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欣赏

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欣赏
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欣赏

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鉴赏(一)

范文仓

关于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鉴赏

这是两个步骤:1、正确的解读文本。2、审美鉴赏。

诗词鉴赏是建立在正确解读文本基础上的。

有人提倡建立“鉴赏学'. 先读懂作品。鉴赏是高级的审美活动。阅读和鉴赏是连贯的,不可分割的。

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有特殊性。要有专业训练和一定的修养。现代汉语作品阅读起来大致没有语言障碍,没有文化环境的隔膜。接受者和创造者处于一样的文化环境。

古典诗词需要审美感悟和创作经验,需要古典文化知识和转业训练、古代汉语、文言文。填词按词谱,写诗有平仄。诗词格律的知识不可或缺。

王历《诗词格律》万树《词律》弄清字、词、句篇

诗词特殊的语词语法特殊用语特殊语法典故古代典章文物制度

弄清各朝代的社会文化背景

诗词曲

从最基础的做起。典故有事典和语典。

还要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

自己还要相应的生活经验。古今生活经验还是相通的。

徐凝《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萧娘桃叶

杜牧:赢得青楼薄幸名

扬州:歌舞繁华诗酒风流之地

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鉴赏(二)

范文仓

南宋诗人谢枋得《武夷山中》: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谢枋得,抗元义士后被元强行征辟绝食而死

《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1。应该知道谢枋得是有民族气节的诗人(隐居福建)

2。桃源典故谢枋得赋予桃花源的象征意义

3。弄清字、词、句的意义及关系

桃源又渔郎:元朝政府派出来寻找自己的人

历史文化背景的隔膜未必是通俗易懂的诗歌我们都正确解读了。《木兰辞》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木兰辞的创作年代学术界是有争议的,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北朝民歌。北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所思所忆不是一般的事情,是指男女婚嫁之事

《折杨柳》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

南北朝时南方东晋宋齐梁陈相较安定,北方则南有南朝,后有其他少数民族,南北受敌经常打仗男丁死亡很多北朝女多于男普通老百姓嫁女嫁不出去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北史》

木兰的意思是你们不要想偏了,我不是想男婚女嫁之事,我是在想代父从军的事。

由此古典诗词是古人用文言文写成的,要读懂它们,首先过好语言关,弄通古汉语。这点对创作有其重要。其次,古典诗词产生于与我们相隔甚远的恶古代社会,要弄懂古代社会生活的内容,过好历史知识关。第三,要用自己所具有的古诗词里的生活经验,自己也要有相应的生活经验,才能理解其客观的情致和主观感受。

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鉴赏(三)

范文仓

古人诗词所表现的和依据的是其当时的生活经验。

古代的生活经验,有些传下来了,有些消失了,但是在书中有记载,所以多读书。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风揉雨练雪羞比,

波涛翻空杳无涘。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

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念昔少年著游燕,

对花岂省曾辞杯。自从流落忧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

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尊独就醉,

不忍虚掷委黄埃。

疑问: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

江陵:湖北

桃李应该是同时开放的,但现在花不见桃惟见李

这是江陵二月黄昏时桃花与晚霞相映不能分辨,惟见李花的奇观。杨万里《读退之李花诗》:

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

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

这是生活经帮助解诗的案例。

解诗就是由基本生活经验组成的

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

苏东坡: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

华北平原地广土肥,播种的小麦往往疯长过密,当地农民趁麦苗长势过旺的时候赶牛羊去践踏,麦苗稀长得壮,就会丰收。

这也是生活经验,是南下农民告诉周紫芝的,间接经验。

审美鉴赏

正确解读文本后,还要正确和有效的审美鉴赏。要具备艺术修养。

需要用艺术的而非科学的眼光欣赏、评价作品才行。

1。诗词是语言艺术。就不能以非艺术的眼光欣赏它。

2。鉴赏诗词应有相关诗词艺术的丰富的知识。

马克思对艺术问题有过很多独到见解。

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如果你愿意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十里(顺风耳)——科学眼光不可能(杨慎)不要学究气。

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鉴赏(四)

范文仓

何文焕:江南方广千里

此诗意境广阔——春景无处不在——江南春

杜牧擅立题

创作时要擅立题,这是创作经验。

七绝圣手

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

有人指出:骊山据考据是避寒不是避暑的地方,阴历十月到明年春天回长安,从来没有六月份还在骊山等南方的荔枝。所以杜牧写错了。意境虽美,但是写错了。

这种评论就煞风景了。拘泥于历史的真实,而不懂艺术的真实。

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有别。

唐·章碣的《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指秦始皇)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不是儒生的意思)

宋词宋祁《玉楼春》

红杏枝头春意闹

李渔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为见,则吵字等皆可用也。余谓闹极粗极俗,一切诗词皆不当用。(真是迂腐之见,不是艺术眼光)。

鲁迅《诗歌之敌》

古典诗词的文本解读及审美鉴赏(五)

范文仓

文各有体。

广义的诗歌——诗词曲

体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貌。

辨识不同的体的艺术风貌。

诗、词、曲的不同概括为两点:

1。文字形式的区别。诗歌大都是齐言体,当然也有杂言体。四言诗,汉五言诗,七言诗。词和曲多半为长短句,也有例外,少量的词调也是齐言体,如《玉楼春》是七言体。诗从文字形式看,有整齐匀称之美。词曲有参差之美,交错美。词有音律和谐美。曲还有衬字,可多可少,长短错落。关汉卿《一枝花》。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

2。艺术内质、艺术风格、表现方法的有不同。内质就是其特殊的味——韵。诗“庄”、“雅”,词“媚”、“含蓄”,曲“俗”、“白”。

王国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最重要的是多读作品进行体会。

表现同一主题如男女相思离别之情。

诗: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爱情中的思恋从人们的生活经验来说,是断而又生的,但李商隐却表示了自己的思恋悠悠无尽,到死方了。

词: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nǎ)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苏东坡与柳耆卿之差别(诗词之别)

写得更缠绵婉转。

曲:刘庭信《忆别》

想人生最苦离别,唱到《阳光》,休唱《三叠》。急煎煎抹泪柔眵,意迟迟揉腮扌绝耳,呆答孩闭口藏舌。情儿分儿你心里记者,病儿痛儿我身上添些。家儿活儿既是抛撇,书儿信儿是必休绝,花儿草儿打听的风声,车儿马儿我亲自来也。

想人生,最苦离别直接,大白话。

诗、词、曲意趣不同审美情趣不同。

同一作者同一主题用诗和词来写,有什么不同。

朱彝尊(清浙西词派)思念家中亲人这一主题。

诗:《云中(雁门关一带)至日》

去岁山川缙云岭(浙江),今年雨雪白登台。

可怜日至长为客,何意天涯数举杯!

(写的不低回,不失男子汉的气度)

城晚角声通雁塞,关寒马色上龙堆。

(苍凉辽远)

故园望断江村里,愁说梅花细细开。

(诗写得大、阔风格豪爽雄壮的意象语言硬)

词:《南楼令》

疏雨过轻尘,圆莎结翠茵,惹红襟乳燕来频。乍暖乍寒花事了,留不住,塞垣春。

归梦苦难真,别离情更亲,恨天涯芳信无因。欲话去年今日事,能几个,去年人?

(写得小、轻柔美的意象风格柔婉人情味浓缠绵婉转景致小细腻)

曲《朝天子》盼双双新燕子带几个平安字

(直接了当语态近于浅白口语意象俗表意直切诗词雅含蓄)

诗词曲三者有明显的不同,多读作品,多比较,多创作。

讲座《诗词专题》之关于词的章法(一)的笔记

关于词的章法

词的章法,近代

如盖房子。入手必先惨淡经营。从清层次,风格,先对整体有一个设计,方能进行土木。

词作者作词三因素抒情、写景、叙事如何安排、如何结合。体式、布局、剪裁、起笔、承转、过渡、煞尾。词与诗不同,与音乐有关。上下片之间,过片,这些诗歌中没有。

一。词具有多种多样、法无定法的谋篇布局。

二。词的和谐统一

三。一首词如何起笔、承转、过渡、煞尾。

下面我们讲词具有多种多样、法无定法的谋篇布局。

张炎《词源》。唐圭璋《论词的做法》12种。

1、上景下情,由景入情。柳永的《八声甘州》、秦少游《水龙吟》

2、上情下景。

全抒情太单调,把情融入景中。

3、上今下昔。

4、上昔下今。

指时间。

5、上外下内。指空间。外景和内景,一般是闺情、艳情、思妇题材。

6、上去下来。去是指送客,来是指送走后,主人回家来的感受,依依不舍。主要是送别题材。

7、上昼下夜,写思情、念远之情。白天多漫长,到夜晚更难过。

8、上问下答。从辞赋中学来的。(汉赋)民间词更多,文人学来创作。《敦煌曲子词》。上片

提问题,下片来回答。

讲座《诗词专题》之关于词的章法(二)的笔记

9、上虚下实。上片虚写,下片实写。

10、上下相连。上下片的意思是相连接的。

11、上下不连。上下片的意思是不相连接的。

12、上下相反。上下片的意思是相反的

吕本中《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

有些词的作法并不按照这种章法。唐先生只是大致总结。大多数词根本套不上,因为它们不是截然分开的。词作一般是时空交错、情景交融为特点。要做具体分析。读书要活。创作要创作的活。

苏东坡《念奴娇》。法无定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今)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另一种断法: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昔)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今)

时空转换——情景转换

柳永《雨霖铃》今——设想未来——再设想更未来

在时间上转换实现感情和空间的转换。

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

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梦)

可怜白发生!(伤今)

打破上下篇界限,法无定法。到底梦到何处?与上下片没关系。不依常格。

辛弃疾写词就像跑马,任意驰骋。

辛弃疾《贺新郎》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讲座《诗词专题》之关于词的章法(五)的笔记

第十六讲

四、开阖动荡。开就是放开。不拘泥于眼前的景和眼前的事。阖就是要收回来,切归本题。

刘熙载: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连,同时又要收得回来,最忌行行欲远。比如天上人间,来去自如。

张孝祥《六州歌头》《念奴娇》

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徧,只欠到潇湘。

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

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先写向往之情,再写泛舟湘江的欣喜之情,然后荡开写于湘江有关的神话故事,灵动而又有远致。

最后收回来写泛舟之乐。既能放又能收。不但是游山玩水之乐,而且还能升华为人生体验。

五、抑扬起伏指作者有意让感情起伏。这在小令中不常用,在长调中常用,篇幅长有利于感情

的一波三折。

陆钰《曲游春·和查伊璜客珠江元韵》

问牡丹开未。正乳燕身轻,雏莺声细。共听《霓裳》,看为雨为云,胡天胡帝。与君行乐处,经回首、依稀都记。携来丝竹东山,几度尊前杖底。鼙鼓东南动地。见下濑楼船,旌旗无际。未免关情,对楚岭春风,吴江秋水。暗洒英雄泪。更莫问、年来心事。又是午梦惊残,歌声乍起。

以乐景写伤情,其情更哀

三、具体到单首词的起、承转、合的安排

起笔:指一首词的起句

单起、对起

单起:单句开头要求警拔醒目突兀直扣题旨笼罩全篇

苏东坡《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带潮归

破空而来

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对起:对仗句开头要求从容整饬一般是四言对仗句用的多,有时候五言句用的多。词不是强行要求对的。遇到可以对仗的时候词人一般会对。但这不是词牌的要求。有从容整饬之美。

写词通篇不能有闲言语,一句有一句的意义作用。

第十七讲

柳永、李清照、吴文英、秦观、史达祖等人都是对起的高手。

过渡——词学称过片、过遍、换头,下片开始的那两三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千万不要忘了曲意,要意卖丝连,要牵引。

周济《宋四家词选序》或者藕断丝连或者异军突起,陡然转入出人意料要耳目震动

姜夔《一萼红》(异军突起例)

丙午人日,予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亟命驾登定王台,乱湘流、入麓山。湘云低昂,湘波容与。兴尽悲来,醉吟成调。

古城阴。

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

池面冰胶,墙阴雪老,云意还又沉沉。

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

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

朱户粘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

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柳、还袅万丝金。

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藕断丝连例)

(美人自比)

也有看不出上下片什么意思的,不在上下片之间转,而是在其他处的。这是特殊的例子。

刘过《沁园春》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煞尾:指词的结尾,也就是结句。需要强调的是

戏曲要龙头猪肚豹尾。词关系到作品的成败。

结尾一般分两种,一是以景结,一是以情结。

写景都是为抒情的。

以景结情。南宋《乐府指谜》抒情需要放开,还要含不尽之意,用景语结能荡开一笔余味曲包含蓄

周邦彦:归寂晚——一帘风絮

辛弃疾: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以情结句——以情语收束全篇,能使题旨更加显豁

使作者抒情神完气足,能打动人、震撼人。

张孝祥《六州歌头》

周邦彦:天边娇人

写诗作词是很灵活的,依具体情况而定。

浅谈古代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浅谈古代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古代诗词,是灿烂的古代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夺目的一席。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思想,培养人的情趣,提高人的修养。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第四学段中“阅读”部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那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笔者谈一下拙见,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品味美的意境 让学生对诗歌感知整体,串联意象,发挥想象,把握意境,是诗歌阅读教学的关键。这里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概念。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对象,是作者表达情致的具体载体。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情景交融”,是诗人选择意象和创设意境时所努力追求的。古代意境优美的诗词,使诗歌既反映客观的本质真实,又有产生审美活动的情感体验,因此会产生极强的感染力。教师只有采用恰当的方法,启发学生产生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如历其境,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诗的内涵,真正体味到诗词特有的意境美。具体方法如:1大胆指导学生“吟读” “吟读”是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诗意、诗情进行“吟读”。如示范吟读《游山西村》的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时要启发学生读出意境来,即用轻读重现山村月下的静谧情趣,用延长时值的拖音品味诗中那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2引音乐、美术入语文课堂 教学古诗词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和诗词相和谐的一段古典乐曲,或指导学生画出心中的那幅画面。多媒体的适当运用,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有助于重现、品味诗词的意境。如教学《秋词》,在充分理解诗的表面意思后,可指导学生画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画面,尤其是鹤的“排云”的动作、诗人“引”的情态,一定要画出来。 3说出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小学古诗教学中的美育

小学古诗教学中的美育 白马镇中心小学陈媛媛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收有39篇古诗,除几篇哲理诗外,大部分是写景诗和咏物诗。这些清新自然、脍炙人口的古诗艺术性高,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合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教材中本有的美感、诗意、情趣和思想,能使学生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及价值,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心灵受到净化,思想受到感染,智慧受到启迪,情感受到震撼,从而进入美的境界,形成美的思想。 【关键词】美育;古诗教学 “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非凡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主要内容是情感教育。它通过美的形象去调动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及个性、爱好等心理功能,做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古诗中的美育,就是要把学生带到诗的优美的意境中去,认识美、感受美、爱好美,激发他们的情感。诗词往往以情取胜,以情夺人。欣赏诗词,品味古人优美的感情,旷达的人生,百折不挠的意志,能调节学生心态,保持良好的状态,旺盛的斗志,去善待自我,直面人生,迎接挑战。因此古诗教学中实施美育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上下五千年,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诗词杰作。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收录了近40首古诗,这些古诗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小学生爱读爱背。优美的诗词、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实施美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应当充分发掘它们内在蕴藏的美,打开学生的心扉,激发心灵的共鸣,使学生理解古诗优美的意境,品味精练形象的语言,陶冶自身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水平和写作能力。这是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如何体现美育呢? 一、入情入境,探索诗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诗歌追求的最高境界。王国维有言:“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呢?首先应该动之以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其次,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情色彩。最后是悟境,即领悟意境之美。 例如杜甫的《绝句》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到成都草堂怀着喜悦的心情写就的。全诗四句四景,各臻其妙。教学时让学生披文入境,凭借有关词语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讲读第一句诗,要注意一个“鸣”字,写出了欢欣雀跃之态,呈现了一片生机,这是诗人在那战乱频仍的年代难得见到的和平景象,于是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讲读第二句诗,要注意一个“上”字,表现白鹭自由欢畅的姿态和扶摇直上的勇敢精神,再次流露出诗人内心喜悦的感情。讲读第三句诗,要着重抓一个“含”字,表现诗人在观赏到“千秋雪”的美景时,油然

小学语文古诗三首 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17古诗三首 一、文本解读 1.文体特点。 《古诗三首》包括了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望洞庭》则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这三首古诗都描写了祖国壮丽的自然风光。三首诗均为七言古诗。七言古诗起源于楚辞和汉代的民间歌谣,至唐代大盛。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七言古诗(简称“七古”)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 《望天门山》第一、二、四句押韵,韵脚为“开”“回”“来”(“回”古音即作“huái”);《饮湖上初晴后雨》第二、四句押韵,韵脚分别是“奇”“宜”;《望洞庭》也是偶句押韵,韵脚分别是“磨”“螺”。值得注意的是,《望洞庭》中“和”读作“hé”为宜。 2.文化底蕴。 古诗虽然用字考究,语言凝练,但诗人总是借助一定的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所以极具画面感。读这三首诗,展开想象,总能在脑海中浮现动人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深远,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古诗三首》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课后习题中,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也有“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首古诗的作者李白、苏轼、贺知章,都是家喻户晓的大诗人,在一、二年级的课内外古诗词学习中,学生也已经积累了三位作者的部分诗作。学习中,应引导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受到中华灿烂诗词文化的熏陶。

3.语言表达。 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家乡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浩荡东流的长江有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天门山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碧水东流至此回”则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对长江具有约束力和反作用,一个“回”字,写尽变化无穷;“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先写远望天门两山之所见,再点明“望”的立脚点即“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一个“出”字平添山之动态美,也暗寓诗人之喜悦心情。最令人称奇的是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诗中无一“望”字,细品却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了“望”的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所作同题诗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概括性强,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坡仙”眼中,“晴湖”“雨湖”都是美好奇妙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望洞庭》是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贺知章经过洞庭湖所见之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总写洞庭湖的秋色,比喻的妙用,突出了宁静、柔和美;“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想象瑰丽,比喻贴切,“洞庭湖”如银盘,“君山”似青螺,写尽了精致玲珑的山水风光。 学完三首古诗后,应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或名句,进一步感受祖国壮丽的河山和悠久的古典文化。 本课要求学生认识的七个生字中,两个是多音字,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它在词语中的意思来选择读音;“宜”“庭”“盘”都可以利用熟字“换换偏旁”的方法来理解与记忆;独体字“亦”是“夜”和“腋”的本字。甲骨文在一个

浅谈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浅谈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就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从而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案。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再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教师作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诗意,用简笔画的形式一次性或逐步再现诗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诗句。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的儿童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活起来了。 师生同画。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画,把无形的语言变为直观的画面,理解诗的画面美。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教学,师生分三步读诗作画。第一步,我在解题时,边讲边画出诗人李白仰望瀑布的简笔画,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第二步,读完第一、第二句诗后,我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添画“香炉峰”、“生紫烟”、“瀑布挂前川”,突出瀑布的背景美。第三步,读三、四句诗后,为了突出“飞流直下”的气势,我在学生画的瀑布上用粉笔横着由上往下添上有力的几笔,让

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强调了高中语文的诗词教学要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诗词的审美教学,实现语文的审美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诗文中美的元素,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使他们在审美的愉悦中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获得精神的升华。 标签:古诗词;教学;审美 古诗词是一种思想高度凝练,情感高度集中的文学体裁,意境优美,对仗工整,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思想道德、审美情趣等。审美教育能够促进智育和德育的发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流芳千古,他们的诗词佳作就像天空中的恒星,永远璀璨夺目。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一、吟咏知韵律美 古诗词的韵律“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可见古人做诗十分讲究用韵。“声韵协和,曲应金石”,即做诗要用韵,韵的作用不仅在于能使曲调和谐,且能够配乐器演奏。诗歌遣词造句凝练、含蓄、优美,节奏鲜明,讲究变化,富于音乐美,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朱自清曾说:“吟诵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气。”因此,鉴于诗歌本身具有形之声的特性,故较其他文学样式更适宜于诵读。 诵读之中,眼到、口到、耳到,心终能与诗歌共鸣。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音字咬合之中,感受李清照顾盼期待、悲惨忧郁的凄凉心境;于“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長短错落之中,感受“谪仙人”李白的过人豪气。柳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柔情笔触,一唱三叹,哀离愁别绪;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引吭高歌,怀古思今,抒报国豪情。在读中寻找情感的交汇点,在情感指导下寻求朗读的切入点。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思其神态,感其情怀,在共鸣之中体验韵律之美。 二、融情知意境美 诗歌是特别注重形象的描绘。现代多媒体可以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和其他多媒体软件合理地运用到诗歌教学中,其直观的形象、美妙的图画、动听的音乐,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运用多媒体把诗歌中的内容进行画面渲染,突出意境,把抽象的文字转换成色彩多姿的画面,构成一种意境,给学生以形象的直观感受,运用多媒体把诗词的内容化静为动,帮助学生品词析句,启发想象,训练表达美,在深刻地感知诗歌意境的同时,再加上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使课堂妙趣横生,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课文解读

第21课《古诗三首》课文解读 山居秋暝(míng) [唐] 王维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本诗是五言律诗,诗人在山中隐居是所做。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秋天傍晚于山间所见景物的感想。读时注意第三联中的“归”和“下”字的停顿。及最后一联中“自”的停顿。 作者简介: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有“诗佛”之称。北宋苏轼说曾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中有诗”。 注释:【空山】空旷、寂静的山野。【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新】刚刚。【竹喧】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浣女】洗衣物的女子。【春芳】春天的芳草。 【歇】尽。【王孙】本诗指诗人自己。 翻译:空旷的山野刚下完一场秋雨,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静静的月光把松林照亮,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流淌。 竹林里人声喧闹,是洗衣的女子归来,水上莲叶轻摇,是渔船顺流而下。 任凭春花春草凋谢吧,我要留下享受这无比风光。 分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动景:清泉、浣女、渔舟。静景:明月,松树林、石、竹林、莲叶。 本诗前两联联写景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第三联以动衬静(浣女——竹喧,渔舟——莲动)。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山居图。第四联抒情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高洁的情趣。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写了一位游子夜间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勾画了一幅凄清、幽静的秋江夜泊图。朗读的基调是深沉婉约的,语调低缓 注释:【泊】停靠。【枫桥】地名指苏州。 【乌】乌鸦。【江枫】江边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对】相对,面对。 【姑苏】苏州城的别称。【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翻译: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不停地鸣叫着,寒霜弥漫在夜空中,面对江边

深入歌曲文本解读

最新资料推荐 深入歌曲文本解读 《深入歌曲文本解读,提高歌唱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方案龙港五小孙小蕾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歌唱教学是一种体现美的艺术。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针对当前歌唱教学中文本解读不够深入的现状,提出从歌曲艺术的特点、文化的语境、个性化的理解三种视角进行文本解读,以优化歌唱教学文本解读的质量,提高歌唱教学有效性。 2、问题研究的必要性文本解读是歌唱教学的根,用音乐的、 人文的、创新的角度进行多维解读,即从歌曲的特点、文化的语境、个性化的理解进行文本解读使学生领略歌曲的艺术魅力,最终获得对歌曲的正确理解。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和文献分析1、课题界定(1)歌唱教学。 歌唱教学是一种体现美的艺术。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2)歌曲。 歌曲是由歌词和曲谱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词曲相应。 歌曲的创作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是先词后谱写乐章,一曲专为一词所用,二是先曲后词, 依声填词。 (3)歌曲的文本解读:

是指从音乐要素出发,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把音乐要素作为音乐学习 主要内容。 通过对音乐要素准确、深入而细致的分析,设计有针对性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教学手段而直指音乐本体,从根本上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 2 、政策、理论依据(1)根据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比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 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 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2)雷默先生在《音乐教育的哲学》指出,教学中要尽可能发现和挖掘音乐中独特的音乐语言(要素),以此来发展学生对表现要素的理解力和更明晰的感知。 这句话点明了挖掘歌曲中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它包含了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音色、结构、调式、和声、曲式、风格等。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1、研究目标:歌唱教学很容易被上成一堂综合 课,虽然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形式,但是对歌 最新资料推荐 曲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不够深入的现状,意在优化歌唱教学文本解读 质量,提高歌唱教学有效性。

传承古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

(吉林省通化市靖宇中学语文组吉林通化 134000) 中图分类号:a14 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所以曾经有人把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叫做"诗的文化"。可以说,所有古典文明的精华都包容、凝结在古典诗词作品里。 然而,在西方现代文明影响之下,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古典文明正面临着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机。 危机与希望并存,现实与传统共在。传承古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源远流长篇: 从远古的原始图腾,到奴隶社会的刀耕火种,到封建时期的农牧文明。这些文明,无不在诗歌的发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诗歌发展史。 长久以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像四道江河,并排浩浩荡荡地奔流在中国大地。其中,诗歌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最早的样式之一,又是文学中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体裁。起初,《诗经》《楚辞》并称,一富写实精神,一带浪漫气息,构成了诗歌历史长河的两大源头;历经汉魏风骨、齐梁声律,至唐,在集大成的基础上,超迈前贤,成诗歌之盛世,蔚为壮观;其后的宋诗,虽不似唐诗的典雅丰腴、意气浩然,然亦瘦劲冷峭、精细澄澈;与此同时,唐宋词以她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宋诗争奇斗妍;元明清三代,以戏曲和小说为主,诗词成就虽不及唐宋,但就具体诗人而言,也还有一些好的作品可供后人欣赏。两千多年来,古典诗词所体现的进步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性,无疑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文精神的灵魂。 魅力无穷篇 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哪种语言,都有他们的诗歌,但不同的民族,诗歌的发展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诗在不同民族的精神生活中所占比重也是不同的。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诗歌,长期处于原始的、自然的发展阶段,真正高度发达的诗歌艺术,是以高度发展的文化为基础的。当然,文化的发展也不一定必然促进诗歌的发展,其中必须有适宜诗歌生长的土壤。这样看来我国古代的文化,其适宜于诗歌发展的因素,是极其丰富的。举其大端,如礼乐文明的崇尚、山水审美活动的兴盛、文官制度与科举考试,无不是促进诗歌艺术长期的繁荣并高度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诗歌,早期的成绩就十分辉煌,有《诗经》、楚辞、汉乐府诗三大系统,作为后来文人诗歌的源头与母体。魏晋时期,进入高度自觉的文人诗发展的时期,此后一直到近代,以文人为主体的诗歌体系,一直在连续发展,其历史之长,诗人之多,诗歌对整个社会文化影响之深,的确是举世罕见的。这样博大精深的古典诗词艺术,其审美价值之高,自然无需论证。文化与文学的历史既然是无法割断的,那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诗词艺术在当代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自然也是毋庸争议的。 另外,诗歌具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小说散文写得再好,毕竟不利于传诵,因为它们的篇幅相对较长。而诗词却不同。它的短小精悍,它的朗朗上口,它的雅俗共赏,都可以使它轻捷地活跃在文化传播的前沿。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门古老优秀的语言文化艺术,它在促使文化繁荣和提升民族精神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从文化的历史使命来看,诗词也同其他文体一样,曾经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岳飞的《满江红》等诗词,无一不是战斗的鼓点,冲锋的号角。我们能否认它的价值吗?而且,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它仍然可以不分场合地游走于我们的唇齿之间,增添交流的情趣和品位。它长时间的存在已经昭示了它作为精神产物的特殊魅力。 发扬光大篇

浅谈-中学古典诗词教育审美能力培养

浅谈中学古典诗词教育 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摘要 古典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意象丰富的文学作品,它所涵储的传统文化的基因,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及熔铸健全人格中更是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为此,中学的古典诗词教育的出发点应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熔铸健全的审美人格。然而,当前的中学的古典诗词教育由于过分注重翻译、分析、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与讲解,致使古典诗词的文化底蕴流失严重,失去了美感。本文尝试从吟诵感悟、理性渗透、想象与联想、思想熏这四个方面加以论述,探讨如何在中学古典诗词教育中渗透审美人格教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典诗词吟诵感悟理性渗透想象与联想审美人格 引言 在倡导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学的古典诗词教育在这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容。 一当前中学古典诗词教育所面临的任务 语文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然而,当前的语文教育主要是以知识和技能教学为主,是以实用文章教学为主要容,其人文教育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开展。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以大量繁琐机械的知识讲解和训练,将原本充满人性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学科,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变成了僵化繁琐的解题技巧和训练。要解决当前语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应该依靠这种比较注重心灵塑造的审美教育来解决,以此来改变语文教育现状。 审美教育是包含文学等各门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文学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容和途径。因为“文学教育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从而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理想、人生的信仰等。古典文学在语言上有着现当代文学所不具备的特殊力,其微言大义更能让今天的学生领会汉字的原初意义。不论是先的散文,还是《史记》中的选章,还是唐诗宋词,通过阅读,我们都可从中感受那种特有的审美效果,从而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1] 这表明文学教育是具有其它教育容和手段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所以,它更能显出健全人格的特殊价值,特别是古典诗词,它是一种“高度凝练、意象丰富的文学作品,”[2]“它所涵储的传统文化的基因,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及熔铸健全人格中更是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3] 正是因为古典诗词凝结着传统思想、文化和精神等,2003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提出的教学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典作品的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4]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给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培养学生较好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二当前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迫于生存的需要,自然而然会主“实用”至上,视语文为工具,那么,作为母语教育的语言教育必然会失掉它自身独特的人文性。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上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把古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2017年教育部對中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进行改编,里面加入更多的文言文与古诗词,这无疑是对中国文化重视的表现。在这种形式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提升学生对于中国古诗文的兴趣与理解能力,有助于弘扬中国古诗词文化。本文主要阐述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利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使其能体会到古诗之美。 标签:小学语文;古诗文;审美教育 引言 中华好诗词这一电视节目的火热,使得国内兴起一股诗词热,人们才发现原来中国中小学竟然会背那么多诗词,不禁加强对孩子古诗词等优秀文化的教育。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最好的阶段就是小学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想象力强、记忆能力强,只要教会学生对与古诗词的审美方式,这种方式必将有助于学生以后阶段古诗词的学习。因此,在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审美势在必行。 1 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美的感知 人教版中的古诗文能选进教材,都是经过教育部专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的决定,这些古诗文必定是中华文化的体现,一般都是五言绝句,含义浅显易懂方便小学生学习、记忆。中国的古诗讲究严格,用词考究,深入了解,必能发现其精美。 1.1 用词考究、音韵美。 中国的古诗词,虽然有的只有短短几十字,却是作者凝练了所处的环境、自己的情感在里面,都可以被谱上曲用来吟唱,也能被画家绘画出精美的画作。中国的古诗词用词考究,都是经过诗人反复斟酌之后,才确定写出的,因此,这些古诗词,改一字都会失去原有的含义。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必须融于感情进行朗读,这样才能体会到诗词的韵律美。比如,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对于诗词的诵读平仄、音调,要弄清,在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一定要缓慢,才能体会出诗词的音乐美。 1.2 意境美。在进行古诗文学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想象到那种诗词的画面,需要利用课本中的图片和多媒体文件对学生进行教学,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画面,从而体验到其深意,对于诗词中的每一字都要进行分析。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不正是真实写照吗?用“推”可能显得无礼,而用“敲”,不仅体现了礼貌,还与安静的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瞬间就能想象到这种画面。比如,我们在学习《游园不值》这首诗时,对诗词中表现出来的每个景物都融入到脑海中,然后进行诵读,在读到最后两句时,就会想象到在紧闭的柴门外,开放茂盛的杏树的红杏花露出来,正是春天万物复苏的好时节。以后在遇到这种情形时,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读诗作画,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就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从而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案。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再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读诗作画,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教师作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诗意,用简笔画的形式一次性或逐步再现诗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诗句。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的儿童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活起来了。 师生同画。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画,把无形的语言变为直观的画面,理解诗的画面美。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教学,师生分三步读诗作画。第一步,我在解题时,边讲边画出诗人李白仰望瀑布的简笔画,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第二步,读完第一、第二句诗后,我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添画“香炉峰”“生紫烟”“瀑布挂前川”,突出瀑布的背景美。第三步,读三、四句诗后,为了突出“飞流直下”的气势,我在学生画的瀑布上用粉笔横着由上往下添上有力的几笔,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动态美。 学生自画。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独立地画出诗意。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是童子回答来访者的话。为了让学生体会“云深”一词所描绘的意境,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寻访人,当你顺着小书童的手向大山方面望去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纷纷回答:“我看到的是层峦迭嶂,云雾缭绕。”“我看到的是山高林密,路转峰回,云缠雾绕。”接着我让学生自由作画。有的学生画了一座大山,山中有大团的云雾;有的画上小房子、青松、寻访者、小书童。学生越画兴趣越浓,对诗中的画面美有了深刻的感受。

语文统编教材: 六下第10课《古诗三首》

第三单元第3课共2课时 7.《古诗三首》 【课文简析】 《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歧,表达本身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得意愿和据守高洁情操得决计。《竹石》描画了竹子坚毅、刚直、不屈得形象,施展阐发了作者得刚强、不屈不挠和坚强刚强不阿铁骨铮铮得高风亮节。《马诗》借马渴远望带上金笼头,驰骋千里,抒发本身但愿有一个宽广空间,施展志向,报效国度。三首诗都是在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此时的“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富有感染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古诗文基本的阅读方法,在教学时要注重对诗歌的多元解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诗文,学习多元解读的方法即可鉴赏关注的第二个方面是感受诗文中的形象;引导学生对佳词妙句的品评中提升对语言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络、锤、凿、焚”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4.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学习重、难点】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2.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难点:通过朗读并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核心学习任务】 1.会认古诗的生字,会写生字。 2.品味古诗,并査找相关资料,理解诗意,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唤醒学生内心体验,感悟古诗表达的意境。 3.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古诗博大的人性美,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学习准备】 搜集古诗写作背景资料;制作好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马诗》。

《北京的春节》文本解读

6 北京的春节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二是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②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③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④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

现代诗歌意象解读定稿

. 象由言生境随心动 ——现代诗歌意象新特质解读 鄞州高级中学张蕾 “缘事而发,缘情而作”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创作原则,在这原则指导下的中国古典诗歌在内容和情感上呈现出两大特点:内容上,关注现实生活、具体事件;情感上,抒发普遍的人伦道德关怀。因此具备了广泛的认同基础,形成了现实性、可感性的两大特点,使读者在很大程度上能把诗歌还原为生活本来的面目,还原为具备普泛生活情感体验的大自然的原真表象,于是造就了悠远的山水意境和无数的通用意象,例如:月亮、孤舟、白云、梅、菊、雁……这些意象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唤起读者的记忆经验,在最大程度上达成真切的感知和认识的统一。例如杜甫的《登高》前两联,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间四句,王维的《使至塞上》的第三联,意象的并置和连缀复原了一幅幅契合民族审美体验的风景或生活场面,借此表达出后世读者熟悉的古典诗人的国恨家仇、个人哀乐、山水闲情。 相对于古典诗歌,现代诗歌走过的百年历程实在是倏忽之间的事情。面对中国古典诗歌“立象近意”的悠远传统,生活在同一片天宇下的现代诗人不得不转而寻求旧意象的新拓展和新意象的另挖掘。希望突破中国古典诗歌几千年来几乎穷尽一切能见到的自然现象的意象结构和被无数文人一再使用所形成的具备高度认同感的经典意象的审美体验。借以传达全新的充溢时代精神的诗歌精神、意象情趣和个体情感。同时,受了西方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影响,现代诗歌找到了中国传统诗歌借物咏怀和西方象征诗歌极力寻找思想感情客观对应物的相通点,成就了现代诗歌“兼容并包”、独具个性的意象体系。这样,中国现代诗歌的意象就具备了如下特质: 一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承传性、情调化,二是现代诗歌意象的人情味、人格化,三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时代性、现代化,四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故事性、戏剧化。 一、现代诗歌意象的承传性、情调化 新诗运动追求诗体的大解放,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诗歌内容意义表现的重视程度。因而,新诗日益显露出“一种极沉痼的通病,那就是弱于或竟完全缺乏幻想力,因此他们诗中很少浓丽繁密而且具体的意象”(闻一多《<冬夜>评论》)。但是也有一部分诗人坚持着自己的诗歌主张,在作品中显示了对古典诗歌意象的特别关怀,如:闻一多、戴望舒、徐志摩、沈尹默、周作人等。如李叔同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歌词文辞秀丽、意境深远而富有情韵,“长亭、古道、芳草、柳笛、夕阳……”与古典诗词一脉相承的意象,营造出悠远而古典的情韵,体现了对传统意象的传承与拓展。 又如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谈谈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谈谈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摘要: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审美教育。语文更是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教师应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那些被选入教材的古诗词,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我们对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艺术活动。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引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将审美教育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指出“语文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借助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失为一条便捷的途径,也是一种极有效的方法。 中国诗歌,尤其是那些被选入教材的古诗词,大多是千古流传的名篇,文质兼美,本身就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我们对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活动。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往往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那么,如何借助古诗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呢?我在十几年的古诗词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品析字词,感知诗词的语言美 诗词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是诗词语言的高度凝练

性。诗词语言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以一当十”,力求“一字传神”。像我们熟知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如此。 诗词教学时要重视诗歌字词的品析,感知诗词语言独特的美。如杜甫笔下的《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一个“含”字,若一般写来,用“外”也能讲得通。通过进行对比品析,方知“含”字用得妙,妙在它把诗人所站的位置点出来,原来诗人是在屋子里从窗户内向外瞧的,这个“含”字,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尽收眼底,便显得一切都是从诗人眼中出发的,避开了正面写人。又如《江畔独步寻花》开头两句中的“满”和“压”写出花开得多,把小路都遮住了,把花枝压得弯下了腰。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深一层的品析:“满”体现了大地锦绣、春色四溢的景象,“压”让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春的奋发精神。诗人把静态的花写活了,从中让学生体会诗人炼字、炼句的匠心独运,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 中国古诗词,特别注重押韵,又富有节奏感,有着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的音乐美。节奏感也是诗词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使声音的刺激具有规律性,读起来有一种舒适感,便于大脑吸收语言信息,使古诗词易于被记住;二是以一定的节奏表达一定的情感。诗词节奏鲜明,韵律和谐,通过反复诵读,有助于体会感情,进入诗词的意境。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名句,“倍思亲”读的速度可慢些,语调要深沉些,

谈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发表时间:2012-07-30T16:26:50.890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2年7月供稿作者:李旗江 [导读] 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四川省渠县龙潭乡中心学校李旗江 【中图分类号】G218.2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86-01 语文课本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审美教育能够促进智育和德育的发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美诗佳词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反复吟咏,感知诗歌美 审美的对象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都是可以感知的。“读”可以把视觉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营造较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想象力。很早以前就有人这样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古人教书时为何总要教学生朗读的原因了。“读”的确有它的独到之处。针对它的种种好处,我在课堂教学时,重点放在组织学生反复朗读,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如:独自默读,酝酿情感。学生朗读,体会情感,然在学生朗读中又分集体朗读和个别朗读,气势委婉纤柔的诗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则让全班女生朗读,同时指她们读出柔和舒缓、轻松的情感;气势雄壮,充满激情的诗词如《观沧海》等,让男生们朗读,同时指导他们读出激昂的情感。 二、动之以情,感受感情美 每一首诗总流淌着作者浓浓的情愫。有的充满爱国的激情,有的荡漾着思乡的思绪,有的饱含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有的则闪现着朋友间真挚的友情。如李白的《赠汪伦》学生从李白与汪伦的交往中感受到的是一种诚挚的感人的友情,体验到的是人间友情的可贵。教学时,教师除了运用最基本的读的手段外,还要让学生听、想,以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教学《江上渔者》时可运用多媒体。诗的前一句写了鲈鱼味道鲜美,后一句是诗的升华之处,也是焕发人们情感的点睛之笔。这时录相放映这样的景色:一叶扁舟上一位渔民吃力地拖着鱼网,在阴风怒号、随时可能会小舟倾覆的浊浪滔天中作业,风在悲鸣、浪在肆虐……此情此景,学生们哪个不动情呢?学生们不只是品尝鲈鱼的美味,而能体会到渔民捕捞的艰辛,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进入作者精心布置的情景中,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感情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深入理解,挖掘思想美 “诗言志”“诗缘情”,喜怒哀乐,诗之情也。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 学习《钱塘湖春行》《江南春》《使至塞上》等诗篇,就该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让如诗如画的祖国壮丽山川,在学生的胸中激荡。让学生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充满激情,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学习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样,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必须让学生理解作者渴望杀敌建功,报效国家的豪壮胆气、雄伟气魄,体味作者虽壮志未酬,仍心系祖国命运的拳拳之心;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应让学生学习诗人不屈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就该让学生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节…… 四、炼字品句,欣赏图画美 我国古代许多诗词都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意味隽永的画幅。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推敲品味,了解作者所创设的情境,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体会古典诗词的图画美。 如《过故人庄》描绘了一幅农村恬静优美的田园图。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诗歌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中,通过对“邀”“至”“合”“斜”及“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字句的品析,体会故人庄环境的恬静美丽,农人劳动的乐趣,田家生活的安逸。《江雪》作者以极其洗练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的“孤”与“独”去体味渔翁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把“江”“雪”与“渔翁”有机联系在一起,动静相衬,虚实结合,使洁、静、寒凉的整个画面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 五、发挥想象,领悟意境美 诗人在写作时是十分注重意境的。那么,作为鉴赏者在欣赏诗词时也一定要注重对意境的把握。意境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意境是思想感受情与艺术境界的结合,这一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这正如古代诗词评论者所说的,情与景和谐,思与境共生。具有完美意境的诗词,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不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还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互增光彩。发挥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古典诗词的教育审美教育功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渗透审美教育,审美化教学在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启迪、智力的开拓、健全人格的塑造、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的效应是不可低估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因而要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心灵在对诗歌美的领悟中受到美的熏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