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原油采收率原理(第三章聚合物驱)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及应用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及其应用聚合物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方法。
综述了聚合物驱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分析了聚合物驱的驱油机理。
介绍聚合物驱油的的方法以及在现实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料,有“工业血液”之称,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石油工业提供越来越多的石油产品。
世界各国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产量的需求,一方面加强勘探寻找新储量,一方面努力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积极进行3次采油的探索与应用。
通过注入驱油剂来开采油层的残余油为强化采油(Enhanced oilRecovery,简称EOR或Improved oilRecovery,简称IOR),又称3次采油(Tertiary oil Recovery),可使采收率提高到80% ~85%。
聚合物驱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3次采油方法,它能在常规水驱开采后期,使油藏采收率再提高8%左右,相当于增加四分之一的石油可采储量。
我国对聚合物驱提高油田采收率技术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理论技术攻关和现场试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特别是“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及国家973项目的研究,大大促进了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发展。
自1996年聚合物在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大规模推广应用以来,形成了1000×104t的生产规模,为国家原油产量保持稳中有升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以大庆油田为例,截止到2003年12月,已投入聚合物驱工业化区块27个,面积321.36km2,动用地质储量5.367×108t,投入聚合物的油水井5603口,累积注入聚合物干粉46.89×104t,累积产油6771.89×104t,累积增油2709.67×104t。
2003年,工业化聚合物驱全年产油1044.4×104t。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以其规模之大,技术含量高,居世界领先地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方法王雷【摘要】聚驱后油藏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剩余油.针对我国油藏非均质性严重,剩余油分布复杂等情况,研究了等流度多段塞驱油方法及其机理.并对聚驱后驱油用剂进行评价及筛选:通过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测量,得到不同聚合物黏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通过界面张力的测量,筛选出改性羧酸盐为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其最佳浓度为0.3%.利用 WaringBlender 法筛选出综合起泡性能最大的 HY-2做为驱油用起泡剂,选用浓度为0.6%.通过室内驱油实验研究了聚驱后驱油方法的效果.均质岩心强化泡沫多段塞驱油表明,强化泡沫可以对岩石大孔隙进行有效的封堵.非均质岩心等流度多段塞驱油实验表明,采收率在聚合物驱基础上提高20%以上,是一种有效的驱油方法【期刊名称】《科技风》【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1页(P35-35)【关键词】聚合物驱;等流度;多段塞;强化泡沫【作者】王雷【作者单位】长江大学东校区,湖北荆州434000【正文语种】中文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办法,针对聚驱后油藏特点及聚合物驱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下方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1.1 表面活性剂体系表面活性剂具有双亲官能结构,当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时,分子主要分布在油水界面上,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油水界面张力的降低意味着黏附功的减小,即油易从地层表面洗下来,提高洗油效率。
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果还表现在使亲油的岩石表面润湿性反转、原油乳化、提高表面电荷密度及油滴聚并等作用。
1.2 泡沫体系其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包括:首先是通过不均匀地层时通过产生效应叠加,提高了高渗层的渗流阻力,从而可以进入中低渗层进行驱油,提高了波及的系数;其次是当泡沫特征值大于0.68时泡沫黏度急剧增大,故比水驱有更高的波及系数;最后是泡沫的分散介质为表面活性剂,故泡沫驱可以起到降低界面张力提高洗油效率的目的。
由于单一泡沫的不稳定性,常用泡沫体系与聚合物等组成强化泡沫体和复合泡沫体系来进行应用。
3聚合物驱油原理

聚合物驱油原理早期的聚合物驱油机理认为,聚合物驱只是通过增加注入水的粘度,降低水油流度比,扩大注入水在油层中的波及体积来提高原油采收率,聚合物驱后残留在孔隙介质中的油的体积和水驱之后相同,即聚合物驱不能增加岩石微观扫油效率。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由于聚合物的非牛顿粘弹性,聚合物驱不仅能够扩大波及体积,而且能够增加油藏岩石的微观驱油效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聚合物驱可有效地驱替簇状、柱状、孤岛状、膜(环)状、盲状等以各种形态滞留在孔隙介质中的残余油。
室内实验还表明,具有粘弹性的聚合物溶液与具有相同粘度但不具备粘弹性的驱替液相比,多提高采收率3-5个百分点。
聚合物驱油机理主要可以归纳为一下几个方面:1 降低油/水粘度比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油/水粘度比可以提高驱油效率。
因此,设法降低地层原油的粘度和提高驱油剂的粘度就可以达到提高驱油效率的目的。
但是,大面积的降低地层原油粘度的做法是不现实的,不过可以在注入水中添加高相对分子品质聚合物,以提高驱替相粘度。
2 降低水/油流度比降低水/油流度比可以减少注入水单层突进现象。
同时可以提高注水波及体积系数和驱油效率。
水/油流度比的降低扩大了注水波及体积系数,使得原来需要大量注水才能采出的的原油,仅用少量的稠化水便可采出。
3 降低注水地层渗透率降低水油流度比的方法是降低注入水的流度或提高地层油的流度。
显然大面积提高地层原油流度的做法是不现实的,而设法降低注入水的流度是很容易实现的。
降低注入水流度的途径:一是降低地层的有效渗透率;二是提高驱替相的粘度。
这两种途径都是可以通过人工方法实现的。
例如,通过机械的或是化学的方法对地层中的高渗透层段进行封堵作业(调整注水地层吸水剖面)可以降低地层的有效渗透率;通过在注入水中添加聚合物增稠剂可以提高驱替相的粘度。
4 产生流体转向效应聚合物溶液在非均质油层中优先进入高渗透带,由于注入流体粘度的增大和高渗透带渗透率的下降使得进入的驱替流体转入未曾被注入水波及的含剩余油部位,提高了采收率。
聚合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原理

聚合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原理摘要:石油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油田资源的不断被开采,油田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油井的含水率不断的上升,石油资源的开发难度逐渐的增加,如何有效的开采油藏的剩余原油,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
文章通过实验得到,通过采用高浓度和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可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文章分析了聚合物驱油的作用过程,改善了聚合物驱油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油田原油的采收率,促进了油田开发效益的提高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原油采收率方案实验石油资源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命脉,在油田油藏的开采过程中,随着地层注水量的不断增加,油井采出的原油含水量不断增加,油井勘探开发效益逐渐降低,油田勘探开发的效益难以得到保证。
现阶段油藏原油的采收率还是非常低的,大约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油藏资源还埋存地下没有被开采出来,所以如何将地层剩余原油高效的开采出来,已经成为研究人员重点研究的对象。
一般的情况下,聚合物驱采油技术中,随着注入聚合物浓度和分子量的增大,聚合物的注入压力也随之增高,这样就影响到了聚合物的注入效果,从而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聚合物驱油的效率。
研究结果表明,三次采油聚合物驱油技术中,如果聚合物的注入量一定时,通过改变注入空隙的体积倍数等方法都不能明显的增加原油的采收率。
室内实验研究结果的表明,采用大分子量和高浓度的聚合物进行驱油,可以显著的提高原油的驱替效果,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超过复合驱的驱油效果。
文章开展了高分子量和高浓度的聚合物驱油技术的研究。
一、聚合物提高驱油效率研究油藏经过水驱之后,在地层岩石上存在着油膜、残余油以及残余油滴等,利用地层剩余油在聚合物驱替下的作用机理分析,以及通过模型模拟可以得出,通过采用聚合物驱替采油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将水驱残余油驱替出来,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聚合物驱替原油的主要作用力是聚合物对残余油的拉力,并不是聚合物流动过程中对于地层原油的推力。
聚驱驱油机理

作为一种非再生的化石能源,石油采收率不仅是石油 工业界,而且是整个工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石油是 一种流体矿藏,具有独特的开采方式,所以在各种矿物中
石油的采收率是比较低的。石油的采收率平均约在3O%-60
%之间,在目前条件下,当一个油藏停止开采时,油藏中 仍然残留着大量石油,而采出的油量仅占其中较少的一部 份。如何把遗留在油藏中的石油经济有效地开采出来,是 石油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
水溶性聚合物及其分子构象 聚合物是由大量的简单分子(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 量的天然或合成的物质,又称高聚物。油田注聚合物工程 中,常用的人工合成聚合物主要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为柔性长链,常简写成HPAM。若由n个丙烯酰胺分子聚合
成聚丙烯酰胺,n则称为聚合度。
化学驱油机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聚合物是由很多基本结构单元连接起来的,根据基本结构单 元的化学结构,即分子内原子或原子团的种类以及它们的结合方 式,单个高分子化合物就有不同的结构形式:
稠能力主要由其分子量来决定。常用的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为 25-30
%,平均分子量为几百万到上千万。聚丙烯酰胺不是一种单纯化合 物,它的分子量有一个分布范围,一般说来,分子量的分布范围愈 窄愈好。
化学驱油机理
在油田上应用的增稠剂一般需要具备 剪切稳定性、热稳
定性、耐盐性和抗生物降解能力,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
(6)聚合物驱布井方案优化技术
(7)聚合物驱油方案优化技术 (8)聚合物配制工艺技术 (9)聚合物注入工艺技术 (10)聚合物驱射孔技术
三次采油概论
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应用效果
注聚区块 注聚面积 动用地质储量 27个 321.36km2 5.367×108t
聚合物采油工艺原理

2021/7/30
EOR Lab
32
不可入孔隙体积(IPV)
2021/7/30
• 机理:降低水相流度,改善流度比,提高波及 系数。
• 应用:油藏的非均质性较大和/或水驱流度比较 高。
2021/7/30
EOR Lab
2
流度控制用的聚合物
• 流度控制用的聚合物有两大类:天然聚合物和 人工合成聚合物。
– 天然聚合物是从自然界的植物及其种子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 而得到,如纤维素、生物聚合物黄胞胶等。
lim s c0 Cs
lim
c0
R
或
lim ln r lim ln( / s )
(5-9)
c0 C
c 0
C
(5-8)
R
s Cs
(5-10)
式中:ηs——溶剂粘度,mPa.s;
ηr——相对粘度,R
s
,无因次;
ηR——对比粘度,R
s Cs
,单位是浓度的倒数,dl/g;
η——在非常低的粘度下测定的聚合物溶液的粘度,mPa.s;
FR500
t500 t200
t400 t100
2021/7/30
EOR Lab
24
2021/7/30
EOR Lab
25
筛网系数定义
• 筛网系数定义为在相同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聚合 物溶液流经孔隙粘度计的时间与溶剂相同体积 的流经时间的比值,即:
SF tp ts
式中:SF:筛网系数,无因次;
聚合物驱

三、部分聚丙烯酰胺的结构和性质
聚丙烯酰胺的分子式: 聚丙烯酰胺的油水选择性和堵水机理
四、部分聚丙烯酰胺的优点
1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增粘性好 其分子量高,有很好的稠化能力。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一般为一千万
到几千万,分子链长,分子直径与内摩擦大,溶液具有较大的水动力体积,黏度 大,减小水油流度比,提高驱油波及系数,有利于驱油
处理措施:一对于易降解通过除氧(加入还原型抗氧化剂,抗自由基型抗氧 剂)和加入稳定剂(例如HPAM弱凝胶用稳定剂RL-1 )来减小降解的影响。二对 于易水解高温油藏要使用低水解度的HPAM溶液。
五、应用中的问题
3 . HPAM抗剪切降解能力差
由于HPAM的分子构造,它的抗剪切能力相对较差。HPAM易因剪切而降解, 当HPAM溶液通过闸门、流量计孔板和低渗透地层时,都会引起HPAM的降解, 使增粘效果降低。
二、驱油用聚合物的性能要求
❖ 粘弹性:聚合物驱替液通过多孔介质时,希望具有一定的粘弹性,分子链 可以拉伸 收缩带出一部分未波及到区域(如盲端)的残余油,提高驱油效率。
❖ 稳定性:由于聚合物溶液需要长期处于地层环境中,一般见效期在半年以 上。因此聚合物溶液在地层应具有长期稳定性,包括聚合物溶液与地层水、 岩石及粘土矿物的配伍性,以及剪切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生物 稳定性。
四、部分聚丙烯酰胺的优点
5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1) 热稳定性:HPAM分子中氧桥,对热比较稳定,在小于93 ºC能稳定存在无明显 降解。 (2) 生物稳定性:HPAM具有较好的生物稳定性,虽然油田有使HPAM降解的细菌 存在,但对其稳定性不构成威胁。 (3) 化学稳定性:HPAM中有一定数量的非离子亲水基团—CONH2,不与钙 镁离 子反应。 6 .HPAM来源广,价格低。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摘要: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料,有“工业血液”之称,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石油工业提供越来越多的石油产品。
世界各国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产量的需求,一方面加强勘探寻找新储量,一方面努力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积极进行3次采油的探索与应用。
通过注入驱油剂来开采油层的残余油为强化采油,又称3次采油,可使采收率提高到80% ~85%。
聚合物驱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3次采油方法,它能在常规水驱开采后期,使油藏采收率再提高8%左右,相当于增加四分之一的石油可采储量。
关键词:聚合物驱;石油;采收率一、概述聚合物驱(Polymer Flooding)是是一种流体控制技术,是在注入水中加入少量的聚丙烯酰胺或生物聚合物黄原胶,以提高水相的粘度,降低水相的渗透率,并因聚合物的滞留引起油层渗透率下降。
因此,聚合物可以明显降低水相的流速,改善流度比,提高水淹层段的驱油效率。
聚合物段塞可以改善粘性指进和舌进现象,降低高渗透水淹层段中的流度。
聚合物驱是化学驱中一投入工业应用的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二、聚合物驱油机理宏观上看聚合物驱油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提高注入流体的粘度,调节油藏中油水两相的流度比,达到扩大波及体积的目的。
下面我们从微观上分析一下聚合物的驱油机理。
首先改善了水油流度比(M表示),扩大了波及体积。
水驱油时,当M>1,说明水的流动能力比原油强,水的流动易发生指进现象,波及系数就低,大部分原油将不会被驱替出来。
而聚合物加入水中,溶液渗入地层能力降低,粘度就提高,溶液流动则降低。
如原油的流动能力比溶液强,溶液波及范围就得到提高,水驱油的效果则变好。
聚合物的流度控制作用是聚合物驱油的两大重要机理之一,在水驱条件下,水突破后采出液中油的分流量为:油、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是含水饱和度的函数。
是控制采出液中含水上升速度的重要参数。
当油水粘度比很大时,采出液中含水率上升速度很快。
相反,在油水粘度比很小时,采出液中含水率上升速度将大大减缓,当达到采油经济允许的极限含水率时,油层中的含水饱和度已经很高,因而实际驱油的效率也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特性粘数[η] :表示聚合物分子对溶液粘度的贡
献。其定义为聚合物浓度趋近于零时对比粘度的极
限值。表达式为:
ln / s ln r lim lim C 0 C C 0 C
s lim lim C 0 C s
o 100% 1 100% o o
式中 ηo-聚合物溶液降解前初始浓度,mPa·s; η-聚合物溶液降解后浓度,mPa· s。
SF SFo SF 100% SFo
式中 SFo-聚合物降解前筛网系数(Screen Factor);
度,尤其在Fe2+和H2S等还原物质存在时,会发生剧烈降解。
(2)油层环境:是从有限量氧到无氧的环境,在有限氧时,油
层中的Fe2+和H2S等还原物质会加剧降解,但Ca2+会降低其粘
度。
为防止丙烯酰胺降解常在配制聚合物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
甲醛、亚硫酸钠、硫脲、三乙醇胺和低分子醇等 ,增强聚丙烯酰
(2)影响剪切降解因素
影响剪切降解的因素有流速、流场应力分布、聚合物相对分子质
量水解度以及地层水矿化度。流速越高,拉伸应力和拉伸速率越 大,分子越容易断链。拉伸速率公式如下:
2Q e AD p
式中 Q-流速;A-截面积;Φ -孔隙度; Dp-岩石颗粒平均半径。
(3)机械降解描述方法 常用粘度损失率和筛网系数损失率表示机械降解的程度
SF-聚合物降解后筛网系数。
(4)防止和减轻机械降解程度的措施 ①采用低速搅拌器,低剪切注塞式注液泵,避免使用针形阀; ②对于套管射孔完井,增大射孔密度和孔径; ③对于渗透率较低的油藏,注聚合物前对井筒附近采用小型酸化 ④采用单井单泵方式注聚合物,避免使用油嘴或阀门来控制调节
注入量。
2.聚合物的生物稳定性 加入杀菌剂甲醛、丙烯醛、二氯苯酚钠、无氯苯酚钠等,对油层
NVm p w k w Vs
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1)表观粘度:为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比值。
如果流体粘度为常数,则称为牛顿流体,否则称为 非牛顿流体,即粘度值在不同剪切速率下并不恒定。
பைடு நூலகம்
因此聚合物这种非牛顿流体的粘度称为表观粘度或
视粘度用η表示,即:
图 水解度对HPAM溶液粘度的影响
pH值一般9左右(8-11)
三、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
(Rheological Properties)
1.流变性基本知识
(1)牛顿流体 = :剪切应力,shear stress :流体粘度,solution viscosity :剪切速率(速度梯度), shear rate
(3)新型缔合聚合物(New associative polymers,
NAPs):通过缔合作用,提高耐温耐盐性能。 注:一般所说的聚合物驱指使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 驱油。
黄原胶的化学结构式 由黄 单胞 菌属 细菌 将碳 水化 合物 发酵 制得。 其主链为纤维素骨架,比HPAM有更多的支链结构。结构中掺 氧的环形碳键(吡喃糖环)不能充分旋转,因此黄胞胶靠分
式中: q1、q2—分别是层段1及层段2中阶段瞬时吸水量; λ1、λ2—分别是层段1及层段2中阶段瞬时流体总流度;
Krw1、Kro1 —分别是层段1中阶段瞬时水、油相对渗透率;
Krw2、Kro2 —分别是层段2中阶段瞬时水、油相对渗透率; μw 、μo —分别是水、油粘度常数。
根据水驱油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及油水粘度可计算
过测定不同的溶液粘度,做出ηsp/C或lnηr/C与浓度C之间的关系将 ηsp/C—C或lnηr/C—C的直线外推至浓度为零处,交点所对应的值 就等于特性粘数。
3.影响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因素
(1)浓度粘度 (2)分子量粘度 (3)水解度粘度 (4)矿化度粘度 (5)剪切速率粘度
10.43 14.33 3.25 3.29
第三节 驱油用聚合物及溶液性质
一、驱油用主要聚合物
(1)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 HPAM)
由聚丙烯酰胺PAM在NaOH作用下部分水解得到。分为干粉和
胶体两种产品,通常使用干粉。分子量在50×104—3000 ×104 之间,价格约2万元/吨。 由于PAM在矿物表面被强烈吸附,使用HPAM是为了减少吸附 损失。
C 0
R
R
s C s
式中:ηs—溶剂粘度。mPa· s; ηr—相对粘度,无量纲;
ηR—对比粘度,L/mg; η—在非常低的浓度下测定的聚合
物溶液粘度,mPa· s;[η]—聚合物特性粘数L/mg。
特性粘数表示聚合物分子在溶液中所占流体力学体积的 相对大小,也是量度聚合物分子尺寸的一个重要参数。
施加外力
t1
t2
t
弹性体
t1
t2
t
粘弹体
t1 t2 t
2.聚合物溶液具有的流变性
lgμ Lower Newtonian Shear Thinning
Upper Newtonian
lgγ (1)剪切速率低,溶液粘度基本不变,表现出牛顿流体的流变性。 (2)剪切速率适中,具有剪切稀释性,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特征。 (3)在较高剪切速率下,再次表现出牛顿流体的流变性。
(4)胀流性流体(Shear Thickening Fluid) = K n (n>1)
= / =K n-1 (n-1>0) K:稠度系数, n:流动特征指数
(5)粘弹性流体
粘性:外力作功流动,外力消失形变不恢复 (外力对流体作的功变为热的形式释放出来。如 水。 弹性:外力作功改变自然状态,外力消失恢 复自然状态。如弹簧。 粘弹性:物质同时具有粘性和弹性的性质。 外力作功,缓缓发生形变; 外力消失,形变缓慢 恢复,但不能恢复到原始状态。如聚合物溶液。
第二节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机理
图4-2 水驱与聚合物驱的相对渗透率曲线
基本原理:增大水的粘度——降低了水的流 度——减小水油流度比——抑制水的指进— —提高波及系数——提高原油采收率
一、聚合物流度控制作用
聚合物驱有更高的平面波及效率-提高 原油采收率。
降低了水油的流度比-提高了波 及系数-提高了采收率
子内相互阻绊作用,在溶液内形成较大的刚性结构,从而增
加水的粘度。
二、聚合物溶液性质
分子链较长,并且具有柔曲性(象弯曲的钢 丝一样 resembles a flexible coil)。
Why? 因主链上的C-C单键产生内旋转。
分子形态千变万化,具有不同的构象,称
为无规线团,无规线团自然卷曲状态最稳定。
图3-4 渗透率基差对纵向波及效率的影响 K2>k3>k1
降低了水油的流度比-调整吸水剖面—提高了波及系 数-提高了采收率
假设有一油层含有渗透率分别为K1和K2的两个层段,并且
K1/K2=5。在不考虑重力影响的前提下,高渗透层水突破 之前任一注水阶段时两层段吸水量之比:
K1K rw1 / w K1K ro1 / o q1 1 K1 o / w K rw1 K ro1 q2 2 K 2 K rw 2 / w K 2 K ro 2 / o K 2 2o / w K rw 2 K ro 2
对于聚合物稀溶液来说,聚合物/溶剂体系的比粘度与聚合物溶 液浓度C之间的关系满足Huggins方程。
sp
C K C
2
sp
s s
式中:K`—Huggins常数,对于线性柔性高分子(如HPAM)在良性 溶剂中为0.3-0.45之间。此外, Huggins提出了相对粘度与聚合 物浓度的关系: ln r 2 K C C 式中 K``=0.05±0.005。根据Huggins方程在给定的盐水中,通
四、聚合物溶液的稳定性
1.机械稳定性
聚合物驱过程中,聚合物从地面注入至地层会发生聚合物机械 降解。机械降解是指聚合物分子受到的拉伸力大于分子内化学键所 承受的力时,聚合物分子发生断链现象。 (1)聚合物驱的机械降解过程
①地面设备中流速变化处(闸门、喷嘴、静混器、泵、管线等);
②机械搅拌过程中; ③聚合物溶液在地层驱动过程中尤其在井筒附近区域。
(2)塑性流体
- y=
y :屈服应力,剪切应力大于该应力时,流体 才能流动。
y
(3)假塑性流体 = K n (n<1) (n-1<0) = / =K n-1
K:稠度系数(power-law constant) n:流动特征指数(power-law exponent)
聚合物溶液粘度p:是流体分子层间内摩
擦力的量度。单位:毫帕.秒(mPa.s)。 使用Brookfield粘度计测量,一般驱油用 聚合物溶液粘度为几十mPa.s。
爱因斯坦粘度定律 式中 μ
NVm sp k Vs
sp—增比粘度,μ sp=(μ s-μ
)/μ ;
N—粒子的个数;Vm—单个粒子的体积; Vs—溶液的体积; μ s—溶液粘度; μ —溶剂粘度;k—常数。 现代高分子溶液理论认为,线形柔性高分子在其良 溶液中似球形状态,因此高分子溶液粘度可表示为:
K ro / o 1 fo K rw / w K ro / o 1 o K rw w K ro
式中:fo——采出液中油分流量; Krw——水相相对渗透率; Kro——油相相对渗透率; μw——水相粘度; μo——油相粘度。
二、聚合物的调剖作用
降低了水油的流度比-有更高的纵向波及效率-提高了 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