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概况
紫金山作文(通用29篇)

紫金山作文(通用29篇)紫金山作文篇1说起南京,最容易进入人们视线的,就是东郊的紫金山。
紫金山就是钟山。
它的海拔有468米,最高峰北高峰,是南京第一名山。
在阳光的映照下,山顶上会出现紫金色的光芒,也因此而得名。
南京人把紫金山称为南京市的绿肺,言语中透露着无限的热爱与呵护。
只要是跟紫金山有关的事,那可不是一户两户的小事,那可是整个南京市大事。
根本不愁谁来管理,因为没有人会袖手旁观。
有一次某单位擅自在紫金山上见了一个观景台,像炮楼一样,严重的影响了紫金山的风貌,最后还是被炸了……正是我们南京市民在紫金山上的“较真”,才使得紫金山的自然风貌多年不受到大的人为破坏。
紫金山是有了南京才幸福的!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
外地人是永运也不懂南京人对紫金山的感情的!夏天,它让我们;冬天,他让我们充满了盎然生气……紫金山作文篇2紫金山被称做“母亲山”,在登山的路上,我看见了一个牌子,上面说一位腰腿有疾病的老人,五年来的每一天,他艰难的利用拐杖,默默的在紫金山捡垃圾,他的思想是先进的,他的品质是高尚的,所有人民都是享受者,更是环境的保护者。
我和妈妈一级一级地慢慢攀爬着这1100多级的台阶,一边爬我一边看着周围,那土地变成了台阶,但是树木中隐藏着一些垃圾,没有了那位老人,我们真的就变的那么的不自觉了吗?想着,我看见了一个人正拿着铁夹子夹着那些隐藏着的垃圾,我此时有一种想和那位老人一起环保的冲动,树在阳光的滋润下张出了新的嫩芽,像刚刚睡醒的小孩子正在摇着身子,两旁是一些白树,但我却看见一颗小树,足有手指粗,一人来高,它是多么的柔弱,但那葱绿的叶子在夕阳的余辉中闪着亮晶晶的光,是多么的鲜嫩,充满了生命力,我爬到了一半便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叫累,妈妈说:“真是的。
早知道就不带你出来了,爬个山都那么没毅力,妈妈带你来爬山就是想让你知道,爬到山顶后的那种自豪感,就像学习上你征服了困难之后的自豪感。
那78岁的老人五年来都没有叫苦叫累,你才走一半就泄气了吗?”我惭愧的低下了头,继续爬山。
南京浦口附近值得一去的景点

南京浦口附近值得一去的景点
南京浦口区有许多值得一去的景点,以下是一些推荐:
1. 紫金山:位于浦口区的紫金山是南京市的标志性山脉之一,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游客可以在这里登山、观赏美景,还可以参观紫金山天文台等文化设施。
2. 石城公园:这是一座以石头为主题的公园,园内有各种形状独特的石头景观,如石林、石桥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拍照,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这是一个集展览、会议、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
这里经常举办各种国内外知名展会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企业前来参观和参展。
4. 南京眼:这是一座高达60米的巨型摩天轮,位于浦口区的江边。
乘坐摩天轮可以俯瞰整个南京市区的美景,尤其是夜晚的灯光效果非常壮观。
5.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最长的公路和铁路双层桥梁,南京长江大桥是南京市的地标之一。
游客可以在桥上欣赏长江两岸的美景,还可以参观桥上的纪念馆和观景台。
紫金山铜金矿开采综合分析报告

0
紫金山铜金矿开采综合分析报告
开拓运输系统采用"胶带斜坡道+盲副井"联合开拓方式。-100m以上各中段矿岩采用汽 车运输,矿石经溜井下放到-150m水平,经粗碎后由胶带斜坡道运出地表选矿厂。胶 带斜坡道主要担负矿石的提升任务,同时兼作无轨设备出入地表和进新风之用。盲副 井主要承担提升人员、废石、设备、材料,也是主要进风通道
0
紫金山铜金矿开采综合分析报告
2.矿床特征简述 该矿床为铜金共生矿床 铜矿体赋存于潜水面以下原生带中,为隐伏矿床 铜矿体总体上呈密集的平行脉带产出,在剖面上呈右形侧列分布 共圈定铜矿体21个,其中主要矿体5个,分布于31~24线间,矿体赋存标高928~-223m,矿体长 650~950m,倾向延伸698~1156m,平均厚19.72~80.74m 铜矿体形态多为简单—复杂的透镜体,少部分呈脉状、似板状 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潜水面以上氧化带中,金矿体由西南向东北呈右行侧列分布,共圈出工业金矿 体17个,其中3号金矿体规模达大型 金矿体形态多数为简单的透镜状,其次为似板状、脉状、豆荚状
0
紫金山铜金矿开采综合分析报告
2.尾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技术措施
尾矿的堆放侵占了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对周围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等造成一定 影响。尾矿在选矿过程中经受了破磨。质量减小,表面积变大,堆存时易流动和塌漏,尾 矿成分及残留选矿药剂对生态环境破坏。尤其是合金属的尾矿,其中硫化物产生酸性水进 一步淋浸金属。如果流失将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目前紫金山尾矿库正在使用中。主 要是对尾矿坝坡面上进行复垦植被
8.采矿过程环节安全应对措施
第一:穿孔作业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后期施工作业的安全
因此穿孔作业必须严格按照矿山设计资料进行,穿孔角度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后期才能避 免因边坡过陡而造成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紫金山天文台简介墙

紫金山天文台简介墙
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是中国最著名的天文观测和研究机构之一。
紫金山天文台于1957年成立,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天文观测台,也是中国最早的天文科学研究机构之一。
紫金山天文台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科研团队,拥有多台国际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和观测设备。
目前,紫金山天文台拥有多台大型望远镜,包括口径为2.4米的紫金山双晶光学望远镜、1米口径的紫金山反射望远镜等,这些望远镜在天文研究和观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紫金山天文台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广泛的天文学科,包括恒星形成与演化、星系结构及演化、星系间物质相互作用、宇宙学等多个方面。
紫金山天文台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有不少重要成果产生于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不仅致力于天文研究,在科普和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天文台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向社会公众展示最新的天文科研成果和观测设备。
此外,紫金山天文台还开设了一些教育课程,培养和支持年轻的科研人才。
紫金山天文台作为中国天文学的重要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引领中国天文科研的进步。
未来,紫金山天文台将继续坚持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相结合的理念,为推动中国天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京周边适合自驾游的景点

南京周边适合自驾游的景点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周边有着许多适合自驾游的景点,无论是历史古迹、自然风光还是休闲度假,都可以在周边找到合适的目的地。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南京周边适合自驾游的景点。
1.紫金山风景区紫金山风景区位于南京市中心,是南京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这里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自驾游的游客可以在山脚停车,然后步行或乘坐缆车前往山顶,欣赏紫金山的美丽风光。
在山上有玄武湖、明孝陵、灵谷寺等著名景点,游客可以领略南京的历史和文化。
2.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梁,也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自驾游的游客可以驾车跨越长江大桥,欣赏长江两岸的风景,体验壮观的大桥建筑。
3.南京明城墙南京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
自驾游的游客可以沿着城墙驾车一圈,欣赏古老的城墙建筑、感受明代的历史气息。
4.石壁古镇石壁古镇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水乡小镇。
自驾游的游客可以在古镇停车,漫步古街小巷,欣赏明清建筑、品味江南水乡风情。
5.南京牛首山南京牛首山是一个融佛教文化、自然景观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自驾游的游客可以在山脚停车,然后步行或乘坐缆车前往山顶,欣赏佛教文化和自然风光。
6.南京溧水石臼湖景区石臼湖景区位于南京溧水区,是一个以水库、山脉和湿地为主要景观的自然风景区。
自驾游的游客可以驾车前往景区,欣赏湖光山色、体验户外休闲活动。
7.宜兴紫砂博物馆宜兴是中国奇石、紫砂壶的故乡,紫砂博物馆是一个集中展示紫砂艺术品的专业博物馆。
自驾游的游客可以在博物馆附近停车,参观紫砂陶艺、品味传统工艺。
8.宜兴茶文化博览园宜兴茶文化博览园是一个融茶文化、园林景观和互动体验为一体的茶文化主题园区。
自驾游的游客可以在博览园停车,参观茶博馆、品茗体验,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9.苏州园林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之城,周边有许多著名的园林景点,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
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

第51卷 第10期2023年10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N o r t h w e s t A&F 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S c i .E d .)V o l .51N o .10O c t .2023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0 13:01 D O I :10.13207/j .c n k i .jn w a f u .2023.10.008网络出版地址:h t t ps ://k n s .c n k i .n e t /k c m s /d e t a i l /61.1390.S .20230407.1716.011.h t m l 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收稿日期] 2022-06-24[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 F C 0502703);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 A P D )[作者简介] 吴 茜(1998-),女,江苏新沂人,硕士,主要从事森林生态学研究㊂E -m a i l :w u q i a n 102127@163.c o m [通信作者] 关庆伟(1964-),男(满族),辽宁沈阳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森林生态结构㊁功能与过程研究㊂E -m a i l :g u a n j a pa n 999@163.c o m 吴 茜1,袁在翔1,关庆伟1,谷雨晴1,邹朋峻1,牛莹莹1,陈 斌1,陈 霞2(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37;2中山陵园管理局,江苏南京210014)[摘 要] ʌ目的ɔ探讨我国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揭示当前群落演替趋势,为紫金山森林群落的科学管理以及南京丘陵地带的森林植被恢复提供依据㊂ʌ方法ɔ以南京市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取相邻格子样方法先划分10mˑ10m 的调查样方,再在每个调查样方的对角线建立2mˑ2m 小样方(4个角及中心),采用每木调查法确定落叶阔叶林中各树种的重要值,进而确定该群落内重要值前7位的主要树种,并分析了这些主要树种在100m 2林分尺度下种群的胸径分布㊁空间分布状况以及种间关联性㊂ʌ结果ɔ(1)紫金山南坡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为糙叶树㊁朴树㊁山胡椒㊁黄连木㊁马尾松㊁枫香和栓皮栎㊂其中朴树和山胡椒为进展种群,糙叶树㊁黄连木㊁枫香和栓皮栎为稳定种群,针叶树马尾松为衰退种群㊂(2)主要阔叶树种群的空间格局为集群分布,聚集程度依次为山胡椒>朴树>黄连木>枫香>栓皮栎>糙叶树;先锋树种马尾松则为均匀分布㊂(3)7个主要种群间的整体关联性为显著正关联;其中不同树种间的正联结有14个,负联结有7个,且均不显著㊂ʌ结论ɔ在自然演替过程中,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乡土落叶阔叶树种占据主要地位,群落仍处于进展演替的动态变化阶段㊂[关键词] 落叶阔叶林;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联性;紫金山森林[中图分类号] S 718.5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1-9387(2023)10-0071-09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s p e c i f i c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m a i n t r e e s p e c i e s i n a d e c i d u o u s a n d b r o a d -l e a v e d f o r e s t i n t h e P u r pl e M o u n t a i n WU Q i a n 1,Y U A N Z a i x i a n g 1,G U A N Q i n g w e i 1,G U Y u q i n g 1,Z O U P e n g ju n 1,N I U Y i n g y i n g 1,C H E N B i n 1,C H E N X i a 2(1C o -I n n o v a t i o n C e n t e r f o r t h e S u s t a i n a b l e F o r e s t r y i n S o u t h e r n C h i n a ,C o l l e g e o f B i o l o g y a n d 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N a n j i n g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J i a n g s u 210037,C h i n a ;2D r .S u n Y a t -s e n M a u s o l e u m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N a n j i n g ,J i a n gs u 210014,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ʌO b j e c t i v e ɔT h i s r e s e a r c h e x p l o r e d t h e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d o m i n a n t t r e e s pe c i e s a n d t h e i r i n t e r s p e c if i c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d r e v e a l e d t h e t y p i c a l c o mm u n i t y s u c c e s s i o n i n n o r t h s u b t r o p i c a l s e c o n d a r y fo r -e s t s i n C h i n a t o p r o v i d e b a s i s f o r s c i e n t i f i c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f o r e s t c o mm u n i t y i n t h e P u r pl e M o u n t a i n a n d o f f o r e s t v e g e t a t i o n r e s t o r a t i o n i n t h e h i l l y a r e a o f N a n j i n g .ʌM e t h o d ɔT h e a d j a c e n t l a t t i c e m e t h o d w a s u s e d t o d i v i d e t h e s u r v e y s a m p l e s o f 10mˑ10m ,a n d 2mˑ2m s m a l l s a m p l e s (4c o r n e r s a n d c e n t e r s )a t t h e d i a g-o n a l l i n e o f e a c h s u r v e y s a m p l e w e r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i n t h e d e c i d u o u s b r o a d -l e a v e d f o r e s t o f t h e P u r pl e M o u n -t a i n .T h e p e r -t r e e s u r v e y m e t h o d w a s u s e d t o d e t e r m i n e t h e i m p o r t a n c e v a l u e o f e a c h t r e e s pe c i e s ,a n d m a i n t r e e s p e c i e s w i t h t o p 7i m p o r t a n t v a l u e s w e r e d e t e r m i n e d .T h e d i a m e t e r a t b r e a s t h e i gh t (D B H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t r e e s ,c l u s t e r -i n t e n s i t y o f s p a t i a l p a t t e r n a n d i n t e r s pe c if i c c o n n e c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s a t t h e s c a l e o f 10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m2w e r e a n a l y z e d.ʌR e s u l tɔ(1)T h e m a i n t r e e s p e c i e s i n t h e d e c i d u o u s b r o a d-l e a v e d f o r e s t o n t h e s o u t h e r n s l o p e o f t h e P u r p l e M o u n t a i n i n c l u d e d A p h a n a n t h e a s p e r a,C e l t i s s i n e n s i s,L i n d e r a g l a u c a,P i s t a c i a c h i n e n s i s,P i n u s m a s s o n i a n a,L i q u i d a m b a r f o r m o s a n a a n d Q u e r c u s v a r i a d i l i s.C e l t i s s i n e n s i s a n d L i n d e r a g l a u c a w e r e p r o g r e s s i v e p o p u l a t i o n s,A p h a n a n t h e a s p e r a,P i s t a c i a c h i n e n s i s,L i q u i d a m b a r f o r m o s a n a a n d Q u e r c u s v a r i a d i l i s w e r e s t a b l e p o p u l a t i o n s,w h i l e P i n u s m a s s o n i a n a w a s d e c l i n i n g p o p u l a t i o n.(2)T h e s p a t i a l p a t t e r n o f m a i n b r o a d-l e a v e d t r e e p o p u l a t i o n s w a s c l u s t e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w i t h s p a t i a l a g g r e g a t i o n i n d e c r e a s i n g o r d e r o f L i n d e r a g l a u c a>C e l t i s s i n e n s i s>P i s t a c i a c h i n e n s i s>L i q u i d a m b a r f o r m o s a n a>Q u e r-c u s v a r i a d i l i s>A p h a n a n t h e a s p e r a.P i n u s m a s s o n i a n a w a s c l a s s i f i e d a s e v e n d i s t r i b u t i o n.(3)T h e s e v e n m a i n p o p u l a t i o n s h a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p o s i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w i t h e a c h o t h e r.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o f s p e c i e s p a i r s w e r e i n s i g n i f i c a n t w i t h14p o s i t i v e a n d7n e g a t i v e.ʌC o n c l u s i o nɔ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n a t u r a l s u c c e s s i o n o f t h e d e c i d u o u s b r o a d-l e a v e d f o r e s t i n t h e P u r p l e M o u n t a i n,t h e n a t i v e d e c i d u o u s b r o a d-l e a v e d t r e e s p e c i e s d o m i-n a t e d a n d t h e c o mm u n i t y w a s s t i l l i n d y n a m i c c h a n g i n g s t a g e o f t h e p r o g r e s s i o n s u c c e s s i o n.K e y w o r d s:d e c i d u o u s b r o a d-l e a v e d f o r e s t;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i n t e r s p e c i f i c a s s o c i a t i o n;f o r e s t i n t h e P u r p l e M o u n t a i n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指在水平空间内种群个体的配置或者分布状况,体现了种群在水平空间上的地位㊁作用及彼此间的关系[1]㊂种间联结一般指在空间分布上不同物种间的关联性,揭示了群落形成和演化以及种群消长动态的内在机制[2]㊂研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有助于在水平空间内对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定量描述和群落演替趋势预测[3]㊂金亚宁等[4]对寒温带川西云杉(P i-c e a l i k i a n g e n s i s v a r.r u b e s c e n s)天然林研究得出,天然林群落主要树种以集群分布为主,种间关联性呈现不相关或负相关,种群竞争较为激烈㊂Z h a n g 等[5]研究发现,中温带蒙古栎(Q u e r c u s m o n g o l i c a)次生林主要树种在小尺度呈集群分布,聚集程度随着尺度的增大而降低,群落处于不稳定阶段㊂G u 等[6]调查暖温带油松林(P i n u s t a b u l i f o r m i s)发现, 10种优势树种组成的种间对多为负联结,群落稳定性随着向顶级群落的演替将增强㊂熊能等[7]研究表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次生林中的4种优势树种均为集群分布,种群多为稳定增长型,且群落将演替为常绿阔叶林㊂农友等[8]通过对南亚热带次生林群落进行不排除生境异质性调查分析,发现主要树种多为集群分布,在一定尺度表现为两两正相关且大多数相互独立,群落结构不稳定,属于演替前期的先锋群落㊂H a i等[9]在热带常绿森林中发现优势树种普遍呈集群分布,环境异质性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自疏,从而影响空间格局和种间关联㊂但是关于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的空间分布格局㊁种间关联及演替动态等仍缺乏系统研究㊂紫金山森林曾遭遇严重破坏,但20世纪40年代初就受到了很好地保护,逐渐形成我国典型的北亚热带森林植被[10]㊂熊文愈等[10]研究表明,阔叶树种在紫金山植被次生演替过程中逐渐占据群落主要地位;A n等[11]通过对灵谷寺森林的动态变化分析表明,该地生物多样性较高,群落属于顺行演替;袁在翔等[12]验证了灵谷寺森林中栓皮栎(Q u e r c u s v a r i a d i l i s)群落处于增长期向稳定期发展,数量总体上趋于稳定;湛斌等[13]研究发现,栓皮栎将在紫金山针阔混交林中加强竞争优势,群落处于顺行演替阶段㊂但关于紫金山糙叶树(A p h a n a n t h e a s-p e r a)㊁朴树(C e l t i s s i n e n s i s)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的研究鲜见报道㊂为此,本研究以紫金山糙叶树㊁朴树落叶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探讨主要树种生态特征以及各种群之间的资源竞争关系,旨在明晰我国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演替动态,为紫金山森林群落的科学管理以及南京丘陵地带森林植被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㊂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概况紫金山(118ʎ48'24ᵡ-118ʎ53'04ᵡE,32ʎ01'57ᵡ-32ʎ06'15ᵡN)位于南京市区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4ħ,年降水量1013mm,全年有效积温4845ħ,季节分明㊂土壤为弱酸性,土层薄,主要为黄棕壤[11]㊂植被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糙叶树㊁朴树㊁山胡椒(L i n d e r a g l a u c a)等落叶乔木,野蔷薇(R o s a m u l t i f l o r a)㊁卫矛(E u o n y m u s a l a t u s)等灌木,天葵(S e m i a q u i l e g i a a d o x o i d e s)㊁麦冬2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1卷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O p h i o p o g o n j a po n i c u s )等草本,以及少量常绿树种枸骨(I l e x c o r n u t a )㊁苦槠(C a s t a n o ps i s s c l e r o -p h y l l a )㊁红果冬青(I l e x r u b r a )等㊂1.2 样地设置研究表明样方尺度会影响空间分布格局与种间关联,乔木种群的调查在10mˑ10m 尺度下具有一定科学准确性[14-16]㊂因此本试验在紫金山南麓近70年生的落叶阔叶林设置面积为1h m 2的典型样方(118ʎ50'23.7ᵡE ,32ʎ04'03ᵡN ),海拔为100m ,坡度为21ʎ㊂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划分,先分为10mˑ10m 的调查样方,再在每个调查样方的对角线建立2mˑ2m 小样方(4个角及中心)㊂测量并记录胸径(D B H )ȡ5c m 树木的特征值,即种名㊁树高㊁冠幅㊁胸径等以及小样方内植物的种类㊁盖度等指标㊂据调查,紫金山落叶阔叶林内乔木(胸径ȡ5c m )共有22科28属29种㊂1.3 测定项目及方法1.3.1 乔木多样性与重要值 典型样地采用S h a n n o n -W i e n e r 指数(H ')㊁P i e l o u 均匀度指数(E )㊁S i m ps o n 指数(D )来反映群落内植物多样性[17],并依据D B Hȡ5c m 的树木重要值确定该样地的主要树种[10,12],具体计算公式如下:H '=-ðSi =1P i l n P i ;(1)E =H 'l n S;(2)D =1-ðSi =1P i 2;(3)重要值=相对显著度+相对密度+相对频度㊂(4)式中:S 为样地内的总物种数,P i 为第i 个物种的重要值㊂1.3.2 种群的径阶划分 采用熊文愈等[10]和陈霞等[15]改进的乔木径阶划分法,将0<D B H<7.5c m划分成幼苗幼树,7.5c mɤD B H<22.5c m 为中树,D B Hȡ22.5c m 为大树㊂1.3.3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主要树种间的偏离程度基于t 检验进行确定㊂分布格局与聚集程度则采用方差均值比(C x )㊁负二项参数(K )㊁扩散型指数(I δ)㊁丛生指数(I )㊁平均拥挤度(m *)㊁聚块性指标(I P I )㊁聚集指数(C A )进行判定㊂若有3个以上空间聚集指标符合C x >1,0<K <8,I δ>1,I >0,m *>m ,I P I >1,C A >0时,则为集群分布;若有3个以上指标符合C x <1,K <0,I δ<1,I <0,m *<m ,I P I <1,C A <0时,则为均匀分布;若C x =1,K >8,I δ=1,I =0,m *=m ,I P I =1,C A =0时,则为随机分布;若未达到3个以上相同的判别条件时,结合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分析[2,18]㊂1.3.4 种间关联性 多树种间的关联程度可以通过方差比率法(V R )进行检验,再用统计量W (W =N ˑV R )反映V R 偏离1的显著程度,其中N 为取样总数㊂依据2ˑ2联列表[16],联结系数(C A C )㊁统计量χ2可分别测定种间的联结性与显著性㊂结合O c h i a i 指数(O I )㊁J a c c a r d 指数(J I )及D i c e 指数(D I )综合分析种间联结度和物种共同出现几率[19-21]㊂1.4 数据处理通过E x c e l 2016㊁O r i gi n 9.0等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绘图㊂2 结果与分析2.1 紫金山落叶阔叶林典型样地树种概况调查发现紫金山落叶阔叶林典型样地中阔叶树种占96.84%,还有少量的针叶树马尾松,仅占3.16%,树种概况见表1㊂表1 紫金山落叶阔叶林典型样地树种概况T a b l e 1 T r e e s u r v e y o f t y p i c a l p l o t s i n t h e d e c i d u o u s a n d b r o a d -l e a v e d m i x e d f o r e s t i n t h e P u r pl e M o u n t a i n 编号N u m b e r 树种T r e e s pe c i e s 平均树高/mA v e r a g e h e i g h t 平均冠幅/mM e a n c r o w n 相对密度/%R e l a t i v e d e n s i t y 相对显著度/%R e l a t i v e d o m i n a n c e 相对频度/%R e l a t i v e f r e q u e n c y 重要值/%I m p o r t a n t v a l u e 1糙叶树A p h a n a n t h e a s p e r a 8.51.9513.123.6513.1829.952朴树C e l t i s s i n e n s i s 7.61.4613.312.4411.2527.003山胡椒L i n d e r a g l a u c a 5.31.2312.620.819.0022.434黄连木P i s t a c i a c h i n e n s i s 8.91.758.274.639.0021.905马尾松P i n u s m a s s o n i a n a 13.52.632.2415.583.7021.526枫香L i q u i d a m b a r f o r m o s a n a 10.22.045.227.286.5919.097栓皮栎Q u e r c u s v a r i a d i l i s 11.92.204.357.545.9517.848青桐F i r m i a n a s i m p l e x15.22.000.067.570.167.79注:编号是按照树种的重要值从大到小排序㊂下同㊂N o t e :T h e n u m b e r s a r e s o r t e d i n d e s c e n d i n g o r d e r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i m p o r t a n t v a l u e s o f t r e e s pe c i e s .T h e s a m e b e l o w.37第10期吴 茜,等: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由表1可知,糙叶树的重要值最高,为29.95%;朴树次之,为27.00%;山胡椒㊁黄连木㊁马尾松㊁枫香㊁栓皮栎的重要值分别为22.43%,21.90%,21.52%,19.09%和17.84%,且均高于重要值第8位的青桐㊂因此,糙叶树㊁朴树㊁山胡椒㊁黄连木㊁马尾松㊁枫香㊁栓皮栎7种树种为该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其种群个体总数占总株数的83.59%㊂另外,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中S i m ps o n 指数㊁S h a n n o n -W i e n e r 指数和P i e l o u 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901,2.510和0.745,多样性较高㊂2.2 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的胸径分布由图1可以看出,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中阔叶树种数量和所有树种的变化一致,均呈倒 V 型分布,即7.5c mɤD B H<22.5c m 的中树最多,0<D B H<7.5c m 的幼苗幼树次之,少量D B Hȡ22.5c m 的大树;而针叶树数量随着胸径的增粗呈现上升的趋势,即以大树为主,其次为中树,不含幼苗幼树㊂由图2可知,紫金山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也呈倒 V 型分布,中树居多,其次是幼苗幼树,大树最少;非主要树种呈倒 J 型分布,幼苗幼树数量稍多于中树,含有极少量大树㊂由图3可知,在主要树种中,山胡椒含有幼苗幼树最多,中树次之,不含大树,朴树幼苗幼树和中树居多,大树较少,均属于进展种群;糙叶树的中树最多,其次是幼苗幼树,大树最少,黄连木㊁枫香㊁栓皮栎均以中树居多,大树次之,幼苗幼树数量最少,种群结构较稳定,均属于稳定种群;针叶树种马尾松种群以大树为主,不含幼苗幼树,属于衰退种群㊂图1 紫金山落叶阔叶林阔叶树和针叶树胸径分布F i g.1 D B H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b r o a d -l e a v e d a n d c o n i f e r o u s t r e e p o pu l a t i o n s o f t h e d e c i d u o u s a n d b r o a d -l e a v e d m i x e d f o r e s t i n t h e P u r pl e M o u n t a i n 图2 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和非主要树种胸径分布F i g.2 D B H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m a i n a n d n o n -m a i n t r e e p o pu l a t i o n s o f t h e d e c i d u o u s a n d b r o a d -l e a v e d m i x e d f o r e s t i n t h e P u r pl e M o u n t a in 图3 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胸径分布F i g .3 D B H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m a i n t r e e p o p u l a t i o n s o f t h e d e c i d u o u s a n d b r o a d -l e a v e d m i x e d f o r e s t i n t h e P u r pl e M o u n t a i n 4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1卷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3 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由表2可以看出,由C x >1,0<K <8,I δ>1,I >0,m *>m ,I P I >1,C A >0判别结果表明,糙叶树㊁朴树㊁山胡椒㊁黄连木㊁枫香和栓皮栎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为集群分布;由C x <1,K <0,I δ<1,I <0,m *<m ,I P I <1,C A <0判别结果表明,先锋树种马尾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㊂当负二项参数K 值越小,I δ㊁I ㊁m *㊁I P I ㊁C A 值越大时,表明种群聚集强度越高[18]㊂本研究中集群分布的主要树种聚集强度依次为:山胡椒>朴树>黄连木>枫香>栓皮栎>糙叶树㊂结合图3可知,种群的聚集程度大小与幼苗幼树占比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即幼苗幼树占比较高的种群,其聚集强度较高㊂表2 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聚集强度指数T a b l e 2 C l u s t e r i n g i n t e n s i t y i n d e x o f p o p u l a t i o n s p a t i a l p a t t e r n o f m a i n t r e e s pe c i e s of t h e d e c i d u o u s b r o a d -l e a v e d f o r e s t i n t h e P u r pl e M o u n t a i n 树种T r e e s pe c i e s 方差均值比C x t -检验t -t e s t 负二项参数K 扩散型指数I δ丛生指数I平均拥挤度m*均值m 聚块性指标I P I 聚集指数C A 分布类型P a t t e r n糙叶树A p h a n a n t h e a s p e r a 1.5403.803**3.9040.5640.5402.6502.1101.2560.256C 朴树C e l t i s s i n e n s i s 2.86013.089**1.1500.6101.8604.0002.1401.8690.869C 山胡椒L i n d e r a g l a u c a 4.01521.213**0.6730.6103.0155.0452.0302.4851.485C 黄连木P i s t a c i a c h i n e n s i s 2.3959.817**1.0031.2851.3952.7951.4001.9960.996C 马尾松P i n u s m a s s o n i a n a 0.439-3.950**-2.4221.285-0.5610.7991.3600.587-0.413U 枫香L i q u i d a m b a r f o r m o s a n a 2.1588.146**0.7263.5861.1581.9980.8402.3781.378C 栓皮栎Q u e r c u s v a r i a d i l i s2.0637.482**0.6585.1761.0631.7630.7002.5191.519C注:*P <0.05;**P <0.01;C .集群分布;U.均匀分布㊂N o t e :*P <0.05;**P <0.01.C .C l u s t e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U.U n i f o r m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2.4 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的种间关联性根据方差比率法得V R=2.25>1,V R 偏离1的程度显著(W =N ˑV R=225.43,W >χ20.95=124.34),表明群落整体关联性为显著正关联㊂由表3可知,在21个树种对中,有14个树种对为正联结,7个树种对为负联结,其中朴树㊁黄连木等至少与其他3种树种成负联结㊂在正关联树种对1-4中,J I ㊁D I ㊁O I 3个指数最高,表明糙叶树与黄连木常相伴而生㊂4-5树种对的J I ㊁D I ㊁O I 3个指数较低,负联结程度较强,表明黄连木与马尾松共同出现的几率较小㊂通过χ2检验得出,各树种对之间联结性表现为不显著(P >0.05),种间联结较为松散,各群落趋向于独立存在㊂综合方差比率法测定的整体关联性而言,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的种间关系趋向于正联结㊂表3 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种对间联结性与相关性检验结果T a b l e 3 A s s o c i a t i o n a n d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 s p e c i e s -p a i r s b e t w e e n m a i n t r e e p o pu l a t i o n s o f t h e d e c i d u o u s b r o a d -l e a v e d f o r e s t i n t h e P u r pl e M o u n t a i n 树种对T r e e s pe c i e s p a i r s 联结系数C A C χ2检验χ2t e s tJ a c c a r d 指数J ID i c e 指数D I O c h i a i 指数O I 关联类型A s s o c i a t i o n t y pe 1-2-0.0160.2610.6000.7500.752-1-30.0020.0490.5000.6670.679+1-40.3891.8300.5510.7100.723+1-50.0820.1570.2350.3810.461+1-60.2240.9900.4140.5850.621+1-70.1650.5160.3790.5500.591+2-3-0.0310.5590.4320.6030.607-2-4-0.0390.5590.4320.6030.607-2-5-0.0020.0970.2080.3440.399-2-60.1042.8430.4230.5950.616+2-70.0090.0020.3330.5000.524+57第10期吴 茜,等: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3(续) T a b l e 3(c o n t i n u e d)树种对T r e e s pe c i e s p a i r s 联结系数C A C χ2检验χ2t e s tJ a c c a r d 指数J ID i c e 指数D I O c h i a i 指数O I 关联类型A s s o c i a t i o n t y pe 3-40.0520.2140.4180.5890.589+3-50.2421.5730.2540.4050.446+3-60.0890.3980.3470.5150.522+3-70.1280.8490.3430.5110.520+4-5-0.0680.4360.1790.3040.334-4-60.1321.0820.3660.5360.542+4-7-0.1071.3310.2530.4040.412-5-60.1660.2670.2080.3440.358+5-70.1440.1380.1960.3280.338+6-7-0.1651.6650.1970.3290.329-注: + 表示正关联, -表示负关联㊂N o t e : + i n d i c a t e s p o s i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w o p a i r s ,a n d - i n d i c a t e s n e ga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t w o p a i r s .3 讨 论3.1 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分布格局可以反映种群的生物学特性与其周围环境的相适应结果[6,22]㊂本研究中,在紫金山南坡落叶阔叶林内,主要阔叶树种均呈集群分布,仅针叶树种马尾松种群为均匀分布㊂这与祝燕等[23]对北京暖温带次生林种群分布格局与种间空间关联性的研究结果一致㊂因此,集群分布是当前演替阶段紫金山落叶阔叶林种群的主要分布类型㊂本研究与陈霞等[15]对紫金山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均为集群分布的结果略有差异,说明在紫金山落叶阔叶林内,针叶树马尾松已经不占据竞争优势地位㊂研究表明,树种自身生物学特性㊁外部环境异质性等因素与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密切相关[6,8]㊂本研究中,以幼苗幼树为主的阔叶树种山胡椒㊁朴树等聚集程度较高,以中树为主的糙叶树㊁黄连木等聚集程度较低,说明在种群中以大径阶为主的乔木层聚集程度普遍低于小径阶居多的亚乔木层,这与熊能等[7]在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的研究结果呈相似规律㊂紫金山落叶阔叶林内山胡椒和朴树径阶较小,种子受到扩散限制,难以远距离传播,多在母树周围分布,从而形成集群分布[14]㊂随着幼树的生长,树木四周形成了适宜更新个体存活与种群生长的环境,导致树种呈现不同程度的聚集[23-24]㊂黄连木㊁枫香等属喜光树种,母树生长高度相似,同一空间内容易产生激烈的种间竞争,聚集程度逐渐降低㊂由于林冠郁闭,强阳性树种马尾松已无天然更新,种群处于衰退状态,并且高径阶的马尾松个体树冠较大,对空间资源需求量较高,且易受病虫害(如松材线虫病)侵扰,进一步加剧了种群衰退,因而马尾松种群在演替过程中聚集程度逐渐降低,形成均匀分布[25-27]㊂3.2 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的种间关联性本研究对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的种间关联性分析发现,紫金山落叶阔叶林7个主要树种均为乡土树种,种群整体间存在显著正关联,说明乡土树种的生态学特性能够很好地适应紫金山立地条件,物种相伴出现的几率很大[28]㊂由7个主要树种组成的正联结种间对有14个,负联结种间对有7个,且均不显著,种间关联性较弱,这与张悦等[29]对长白山北坡3个森林群落主要树种种间联结性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该群落种间结构不稳定,仍处于动态变化阶段㊂紫金山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均为喜阳树种,生态习性相似,又多为集群分布,群落中各树种对资源利用方式具有差异,部分树种之间不存在生态位互补性[30-31],因而种间结构松散,种间关联性较弱㊂本研究中,糙叶树㊁山胡椒㊁马尾松㊁枫香㊁栓皮栎与其他主要树种至少存在4个正联结关系,朴树㊁黄连木与其他主要树种至少存在3个负联结关系,表明在同一生存空间下,由于生态习性相似及对环境要求具有的差异性或者互补性,多数树种总体趋于正联结关系㊂在各主要树种中,糙叶树与黄连木之间共存的几率更大,在垂直层次上黄连木高于糙叶树,为山坡林中的糙叶树生长创造适宜生境[32],且两者均能在紫金山较肥沃的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所以两者更容易共存㊂杜道林等[20]研究表明,即使亲缘关系相近㊁对资源环境具有相似需求且能常相伴而生的植物,也会存在负联结关系㊂本研究中,糙叶树与朴树同为榆科植物,对环境资源利用方式相似,但糙叶树种群以中树为主,且稍高于朴树种群,朴树在资源竞争中占劣势地位,导致两者表现为负联结性㊂林内马尾松与黄连木负联结较强,相伴6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1卷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而生的几率较小,可能是先锋树种马尾松树形高大且为深根性树种,在光源㊁土壤养分竞争中具有优势,不利于黄连木的生长发育,导致两者较难共存[33-34]㊂3.3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群落稳定性及演替趋势种间联结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群落的稳定性及演替趋势[35]㊂本研究发现,紫金山落叶阔叶林内以幼苗幼树和中树为主的朴树和黄连木与其他树种多为负联结关系,尤其是以大树为主的马尾松种群,表明树种间的径阶分布差异也与种间关系密切相关,这与涂洪润等[36]对桂林岩溶石山密花树群落主要物种的种间关联及群落稳定性的研究结果一致㊂可能是前期强阳性树种马尾松能有效利用光源,个体充分生长占据乔木层,增加群落的郁闭度,为其他树种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㊂随着群落的发展,落叶阔叶树种以及常绿树种逐渐占据一定的生存空间,林内的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其他树种竞争优势增强,最终导致马尾松林下更新困难或种内和种间竞争激烈等产生自疏现象[10]㊂种群的竞争关系㊁环境压力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与群落演替稳定性有关[36]㊂目前,紫金山落叶阔叶林内针叶树㊁阔叶树及少量的常绿树种共存,但主要树种的种间对仍为不显著正相关,说明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仍处于演替早期,群落稳定性较差,表现为各物种独立分布,种间关联性较弱[37],这与熊文愈等[10]对南京灵谷寺森林的变化分析以及陈霞等[15]对紫金山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的研究结果一致㊂随着演替的不断进行,竞争能力弱的劣势树种将被淘汰,群落结构及组成将简化趋同㊂这可能是树种组成比例的不同改变了土壤肥力等因素,进而影响森林群落的稳定性[38]㊂另外,紫金山资源丰富,但随着多种喜光植物入侵,各树种容易争夺有限的资源,如空间㊁光㊁土壤养分等㊂同时,紫金山常年有大量游客来访,对群落稳定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干扰[10]㊂在本研究调查样地出现了常绿树种,说明群落环境条件得到改善,而且有可能向地带性植被发育,这与A n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㊂因而在紫金山落叶阔叶林内山胡椒㊁朴树等落叶阔叶树种以幼苗幼树为主,能够持续更新;常绿树种的株数较少㊁长势较弱,难以发展为建群树;马尾松种群已经不具有竞争优势㊂4结论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多为集群分布,仅马尾松为均匀分布,这与森林群落处在不同的演替阶段相关㊂糙叶树㊁山胡椒㊁马尾松㊁枫香㊁栓皮栎等阳性树种与其他树种普遍存在正联结,能够在同一空间共同生存㊂随着紫金山落叶阔叶林群落演替,林冠逐渐郁闭,林内环境不适宜先锋树种马尾松种群的天然更新,加之大径阶马尾松个体易遭受病虫害侵扰,其生态位逐渐被乡土树种(如糙叶树㊁朴树㊁山胡椒等)以及某些常绿树种(如苦槠㊁红果冬青等)取代,进而逐渐演替为带有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顶级群落㊂因此,建议在南京丘陵地带植被恢复过程中,应以糙叶树㊁朴树㊁黄连木㊁枫香㊁栓皮栎等地带性乡土树种为主㊂[参考文献][1]贾美玉,李雪华,吴忠铉,等.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3种常见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异速生长[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10):2953-2960.J i a M Y,L i X H,W u Z X,e t a l.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 a n da l l o m e t r i c g r o w t h o f t h r e e c o mm o n s p e c i e s o n m o v i n g s a n dd u ne s i n H o r q i n S a n d y L a n d,C h i n a[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f A p-p l i e d E c o l o g y,2015,26(10):2953-2960.[2]郭忠玲,马元丹,郑金萍,等.长白山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1):2013-2018.G u o Z L,M a Y D,Z h e n g J P,e t a l.B i o d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e e s p e c i e st h e i r p o p u l a t i o n s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 a n d i n t e r s p e c i f i ca s s o c i a t i o n i n m i x e d d e c i d u o u sb r o a d l e a v e d f o r e s t i n C h a n g b a iM o u n t a i n s[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 p p l i e d E c o l o g y,2004,15(11):2013-2018.[3]曾小霞,兰文军,雷平,等.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林不同阶段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种间关联特征[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2,44(1):108-117.Z e n g X X,L a n W J,L e i P,e t a l.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 a n di n t e r s p e c i f i c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d o m i n a n t s p e c i e s a t d i f f e r e n t s t a g e so f T s u g a c h i n e n s i s v a r.t c h e k i a n g e n s i s c o mm u n i t i e s i n J i a n g x i W u y i s h a n[J].A c t a A g r i c u l t u r a e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J i a n g x i e n s i s, 2022,44(1):108-117.[4]金亚宁,管增艳,石松林,等.川西云杉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39(3):495-504.J i n Y N,G u a n Z Y,S h i S L,e t a l.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a n d i n t e r s p e c i f i c 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p l a n t a t i o n a n d n a t u r a l f o r-e s t of P i c e a l i k i a ng e n s i s v a r.r u b e s c e n s i n w e s t e r n S i ch u a n,C h i n a[J].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A&F U n i v e r s i t y,2022,39(3):495-504.[5] Z h a n g X H,Z h a n g H R,L u J,e t a l.C o mm u n i t y s t r u c t u r e c h a r-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b u t i o n o f d o m i n a n t s p ec i e s o f s e c-o n d a r y Q u e r c u s m o n g o l i c a f o r e s t i n C h a n g b a i M o u n t a i n s,C h i-n a[J].T h e J o u r n a l o f A p p l i e d E c o l o g y,2019,30(5):1571-1579.77第10期吴茜,等: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6] G u L,G o n g Z W,L i W Z.N i c h e s a n d i n t e r s p e c i f i c a s s o c i a t i o n so f d o m i n a n t p o p u l a t i o n s i n t h r e e c h a n g e d s t a g e s o f n a t u r a l s e c-o n d a r y f o r e s t s o n L o e s s P l a t e a u,P.R.C h i n a[J].S c i e n t i f i c R e-p o r t s,2017,7:6604.[7]熊能,金则新,顾婧婧,等.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J].生态学杂志,2010,29(5):847-854.X i o n g N,J i n Z X,G u J J,e t a l.P o p u l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d i s t r i-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 o f d o m i n a n t t r e e s p ec i e s i n a s e c o nd a r y f o re s t o nL a o s h a n I s l a n d o f Q i a n d a o L a k e R e g i o n[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E c o l o g y,2010,29(5):847-854.[8]农友,郑路,贾宏炎,等.广西大青山次生林的群落特征及主要乔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J].生物多样性,2015,23(3): 321-331.N o n g Y,Z h e n g L,J i a H Y,e t a l.C o mm u n i t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b u t i o n o f d o m i n a n t t r e e s p ec i e s i n a s e c o nd a r yf o r e s t o f D a q i ng M o u n t a i n s,s o u th w e s t e r n G u a n g x i,C hi n a[J].B i o d i v e r s i t y S c i e n c e,2015,23(3):321-331.[9] H a i N H,W i e g a n d K,G e t z i n S.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 o f t r o p i c a lt r e e s p e c i e s i n n o r t h e r n V i e t n a m u n d e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l y v a r i a-b l e s i t ec o nd i t i o n s[J].J o u r n a l o f F o re s t r y R e s e a r c h,2014,25(2):257-268.[10]熊文愈,韩福庆,姚琢.南京灵谷寺森林的变化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7(2):1-23.X i o n g W Y,H a n F Q,Y a o Z.A n a n a l y t i c a l s t u d y o n t h e s u c-c e s s i o n a l c h a n g e o f t h e s p i r i t v a l l e y f o r e s t,N a n j i n g[J].J o u r-n a l o f N a n j i n g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t i o n),1983,7(2):1-23.[11] A n S Q,L i S F,W a n g Z F,e t a l.D y n a m i c c h a n g e o f t h e f o r e s ti n s p i r i t v a l l e y,N a n j i n g[J].A c t a B o t a n i c a S i n i c a,1997,39(7):661-666.[12]袁在翔,金雪梅,马婷瑶,等.南京灵谷寺栓皮栎种群结构与动态[J].生态学杂志,2017,36(6):1488-1494.Y u a n Z X,J i n X M,M a T Y,e t a l.T h e p o p u l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a n d d y n a m i c s o f Q u e r c u s v a r i a d i l i s i n N a n j i n g S p i r i t V a l l e y[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c o l o g y,2017,36(6):1488-1494.[13]湛斌,闫新利,陈斌,等.紫金山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5):224-229.Z h a n B,Y a n X L,C h e n B,e t a l.A n a n a l y s i s o n t h e s p a t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c o n i f e r o u s a n d b r o a d l e a v e d m i x e d f o r e s t i n Z i j i nM o u n t a i n[J].J o u r n a l o f N o r t h w e s t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2016,31(5):224-229.[14]郭志华,卓正大,陈洁,等.庐山常绿阔叶㊁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种群种间联结性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7,21(5): 424-432.G u o Z H,Z h u o Z D,C h e n J,e t a l.I n t e r s p e c i f i c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t r e e s i n m i x e d e v e r g r e e n a n d d e c i d u o u s b r o a d l e a v e d f o r e s t i nL u s h a n M o u n t a i n[J].A c t a P h y t o e c o l o g i c a S i n i e a,1997,21(5):424-432.[15]陈霞,袁在翔,金雪梅,等.紫金山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2(6):84-90.C h e n X,Y u a n Z X,J i n X M,e t a l.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a n d i n t e r s p e c i f i c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d o m i n a n t t r e e s p e c i e s i n ab r o a d-l e a v e d m i x e d f o r e s t o n Z i j i n M o u n t a i n[J].J o u r n a l o fN a n j i n g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2018,42(6):84-90.[16]邓莉萍,白雪娇,李露露,等.辽东山区次生林优势木本植物种间联结与相关分析[J].生态学杂志,2015,34(6):1473-1479.D e n g L P,B a i X J,L i L L,e t a l.I n t e r s p e c i f i c a s s o c i a t i o n a n dc o r r e l a t i o n a m o n gd o m i n a n t w o o d y p l a n t s o f se c o n d a r yf o r e s ti n m o n t a n e r e g i o n o f e a s t e r n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C h i n a[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c o l o g y,2015,34(6):1473-1479.[17]董东平.土壤与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183-184.D o n g D P.S o i l a n d p l a n t g e o g r a p h y f i e l d s u r v e y[M].H o-h h o t: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2007:183-184.[18]张维,李海燕,赖晓辉,等.新疆天山峡谷不同坡向野核桃种群分布格局[J].应用生态学报,2016,27(10):3105-3113.Z h a n g W,L i H Y,L a i X H,e t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 s o f J u g l a n s c a t h a y e n s i s p o p u l a t i o n s a t d i f f e r e n t s l o p e a s p e c t s i nT i a n s h a n V a l l e y i n X i n j i a n g,C h i n a[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A p p l i e d E c o l o g y,2016,27(10):3105-3113.[19] S c h l u t e r D.A v a r i a n c e t e s t f o r d e t e c t i n g s p e c i e s a s s o c i a t i o n s,w i t h s o m e e x a m p l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s[J].E c o l o g y,1984,65(3): 998-1005.[20]杜道林,刘玉成,李睿.缙云山亚热带栲树林优势种群间联结性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5,19(2):149-157.D u D L,L i u Y C,L i R.S t u d i e s o n t h e i n t e r s p e c i f i c a s s o c i a t i o no f d o m i n a n t s p e c i e s i n a s u b t r o p i c a l C a t a n o p s i s f a r g e s i i f o r e s to f J i n y u n M o u n t a i n,C h i n a[J].A c t a P h y t o e c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 1995,19(2):149-157.[21]郑元润.不同方法在沙地云杉种群分布格局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7,21(5):480-484.Z h e n g Y R.T h e 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o f v a r i o u s m e t h o d s i n a n a l y s i s o fP i c e a m o n g o l i c a p o p u l a t i o n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J].A c t a P h y t o e c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1997,21(5):480-484.[22]赵丽娟.中亚热带石栎-青冈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Z h a o L J.S t r u c t u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L i t h o c a r p u s g l a b e r-C y c o l b a l a n o p s i s g l a u c a c o mm u n i t y i ns u b t r o p i c a l e v e r g r e e n b r o a d-l e a v e d f o r e s t[D].C h a n g s h a: S o u t h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F o r e s t r y&T e c h n o l o g y,2014. [23]祝燕,白帆,刘海丰,等.北京暖温带次生林种群分布格局与种间空间关联性[J].生物多样性,2011,19(2):252-259.Z h u Y,B a i F,L i u H F,e t a l.P o p u l a t i o n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 sa n d i n t e r s p e c i f i c s p a t i a l a s s o c i a t i o n s i n w a r m t e m p e r a t e s e c-o n d a r y f o r e s t s,B e i j i n g[J].B i o d i v e r s i t y S c i e n c e,2011,19(2): 252-259.[24] Z h u Y,M i X C,R e n H B,e t a l.D e n s i t y d e p e n d e n c e i s p r e v a-l e n t i n a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s u b t r o p i c a l f o r e s t[J].O i k o s,2010, 119(1):109-119.[25]王本洋,余世孝.种群分布格局的多尺度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05,29(2):235-241.W a n g B Y,Y u S X.M u l t i-s c a l e a n a l y s e s o f p o p u l a t i o n d i s t r i-8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1卷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紫金山天文台介绍

紫金山天文台位于钟山(紫金山)的第三峰上,海拔250米,始建于193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是总部,在青海等地还有同名的其他观测台。
紫金山天文台同时也是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
天文台的入口在整个景区的西北角,进门遇岔路,有箭头标识。
先去看看太阳望远镜,在圆顶观测室内。
这是免费的专门给游客看的望远镜,天气好时,能通过它观测太阳。
接着去参观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老旧的观测室前,立着石砌中式牌楼,覆蓝色琉璃瓦,当时造天文台为了发扬“中国”的天文,首先在建筑上就规定必须是中国式的,所以除了观测天空的屋子只能是圆顶,景区的中式建筑特色浓郁。
在旧址的观测室里,有一架1934年从德国进口的600mm反光望远镜,非常大,现已“退役”,仅供游客参观。
然后到古代天文仪器展示区,这是天文台最精华的部分。
有外形类似于地球仪的天球仪,又叫浑天仪,上面嵌满星辰,原物毁于列强侵华,现在看到的是1903年清政府复制的。
有外形像几个行星运动的圆形轨迹互相嵌套的浑仪和简仪,都是明正统年间铸造的。
先别说它们测量天体位置的精细功能,光是托着仪器的龙形雕塑和架子上的云纹,都已经刻画细腻、生动到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还能见到靠日影测时间的圭表,清政府于20世纪初复制的测坐标的地平经纬仪。
古代天文仪器边上有名“子午仪”的屋子,里面主要看铜壶滴漏、秤漏、现代航海钟等计时装置。
景区另外还有些图文介绍星座、星云、天文观测,陈列小型望远镜的小展馆。
最后上山顶天堡城遗迹,天堡城是太平天国修筑的要塞,遗迹是看不太出来了,不过山顶视野很好。
这里也有个圆顶观测室,爬到楼顶上的平台,可俯看南京城,往西看是玄武湖;看天文台的视角也很好,适合拍照,能照进比较多的天文台建筑。
特别提示1. 从紫金山索道旁的紫金山人行栈道步行上山,到达紫金山天文台约需30分钟。
2. 紫金山索道中间设紫金山天文台站,终点是头陀岭站。
无论坐到紫金山天文台还是头陀岭,票价一样,单程35元,往返60元,索道运营时间:9:00-16:30。
紫金山矿集区地质特征、矿床模型与勘查实践

矿床地质紫金山矿集区地质特征、矿床模型与勘查实践张锦章(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龙岩364200)1 紫金山矿集区区域地质背景及主要矿床特征紫金山矿集区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东部,北东向宣和复背斜与北西向上杭云宵深大断裂交汇处;中新生代上杭陆相火山盆地北东缘(图1)。
紫金山矿集区系列矿床成因在时空上与燕山期岩浆浸入、火山和次火山活动有关,类型齐全,已发现特大型铜、金矿床两处,大型矿床两处及多处中小型矿矿点(见图1)。
历经多年的勘查,在50 km2范围内,累计探明金近400 t,银6 339 t,铜400多万t,钼11万t。
(1)紫金山特大型金铜矿床:金铜矿体主要分布于中细粒花岗岩中,上部是金矿床,下部是铜矿床(即紫金山式,陈景河,1992),图2。
图1 紫金山矿集区地质矿产简图2 紫金山金铜矿0号勘探线剖金矿体主要分布于600 m标高以上的氧化带中,北西长1 900 m,宽1 050 m,呈一个巨大的似透镜状矿体(图2,工业指标按0.2×10-6~0.5×10-6圈定)。
矿石氧化彻底,蚀变表现为矿化富集中心的强硅化带,向外向下为石英-地开石化带,石英-地开石化-明矾石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
矿石成分简单,金属矿物主要为褐铁矿、针铁矿,脉石矿物石英占90%以上)。
累计探明金储量331 t。
铜矿主要分布于600 m标高以下的原生带中,矿石中金属矿物简单,以热液成因的蓝辉铜矿、铜蓝为主,少见黄铜矿,蚀变特征矿物明矾石在矿区分布广,分带明显,围绕北西向构造密集带(矿化中心)向下、向外分别是石英+明矾石化带——石英+地开石+明矾石+绢云母及石英+绢云母带,矿床成因属斑岩-高硫型浅成中低温热液铜矿床。
累计探明大于0.20%铜金属量232.45 t。
(2)罗卜岭大型铜钼矿床:位于矿集区东部,属斑岩型中高温热液矿床。
矿体形态和空间分布受底部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与中间花岗闪长斑岩接触带的控制(图3),产于外接触带的花岗闪长斑岩中,铜钼矿体已控制长3 200 m,宽1 300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金山矿山概况紫金山大型铜金矿区隶属环太平洋成矿带、区域上位于华南褶皱系东部,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活动带西部亚带,闽西南上古生代拗陷之西南、云霄一上杭北西向深断裂带与宣和北东向复式背斜的交汇处,杭北西向的白至纪火山一沉积盆地的东缘。
区内燕山期岩浆岩侵人于以中生代以前的下震旦统楼子坝群浅海相变质细碎屑岩、上古生代泥盆一石炭纪的滨海一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该套地层宏观上构成一复式背斜。
白圣系火山沉积岩主要分布在矿区西南部的上杭盆地内如图1。
燕山期岩浆岩占据了矿区中部,已将区内地层吞蚀殆尽,是铜金矿床的主要围岩,以复式岩体的形式出现,由燕山期早、晚两个不同构造岩浆旋迥的多期次侵人体组成。
早期为花岗岩类、晚期为花岗闪长岩类。
区域性的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向和北西向等。
矿区位于北东及北西向两组断裂交汇处,北东向断裂对燕山早期以前的岩浆侵人和期后热液蚀变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北西向断裂构造是区内的主要赋矿构造,由一系列小型断裂及裂隙密集带组成,控制着火山次火山岩脉、矿化体和蚀变体的展布方向(图2)。
矿区范围内各种围岩蚀变强烈,具有多期蚀变相迭加的特点,以中低温热液蚀变作用为主,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黄铁矿化、地开石化、明矾石化和绢云母化等。
燕山晚期的硅化是金矿化的重要标志,明矾石化、绢云母化与铜矿化关系密切。
1990年5月17日,上杭紫金山金铜矿经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福建省地矿局)勘探,确定该矿属大型规模。
金矿储量初估为10吨以上,平均品位3克/吨以上,可选性好。
铜储量初估为70万吨,可望突破100万吨,平均品位达1%多,高的达20%,为福建省发现的唯一的国家级铜矿,是“七五”期间发现的国内第二大富矿。
除金、铜外,还伴生有钼、铝、锌、明矾等。
截止至2010年12月31日,集团公司拥有探矿权275个,面积总计5,522.25平方公里,下降6.10%;拥有采矿权63个,面积154.643平方公里,比增23.56%。
因为“7·3”事件的隐痛,三年来,陈景河和紫金矿业高管更加关注企业的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
身处高耗能典型代表的矿业行业,这家中国500强企业的工业增加值能耗却很低:2012年,紫金矿业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1417吨标准煤/万元,为全国2011年工业增加值能耗1.843吨标准煤/万元的7.7%、为福建省2011年1.070吨标准煤/万元的13%。
而且,2011年甚至仅为全国GDP能耗的6.5%,2009年和2010年也仅为15%左右。
不过,最直观的还是紫金山金铜矿的生态环境重建。
在紫金山现场,据管理人员介绍,在建设截水排洪设施基础上,“先铺草固坡绿化保持水土,来年再造林绿化。
造林以马尾松为主,混交秋枫、香樟、桉树等阔叶乔木和油茶、紫薇、双荚槐等灌木,以多样性的植被群落配置,既经济又能改良土壤,还具有观赏价值,逐步繁衍成自然森林生态。
”他们靠实践,已筛选出适合矿区生长的草本、地被、灌木、藤本、棕榈、竹类、乔木等共计100多种。
目前,矿区周围不但常有野猪出没,飞狐和白鹭这样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成群结队出现。
截至2012年底,紫金山矿山共投入植被恢复资金7965.06万元,实施绿化作业面积10767.73亩,成活率均在80%以上。
而且,为保证稳定的矿山复垦资金来源,紫金矿业设立了闭矿生态恢复准备金,2003年开始至今共提取6832.1万元,为生态恢复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保证。
紫金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各区域现状及其预防措施2.1 露天采矿场2.1.1 露天采矿场是金铜矿生产的重要场地。
由于1997年以前采用地下变异房柱法及全面法采矿,多年采掘形成较大面积的采空区。
1998年以前曾发生过地表冒落塌陷。
为了确保露天生产安全,成立了防塌陷组织机构,对地表、井下进行监测、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平行于各台阶的原地下巷道、较大空场要引起高度注意,做好防塌陷工作,为露采生产提供技术依据,及时调整采剥工艺,保证露采生产的安全。
2.1.2 执行《防塌陷技术操作规程》及《防塌陷安全责任制》。
2.1.3 按设计的台阶边坡角、台阶高度、平台宽度要求进行采剥生产。
经过几年的露天生产实践,紫金山矿区地质构造较好,渗水条件好,未发生边坡坍塌现象,但还须经常检查。
2.1.4 露采各台阶形成由中部到南北两端3~5%的反坡面,保证采场汇水沿各台阶中部全部汇集至露天开采排洪天井,进入硐外排洪系统。
2.1.5 排土场平台必须形成1~3%的反坡,并在边缘设立车档,以防止水流向坡面,防止泥石流的发生。
2.1.6 层层签发防灾“明白卡”。
2.2 北口同康沟区域2.2.1 排土场选择在露采场的北部江山峡,属高台阶排土场。
2000年遇到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发生过一次泥石流。
为了防治泥石流的再次发生,除露天采场采取防洪措施外,在其下方建立石斜里、江山岽、新屋下三道大坝和一系列的排洪设施,由于采取了这些工程措施,有效地消除了泥石流发生,但还要进一步从源头做好防治泥石流的相关工作。
2.2.2 保证2#大坝、新屋下大坝、赤水斜槽溢流系统,防洪硐沟的畅通,防止树枝等杂物的堵塞,保证正常运行。
2.2.3 经常观察排土场流入砂石的动向,应尽量采取有效措施,保证2#坝前的物料的堆积,以利坝的堆高和稳定。
2.2.4 应发挥固废的生产系统,加快2#大坝下的培厚和加高工作。
2.2.5 三选厂的尾矿(包括回水系统)尽可能引至赤水方向或其他不影响坝体安全措施。
2.2.6 经常检查坝体及溢洪系统和坝体、工业场地周边的排洪沟、排洪硐的检查,随时清除杂物、保持防洪设施的畅通。
雨季期间、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巡查。
2.2.7 随着固废利用生产的进程,必须紧密结合实际,随时采取相应的有效的防止地质灾害措施,确保安全。
2.2.8 层层签发防灾“明白卡”。
2.3 二庙沟及堆碴场区域2.3.1 二庙沟区域现有的堆浸场及弃碴场分布在一选厂和二选厂,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建立了由燕子洞排洪硐及排洪涵管、排洪明渠(包括矿部公路)、排洪斜井至汀江口排洪硐等组成完整的排洪系统。
其位于矿区中部,北起800堆场,经老矿部、燕子洞、新矿部、二选厂向西南排入汀江。
全长约3km,排洪硐断面1.8×2m2,从老矿部到肚子坑拦渣坝外辅以排洪明渠,截面2.5×1.2m2,沿公路还筑有边埂。
主要拦截露采场及一选厂堆浸场、弃碴场上游的地表水。
2.3.2 弃碴场各排弃平台必须形成1~3%反坡,并设立车挡。
形成平台的边缘必须修筑边埂。
使其汇水不流向坡面、防止冲刷边坡。
2.3.3 弃碴场各排弃平台边缘应随时检查有无裂缝或其它异常现象,有裂缝应及时填补或采取防范措施。
2.3.4 经常检查堆浸场、弃碴场周边排洪沟、排洪涵洞,随时清除杂物或淤积物,保持防洪系统的畅通。
2.3.5 随着堆碴场日益扩大,碴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应对肚子坑、二庙沟大坝适时加高培厚,并对金子湖、二庙沟、肚子坑大坝、风车斗防洪池的排洪系统随时巡查,尤其是溢洪设施的安全性,坝内水位保持低水位运行。
一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汇报,经常清除排洪设施的所有淤积物和杂物、保持畅通。
2.3.6 雨季和台风雨期间,应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巡查。
2.3.7 层层签发防灾“明白卡”。
2.4 三清亭沟及堆碴场区域2.4.1 三清亭区域现有的堆浸场、弃碴场和尾矿碴主要分布在下田寮和尾矿库内,为了防治水土流失、防治泥石流和滑坡,除在工业场地四周建立排水系统(如二选厂清污分流系统)以外,并在其下方建立了混堆坝、尾矿坝和三清亭大坝,有效地控制泥石流的发生。
2.4.2 弃碴场各排弃平台必须形成1~3%反坡,并设立车档。
形成平台的边缘必须筑堆边埂。
使其汇水不流向坡面、防止冲刷。
2.4.3 弃碴场各排弃平台边缘应随时检查,有无裂缝(或其它异常现象),有裂缝应及时填补。
2.4.4 经常检查堆浸场、弃碴场等周边排洪沟、排洪涵洞,随时清除杂物或淤积物,保持防洪设施的畅通。
2.4.5 应对混堆坝、三清亭大坝及排洪系统随时巡查,尤其是溢洪设施的安全性,坝内水位保持低水位运行。
尾矿坝应按《尾矿库管理规定》执行,保持安全超高、干滩长度70m 以上,经常清除排洪设施内的所有杂物,保持畅通。
2.4.6 雨季和台风雨期间,应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巡查。
2.4.7 层层签发防灾“明白卡”。
2.5 东南矿段区域2.5.1 东南矿段原是民采。
由于地势陡峭,地形复杂,遗留弃碴量大。
接收后,采取了防治水土流失和防治泥流工程措施,建立了溢流斜槽,并对其坝进行培厚加高加固和排洪设施建设,较有效地控制泥石流的发生。
2.5.2 严禁周边汇水进入排碴边坡。
A块各路汇水严格按照计划路线进入金矿主排洪硐、碴场边沟(引至拦渣坝外)、边坡东侧面排洪明渠进入拦渣坝;保证边坡马道导流水畅通,切忌产生缺口导致上边坡汇水下泄至下边坡坡面冲刷形成泥石流。
2.5.3 确保拦碴坝斜槽和排洪明渠畅通,合理使用斜槽盖板控制坝内水位,严防坝内积水满坝。
2.5.4 保证B块采矿区域汇水经溜井进入690硐外排至2#堆内侧边沟与上方其它汇水一起引入拦碴坝排洪明渠直接排至坝外。
2.5.5 严禁B块排渣场周边汇水进入排渣场,保证排渣场边坡马道导流水渠畅通,预防产生缺口下泄下边坡坡面产生泥石流;确保排渣场下部平台挡碴墙牢固安全,一旦边坡产生泥石流,通过挡碴渗水墙挡渣,排入下方沉沙池澄清后排入水沟。
2.5.6 暴雨时候,必须安排人员进行水路检查和专人看守拦碴坝斜槽排水口,防止排水口被树枝等杂物堵塞,造成无法及时排水。
小金山沟口也必须安排专人看守,一旦上游发生大的泥石流,应立即做好路线封闭警戒工作。
2.5.7 层层签发防灾“明白卡”。
2.6 井下采矿场2.6.1 井下采矿场也是金铜矿生产的重要场地,随着井下开采的拓展和在井下爆破振动的作用下,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冒顶与崩塌事故,因此必须加强地压管理,成立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及相应的仪器设备,根据矿岩的稳固程度,制定统一的顶板分级标准和分级管理制度。
2.6.2 矿山井下采掘工作应充分考虑矿山地压的特征,合理选择开采顺序和采矿方法;矿山巷道和采场的断面形状,应使其长轴方向与主应力方向一致。
2.6.3 每次爆破后,必须详细检查和处理井下顶板和两帮;顶板应保持平整或稍呈拱形。
2.6.4 应定期检查井下采场及主要巷道的安全情况,当顶板出现异常,如有冒顶迹象时,应立即撤出作业人员,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2.6.5 不准损坏矿柱和护顶层;凡属破坏矿柱和护顶层的炮眼不准爆破,发现有所损坏的,必须及时支护和加固。
地压活动异常的采场和主要巷道,当岩层处于危险状态时,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总之,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以防止大范围的地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