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从条件想起》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想起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想起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学目标:1、重视学生对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的分析。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并能有条理地叙述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4、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从问题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理清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

小朋友们,前不久,我们学校同学参加了韵律操表演,这激动人心的一刻还深深的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

(课件出示表演中的各种图片)。

当时老师给同学们买了一些漂亮的书包和帽子。

今天同学们都来做一回小主人,一起到体育用品店去看看。

1、出示信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可能回答衣服130元,鞋子108元。

电脑出示:一套衣服的价格一双鞋子的价格提问: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1:衣服和鞋子一共多少钱?衣服比鞋子贵了多少钱?提问:要求衣服和鞋子一共多少钱,你可以用到哪个数量关系?(板书贴:数量关系)引导:衣服的价格加上鞋子的价格等于一共的价格电脑出示:一套衣服的价格一双鞋子的价格= 一共的价格提问:谁来列算式?学生列式。

提问:要求衣服比鞋子贵了多少钱,又要运用哪个数量关系呢?引导:衣服的价格减去鞋子的价格等于衣服比鞋子贵的价格。

电脑出示:衣服的价格—鞋子的价格=衣服比鞋子贵的价格。

提问:谁来列式计算?学生列式。

小结:刚才看来要解决不同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数量关系。

2、(增加条件)出示信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谈话:如果有两套不同的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这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请同桌一个人提问,一个人说说数量关系。

学生回答小结:课件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3、(再增加条件)出示信息,引导学生思考。

谈话:体育用品店可不止这么多商品,瞧,现在给你这么多信息,你觉得可以提的问题多么?为什么?生:因为条件很多,或者信息很多。

(教案)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从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从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故事等情境,引导学生关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探索新知(1)从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举例:小明有10元钱,想买一本书,书的价格是8元,他还差多少钱?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数,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举例:小明有10元钱,想买一本书,书的价格是8元,他还差多少钱?步骤一:观察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数。

步骤二: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步骤三:列出算式,计算结果。

步骤四:检验答案,确认是否正确。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举例:小明有10元钱,想买一本书,书的价格是8元,他还差多少钱?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列出算式,计算结果。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步骤,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五、课后作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反思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从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新知”部分中的“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 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  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根据问题的条件,找出问题的解。

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找出问题的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找出问题的解。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设计。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观察问题,并尝试找出问题的解。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找出问题的解。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问题的解。

3. 教师通过PPT展示解题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练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巩固(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巩固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独立完成巩固题,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找出问题的解,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PPT展示问题和解题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独立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有一个细节需要特别关注,那就是在“探究”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找出问题的解的过程。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71~72页的例1,第72~73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认识并感受“从条件想起”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主动运用这一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初步经历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实施解答及回顾反思的完整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初步的策略意识和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积淀素养1.桃20个,梨比桃少70个。

可以求出(),用()计算。

2.想想做做1看图说条件,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问题解答。

3.引入:根据有联系的条件,可以提出并解决相关问题。

(板书:条件——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根据条件解决问题。

二、探索交流,感受策略1.出现题目(1)出示: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第三天摘了多少个?为什么不能解决?少了什么?(2)学生补条件,判断是否能解决,指出:条件和问题之间必需有肯定联系才能解决问题。

(3)出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2.理解题意。

(1)说一说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2)你知道“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5个”是什么意思吗?3.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1)根据题中数目间的干系,你计划如何解答?同桌相互说一说。

(2)交流反馈:你计划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3)小结: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像这样从条件想起,根据数目干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自主解答。

(1)选择填表或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

(2)反馈、小结:不同的解答方法,求出的结果都符合题意,解答都是正确的。

5.根据这个思路,你能求出第五天摘了多少个吗?学生解答交流。

6.过程回顾。

(1)回顾一下,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时,是从哪里开始的?(2)总结: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先读题,边读边想,分清条件和问题,理解每个条件、问题的含义。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的实际关系较为简单且趣味性较强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初步感受策略运用的过程和特点。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几乎在每一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都会得到运用,因而理解并掌握这一策略,对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不断反思,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4、教学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处理好数量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你才能解决的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打印好的表格。

二、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节课主要学习用列表法筛选,整理有用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同学们在面对应用题时,引导学生如何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最终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

学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探索中锻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同学们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大家在家里帮父母干活的吗?(干)有一只小猴子也爱帮妈妈干活,可是在帮妈妈干活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大家愿不愿意去帮帮它?(愿意)一起走进今天的课,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年级上册数学-5.1《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苏教版 ppt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5.1《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苏教版        ppt课件
一共有35个桃, 吃掉20个。 还剩多少个?
读懂题意
小猴帮妈妈摘桃, 第一天摘了30个,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确定思绪
小猴帮妈妈摘桃, 第一天摘了30个,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尝试处理
他能经过填表或列式计算求出答案吗?
35 个
40 个 45 个
30﹢5= 35〔个〕 35﹢5= 40〔个〕 40﹢5= 45〔个〕 45﹢5= 50〔个〕
50 个
答:第三天摘了40个,第五天摘了 5个0。
回想反思
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5 35 +5 40
我们的思索
◆是不是处理一切实践问题都必需从条件想起? ◆换个角度,可不可以从问题想起展开思索?
疑问是下一次探求的开场……
〔想一想,填一填〕
8
4
2
1
答:第3次弹起 2Hale Waihona Puke ,第4次弹起 米1。第二关:
运用战略
1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8; 从右往左数,兵兵排在第4。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多少 人? 〔根据条件在图中先标出两人的位置,再解答〕




12 345 6 78
4 32 1
答:芳芳和兵兵之间有 6人.
+5 45 +5 50
运用战略
400克
20克
运用战略
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买的圆珠笔比
钢笔多18支。
3盒钢笔 每盒10 支
钢笔有?支
圆珠笔比钢 笔多18支
圆珠笔有?支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不断反思,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处理好数量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你才能解决的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大家在家里帮父母干活的吗?(干)有一只小猴子也爱帮妈妈干活,可是在帮妈妈干活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大家愿不愿意去帮帮它?(愿意)一起走进今天的课,解决问题的策略。

猜猜课题的关键字。

(策略)谁来说说策略的意思?(办法、方法)解决稍困难的问题需要一定的方法,也就是策略,大家有没有信心去挑战一下?(有)二、探究新知1、(出示题目)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隐去题目)哎,题目一下子不见了,现在谁能来说说,这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同学记得准不准啊。

(板书:读题目)我们同学啊,真是会读题目,在短短的时间里,已经看清了条件,弄清了问题。

2、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解释。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第四天比第三天多摘5天,第五天比第四天多摘5个)3、根据这两个条件,你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呢?然后怎么样?(先求出第二天摘了多少个,再求出第三天……)4、这位同学说的你们同意吗?好,按照刚才讨论出的解题思路,解决这个问题。

拿出学习单,完成例1,你可以选择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列式、列表)①谁是填表解决这个问题的?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填的吗?(学生投影展示)追问:你是根据什么,求出第二天摘了85个的?(第1天摘了80个,每天都比前一天多5个)。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1)《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本节课内容安排了例1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本节课内容安排了例1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掌握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与提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系统研究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学好本课知识,将为以后学习用画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问题的经验,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

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三、目标定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学会用列表的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不断反思,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学生经历列表整理,分析数量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列式解决问题,体会列表这一分析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并能运用该方法决策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处理好数量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你才能解决的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