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制作与鉴赏
盆景制作与欣赏范文

盆景制作与欣赏范文盆景是一种以小型植物为主要元素,配以盆器、石头、饰品等附加装饰物,组成的艺术浙种。
它以自然景观为原型,通过人工的艺术调整和精心制作,展现出一种小巧精致、具有自然美感的景观。
盆景制作和欣赏是一项传统的文化艺术活动,能够让人们沉浸其中,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和谐。
盆景制作的过程包括选材、设计和养护三个主要环节。
首先,选材是盆景制作的基础。
盆景的主要植物材料通常有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树木可以选择种植得好的树苗,根据需要进行修剪和造型。
灌木可以选取树形较佳的品种,修剪后具有丰富的布局效果。
草本植物则可以衬托整个盆景的繁茂生气。
其次,设计是盆景制作的核心。
设计要考虑植物的形态和生长习性,结合盆器和配套饰品,以自然景观为蓝本进行创作。
造型的艺术性对于盆景来说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修剪树枝、移栽植物、摆放盆器等手段来实现。
最后,养护是盆景制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植物的养护需要有规律的浇水、施肥、修剪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只有植物健康生长,盆景才能长久地展现其美丽和艺术价值。
盆景制作不仅可以培养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还能通过欣赏盆景的美丽和和谐,给人们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盆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将人们的情感引向了大自然,让人们体会到了自然之美,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盆景所展现的景色美丽而又恬静,给人们以心灵上的安慰,可以减轻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欣赏盆景可以使人们获得一种舒缓、悠然的心态,进而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盆景制作和欣赏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制作盆景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只有通过对植物的形态、颜色、纹理等方面的感受和理解,才能进行艺术上的精心设计和制作。
同时,盆景也是一种集合了造型、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品。
盆景制作和欣赏不仅需要运用各种艺术技巧,更需要灵感和创造力。
制作盆景可以让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和创造力。
盆景制作分析报告

盆景制作分析报告1. 引言盆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将自然景观缩小至小空间中,通过布局、修剪和造景等技巧,创造出微缩的自然景观。
本报告旨在分析盆景制作的过程和技巧,探讨盆景制作的原理和要点。
2. 盆景制作的基本原理盆景制作的基本原理是模拟自然景观,并通过布局和修剪等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自然美。
下面是盆景制作的基本原理:2.1 缩放盆景使用小尺寸的盆景器皿来模拟大自然中的景观。
通过缩小比例,使得整个景观可以放置在一个小盆中。
2.2 布局盆景制作的关键在于布局。
合理的布局可以让盆景看起来更加自然和平衡。
布局需要考虑元素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以及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3 造型盆景的造型是通过修剪植物来实现的。
通过修剪,可以塑造植物的外形和姿态,使之更好地适应盆景的整体效果。
2.4 点缀盆景中常常会使用一些小道具来点缀景观,如小石子、小雕像等。
这些点缀物可以增加盆景的趣味和丰富度。
3. 盆景制作的要点盆景制作需要注意一些要点,下面是一些关键要素和技巧:3.1 植物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植物是制作盆景的关键。
植物的选择需考虑地域和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点。
3.2 盆景器皿的选择盆景器皿应与植物的大小和形状相称,器皿的颜色和材质也要与景观相协调,以达到整体美观的效果。
3.3 场景的模拟盆景要能够模拟自然场景,例如山水、湖泊、林木等。
通过使用不同的植物、石块和土壤来营造自然的效果。
3.4 可持续性维护盆景的制作不仅要考虑到美观,还要考虑到长期的维护。
选择易于养护的植物,并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以保证盆景的长寿。
4. 盆景制作的步骤下面是一般盆景制作的步骤:1.准备材料和工具,包括植物、盆景器皿、土壤、修剪工具等。
2.确定盆景的主题和风格,选择合适的植物和盆景器皿。
3.在盆景器皿中放置底部的排水网,然后填充适量的土壤。
4.将选定的植物放入盆景器皿中,调整位置和角度,确保盆景的布局和造型合理。
5.修剪植物的根部和枝叶,使之更加适应盆景的形态需求。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三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三第二章盆景的品评和欣赏学习要点:盆景品评的标准及欣赏内容。
重点是掌握各流派是艺术特色和设计、制造盆景的特殊手法;理解盆景欣赏的审美标准和了解欣赏盆景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盆景的艺术流派盆景在我国有着悠长的历史,不同地方的盆景各有特色和制作技巧;人们对盆景的审美也各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盆景美没有具体的品评标准,所以在讲盆景的品评和欣赏前,我们先了解我国盆景的流派。
盆景是融园艺学、美学、文学于一炉的我国盆景艺术,可说是我国自然风貌的浓缩与升华,是独树一帜的东方艺术珍品。
作为造型艺术的盆景,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区辽阔,各地的气候条件、植物资源、山石种类、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熏陶的不同,再经各地的历代民间艺人和盆景爱好者的精心培育和不断创新,形成了各自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因而产生了流派。
有人把我国盆景概括为两大派,即南派与北派。
以广东、广西等地作为南派;以苏州、扬州、四川和长江、黄河以北的地方统称为北派。
过去研究和制作盆景的人有这样说法,但这种分类方法过于笼统,因此在在分派上远远不止这两种。
有人认为形成盆景流派,应有一定的标准:1.作为盆景的树种,应具有地方特色:如扬派的黄杨、雀舌罗汉松;苏派的三角枫、石榴;川派的金弹子、黄桷树;岭南派的九里香、榕树等。
2.要具有反映流派个性的特殊艺术造型:如扬派的云片型,苏派的六台三托一顶,川派的悬根露爪,岭南派的大树型,海派的微型等。
3.有独创的造型技巧手法:如扬派的以扎为主,岭南派的蓄枝截干,苏派的粗扎细剪,川派的蟠扎,海派的金属丝缚扎等。
4.融合树种、造型和技法等特点,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扬派的层次分明,苏派的清秀古雅,川派的雄伟奇突,岭南派的飘逸豪放,海派的自然流畅等等。
目前国内不少人根据上述四项标准,把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和海派,称之为中国盆景的五大流派。
有人认为这五大流派,虽是主要流派,但并不能概括全国流派,还应有浙派、徽派、广西派、福建派等等。
第一章 盆景的制作与欣赏ppt课件

总之唐宋元,为盆景形成时期,至元代虽然还未正式出现 “盆景”叫法,但作为一门较为完整的艺术已经形成。这个 时期的特点是:
1、对盆景的叫法有“盆栽”、“盆池”、“假山”、“些 子景”等;
2 、盆景的种类和形式较多,有山水、植物、石玩等,体型 上有大、中、小。植物盆景又分树桩盆景和花草盆景,还出 现了附石式盆景;
河姆渡新石器遗址中的五叶万年青纹陶片
这是原始艺术家对当时 盆栽植物所做的艺术再 现,它是迄今为止我国 发现的最早盆栽,是最 为原始的、初级的、简 单的盆景,也是世界上 最早发现的盆景。
起源
商周、秦汉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25年) 不仅有草本盆栽,还有了木本盆栽。张謇出使西域时,为了把西域的石
隋代(公元581年—618年)
文化艺术逐渐繁荣,山水画初兴,增强了山水园林 意境的表现,这对盆景艺术的形成又是一大促进。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1. 已有制作假山和模仿山林景色的工艺品。
2. 有了植物、盆、几架三位一体的盆栽及其墓壁 绘画。
盆景的形成时期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生活的提高,使人们有了一定的审 美观思想基础,随之产生了象牙雕塑、木雕、陶瓷雕、纺织等艺 术形式,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封建社会之盛世, 在文化艺术方面也取得了辉煌成就,各种文化艺术都有取得了辉 煌的成就,绘画艺术全面繁荣。山水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盆景的 形成。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之子李贤 (章怀太子,葬于公元706年)墓的两幅壁画。
盆景艺术的发展也受到影响,但当时有位高僧,法名韫上人, 他云游四方,出入名山大川,善长各种盆景创作技法。受山 水画影响,他制作的盆景当时称“些子景”( 小型景致。 些子:小的意思)。其特色是师法自然、小中见大,颇有画 意。
米兰提根盆景如何制作

2023-11-11•盆景概述•米兰提根盆景的特点和价值•米兰提根盆景的制作流程•米兰提根盆景的养护和管理•米兰提根盆景的欣赏和鉴赏目•米兰提根盆景的实践与探索录01盆景概述盆景定义盆景是一种将植物、山石、水、土等元素组合在一起,经过艺术加工和创作,制成可供观赏的盆中景观。
盆景特点盆景具有小巧玲珑、自然美、历史悠久、寓意深长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园艺艺术品。
盆景的定义和特点盆景种类根据植物种类、造型和风格的不同,盆景可分为很多种,如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水旱盆景、微型盆景等。
盆景风格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盆景风格也有所不同,如中国式盆景、日本式盆景、西洋式盆景等。
盆景的种类和风格盆景起源于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古老的艺术之一。
盆景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的文化、艺术、哲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盆景历史盆景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品,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如“以小见大”、“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等。
同时,盆景也是很多文人墨客的喜爱之物,被赞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盆景文化背景盆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02米兰提根盆景的特点和价值定义米兰提根盆景是一种以米兰植物为材料,经过艺术加工和培养形成的微型景观。
特点米兰提根盆景具有造型别致、意境深远、养护简便、观赏性强等特点。
价值米兰提根盆景具有观赏、收藏和装饰等价值,能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缓解压力,同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意义米兰提根盆景的制作和欣赏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感受,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
目前米兰提根盆景市场逐渐升温,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同时,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劣质产品,需要消费者谨慎选择。
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自然和绿色生活的需求增加,米兰提根盆景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市场将会更加注重品质和创意,推动米兰提根盆景向更高层次、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米兰提根盆景的制作技术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盆景欣赏与制作技巧

盆景欣赏与制作技巧一、源于自然-巧夺天工盆景是大自然中奇古老树,丘壑林泉的艺术再现。
创造盆景,首先必须收集素材,使胸有丘壑林泉,而后才有“再现”可言。
所以,学习自然是创作的前提。
既是创作,就不是照相式的“缩影”,不是大自然的照搬、照抄。
在盆景创作中必须运用剪裁、取舍、渲染、夸张等手法,才能更集中更典型地再现大自然。
“千里之山岂能尽奇,万里之水不能尽秀”,所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才能使源于自然的盆景,高于自然,巧夺天工。
盆景工作者只有通过对景物作仔细观察、深入研究,捕捉特点才能达到创作时胸有成竹,如探囊取物。
春夏秋冬、朝夕晴雨、变化万千。
树:或遒劲豪放,或潇洒飘逸,或老态龙钟,或生意盎然,或婀娜妩媚;竹的潇洒,松的刚劲,桂的香韵、海棠的妩媚;山:或幽、或秀、或险、或雄、或奇。
对每一素材,只有体察入微,抓住特征、神情、态势,搜尽奇峰打草稿,才能使创作题材丰富多采,形象构图优动人。
立意新奇,才能“应物象形、随类传彩”,使作品不仅“形似”且要达到“神似”,使其生动感人。
二、创造意境-突出主题盆景的最大特点是创造意境。
意境如何,是品评盆景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意境高雅新奇,则气韵生动,耐人寻味。
“景无险夷”,刻板老套,就平淡无奇。
中国盆景,自唐、宋以来,十分注意意境创造。
每一新作都富于新意,别开生面。
这一优良传统,应很好继承发扬。
盆景的意境创造,不仅在动手之前要匠心独运,仔细推敲,蕴酿主题,即所谓“意在笔先”。
而且立意还要贯穿于盆景创作的始终,因材取意,即所谓的“笔到意生”。
因为盆景材料不能象笔墨那样,可由画家随意挥洒,而必须照顾盆景材料的自然美态,所以,把意境创造贯穿于盆景创作的始终,才能使之达到完美境地。
选材是为突出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树桩盆景而论,不仅要注意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而且还要注意个体的“生相”、“体态”。
树种选择,要求具有树蔸(指根颈膨大部分)怪异,树根易蟠易露,树干耐蟠耐剪,枝细叶密、花果香艳、适应性强,耐瘠薄,耐移栽等特点。
现代盆景制作与赏析

现代盆景制作与赏析现代盆景制作和赏析是一门融合了园艺、美学和艺术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制作和赏析盆景可以带来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以下是关于现代盆景制作与赏析的一些建议:盆景制作:1. 选材:选择合适的植物和盆器非常重要。
植物的形态、叶色、生长速度等要与整体设计风格相协调。
盆器的形状和材质也需要搭配,可以选择传统的陶瓷盆、石质盆或现代感十足的潮流材质。
2. 设计理念:制作盆景需要有明确的设计理念,可以是模拟自然景色,也可以是抽象的艺术表达。
考虑植物的布局、高低错落、线条的流畅,力求整体造型的协调和美感。
3. 养护与修剪:盆景不同于一般的花卉养护,需要定期的修剪和造型,以保持整体的美观。
适时地浇水、施肥也是关键,要根据植物的需求和盆景的布局合理进行。
4. 景石与配件:景石是盆景中的重要元素,可以增加层次感和自然感。
同时,可以搭配一些小的装饰物件,如小桥、小船等,使盆景更富有情趣。
盆景赏析:1. 审美感受:盆景是一种极具艺术性的植物陈列,赏析时可以从整体造型、植物的生长状态、色彩搭配等方面感受美的享受。
2. 心灵抚慰:盆景通过模拟自然景色,使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舒适的氛围,对心灵产生抚慰作用。
放置于家中或办公室,可以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3. 文化意蕴:盆景在设计时常常融入文学、绘画、诗歌等元素,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通过赏析,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4. 艺术价值:现代盆景制作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更注重创意和艺术性。
一些现代盆景作品被视为艺术品,参与艺术展览,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总体而言,现代盆景制作与赏析既需要对植物、艺术、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也需要发挥个人的创造力,表达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园林技术”《盆景制作与鉴赏(专科)》网课测试题答案5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园林技术”《盆景制作与鉴赏(专科)》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盆景形式美法则。
2.古典川派桩景造型主要应用()技艺。
A、短截B、摘心C、蟠扎D、雕刻3.()的盆景理论迅速发展,对中国盆景的制作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清年代4.铁丝蟠扎时,铁丝与树干的夹角是()A、30°B、45°C、60°D、76°5.我国唐代盆景完成了盆景史上A、上盆B、盆栽C、意境D、体量6.“有似风倒之木,富于野趣”是桩景类自然型干变亚型()式的特点。
B.卧干C.曲干D.枯干7.()讲求动势,侧重“笔意”,曾在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会上被评为一等奖。
A、《秦汉遗韵》B、《刘松年笔意》C、《八骏图》D、《群峰竞秀》8.清式几架结构精巧,线条复杂,多用雕线刻花。
()A.正确B.错误9.()盆具有质地细腻、坚硬、华贵,透气性差的特点。
A.釉陶盆B.云盆C.瓷盆D.紫砂盆10.盆景(名词解释)11.“丈山、尺树、寸马、分人”是指盆景中景以及景物与盆钵、几架之间的比例关系。
()A.正确B.错误12.盆景无土栽培(名词解释)13.观花类盆景梅花修剪的适宜时期为()A、萌芽前B、开花时C、开花后D、落叶后14.()是表现层峦叠嶂,群峰竞秀之势。
A、江湖式B、石林式C、群峰式D、瀑布式15.铁丝蟠扎时,铁丝与树干的夹角是()A、30°B、45°D、75°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我国盆景艺术向诗情画意方向飞跃是始于元代。
()A.正确B.错误2.“游龙式”是扬派桩景的代表造型特点。
()A.正确B.错误3.桩景翻盆的时间多在()进行A、早春或晚秋B、早春或夏季C、夏季或晚秋D、晚秋或寒冬4.现代桩景五大派包括岭南派、海派、浙派、闽派和()。
A.川派B.杨派C.苏派D.中州派5.铁丝蟠扎时,铁丝与树干的夹角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景制作与鉴赏》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盆景2.盆景风格3.盆景流派4. 盆景的地方风格5.盆景的民族风格6.壁挂式盆景7.盆景画意8.盆景诗情9. 摘心10.回缩11.疏剪12.雕13.退火14.枯艺盆景15. 微型盆景16.草书盆景17.皴法18.树石盆景19.盆景无土栽培20.盆景欣赏二.判断并该错(正确打√,错误打╳,在错误处的下方划线并改正)1.盆景起源于日本。
(×)中国2. 盆景被成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雕塑品”。
(√)3.“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指的是盆景艺术构图的复杂性。
(×)表现技巧的高度概括性4. 我国盆景艺术起源于汉代。
(×)成熟或新石器时期5. 盆景的最初形式是草本盆栽。
(√)6. 起源于中国的盆景于盛唐和宋代传入日本,经由日本传入欧、美等地区。
(√)7. 式是中国盆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8.“六台三托一顶”是川派桩景规则型的传统树型。
(×)苏派9. “掉拐”是川派桩景规则型的传统造型之一。
(√)10. “云片”是徽派桩景的代表造型特点。
(×)扬派或游龙式11. 古典桩景六大派包括苏派、扬派、川派、徽派、滇派和海派。
(×)通派12. 现代桩景五大派包括岭南派、海派、浙派、中州派和闽派。
(√)13. 盆景艺术活动包括准备、创作、养护、欣赏四个阶段。
(√14. 最成功的盆景艺术品首先是将最繁杂的变化转成最高度的统一。
(√)15.“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玩,树活则灵”,讲的是静中求动的道理。
(√ )16. 盆景中“以小见大”、“缩龙成寸”主要是靠尺度合适来实现的。
(╳)比例关系17.“丈山、尺树、寸马、分人”是指盆景中景以及景物与盆钵、几架之间的比例关系。
(√)18.“寸枝三弯”是指盆景形式美中尺度与变形的法则。
(╳)韵律与交错19. 除观花盆景外,盆景色彩基调宜淡不宜浓,宜素不宜艳。
(√)20. 明式几架结构精巧,线条复杂,多用雕线刻花。
(╳)清式或色调凝重,结构简练,造型古雅21. 桩景制作的基本技艺包括修剪、蟠扎、雕干、提根、点缀。
(√ )22. 铁丝解除的顺序是自下至上,由外向里。
(╳)自上至下23. 棕丝蟠扎的顺序是先扎主干,后主枝、侧枝;先扎顶部后扎下部,先大枝后小枝。
(√)24. 枯艺盆景的艺术特点或美学价值在于对比与夸张。
(√)25. 软质石料雕琢容易,多把功夫放在雕琢上。
(√26. 硬质石料雕琢容易,多把功夫放在雕琢上。
(╳不容易选石27.山水盆景胶接石料时应注意纹理要一致。
对于吸水石,适宜横接而不宜竖接。
(╳)竖横28. 树石盆景用树适宜选用叶片大的树木。
(╳)小29. 观花、观果类盆景因其消耗养分多,需年年翻盆或隔年一次。
(√)30. 盆景布置的背景一定要淡雅,装潢简洁大方。
(√)三.选择题1. 中国盆景成熟于(②)。
①新石器时期②汉代③北齐④唐代2.(③)是中国山水盆景艺术的形成时期。
①新石器时期②汉代③北齐④唐代3.(①)完成了盆景向诗情画意方向的飞跃。
①唐代②宋代③元代④明清年代4.(③)实现了盆景体量小型化的飞跃。
①唐代②宋代③元代④明清年代5. (④)的盆景理论迅速发展,对中国盆景的制作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①唐代②宋代③元代④明清年代6.(②)是中国盆景艺术成熟的关键时期。
①唐代②汉代③元代④明清年代7. 依据取材不同把盆景分为三大类,即桩景类、(②)。
①山水类和旱石类②山水类和树石类③自然类和树石类④山水类和水旱类8. (③)山水盆景浅盆中一部分是土壤、山石、树木,另一部分是水。
①旱盆型②水盆型③水旱型④壁挂型9. (③)树干弯曲向上,犹如游龙。
①斜干式②卧干式③曲干式④悬崖式10. (①)树干呈枯木状,树皮斑驳,冠部发出青枝绿叶,犹如枯木逢春,返老还童。
①枯干式②劈干式③附石式④悬崖式11.(②)是表现小溪山林景观。
①江湖式②溪涧式③水畔式④瀑布式12.(③)盆景的造型特点是高干型合栽式,形成刚劲自然、具时代气息的艺术风格。
①岭南派②海派③浙派④通派13 海派桩景的艺术风格和造型特点是(④)。
①严整壮观;云片,寸枝三弯②清秀古雅;圆片,六台三托一定为典型树型③苍劲自然、飘逸豪放;大树型、大飘枝④明快流畅,精巧玲珑;微型、自然型14. 扬州桩景的艺术风格和造型特点是(①)。
①严整壮观;云片,寸枝三弯②清秀古雅;圆片,六台三托一定为典型树型③苍劲自然、飘逸豪放;大树型、大飘枝④明快流畅,精巧玲珑;微型、自然型15. 通派桩景的艺术风格和造型特点是(②)。
①奇特古朴;规则型为主,游龙式②端庄雄伟;两弯半③严整壮观;云片,寸枝三弯④明快流畅,精巧玲珑;微型、自然型16. 山水盆景依用盆构造不同,可分为旱盆型、水盆型、水旱型及(④)。
①树石型②附石型③沙漠型④壁挂型17. “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讲的是盆景形式美法则中(③)关系。
①比例②尺度③透视④对比18. 下列山石材料不属于软石类的是(③)①砂积石②江浮石③千层石④海母石19. 下列山石材料不属于硬石类的是(②)P157~158①英石②芦管石③钟乳石④龟纹石20. (④)盆具有质细、坚韧、古朴,透气性好的特点。
①釉陶盆②云盆③瓷盆④紫砂盆21. 棕丝蟠扎的优点是(③)。
①易于掌握②颜色调和、成效快③不伤树皮,颜色调和④工效高、拆除方便22. 自然式圆片和苏派的圆片是靠反复(②)造出来的。
①摘心②短截③回缩④疏剪23.(③)是岭南派“蓄枝截干”的主要手法。
①摘心②短截③回缩④疏剪24. 下列(④)属于优良枝。
①死曲枝②脊枝③腋枝④回头枝25. 下列(③)属于不良枝。
①飘枝②跌枝③贴身枝④风吹枝26. 山水盆景配件点缀时要位置适当,要因景制宜。
名山宜配(②)。
①茅舍②古典式楼、阁③草台27.下列不属于树石盆景创作中以石为主点缀法是(③)。
①山顶植树法②倚石布树法③以石藏干法④山麓植树法28. 盆景养护管理主要包括生境管理、盆土管理和(①)。
①盆树管理②施肥管理③浇水管理④翻盆管理29.(①)被誉为是“古桩、古盆、古座”的典范,曾在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会上被评为一等奖。
①《秦汉遗韵》②《刘松年笔意》③《八骏图》④《群峰竞秀》30. 家庭布置盆景时,大柜顶端适宜放置(③)盆景。
①斜干式②卧干式③悬岩式④直干式四.简述题1. 盆景艺术的特点。
答:(1)盆景艺术的世界性。
(2)盆景艺术的边缘性。
(3)盆景艺术构图的复杂性。
(4)盆景艺术表现的高度概括性。
(5)盆景艺术创作的连续性。
(6)盆景艺术美感的可变性。
(7)盆景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8)盆景艺术浓厚的趣味性。
(9)盆景艺术的科学性。
(10)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性。
2. 汉代盆景的艺术风格与特点?答:A. 形式上出现了真正的盆景。
B. 内容丰富(以欣赏为目的)。
C. 容器以缶(壶)为主。
D. 技法上把画意注入盆景的造型中。
意义:盆景起于新石器时期成熟于汉代。
3. 宋代艺术风格与特点?答:1. 是唐代盆景的继续,以奇树怪石为观玩品。
2. 明确区分桩景与山水盆景,并对附石式盆景有了文字记载。
3. 对盆景进行题名。
4. 赏石标准更明确。
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艺显著提高。
5. 盆景植物分类,出现了“十八学士”的记载。
6. 盆景再度传入日本(宋风化)。
7. 宋诗中出现了“枯艺”的记载。
4. 丛林式盆景制作技艺要点。
答:(1) 丛林式盆景适宜表现山野丛林风姿,是由多株树木咋喝而成的统一而有变化的整体。
(2) 选树。
选材在于姿态自然、格调统一,能够协调。
(3)选盆。
丛林式盆景表现的景观较宽大,适宜选用口面较大的盆钵。
(4)脱盆剔土、修整根系。
(5)树木布局。
布局要做到疏密、高低、主次、藏露的关系。
(6)修剪枝叶。
枝叶简繁合适,画面清晰、节奏鲜明。
(7)栽植树木。
丛林式盆景土面要起伏自然,富于变化。
(8)点缀石头,以增添山林野趣。
(9)布苔,使盆景增添生气。
(10)点缀配件,丰富意境,突出主题。
(11)浇水。
栽植时要浇透定根水。
5. 简述盆景美的形态。
答:A.盆景自然美。
即盆景内自然景物的美。
(1)盆景树木自然美。
(2)山景自然美。
(3)水景自然美。
(4)盆钵自然美。
(5)几架自然美。
(6)动物自然美。
B.艺术美。
(1)造型美:盆景中自然景物通过人工造型而体现出来的形式美。
a.优美b.壮美。
(2)意境美:就是盆景中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和生活景象及其内含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a.诗情b. 画意。
c.含蓄C.社会美:倡导社会和谐、团结协作、奉献、文明、友爱的精神。
6. 盆景形式美法则。
答:(1)统一与变化。
(2)均衡与动势。
(3)对比与谐调。
(4)比例与夸张。
(5)尺度与变形。
(6)韵律与交错。
(7)个体与序列。
(8)规则与非规则。
(9)似与非似。
(10)透视与色彩。
7. 盆景树木生长特点。
答:(1)根系的断根效应与容器效应。
上盆前对根部的重剪(主、侧根只留15cm)和盆钵定容的限制使植株形成发达的细小根群(根系纤细化),适合移栽。
(2)枝条细密,树体结构紧凑。
桩景根系纤细化,使地上部分枝条细、密。
(3)生长率减小、节间变短、植株矮化。
因土定容、水分定容导致生长慢、节间变短,植株矮化。
(4)叶变小。
盆钵中相对干旱、瘠薄使叶变小变厚适应环境。
(5)始花期提前、适宜控制花期。
断根效应、枝条修剪从而有利于形成花芽。
8. 盆景树木选择的标准。
答::A.树蔸怪异,悬根露爪。
B.树干耐修剪适宜绑扎。
C.枝细叶小节间短。
D.抗逆性强,病虫害少,耐移栽。
E.花艳果美。
9. 盆景配件的作用。
答:A.突出主题、创造意境。
B.丰富思想内容、增添生活情趣。
C.表明时代和季节。
D.起比例尺的作用。
10.比较棕丝与金属丝蟠扎的优缺点。
答:(1)棕丝蟠扎:A.取材有一定局限性(南方才有);B.操作复杂,费时间,造型效果慢;C.但不生锈,不伤树皮,不传热,颜色不刺目。
(2)金属丝蟠扎:A.取材不受地域限制;B.操作简便易行,造型效果快;C.但易生锈,易损伤树皮,易传热灼伤树皮。
以铝丝、铜丝为佳。
11.桩景造型的注意事项。
答:(1)避免和克服悬崖式背上枝长势过强或留枝过大。
(2)出枝有轮生习性的树种,应按最佳角度选留1-2个分枝,其余删去。
(3)根部重缩大苗,先以养为主,不宜重剪。
(4)在主干两肩等高着生的扁担枝,应去一留一。
(5)主干正面的顶心枝应剪去。
(6)避免出现交叉枝。
(7)采用棕法蟠扎片子,着力点应避免上片吊挂于下片的做法。
(8)枝片伸展方向和角度,不应雷同。
12. 微型盆景制作技艺要点。
答:微型盆景是指盆钵小于手掌范围的微型艺术盆栽,它是当今国际上盛行的主要艺术盆栽形式,也是我国目前盆景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
(1)养坯整形。
(2)加工要领:主干造型,枝丛造型,露根处理,配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