短的1d ,一般为4耀 7d 。
20日龄以上雏鸡病程较长,极少 死亡。
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成为慢 性病例或带菌者。
成年鸡感染一般无 临床症状,产蛋量与受精率有所下降。
少数病鸡精神委顿,食欲减退,羽毛 凌乱,鸡冠、肉髯苍白;排出白色或 黄色稀便,渐进性消瘦,产蛋下降。
1.2病变雏鸡肝脏呈土黄色,在心肌、肺 可见灰白色坏死结节。
卵黄吸收不良, 脐炎,胆囊肿大,输尿管充满尿酸盐 而扩张。
肠道发生出血性、卡他性炎 症。
盲肠有干酪样渗出物,有时还混有血液。
育成鸡肝脏肿大,呈暗红色 至深紫色(鸡伤寒病例可呈青铜色), 表面有散在或弥漫性坏死灶。
脾肿大, 表面有坏死点。
小肠出血严重,有时 可见溃疡灶。
成年母鸡常见卵子变形、 变色、变质,病变卵子坠人腹腔,引 起腹膜炎及腹腔脏器粘连。
蛋鸡混合感染曲霉菌病与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蛋鸡混合感染曲霉菌病与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蛋鸡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家禽之一,但是在饲养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疾病的威胁,其中曲霉菌病和大肠杆菌病就是两种常见的疾病。
蛋鸡混合感染曲霉菌病和大肠杆菌病会导致生产力下降、死亡率增加,严重影响饲养效益。
本文将从诊断和防治措施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一)曲霉菌病的诊断曲霉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泻、厌食、体温升高、体重下降等。
蛋壳可能会出现异味,甚至是黑色斑点或者凹陷。
在实际的饲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粪便检测和腹腔检查来进一步确认病情。
(二)曲霉菌病的防治措施1.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鸡粪并进行消毒,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2. 合理饲料管理:采用高质量的饲料,并确保饲料的适时更换,避免霉变饲料的使用。
3. 预防接种:根据兽医的建议,对蛋鸡进行适时的疫苗接种,提升其免疫力。
4. 药物治疗:在兽医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控制疾病的扩散。
5. 定期监测:定期对蛋鸡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个体,避免疾病传播。
二、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一)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脱水、厌食、发育迟缓等。
蛋质可能会出现异常,比如蛋壳颜色异变、形状异常等。
粪便检测和细菌分离培养也是诊断大肠杆菌病的重要手段。
蛋鸡混合感染曲霉菌病和大肠杆菌病对生产将会产生严重影响,而诊断和防治是预防疾病的关键环节。
定期的预防性检疫和健康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保证蛋鸡健康、安全地生产,保障养殖业的发展。
希望相关人员能够加强对蛋鸡健康管理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蛋鸡混合感染曲霉菌病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保障蛋鸡的生产效益。
一例雏山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措施

一例雏山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措施作者:刘凤香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8期刘凤香(黑龙江省克山县曙光乡政府为农代理服务中心 161600)1 发病情况2014年6月中旬某山鸡养殖场饲养的山鸡发生了传染病,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少食或不食,腹部膨大,手摸有硬钉感,脐孔及其周围皮肤红肿,脐孔闭合不良,排绿色或灰白色水样稀粪,肛门外凸,发出尖叫声。
有的病鸡单只眼睑封闭,外观肿大,眼内有大量脓液或干酪样物,眼球发炎,角膜白色不透明,表面有黄色米粒大的坏死灶。
有的病鸡雏表现不采食饲料,怕冷,身体蜷缩,翅膀下垂,精神沉郁或昏睡,排白色黏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有时被硬结的粪块封闭,呼吸困难。
该鸡场共饲养500只山鸡,6月15日发病时25日龄,6月20日来专业技术部门就诊时已经发病150只,死亡30只,发病率30%,病死率20%。
经过综合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病混合感染。
2 临床症状病鸡表现3种症状:①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少食或不食,腹部膨大,手摸有硬钉感,脐孔及其周围皮肤红肿,脐孔闭合不良,排绿色或灰白色水样稀粪,肛门外凸,发出尖叫声。
②病雏生长缓慢、发育受阻为羽毛粗乱、翅膀下垂、精神不振、腹泻、糊肛,③有的病鸡表现为单只眼睑封闭,外观肿大,眼内有大量脓液或干酪样物,眼球发炎,角膜白色不透明,表面有黄色米粒大的坏死灶。
3 剖检变化对新近死亡的15只病死鸡进行解剖,剖检变化为雏鸡脐炎死后可见脐孔周围皮肤水肿、皮下瘀血、出血、水肿,水肿液呈淡黄色或黄红色。
脐孔开张,新生雏以下痢为主的病死鸡以及脐炎致死鸡均可见到卯黄没有吸收或吸收不良,卵囊充血、出血、囊内卵黄液黏稠或稀薄,多呈黄绿色。
肠道呈卡他性炎症。
肝脏肿大,有时见到散在的淡黄色坏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
有的病死鸡食道黏膜有粟状突起,肺呈暗紫色,肺脏稍肿,质脆易碎,表面有出血点。
有大的增生灶或坏死灶,心脏有坏死性增生膜,心脏表面有小豆粒大小、数量不等的灰色结节。
蛋鸡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诊治

蛋鸡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诊治作者:张俊,吴继峰,陈晓祥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11期摘要:为了探究蛋鸡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诊治方法。
采用抹片镜检和细菌分离法进行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的诊断,并采用抗生素进行诊治。
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
蛋鸡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是最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结合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等确诊,并用抗生素加以治疗,可使病情得到控制。
关键词: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中图分类号:S831.7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11.0870引言大肠杆菌病是蛋鸡一种比较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发病率可达56%以上。
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蛋鸡患病后主要表现为肝脏坏死和腹泻。
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的混合感染对蛋鸡养殖业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临床发现一例蛋鸡的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
1发病情况2017年6月,发现一例蛋鸡表现为病初腹泻,粪便淡黄或黄白稀薄,有时为绿色。
蛋鸡感染这2种疾病后,表现为羽毛蓬松,不爱吃食,逐渐消瘦。
用药后粪便转干,停药后复发。
死前卧地不起,病程3~7d。
2病情诊断2.1病理变化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菌的某些血清引起的禽传染病,该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
大肠杆菌的大多数数菌株依靠鞭毛活动;多数菌株生长pH值为7.0~7.235;大肠杆菌抗原复杂,产生抗原100多种[1]。
通常与发病家禽的年龄、病程长短以及混合感染有关。
血清学的诊断间接血凝试验比常规的细菌直接凝集反应更稳定、快速及敏感[2]。
2.2实验室诊断2.2.1抹片镜检新鲜病死鸡的心、肝、脾直接做抹片。
2.2.2抹片镜检和细菌分离法首先是在培养基上接种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记录不同时段的菌落表现。
然后在出现红色菌落后接种于SS琼脂上24h,直至出现粉红色菌落,利用生物实验分离到7株大肠杆菌和5株沙门杆菌,最后是利用不同的药物进行药敏试验[3]。
中药合剂对防治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研究

中药合剂对防治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研究
潘建斌
【期刊名称】《今日畜牧兽医》
【年(卷),期】2011()S1
【摘要】近年来高度集约化饲养已成为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鸡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病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两大重要细菌性疾病,禽沙门菌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传染病。
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疾病,在临床诊断中该病主要引起成年鸡发病,由于本病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因此也可引起雏鸡发病,雏鸡一旦感染,会造成较长时间的伤亡。
大肠埃希菌是畜牧业最常见的细菌病之一,禽类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混合感染以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总页数】3页(P39-41)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中药复方;混合感染;沙门菌病;鸡白痢沙门菌;盐酸左旋氧氟沙星;丁胺卡那;人工感染;低剂量;临床症状
【作者】潘建斌
【作者单位】河北省饲料工业协会秘书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地面平养肉杂鸡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防治 [J], 孙敬义;张建华
2.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研究 [J], 刘娟;吉文汇;闫
芳
3.鸡大肠杆菌与鸡白痢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J], 秦卫红;徐君
4.鸡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诊疗 [J], 汪奎; 王燚
5.鸡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J], 孔庆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