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盆景的制作与欣赏..
盆景制作与欣赏范文

盆景制作与欣赏范文盆景是一种以小型植物为主要元素,配以盆器、石头、饰品等附加装饰物,组成的艺术浙种。
它以自然景观为原型,通过人工的艺术调整和精心制作,展现出一种小巧精致、具有自然美感的景观。
盆景制作和欣赏是一项传统的文化艺术活动,能够让人们沉浸其中,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和谐。
盆景制作的过程包括选材、设计和养护三个主要环节。
首先,选材是盆景制作的基础。
盆景的主要植物材料通常有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树木可以选择种植得好的树苗,根据需要进行修剪和造型。
灌木可以选取树形较佳的品种,修剪后具有丰富的布局效果。
草本植物则可以衬托整个盆景的繁茂生气。
其次,设计是盆景制作的核心。
设计要考虑植物的形态和生长习性,结合盆器和配套饰品,以自然景观为蓝本进行创作。
造型的艺术性对于盆景来说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修剪树枝、移栽植物、摆放盆器等手段来实现。
最后,养护是盆景制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植物的养护需要有规律的浇水、施肥、修剪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只有植物健康生长,盆景才能长久地展现其美丽和艺术价值。
盆景制作不仅可以培养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还能通过欣赏盆景的美丽和和谐,给人们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盆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将人们的情感引向了大自然,让人们体会到了自然之美,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盆景所展现的景色美丽而又恬静,给人们以心灵上的安慰,可以减轻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欣赏盆景可以使人们获得一种舒缓、悠然的心态,进而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盆景制作和欣赏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制作盆景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只有通过对植物的形态、颜色、纹理等方面的感受和理解,才能进行艺术上的精心设计和制作。
同时,盆景也是一种集合了造型、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品。
盆景制作和欣赏不仅需要运用各种艺术技巧,更需要灵感和创造力。
制作盆景可以让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和创造力。
盆景制作课件

意境美
盆景应传达出深远的意境 ,使观者能够感受到自然 与人文的交融。
创新美
鼓励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 新,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 艺术个性。
盆景的评价要素
主题与构思
盆景的构思是否巧妙, 主题是否突出,能否引
人入胜。
造型与构图
盆景的形态、线条、比 例是否协调,构图是否
完整美观。
树种与材质
盆景所用的树种、材质 是否适合表现主题和构
盆景制作技术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盆景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加 ,盆景制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逐渐 形成了更加专业、精细的制作流程和 技艺。
盆景艺术的传承与推广
盆景艺术的传承
传统盆景艺术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承,如开展培训课程、组织交流活动 等,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传统盆景艺术。
盆景艺术的推广
。
05
盆景制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盆景植物生长不良
总结词
盆景植物生长不良可能是由于土壤质量不佳、光照不足、 施肥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总结词
定期检查盆土的干湿情况,保持盆土湿润,避免过干或过 湿。
详细描述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选择透气性好、排水性佳的土壤, 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并合理施肥,遵循“薄肥勤施”的 原则,避免过度施肥导致烧根。
根据植物的习性和光照需求,合理安排摆放位置,确 保盆景植物能够接受到适宜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详细描述
注意盆景的摆放位置,避免强光直射或长时间阴暗潮 湿的环境。
06
盆景制作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盆景制作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盆景制作技术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盆景制作技术 也在不断创新,如使用新型材料、引 入现代园
目录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盆景,是一种将小型植物种植在浅盆中,以尽情展示自然美的艺术形式。
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绿色的植物,成为了许多人喜爱的室内装饰品。
本文将介绍盆景的基本知识以及简易盆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一、盆景的基本知识1.盆景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它通过将小型植物放置在浅盆中,通过修剪和造型,创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
2.盆景植物的选择:常见的盆景植物有松树、柏树、榕树等,它们具有树干高大、枝叶繁茂、生长缓慢等特点,适合用来制作盆景。
3.盆景的造型与修剪:盆景的造型主要通过对植物的修剪来实现。
常用的修剪方式有剪枝、造型、剔叶等,通过修剪植物的枝叶,使其呈现出各种美丽的形态。
4.盆景的盆器选择:盆景的盆器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瓷盆、陶盆、紫砂盆等。
盆器的选择要考虑和植物形状相协调,同时要保证盆器的质地和结构能够提供良好的水分和通气条件。
简易盆景是指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方法来制作的盆景。
下面是一个简易盆景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供参考。
1.确定主题与植物:首先,要确定盆景的主题,如山水、远洋、田园等。
然后选择合适的植物作为主角,根据主题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
2.选择合适的盆器:根据主题和植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盆器。
可以使用瓷盆、陶盆等,注意盆器的大小、形状和颜色要与植物相协调。
3.场景的设计与布置:将盆景的主题通过布置植物和配件来呈现出来。
可以使用小石子、小河流、小桥梁等来营造自然景观。
4.修剪植物:根据盆景的主题和设计要求,进行植物的修剪。
可以通过剪枝、剔叶等方式,使植物呈现出精美的形态。
5.养护与展示:制作完成后,要进行盆景的养护工作,包括浇水、施肥、防虫等。
并将盆景放置在阳光明媚的地方,使其得到充分的照射。
通过以上的步骤,一个简易盆景就能够完成。
盆景制作虽然简单,但要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盆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将小型植物放置在浅盆中,并通过修剪和造型,创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
盆景制作课件

盆景制作课件盆景制作课件盆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将自然景观缩小到一个小盆中,展示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制作盆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因此,我将为大家准备一份盆景制作课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盆景的制作过程和要点。
一、盆景的起源与发展盆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最早的盆景是由古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他们将山水景观缩小到一个小盆中,以展示自然之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盆景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如今,盆景已经成为一种受人喜爱的艺术品和观赏植物。
二、盆景的分类盆景可以分为山水盆景、花卉盆景、果树盆景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盆景有不同的制作要点和风格特点。
在制作盆景时,我们需要根据植物的特性和盆景的主题来选择合适的植物和容器。
三、盆景的制作步骤1. 选择植物:在制作盆景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盆景的植物。
一般来说,植物应具备以下特点:矮小、树形美观、叶片细小、耐修剪等。
常用的植物有松树、柏树、竹子等。
2. 选择容器:盆景的容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容器应该与植物的风格相匹配,可以选择陶瓷盆、石头盆等。
在选择容器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根系大小和生长空间。
3. 布置景观:在容器中布置景观是盆景制作的核心步骤。
我们可以使用石头、小树枝、小石子等来模拟山水景观,创造出自然的美感。
同时,还可以在景观中加入小动物或人物雕塑,增添盆景的趣味性。
4. 培养养护:制作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盆景的培养和养护工作。
这包括定期浇水、修剪植物、施肥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施肥和过度浇水,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四、盆景制作的技巧1. 剪枝技巧:剪枝是盆景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剪枝可以控制植物的形态和分枝,使盆景更加美观。
在剪枝时,我们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盆景的主题来进行,注意保持整体的平衡和协调。
2. 石景运用:石景在盆景制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利用石景来塑造山水景观的形态和层次感,增强盆景的艺术效果。
第一章 盆景的制作与欣赏ppt课件

总之唐宋元,为盆景形成时期,至元代虽然还未正式出现 “盆景”叫法,但作为一门较为完整的艺术已经形成。这个 时期的特点是:
1、对盆景的叫法有“盆栽”、“盆池”、“假山”、“些 子景”等;
2 、盆景的种类和形式较多,有山水、植物、石玩等,体型 上有大、中、小。植物盆景又分树桩盆景和花草盆景,还出 现了附石式盆景;
河姆渡新石器遗址中的五叶万年青纹陶片
这是原始艺术家对当时 盆栽植物所做的艺术再 现,它是迄今为止我国 发现的最早盆栽,是最 为原始的、初级的、简 单的盆景,也是世界上 最早发现的盆景。
起源
商周、秦汉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25年) 不仅有草本盆栽,还有了木本盆栽。张謇出使西域时,为了把西域的石
隋代(公元581年—618年)
文化艺术逐渐繁荣,山水画初兴,增强了山水园林 意境的表现,这对盆景艺术的形成又是一大促进。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1. 已有制作假山和模仿山林景色的工艺品。
2. 有了植物、盆、几架三位一体的盆栽及其墓壁 绘画。
盆景的形成时期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生活的提高,使人们有了一定的审 美观思想基础,随之产生了象牙雕塑、木雕、陶瓷雕、纺织等艺 术形式,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封建社会之盛世, 在文化艺术方面也取得了辉煌成就,各种文化艺术都有取得了辉 煌的成就,绘画艺术全面繁荣。山水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盆景的 形成。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之子李贤 (章怀太子,葬于公元706年)墓的两幅壁画。
盆景艺术的发展也受到影响,但当时有位高僧,法名韫上人, 他云游四方,出入名山大川,善长各种盆景创作技法。受山 水画影响,他制作的盆景当时称“些子景”( 小型景致。 些子:小的意思)。其特色是师法自然、小中见大,颇有画 意。
第一章 盆景的制作与欣赏ppt课件

第四节 盆景简史
盆景的起源:
盆景始创于我国。盆景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 然的,而是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在一定社会 条件以及文化历史传统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 下,逐渐形成的。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优秀的古 代文明,并以酷爱大自然和善于想象而著称。 《日本盆景通史》的作者岩佐亮二先生也提到 这点。
据现代考古研究证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第四文化层中),在我国的江南地区气候温暖, 植物生长和移栽都十分有利,就已经出现了盆景 的胚胎——盆栽。
五.多样性
1.题材的多样性
表现名山大川
表现自然山水
2.形式的多样性
20世纪80年代,彭春生提出了一个新的系统分 类方法,即“类—型—亚型—式—号”五级分 类系统。
类:桩景类,山水类 型:桩景类(自然型、规则型)山水类(旱盆 型、水盆型、水旱型) 亚型:根变亚型、干变亚型、枝变亚型 式:山水盆景(高原式、平远式、深远式、偏 重式、开合式) 树石盆景(岛屿式、附石式) 号:大于150cm为特大号 81—150为大号 41— 80cm为中号 10—40cm为小号 小于10cm为微 型
河姆渡新石器遗址中的五叶万年青纹陶片
这是原始艺术家对当时 盆栽植物所做的艺术再 现,它是迄今为止我国 发现的最早盆栽,是最 为原始的、初级的、简 单的盆景,也是世界上 最早发现的盆景。
起源
商周、秦汉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25年) 不仅有草本盆栽,还有了木本盆栽。张謇出使西域时,为了把西域的石
二.盆景与盆栽
“盆景”与“盆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盆景是一种造型艺术品,而盆栽只是植物的一种 栽培形式,或称“盆栽植物”
所以盆栽不属于盆景,盆景是盆栽基础上的艺术 提高。
盆栽与盆景的区别:
转:一本多干丛林式盆景的制作与欣赏

按:盆景造型中有一类盆景,为一本多干丛林式,此类盆景多来自于野生桩,因而干身苍古自然、头根紧凑,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韵味。
然而此类盆景的制作有一定难度,需要你有一定的审美素养。
还是那句话:多欣赏多思考留心观察,才能做到心有成竹为我所用,制作时心中才能有料,才能制作出合乎欣赏规律的盆景。
出于此目的,转来此文,望对广大盆景爱好者能有所帮助。
正文:桩景中的丛林型是自然界小树林或森林一角的特写。
表现的是莽莽苍苍丛林的自然景象,在众多的丛林中既要考虑单干、双干、一组干的艺术效果,更要强调作品的整体气势和意境,也就是丛林的艺术效果。
一头多干丛林型多选用野生桩。
截干时一般认为奇数干较好,3、5、7、9不等,以求变化灵活。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干与干之间只要关系合理,主次分明,有主有宾,仰、卧、斜、倚得体,合画理,偶数干的好作品同样不少。
在造型上:由于干多,每干的生长空间有限,在截桩时首先要确定众多干中最粗大最高的起全桩统领作用的主干,然后再进行分组处理。
各组干中又要确定一主干,各副干要尽量选取向外围空间扩张的,以求各干间有足够的采光空间。
在枝法的运用上:外围干的枝托可运用飘枝、探枝、摊手枝、拖枝、跌枝,求取动感、特色、变化。
主干下部可适当少留枝托,成为高脚桩,上部枝托要紧凑团结。
造型的重点应放在 结顶上。
各副干的干势枝托的流向都要围绕主干为中心做到基本统一。
各干的结顶要有呼应,有争让,整体效果要茂密。
丛林造型难就难在要密而不乱,疏不脱节。
▼ 一本四干的大树造型1干主干微弯、势斜立,左倾。
2干与1干态势相同成一组。
3干左展幅最大成为取势重点。
4干与3干起互相补充作用。
5主干的右展要枝起平行相破作用。
▼ 一本四干大树型(1)1主干居中,呈小S形,枝幅横展,气定神闲。
2副干平盆面横飘,走势夸张,动感强烈。
3、4干与2干互补完成整体构图。
▲ 一本四干的大树造型(2)1主干靠边,起全桩统领的作用。
2、3干右展取势与主干互补。
盆景制作过程

盆景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试验,我们了解丛林盆景创作的发展趋势,掌握丛林式盆景和旱式盆景创作的基本技法,掌握丛林式盆景的创作的技术,达到熟练地进行丛林式盆景创作的要求。
实验材料实验步骤1、脱盆将袖珍椰子从盆中脱出。
脱盆的方法是将盆口朝下,一只手托住盆土,另一只手轻轻向上敲击盆边,将植物连同泥球从盆中脱出。
2、剔土将脱了盆的泥球搁在倒置的空盆上,用小竹签细心扦松泥土,使部分泥土脱落而不损伤植物根须。
3、拆株扦松泥土后,将原先集中的几株袖珍椰子分拆开来,以便下一步造景时重新拼配组合。
4、堵排水孔用塑料网片盖好盆底排水孔,使盆土不致流失,又能透水透气。
5、盆内培底土在盆内放上一层培养土,以便栽种植物。
同时也使塑料网片不会在盆中移动。
6、平面布局丛林式盆景是立意为先盆景造型,只有胸有丘壑,才能因材制宜,因材造景。
创作时首先按照自己的构思设计,将袖珍椰子放入盆中进行布局,处理好主次、高低、前后、疏密等关系。
加土栽植时,要轻轻将盆土按实,将植物栽稳。
7、栽植植物栽好后,栽盆中点缀石头。
石头与植物相互映衬,共同组成又没的画面。
点缀了石头以后,景观更为丰富生动。
8、铺苔在土面铺种青苔。
青苔可以从苗圃或绿地中寻找,用小铲刀带一层土铲下,保湿备用。
铺种时,将青苔一片一片贴于土表。
青苔中偶尔杂有小野草,铺于盆中更觉自然有趣。
9、安放配件在盆中点缀合适的摆件。
此盆景中安放了两个对坐的陶人,既丰富了意境,又增添了生趣。
安放摆件时,可在选定的位置先埋放一块稍平坦的石头,然后再将摆件置于其上。
10、喷水养护盆景制作完毕,用喷水壶喷水,直至将盆土全部淋透。
淋湿的盆土与植物的根系结合紧密,有利于新栽植物成活。
经过喷淋,叶面、盆面也得到了清洗。
11、作品命名与欣赏待叶面不再滴水,用抹布将盆面揩干净。
然后命名、陈设欣赏,布置时配上合适的红木几架,盆景显得更加高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侍女盆景图
唐太章怀太子墓壁画
唐太阎立本的《职贡图》
宋代(960-1279)绘画艺术得到空前发展,绘画理论应用 于盆景创作,盆景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不论宫廷或民间, 以奇树怪石为观赏品已蔚然成风,对树木,山石配景也有了 进一步的研究,并有了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的区分,所采用 植物的品种繁多,有松、柏、枫、榆、菊、竹、牡丹、荷花、 菖蒲等等。树的形态也多样化了,有直立、曲折、悬垂等, 具有雕塑的姿态美。布局方法也不拘一格,除植物配石外, 还有单栽植物和单有用奇石制作盆景的。如现故宫珍藏的宋 画《十八学士图》四幅,其中两幅都画有松树盆景,其形 “盖偃枝盘,针如屈铁,悬根出土,老本生鳞,已俨然数百 年之物”。
这些说明盆景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在唐代已开始形成。王维 是诗人兼画家,北宋苏轼认为他“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无怪他能制出富于“诗情画意”的盆景来。“贮兰蕙,养琦
石”这与现在水石盆景甚为相似。
北宋名画家张择瑞,有一幅《明皇窥浴图》,图中 绘有各种不同的盆景,有松树盆景,本大、苍老、 树干曲折,树冠分布有序,栽在园形盆中;还有牡 丹、荷花配以玲珑奇石,栽于长方浅盆中。说明唐 代已用树木盆景和花草盆景来布置环境。
河姆渡新石器遗址中的五叶万年青纹陶片
这是原始艺术家对当时 盆栽植物所做的艺术再 现,它是迄今为止我国 发现的最早盆栽,是最 为原始的、初级的、简 单的盆景,也是世界上 最早发现的盆景。
起源
商周、秦汉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25年) 不仅有草本盆栽,还有了木本盆栽。张謇出使西域时,为了把西域的石 榴引到中国来,就采用了盆栽石榴的方法。这是迄今我国最早的木本植 物盆栽文字记载。这个时期不仅有了观赏植物的栽培,还模仿自然山水, 进行造园。创造自然山水园林,可以说是盆景艺术产生的前奏。
第四节 盆景简史
盆景的起源:
盆景始创于我国。盆景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 的,而是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在一定社会条 件以及文化历史传统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下, 逐渐形成的。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优秀的古代文 明,并以酷爱大自然和善于想象而著称。《日 本盆景通史》的作者岩佐亮二先生也提到这点。
据现代考古研究证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第四文化层中),在我国的江南地区气候温暖, 植物生长和移栽都十分有利,就已经出现了盆景 的胚胎——盆栽。
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出现了“缶景”。野史记载:“东汉
费长房能集各地山川、鸟兽、人物、亭台楼阁、帆船舟车、树木河流于 一缶, 世人誉为缩地之方。”此即为“缶景”。说明此时盆栽已由原始
盆栽向艺术盆栽过渡。
东汉时期的“缶景”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 梁代萧子显在《南齐书》提到“会嵇剡(Shan)县刻 石山相传为名”。此虽未写明盆钵、几架等内容, 但从词义上不难看出,那时已有加工的假山石,这 说明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山水盆景中假山石的艺术加 工。虽然当时加工的山石还只是工艺品,但这是我 国最早出现山水盆景的滥觞 (lanshang,起源) 。
如我国上世纪70年代(1977年)的浙江省余姚 县河姆渡村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两块陶 片上保存了完整的刻画有盆栽图案的陶器残片, 在一块带有短足的长方形花器内,映刻着一株 万年青状的植物,共5片叶,1片叶具中挺拔向 上,另四片叶对称分布于两侧,整个画面统一、 均稳,比例协调,充满生机。另一块是三叶纹 陶块,在刻有环形装饰图案的长方形花盆上, 也映刻着一株万年青状的植物,共3片叶,均 略向上挺拔,生机盎然,富于动感。
美观思想基础,随之产生了象牙雕塑、木雕元618~907年)是我国封建社会之盛世, 在文化艺术方面也取得了辉煌成就,各种文化艺术都有取得了辉 煌的成就,绘画艺术全面繁荣。山水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盆景的 形成。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之子李 贤(章怀太子,葬于公元706年)墓的两幅壁画。
盆景制作与欣赏
第一章
第一节
盆景概述 第二节 盆景艺术的特征 第三节 盆景的价值 第四节 盆景简史与现状
第一节:概述
一.盆景的定义: 盆景是以植物、水、石、土等为主要素材,经过艺术 处理和园艺加工,栽植或布置在盆钵中,以表现大自 然优美景观的一种造型艺术品。 包括植物盆景、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等类型。
二.盆景与盆栽
“盆景”与“盆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盆景是一种造型艺术品,而盆栽只是植物的一种 栽培形式,或称“盆栽植物” 所以盆栽不属于盆景,盆景是盆栽基础上的艺术 提高。
盆栽与盆景的区别:
一是含义有别。盆栽只是植物在各种盆体内自然 的真实呈现,而盆景(尤其是桩景)除了盆栽管 理技术之外,还巧妙地运用了各种造型手段,是 自然经加工后的艺术体现。 二是所属范围不同。桩景是这两个概念的交叉点, 它应当属于盆栽的范畴,但盆景中还有山水盆景 等,并不属于盆栽的范畴之内。一些自然生长的 盆花盆果植物也只能是盆栽,而非盆景。
此外,唐代吟咏盆景的诗词亦不乏其材,如白居易 的《咏假山》诗中载有:“烟萃三秋色,波涛万石 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恨根。风气通岩穴,苔 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云根” 即是石头,可见当时已有截石造景的方法。另外还 在《双石》一诗中写道:“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 丑”;“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这是指较大 型的盆景。诗人李贺曾作一首《五粒小松歌》,歌 中道:“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可 见当时已对树木盆景进行修剪加工和矮化栽培。
三.整体性
盆景是“景、盆、架”三者有机结合的整体
艺术品。 只有“景、盆、架、”三位一体相互协调, 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才能表现出盆景艺术 的最高欣赏境界。
表现三位一体
四.季节性
盆景的季节性也可称为“四维”性。盆景
的素材来源于自然,尤其是植物盆景和园 林一样,都具有季节性,具有“四维”特 点,是“四维”时空艺术。
总之唐宋元,为盆景形成时期,至元代虽然还未正式出现 “盆景”叫法,但作为一门较为完整的艺术已经形成。这个 时期的特点是: 1、对盆景的叫法有“盆栽”、“盆池”、“假山”、“些 子景”等; 2 、盆景的种类和形式较多,有山水、植物、石玩等,体型 上有大、中、小。植物盆景又分树桩盆景和花草盆景,还出 现了附石式盆景; 3 、意境布局讲究画意,师法自然,采用了“小中见大”的 艺术手法,并能在山石上养苔; 4、造型技巧较好,植物盆景造型能将树弯曲成“蛇形”, 并有了人工剪扎,山水盆景采用了选石,洗刷、雕凿和截割 等加工工艺; 5、养护管理上要求“枝底压缩羽,叶净不留垢”。还在松 树类盆景上采用修剪短叶法。
总之唐宋元,为盆景形成时期,至元代虽然还未正式出现“盆景”叫法, 但作为一门较为完整的艺术已经形成。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1、对盆景的叫法有“盆栽”、“盆池”、“假山”、“些子景”等; 2 、盆景的种类和形式较多,有山水、植物、石玩等,体型上有大、中、 小。植物盆景又分树桩盆景和花草盆景,还出现了附石式盆景; 3 、意境布局讲究画意,师法自然,采用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 并能在山石上养苔; 4、造型技巧较好,植物盆景造型能将树弯曲成“蛇形”,并有了人工 剪扎,山水盆景采用了选石,洗刷、雕凿和截割等加工工艺; 5、养护管理上要求“枝底压缩羽,叶净不留垢”。还在松树类盆景上 采用修剪短叶法。
植 物 盆 景
山水盆景
盆栽
三.盆景艺术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是集园林栽培、文学、 绘画、雕塑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 作为一种艺术,盆景不仅历史悠远,源远流长, 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创作手法、制作工艺和审 美标准;具有多种艺术风格类型和地方特色;具 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境界。 盆景还与绘画、诗词、雕塑等传统艺术相关联, 是“形、神、意、境”兼备的艺术品。
第二节 盆景艺术的特征
一:概括性
盆景艺术的高度该夸性主要表现在它的造型特上。 “小中见大”、“缩龙成寸”是盆景艺术的技巧, 巧妙的应用“移天缩地,盆立大千”的神奇手法, 展现大自然的风采。
表现缩龙成寸
表现缩龙成寸
表现小中见大
二、综合性
盆景艺术集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雕 刻艺术、书法艺术及栽培艺术与一身,具有诗的 情趣、画的结构和雕塑的技法,是园林、诗、画、 雕塑、等艺术的综合表现,被誉为“无声的诗”、 “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等
据考察,在该墓东壁,有隋炀帝以后大约100年左右的两幅 壁画,一幅是一侍女双手托一浅盆,盆中有假山和小树;另 一幅是一待女手持莲瓣形盘,盘中有树,绿叶红果。另故宫 收藏的唐代画家阎立本的《职供图》中也绘有一人手托浅盆, 盆中有一块玲珑剔透的山石。又据唐人冯贽《记事珠》一书
中记述:“王维以黄瓷斗贮兰蕙,养以奇石,累年弥盛。”
3.风格的多样性
盆景流派:就是盆景创作和盆景学术理 论方面因风格类型之差异而形成的派别。 盆景风格:指盆景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 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4.素材的多样性
六.盆景美的特征
1.自然美
一定要掌握并应用好盆景的艺术自然美特征
2.人工美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五.多样性
1.题材的多样性
表现名山大川
表现自然山水
2.形式的多样性
20世纪80年代,彭春生提出了一个新的系统 分类方法,即“类—型—亚型—式—号”五级 分类系统。
类:桩景类,山水类 型:桩景类(自然型、规则型)山水类(旱盆 型、水盆型、水旱型) 亚型:根变亚型、干变亚型、枝变亚型 式:山水盆景(高原式、平远式、深远式、偏 重式、开合式) 树石盆景(岛屿式、附石式) 号:大于150cm为特大号 81—150为大号 41—80cm为中号 10—40cm为小号 小于 10cm为微型
宋画《十八学士图》
元代‘些子景’(一点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