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二时辰养生(不错)

合集下载

12时辰养生法

12时辰养生法

12时辰养生法一年有十二月之分,一天也有十二时辰之分。

养生,不仅要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还要符合一日十二时辰的规律。

那么12时辰养生法有什么呢?下面和店铺来看看吧!12时辰养生法:12时辰养生法:第一个时辰:子时(23:00——01:00)子时胆经当令:子时一阳生,就是这个时辰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人睡觉的时候不可超过晚上11点,子时一定要睡觉,经常熬夜会造成失眠的症状!12时辰养生法:第二个时辰:丑时(01:00——03:00)丑时肝经当令:此时肝血生发,肝藏血,肝主筋!所谓筋,就是具有弹性的东西,人体的筋都与肝有关,如果筋的弹性没有了,是由血出的问题,血供给筋,筋才付有弹性!丑时一定要熟睡,要不然就养不起肝血,不能达到血润筋的目的!12时辰养生法:第三个时辰:寅时(03:00——05:00)寅时肺经当令:肺主气,寅时肺的工作是分配气血给其它脏器,心肝脾肺肾各需多少气血都由肺来分配,这个时辰人要进入深度睡眠才可完成分配,也就是人睡得特死的时候,在这段时间中如果醒过来是最不好的。

举例说明:如果家中有心脏病的老人,要劝他(她)尽量不做早锻炼,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心的气血分配不足的话,容易造成心梗,那是非常危险的!12时辰养生法:第四个时辰:卯时(05:00——07:00)卯时大肠经当令:卯时大肠开始排毒,这个时辰人要大便,一天当中此时是最顺其自然的时候,人要大解不需要你去刻意去控制,它自然而然的就在这个时辰当中进行。

还有一点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说大肠出了问题,也就是大解出了问题,要医治从肺找原因!12时辰养生法:第五个时辰:辰时(07:00——09:00)辰时胃经当令:中上七点至点九点,胃开始活跃,从以上所讲述的子时阳所开始开始生发一直到辰时,阳气到达最旺的刻,要补充一些阴的东西,那就是食物,食物是主阴的,所以这个时辰当中人一定要吃东西,而且要吃好,要有丰富的营养,最重要的是吃早餐是不会发胖的!经常不吃早餐,会造成胃病,更严重导致胃癌。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最旺时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选血。

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子时前不睡者,气色多白。

特别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其中一部分还会因此而“胆怯”。

丑时(1点至3点)是肝胆修复的最佳时段。

“肝藏血”,人的思维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如果丑时不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的思想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

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燥,易生肝病。

寅时(3点至5点)是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但寅时脉搏最弱。

“肺经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

人体的气机都是讲顺其自然,也是从肺经开始的,这个时候是阳气开端,是人从静变动的一个转化的开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

寅时,有肺病的人反应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烧。

牟时(5点至7点)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血液送往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肺气足才有大便。

排特别细的大便说明心肺特别差,心肺功能好,大便功能就好,这就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意义。

因为有利于排泄,所以此时不应该赖床,要起床活动活动,便于排出体内的废物,以免毒素回流,引起疾病。

辰时(7点至9点)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利于起动体的发点系统。

这个时候是天地是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人在7点吃早餐最容易消化,且不会发胖。

因为脾经和胃经在变化,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多,吃好,否则,由于胃分泌过多的消化液无法被稀释而灼伤胃粘膜引起胃病。

按照天地自然规律去吃饭,去睡觉就不会生病。

如果胃火过剩,咀唇会发干,重则唇裂获生疮。

中医一天十二个时辰养生

中医一天十二个时辰养生

中医一天十二个时辰养生一。

子时----胆经当令时是半夜23点到1点足少阳,子时是人体阳气处于开始生发的状态,应该细心养护,一定要睡子时觉,是阳气生发的力量,也是为胆汁消化做准备。

二。

丑事---肝经当令时,是零辰1点到3点,足厥阴,肝生发中含着收敛,而绝不是一味的生发,此时睡觉肝要过滤血液,净化血液,供第二使用。

一定要睡觉,养生就是闭目,闭目就是养肝。

三。

寅时---肺金当令时,是零辰3点到5点,手太阴,这个时候肺要把全身的气血重新分配,要求人体一定要进入深度睡眠当中,肺是“肺朝百脉”是宣发与萧降的,一旦萧降失职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四。

卯时---大肠经当令,手阳明,是早上5点到7点是排便,排毒的时间,它吸收水分排泄糟粕,如果在这个时候不排便,大肠是会反吸收的,把毒素吸收掉。

五。

辰时---胃经当令时,早晨7点到9点,足阳明,多气多血,维系我们一生最为重要的经脉,保护好决定我们长寿的原因,这个时候一定要吃早餐。

六。

巳时---脾经当令时,上午9点到11点,足太阳,这个时候学习的好时间。

七。

午时---心经当令时,手少阴中午11点到1点这个时候是阴气收敛的时候,阴的功能开始起作用,阴气不可以消化万物,这个时候就不易吃东西,不可以做太大的决定,天地交合作用太强,整个磁场会影响人的思维,能量不够是抗不过天意的,最好养生就是休息一会儿,睡不着就闭目休息一会儿。

八。

未时---小肠经当令时,手太阴,是下午1点到3点,小肠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再把它分配给各个器官,所以中午饭要吃的营养全面一点才有易于吸收。

九。

申时---膀胱经当令时,足太阴,是下午3点到5点,这个时候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膀胱经贯穿我们全身,属太阳,在督脉两边往上一直到脑。

十。

酉时---肾经当令时,足少阴,是下午5点到7点,这个时候肾经开始用作,此时吃些进补的药,是补肾的好时间可以静休息一下。

十一。

戊时---心包经当令时,手厥阴,是傍晚7点到9点,这个时候可以娱乐,心包经主喜,音乐。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是根据人体的生理规律和自然界的变化,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不同的脏腑经络和养生法则。

以下是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的概述:
1. 子时(夜半11点-1点):养肾。

应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2. 丑时(凌晨1点-3点):养胆。

应保持心情平稳,避免过度激动。

3. 寅时(凌晨3点-5点):养肝。

应清晨起床,进行适量运动,呼吸新鲜空气。

4. 卯时(早晨5点-7点):养肺。

应进行深呼吸,锻炼呼吸功能。

5. 辰时(早晨7点-9点):养胃。

应适当进食早餐,注意饮食卫生。

6. 巳时(上午9点-11点):养心。

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

7. 午时(中午11点-1点):养小肠。

应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

8. 未时(下午1点-3点):养膀胱。

应适量饮水,定时排尿。

9. 申时(下午3点-5点):养三焦。

应适当休息,放松身心。

10. 酉时(傍晚5点-7点):养肾。

应进行适量运动,保持身体活跃。

11. 戌时(晚上7点-9点):养胆。

应保持心情平稳,避免过度激动。

12. 亥时(晚上9点-11点):养肝。

应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强调根据不同的时辰,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以促进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这些法则在中医养生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仍需结合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十二时辰养生表,建议收藏:辰时(7点

十二时辰养生表,建议收藏:辰时(7点

十二时辰养生表,建议收藏:辰时(7点
建议收藏:
辰时(7点-9点):胃酸分泌旺盛,一定要吃早饭。

巳时(9点-11点):脾土当道,思虑伤脾,所以尽量放松心情。

午时(11点-13点):心经当令,适合小憩,以养精神。

未时(13点-15点):适合养护小肠,可顺时针按摩小腹,促进肠道蠕动。

申时(15点-17点):膀胱经活跃,一定多饮水。

酉时(17点-19点):空拳敲打腿内侧,养护肾气。

戌时(19点-21点):心包经当道,可以饭后进行按揉。

亥时(21点-23点):准备休息,可以按揉三阴交穴,帮助睡眠。

子时(23点-1点):胆经当令,不要吃夜宵,让胆休息。

丑时(1点-3点):肝气最旺,不要熬夜,以免肝阳外溢。

寅时(3点-5点):肺气始降,建议静静地休息,避免肺气受到干扰。

卯时(5点-7点):大肠蠕动加快,适合排泄,排出一夜的残渣毒素。

(关注@邱医帮你瘦,健康养生不迷路!)
#健康真知计划# #邱医聊健康#。

中医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的十二时辰养生法一、子时(23∶00~1∶00)是深睡的时候子时是夜里11~1点。

这个时间是人体的胆经当令,也就是胆经值班。

在中医里讲,子时是一阳初生,这时阳气开始升发,胆气是主决断的。

十二生肖以鼠打头,用鼠来比喻胆经,鼠在这个时间最活跃。

人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升发,有过熬夜经历的人知道,晚上九十点钟的时候会感觉非常困,但是过了11点后,反而能感觉到自己变精神了,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人在这个时候如果不睡觉的话,就很容易造成失眠。

而且,造成失眠的原因,基本上有两种。

一是心肾不交。

二是胃不合则卧不安。

所以,晚饭一定要少吃,晚上阴气过盛,进入的食物不容易消化。

子时睡觉养生发之气,在脏腑来讲,养的是你的胆气,中医有一句名言叫“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意思就是胆在子时“值班”,胆“值班”情况的好坏,关系到脏腑、全身气机的生发;生发得顺畅,人的胆气就壮,胆量就足。

二、丑时(1∶00~3∶00)适合养肝血子时是养睡眠和养胆的好时机,而丑时正是养肝明目的好时机。

肝对应的时辰是丑时,丑时对应凌晨1~3点。

《黄帝内经》的精髓是顺其自然,如果一个人早上四点钟才睡,而且长此以往,健康很容易出现问题。

丑时是人体的肝经当令,也就是肝经值班。

肝的作用是藏血,主筋。

人体如果弹性出了问题,握力不行的话就是肝出了问题,血出了问题。

因为你的血不能濡润这条筋。

所以,肝病的人晚上一定要有足够的睡眠,否则,夜里不睡觉就会影响到肝藏血的生理功能。

肝是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将军之官,主谋略。

人的聪明才智的最大发挥与否,肝气的足否是起很大作用的。

肝气足,反应敏捷。

丑时虽然属升发,但这时还得有所收敛。

三、寅时(3∶00~5∶00)肺经当令要“肃降”寅时,对应凌晨3~5点。

在《黄帝内经》里的排序是,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肺。

夜里睡觉在寅时醒来是最不好的,为什么呢?因为在《黄帝内经》中,它把肺经归为相傅之官,相傅中的相是宰相的意思,傅是师傅、老师、帝王师。

24时辰养生

24时辰养生

24时辰养生24时辰养生在中医理论中,不仅四季的变换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有一套相应的养生理论,一天24小时也是如此。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24时辰养生的知识,希望对你有用!时辰养生:子时(晚上23点~凌晨1点)胆经最旺盛。

此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辰,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曰:“凡十一脏皆取于胆。

”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

子时睡眠了,胆经才能完成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子时不入睡者,日久面色青白,易生肝胆疾病。

因此,人在此时入睡,对一天至关重要,也就是在养阳气,养好阳气对人的寿命至关重要。

时辰养生:丑时(1~3点)肝经最旺盛。

《素问·五脏生成篇》曰:“故人卧血归于肝。

”肝内血液充足,可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充分发挥解毒滤过的作用。

此时一定要睡好,就能养好肝血。

否则易出现急躁易怒、焦虑、神经衰弱,老年人易患痴呆等精神性疾病。

时辰养生:寅时(3~5点)肺经最旺盛。

将肝贮藏解毒的新鲜血液输送到全身。

《素问·经脉别论》说:“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血的运行要依赖气的推动,肺主呼吸,调节全身的气机。

此时肺经旺盛,有助于肺气调节和输布血液,运行百脉。

这个阶段是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

肺脏有病、心功能不太好的老年人不要急于起床,也不提倡早起晨练。

等太阳出来之后,空气新鲜时,可以活动一下,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要顺其生发,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时辰养生:卯时(5~7点)大肠经旺盛。

中医有“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说,卯时肺经气血入大肠经,此时天已亮了,早晨起床喝适量水,促进排便,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排便后多做提肛运动,可防止便秘、痔疮、脱肛等病。

时辰养生:辰时(7~9点)胃经旺盛。

此时是人们吃早点的时候,一定要吃好,这也是胃部消化吸收能力最旺盛的时辰。

时辰养生:巳时(9~11点)脾经旺盛。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十二时辰别名解析对应生肖当令器官循行经脉常见症状时辰宜忌子时(23:00~1:00)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由天黑转为天亮这一时间段鼠胆胆经头晕目眩、口苦、善叹息宜:睡觉;忌:熬夜;吃夜宵丑时(1:00~3:00)鸡鸣,又名荒鸡指深夜过后,鸡鸣之时牛肝肝经胸闷、疲倦、黑眼圈、特别容易烦躁宜:熟睡忌:熬夜;生闷气;久视寅时(3:00~5:00)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虎肺肺经肺部胀满、咳嗽气喘、缺盆部疼痛宜:熟睡。

或导引吐纳,调理肺经。

忌:熬夜卯时(5:00~7:00)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兔大肠大肠经牙齿疼痛、颈部肿大宜:起床喝温热的白开水;排便;调理大肠经.日忌:饮酒辰时(7:00~9:00)食时,又名早食吃早饭时间龙胃胃经腹胀肠鸣、消化不良宜:及时吃早餐,让胃有事可干,调理胃经。

忌:早餐质量不好巳时(9:00~11:00)隅中,又名日禺临近中午的时候蛇脾脾经舌根强直、食则呕吐、胃脘疼痛、腹内发胀、时时嗳气宜:适量饮水,调理脾经。

忌:思虑过度,久坐不动。

午时(11:00~13:00)日中,又名日正、中午此时太阳最猛烈马心心经喉咙干燥、头痛、口渴难忍宜:吃午餐;小憩;静养阴血,调理心经忌:午餐过多;餐后马上运动;未时(13:00~15:00)日昳,又名日跌、日央指太阳偏西羊小肠小肠经喉咙痛、颔部肿、肩痛如裂、臂痛如断宜:调理小肠经;忌:多吃食物.申时(15:00~17:00)哺时,又名日铺、夕食指傍晩猴膀胱膀胱经头痛、眼睛痛、颈项痛、宜:适量饮水;运动;抓紧时间工作;调理膀胱经忌:憋小便酉时(17:00~19:00)日入,又日落、日沉、傍晚指太阳落山的时候鸡肾肾经四肢冰冷、腰酸背痛、耳鸣宜:休息;调理肾经忌:过劳戌时(19:00~21:00)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狗心包心包经胸痛、心律不整、手部灼热宜:吃晚餐;心情快乐;做散步,调理心包经忌:晚餐过肥腻;生气亥时(21:00~23:00)人定,又名定昏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如果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够顺应这种经脉的变化,采用不同
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
果。
• 亥时(晚9—11时),为三焦经当令。“亥”
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
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
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对老年人而言,可
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 式,尽量在晚上11点半前进入睡眠状态。

子时(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令。
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强调的“子
觉”时间。《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
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
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
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 丑时(凌晨1时—3时)为肝经当令。静心养气
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别指出的是,某
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将会对肝 造成极大的损伤。

寅时(凌晨3时—5时),肺经当令。按照
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
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 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 卯时(早晨5—7时),大肠经当令。早 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 打太极拳,叩齿摩面或双手扣后脑, 做“鸣天鼓”。
• 辰时(上午7—9时),胃经当令。活 动后喝一杯开水,用木梳梳发百遍, 然后洗漱。早餐应该清淡,要吃饱。 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 巳时(上午9—11时),脾经当令。 开窗通风后,可从事脑力活动,但 要注意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及时 的休息。
• 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 心经当令。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 养丰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 点汤,菜要少盐。酒可喝但不能醉。 饭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保健知识与方法
• 在中医理论中,不仅四季的变换 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有一套相应的 养生理论,一天24小时也是如此。
由于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
因此这套养生之法又被清代养生家 尤乘称为“十二时辰无病法”。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经气就像
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
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时辰都
• 总之,这种养生法的核心就是顺 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重点 睡好子午觉,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
谢谢
• 未时(午后1—3时),小肠经当令。 午睡后可做少量和缓的运动,喝一 杯茶。
• 申时(午后3—5时),膀胱经当 令。这是最好的学习时间,记忆力 和判断力都很活跃。除用脑学习外, 要注意多喝水。
• 酉时(午后5—7时),肾经当令。这是 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晚饭宜吃少、 清淡,可以喝点粥。
• 戌时(晚7—9时),心包经当令。准 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用冷水洗 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睡宜采取 右侧卧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